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给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一些问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596346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给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一些问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给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一些问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给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一些问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给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一些问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给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一些问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给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一些问题.docx

《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给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一些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给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一些问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给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一些问题.docx

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给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一些问题

《世界经济史》课程论文:

 

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给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一些问题

 

学院:

经济学院

年级:

09级

专业:

经济学

指导老师:

王明黔

学生:

范志伦

 

中国﹒贵州﹒贵阳

2010年6月1日

目录

摘要2

ABSTRACT2

第一章、外贸与外汇储备3

1.1前言3

1.2巨额贸易顺差对我国经济的影响3

1.3巨额的外汇给我国带来了危害和风险4

1.4外贸调整方案及措施6

1.4.1平衡国际收支以控制外汇储备的增长速度6

1.4.2加强对外汇储备的管理,降低储备成本与风险6

1.4.3提高国际清偿能力降低对外汇储备的依赖7

1.5结论8

第二章、收入分配和社会公平8

2.1前言8

2.2基尼系数分析8

2.3贫富差距表现9

2.3贫富差距具体原因10

2.3.1城乡分割造成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10

2.3.2行业垄断10

2.3.3市场价格扭曲导致行业暴利及管理部门的灰色收入。

10

2.4减小贫富差距的对策11

2.4.1我们得充分认识到公平的含义及学会区分公平与平等11

2.4.2整顿、改革现行的分配政策和制度,加强弱势群体的利益保障11

2.4.3加强政府对市场的宏观调控,结合市场调节,努力使市场价格尽量由市场形成12

参考文献13

摘要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再加上15年艰苦谈判取得的加入世贸组织的权力,换来的是我国20世纪至今经济的高速增长,提升了我国的综合实力和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改变了世界格局,使我国能在世界经济中能更好的发挥作用。

这些成果固然是不可否认的,但本文主要浅谈一下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给我们国家所带来的一些问题,例如巨额的外汇储备对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还有对财富的分配的严重不均引发的社会公平问题等,希望这些问题能引起大家的关注。

ABSTRACT

After30yearsofreformandopeningup,plus15yearsofhardnegotiationsontheaccessiontotheWTO'spowersinreturnforChina's20thcenturytothepresenthigheconomicgrowthandtoenhanceChina'scomprehensivestrengthandpositionintheworldeconomy,changedtheworldsituation,ourcountryintheworldeconomybetterabletoplayarole.Whiletheseachievementsareundeniable,butthisarticleabouthigh-speedgrowthofChineseeconomybroughttoourcountry,someoftheproblems,suchasthehugeforeignexchangereservesoftheadverseeffectsofeconomicdevelopment,butalsoonthedistributionofwealthisnotserioussocialequityissuesareraisedinthehopethattheseissuescanbebroughttoattention.

第一章、外贸与外汇储备

1.1前言

2002年起,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由于我国全面履行了世贸组织的承诺,对外贸易出现持续增长趋势,2003年,也是入世头一年,我国的外贸顺差就高达446.51亿美元。

虽在2004你啊有所下降为320亿美元,但2005年有陡增至1018.8亿美元,同比增长率3倍多,2006年我国的外贸规模达到17606.7亿美元,比上年净增3387.8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9690.8亿美元。

其增幅回落了1.2个百分点。

进口额达到7916.1亿美元,增幅上升了2.4个百分点。

但外贸顺差打破了2005年创造的年度记录,打1774.7亿美元,增幅高达74%。

1.2巨额贸易顺差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巨额贸易顺差在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的同时,也对国民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成为引发贸易摩擦的借口,影响与欧美国家的关系

目前针对我国的贸易争端呈现出的一些新特点:

1)基于战略利益考虑的贸易摩擦增多;2)贸易保护的手段不断翻新知识产权的纠纷成为综合国际贸易争端的重要方面;3)摩擦从单纯的贸易问题转向为综合领域的社会保障问题,汇率制度等问题已成为摩擦的新领域;4)贸易摩擦从微观层面上升到客观层面和制度层面,特别是全球纺织品实现一体化后,由于担心中国纺织品出口增长过快,世界上已逐步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针对中国大波纺织品的贸易保护同盟。

二、招致反倾销制裁,使相关产业发展严重受损

世贸组织发布的信息显示,截至2006年,我国已连续13年成为世界上遭受反倾销调查和被实施反倾销措施数量最多的国家。

入世以来,中国面临的贸易摩擦形势呈现新特点:

1)摩擦从个案转向体制层面,2)摩擦领域逐步由货物贸易转向服务贸易领域扩展,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其他产品延伸,产业从传统的农业和纺织业汽车等向电子信息、通信、飞机制造、生物等高科技产业领域升级。

3)以反倾销的多种贸易保护手段扩展。

4)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蔓延。

目前,印度、巴西、土耳其等发展中国家对我国发起的反倾销案件数量已占到我国遭受反倾销案件总数的60%左右。

不断攀升的贸易顺差招致严重的反倾销制裁,二国际市场的“反倾销”措施增加了产品的成本,影响力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从微观上说,出口的商品售卖困难,就不能及时收回投资,资本循环的连续性受到威胁,同时,由于商品价格上涨、竞争力下降,企业盈利能力也必然下降,从宏观上说,贸易摩擦导致部分产业和相关发展也必然面临更为严峻的形势甚至受到严重的打击。

三、外汇储备剧增贸易顺差的大幅度增长,最先引起的就是外汇储备的超常增大。

图1近年来我国的外汇储备额

1.3巨额的外汇给我国带来了危害和风险

外汇的急剧增长,意味着我国有充沛的国际支付能力,不会被债务或压制本币汇率的投机性货币攻击打到,但是巨额的外汇已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危害和风险,其表现为:

一、过高的机会成本

拥有的外汇过多,就意味着它们没有充分流动,没有购进国外先进的科技设备或是其他的产品,这实际上是一种损失,一种经济效益的损失,是持有外汇的机会成本。

而我国的绝大部分外汇被投资到境外的金融市场而不是参与境内资金循环的过程中来。

着意味着不断增加的外汇储备是以牺牲国内投资机会为前提,长此以往,将会直接削弱中国经济增长的后续能力。

二、产生通货膨胀的压力

外汇储备作为一种金融资产,它的增加需要相应的人民币来置换。

为维持一个浮动范围不大的汇率水平,中行每天必须用大量的人民币购买外汇,外汇增长越快,人民币发行增长也越快。

特别是今年来外汇的迅猛增长,2003年外汇占款在基础货币中的比例已达56.5%,成为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渠道,到2006年更是到了108.4%,外汇占款在外汇制度下,外汇储备增长过快引起起占款量的相应增加,造成基础货币和广义货币的大量投放,使通货膨胀压力大大增加。

三、增加了外汇储备的管理难度

持有大量的外汇储备也会带来一定的汇率风险。

例如今年来美元对欧元的贬值又造成我国外汇储备数百亿美元的直接经济损失,而我国储备的绝大部分外汇是以美元计值的。

目前美国经济下滑使美元贬值,使我国持有的巨额外汇储备面临缩水的可能。

四、出口部门劳动力工资呈上升趋势,加剧地区性的收入不平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口贸易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的广东、上海、浙江

深圳等少数几个省市。

随着外贸的不断扩大和贸易条件的不断改善,这些地区与外贸相关的产业的劳动力工资水平不断上升,与此同时,出口贸易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劳动力工资上升乏力,这无形中扩大了东部沿海地区省市与中西部地区省市的差距。

以广东、湖北、四川三省为例,1990年三省职工实际工资分别为2929元、1903元和2010元。

广东与湖北、四川的收入差距仅为1026元和919元,到2004年三省的实际工资又分别上涨到22116元、11855元和14063元,收入差距则进一步拉大到10261元和8053元,收入差距的扩大还造成大量西部地区劳动力要素向东部沿海转移,使这些地区缺乏足够的人才和劳动力发展本地区经济,这不仅使地区间的收入差距拉大,还影响了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整体上升不利于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五、巨额的顺差加大中国经济的外贸依存度,为经济发展带来风险和压力。

目前,世界各国平均的进出口依存度为40%左右,美国稳定在25%左右,而日本保持在20%,但我国2006年外贸依存度已达65.5%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和一般的外贸大国,呈现出明显的外需拉动型特征,而外需具有较大的不可靠性,除受世界经济的涨落影响外,还受贸易保护、政治形势、自然灾害等诸多因素的制约。

一旦外需出现波动,它将会通过相应出口部门传导给国内,进而影响税收、就业、外资流入及国际收支关系的变动,过分依赖外需将使我国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大为增加,导致经济安全上的风险。

