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1古诗词三首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63283 上传时间:2022-11-1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1古诗词三首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1古诗词三首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1古诗词三首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1古诗词三首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1古诗词三首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1古诗词三首教案.docx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1古诗词三首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1古诗词三首教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1古诗词三首教案.docx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古诗词三首教案

1.古诗词三首(教案)

学习目标:

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洞庭、江南”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3.学习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4.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

品味诗句,指导背诵,积累语言。

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趣。

《独坐敬亭山》

一、激趣导入

1.导语:

祖国的千山万水是那么多姿多彩,那奔流不息的江河,那连绵起伏的丘陵,那直插蓝天的雪峰,那辽阔的草原……真是江山如画。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

2.揭题:

首先让我们到安徽省宣州市郊去游览“敬亭山”谁来背背李白的诗,会几首就背几首。

二、学习点拔:

(1)出示诗,全班齐读古诗正音。

(2)复习学习古诗方法:

解诗题,知作者

抓字眼,明诗意

多诵读,悟诗情

(3)解诗题,知作者

1.独:

独自一人。

独自一人坐着看敬亭山

2.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后人称为诗仙,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

他的诗对后人有深远的影响。

(4)抓字眼,明诗意

1.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古诗

①读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②结合上下诗句理解词语意思

③自己弄不懂的地方和小组交流讨论

2.检查合作学习情况

①指名读

②汇报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众鸟:

鸟儿们;高飞尽:

都飞远了(孤帆远影碧空尽)。

③师小结:

从这两句诗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李白很孤单)

④介绍背景:

这首诗是李白被迫离开长安后,经过了长达十年的飘泊生活,来到宣城时所写。

在长期的飘泊生活中,他饱尝了世态炎凉的滋味,增添了孤独寂寞之感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相看:

对看;厌:

满足只有“我”和敬亭山对看总不感到满足

⑤指名完整叙述古诗概意:

天上几只鸟儿向远处飞去,直到看不见影子;天上的那片云也悠闲地飘向远方。

此时此刻,只有敬亭山和我互相看着,怎么看也不觉得满足。

⑥师小结:

其实,这首试诗不只是表达了李白孤独的感情,同时还表达了他对生活的坚定和乐观。

为什么呢?

当世界上的一切都远离李白的时候,他不是颓废痛苦地生活,而是乐观、坚定地和敬亭山悠闲地“相看”。

(5)课堂检测:

多诵读,悟诗情

①过渡:

学了这首诗歌,让我们进行下一个步骤:

多诵读,悟诗情

②复习朗读方式:

表演读、轮读、叠诵、唱诵、小组读、配乐读……

③自己带着感情读

④小组读古诗

⑤汇报:

指名读小组自选方式读   

⑥全班再齐读古诗

板书设计:

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想看两不厌,孤独但乐观,坚定

只有敬亭山。

《望洞庭》

一、导入:

1.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秀丽,风景如画。

前不久大家游了一回敬亭山,感受颇深。

今天,想带大家去洞庭湖走一走,领略一下洞庭的美景——《望洞庭》

二、学习点拔:

1.出示小黑板,指名读古诗,师正音,然后全班齐

2.复习学习古诗方法

3.解诗题,知作者

①望洞庭:

望着洞庭山水。

洞庭湖:

位于湖南省北部,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

②刘禹锡:

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与白居易并称“刘白”。

4.抓字眼,明诗意

(1)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古诗

①读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②结合上下诗句理解词语意思③自己弄不懂的地方和小组交流讨论

(2)汇报合作学习情况

①指名读②汇报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和:

和谐,这里指水色和月色融为一体

秋月:

点明时间——秋天

洞庭湖水色和秋天的月色融为一体

潭面:

湖面

湖面上没有一点风吹过,就像一面还没有磨过的镜子(运用比喻,我们还学过什么古诗中也有比喻手法?

师强调“潭”字笔画

③指名小结: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遥望:

远远地看;翠:

苍翠

青螺:

这里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也用上了比喻的手法

④同桌互相用自己的话解释整首古诗的意思

⑤指名复述:

洞庭湖水色和秋天的月色融为一体,湖面上没有一点风吹过,就像一面还没有磨过的镜子。

远远地看去,洞庭湖山水苍翠,就像银盘子里放着一只青青的田螺。

⑥师小结:

诗人以奇特的想象,准确的比喻,生动地描绘出了洞庭湖那美妙的秋月风光。

你们说,作者此时的心情会是怎么样的呢?

