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一小城镇建设作业答案最新.docx
《一村一小城镇建设作业答案最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村一小城镇建设作业答案最新.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村一小城镇建设作业答案最新
《小城镇建设》作业1参考答案
一、小城镇的概念:
小城镇指的是一种正在从乡村性的社会向着多种产业并存的现代城市转变中的过渡性社区。
广义的小城镇包括了20万人口以下的小城市、国家批准的建制镇、尚未设镇建制的乡政府所在地的集镇(乡集镇)和纯属集市贸易的集镇。
它区别于大中城市和乡村,具有一定规模的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的人口聚集的居民点。
狭义的小城镇包括县城以下建制镇和集镇。
二、小城镇的分类:
依照行政建制分类:
地方驻地、县城、县以下建制镇、集镇
依照形成原因分类:
经济发达;交通发达;自然资源利用型的小城镇;
依照职能特征分类:
工矿城镇、以交通运输功能为主的小城镇、旅游城镇、卫星城镇。
三、小城镇建设的意义
发展小城镇战略提出的背景:
中国将驶入城镇化的“快车道”,预计到2030年左右全国城镇化水平将提到50%以上,基本完成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转型的社会结构变迁过程。
1.小城镇建设与“三农”问题:
小城镇的发展正处在一个重要的转变时期,它对于城乡统筹解决“三农”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有着重要贡献。
2.小城镇与大中小城市的协调发展:
要以特大城市、大城市为龙头和中心,小城市、小城镇为基础,中等城市为纽带,使它们之间形成一个相互依托,相互协调、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
3.发展小城镇是我国现阶段城市化道路的一种必然选择
四、小城镇的功能
1.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蓄水池”和“节流闸”
目前我国农村大约有2亿富余劳动力,有5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70多个,安排这样庞大的富余劳动力难度很大。
发展小城镇,让富裕起来的农民到小城镇投资办厂经商,发展第二三产业,可以增加就业空间,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突破口。
2.小城镇是城乡协调发展的“平衡杆”
没有小城镇的充分发展,就不会出现城乡协调发展,小城镇处于城乡融合的交汇点,兼有城乡特点。
具有承上启下作用,把城市的思想观念、技术信息、管理经验传播到广大农村,成为我国亿万农民接触城市文明的媒介,既加强了城乡联系,也避免了许多发展中国家大城市膨胀、农村不断衰落的“发展的陷阱”。
因此,发展建设小城镇,是实现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的必然进程。
3.小城镇是城市化的“推进剂”
4.小城镇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承载体”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紧密联系、互相促进。
农村工业化、城市化有利于居民的素质提高。
在小城镇建设具有一定水平的文化教育、科技、卫生、信息服务设施,可对农村的文化教育、科技、卫生等各个方面具有示范和指导作用,可以有效地将城市文化和生活方式、科技知识向农村扩散,成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
五、小城镇建设的原则:
尊重规律,循序渐进;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突出重点;深化改革,创新机制;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六、费孝通的小城镇理论
费孝通最早注意到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后,中国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他实地调查了乡镇企业发展与小城镇发展进程对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影响,进行了社会学的研究,研究了农村、农民和农业发展与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发展的关系,研究了现代小城镇成长和变化的动力。
费孝通把发展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在地方经济社会体系中的影响,作为他构思乡村工业化、城市化的基本构架。
小城镇为主,大中城市为辅,是费孝通主张的中国城市化的道路;农村工业化是小城镇发展的直接推动力;费孝通主张“做活人口这盘棋”,两个棋眼:
“一是发展内地的小城镇这种人口蓄水池,一是疏散人口到地广人稀的边区开发资源。
1983年《小城镇?
再探索》一文中,提出了“经济发展模式”的概念,即从整体出发,探索每个地区发展的背景、条件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与其他地区相区别的发展特色。
费孝通指出,经济发展具有地理上的区域基础。
不同地区因不同地形、资源、交通和所处方位等自然、人文和历史因素,因而在经济发展上有不同的特点。
七、小城镇发展动力?