1.4外贸调整方案及措施

针对我国外贸结构的不合理性及巨额外汇储备。

外贸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4.1平衡国际收支以控制外汇储备的增长速度

平衡国际收支,不但是控制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的根本政策,同时也是推动国内经济发展的要求,为此,应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还原被扭曲的要素价格,限制低价出口,这就要综合宏观调控的各种手段使低价生产要素的价格回归。

第二、清理不合理的优惠政策,营造公平的商业环境,确定合理的出口退税并适时调整,减缓外商直接投资与出口供给的过快增长。

第三、调整收入分配政策,提高居民消费能力,扩大内需。

深化改革,调整资本与劳动力在国内财富分配中的比例。

使其向劳动力倾斜,增加社会保障的投入,解决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

第四、稳步推进汇率改革,建立合理且富有弹性的汇率机制

1.4.2加强对外汇储备的管理,降低储备成本与风险

第一、分类管理,进行专业投资

将外汇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发挥传统外汇的功能,充当干预资产的备用的支付手段,另一部分则成立专业的储备投资机构,以获取利益为目的的进行专业话投资,扩大投资范围,克涉及房地产等领域进行长期投资。

第二、实行组合投资。

分散储备风险

实行组合投资意味着我国应加强对黄金等其他储备资产的投资。

1976年《牙买加协定》后,不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宣布黄金不再充当货币,但毫无疑问,黄金不可能成为一般商品,它本身的高流动性使其成为一种货币性商品,成为国际储备的一部分,从局部战争的角度看,持有黄金比持有外汇更安全。

实行组合投资同时也意味着改变我国外汇储备美元“一家独大”的局面。

增加其他自由外汇如:

英镑,日元和欧元等,避免因疲软而蒙受损失。

1.4.3提高国际清偿能力降低对外汇储备的依赖

所谓国际清偿能力是指一国国际收支逆差时官方能够用以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的直接与间接支付手段总和。

一国的国际清偿能力多为现实清偿能力和潜在能力。

显示清偿能力实际上就是指国际储备,而潜在清偿能力则由该国货币当局在国际金融市场的融资能力。

该国的货币的可接受程度及该国政府向本国居民融入外汇资产的能力等因素综合决定。

由此,不难看出,潜在的国际清偿能力对外汇储备的需求有替代作用,而且还减少了持有大量外汇储备的风险,也不会影响本国货币当局的调控能力,因此,我们目前在控制外汇储备过快增长的同时,应着力提高我国潜在清偿能力,结合我国实际,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第一、放松对民间持有和使用外汇的限制藏之于民

潜在的国际清偿能力的影响因素之一就是在对外支付困难时,政府能快速从民间收购外汇资产的能力,而目前我国的民间持有的外汇两相比我国的外汇储备又太少,仅1600亿美元,所以应放松民间持有和使用外汇的限制。

第二、逐步推动人民币成为可自由兑换的货币,提高其国际地位

影响一国潜在清偿能力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该国货币的国际地位。

一国的货币如果是能广泛接受国际货币则意味着该国可以直接使用本币实现对外支付。

其潜在的国际清偿能力也必然强。

例如美元。

但目前我国还没放开对资本和金融项目下的货币兑换的限制人民币的使用范围也受到很大限制,还没完全成为一种有重要影响,为其他国家所广泛接受的国际货币,这就降低了我国的潜在清偿能力,所以应逐步改革,推动人民币实现自由兑换,继而在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稳健的经济增长的支持下,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地位,提升我国潜在清偿能力。

第三、加强外债管理,密切与国际金融市场的联系增强融资能力

货币当局在国际收支逆差时的融资能力是决定一国潜在国际清偿能力的最重要因素。

影响融资能力的因素很多,如本国的外汇储备,本国的经济状况与前景。

本国政府驾御经济的效率与能力及本国的负债情况等等。

因此,我国的货币当局应加强对外债的管理,避免发生债务危机,同时密切与国际金融市场的联系保持良好的信用记录。

从而增强融资能力,提升我国潜在的清偿能力。

1.5结论

总的来说,我国的不太合理的外贸结构及巨额的外汇储备对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已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如不对此加以政策、制度等各方面的调整,长此以往,将会严重影响我国经济健康平稳发展。

