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下册教案 全册精品.docx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下册教案 全册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下册教案 全册精品.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精品
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通案
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3-6年级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目标是:
〈一〉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环境的意识和能力
1、接触自然,丰富对自然的认识
2、欣赏自然世界,发展对自然的热爱情怀
3、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理解人与自然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4、知道如何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并身体力行。
(二)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程,增民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的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1、认识社会资源,并能有效运用
2、走入社会,熟悉并遵守社会行为规范
3、发展人际交往,养成合作品质,融入集体
4、力所能及地参与社区服务活动,体会参与社区服务的意义
〈三〉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生活自理的习惯,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
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
1、注重生活卫生,料理自己的日常起居
2、认识各种灾害及危险情境,学会自我保护
3、端正劳动态度,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4、认识和了解自己。
树立,人生理想,积极进取
〈四〉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发展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
1、关注日常生活及周围环境中的问题,激发探究的热情
2、考察科学发现的历程,感受并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所必备的精神和品格
3、亲身实践,学会使用一些最基本的工具和仪器
4、尝试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初步掌握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年级】
●关注自然
接触自然,欣赏自然,丰富对自然的认识,初步形成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认识,初步发展探究自然的能力。
●关注社会
观察社会生活,初步认识社会环境,了解社会行为规范与公德,初步具有探究社会问题的习惯和意识。
●关注自我
了解自己,认识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和不足,注重生活卫生,料理自己的日常起居。
树立自主意识,积极进取,能具备表达自己观点的欲望。
●科学探究
了解计算机及家用电器的基本知识。
关注日常生活及周围环境中的问题,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良好态度。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教学框架结构
一、问题与思考
1.发现、提出问题。
2.思考议论问题。
(你说,我说)。
3.确定探讨的问题。
二、实践与活动
1.工具材料要求。
2.实践活动实施。
三、研究与讨论
1.你说,我说(提供信息)。
2.归纳整理。
3.得出结论或选出最好的。
四、收获与总结
1.知识方面。
2.能力方面。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五、拓展与创新
1.问题的延伸。
2.改造、完善。
3.创新、想象。
本学期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
活动主题一巧用生活小常识
贾庄第二实验小学张莎莎
活动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动手动脑,掌握日常生活中的小常识。
2、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态度、发展探究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安排学生课前通过多种渠道搜集生活小常识。
在生活中有形形色色的小常识,这些有趣的小常识都是人们在生活中产生的经验,这些经验又经过许多人的反复验证,才能推广普及,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工具,为我们生活带来许多的帮助。
小常识是不是能够让我们把事做的又快又好。
例如:
衣服上沾上了嚼过的口香糖,很难清除,把衣服放在冰箱里冻上几分钟,就可以轻而易举的清除掉了;酸奶杯在开启的时候,锡纸上总会沾上酸奶,很浪费,而把酸奶杯在冷藏室里冻上几分钟,锡纸就不再沾上酸奶了;鼻子流血了,往脖子或额头上拍点凉水,立刻就会止血了。
人多力量大,让我们一起来搜集这些有趣的小常识吧!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问题与思考:
(一)、联系实际,谈话导入
1、师生交流,谈话导入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有形形色色的小常识,这些有趣的小常识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帮助,由谁能告诉老师你知道那些生活小常识?
你是通过什么渠道知道的?
2、概括学生发言:
同学们知道的可真不少,这些小常识都是经过许多人的反复验证才能被推广普及,有了这些小常识能够让我们把事情做的又快又好。
3、既然同学们知道这么多的生活小常识,那么它给你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帮助呢?
4、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使用小常识,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搜集这些有趣的小常识吧!
(二)、确立子课题,自由组合成立小组。
(1)起课题总名称,板书课题名称。
(2)推荐竞选课题组总组长。
(3)确立研究子课题。
1、提出问题,拓展思维
你还想知道哪些小常识?
2、梳理问题,分组调查。
根据同学们的意见,我们可以分成三个研究小组:
(1)搜集生活小常识
(2)如何巧用生活小常识
(3)小常识给生活带来的帮助
3、学生自由组成研究小组:
你对哪个问题感兴趣,就加入哪个研究小组。
二、实践与活动:
推选组长,制定研究计划
填写计划表:
研究课题
子课题
组长
组员
研究时间
方式
人员
(1)教师指导计划书的填写
(2)各小组先讨论,然后填写计划
(3)各小组分别汇报计划制定情况,师生共同讨论并完善计划。
三、教师总结,提出希望
经过讨论,每个小组的同学都明确了自己要做什么,怎么去做。
老师希望同学们互相合作,按计划顺利完成任务。
四、课外延伸,落实计划
学生按学习小组分头行动,根据制定的计划,搜集资料,及时了解学生进展情况,指导学生把计划落到实处。
第2课时
三、研究与讨论:
(一)承接上次活动,引入本次活动主题
同学们,通过几天的研究,进展如何?