农村工业化是小城镇发展的直接推动力;要走发展农村特色工业之路。
《小城镇建设》作业2参考答案
1、中国小城镇建设面临的挑战包括哪些方面?
答:
中国小城镇建设将面临着以下挑战:
1)小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如何改变城镇化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局面;
2)小城镇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
如何绕过生态环境的破坏;
3)小城镇建设与资源短缺;如何建立节能型小城镇;
4)小城镇建设与贫困、住房、交通、犯罪的矛盾;
5)小城镇建设与就业:
如何解决就业问题。
2、中国小城镇建设面临的机遇是在哪些方面?
答:
中国小城镇建设面临的机遇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中国加入WTO将加快我国小城镇。
①经济全球化给小城镇注入发展的资金;②加快西部地区小城镇建设。
2)农产品的丰富有助于小城镇建设突破发展“瓶颈”。
农产品的流通超越了国界,打破了农产品短缺的局面。
3)城乡隔离壁垒的打破有助于小城镇建设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由城乡分离、城乡对立变成城乡融合、城乡一体化。
3、小城镇的发展趋势如何?
答:
未来中国小城镇建设将显现出以下趋势:
1)小城镇数量减少,质量提高和规模扩大。
2)现有的小城镇将出现分化,有的将发展成为新兴的小城市或中等城市,而有的将消失。
3)东西部小城镇建设的差距将缩小。
4)乡镇企业在小城镇建设中的地位将出现历史性的变化。
总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城乡壁垒的打破、国家政策的有利导向等等,我国小城镇建设将走向纵深发展,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完成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
4、简要说明我国不同地区的小城镇建设模式。
答:
1)东部地区的小城镇建设模式。
我国东部地区的小城镇建设在全国最为成功。
最为典型的有江苏省的苏南模式、浙江省的温州模式和广东省的珠江三角洲模式。
2)中部地区的东部地区的小城镇建设模式。
我国中部经济发达地区的某些省份,小城镇建设正处在起步阶段。
具有代表性的是河南省南阳市和湖北省襄樊市的“双阳模式”。
3)西部地区的小城镇建设模式。
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差距甚大。
西部小城镇建设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农业商品化牵引型、工矿主导型、旅游开发型、商贸中心型、交通枢纽型、边境口岸型、城郊型、地域文化促导型、综合发展型、兵团屯垦型等。
5、按发生机制分,我国小城镇有哪些建设模式?
答:
1)政府主导模式。
2)城市辐射模式。
3)资源开发推动模式。
4)市场带动模式。
5)旅游文化推动模式。
6、分析当地的一个小城镇建设模式。
答:
瑶琳镇属于旅游文化推动模式。
原瑶琳镇的前身是“至南人民公社”,其所在地是在至南大桥的南端,那是一个不上一百户人家的农村,根本谈不上小城镇。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瑶琳仙境开发初,现瑶琳镇所在地名叫“洞前村”,当时仅有十几间破破烂烂的泥墙屋,零零散散地居住着十几家农户。
随着瑶琳仙境的开发,游客日益增多,促进了餐饮、旅馆、交通、旅游商品等行业的发展,居住人口尤其是非农业人口迅速增多,至南人民公社改为瑶琳镇,所在地移到原“洞前村”。
经过二十几年的建设和发展,逐步发展成现在这样的集镇,成为该镇政治、经济、文化等的中心。
镇党委、政府按照“主攻工业、综合开发农业和旅游业”的思路,依托旅游资源优势,先后推出了全国诸洞之冠的瑶琳仙境和集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红灯笼乡村家园、红灯笼外婆家等一批享誉海内外的知名景点,年游客达100万以上。
全镇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形成了印刷包装、食品饮料、针织服装、电线电缆、五金机械等块状特色经济,年甲鱼饲养超过400万只,2001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6.5亿元,财政收入1305万元,连续三年被县政府确定为工业重点乡镇。
进入新世纪,镇党委、政府以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为目标,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同心同德,争创一流,正朝着“工业重镇、旅游强镇、区域中心镇”的发展目标迈进,瑶琳人民正在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现瑶琳镇是在2004年行政区划调整时由原瑶琳镇、毕浦乡、高翔乡合并而成的。
富春江镇属于资源开发推动模式。
7、推动小城镇发展动力因素有哪些?
