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基于标准的课堂设计.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7601223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65 大小:118.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数学基于标准的课堂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六年级数学基于标准的课堂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六年级数学基于标准的课堂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六年级数学基于标准的课堂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六年级数学基于标准的课堂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数学基于标准的课堂设计.docx

《六年级数学基于标准的课堂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数学基于标准的课堂设计.docx(6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年级数学基于标准的课堂设计.docx

六年级数学基于标准的课堂设计

认识负数

教材来源: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内容来源:

小学六年级第一单元《数学(下册)》

主题:

认识负数

课时:

共3课时,第一课时

授课对象:

六年级学生

设计者:

申进更/郑州市二七区闫家嘴小学

 

一、目标确定的依据

1、基于课程标准的思考

《数学课程标准(2013年版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这就要求教学中要联系生活实际,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2、课题:

认识负数

执教者:

申进更

解读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一单元负数

3、教材分析

负数是数与代数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一至5年级的数学教材里,“数与代数”领域主要教学整数的知识,这些整数都是自然数(0和正整数)。

本单元教学负数,是过去小学数学里没有的内容。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对教学负数提出的具体目标是“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在小学数学里教学负数的知识(只涉及负整数的初步认识)出于两点考虑:

第一,负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还是比较多的,学生经常有机会在生活中看到负数。

让他们学习一些负数的知识,有助于他们理解生活中遇到的负数的具体含义,从而拓宽数学视野。

第二,适量知道一些负数的知识,扩展对整数的认识范围,能更好地理解自然数的意义。

有利于中小学数学的衔接,为第三学段进一步理解有理数的意义和运算打下良好的基础。

3、学情调查分析

课前,对全班33个学生同时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结合生活实际知道什么是负数的3人。

由此可见学生对负数的认识比较缺乏,学生以前没有接触过负数,学生的经验比较少,因此教学中应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探求。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初步认识负数,知道负数和正数的读、写方法及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使学生初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评价任务

1、在小组内相互说说,生活中的负数。

2、同桌一个学生说正数,另一个学生说相对应的一个负数。

3、对学生的课堂提问做出正确的判断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平价要点

环节1

创设情境

激情导学

1.情景引入。

用最简捷的方式记录这些信息。

(师叙述,生记录。

①1路公共汽车在昆山宾馆站上来2位乘客,到亭林站下去2位乘客。

②本学期咱们五年级转来25名新同学,转走16名同学。

③小明妈妈投资股票,四月份赚了6000元,五月份亏了2000元

学生能用正负号表示生活实际中的数。

环节2

沟通联系,

再识正负数

1.教学例1

(1)情景呈现。

师:

(2)班的孩子,刚在外面上完一节体育课,外面可真热呀!

(课件出示32℃温度计),下课后他们喜滋滋地吃起了冷饮(出示0℃),这些冷饮是工人叔叔从冰库里搬出来的(出示温度-23℃)

(2)师:

这三种温度各是多少?

根据刚才的学习,可以怎样表示这些温度?

板书:

0℃、+32℃、-23℃

2.、2.归纳正数、负数和0的关系。

师:

瞧,黑板上有这么多正数、负数朋友了,谁来把他们分一分?

1、让学生先读数,再说说读数后的感受,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2、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完成板书:

负数<0<正数)。

环节3、

读读写写

掌握正负数

1.读两个海拔高度,请同学们互相读一读。

2.读温度,先自己读一读,你们会把这些温度从高排到低吗?

3.写几个正数和负数

练习引出正数和负数的对应关系,体会正数和负数是无限的

环节4

链接生活,

应用正负数

1.提问:

在生活中你们遇到过用正负数表示的事情吗?

(1)存折(课件展示)

师:

这里的“-600”是什么意思?

(2)刘翔在美国尤金精英赛中,110米栏的成绩是13.23秒,当时赛场风速为每秒-0.4米。

讨论:

风速怎么会有负的?

如果风速是+0.4米,你认为比赛的成绩会怎样?