第二章、收入分配和社会公平

2.1前言

在改革开放三十年及入世近十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所带来的问题不仅是巨额的外汇储备,更重要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分配的严重不均造成的贫富差距和社会公平的民生问题。

近些年来,我国地区、城乡、行业、群体间的收入差距有所加大,分配格局失衡,导致部分社会财富向少数人手中集中,收入差距已经超过基尼系数标志的警戒“红线”,由此带来的诸多问题正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造成了有钱的人越来越有钱,没钱的人越来越没钱。

专家认为,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已经走到急需调整的“十字路口”,缩小贫富差距,解决分配不公问题十分迫切,必须像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一样守住贫富差距的“红线”。

2.2基尼系数分析

从基尼系数看,我国的贫富差距正逼近社会容忍的“红线”,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教授介绍,对我国基尼系数目前个机构认识不一,被学界普遍认可的是世界银行测算的0.47。

而我国基尼系数早在十年前就越过30.4的国际公认警戒线,它仍在逐年攀升,贫富差距已突破合理界限,而且呈现全范围多层次的扩大趋势,当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达到3.3倍,而国际最高在2倍左右。

行业之间职工工资差距也在迅速拉大,上市国企高管与一线职工的收入差距在18~20倍左右。

而与社会平均工资差距仅达128倍之多,北京师范大学收入分配与贫困研究中心主任李实说收入最高10%人群和收入最低10%人群的收入差距已从1988年的7.3倍上升到2007年的23倍。

但这只是一个保守的计算,因为高收入者的收入可能有很多种,有可查、可控、可预测的白色收入,也可能有其他的不可查、难预测的黑色、血色收入或灰色收入。

分配差距呈现“贫降富升”的畸形趋势。

2.3贫富差距表现

而目前地产、矿产、证券等成暴利行业。

少部分人借此一夜暴富。

据2009年福布斯中国财富排行榜统计,前400名富豪中,房产商占154名,在前40名巨富中,房产商占19名,在前10名顶级富豪中,有5名师房产商。

由此可见,房产行业已成为中国财富的主要集中地,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唐钧认为,政府和房产商既是“垄断买方”又是“垄断卖方”,一方面从农民手中低价征地,另一方面又向群众高价售房。

而由此产生的巨额利润,除了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外,都被少数房产商拿走了,而那些不可再生资源也被少数有钱人占据,利用并迅速暴富。

在全国产煤大县山西左云,近年来此地诞生了数以百计身家亿万的“煤老板”,但当地年农民人均收入只有4359元,比全国平均水平还低400多元。

近年来,资本市场的“左”热表现,由其实投机性与投机行为的盛行,也进一步强化了资本财富的累计,拉大了资本收益与劳动收益与实业收益的差距。

由此可见,资本、土地和资源三者之间互相拉升,加剧了贫富差距。

清华大学教授魏杰,陕西社科院副院长石英等人说,长期以来,我国收入分配领域一直存在着“屁股决定腰包”的怪现象,即收入高低靠的不是聪明才能和勤奋劳动,而是靠“抢身份”和“抢行业”。

如果抢到电力、电信、金融、烟草等国家垄断行业,或是抢到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身份就等于抢到了高收入、高福利、高阶层。

2.3贫富差距具体原因

是什么导致我国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收入差距仍在进一步扩大呢?

北京师范大学收入分配与贫困研究中心主任李实认为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原因总结起来主要包括城乡分割,行业垄断、资源价格扭曲了户籍出身差别。

2.3.1城乡分割造成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

这应该不难理解,因为农村的社会保障、基础设施、享受相关的培训和接受教育及就业机会等一系列民生问题远远要比城市少的多。

只能在家务农或外出进城务工,在家务农最简单了,男耕女织,基本自给自足,当然收入这个概念可能还比较模糊。

外出务工,但由于文化素质和社会歧视等以系列的问题,就只能干那些累人的、低贱的、工资又微薄的体力活,也不可能有很高的收入。

1997年我国的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61,而到2010年已达到3.33,“落差”幅度不仅高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也远远高于巴西、阿根廷等发展中国家。