阻碍小城镇发展阻力因素有哪些?
答:
动力因素有:
1)农业的基本动力:
①食物贡献;②原料贡献;③劳动贡献;④土地贡献。
2)工业的核心动力:
资本、人力、技术、资源等生产要素在有限空间的聚集,促进了小城镇的形成与发展。
3)第三产业的动力:
交通运输业、商业、餐饮服务业促进了农村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观念更新、生活方式转变、生活质量提高)。
4)集聚经济的动力:
企业、居民的空间集中而产生的经济利益或成本节约,是小城镇规模扩张的内在动力;产业聚集促进人口聚集,从边远、贫穷的地方向交通便利、富裕的地方流动。
5)比较利益的动力:
农业是比较利益较低的产业,在比较利益的驱动下,通过非农业部门外在拉力和农业部门内在推力,农业生产要素必然流向非农业部门。
6)政策的动力:
①国家宏观政策(小城镇发展的方向和道路);②国家专项政策(土地、户籍、产业等政策);③地方性政策(税收、用地、产业等政策)。
7)区位优势的推动力:
交通便利、距离市场较近、距离资源较近等。
阻力因素有:
1)农村劳动力素质的阻力(文化、技术、观念)。
2)乡镇企业与小城镇互动不协调的阻力(企业布局分散导致小城镇分布过密、过散、规模过小,生产销售不景气等)。
3)传统文化的阻力(单家独户、自然分散、处处分割,与生产和生活无有机联系)。
4)体制和政策环境的外部阻力(自给半自给的传统旧体制与市场经济的新体制之间的冲突;“离土不离乡”的制约;行政管理体制的制约)。
8、分析你所在的小城镇发展的阻碍因素,并提出解决对策。
答题要点和思路:
(发挥个人主观意志,不做统一答案)
1)你所在的小城镇概况简介:
例如:
瑶琳镇地处桐庐县中部,由原瑶琳镇、毕浦乡、高翔乡合并而成,距杭州85公里,05省道穿境而过,是杭州至千岛湖、黄山旅游线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有著名的瑶琳仙境、红灯笼外婆家、天目溪漂流等景区,被誉为中国旅游第一镇。
全镇总面积64.23平方公里,辖13个行政村,1.26万人口,是省综治先进镇、省级卫生城镇、省级教育强镇、省级绿色小城镇,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镇。
原瑶琳镇的前身是“至南公社”,所在地是大桥南端。
现镇所在地原名“洞前村”,瑶琳仙境开发时仅有十几间泥墙屋,零零散散居住着十几户农户。
随着瑶琳仙境的开发,逐步发展成现在这样的集镇,成为该镇政治、经济、文化等的中心。
改革开放以来,镇党委、政府按照“主攻工业、综合开发农业和旅游业”的思路,依托旅游资源优势,先后推出了全国诸洞之冠的瑶琳仙境和集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红灯笼乡村家园、红灯笼外婆家等一批享誉海内外的知名景点,年游客达100万以上。
全镇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形成了印刷包装、食品饮料、针织服装、电线电缆、五金机械等块状特色经济,年甲鱼饲养超过400万只,2001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6.5亿元,财政收入1305万元,连续三年被县政府确定为工业重点乡镇。
进入新世纪,镇党委、政府以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为目标,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同心同德,争创一流,正朝着“工业重镇、旅游强镇、区域中心镇”的发展目标迈进,瑶琳人民正在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2)按照第7题中阻力因素的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3)按照第7题中动力因素的七个方面提出对策。
(注意:
要抓住重点)
《小城镇建设》作业3参考答案
1、小城镇建设规划的概念
小城镇建设规划是在小城镇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对小城镇的近期建设和长远发展目标作出具体规划。
小城镇建设规划的任务是以小城镇总体规划为依据,确定小城镇的性质和发展方向,预测人口和用地规模、结构,进行用地布局,合理配置各项基础设施和主要公共建筑,安排主要建设项目的时间顺序,并具体落实近期建设项目。
2、小城镇建设规划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第一,在分析土地资源状况、建设用地现状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基础上,根据《村镇规划标准》确定人均建设用地指标,计算用地总量,再确定各项用地的构成比例和具体数量;第二,进行用地布局,确定居住、公共建筑、生产、公用工程、道路交通系统、仓储、绿地等建筑与设施建设用地的空间布局,做到联系方便、分工明确,划清各项不同使用性质用地的界线;
第三,根据小城镇总体规划提出的原则要求,对规划范围的供水、排水、供热、供电、电讯、燃气等设施及其工程管线进行具体安排,按照各专业标准规定,确定空中线路、地下管线的走向与布置,并进行综合协调;
第四,确定旧镇区改造和用地调整的原则、方法和步骤;
第五,对中心地区和其他重要地段的建筑体量、体型、色彩提出原则性要求;
第六,确定道路红线宽度、断面形式和控制点坐标标高,进行竖向设计,保证地面排水顺利,尽量减少土石方量;
第七,综合安排环保和防灾等方面的设施;
第八,编制镇区近期建设规划,估算近期建设投资。
3、小城镇发展沿用“工业文明”的规划设计原则,产生了那些弊端,如何克服这种弊端?
