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5正道语文群第552次专题研讨《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维度诗情》刘顺洪王典馥.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7624219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75 大小:2.1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0515正道语文群第552次专题研讨《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维度诗情》刘顺洪王典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0515正道语文群第552次专题研讨《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维度诗情》刘顺洪王典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0515正道语文群第552次专题研讨《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维度诗情》刘顺洪王典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0515正道语文群第552次专题研讨《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维度诗情》刘顺洪王典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0515正道语文群第552次专题研讨《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维度诗情》刘顺洪王典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515正道语文群第552次专题研讨《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维度诗情》刘顺洪王典馥.docx

《0515正道语文群第552次专题研讨《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维度诗情》刘顺洪王典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515正道语文群第552次专题研讨《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维度诗情》刘顺洪王典馥.docx(7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515正道语文群第552次专题研讨《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维度诗情》刘顺洪王典馥.docx

0515正道语文群第552次专题研讨《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维度诗情》刘顺洪王典馥

QQ主群(279314882)、第二社区(384092267)第三社区(307928248)、

第四社区(120256391)、第五社区(362534587)第六社区(223768117)

第七社区(559481947)

20170515正道语文群第552次专题研讨:

《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维度&诗情》

研讨主讲:

刘顺洪王典馥

研讨主持:

罗小维付开琴王丽华刘洋

整理:

张慧

转载审批:

李华平QQ:

68140776

【主讲精要】

《语文人的诗意情怀》

刘顺洪彭州濛阳中学

晚上好!

感谢大家抽出宝贵时间来分享我的《语文人的诗意情怀》。

 作为一名语文人,从教三十多年来,并没有要想在诗歌大家庭里占有一席之地。

过去的大学时代,也曾做过诗歌的梦,也曾因诗歌梦碎了,有过短暂的沉浸在故纸堆里发酵。

但那时,因为写的钢笔字上不了台面,被诗歌杂志诟病了那么几次。

后来,也就不了了之,加之工作、结婚,当了近二十年的班主任,养家糊口,诗歌梦自然沉落于理性生活的马里亚拉海沟。

去年,学校设立了诗人郑兴明濛阳中学工作室,郑兴明者,我教电大时的学生,他的《那个黄昏》唤醒了我的诗歌梦。

去年五月,作为特邀嘉宾,在成都清源际欣赏了四川著名诗人龙郁老先生的诗会,享受了一番诗歌盛宴。

七十多岁的老人了,因了诗意的远方,精神更显睿智和矍铄。

于是,诗意在我灵魂深处一漾一漾的。

2016年学校要建设诗歌校园,副校长王世荣请我帮助编一本中国古典诗歌,借助互联网,我从十多万首古代诗歌中,按照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的诗歌体裁入手,选取了近两千首不同美感的诗。

至此,淹没在心灵深处的古典诗歌之美的陶醉了我情感的那方思想的土壤。

又加之我为语文组申报的成都市级课题《基于语文文本导学提升农村高中学生语文学习力的实践研究》获准立项,需要编写一套诗歌文本,我就与郑兴明联系,将他的三本诗歌作品集,进行认真分析,从意象入手,分为人物、事物、景物和其他,以及学生和老师的部分诗歌,归入郑兴明工作室诗歌等五个部分,编成《太阳神鸟驿站·郑兴明诗歌选》,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

因为编著,我则在现代诗的江河里畅游了一番,感触颇深。

 以上这些,都确立了我重拾旧心情于诗歌创作。

这里,我要感谢《西南商报》副刊,在2016年9月8日的“成都祥涵文化传媒”平台上推荐了我的五首诗,我转发后,我的一位大哥,邀约我到县城,聊了半天的诗歌创作,说是我的诗歌有一种意象美、意境美和朦胧的神秘美。

而且《收获》《那一天下雨》还在《西南商报》登载出来

回到家后,我读懂了大哥的眼睛,创作了一首《大哥的眼睛》,由此,罗小维老师要我写点创作体会。

我就以《大哥的眼睛》这篇写人的诗歌做了一些分析。

大哥的眼睛

文\刘顺洪

见到大哥的头一天  是在微信上

十年前的轮廓渐渐清晰在额头

首座的茶楼  一面镜子照着身影

茶杯里哈出热气 一拐一拐升腾  不息气

透过玻璃窗  大哥的眼睛

雾霾感冒了  有点土灰土灰

一只手喊我老弟  响起麻将的疲惫声

眼睛递过来一支烟  火机扣开伤疤  砸吧夕阳

数了几十年的芝麻谷子  偶尔  

西瓜撑大原本瓦亮瓦亮的西湖秋天

从天南到地北  从做人到做文  浓缩在

巴山浸泡蜀水的那杯妹妹的苦荞里  淡淡地

诗歌背景:

11月5日,大哥从他的二弟那里了解到我在写诗,而且已经有五十余首在网络平台和纸媒被推荐出来,甚是高兴,就加了我的微信和QQ号。

11月6日,大哥在微信上邀请我聚一聚,一起探讨文学创作的问题,11月7日,我应邀坐109路公交车到达彭州,并找到了彭州市工商局旁的一个名字叫“首座”的茶楼,我坐在2号茶桌旁,发了一条微信给大哥,就开始漫不经心地品起茶来。

那一天下雨,是回忆起小时候,穷人家孩子早当家。

父母忙于挣工分,我作为家里老大,只能承担家庭事务。

挑水,不管天晴下雨,都改不了。

诗歌称为创作,那“创”里,就必然有“新意”

意在笔先的创作,勾连回味。

之所以用秦砖汉瓦的意象,是因这雨是来至中国,中原,有着深厚的历史意蕴

由于我与大哥有一些渊源,固大家还是相识的,但相交则较浅,关系较淡,不像与二哥,读大学时他是干修班的,由于他们结拜了六弟兄,在此兄弟伙中排名老四,又和我住在同一个寝室,工作后,又得力于四哥的倾力引导,所以交往深,关系浓。

但四哥在大哥家男生里,排名老二,所以,我有时称他二哥,有时又叫他四哥,总之,与大哥的关系就这么建立了。

我的诗句在构思好后,又要进行意境的培植,即回忆联想读者可能怎么理解,要拐三个弯,再去选词赋句

大哥经历丰富,当过兵,当过教师,办过杂志,后来,由温江邮电学校的处级职位上调到彭州市(当时叫彭县)的工商局当办公室主任。

他一到新岗位上,就办了本系统的舆情通报工作站,培养了一批工商局的新闻写手。

同时,他还是彭州市政府信息办的信息员,那时的我,也是学校的信息员,与他有过几次在政府举办的培训班里的学习和生活经历。

大哥的文笔很好,钢笔字和毛笔字都是我可望而不可即的,我只有仰视的份。

而且大哥的文章经常见诸报端。

我受困于字没练好,在那个以字决定成败的年代,便不敢有非分之想,我又踏踏实实地做一名教书匠,以此养家糊口。

而大哥的故事则随着时间的流淌,愈来愈皮实。

我只能风闻,却无缘再能见面。

俗话说: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我与大哥何止一日,整整十年未曾晤面,曾经的帅哥,风流倜傥,现在如何?

十年的人事沧桑,可曾在脸上烙下印痕,我记忆中零星的不甚清晰的影像是模糊的。

约定的10点到了,回忆中的我又发了一条微信,并在微信里注明“2”号桌的字样。

这时,耳鼓里依稀传来了询问服务员2号桌位置的男低音,显得那么疲乏。

我循着声音发出的方位望去,一位穿着羽绒服的身影不清晰地在晃动。

这就是我要面见的大哥,既陌生又熟悉。

透过墙上的玻璃窗,由于当天天空的清霾不甚明了,本该明窗净几的茶室也有一丝暗淡。

由于我的不甚了了,结果大哥已经等了我二十多分钟,我也品了差不多时间的“飘雪”。

诗句品味:

  “见到大哥的头一天  是在微信上”是实写,采用了叙述性语言,只不过打破了常规语序。

这是源于“多情笑我早生华发”,而且也是古代诗词惯用的“句格”形式。

从情感上说,采用了无情中“有情”,有一丝惊喜和意外,还显得突兀。

“十年前的轮廓渐渐清晰在额头”,看人,很多时候是看脸,是一般的生活常识。

采用了回忆的方式,而且换了视角来表述,轮廓当然是全身,但由于有茶桌遮挡,光线微暗,就在回忆中加进现实,有点蒙太奇的手法,“渐渐”突出了过程性,“清晰在额头”,是细节写法,额头有什么,不甚明了,只有借助想象:

那就是十年了,一位退休男人的沧桑变化。

怎样的额头,诗歌留下了空白,也是诗歌语言常用的“留白”手法,目的是给读者想象的空间,因为这空间的一种距离,而这种距离才能唤起读者的审美情趣。

这是诗歌语言与一般叙述性语言最大的区别。

“首座的茶楼  一面镜子照着身影”此句为实写和虚写的结合,点明了地点和周围的环境,也可以说是白描。

“一面镜子”是由于他后面有一度窗子,泛着白光,就好像是哈勒一层雾气的镜子,也可以说是毛玻璃,我自己也五十多岁了,眼睛不明亮不清澈了,甚至还有点浑浊,从多角度给读者以想象和联想,力求达到一种视角混合效果。

 “茶杯里哈出热气 一拐一拐升腾  不息气”用了拟人手法突出形象。

“一拐一拐”既生动又形象,让人联想到瘸子走路的情形。

“不息气”用了本地口语,就是“一个劲儿”的意思,给人亲切感。

“透过玻璃窗  大哥的眼睛”用了暗喻的修辞手法,大哥经历了太多的人世沧桑,六十多岁了,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会说话,眼睛就是一面玻璃窗,没有了年轻时的睿智,而只有随年龄增长的深沉。

 “雾霾感冒了  有点土灰土灰”从衬托的角度来形容大哥的眼睛。

就像“雾霾”感冒了,来说明天空的昏沉,老年大哥的眼睛就像“土灰”色。

“一只手喊我老弟  响起麻将的疲惫声”此句用了移觉的修辞手法。

兄弟相见,自然是喊一声,这一声里感情是丰富的、复杂的。

接着伸过来一只满是苍老的大手,青筋暴露,相互握着,就像手在说话。

但是,大哥有一个爱好,喜欢和深交的几位朋友打麻将,输赢不大,主要是下午和晚上。

大家知道,只要熬过夜的人,声音都变得不正常了,因而缺少一种活力,就如同打久了的麻将机,没有了刚刚安装好时那种清脆的响声。

“眼睛递过来一支烟  火机扣开伤疤  砸吧夕阳”。

移觉手法的运用。

烟自然是手递过来的,但最先看见烟的是眼睛,所以,换个角度来观察,并进行描写,会给人以新奇的感觉。

递烟之后,自然是奉上火了,火机一打,就如同揭开了伤疤,因为大哥用的是老式打火机,非现在的一次性打火机,油用完了还能在加。

这也说明了大哥诗歌恋旧的人,不然时隔十年了,还没有忘记我这样一位外姓弟兄。

当然,兄弟详谈,也会回忆起过去人生中的不愉快的事情,就如同打火机一样被揭开了伤疤。

打火机“啪”的一声响,仿佛是嘴巴在动,打火机冒出的火,就如太阳的颜色,。

为啥用夕阳来形容,因为大哥退休了,就预示着老年的到来,从而缺少了年少时的那种干练,那种冲劲,所以,夕阳还有形容现在大哥的意思。

“数了几十年的芝麻谷子  偶尔”交谈时,只讲大的事情,或者说轰轰烈烈的人生大事,作为一个小老百姓似乎不多,所以,很多时候谈的都是寻常事。

  “西瓜撑大原本瓦亮瓦亮的西湖秋天”。

老百姓最大的事情,不外乎就西瓜那么大。

有句俗语说“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所以,兄弟两人闲谈时,既有不入格的鸡毛蒜皮的小事,又有跟西瓜差不多的大事。

所以,夸张的表达是免不了的。

由于当天是灰蒙蒙的霾天,由此联想到西湖的天空色彩。

流露出一种对美好最求的情感。

  “从天南到地北  从做人到做文  浓缩在”此句指谈话的内容而言。

因为是闲聊,所以就没有规定主题,也就没有事先打好腹稿。

完全是交流式,而非对话式。

交流要深刻得多,有时还有抢话的现象发生。

“浓缩”一词高度概括了交谈内容,而浓缩本身就有夸张意味。

  “巴山浸泡蜀水的那杯妹妹的苦荞里  淡淡地 ”此句以地名称谓人。

“巴山”是指从重庆来到彭州的一位妇女,论年龄,我和大哥管她叫妹妹。

“苦荞”是指苦荞茶,茶馆里的这种茶,不可能放得多,所以清淡。

“蜀水”既是实指也是虚指,实指泡茶的水,虚指我和大哥,因为我们都是蜀地人。

“淡淡的”,既指苦荞茶的味淡又指颜色,还指妹妹到来后,我和大哥的交谈没有先前那么热烈了,因为要照顾妹妹的感受。

所以,诗歌的语言特点是高度精炼过的。

作者在写诗句时,用哪个词来表达某一意思,往往要千百遍地思考,而且一个词的表意作用也是经过深思熟虑,有时指单一意思,有时则有多重意思。

我们在读别人的诗时,能够理解出一二种意思就够了,除非诗歌作者本人告诉我们,否则,欣赏的结果往往是不完整的。

诗句语言所要表现的时空概念是通过想象和联想来实现,跨度一般都较大。

我们在欣赏诗句时,努力要使自己变成作者本人,要感同身受,这叫深度解读。

当然,了解诗歌作者的人生经历,是欣赏的必要前提,否则,我们就会对一首诗一知半解,就如庄子说过的那样:

“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诗歌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往往隐藏在字里行间,如果明明白白地把感情泄露出来,那就不是诗歌语言的特点,所以,我们的学生在欣赏诗歌时,一旦做到表达情感的题,得分都不高,原因正在此处。

而有的诗歌在诗句中出现了表达感情的词语,说明这首诗歌还有其他情感隐藏在诗句中,等待我们去感悟出来。

如果学生缺少了平时的感悟训练,做题时,得分效果也不理想。

如何训练学生对诗句情感的感悟呢?

那就是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多角度探讨诗歌作者这样表达,用这个词而不用那个词的原因以及效果。

表达技巧的使用,主要是美感的需要。

打个比方,一个裸体模特,给人肉体的美,而穿上不同的时装,则给了人美感。

诗歌使用不同的表达技巧,出了给人新奇感,还在于一种美感的需要。

教—读—写—教—创作,这就是诗意语文人的责任担当。

当应试变成生活的必需时,那就是一首诗。

时间到了,感谢各位正道语文人。

感谢主持人,感谢台前台后的友人们

 

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维度

王典馥

各位专家同仁:

晚上好!

  今晚非常高兴,和大家一起学习交流。

  我是一个草根教研者,但一直孤独坚守,有一些体会,想给大家汇报,敬请各位多多指正!

我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同时以文教学工作的。

30来岁开始注意调研。

1991年在成都市召开的全国中学语文联合教研会上,我认识了魏书生老师,进入到了初步状态。

随后的十来年日子,我一边教书一边进行实用性的教学研究,就是研究课堂研究高考。

所以我在2014年出版了一本叫做《高中语文教土学应用研究》的专著 这本专著由现代教育出版社出版,后来在我市的教学科研成果评比中获得二等奖。

早期研究,主要是向名家学习。

我不知天高地厚,尽在那时自己独自的气,也请一些名家给我的教育研究作指导。

我的恩师是一个全国优秀语文教师,他发现我读书和买书很多,就提醒我,你可不可以一边研究一边买书,可以写的文章出去发表。

因为那个年代的工资非常低,一个月40多块钱。

我买书就花10元钱,每个月。

所以我开始就写点儿教材研究,包括古汉语研究的文章。

有一篇叫做:

离骚新解。

竟然发表在当时的语文知识杂志上。

我好兴奋。

后来编辑部还寄给五元钱的稿费,接近一周的生活费。

“离骚”新解

王典馥

  《离骚》题名作何解释方才确当,至今没有定论。

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离骚者,犹离忧也。

”班固《离骚赞序》:

“离,犹遭也;骚,忧也。

明己遭忧而作辞也。

”王逸《楚辞章句》:

“离,别也;骚,愁也。

”近人或以为《离骚》乃歌曲之名,与《楚辞•大招》中所说的《劳商》一样,均为双声字,同实异名,义近“牢骚”。

今人徐仁甫《古诗别解》:

“离骚即离疏。

”笔者屡读《离骚》,似有新悟,以为“离骚”二字应作新解,乃合诗旨也。

南朝梁顾野王著《玉篇》:

“离,力知切,陈也。

”萧统《文选•古诗十九首》之四:

“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

”李善注:

“陈,犹说也。

”可见,离有陈说、述说之义。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

然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

”清代著名训诂大家王念孙《读书杂志•史记第四》“离辞”条云:

“离辞,陈辞也。

”此例亦可证“离”字古有“陈”义。

因此,笔者认为,“离骚”之“离”字训为“陈”(陈述、述说),则题名含义明也:

离者,陈也;骚者,忧也,谓陈己之忧也。

这能从《离骚》本身的抒写内容中找到明证:

从“恐美人之迟暮”到“恐皇舆之败绩”,从“哀众芳之芜秽”到“哀民生之多艰”,以及“怀朕情而不发兮,余焉能忍与此终古”,篇中无不充满着诗人如泣如诉的忧思,抒情主人公仿佛就站在我们面前,述说着他对祖国前途的忧虑。