2.多媒体介绍负数的产生史。

把数学知识从课外移入课内,考查学生对负数的理解能力和读写能力。

教学反思:

我认为本节课有以下两大优点:

1、从目标达成角度来看,知识是落实的。

本节课预设的三维目标都能有效达成,在教师精炼的语言引导和巧妙的教学设计下,学生对知识都掌握得十分扎实。

教师也十分注重学生的反馈情况,即使有个别学生出现不同的答案,教师也能马上让全班学生来辨证,不放过一个漏洞,这也是最真实的课堂和最扎实的教学。

2、从学生学习兴趣角度来看,课堂是灵动的。

本节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师生配合默契,课堂上学生的反应就如泉水般灵动,再加上教师亲切的教态和语言,给人一种十分舒畅的感觉。

课后许多学生还兴致颇高,一个学生还悄悄对我说:

“老师,您的课讲得真好!

”多么安慰的话呀!

此时此刻,我觉得自己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纵观整堂课,我个人认为本节课还有几个做得不到位的地方:

1、学生举的正、负数的例子还是偏向于整数。

教师呈现给学生的数据可能多数偏向于整数,学生思维的定势也可能喜欢举整数的例子,最好是能够多引导学生举各方面的例子,使知识更完善一点。

2、 如何体现学生对知识的自主探究性似乎还做得不够。

比如在温度中,只是让个别学生上来拨一拨,如果能让学生每人都在纸温度计上先标一标,在小组内讨论你是怎么标的,再反馈,可能更能体现学生的自主探究性。

第二课时负数的大小比较

教材来源: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内容来源:

小学六年级第一单元《数学(下册)》

主题:

认识负数

课时:

共3课时,第2课时

授课对象:

六年级学生

设计者:

申进更/郑州市二七区闫家嘴小学

 

目标制定的依据

2、基于课程标准的思考

《数学课程标准(2013年版会用正、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能借助数轴比较正数、0、负数之间的大小。

这就要求教学中利教给学生会用数轴,数轴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

2、课题:

负数的比较大小

执教者:

申进更

解读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一单元负数的比较大小。

3、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材是通过活动情境,在直线上表示从一点向两个相反方向运动后的情形,也就是在直线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的内容,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负数的意义,并初步建立数轴的模型,借助数轴来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初步体会数轴上的顺序,完成对数的结构的初步构建。

(2)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学生认识数轴和数轴上的数的排列顺序。

2、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3、学生提高应用数学的能力,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中的密切联系。

三、学情调查分析

课前,对全班33个学生同时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结合生活实际知道什么是数轴的1人。

由此可见学生对数轴是初步认知,学生的经验比较少,因此教学中利用数轴的直观性,采用直观演示,实际操作的方法进行教学和学习。

四、评价任务

1、结合教材在小组内相互说说,认识数轴。

2、同桌一个学生说两个数,另一个学生比较大小。

3、对学生的课堂提问做出正确的判断

五、学习过程:

(一)揭题示标

1、板书课题

导语: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负数”(板书课题)

2、出示目标

这节课我们的目标是:

(学生齐读)

1)我能认识数轴和数轴上数的排列规律。

2)我能借助数轴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3)我能运用负数表示简单的问题。

导语:

从大家响亮的声音中,老师相信你们肯定能学好。

下面请看学习指导。

(二)出示学习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5至7页的例3和例4,看图看文字并填空,重点看黄底色方框里的内容和数轴。

并思考:

1、什么是数轴?

2、数轴上数的排列有什么特征?

3、如何比较正数、0、负数的大小?

(6分钟后,先对子交流,有疑问的再小组内讨论)

师:

用——画出重点内容,用?

表示出不懂的地方。

比谁自学最认真,坐姿最端正,自学效果最好。

下面自学竞赛开始!

(三)自研共探

1、看书:

(3分钟)

学生认真自学,教师巡视学生自学情况,遇到不自觉学的学生给以提醒。

要求学生坐姿端正,全情投入,快速高效的按照自学指导自学。

2、小组合作交流:

(4分钟)

师:

小组合作交流自学指导中的思考题,看懂的知识交流意见是否相同,重点交流不懂或不太懂的知识,找出解决的方法。

(教师在学生小组合作交流时巡视,观察小组交流情况,对合作不太好的小组给予帮助或提醒,促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合作交流中去。

3、说一说(汇报展示)

师:

下面,我们比一比哪个小组展示得精彩,能为自己的小组争光添彩。

用抽签的方式来决定你们组所展示的问题。

(学生汇报时有不足或不准确的地方老师或其他成员可以及时给予补充,在各组展示之后,其他小组给与评价。

小组派代表来展示合作交流的成果和意见,最后师再做借助课件总结。

(四)展示提升

(1)课本第7页“做一做”三道题。

(2)课件出示练习题如下:

1、判断。

(正确的画“√”,错误的画“X”)

(1)—a一定是负数。

(   )

(2)0是自然数。

(   )

(3)7>2,所以-7>-2。

(   )

(4)最小的负数是—1.()

(5)数轴上左边的数比右边的数小。

()

2、我会比。

3○5-1○1-0.1○0

-8○-9100○-10000○4

3、背一背:

所有的()都在0的左边,()都比0小。

()都在0的右边,()都比0大。

()都比正数小

要求:

1)独立完成、对子讨论。

先自己独立完成题目,然后举手示意,待对子完成后小声讨论。

2)组内交流、整合答案。

待组内成员全部完成后交流各自答案和理由,最终形成统一答案。

3)分工合作、板演展示。

由组长分工:

板演、检查、预展。

4)汇报讲解、补充评价。

由一个小组做讲解展示,讲解时可以组内补充,也可其它组补充或质疑。

展示后,其他组或教师给予评价。

操作指导:

教师要在预展时巡视各小组,指导并帮助小组快速分工,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做到人人有事做。

展示小组可根据时间轮流、对抗、抽签或指定,没有得到展示机会的小组要安排课后自改或小组对改。

(五)归纳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小结:

1、我们可以像这样在直线上表示出正数、0和负数,像这样的直线我们叫数轴。

也就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数轴。

2、所有的负数都在0的左边,也就是负数都比0小,而正数都在0的右边,即正数都比0大。

所以负数都比正数大。

导语:

今天你们表现实在是太好了,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

老师这里有几道练习题,敢不敢来试一试?

(出示)

(六)巩固提升。

下面我们就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做得既对又快,字体工整,书面干净

必做题:

课本第9页的4、5、6。

选做题:

一潜水艇所在的高度为-50米,一条鲨鱼在潜水艇上方10米处,鲨

鱼所在的高度是多少米?

拓展题:

一个点从数轴上某点出发,先向右移动5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

2个长度单位,这时这个点表示的数为1,则起点表示的数是多少?

请你用图表示出来。

实践活动:

课本第9页的7。

板书设计

负数大小的比较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数轴。

所有的负数都在0的左边,负数都比0小。

正数都在0的右边,正数都比0大。

负数都比正数小。

我的反思与体会

学生对数轴并不陌生,就是多了负数一方有的学生理解慢,觉得正数是从左向右排,负数是从右向左排的错觉,当知道负数的数值越大,负数越小的时候,好像明白了,但在练习的时候(比较大小)还是出现了错误。

还得通过练习,来认识知识,强化知识,巩固知识。

 

整理和复习

第三课时负数的

教材来源: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内容来源:

小学六年级第一单元《数学(下册)》

主题:

负数整理和复习

课时:

共3课时,第3课时

授课对象:

六年级学生

设计者:

申进更/郑州市二七区闫家嘴小学

整理和复习

 

一、目标制定的依据

1、基于课程标准的思考

《数学课程标准(2013年版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中要联系生活,利用数轴的直观性进行教学。

2、课题:

负数的整理和复习

执教者:

申进更

解读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一单元负数的整理和复习。

二、教材分析:

(1).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加深对负数意义的理解。

教材注意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选取学生感兴趣的素材,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负数的意义,体会正数和负数可以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2).初步建立数轴的模型,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在学生初步认识负数后,教材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负数的意义,并初步建立数轴的模型,让学生体会数轴上数的顺序,完成对数的结构的初步构建。

(3)教学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的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结合具体情境,学生认识数轴和数轴上的数的排列顺序。

5、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6、学生提高应用数学的能力,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中的密切联系。

三、学情调查分析

课前,对全班33个学生同时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知道什么是负数的有30人,能比较负数大小的28人。

由此可见学生对通过学习对负数有了初步的认识,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

四、评价任务

1、结合教材在小组内相互说说,进一步认识数轴。

2、同桌一个学生说两个数,另一个学生比较大小。

3、对学生的课堂提问做出正确的判断

五、学习过程

师:

请大家先复习课本第2-7页的内容、后小组合作交流:

1、负数的意义是什么?

2、什么是数轴?

数轴上正、负数的排列规律是什么?

3、怎样在数轴比较正数、0和负数的大小?