这种设计原则指导下的规划设计带来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向郊区的延伸,导致城市郊区无遮挡的向外发展,导致大都市间已经不存在开放的自然空间网络。
第二、随着土地扩展型的城市发展,城市蔓延以惊人的规模和速度在郊区展开,造成环境的恶化与资源的过度使用。
第三、随着高速公路和汽车的发展,郊区村庄的尺度正在超出人的尺度,郊区村庄的传统社区特征正在逐渐消失。
“工业文明”设计下的小城镇建设弊端很多,在小城镇发展中,沿用“工业文明”的规划设计原则,是一种“削足适履”的选择。
今后小城镇发展要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之路。
具体来说要把小城镇与大自然联系在一起,小城镇里的村庄应该有一个民主选举产生的村民委员会,自治管理村庄的各项经济和社会事务,还要有一个村民正式聚会的场所,通过积极开展小城镇建设规划,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4、发达国家在建设城镇中的主要教训是什么?
在小城镇建设方面,主要有欧洲模式和美国模式
美国没有给城镇划线,除非接近或遇到了其它的城镇,否则可以随意发展。
从七十年代初到八十年代末的二十年间,美国城市蔓延所引起的问题越来越严重。
同时,美国城镇没有在布局上和基础设施方面没有给后续发展留下余地。
美国甚至没有控制开发场地的相关法规,所以,规划工作常常遇到困难。
在规划设计中,没有注意保存那些肥沃的农田,保存那些环境资源,如河流、湖泊、小溪、沼泽、山坡,林木等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英国的乡村居民点,小城镇或村庄,都是很小的。
它们有可能向各个方向扩张它们区域。
因此,他们在给小城镇或村庄做规划时,就特别考虑了它们扩张的可供选择的地理方向,确定他们的选择是否可以保护高质量的农田。
他们也要考虑哪一个小城镇或村庄有发展潜力,如水源、学校、公共交通、等等。
在英格兰的乡村,农业所需要的劳动力越来越少,农民需要越来越大的农场以实现规模经营,才能得到殷实的收入。
事实上,农民现在已经不再是英格兰乡村的人口主体了,只有很少的人从事农业活动。
于是,他们几十年前面临与我们今天相同的问题。
有时,他们需要就地为人们安排工作,有时,他们需要把他们带到其它的地方就业。
在英格兰,直到现在都在推行了一个称之为“集镇”的政策,它鼓励发展集镇,以便为离开土地的农民提供就业机会。
每个集镇有2000到20000人不等。
当他们选择一个村庄,把它规划为一个集镇时,这个地方是不是一个“集”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这个村庄是否具有支持乡村腹地的潜力。
5、发达国家的小城镇建设有什么经验
主要经验有:
具体考虑小城镇与乡村人口的关系,它是否能够成为地方服务中心,它是否能够推进就业增长。
另一方面,它是否有水源,是否有适合于发展工业的土地,是否有便捷的公路,是否是它周围村庄的公共交通枢纽,在那里的人是否可以得到基本的社会服务,如商业、卫生、教育、污水处理等。
因此,在英格兰,这种可供开发成集镇的地方是有限的。
今天的英格兰,大约有1030个这样的集镇。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工业成为集镇的重心,具有继续发展工业的潜力,不对周围环境具有潜在的威胁。
欧美规划师在做小城镇和乡村居民点规划时,特别注意了小城镇和乡村居民点周围的环境和资源,特别仔细地保存那些肥沃的农田,保存那些环境资源,如河流、湖泊、小溪、沼泽、山坡,林木等等。