2.3.2行业垄断

行业垄断使那些垄断行业的收入及其员工收入远远高于社会平均水平。

在这些行业内部,工资福利向少数高管集中的趋势又正不断加强。

前已述。

2.3.3市场价格扭曲导致行业暴利及管理部门的灰色收入。

我国的生产要素市场发育并不完善。

资本、土地和自然资源的使用与分配基本上都受控于政府部门。

市场价格难以形成,交易价格往往扭曲的以低价获得巨额利润,而政府则以寻租的方式从中获取大量灰色收入,最典型的就是房地产行业。

而目前,户籍出身、行业身份等差别也在为收入差距的扩大推波助澜,工薪阶层、农民家庭的优秀子弟通过自身努力“鲤鱼跃龙门”入职高新管理机构和行业的机会越来越少,这不仅削弱了发展中人力资本的效率,也导致收入阶层的不断分化与强化。

归结起来,这些主要是目前的分配政策及体系还有国家在发展经济时一些政策和措施的负面影响。

现在我国的这种情况使得各种改革迫在眉睫。

拉美国家的实践证明,这一阶段尤其要防止出现经济停滞,贫富差距拉大及之后的社会动荡。

2.4减小贫富差距的对策

2.4.1我们得充分认识到公平的含义及学会区分公平与平等

公平分为相对公平和绝对公平,所谓相对公平就是指在成仁效率、个人能力等造成的一定的合理的差距,包括收入差距及接受和享受其他社会保障及福利的差距,这是应承认并为社会所接受的。

所谓绝对公平,从一个侧面我们可以它等同于平等。

即要求人们在社会中所拥有的财富与所处的地位完全一样,但显然,这是不可能的,它虽倡导公平,但实质是一种的社会不公平,因为它损害了贡献大的人的利益,会挫伤这些人的劳动积极性。

从而使得国民经济失去活力。

我们评价社会公平时往往会用收入差距来评价,但如果在相对公平的前提下,这种观点似乎又站不住脚。

其实我们评价社会公平的最主要指标是看人们的机会是否相对均等,责权是否对称,是否平等地享受公共产品等,而政府的工作指向就应朝着这些方面努力。

而那些整天吵着要公平的人民也要安静下来,内应力抓住机会改变现状。

每个劳动者收入多少是有个人的分配决定的,在理想状态,劳动与资本能否流动决定着行业间的收入是否公平。

所以政府同样要努力尽量使劳动与资本的自由与流动。

最后,加大宣传教育,提升公民素质,逐渐消除社会对工薪阶层、农民家庭等社会底层的人的歧视,但是,我想这将是一个艰苦而漫长的旅程。

2.4.2整顿、改革现行的分配政策和制度,加强弱势群体的利益保障

虽然不能全用收入差距等来衡量社会是否公平,因为这是不太科学的。

但现在似乎它又变得科学了。

毕竟现在这个差距已快达到离谱的地步。

因此,收入分配改革刻不容缓。

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说,当前深化收入分配制度要综合运用三个条件,一是3.5万亿的中央财政收入能提供大量的共享财富,能解决大量民生问题。

但政府应确保其公平的落实;二是解决收入差距和分配不公的强烈意愿和社会共识可能转化为推动改革的势能;三是总结国际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为我所用。

在改革中要多注意加强弱势群体的利益保障,坚持公共保障和适度保障相结合的原则,具体的应减轻弱势群体个方面负担,完善保障体系,增加弱势群体的就业等。

2.4.3加强政府对市场的宏观调控,结合市场调节,努力使市场价格尽量由市场形成

这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因为政府的立场会很矛盾,一方面,它要从那些暴力行业收取大量税收以维持政府工作运转,另一方面,又要顾及社会公平等民生问题,但是我们可以在发展过程有计划中逐步地进行市场改革,尽量实现市场价格由市场形成。

参考文献

[1]宋伟,《我国贸易顺差激增的原因及走势分析载《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9月21日;

[2]李振勤《外汇储备剧增以后的额外难题与对策》载《中国经济周刊》2005年18期;

[3]李珺璐,盛宝魁.《我国外汇储备剧增的思考》载《经济视角》2007年06期;

[4]刘年.《国际金融》第三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年

[5]魏杰.《崛起中的磨合》中国发展出版社

[6]徐雪.《中国经济问题的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

[7]约翰.贝茨.克拉克《财富的分配》邵大海译.海南出版社

[8]高德步《世界经济历史》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9]《贵阳晚报》2010年5月娥11日经济新闻18版

[10]《贵阳晚报》2010年5月25日经济新闻17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军事政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