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职业院校精品专业建设规划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613383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4.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职业院校精品专业建设规划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湖南省职业院校精品专业建设规划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湖南省职业院校精品专业建设规划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湖南省职业院校精品专业建设规划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湖南省职业院校精品专业建设规划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省职业院校精品专业建设规划书.docx

《湖南省职业院校精品专业建设规划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职业院校精品专业建设规划书.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南省职业院校精品专业建设规划书.docx

湖南省职业院校精品专业建设规划书

湖南省职业院校精品专业建设规划书

(湘潭县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计算机及应用精品专业)

2008年5月修改

一、指导思想

为响应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号召,继续深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按照“职业岗位定位准确,培养模式先进,专业特色鲜明,人才质量优良”的要求,进一步完善我校专业设置,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职业结构和就业市场的变化,学校决定选出“计算机及应用专业”作为我校省级精品专业建设项目,把该专业建设成为水平高、特色明显、质量过硬的省级精品专业,为湘潭县域经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精品专业建设基础

(一)、专业建设现状

湘潭县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始建于1985年,1985年创办职业教育,1992年被省人民政府首批认定为“湖南省重点职业学校”,1999年被评为湖南省优秀教学单位,2004年通过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验收评估。

学校占地面积223亩,开设了计算机及应用、机电技术应用、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文秘、模具制造技术、数控加工应用、工艺美术、财务会计、商贸英语等十多个专业。

学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确立“人人成才,一切为学生出路着想”的办学理念,坚持走名专业、名教师、名学生、立名校之路。

计算机及应用专业是湘潭县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重点建设和发展的主要专业之一,目前项目建设的现状是:

1、专业建设措施:

计算机及应用专业系湘潭县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向湖南省申报立项重点建设的精品专业,湘潭县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一直高度重视计算机及应用精品专业建设,2006年成立了湘潭县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计算机及应用省级精品专业建设领导小组,具体组织精品专业建设规划的实施。

精品专业建设领导小组由学校校长周少如任组长,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张立新任副组长,组员有王勇、宋先文、唐金泉、周雨林、董积良、周舜根、张志国、樊玉坤。

领导小组制定了湘潭县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计算机及应用精品专业建设规划,学校设立了精品专业建设专项经费,连续5年内,每年将投入30万元支持该专业创建省级精品专业。

专业建设措施符合《湖南省职业院校精品专业建设方案》有关要求。

2、专业培养目标

湘潭县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从1999年开始兴办计算机及应用专业,专业定位为面向计算机产业(公司)、制造业(企业)和国家机关等企事业单位的计算机房、计算机室及办公计算机岗位培养从事计算机设备、计算机网络的管理与维护及计算机操作、计算机产品销售服务工作的技能型实用人才。

3、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中心,产业和教学相结合、认证教育和学历教育相结合”的办学理念,按照“专业+公司+师生员工”的专业建设模式制定专业培养方案,构建“一个狠抓、两相结合、三不断线”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个狠抓”,即狠抓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建立以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学体系,强化实际操作技能。

通过教学、实践活动,使学生具有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等综合职业能力。

“两相结合”,即实行学历教育与认证教育相结合,在狠抓学历教育的同时,强化对学生的认证教育,要求每位学生至少获得这样在学生毕业的时候既能获得学历文凭,同时至少获得一个职业资格证书。

“三不断线,即技能培养不断线、职业素质培养不断线、就业创业教育不断线,以此培养既有文化基础,又有职业技能,同时具备较高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应用型人才。

学校坚持以应用为主旨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

学校与社会用人部门结合、师生与实际劳动者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是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学校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实施计划和弹性学分制管理模式,并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办法和具体措施。

4、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专业特点积极规划逐步建立科学的专业课程体系,按照突出先进性、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重组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增强适应能力的原则,加强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

同时学校成立教材建设委员会,设立教材建设基金,开发校本教材,有计划地开展与各有关课程配套的教材建设工作。

学校以职业岗位作业流程为导向,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建设课程体系。

基础课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专业课教学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基础课程把真正属于基础性的东西精选出来,专业课程把专业有关的现代高新技术知识及时充实进去,充分考虑把最必需的知识教给学生;实践性教学内容达到50%以上。

