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概学习评估.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7600362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130 大小:90.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概学习评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0页
马概学习评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0页
马概学习评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0页
马概学习评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0页
马概学习评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概学习评估.docx

《马概学习评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概学习评估.docx(1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概学习评估.docx

马概学习评估

1.“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要完全、彻底地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贯彻下去,不允许一丝一毫的修改”这种说法不对,这种说法表面上强调继承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实际上是封闭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教条主义地理解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所以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

这是就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而言的。

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历史条件的变化,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针对特定历史条件的一些具体论述可能不再适用,而新的实践又会提出新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认识,去解决,这就要求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不断地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在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过程中,坚持与发展是统一的。

只有坚持,才能发展;只有发展,才能更好地坚持。

否认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是错误的、有害的;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也是错误的、有害的。

“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做到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基本经验的总结,也是对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所提出的根本要求。

问答题:

1.大学生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大学生应如何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大学生如何做到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

 

 

问答题参考答案

1.大学生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第一,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否则我们的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就会归于失败。

第二,当前,在世界范围内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都有许多复杂的事物需要认识,许多重大问题需要回答,许多未曾认识的领域需要开拓。

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引导我们深刻认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把握世界形势变化的本质,不被历史长河中的旋涡和逆流所迷惑,不断增强辨别、抵制各种错误思潮侵蚀的能力,提高解决建设和改革中各种实际问题的本领。

第三,我国社会正发生着深刻的历史变革,在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得到坚持和发展的同时,社会生活多样、多变的特征日益凸显,各种思想观念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激荡;如何统一全国人民的思想意志,保证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面对这样的状况,只有学习、掌握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行动的指南,才能更好地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主旋律,才能有效地整合各种各样的利益诉求和价值观念,在全社会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共同的意志。

2.大学生应如何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第一,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要认真钻研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要从理论体系上来把握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要把经典作家的论断放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中来认识,并紧密结合今天的实践来加深领会,努力分清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

第二,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就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联系国际国内的大局,联系社会实际,去观察和分析问题。

一方面,要防止和反对教条主义态度;另一方面,也要防止和反对形式主义和实用主义态度。

教条主义是本本主义,照本宣科,简单地、机械地套用“本本”和字句。

要认认真真、老老实实地读马克思主义的书,要学以致用,有的放矢。

第三,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这就是要求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不断地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老祖宗不能丢,要搞清楚,还要讲新话。

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做到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3.大学生如何做到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

对于大学生来说,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就要做到:

第一,在思想上自觉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和神圣的职责。

第二,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辨别和抵制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

大学生应把坚持社会主义的荣辱观,追求真善美,作为自己明辨是非、为人行事的座右铭。

第三,不断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自觉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大学生要自觉地将个人的成长与社会发展融合起来,增强为祖国和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感,努力学习,提高本领。

努力使自己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胡锦涛:

《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7~28页。

第一章>第一节>学习评估>单选

1.认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A.是西方哲学的一贯风格

B.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C.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D.是一切哲学的共同主张

2.爱因斯坦指出:

“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这说明

A.哲学是一切科学之科学

B.哲学是各门学科的知识基础

C.哲学对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D.哲学与具体科学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3.哲学基本问题是:

A.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B.实践与认识的关系问题

C.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D.真理与谬误的关系问题

4.否认思维与存在同一性问题是:

A.唯物论

B.唯心论

C.二元论

D.不可知论

5.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存在性

B.结构性

C.运动

D.客观实在性

6.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范畴的正确理解是:

A.物质是各种实物的总和

B.物质范畴是从各种物的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C.物质的惟一特性是它可以被感知

D.物质是自然界中具体的物质形态

7.哲学上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上的物质形态的关系是

A.本源和派生的关系

B.一般和特殊的关系

C.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D.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8.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B.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

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

D.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界定的

9.列宁指出:

当然就是物质与意识的对立,也只是在有限的范围内才具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物质和意识的对立无疑是相对的。

这里讲的“有限的范围”是指:

A.物质能否被意识所正确反映

B.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

C.意识是否根源于物质

D.意识是否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10.“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反映的特性,这是合乎逻辑的”。

