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达标高中评估办法试行.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7595269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163 大小:59.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达标高中评估办法试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3页
福建省达标高中评估办法试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3页
福建省达标高中评估办法试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3页
福建省达标高中评估办法试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3页
福建省达标高中评估办法试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达标高中评估办法试行.docx

《福建省达标高中评估办法试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达标高中评估办法试行.docx(16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省达标高中评估办法试行.docx

福建省达标高中评估办法试行

福建省达标高中评估办法(试行)

  为进一步推动我省普通高中改革和发展,完善高中新课程背景下的达标高中建设和评估工作,提高普通高中教育的整体水平,扩大优质高中教育资源,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对优质高中的需求,省教育厅在总结近几年普通高中定级达标评估工作经验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和我省实际,对福建省达标高中评估办法和评估标准进行了修订。

从今年起,对新申报的学校根据修订后的评估办法和评估标准进行评估。

  一、指导思想和目的

  建设和评估达标高中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现代学校管理和教育评价理论为基础,促进学校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校依法办学的意识,促进学校积极、主动与创造性地发展。

  建设和评估达标高中旨在引导和激励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明确办学指导思想,规范办学行为,深化课程改革,加强学校管理,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办出学校特色,逐步实现教育思想、教学内容、学校管理、教学设施和条件装备的现代化,在当地实施素质教育、课程改革和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发挥实验、示范和辐射作用,带动全省普通高中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

  二、基本原则

  1、导向性原则。

达标高中建设和评估要根据教育改革发展需要以及学校发展规律制定评估指标体系,以科学的教育思想、先进的办学理念引导学校改革发展,使达标建设和评估成为促进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加强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

  2、发展性原则。

达标高中建设既要评估学校现有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更要引导学校通过学校规划制订、学校教育实验项目确立、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专业成长、学校课程建设、学校管理以及学校评价等方面形成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机制,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3、过程性原则。

达标高中建设和评估要充分关注学校建设和发展过程,要积极引导学校认真分析现状,明确存在问题,不断改进学校各项工作,不断确立新的发展目标,使达标建设和评估过程成为促进学校建设的发展过程,激励更多的学校积极投入到达标高中的创建过程中。

  4、效益性原则。

达标高中建设和评估应坚持“软件从严、硬件从实”的要求,既要重视增加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又要重视学校建设的成本效益,在校舍、场地、设备等“硬件”配置上,以满足办学的实际需要为原则,做到经济、实用、安全、高效,避免脱离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盲目追求豪华建设,浪费教育资源。

  三、申报资格和评估合格标准

  1、申报资格

  凡普通高中(含独立设置的普通高级中学和完全中学)符合下列

(1)至(4)项条件者,可申报三级达标高中;符合下列

(1)至(5)项条件者,可申报二级达标高中;符合下列

(1)至(6)项条件者,方可申报一级达标高中。

  

(1)学校须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注册登记,高中总规模不少于24个班,不超过60个班;每班学生不少于40人(外国语学校不少于30人),不超过54人。

  

(2)普通高中申请三级达标定级评估必须至少有两届高中毕业生,晋级达标须逐级申请,且在原级别确认满三年后方可申报。

  (3)学校近两年没有发生学校负有直接管理责任的重大安全事故。

  (4)学校能严格执行教育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没有在校园内举办“校中校”“校中班”和“复读班”。

  (5)学校高中教师取得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证的比例不低于下一级别评估标准;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教师比例不低于下一级别中级以上比例要求,其中申报一级达标高中的在聘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不少于20名。

  (6)学校所在县(市、区)经“双高普九”省级评估合格或对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省级评估为优秀。

  2、评估合格标准

  相应级别评估标准各项总得分不低于85分,其中第1项至第25项得分不低于60分,第26项至第34项得分不低于24分,同时符合以上要求的方为评估合格。

  四、基本程序

  确定为省级达标高中,须经创建、自评、申报、评估、确认等基本程序。

  1、创建阶段。

学校在充分发扬民主、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确定所要申报评估的级别,对照该级别标准的要求制订学校相应的创建发展规划,并报教育主管部门。