(轻松、自然)

⑦课堂检测:

朗读想象诗歌画面

全班齐读古诗,边读边想象诗歌画面

你们想用自己手中的彩笔把它画出来吗?

5.多诵读,悟诗情

①师:

现在黑板上有好几张洞庭湖月夜图,让我们看着这些图,自己美美地读一读《望洞庭》好不好?

(全班自读古诗)

②师:

说想当一会大诗人,上来吟诵这首古诗?

(指名读)

③师:

有很多同学还想上来读,但是时间不够了,你们在四人小组里读给其他组员听

板书设计: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色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忆江南》

一、复习导入

背诵前两首以及课外搜集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忆江南》是一首词,又描写了怎样的景致,怎样的心情呢?

二、读课文,自主、合作、探究,理解内容

带着上面的问题自由读,边读边看图,理解意思。

指名读,读准生字,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指名看图说出意思。

朗读领悟词义,教师做如下点拨:

“忆江南”是词牌名,词都有一个牌名。

词的内容也是回忆江南景色的,白居易曾经当过杭州刺史。

词中回忆的,就是美丽的江南风光。

旧:

从前。

曾:

曾经。

谙:

熟悉。

胜:

超过,胜过。

根据提供的词语解释,让学生自己说说词句的意思,然后连起来说整首词的意思。

三、小组合作学习,相互交流

四、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探究。

(1)江南好

结合以前学过的有关江南春景的诗词想象:

一个“好”字,包含了哪些江南的春景?

(莺歌燕舞、绿柳红花……)可以换成什么字?

(“美”“妙”……)好不好?

为什么?

从这个“好”字,你能体会到作者什么感情?

(赞美、向往)

这正是作者忆江南的原因。

(2)风景旧曾谙

谙:

熟悉。

这儿风景之好并不是传闻,而是作者亲身体验、亲身感受的。

白居易曾担任杭州刺史、苏州刺史,青年时期,他也曾漫游江南,旅居苏杭,他对江南有着相当的了解。

当他因病卸任苏州刺史,回到洛阳后十二年,即六十七岁时,写下了包括本首词在内的三首《忆江南》,可见江南胜景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

(3)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作者写江南好,重点写了什么?

(江花、江水)运用了什么方法?

(比较:

红胜火;比喻:

绿如蓝)

这种异色相衬的描写手法,在大诗人杜甫的诗里也可以见到,例: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4)能不忆江南?

这是个什么句子?

(反问句)再读体会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身在洛阳的作者对江南春色的无限赞叹和怀念,把读者也带入了无限遐想之中。

)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江南真美呀,那儿的风景我曾经非常熟悉:

太阳升起,江边的野花比火还红艳,春天来了,江水碧绿见底,如同蓝草一般。

这能不让我回忆起江南吗?

五、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

朗读的感情基调:

饱含深情的回忆之情。

语调处理:

一、二句要有昂扬的激情,再转入缓慢回忆,“日出”句声调高昂,“春来”句声调柔合平缓,最后一句声调稍抬高,仿佛是自问,又像是问他人,“能不”语气要果断、坚定。

在熟读基础上让学生练习背诵。

六.板书设计: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花红胜火

江南好能不忆江南?

江水绿如蓝

七、共同达标:

学习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了诗词的大意,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八、我能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任选一)

九、学后反思:

《独坐敬亭山》:

课上请学生自己悟诗意,学生在弄明白了单字意思之后,自己试着理解整首诗的意思,然后小组同学互相讨论,学生们自己理解的诗句意思!

但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学生们在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体会不到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教师补充资料,让学生从字里行间但中途深入体会,效果还不错!

《望洞庭》:

本首古诗中比喻句较多,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要求学生根据诗句意思,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以及以往学过的有关课文,开展合理的想象,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再在头脑中展开想象,在此基础上,学生们理解得比较不错,能感受到洞庭湖优美的秋月图。

《忆江南》老师的导语进入诗境—理解词句、想象画面—吟诵诗词、体验诗情来进行。

学生通过对诗词的诵读和欣赏,感受,感受南方自然风光的美。

在学习《忆江南》这首词时,是词牌名,词都有一个牌名。

词的内容也是回忆江南景色的,白居易曾经当过杭州刺史。

词中回忆的,就是美丽的江南风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