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念世界与现象世界的对立柏拉图思想中的两分倾向对柏拉图洞穴的比喻的解读.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7615447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4.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理念世界与现象世界的对立柏拉图思想中的两分倾向对柏拉图洞穴的比喻的解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理念世界与现象世界的对立柏拉图思想中的两分倾向对柏拉图洞穴的比喻的解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理念世界与现象世界的对立柏拉图思想中的两分倾向对柏拉图洞穴的比喻的解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理念世界与现象世界的对立柏拉图思想中的两分倾向对柏拉图洞穴的比喻的解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理念世界与现象世界的对立柏拉图思想中的两分倾向对柏拉图洞穴的比喻的解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理念世界与现象世界的对立柏拉图思想中的两分倾向对柏拉图洞穴的比喻的解读.docx

《理念世界与现象世界的对立柏拉图思想中的两分倾向对柏拉图洞穴的比喻的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念世界与现象世界的对立柏拉图思想中的两分倾向对柏拉图洞穴的比喻的解读.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理念世界与现象世界的对立柏拉图思想中的两分倾向对柏拉图洞穴的比喻的解读.docx

理念世界与现象世界的对立柏拉图思想中的两分倾向对柏拉图洞穴的比喻的解读

理念世界与现象世界的对立:

柏拉图思想中的两分倾向——对柏拉图“洞穴的比喻”的解读

第24卷第4期

2011年8月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

JournalofPuyangVocationalandTechnicalCollege

Vo】.24No.4

Aug.2011

理念世界与现象世界的对立:

柏拉图思想中的两分倾向

——

对柏拉图"洞穴的比喻"的解读

李安乐

(安徽大学哲学系,安徽合肥230039)

摘要:

"洞穴的比喻"是柏拉图《理想国》中的经典哲学寓言,包含了柏拉图理念论的所有重要内容."洞穴的比喻"所表现的理

念世界与现象世界的对立,不仅体现了其本体论和认识论上的两分倾向,而且也反映了其价值观的基本观点.他的这一思想奠

定了西方哲学二元论的发展模式与道路,同时也确立了关于人的解放的思想路线.

关键词:

"洞穴的比喻";理念世界;现象世界;二元论;人的解放

中图分类号:

B502.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9】61f2011)04—0032一o3

"洞穴的比喻"是柏拉图在其早期着作《理想国》

中所讲的一个哲学寓言,是一个包含柏拉图哲学基

本理论和观点的古老的隐喻.在"洞喻"中,柏拉图通

过"洞内","洞外","太阳","囚徒"以及"影像"等的

描述表达了其理念论的基本内容.他对世界的两重

划分确立了西方传统形而上学的发展走向.同时,

"洞穴的比喻"还是一个关于人的解放的寓言,突出

了人的解放在追求最高的至善理念中的作用.本文

就是从柏拉图"洞穴的比喻"出发探讨其思想中的两

分倾向和所产生的影响.

柏拉图"洞穴的比喻"

"洞穴的比喻"是柏拉图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组

成部分.他在《理想国》中为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画

面:

一群人犹如囚徒世代居住在洞穴里,由于被锁住

而不能走动,回头和环顾左右,只能直视洞壁的场

景.他们身后有一堆火在燃烧,火与人之间有一堵矮

墙,墙后有人举着用木头或石头制成的假人假物走

过,火光将雕像投影在他们面对的洞壁上,形成了变

动的影像.由于他们长期看着这些影像,便以为是真

实的事物.直到有一天有一个囚徒被解除了束缚,回

头看到了火光及其身后的事物,虽然在他第一次见

到火光时会头晕目眩,但经适应后他就会分清影像

与雕像,并明白雕像比影像更真实.而当他继续走出

洞外,看到阳光照耀下的万物,才知道洞内的那些木

偶也不是真正的事物本身,而只是对事物的摹仿.刚

走出洞穴时他还不能直接看太阳,只能看事物在水

中的影子,而等他逐渐适应了环境,他才最终看到了

太阳,并发现这是他看到其他事物的原因.而这个已

经看到太阳的人于是又回到洞穴想去解救自己的同

伴,但当他再回到洞穴中时,他却看不见洞穴中的影

像,于是他的同伴便认为他是因为出去了一趟而把

自己的眼睛弄坏了.这就是柏拉图"洞穴的比喻"的

内容,在这个寓言中,柏拉图以囚徒,洞壁上的影像,

木偶,火光,太阳和太阳下的事物分别喻指哲学家,

幻想,事物,善,至善和万有的理念.