始终贯穿素质教育和技能培养。

既保证传授最基础、最新的技术知识,又能让学生接受更多的动态性知识,使学生具备较好的职业岗位能力。

专业教学方法坚持“教、学、做合一”的原则,根据专业课程特点,采用现场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讨论式教学和探究式教学等方法。

在人才培养方案上,经教研室初审、教务科二审、校长签字颁布的工作程序。

根据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人才培养的特点,充分考虑计算机及应用专业岗位知识、能力、态度的特点,结合本专业培养目标以及自身师资力量与专业特色,设置了既科学规范、又适用的计算机及应用专业教学进程表,见下表:

计算机及应用专业教学进程表

课程名称

授课时数

考核方式

学年学期课程安排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总计

理论

教学

实践

教学

每周

每周

每周

每周

1

数学

216

216

*

4

4

4

2

语文

288

288

*

4

4

4

4

3

政治

72

72

*

1

1

1

1

4

历史

36

36

*

2

5

体育

144

144

*

2

2

2

2

6

英语

180

180

*

4

4

7

计算机应用基础

144

144

*

4

4

8

书法

18

18

*

1

9

阅读

36

36

*

2

10

普通话

36

36

*

2

11

物理

36

36

2

 

12

计算机原理

72

72

*

4

13

编程语言基础

162

138

24

*

4

5

14

计算机屏幕英语

90

76

14

*

3

2

15

五笔字型培训教程

72

72

*

4

16

数据库应用基础

72

72

*

4

17

计算机组装维修实训

72

60

12

*

4

18

计算机网络技术

36

30

6

*

2

19

多媒体技术

72

36

36

*

4

20

Windows2000

72

36

36

*

6

21

可视化编程应用

72

68

4

*

4

22

局域网组成实践

72

72

*

4

23

Internet应用

72

64

8

*

4

24

计算机动画设计

36

36

*

4

25

常用工具软件

36

32

4

*

2

26

计算机操作员(考证)

72

46

26

*

4

27

计算机维修工(考证)

36

36

*

2

28

Front网页设计与制作

72

12

60

*

4

29

毕业实习

144

24

120

*

8

合计

2610

2260

350

18

16

36

36

36

36

该教学进程总课时达到2610学时。

在加强专业基础知识传授,文化理论基础教育的同时,注重职业教育特点,突出实习实训教学,提高学生职业能力教育,其中实践性教学内容达30%以上。

在课程设置与学时分配上,对照《湖南省职业院校精品专业建设方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有关要求,目前尚未建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在实践性教学内容方面,未达到有关要求;在校园网上建立精品专业网页,将培养方案、教学大纲、主干课程教案等相关资料在网上公布,教学资源共享方面由于受硬件条件的限制仍有一定差距。

5、专业教师队伍

目前,学校计算机及应用专业教师基本情况如下:

序号

姓名

性别

年龄周岁

学历

职称

备注

1

周舜根

41

大学本科

中教高级

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

2

宋先文

28

大学本科

中教高级

3

谭海江

28

研究生

中教一级

4

贺跃

24

大学本科

5

张志军

28

大学本科

6

冯望新

29

大学本科

7

刘铁江

26

大学本科

8

冯启凤

26

大学本科

9

卢栋

25

大学本科

中教一级

10

张乐芳

25

大学本科

11

龙妍

22

大学本科

12

陈明

22

大学本科

13

蒋振宇

27

大学本科

中教一级

14

胡育红

24

大学本科

15

张喜春

28

大学本科

中教一级

16

杨敏

25

大学本科

17

文波

23

大学本科

18

李娟

23

大学本科

19

张灿

24

大学本科

中教一级

20

赵赞

24

大学本科

21

宾仲

25

大学本科

22

赵新平

26

大学本科

23

唐继光

27

大学本科

24

刘杰

26

大学本科

中教一级

25

张志国

27

大学本科

中教一级

26

王炼

26

大学本科

本专业目前共有专职教师26,其中专业带头人1人,占专业教师人数的3.8%;高级技术职称1人,占专业教师人数的3.8%;中级技术职称9人,占专业教师人数的34.6%。