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二)各组进行展示(教师适当进行讲解与评价)
(三)师:
我们搜集了那么多的小常识,光会搜集不行,下面我们要用小常识解决两个小朋友遇到的麻烦。
(教师根据教本上所提供的具体事例让学生进行解决)
四、收获与总结:
同学们可真棒,不仅搜集了那么多的小常识,而且还会应用,哪位同学起来评价一下这次活动的收获与表现?
五、拓展与延伸: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同学们了解了许多小常识,但你们知道小常识有效的原因吗?
如果想弄明白,就继续努力吧!
1、挑几个你感兴趣的小常识通过网上查询、询问家长、小组调查等方式,弄明白小常识的原理。
2、把你研究出的小常识原理用书面报告的形式写出来,在班内和大家交流。
活动总结:
活动主题二你会正确用电吗
贾庄第二实验小学张莎莎
活动目标:
1、了解电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知道安全用电常识及常用家用电器的使用方法。
2、初步掌握电器引起的灾害自救方法,培养安全用电的意识,在生活中倡导安全用电。
3、通过调查访问、查阅资料等学习活动,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学做生活的有心人。
活动准备:
充分调查、了解,搜集有关家用电器的使用方法及安全自救常识。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问题与思考:
(一)联系实际,谈话导入:
1、同学们,电力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是如果我们不注意用电安全,“电老虎”也会给我们带来伤害。
2004年7月19日上午,广州市珠海区一名装修工人在某酒店装修施工时不慎出点,经抢救无效死亡。
中午1时左右,一女孩吴某在家中不幸触电身亡。
现在的电力如此发达,我们每位同学都会经常使用家用电器,所以说我们要做到日常生活的用电安全。
你们在平时的生活中都使用过那些家用电器,你是如何正确使用他们的呢?
学生回答
2、师:
同学们都很棒,都能很好的使用家用电器,可是如果我们遇到触电或因电引起的火灾事故时,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处理呢?
3、小结:
“电老虎”真可怕,因为触电或因电引起的火灾事故给人们的家庭带来了很多的伤害。
为了我们自己与家人的安全,现在我们就一起动手来调查如何正确用电吧。
(二)确立子课题,自由组合成立小组
(1)起课题总名称,板书课题名称。
(2)推荐竞选课题组总组长。
(3)确定研究子课题。
1、提出问题,拓展思维。
你还想了解关于用电的哪些知识
2、梳理问题,分组调查。
根据同学们的意见,我们可以分成四个研究小组:
(1)如何预防家庭用电事故。
(2)触电或火灾给人的家庭生活带来的伤害。
(3)搜集电线断落时正确处理方法。
(4)搜集触电后的现场急救方法。
3、学生自由组成研究小组。
你对哪个问题感兴趣,就加入那个研究小组。
二、实践与活动:
推荐组长,制定研究计划
填写计划表
研究课题
子课题
组长
组员
研究时间
方式
人员
(1)教师指导计划书的填写。
(2)各小组先讨论,然后制定计划。
(3)各小组分别汇报计划制定情况,师生共同讨论并完善计划。
三、教师总结,提出希望
经过讨论,每个小组的同学都明确了自己要做什么,怎么去做。
老师希望同学们互相合作,按计划顺利完成任务。
四、课外延伸,落实计划
学生按学习小组分头活动,根据制定的计划,搜集资料,及时了解学习进展情况,指导学生把计划落到实处。
第2课时
三、研究与讨论:
(一)承接上次活动,引入本次活动主题
同学们,通过几天的研究,进展如何?