"洞喻"中包含了一系列相互对立的事物,而这

正是柏拉图思想的清楚明白的体现.柏拉图认为,洞

穴中的一切是虚假的不真实的,囚徒们看到的只是

些虚幻的影子而不是事物本身,只有走出洞外的

人才能看到真实的事物.他在这里喻指现实的人的

世界和理念的世界,在他看来现实的人所生活的世

界是变动不居的虚幻的世界,而真正的永恒的世界

即是理念世界.柏拉图在"洞穴的比喻"中对"洞内"

和"洞外"的描述体现了他在本体论和认识论上的两

分倾向以及他关于价值观的基本观点.

二,"洞喻"中所体现的柏拉图思想的两分倾向

"洞穴的比喻"通过"洞内"与"洞外"的描述从不

同的方面体现了柏拉图思想中的二元分立倾向.

收稿日期:

2011—05—31

作者简介:

李安乐(1989一),女,甘肃平凉人,安徽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专业硕士.

32—

1.理念世界与现象世界:

本体论上的两分倾向

将世界二重化,划分为理念世界和现象世界,或

可知世界和可感世界,这是柏拉图整个哲学的出发

点和基本原则.古希腊的哲学家都倾向于从本体论

的角度探究世界的本原,他们致力于为现实世界寻

找可靠的基础.在"洞穴的比喻"中,柏拉图通过"洞

内"与"洞外"的划分,将世界二重化为理念世界和现

象世界,从而为我们所生活的现象世界寻找可靠的

基础.他认为,人的感官所感知到的一切都是变动不

居和不真实的,就像是洞穴里的囚徒所面对的影像,

这些事物构成了我们的"可见世界"即现象世界.现

象世界是"可见而不可知"的,"洞穴内"的世界比喻

的就是这个我们可见但却不真实的世界,我们所看

到的一切事物不过是理念世界的模仿和影子,而真

正实在的东西应该是不动不变的绝对永恒的概念.

他以"洞外"世界比喻理念的世界,将太阳比喻为至

善的理念,认为"正是太阳造成了四季交替和年岁周

期,并主宰着可见世界的所有事物,太阳也是他们过

去曾经看到过的一切事物的原因"…(").他认为,理

念是独立于人与动物之外的实在,这些单独存在的

理念组成一个与我们眼前的现象世界完全不同的理

念世界,它是真实存在的,是一切事物存在的原因和

根据.

"理念"是柏拉图哲学的核心概念,理念与具体

事物的关系是理念论的重要内容.柏拉图认为,理念

是世界的本原,是万物的原型,它不是因人而异的感

性直观的观念,而是"依靠理性所认识到的具有'一'

的同一性和本体的实在性的观念"l2.在理念与具

体事物的关系上,他提出了"摹仿说"和"分有说".所

谓"模仿说",即是认为理念是事物的原型,个别事物

是摹仿原型而产生的,是理念的摹本或影子,就如同

洞内的影子是模仿了木偶而形成的一样,因而是不

确定的和不真实的.所谓"分有说",是认为个别事物

之所以存在的原因是因为分有了理念的型相,这种

分有不是空间上的占有,而是一种灵魂的相通,万物

因为分有理念而使自己成为其自身.

尽管柏拉图将世界二重化为理念世界和现象世

界,但二者并不是等同的.理念是世界的本原,是万

物之所以存在的原因,理念世界是永恒存在的不变

的世界;个别事物是理念的派生物,是因为摹仿和分

有理念而形成的,由个别事物构成的现象世界是变

动不居和暂时的.理念被看作是事物的共相,而个别

事物则是殊相.柏拉图认识到在现象之中不可能有

永恒不变的东西,因此在始终处于变化之中的,相对

的和暂时的个别事物的世界之外,一定存在着另一

个稳定的,绝对的和永恒的世界作为它们的根据,否

则一切都将失去存在,甚至根本就不可能存在.