(5分钟后对子之间相互交流)

三、自研共探

1、看一看(自学探究)

生认真地看书自学,师巡视,督促人人认真地看书。

2、议一议(合作交流)

针对自学探究中的问题先对子交流,还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小组讨论。

教师在学生合作交流时巡视,观察小组交流情况,对合作不太好的小组给以帮助和提醒,促使每个组及组员都能积极参与到合作交流活动中。

3、说一说(汇报展示)

师:

下面,我们比一比哪个小组展示得精彩,能为自己的小组争光添彩。

用抽签的方式来决定你们组所展示的问题。

(学生汇报时有不足或不准确的地方老师或其他成员可以及时给予补充,在各组展示之后,其他小组给与评价。

小组派代表来展示合作交流的成果和意见,最后师再做借助课件总结。

三、学情展示:

(要求做题时间15分钟,对子之间互改)

过渡语:

从刚才大家的合作交流学习中,老师相信你们一定总结出不少有关负数的知识,下面老师要检测一下你们的复习效果,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完成?

一)填空。

1、二月份,妈妈在银行存入5000元,存折上应记作()元。

三月一日妈妈又取出1000元,存折上应记作()元.

2、+8.7读作(),-100.3读作()。

3、海平面的海拔高度记作0m,海拔高度为+450米,表示(),海拔高度为-102米,表示()。

4、如果把平均成绩记为0分,+9分表示比平均成绩(),

-18分表示(),比平均成绩少2分,记作()。

5、数轴上所有的负数都在0的()边,所有正数都在0的()边。

6、在数轴上,从表示0的点出发,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到A点,A点表示的数是();从表示0的点出发向左移动6个单位,长度到B点,B点表示的数是()。

7、比较大小。

-7○-51.5○50○-2.4-3.1○3.1

二)判断对错。

()1、零上12℃(+12℃)和零下12℃(-12℃)是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2、0是正数。

()3、数轴上左边的数总比右边的数小。

()4、死海低于海平面400米,记作+400米。

()5、在8.2、-4、0、6、-27中,负数有3个。

三)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1、请你把这些数填入相应的圈里。

36、-9、0.7、+20.4、-、100、-13、-261、+4.8、

 

正数负数

2、写出A、B、C、D、E、F点表示的数。

四、归纳总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口答说出来,其它可以补充)

五、巩固提升((限时10分钟)

必做题:

用正数或负数表示。

1、中国最高的城市——那曲高于海平面4500米,记作(   )。

2、印度洋上的岛国——马尔代夫平均高度仅比海平面高1米,记作(      )。

3、印度洋最深的海沟——爪哇海沟,最深处低于水平面7450米,记作(          )。

4、汽油沸腾的温度是四十摄氏度,记作(        )。

5、汽油凝固的温度是零下十八摄氏度,记作(         )。

6、金星表面最高温度可达四百六十五摄氏度,记作(   )。

7、火星表面的最低温度可达零下一百二十三摄氏度,记作(    )。

8、如果小丽向东走100米,记作+100米,那么小强向西走120米,记作(          )

9、如果电梯上升15层,记作+15层,那么电梯下降9层,记作(           )。

10、如果在银行存入1000元,存折上记作+1000元,那么从银行取出600元,存折应记作(      )。

 

第一课时认识圆柱

教材来源: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内容来源:

小学六年级第一单元《数学(下册)》

主题:

认识圆柱

课时:

共12课时,第一课时

授课对象:

六年级学生

设计者:

申进更/郑州市二七区闫家嘴小学

 

一、目标确定的依据

3、基于课程标准的思考

《数学课程标准(2013年版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体积和表面积以及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

这就要求教学中要联系生活实际,从实际中来到实际中去。

2、课题:

认识圆柱

执教者:

申进更

解读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二单元认识圆柱

3、教材分析

本节课圆柱的认识是一节几何知识的课,它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立体图形,包括圆柱的特征,圆柱各部分的名称和圆柱侧面展开图。

教学这部分内容,有利于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进一步学习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体积和解决实际问题打基础。

3、学情调查分析

课前,对全班33个学生同时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33人知道圆柱体,10个学生能说出圆柱体的体征。

这就说明学生在生活中对圆柱体的观察还不够细致,对圆柱体的认识还要结合具体的圆柱体实物进行教学,引导学生思考探求。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认识圆柱,掌握它的特征,了解圆柱各部分的名称及侧面展开图。

  2、能力目标:

  