在研究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解决。
(二)各组进行展示
(1)第一组(如何预防家庭用电事故)
由组长介绍本组调查的资料,介绍预防措施:
(a)应该用干毛巾擦灯罩
(b)应该远离电线晒衣服
(c)使用电熨斗时应把他竖立放置或放在专用的熨斗架上,切不可放在易燃物品上。
(d)使用电饭锅做汤时一定要记住拔掉电源插头。
2、师生交流,同学们建议还可以用图片的形式向大家展示,这样更具有说服力。
(2)第二组(触电给家庭带来的伤害)
1、让本组学生通过举例子向大家介绍触电给家庭带来的伤害。
学生通过事例感受到触电给家庭带来的伤害是如此之大。
(三)第三组(搜集电线断落时正确处理方法)
(四)第四组(如何做好触电后的现场急救)
由组长介绍现场急救的方法并做现场示范。
四、收获与总结:
通过同学们的共同努力,我们已经知道了用电安全的重要性,也了解了许多电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用电安全事故我们的生命,我们还要积极请教学习有关用电安全和触电急救的知识。
为了让更多人知道用电安全的重要性,我们把掌握的这些用电知识办成手抄报在班内展评,或者讲给我们的家人、小伙伴吧!
五、拓展与创新:
通过实践活动,我们初步了解了家庭用电常识和触电事故急救办法,请你想想看,你的家庭中存在用电安全隐患吗?
在学校里应该怎样做到用电安全呢?
存在的隐患
排除的措施
活动总结:
活动主题三遵章出行平安回家
贾庄第二实验小学胡晓君
活动目标
1.态度:
能够主动关注身边的交通现象,形成初步的交通安全意识;养成对自己生命安全负责的态度,形成自我保护意识;理解和尊重交通警察的劳动;自觉遵守交通法规。
2.能力:
逐步形成观察社会现象的能力;提高安全自我保护能力,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保护自己。
3.知识:
知道一些基本的交通设施,学习有关的交通法规和安全小常识,了解交通事故的无情以及给个人、家庭和国家带来到的灾难和损失。
活动准备
1、课件
2、学生课外调查收集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问题与思考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每天都是怎么来到学校的?
(乘车、步行)无论是乘车还是步行,不管是学生上学、还是大人上班,我们想方便、快捷地到达目的地,都离不开交通安全。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遵章出行平安回家》。
(板书课题)那老师想问问大家你们认为为人们安全出行提供保障都有什么呢?
(交警、红绿灯、人行道、路边的指示牌等)
(二)确立子课题,自由组合成小组
1、提出问题,拓展思维。
(同学们刚才提到的红绿灯、人行道等称为交通设施,你们在路边看到的牌子称为交通标志。
因为有了它们,才使我们的出行更为便利、与安全。
那么,同学们你们在上下学的路上都看到过哪些交通标志和设施呢?
能把它们的作用介绍给大家吗?
)
造成交通事故的原因有哪些呢?
在法治社会下,我们的交通法又有哪些规定呢?
2、梳理问题,分组调查。
(教师根据情况引导好)
A、交通标志、设施有哪些。
B、造成交通事故的原因及危害。
C、怎样遵守交通规则。
3、学生自由组成研究小组。
你对那个问题感兴趣,就加入哪个研究小组吧!
二、实践与活动。
(一)推选组长,制定研究计划。
1、填写计划表
研究课题
子课题
组长
组员
研究时间
方式
人员
2、教师指导计划书的填写。
3、各个小组先讨论,然后填写计划。
4、各小组分别汇报计划制定情况,师生共同商讨并完善计划。
(三)教师总结,提出希望。
经过商讨,每个小组的同学都明确了自己要做什么,怎样去做。
老师希望同学们互相合作,按计划顺利完成任务。
(四)课外延伸,落实计划
学生按学习小组分头活动,根据指定的计划,搜集资料,及时了解进展情况,指导学生把计划落到实处。
第二课时
三、研究与讨论
(一)上次活动,引入本次活动主题。
(二)汇报交流
A组:
认识交通标志和设施
1、学生介绍。
(图片、文字)
是根据情况予以肯定:
看来同学们对安全常识的了解还真不少。
2、教师交流自身准备的材料。
老师这里也收集了一些交通标志和设施的图片,你知道他们的作用是什么吗?
(1)先出示设施图片
同学们对交通设施的作用了解的真清楚,了不起。
那老师再考考你能不能说出下面这些交通标志的作用。
(2)再出示标志图片。
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标志就会发现它们的颜色和形状都不一样,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课件介绍:
把标志用不同的颜色和形状来区分,更有助于人们了解它们的意思。
看到红色的标志就意味着这里不能干什么,看到黄色的就是提醒我们要注意什么,蓝色的是告诉我们该怎么做。
有了这些交通标志和设施的帮助,无论是在熟悉还是陌生的地方,我们都能快捷、安全地达到目的地。
它们是我们无声的朋友,
B组:
造成交通事故的原因及危害
师:
我们的交通警察和这些交通设施、标志,确实在维护道路顺畅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那是不是有了他们,我们就看不到交通违章现象,人们就不发生交通事故了呢?