本专业老师全部达到本科学历,45岁以下教师本科学历达到100%;主干课程教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教学能力强,有一定的学术水平。

实践部分在课堂中占有很大的比例(30%以上),教师用现代的教学方法,如情景模拟等手段,对学生的操作不断地进行强化。

对照《湖南省职业院校精品专业建设方案》专业教师队伍条件,目前主要是双师型教师未达到规定的比例,专业带头人与骨干教师的学识水平与建设省级精品专业的要求仍有一定差距,需进一步加大培养力度。

6、专业教学资源

学校现有学生网络机房9间,打字实训机房1间,多媒体教室3间,计算机组装维修实验室1间,教学仪器设备总值:

240万元,图书资料8万册,校内实习实训基地有校园网络开发与应用基地,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湘潭微星电脑科技有限公司、长沙锐锋科技有限公司、湘潭湘软网络服务有限公司、深圳智邦有限公司、湘潭县协成科技有限公司。

对照《湖南省职业院校精品专业建设方案》专业教学资源要求的条件,目前校内与校外实习与实训基地基本硬件(包括规模、设施条件、数量、设施档次等)方面目前仍有较大差距。

专业主干课程在拥有学校与现场专家一起开发的校本教材、实验实训指导书、教师教学指导书一学生学习指导书等方面,建成集纸质与电子、静态与动态的图书和网络化一体的立体化教学资源库建设等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

7、专业管理

目前学校该专业三个年级共有26个教学班,学生人数1268人,专业管理体系健全,学校设有教务科和教研室,具体负责师资配备与教学安排。

严格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加强教学运行规范管理,确保人才培养质量;根据学科发展趋势与专业定位,面向市场,改革课程设置,调整教学内容,及时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教学方案、实践教学方案,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在教学内容上充分体现专业特色与人才培养特色,加强人才培养质量监控,将教学内容、人才培养质量与人才市场需求紧密相连,与专业发展趋势紧密结合,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人才更高更新的需求。

本专业共有26名专职教师,另有实习指导教师和辅导员5名。

确立了专业带头人的负责制度,负责协助教务科组织课程安排、教材开发与开展教研教改、落实教学环节等各项工作,教务科与专业负责人共同负责教学质量监督,建立了有效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符合《湖南省职业院校精品专业建设方案》。

8、人才培养质量

教师坚持教书育人,注重对学生政治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尊纪守法教育。

所培养的学生文明、守纪、勤奋好学,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素质。

建校20多年来一直无违法犯罪现象、无重大安全事故。

本专业学生到时课率达98%以上、学生考试合格率达100%;专业技能合格率方面,参加计算机操作员职业资格考证和计算机维修工职业资格考证合格率达90%以上,学生能够掌握该专业职业基础技能,毕业后到岗位上都能很快地胜任相应的工作;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都比较强,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相关的实践能力。

本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良好,学生的就业率基本达到90%到96%之间。

学生就业主要方向为:

广州、深圳、浙江、上海、福建等企事业单位,用人单位的评价满意度较高。

近三年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素质评价满意率90%以上,对照《湖南省职业院校精品专业建设方案》人才培养质量要求,基本符合有关要求。

(二)、优势与特色

1、计算机及应用专业建设,培养信息技术人才,符合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对IT行业中等技能型人才实际需求,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2、通过多年的努力与实践,设计了既科学又适用的教学进程和人才培养方案,确保了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根据中等职业教育计算机及应用专业的教学计划,通过多年的努力,在课程设置与学时分配上,既突出了基础专业教育的特点,又加强了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实践教学,开设了28门文化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总课时达到2610学时,在教学方法上,采用讲授法(课堂教学)、谈话法(与学生交谈,了解学生的心理等情况)、讨论法(通过案例,组织讨论)、读书指导法(课堂外自学)、演示法(运用多媒体、光碟等进行教学)、参观法(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参观)、练习法(实操)、实习法相结合的方式,大力增强学生职业能力和实践技能,充分满足社会行业对技能型人才培养需求。