2.可知世界与可感世界:

认识论上的两分倾向

如果说理念世界与现象世界是柏拉图从本体论

的角度对世界的划分,那么可知世界与可感世界则

是从认识论角度对世界进行的划分.而认识论始终

是与本体论同一的,有什么样的本体论就决定了有

什么样的认识论.在柏拉图的思想中,如果撇开本体

论与认识论的划分,理念世界就是可知世界,现象世

界就是可感世界.

柏拉图认为,"认识的对象应该是洞外的理念世

界,因为它是永恒不变的真实存在.感觉和知觉是相

对变化的,不真实的,因此不能构成知识,只能称之

为认识"【2】(如).但是,由于存在两个不同的世界,那么

认识的对象则是这两个世界——现象世界和理念世

界.对两个不同世界认识所形成的知识也应相应的

分为两个部分:

知性的知识和理性的知识.可感世界

又被分为影像世界和自然物世界,可知世界又可分

为数学对象和理念世界.在柏拉图的思想中,世界被

划分为不同的等级,理念世界居于最高地位,现象世

界是理念的派生物,处于较低的地位.因此知识也按

照真实情况被划分为四个不同等级:

理性,理智,信

念和想象.柏拉图认为只有可知的理念世界的知识

即理智和理性尤其是理性才是真正的知识,而可见

世界作为可知世界的摹本或影子只能形成意见."首

先最容易看见的是阴影,其次是那些人和其他事物

在水中的倒影,再次是这些事物本身,经过这样一个

适应过程,他会继续观察天空和天象本身,他会感到

在夜里观察月光和星光比在白天继续观察太阳和阳

光容易些".…(512)人的认识也是从感性到理性的渐

进过程,"获得知识的渐进过程相当于借助'阴影'和

'影像'的数学推理,以及逐步上升的辩证法,最后认

识到最高原则和万物本原是善"I)1(".柏拉图正是通

过对两个世界不同认识的划分区分了真理和意见,

认为对于可知世界的知识才是人类认识应该追求的

对象,理性最终认识的本原就是统摄一切的原则

——

善.

柏拉图在论述了知识是对理念的认识后,又进

步论述了人的认识何以可能的问题.他认为人之

所以能对永恒的理念进行认识是因为人的灵魂中本

来就具有对理念的正确知识,而现实的人之所以无

法达到对理念的把握是由于灵魂的堕落.他认为灵

魂是高于肉体而存在的,正当的秩序应该是灵魂统

33—

治肉体,但在灵魂堕落后却反被肉体所统治,因而遗

忘了关于理念世界的一切.于是他又提出了认识论

上的"回忆说",认为灵魂可摆脱肉体的束缚,通过回

忆获得关于理念世界的正确认识."这个思想的器官

必须和整个灵魂一道转离这个变化的世界,就好像

舞台上会旋转的布景,直到灵魂能够忍受直视最根

本,最明亮的存在"…(515).灵魂只有摆脱肉体的束

缚,走出洞穴,才能认识至善的理念,才能获得关于

真理的知识.在此,柏拉图的认识论带上了强烈的先

验论的色彩,但这却是由他客观唯心主义的本体论

所决定的.他虽然想要通过回忆说解决认识的可能

性问题,但由于其两种世界的绝对对立,因此根本不

可能解决认识的问题.

3.至善的理念是终极追求:

价值观目标

"洞喻"还反映了柏拉图价值观的基本倾向.在

"洞穴的比喻"中,柏拉图以太阳比喻至善的"理念",

"正是太阳造成了四季交替和年岁周期,并主宰着可

见世界的所有事物,太阳也是他们过去曾经看到过

的一切事物的原因"…(513).他认为理念才是我们应

追求的终极目标.根据柏拉图的观点,至善的理念是

万物的本原,一切万物都依据理念而产生."我在梦

境中感到善的型乃是可知世界中最后看到的东西,

也是最难看到的东西,一旦善的型被我们看见了,它

定会向我们指出下述结论:

它却好似就是一切

正义的,美好的事物的原因,它在可见世界中产生

了光,是光的创造者,而它本身在可知世界里就是

真理和理性的真正源泉,凡是能自私人生活或公

共生活中合乎理性地行事的人,一定看见过善的

型"…(514).理念不仅是城邦这一整体的最高追求,也

是城邦中的个人所应追求的目的.而最高的理念即

是至善,如同"洞外"的太阳,它是一切的依据,是我

们人所追寻的目的.人不应沉浸在虚幻的世界中,而

应该寻求虚幻的世界之外的更加真实的世界."洞

喻"中的囚徒走出洞穴,走向洞外的世界,即是摆脱

现象的束缚和困扰,走向对至善的追求的过程.

柏拉图在"洞喻"中对世界的二重化,为现实的

城邦中的公民的价值追求提供了方向和依据.他认

为,城邦是依据一定的目的而建立的,个人作为城邦

中的一部分,必须以城邦的目的和追求为依归.城邦

的最高追求乃是真实的理念世界,是至善.因此,每

个人都应致力于对至善的追求,这不仅是公民的义

务和责任,也是现实的城邦制度合理性的根据.

三,"洞喻"中所包含的哲学思想的影响

首先,"洞穴的比喻"中所体现的两分倾向开创

了西方古典哲学二元论的先河.二元对立一直是西

方古典哲学的传统,这一传统始于柏拉图."洞穴的

比喻"中关于理念世界与现象世界的划分正是这种

二元对立的清楚明白的体现.自柏拉图以后,西方古

典哲学便一直沿着这条二元对立的路线发展.只是

哲学上的这种二元对立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表

现.在古希腊时期,主要表现在本体论上主客两分;

在中世纪时期则表现为唯名论与实在论的争论;而

在近代,则又以另外的形式出现,表现为经验论与唯

理论的争论.但是,尽管这种二元对立的倾向在各个

时期表现不同,但都没有超出柏拉图思想的范围.因

此,哲学家怀特海说:

"两千五百年的西方哲学不过

是对柏拉图思想的一系列注脚."『41()可见,柏拉图

思想对西方哲学的影响之深远.

其次,确立了西方政治哲学关于人的解放的

思想路线."自由是人的生存方式和社会政治的

理想目标"(】3),人的自由与解放是西方政治哲

学的主题."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

之中"…(引,在现实社会中,本性自由的人却往往是

不自由的,始终处于困境之中.因此,走出困境,实现

人的天性的自由便成为西方政治哲学的基本逻辑链

条.在西方,关于人的自由与解放的根源可从柏拉图

思想中寻找."洞穴的比喻"本身就隐含了人处于困

境状态和摆脱困境走向自由的可能.洞内的人是不

自由和备受束缚的,这种不自由不仅表现在肉体上,

而且表现在精神上,囚徒从洞内走向洞外的过程正

是人的解放的过程.

柏拉图在"洞穴的比喻"中所描绘的两种不同境

况只不过是现实世界与他关于理想世界的缩影,洞

穴困境与其说是囚徒的困境还不如说是现实的人的

困境.在他看来现实世界的每个人都不过像洞穴中

的囚徒一样,身处悲惨境地而毫不自知.所以,现实

中不自由的人要想获得自由,就必须努力使自己的

肉体和灵魂摆脱束缚,从而达到对理念世界的认识

和把握,以此使自己获得真正的自由.由此,柏拉图

为人的自由与解放指明了道路,即实现灵魂的转向

而通往至善的理念.从这一角度来讲柏拉图确定了

后来西方政治哲学特别是解放理论的基本问题和主

流思想路线.

最后,"洞穴的比喻"中关于"哲学王"的思想为

现实的哲学与政治提供了缓解和结合的可能.哲学

与政治的关系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从整个人类历史

来看,哲学与政治之间一直存在着紧张的关系,而柏

拉图的"哲学王"思想则最早为哲学(下转第44页)

增长(即1,2,4,8,16,……),粮食按算术级数增长

(即1,2,3,4,5,……),人口的增长快于食物的增

长,一旦人口超过粮食所能养活的人数,就会有各种

抑制人口增长的因素发挥作用,比如战争,瘟疫,饥

荒,贫困,罪恶等等.