课前这一组的同学到街上去观察,了解我们生活中的道路交通状况,看看我们在遵守交通规则方面做得怎么样。
这个任务他们完成了吗?
现在来汇报一下吧。
学生一:
看录象,谈感受
我们身边确实有不少人为了图一时的方便,任意地闯红灯、跨护栏,觉得这种事只是小事一桩,这样做不会发生什么危险,可事实真的像他们所想的那样吗?
请看大屏幕。
(放录像)
教师:
看了同学们震惊的表情,听到同学们阵阵的惊呼,相信你们一定被这画面深深地震撼了,现在,你们有什么话想说吗?
(学生谈感受)
学生二:
文字资料。
(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及危害)
教师:
交通事故猛于虎也。
我国近几年发生交通事故的数目成上升趋势。
2005年因交通事故而的人数已达282495人,也就是说每一分钟,就有一人因交通事故而伤亡。
而我们想有一个便利、安全的出行环境,需要你、我、他,社会上的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需要我们每一个人时时刻刻把交通安全记在心间。
同学们在遵守交通规则方面做得怎么样?
(学生结合自己谈谈)
教师:
咱们班大部分同学交通安全意识都很强,做的很棒,而那一少部分交通安全意识不强的同学,老师相信你们今后一定能做好。
因为交通安全无小事呀!
过渡:
那么我们小学生在出行时哪些是应该做的,哪些是不应该做的呢?
现在让和一组的同学告诉大家。
C组:
怎样遵守交通规则。
学生一:
我们一起来看下面的一段录象。
同学们仔细看,想一想,录象中的人做的对不对,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学生二:
我们组的同学表演了遵守交通规则的生活场景,请同学们欣赏,并说说遇到这种事时该怎么做。
(学生说、演)
学生三:
面对这些生活中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人需要有人时常提醒他们,我们还写了写几条交通安全用语或画交通安全宣传画来警示自己和他人。
(学生展示自己的宣传画、宣传语,并粘贴到黑板上)
教师总结:
同学们,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我们千万不可因为一时的疏忽大意而让我们的生命之花在交通事故中枯萎,为了对自己生命的负责,为了让我们的亲人放心,让我们每个人都行动起来,学习交通法规,遵守交通法规,共同营造一个便利安全的出行环境。
四、收获与总结。
经过本次活动,你有什么感想或收获?
五、拓展与创新。
1、通过本次活动,你对改进我们罗庄的交通秩序有设么建议?
给交通大队写个倡议书好吗?
2、请你设想祖国21世纪交通秩序是什么样的?
活动总结:
活动主题四走进广告世界
贾庄第二实验小学胡晓君
活动目标:
1、通过交流收集到的广告,使学生认识广告的特点。
了解广告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2、通过课前调查、搜集,课上研究、讨论,课后实践、研究,使学生乐于进行研究性学习,培养他们勤于思考的习惯,勇于探索的精神及自主探索的能力。
3、通过动脑、动口、动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组织能力与实践能力。
4、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的能力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
活动准备:
广告片、学生搜集广告语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问题与思考
(一)联系生活,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广告吗?
你愿意把自己喜欢的广告与同学们一起分享吗?
1、汇报交流课前搜集的广告。
2、师:
有了广告,我们爱上了旺仔;有了广告,我们都爱喝娃哈哈;有了广告,我们都爱用舒服佳。
广告的魅力这么大,你们肯定对她充满兴趣,想研究什么呢?
(二)确立子课题,自由组合成小组
1、起课题总名称,板书课题名称。
2、确立研究子课题。
(1)提出问题,拓展思维。
你还想了解广告的那些知识呢?
(引导学生从广告的种类,广告的特点,广告的影响(正面的、负面的),以及怎样设计广告等几方面入手进行研究。
)
(2)梳理问题,分组调查。
根据同学们的意见我们可以分成三个研究小组。
A、广告的种类。
B、广告的影响
C、怎样设计广告
(3)学生自由组成研究小组。
你对那个问题感兴趣,就加入哪个研究小组吧!