这一论断是:

A.认为一切物质都具有意识的“物活论”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解释物质起源的正确观点

C.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感觉论观点

D.把意识与物质等同的庸俗唯物论的观点

11.意识产生的决定性环节是:

A.人脑的进化

B.动物心理的形成

C.语言的产生

D.劳动

12.否认意识的主观性,认为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这是:

A.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B.唯心主义的观点

C.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13.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在本质是:

A.思维和存在的统一

B.各种实物的总和

C.主体和客体的统一

D.多样性的物质统一

14.毛泽东“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诗句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间空间的主观性的统一

B.物质运动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C.物质运动的无限性和时间空间的有限性的统一

D.物质运动的多样性和静止的单一性的统一

15.实践高于理性的认识,是因为实践具有:

A.普遍性

B.绝对性

C.直接现实性

D.客观实在性

16.《坛经》中记载:

“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

慧能进曰:

不是风动,不时幡动,仁者心动。

”这段记载中关于运动的基本观点是:

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B.运动与物质不可分割

C.精神运动时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

D.精神是运动的主体

17.“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一观点表明:

C.

A.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

B.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C.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D.意识是主观世界的客观映象

18.主张“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的观点是:

A.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唯物主义观点

B.否认人的意识存在的自然唯物主义观点

C.否认世界物质存在具有条件性

D.否认世界存在的无限丰富性的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19.相信意念,甚至相信可以用意念来直接改变物质结构,就是信奉:

A.主张精神是脱离人脑独立存在的客观唯心主义

B.认为人的思想是特殊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

C.主张精神主宰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唯心主义

D.认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实践唯物主义

20.荀子说:

“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

“这表明:

A.人的意识具有客观性

B.人的意识具有能动性

C.人的意识具有对象性

D.人大意识具有主观性

21.《传习录》记载:

“先生(王阳明)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

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

先生曰: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

”这一观点的错误是:

A.承认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B.承认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C.认为人的意识是万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源

D.认为人对花的感觉是主观与客观的同一

22.物质的根本属性是:

A.客观实在性

B.运动

C.结构性

D.层次性

23.承认物质存在,却否认物质的运动,这是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B.唯心主义的观点

C.不可知论的观点

D.诡辩论的观点

24.承认运动的存在,却否认运动具有物质承担者,这是:

A.机械唯物论的观点

B.诡辩论的观点

C.不可知论的观点

D.唯心主义的观点

25.“时间空间是一切事物的贮藏所”,这是

A.机械唯物主义的时空观

B.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

C.唯心主义的时空观

D.朴素唯物主义的时空观

26.“时间空间是人类感性直观形式”这是:

A.机械唯物主义的时空观

B.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

C.唯心主义的时空观

D.朴素唯物主义的时空观

27.“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这一观点是说:

A.认识世界没有必要

B.认识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

C.实践无需认识指导

D.实践是认识的本质

28.世界上惟一不变的是变,这说明:

A.运动时世界的本原

B.世界上只有运动,没有静止

C.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D.运动与静止时绝对对立的

29.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A.动者恒动,静者恒静

B.动即是静,静即是动

C.静止是物质的运动的特殊状态

D.只有绝对的运动,没有相对的静止

30.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

A.物质的

B.运动的

C.实践的

D.精神的

31.人与世界相互作用的中介是:

A.自然界

B.人类社会

C.精神

D.实践

32.否认运动,把静止绝对化,就会走向:

A.形而上学不变论

B.相对主义诡辩论

C.唯心论

D.庸俗进化论

33.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就会导致:

A.形而上学不变论

B.相对主义诡辩论

C.唯心论

D.庸俗唯物主义A.