小城镇和乡村规划师的确面对不同于城市规划师的问题:
他们必须在小城镇和乡村扩张的方向上有更多的选择;他们必须更多地关注小城镇和乡村发展所引起的环境灾害;他们必须熟悉小城镇和乡村居民点各个规划要素的尺度、布局和功能。
村镇的布局、地理环境、历史、经济、文化和功能变化多端,所以没有一种规划与设计原理可以保证村镇的新发展一定就适合于村镇原有的形体布局。
居民参与小城镇的规划设计已经成为英国和美国乡村地区小城镇规划的基本模式。
他们在英国和美国乡村地区规划小城镇时,总是要花大量的时间与那里的居民进行讨论,让他们充分表达他们的愿望和需求。
6、解释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建设一般价值取向
1.维持自然生态过程的完整性和持续性;主要有:
服从和不割断自然生态过程;保持原始的自然地貌;保持自然物种的多样性。
2.保证人类的消耗是在自然再生范围之内的;主要表现为:
降低资源和能源的消耗;把人类的废弃物变为其它物种的营养,被其它的生物物种再利用;使我们的消耗在物理或化学上为自然所承受。
3.阻止人为的灾难4.满足人的社会需求5.居民参与
《小城镇建设》作业4参考答案
1、专家认为小城镇建设发展中主要存在哪三方面的问题?
答:
一、小城镇发展动力不足。
1)小城镇自身经济实力薄弱;2)对人力资源的吸引力缺乏;3)乡镇企业支持力度下降。
二、非农化与城市化未能实现同步发展。
1)乡镇企业空间分散布局;2)小城镇人口的非稳定性。
三、小城镇总体建设水平不高。
1)规模偏小;2)规划管理不科学;3)基础设施建设薄弱;4)城镇功能不完备;5)城镇建设缺乏特色。
2、小城镇发展动力不足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
一.小城镇自身经济实力薄弱;一些小城镇经济基础薄弱,一些地方的领导无视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不切实际地推进城镇化,只重视城镇的硬件建设不培育城镇的经济增长点,致使一些小城镇成为一座座“空壳城”,出现硬件设施浪费、土地闲置、楼宇关闭、“高楼大厦乞丐住”的现象,失去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二.对人力资源的吸引力缺乏;在一些地区,农民进入小城镇落户的“门槛”很高,买房或建房的价格或成本很高,在小城镇落户要交纳各种费用,并且由于包括土地在内的集体资产的产权不清晰,使得农民不愿完全放弃土地进入城镇,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农村劳动力进入小城镇的积极性。
三.乡镇企业支持力度下降;乡镇企业出现增长速度放慢、吸收劳动力能力下降和经济效益下滑等问题。
使乡镇企业在广大农村过度分散的问题难以克服。
进而影响小城镇第三产业的发展,难以促进有效公共需求的形成和扩展,使小城镇的发展失去了一个极为重要的产业推动力。
3、有什么样的政策选择来推进小城镇的发展?
一、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二、完善社会保障机制;要逐步建立有利于农民成为永久性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
三、引导乡镇企业的集聚;四、加强小城镇的规划和管理;五、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六、改革财政体制
4、说明户籍制度的改革会如何推进城镇发展?