在马尔萨斯看来,贫困是任何社会不可避免的

个事实,是人口增长快于粮食增长的必然结果,这

事实在任何时候都无法改变.也就是说在任何时

候,在任何社会,穷人的存在都是不可避免的.这种

看法多少有点悲观,不过如果我们撇开意识形态的

因素,理性的看待这个问题,就会发现:

尽管马尔萨

斯指给我们的是一个阴冷的未来,但是其中却不乏

道理.正如马尔萨斯在其《人口原理》一书的序言中

指出的:

"我对人类生活的看法具有忧郁的色调,但

我认为,我绘出这种暗淡的色彩,完全是因为现实中

就有这种色彩,而不是因为我的眼光有偏见,或我生

来性情忧郁"【](.

我们以为,马尔萨斯很客观很理性地指出了一

个残酷的事实,尽管这个事实多少让人有点不快.马

尔萨斯就像安徒生的童话《皇帝的新装》里的那个小

孩,他告诉大家皇帝什么也没穿,尽管这一事实让人

不快,但却是一个事实.而马寅初则是在一个既定事

实的前提下(即人口过多),去探讨解决这个问题的

办法.其实他们之间并没有实质的冲突,只是马尔萨

斯更加客观,冷峻的指出了一个人人都不希望如此

的事实.而马寅初更多的是从这一既定事实的前提

下探讨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探讨国家强大的办法,

相对来说,马寅初先生是具有一种悲天悯人的人文

情怀的.如果说马尔萨斯指给我们一个阴冷的未来,

举毁灭了人类进步的美好愿望,那么马寅初则指

给我们一个富有希望的未来,一个国家富强,人民富

裕的未来.

任何大的学问家都具有一种忧国忧民,以民为

本的人文关怀,这是我们将马寅初作为一名学者来

看待的时候,不能予以忽略的一点.

参考文献:

[1]费孝通.费孝通文集(第5卷)【M】.北京:

群言出版社,

1999.

[2】马寅初.新人口论[M].长春:

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3¨英】马尔萨斯.人口原理【M】.朱泱,胡企林,朱和中,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1982.

(上接第34页)与政治关系提供了缓解的可能.既然

至善的理念是万物的型相,那么现实的城邦制度就

应以至善的理念为最高追求.但另一方面,只有具有

智慧的人即哲学家才能认识至善的理念.那么,如何

在哲学与政治之间达到平衡或者如何使城邦制度符

合至善的理念的要求呢?

柏拉图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即使哲学家成为城邦的统治者.他认为"启蒙和解救

那些处于悲惨境地而毫不自觉的人们,是哲学家的

公民义务"【5.哲学家首先是城邦的公民,而每个

公民又有不同的义务和责任,哲学家如同那个走出

困境的自由人一样,他的义务在于解救自己的同伴

摆脱无知和备受束缚的困境.在"洞喻"中,走出困境

的自由人即是哲学家,只有哲学家才能走出困境并

认识至善的理念,也只有哲学家成为统治者才能建

立最完善的城邦制度.柏拉图的"哲学王"思想通过

哲学家掌握城邦制度的方式无疑为哲学与政治的结

合提供了可能.

总之,从整个人类文化发展的角度来讲,柏拉图

"洞穴的比喻"所折射的哲学思想无疑是深刻和具有

44——

深远影响的.如同黑格尔所讲:

"柏拉图是具有世界

历史意义的人物之一,他的哲学是具有世界历史地

位的创作之一.它从产生起直到以后各个年代,对于

文化和精神的发展,曾有过极其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柏拉图.柏拉图全集?

国家篇(第2卷)【M】.北京:

人民

出版社,2003.

[2】欧阳芸.柏拉图"洞穴比喻"解读【J].天中学刊,2005,

(3):

38—39.

[3】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4]巴雷特.非理性的人(M】.杨照明,译.北京:

商务印书

馆.1995.

[5】赵本义.自由与解放:

西方政治哲学的主题——从柏拉

图"囚徒解放"的理论谈起【J】.人文杂志,2010,

(1):

13一

l9.

【6】卢梭.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0.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笔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