单项选择题参考答案

1C2C3A4C5D6B7B8A9B10B

11D12C13D14B15C16D17C18A19B20B

21C22B23A24D25A26C27B28C29C30B

31D32A33B

多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哲学都是:

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B.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一般规律的学说

C.具有历史性的意识形态

D.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2.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会导致:

A.绝对主义

B.相对主义

C.唯心主义

D.不可知论

3.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时哲学的基本问题,因为:

A.它是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而必须回答的问题

B.它是实际工作中正确处理主观和客观关系的根本问题

C.它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标准

D.它是划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

4.下列命题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有

A.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异化

B.存在就是被感知

C.心外无物

D.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

5.下列命题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有

A.世界是上帝意志的创造物

B.万物皆在我心中

C.绝对理念是万事万物的本源

D.理在气先

6.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是:

A.它试图以机械力学的原理揭示世界万物的存在和变化

B.它只是从客体的直观的方面去认识对象和事物

C.它用孤立的、片面的观点去解释世界和事物

D.它没有将唯物主义贯彻到历史领域

7.作为客观实在的物质主要包括:

A.自然事物

B.人的实践活动

C.人工自然和天然自然

D.思维的活动

8.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是:

A.科学发展到一定程度所认识的某一层次的物质形态

B.从各种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来的普遍的哲学范畴

C.与实际存在的事物和现象无关的抽象概念

D.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9.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是:

A.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

B.事物发展到客观规律

C.对一切可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的科学抽象

D.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10.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观的意义是:

A.指出物质的惟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批判了唯心主义和二元论

B.坚持了物质世界的可知性,体现了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统一

C.坚持了世界的多样性的物质统一,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缺陷,体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D.坚持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统一性,体现了自然馆和历史观的统一

11.在意识起源问题上,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B.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C.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D.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12.在意识本质问题上下列观点错误的是

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B.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

C.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D.意识是知、情、意的统一

13.“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一观点表明:

A.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B.在意识中体现了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C.观念的东西同物质的东西是具有同一性的

D.反映者与被反映者是完全同一的

14.“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一观点表明:

A.观念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是对立统一的

B.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C.观念的东西是对物质的能动的反映

D.没有被反映者就没有反映

15.列宁指出:

“一切物质都具有根感觉相近似的特性、反映的特性”这一论断:

A.科学地揭示了意识产生的必然性

B.说明意识的产生必须建立在物质世界的基础上

C.说明意识的产生是合乎物质的特性的

D.说明意识的产生是偶然的

16.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证明,需要:

A.经过自然科学的长期发展来证明

B.需要哲学的长期发展来证明

C.需要经过实践的长期发展来证明

D.需要通过无数种具体的物质存在形式来证明

17.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基本内容包括:

A.世界是统一的

B.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C.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

D.人类社会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一部分

18.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要求:

A.同二元论划清界

B.同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一元论划清界限

C.同宗教神学划清界限

D.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

19.“克隆”、“转基因”等生命科学的重大突破,表明:

A.“为世界统一于物质”提供了自然科学依据

B.有力地批判了“上帝造物”的宗教神学观

C.意识的能动性突破了物质存在的局限性

D.精神可以转化为物质

20.“我们今天生活着的世界,与其说是自然世界,还不如说是人造或人为世界。

在我们的周围几乎每样东西都刻有人的技能的痕迹。

”这段话应理解为:

A.人造的或认为的世界是惟一存在的世界

B.人类世界是人的实践活动对象化的结果

C.自在世界日益转化为人化自然

D.现实世界是人类精神的创造物

21.中国古代哲学家王夫之认为:

“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这在哲学上表达了:

A.运动和静止都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B.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不显著的运动

C.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D.静止和运动是相互包含的

22.中国古代哲学家王夫之认为:

“动静乃阴阳之动静也。

”“皆本物理至固然。

”“动、静皆动也”,这在哲学上表达了:

A.运动和静止都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B.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不显著的运动

C.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D.静止和运动是相互包含的

23.鲁迅说:

“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神思,所谓‘天马行空’地挥写了。

然而他们写出来的却是三只眼、长颈子,也就是在正常的人体上增加了眼睛一只,拉长了长颈子二三尺而已。

”这段话说明,人们头脑中的鬼神观念是:

A.人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歪曲的反映

B.可以在现实世界找到鬼神的原型

C.人按照自己的形象进行艺术加工的结果

D.与现实无关,纯粹出自人脑的主观想象

24.IBM公司制造的计算机“深蓝”战胜了世界国际象棋大师拉斯帕罗夫,这说明:

A.机器也可以代替人进行思维

B.计算机是人脑的延伸,是人类扩展自己智力的工具

C.计算机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物化,计算机战胜象棋大师,实质上还是人类自己战胜自己

D.人脑的活动和计算机的活动一样,都是电子等物质粒子的运动

25.中国古代哲学家方以智认为:

“气凝为形,蕴发为光,窍激为声,皆气也”。

这是:

A.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B.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的思想

C.物质运动形式多样性的思想

D.多元论的思想

26.“画饼不能充饥”的哲学道理是:

A.精神对物质具有相对独立性

B.观念的东西不能代替物质的东西

C.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不等于事物本身

D.精神不能转化为物质

27.下列观点中属于唯心主义的有:

A.经验是世界最终构成要素

B.吾心便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

C.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D.形存则神存,形灭则神灭

28.《传习录》记载:

“先生(王阳明)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

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

先生曰: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

”这一观点的错误是:

A.把人对花的感觉与花的存在等同起来

B.把人对花的感觉夸大成脱离花的独立实体

C.认为人对花的感觉与花的存在具有同一性

D.肯定人对花的感觉的能动性

29.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表现为:

A.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C.意识是对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

D.意识表达离不开语言

30.从人们开始打制石器——制造并使用金属工具——制造铁器——机器使用——电子技术的广泛运用——生物技术的突破……这一进程说明:

A.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B.实践是历史性活动

C.实践是社会性活动

D.实践是能动的不断发展的活动

31.社会的物质性表现为:

A.社会发展是一自然历史过程

B.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C.社会基本矛盾决定着社会历史的一般过程

D.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精神生活过程

32.“时间和空间离开了物质,当然都是无,都只是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观念抽象”。

这段话说明:

A.时间和空间是客观的

B.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C.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D.时间和空间是人们头脑中存在的先天感性直观形式

33.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是指:

A.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B.在实践中形成人的本质和一切社会关系

C.实践是人特有的活动

D.实践使人从动物界提升出来

34.实践具有:

A.物质性

B.自觉能动性

C.直接现实性

D.社会历史性

35.人类实践的基本形式有:

A.物质生产实践

B.处理社会关系实践

C.科学实验

D.精神活动

36.实践的客观物质性体现在:

A.实践的主体是客观的

B.实践的客体是客观的

C.实践的中介是客观的

D.实践的过程及其结果是客观的

37.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

A.人们能动地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

B.人的现实感性活动

C.“绝对精神”的逻辑发展

D.人的存在方式

38.实践结构中的主体形式有:

A.个人主体

B.集团主体

C.社会主体

D.人类主体

39.实践活动的客体形式有:

A.自然客体

B.社会客体

C.精神客体

D.天然自然客体

多项选择题参考答案

1ABC2CD3ABC4BC5ABCD

6ABCD6ABC8BD9CD10ABCD

11CD12BD13BC14ABCD15ABC

16ABC17ABCD18ABCD19AB20BC

21ABCD22ABCD23ABC24BC25ABC

26BC27AB28AB29ABCD30ABCD

31ABCD32AB33ABCD34ABCD35ABC

36ABCD37ABD38ABCD39ABC

辨析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所以它能够合理地解决哲学基本问题。

2.人的活动的目的能否实现,取决于人的动机是否善良,意志是否坚强。

3.“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反映的特性,这是合乎逻辑的。

4.意识是人特有的精神活动。

5.错误的思想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6.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器思维将取代人类思维。

 

 

 

辨析题参考答案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所以它能够合理地解决哲学基本问题”,这一说法不准确。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但它合理地解决哲学基本问题要归功于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实践观。

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和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两个方面。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是通过人类长期实践证明的;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即世界是否可以被认识的问题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的;通过实践,思维反映存在又反作用于存在,实践是思维和存在的对立和辩证统一的基础。

实践是驳斥唯心论、不可知论和旧唯物主义的武器。

2.人们的一切活动都是有目的的。

人们进行活动的动机和实现动机的意志对与活动的成功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是,人们进行活动的目的能否实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学研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