目前毕业生广泛在沿海地区与经济发达地区就业,毕业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与业务素质已得到广大用户的充分认可。

3、形成了严格规范的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专业管理模式。

根据本专业建设特点,一是形成了校企合作的办学机制,与有关主管部门、有关行业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办学机制;二是构建了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兼职教师相结合的专业教育组织体系。

(三)、存在的主要差距

湘潭县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进行计算机及应用精品专业省级项目建设,目前师资力量与教学、实习实训条件,对照《湖南省职业院校精品专业建设方案》有关要求,存在以下主要差距:

1、校内实训条件还有待充实和完善,多媒体教室数量不够,不能完全满足多媒体教学的需要。

网络实验室功能有待增加,动漫实验室要抓紧筹建;高性能的电脑数量还不多,严重制约了一些实训的顺利进行。

另外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也不能完全满足培养信息技术技能人才的需要。

部分校外教学基地还需要进一步扩大规模与完善有关配套设施,才能满足建设省级精品专业有关硬件设施要求。

2、该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与省级重点精品专业的有一定差距,计算机高级教师人数只有1人,中学一级教师也不多,实训指导教师的实践工作经验还不够丰富,尤其在专业带头人与骨干教师的培育上投入不足,外出学习和重点培养不够。

总体上看,该专业的教学科研实力还比较单薄,特别是最近几年,我校计算机专业快速发展,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教学任务日益繁重,再加上计算机应用科学发展迅速,因而使我校的教学、科研能力提高举步为艰。

3、优质课程体系与优质核心课程与教材开发方面,校企共同开发优质核心课程与特色教材目前有较大差距。

4、目前,教师的科研整体水平有待提高,目前还没有国家级的科研项目立项,教师教学任务重,没有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科研工作之中,因此高质量的教学改革论文数量不多,推广的项目数量与建设省级精品专业仍有一定差距。

三、精品专业建设规划

(一)、总体目标

1、精品专业建设整体水平

通过计算机及应用精品专业的建设,力争在三年内将计算机及应用专业打造成质量卓越、特色鲜明、行业和社会信誉度高,具有省内一流水平的省重点精品专业和知名的专业教学指导中心、实习实训中心、师资培训中心和职业资格鉴定培训中心,全面提高我校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以一流的师资、一流的设施、一流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水平,在同类中等职业教育办学中起到示范作用。

2、精品专业建设目标:

(1)订单式培养比例达到本专业在校生的40%以上,本专业学生人数保持700人以上;

(2)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达到30%以上,中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达到50%以上,“双师型”教师达70%以上,实验实训指导教师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3)建设5门优质核心课程,制定课程标准,开发工学结合的配套教材;实验实训设备项目达标率和开出率均达100%,价值达标率80%以上,完好率90%以上;

(4)承担省市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教改成果在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论文2篇以上,技术推广在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论文3篇以上;

(5)毕业生具备技能型人才的基本素质,全部获得中级职业资格证书或行业企业认证证书,力争职业资格获证率达100%,毕业生规格符合企业技能型岗位的需要,毕业生当年就业率100%,其中对口就业率80%以上。

3、项目建设特色

我校计划通过3年的努力,将计算机专业建设成为省内、市内专业教学指导中心、实习实训中心、师资培训中心和职业资格鉴定培训中心,突出自己的专业特色,力争成为湘潭地区高素质计算机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成为推动本地区IT行业的发展的生力军。

并且在同类专业中具有一定影响,对同类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就业指导等方面进行指导和示范。

(二)、分项预期建设水平与建设目标

1、学校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目标与整体水平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通过三年建设与努力,校内实训基地专业教学条件要完全满足专业教学需求,形成真实或仿真的职业环境,实验实训设施设备技术含量高,要达到当前企业现场设备的一般水平,实验实训的设施设备项目达标率和开出率100%,价值达标率80%以上、完好率90%以上。

建立和完善实验实训室管理制度,每星期向学生开放力争达10小时以上,且有专业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开展实验实训。

同时,努力使校内实训基地还能充分发挥其四大功能:

一是满足校内学生各项专业技能培训的需要。

二是可为湘潭市信息技术行业提供各级各类培训,举办技能比赛、专业人才选拔交流等活动。

三是承担信息技术职业技能的考核鉴定与培训以及就业人员提供计算机技能的培训。

四是承担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师的培训与继续教育,满足建设省级精品专业一流水平的设施需求。

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重点建设湘潭微星电脑科技有限公司、长沙锐锋科技有限公司、湘潭湘软网络服务有限公司、深圳智邦有限公司四个校外实习基地,充分满足学生校外实习有关需求。

同时根据校企合作的方式、合作的紧密程度分三个层次来建设,拟建紧密型、半紧密型、松散灵活型三种类型的校外实习基地。

通过三种类型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以满足学生顶岗实习、工学结合、毕业综合实践(毕业设计)等教学要求,不断创新“校企互动、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满足建设省级精品专业一流校外实训基地的设施需求。

2、教师队伍建设目标与整体水平

按照“特色鲜明、结构优化、双师素质高、整体实力强”的目标,重点以培养双师型教师为突破口,注重企业经历、梯度培养、专兼结合、校企共建,加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培养和引进工作;每年选派部分专业老师外出培训,努力建立一支以专业带头人为领导的以课程带头人为核心的在年龄上形成梯队的“双师型”“研究型”教师队伍。

经过三年建设,通过出国、高校进修、主持科研项目、实践教学、企业兼职锻炼等方式进行梯度培养提升,建设一支高水平、高质量的专兼职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

在职称方面,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达到30%以上,中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达到50%以上,“双师型”教师达到70%以上,实验实训指导教师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高级职业资格;学历方面,本科学历教师80%以上,其中45岁以下教师本科学历达到100%;教师全部获得湖南省职业院校“专业技能教学水平合格证书”;专业教师团队中20%以上现场专家。

教师队伍建设整体素质达到省级精品专业一流水平。

3、课程改革建设目标与整体水平

根据建设省级精品专业有关要求,建设《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计算机网络技术》、《Flash动画设计》、《FrontPage网页设计》、《C语言程序设计》5门优质核心课程,制定课程标准,开发工学结合的配套教材。

建成集纸质与电子、静态与动态的图书和网络资源于一体的立体化教学资源库,实验实训设备项目达标率和开出率均达100%,价值达标率80%以上,完好率90%以上,实验实训室课余向学生周开放时间达10小时,优质核心课程与教学资源达到省级精品专业一流水平。

(三)、建设项目

1、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本项目分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两部分进行建设。

(1)、校内实训基地:

①增建网络机房4间、添置计算机400台,更新老旧实验机房,使计算机台套数与本专业学生数之比不低于1:

3;

②增建电工实验室1间

③电子线路实验室1间。

④完善教学需用挂图、教具、音像资料、图书、杂志稳压电源、信号发生器、万用表、示波器等仪器设备各类课程多媒体课件和视听资料。

 

网络机房建设计划一览表

实训

项目

功能与效应

投资经费

(万元)

建成

时间

培训能力

适用专业

上机操作上网学习专业课程实训

1.上机实操实训。

计算机及应用专业及其它专业学生进行上机实操实训;

2.在线国外新闻或行业动态教学。

在课堂上直接收听国外新闻或了解最新行业动态,作为课堂教学材料,保持了解世界行业发展动态

3.专业教学资源库的使用平台。

各种教学内容放入资料库,教师可作为授课素材,学生也可浏览自主学习

4.建立网络平台。

查阅教学信息,共用资料库,共享教学资源,也可在网上交流

5.专业课程教学实现无纸化授课、考试与专业技能考核

60

2009年

4月

240人/次

计算机及应用专业及其它专业

电工实验室建设项目一览表

建设项目

功能

面积

(平方米)

投资经费

(万元)

建成时间

培训能力

适用专业

电工实验室

满足专业课程教学实验实习实训需要

100

10

2009年3月

60人/次

计算机及应用专业专用

电子线路实验室建设项目一览表

建设项目

功能

面积

(平方米)

投资经费

(万元)

建成时间

培训能力

适用专业

电子线路

实验室

满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