答:
户籍制度的改革有利于推进城镇发展,但不能一蹴而就,而是要分阶段、有步骤地循序渐进地进行。
第一阶段,放开县城以下建制镇和集镇的户籍制度,凡是在小城镇有合法的固定住所和生活来源的,均可在小城镇落户,享受城镇居民待遇。
第二阶段,彻底放开中小城市的户籍,允许有合法住所、固定职业和生活来源的中国公民落户。
第三阶段是2010年后,放开大城市户籍,在全国范围内按居住地和职业划分农业和非农业人口,实行身份证管理。
5、乡镇企业的分散布局给小城镇的发展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
答:
乡镇企业的空间分散布局导致以下问题:
1)企业规模过小;2)土地资源的浪费;3)环境污染源增加;4)不能形成集聚经济效益;5)企业间缺乏专业化分工和协作;6)乡镇企业分散不利于中心城镇的建设,制约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7)强化了农村兼业化现象,制约了农村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其结果是导致“非城市化的工业化”现象的发生,成为阻碍小城镇进一步发展的严重桎梏。
6、改革开放后我国城市化发展有哪些特点?
答:
改革开放后我国城市化发展道路进行了第二次探索,对原有的城市化道路进行了重大的调整和创新,其中,小城镇建设就是一个创举。
城市化进程基本上按照“控制大城市,发展中小城市”的指导思想来进行。
城市职能发生变化,都是一定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城市基础设施和整体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7、简述小城镇建设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
答: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小城镇建设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其主要作用如下:
1)小城镇的发展是我国城市化的重要途径。
2)小城镇的发展是农村城市化一个不可缺少的台阶。
3)小城镇的发展是平衡城乡利益冲突的有效途径。
4)小城镇的发展是促进城市体制的改革。
8、仿照任何一个典型案例的写法,介绍、分析当地的一个小城镇。
答:
新兴的工业旅游城镇——富春江镇
桐庐县富春江镇位于桐庐县南部七里泷峡谷口风光秀丽的富春江畔,西南靠浦江县、建德市,东连桐庐县城,距杭州90公里,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两江一湖”黄金旅游线上的一座新兴的工业旅游城镇。
该镇驻地原为黄土丘地,散落盛家、横山、化坪山、宅前、庄头5个自然村,192户、799人。
1958年因兴建富春江水力发电站成为工地后,人口激增,遂于次年7月置镇,并从电站名而称为富春江镇。
富春江镇旅游资源丰富,境内有东汉古迹严子陵钓台和风景如画的富春江小山峡、白云源瀑布、江南龙门湾等景点。
全镇总面积200平方公里,总人口3.2万,辖15个行政村,9个居委会,中央省部属企事业单位5家,个私工商企业1100余家。
有水利电力部第十二局职工大学、富春江镇初中、富春江镇中心小学、幼儿园;有水工厂职工医院、富春江镇中心卫生院及职工俱乐部、电影院、宾馆等。
滨江地段山清水秀,花木扶疏,为富春江水力发电站及其办公大楼所在。
沿云源路南趋,即名胜古迹严子陵钓台及方干故里白云源,还有风景如画的富春江小山峡、白云源瀑布、江南龙门湾等景点。
近年来,富春江镇在坚持“环境立镇,工业兴镇”发展战略的同时,不断加大“双建设、双整治”工作力度,着力打造“投资创业在富春江,休闲度假在芦茨湾”品牌,社会经济呈现了良好发展态势。
2003年,全镇工业销售产值21亿元,财政收入6700余万元,农民人均收入6800余元。
先后获得了省级卫生镇、省级教育强镇、省级体育特色镇、省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和杭州市东海明珠工程、双拥模范乡镇、文明镇、新农村乡镇等荣誉称号,2003年进入了杭州市农村经济发展十佳乡镇系列。
2004年进入全国小城镇综合发展水平测评“千强镇”,位居第689名。
3、通过活动,使学生养成博览群书的好习惯。
B比率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不能测算出各因素的影响程度。
√
C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原材料费用与分配加工费用所用的完工率都是一致的。
X
C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应考虑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的情况。
错
C产品的实际生产成本包括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
√
C成本报表是对外报告的会计报表。
×
C成本分析的首要程序是发现问题、分析原因。
×
C成本会计的对象是指成本核算。
×
C成本计算的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