故此,释“离骚”为“(让我)述说(心中的)忧思吧”,既有训诂依据,更合语境基调。

这样理解诗人在篇中述说的千般愁绪、万种忧思,情从理顺。

              (发表于2003年第03期 《语文知识》)

这篇文章很短,但自己可谓搜罗万千,写得很苦。

到了20世纪初。

我又关注对古代精华文章的研究和赏析。

在语文月刊上发表了三篇赏析类的小文。

其中一篇,知网摘要给大家《语文月刊》 2002年10期 

陶渊明散文《游斜川序》赏析

王典馥  

【摘要】:

正 辛丑正月五日,天气澄和,风物闲美,与二三邻曲,同游斜川。

临长流,望曾城,鲂鲤跃鳞于将夕,水鸥乘和以翻飞。

彼南阜者,名实旧矣,不复乃为嗟叹;若夫曾城,傍无依接,独秀中皋,遥想灵山,有爱嘉名。

欣对不足,率尔赋诗。

悲日月之遂往,悼吾年之不留。

各疏年纪乡里,以纪其时日。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素以清新自然、意蕴丰远的山水田园诗见称,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恬静,那"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的自足、欣喜,早已令人体味到诗人超俗拔尘、物我皆忘的情趣。

其实,陶渊

【关键词】:

 陶渊明 山水田园诗 散文 清新自然 曾城 天气 灵山 物我 日月 作者 

“为”字一解——释《秋水》中“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之“...  CNKI文献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课文《秋水》中有“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之句 ,教材对“为”字无注 ,教参对此句的翻译是 :

“觉得天下的美景全在自己这里。

”可见 ,编者未能重视此“为”字之训释 ,或以为它可省训 ,或以为它与前...

王典馥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03年Z2期 期刊 

这个发表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杂志上的也是早期的研究文章。

后来调入重点中学,我开始关注高考。

一边教书一边写些试题研究、文本研究的文章。

语文报约我写高考古诗鉴赏系列文章。

2004年开始,我被酷为该报的特约主持人,每期的中缝固定刊登名字。

作文与考试杂志社,也请我写高考满分作文的素材还原与运用揭示,最近五年联系刊登。

散文这一文体研究,很少。

但有一个自己很感兴趣趣的情况。

那一年,我为语文学习报写了一篇散文阅读设计的文稿,恰巧当年张东健就考了这篇散文作为文本《灯火的温情》。

这种问题的研究很少,但我体会到了,散文应该是关注美的、生活的所以应该从这些方面去挖掘题材,然后才能讲究技巧的指导。

当然,要好好抓住散文的特点,精心设计一些小的切入点。

比如线索的研究、语言的研究和思路结构的研究。

是的,线索里边就包括了外线和内线,物线和情线。

近几年来主要研究高考试题。

一是为本市的模考统考出些题卷,是为四川的某研究机构、外省的教育品牌写点儿套卷。

我2014年出版的专著 就将这么多年的一些研究成果提起出来。

分为高中语文大阅读、高中语文巧用材、高中语文双写作,高中语文新高考,共四大章。

这样,全书就有了相应的逻辑体系.比较具有实用性。

近两三年来又关注了科研课题。

一是独立研究,二是参与和主持。

双蟹座就是课堂写作和课外写作,也就是限制性写作和自由写作。

双写作 ,就是课堂写作和课外写作,也即限制性写作和自由写作。

早期,我搞教学研究的时候,以上名家给了我些指导。

至今,感激。

但其中东北师范大学朱绍禹先生、人民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张志公先生已经仙逝。

以上是我自己的教研轮廓。

希望大家多多指教。

个人体会是,自己搞教研是为了学生,为了他们的未来。

所以前面我说过,做草根教研也乐在其中。

抓住文本不放,关注高考不放,管它官方和非官方,对学生有利就可以了。

总之,自己的体会是:

教书,为了学生也为了自我;语文,为了生活,也为了诗意。

最后,我用今天早上写的一首小诗献给大家,愿有三春转影馥天涯的诗意生活、语文境界。

谢谢各位!

谢谢罗老师!

谢谢付老师!