(1)通过对常见的罐头盒,圆木等实物的观察,使学生认识圆柱的形状,并从实物中抽象出圆柱的几何图形。

  

(2)通过观察和用手摸,知道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把圆柱侧面展开是长方形或正方形,或平行四边形,测验展开图形的各边与圆柱底面周长和高的关系。

3、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互帮互助,相互合作的能力。

三、评价任务

1、在小组内相互说说,圆柱形物体。

2、同桌相互说说圆柱体的特征。

3、小组内做圆柱体实物的高,评价十分正确。

4、侧面展开的图形特征同桌评价。

四、教学过程

(一)揭题示标

1、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出示事先准备的圆柱体长方体正方体的实物(或课件出示),学生观察。

(说一说下面物体的面都有什么特点?

1)同学们回答的太好了,你还能举出哪些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2)牙膏盒、药盒这些都是长方体,魔方是正方体,我们还从课外了解到水杯,柱子这些叫做圆柱体。

在之前我们已经深入的认识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并且和他们成为了好朋友,那么这个新来的圆柱体你想不想认识他和他成为好朋友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圆柱的认识”。

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圆柱形物体后,让学生说一说身边常见的圆柱体,教师谈话导入新课(板书标题)。

2、出示目标

本节课我们的目标是:

(出示)

1)认识圆柱,了解圆柱各部分名称,掌握圆柱的特征。

2)懂得圆柱侧面展开图的形状,理解展开图(长方形)的长、宽与圆柱的关系。

学生齐读。

师:

从大家响亮的声音中,老师相信你们肯定能学好。

下面让自学指导引领我们自学。

(二)出示学习指导

认真自学课本第10-12页的例1和例2,看图看文字,重点看黄底色和红底色的内容。

思考:

1、拿一个圆柱形实物,说出它各部分的名称。

2、圆柱有什么特征?

3、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什么图形?

展开后图形的长和宽与圆柱有什么关系?

(7分钟后,对子之间相互交流,如有疑问小组内再交流)

师:

用——画出重点内容,用?

表示出不懂的地方。

比谁自学最认真,坐姿最端正,自学效果最好。

下面自学竞赛开始!

(三)自研共探:

1、看一看(自学探究)

生认真地看书自学,师巡视,督促人人认真地看书。

2、议一议(合作交流)

针对自学探究中的问题先对子交流,还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小组讨论。

教师在学生合作交流时巡视,观察小组交流情况,对合作不太好的小组给以帮助和提醒,促使每个组及组员都能积极参与到合作交流活动中。

3、说一说(汇报展示)

师:

下面,我们比一比哪个小组展示得精彩,能为自己的小组争光添彩。

用抽签的方式来决定你们组所展示的问题。

(学生汇报时有不足或不准确的地方老师或其他成员可以及时给予补充,在各组展示之后,其他小组给与评价。

小组派代表来展示合作交流的成果和意见,最后师再做借助课件总结。

(四)学情展示

1、说一说下面物体哪些是圆柱体。

(课件显示)

2、课本第11页的“做一做”。

3、我会填。

①圆柱的底面都是(),并且(),圆柱的侧面是()。

圆柱的高都()

②把圆柱体的侧面沿着它的一条高展开,得到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的(),宽等于圆柱的()。

也可能会得到一个正方形,这时圆柱底面的周长等于圆柱的()。

要求:

1、独立完成、对子讨论。

先自己独立完成题目,然后举手示意,待对子完成后小声讨论。

1、组内交流、整合答案。

待组内成员全部完成后交流各自答案和理由,最终形成统一答案。

2、分工合作、板演展示。

由组长分工:

板演、检查、预展。

3、汇报讲解、补充评价。

由一个小组做讲解展示,讲解时可以组内补充,也可其它组补充或质疑。

展示后,其他组或教师给予评价。

操作指导:

教师要在预展时巡视各小组,指导并帮助小组快速分工,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做到人人有事做。

展示小组可根据时间轮流、对抗、抽签或指定,

2、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状态、学习效果给予评价总结。

没有得到展示机会的小组要安排课后自改或小组对改。

(五)归纳总结:

说一说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尽可能有条理地归纳自己的所学所得)

学生汇报并板书:

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

当圆柱的底面

周长和高相等时,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正方形。

师:

通过刚才的总结,老师发现同学们都具有敏锐的眼睛,灵巧的双手和聪明的头脑。

到底同学们运用知识解决实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