二、实践与活动。
(一)推选组长,制定研究计划。
3、填写计划表
研究课题
子课题
组长
组员
研究时间
方式
人员
2、教师指导计划书的填写。
3、各个小组先讨论,然后填写计划。
4、各小组分别汇报计划制定情况,师生共同商讨并完善计划。
(三)教师总结,提出希望。
经过商讨,每个小组的同学都明确了自己要做什么,怎样去做。
老师希望同学们互相合作,按计划顺利完成任务。
(四)课外延伸,落实计划
学生按学习小组分头活动,根据指定的计划,搜集资料,及时了解进展情况,指导学生把计划落到实处。
第二课时
三、研究与讨论
(一)承接上次活动,引入本次活动主题
同学们,又到综合实践课了,高兴吗?
我们在上次的活动中,确定了新的研究主题:
走进广告世界。
大家根据自己的兴趣组成了小组,还起了好听的名字。
来,各组汇报一下吧。
1、各组目标明确,口号响亮。
那大家是怎样搜集资料的呢?
活动中你有什么感想?
把这些说给你的小组同学听一听。
2、学生小组交流
3、每组请一位代表交流。
(二)每个小组进行展示
A、阳光组:
广告的种类那广告有哪些类型呢?
学生一:
广告搜集的途径(交流实物资料)
广告收集的途径主要有:
报纸、电视、互连网、户外广告牌、公共汽车车身、广告宣传单、广告袋、广告伞等。
学生二:
给广告分类的标准、依据。
(根据传播媒介分类、根据广告进行的地点分类、根据广告的内容分类、根据广告目的分类、根据广告的表现形式分类)
教师总结:
B、智慧组:
广告的影响
你们会不会因为喜欢这则广告,而去买这个商品呢?
那你家的哪些商品是看了广告后去买的?
广告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呢?
现在有智慧组的同学向大家汇报。
学生一:
广告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
(汇报问卷调查的结果)
学生二:
广告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
(假广告)
(1)交流查到的资料《虚假广告三板斧》,其他学生相机提问。
(2)加广告的特点。
(3)那对这些虚假的广告,我们除了学会辨别,还有别的办法对付它吗?
学生三:
学习广告法。
教师:
有了政府的重视,大家火眼金睛的辨别,相信那些虚假广告一定能从我们的视线中消失的。
好的广告凝结着人们的智慧和创造。
那应该怎样创作广告呢?
C、卓越组:
怎样设计广告
学生一:
广告的特点
学生二:
交流本组同学创作的几条广告。
四、收获与总结
1、在这次活动中你有什么收获?
2、教师: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同学们不仅增长了知识,培养了能力,还体现了大家的合作精神。
智慧组的同学,在调查访问中增强了人际交往能力,锻炼了自己的胆量;阳光的同学在麻烦的资料整理中知道了做什么事都要有耐心,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得到提高,在广告分类的过程中培养了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卓越组的同学享受到了创作的快乐,在创作中提高了自己的创新能力。
我还发现大家的语言表达能力都有进步了,祝贺你们。
五、拓展与创新
你们还想了解些什么,或做些什么呢?
同学们各组讨论,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看来广告的魅力确实很大,同学们对它的兴趣依然不减。
那就让我们继续实践吧。
现在请看下一步活动要求。
1、设计好下一步的研究方案。
2、继续搜集有关广告的资料,整理好,准备下节课汇报。
3、组长在活动过程中发挥好组织协调的作用,小组在交流中形成集体的意见,并要讨论确定汇报的人员和汇报方式。
4、各组在原有基础上,发挥小组成员的作用,编排节目2-3个,如:
小品、绘画、设计广告词等等。
师:
同学们能按要求完成下一步的任务吗?
现在你最想对你组的同学说些什么呢?
各组同学相互激励,树立信心。
师:
好!
相信大家一定能圆满完成下一步的任务。
让我们在《精彩广告大比拼》中一展丰彩吧。
活动总结:
活动主题五五月初五话重阳
贾庄第二实验小学朱振红
学习目的:
1.通过对端午节的调查研究,了解端午节悠久的历史,培养民族自豪和爱国主义精神。
2.通过查阅资料、调查访问,丰富自身体验,拓宽知识面,提高实践能力。
3.领会屈原的精神,激发爱国主义热情。
活动准备:
艾草、粽子、有关端午节的图片和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问题与思考
1.师生交流,谈话导入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在这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举世瞩目、灿烂古老的东方文化,涌现了无数杰出的人物,同时也形成了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节日。
你们知道我国三大传统节日吗?
(春节、端午节、中秋节)
2.师展示端午节视频片断,问:
你知道这是什么节日吗?
(端午节)
3.师:
端午亦称端五,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
“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
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
五月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