【主讲简介】:

王典馥,男,1958年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

四川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毕业,西南师范大学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班结业。

1980年从教,1998年12月经四川省职改办审批取得中学高级教师任职资格。

现为四川省首批一级示范性高中隆昌一中语文高级教师,教研组长。

近几届培养高考市状元1人、市前三5人,学生作文获全国特等奖4人。

完成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教育部规划课题子课题1项、教育部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子课题1项;主持中国智慧教育督导“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1项。

获国家教师科研规划课题成果一等奖1项,省教厅优秀论文奖1项。

出版个人专著1部、独立主编6部,国家图书馆“馆藏”“资源库”6部。

中文核心期刊5篇、全国中语会会报50篇,中国知网41篇。

受聘川渝3所高校校外导师、“国培”专家、课程教授。

获内江市首届拔尖人才、内江市首批学科带头人、内江市十佳优秀教师。

中国智慧教育督导“十三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

2014、2015、2016年,内江市副市长、隆昌县委书记和县长等市县主要领导分别慰问,四川省教育厅四川教育网、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四川党建网等主流媒体报道慰问活动及先进事迹。

一、教学情况

①近几届高考所教年级平均分,获内江市两次第一、多次第二;学生高考总分曾利获全市第一,钟政凤、王婉丁等获第二;张喻侨考入清华,李洋考入复旦,曾利考入南大,王婉丁、钟政凤考入人大等各大名校。

②指导李洋、韦红美、张喻侨获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等指导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读书活动全国特等奖;指导汪凡秋获共青团中央学校部、语文报社举办的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特等奖,王典馥本人分别获全国教师特等奖、写作指导特等奖。

③指导代邱男、李奕悦、张景等在《中学生》、《语文报》等国家级省级报刊发表佳作近100篇。

二、教研课题

①在研:

中国智慧教育督导“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创新教育管理与高效学科教学策略研究》主持人。

(教育部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官网公告,国家教师科研基金管理办公室秘书长到校授牌。

②结题: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教育部规划课题《“少教多学”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研究》子课题《“少教多学”与“生本写作”实验研究》(评为优秀课题);教育部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新课改下课堂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有效性研究》子课题《基于新课改背景下的生本作文导学模式建构教学研究》(获科研成果一等奖)。

三、受聘活动 

 ①受聘——西南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免费师范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研究生校外导师;重庆文理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国培计划”培训项目“中国普通教育成功教改研究课程”培训专家;内江师范学院文新学院中学语文教学法相关课程教授(研究员)及四川省“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校外专家。

②被国务院批准、教育部主管的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聘为中国智慧教育督导“十三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智慧教育督导“十三五”规划全国重点课题“创新教育管理与高效学科教学策略研究”科研课题组组长。

③近年多次为内江市高中期末统考、高三毕业模考命制试卷或审阅试题,为全国中语会报《语文报》、四川天府教育大联考、河南天星教育《金考卷》撰写高考模拟试题;为在校本科师范生作专题讲座、授专业课,执教市县高中语文教学示范课、公开课等。

四、教研著作

①出版教学专著《高中语文教与学应用研究》(现代教育出版社),获内江市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

②独立主编出版《素质教育与成功教改之路》、《走向新世纪教改探索成果》(四川人出版社)等6部教学论著;其中《高中语文教与学应用研究》等5种论著入国家图书馆“馆藏”,《走向新世纪教改探索成果》1部入国家图书馆"特色资源"库。

③内江师范学院师范生职前教学用书《现代文学经典名篇新评鉴》《古文经典名篇新评鉴》《外国文学经典名篇新评鉴》》(四川大学出版社)三书第一副主编(常务)。

④原四川省教科所主编、与教材同步的《新编创新作文》再版(文汇出版社)惟一执笔人。

五、教学文章

①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语文月刊》发表《笔下天然景  胸中自适情》、《景情两出  理趣并生》、《淡雅清丽 语短意长》3文,《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发表《“为”字一解》《陶渊明并非“唯独喜爱菊花”》2文。

②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专委会会报《语文报》上发表《稳中有变 指向明确 后重典雅》、《把握三要素 体味多技巧》等50余篇;③四川大学出版社《教育教学教研成果概览》中发表汉语研究2万字长文《〈汉语大字典〉(卷一)义项漏补》。

④教育部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主办的《中国名校》发表课研论文《追求教育管理创新  致力学科教学》(刊于首篇,知网同收)。

⑤2014年教研论文获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第十五届教师优秀论文奖”;“中国基础教育重要报刊全文数据库”(知网)收录41篇,维普收录60余篇。

【交流碰撞】:

【管理员】罗小维@成都金牛(772725894) 下午 19:

59:

51

马上就是八点了......

【管理员】罗小维@成都金牛(772725894) 下午 20:

00:

11

又到星期一,又到正道语文之夜

【唠叨】绵阳赵兴(6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