教育主管部门要组织人员对学校创建发展规划进行论证和评审,评审通过的学校按照规划开展建设。

学校基本完成创建发展规划任务后,由教育主管部门检查确认,并形成学校创建发展规划任务完成确认书。

  2、自评阶段。

学校充分发动广大师生员工,学习和对照评估标准,实事求是地进行自查和测评,认真撰写自评报告(包括学校基本概况,创建工作做法,成效、特色及经验,存在的问题,整改方向及措施等内容),并填写好《福建省达标高中评估学校自评表》。

  3、申报阶段。

学校申报按照行政隶属关系,向县(市、区)教育局提交《福建省达标高中评估申报表》(设区市直属学校直接向设区市教育局提交申报表),经县(市、区)教育局签署意见后报设区市教育局,由设区市教育局负责对学校申报资格进行审查并公示。

对通过资格审查和公示(公示时间10天,下同)无异议的二、三级达标申报学校,由设区市教育局组织评估,评估合格后报省教育厅审核(必要时省教育厅进行抽查后审核);对通过资格审查的一级达标申报学校,由设区市教育局向省教育厅提出申请,省教育厅接到申报后,由省、市教育行政部门联合组成工作小组对学校的创建工作、自评情况进行现场了解和考察。

经核实和公示无异议后,由省教育厅组织评估和审核。

  4、评估阶段。

根据不同的申报级别,设区市教育局或省教育厅组织专家组赴校进行现场评估。

评估采取查阅档案材料、随机听课、察看教学设施设备管理使用情况,召开中层干部、教师、学生座谈会或个别访谈,进行校长现场答辩、问卷或社会声誉调查等多种形式逐项审核。

专家组经集体讨论后形成评估意见,并向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和当地人民政府反馈。

  5、确认阶段。

赴校评估结束后,学校要根据专家组评估意见,写出整改方案。

对申报二、三级达标高中评估的,由设区市教育行政部门对专家组的评估意见和学校的整改方案进行审核,并形成市级评估书面报告,按规定的时间(申报截止时间为每年的10月底)上报省教育厅;对申报一级达标高中评估的,由省教育厅对省级专家组的评估意见和学校的整改方案进行审核,并对审核通过的学校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后予以正式公布,并向学校授牌。

  五、达标高中的责任

  省级达标高中要严格执行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主动传播先进的教育思想、管理经验和教育教学成果;要坚持以学生为本,教书育人,不断加强和改进学校的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要积极开展高中新课程实验,主动承担省、市教科研课题和实验项目,举办各种公开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实验、示范和辐射作用;要积极探索研究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的有效方法,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并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在减负增效方面发挥表率作用;要积极承担帮助相对困难学校的对口支援工作,在教师培训、教学研究、教学设施等教育资源等方面提供支持,帮助对口学校提高办学水平,带动我省高中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要在推动本地社区先进文化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形成学校办学特色。

  六、达标高中的管理

  1、建立新一轮的学校发展规划制度。

凡确认为省级达标高中的学校,需制定新一轮3-5年的学校发展规划,建立以科学规划推动学校发展的机制。

同时,要将学校发展规划实施、完成的情况与校长任期目标考核制度结合起来。

  2、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达标高中建设的指导、支持,并在仪器配备、经费补助、高中招生、师资调配和学校评优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保证这些达标高中发展和提高的需要。

同时,要对省级达标高中进行经常性的业务检查。

业务检查要重在帮助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总结办学经验,规范办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3、实行省级达标高中定期复查制度。

省教育厅对已确认的省级达标高中进行定期复查(一般三年左右),并根据需要不定期地开展专项督查。

省教育厅将把复查评估、专项督查的意见和结果向被复查学校及其教育主管部门、当地政府通报,并对学校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督查,或委托设区市教育局进行专项督查。

  4、实行省级达标高中动态管理制度。

凡达到省三级以上标准的高中,省教育厅将确认其为优质高中。

同时对达标高中进行动态管理,不搞“终身制”。

经复查评估或专项督查,对已达不到原定级标准的省级达标高中,省教育厅将责成学校限期整改,经一年整改后仍达不到原定级标准的,将给予降级或撤销省级达标高中称号;对办学方向和指导思想存在严重问题的;违反政策乱收费、乱补课、乱办复读班,受有关部门通报批评的;领导班子或师生中出现严重违法乱纪行为、受到法律惩处的;因学校责任,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以及在国家教育考试和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竞赛、检查、评估等重大活动中,学校集体舞弊或严重弄虚作假的,一经发现并经核实,省教育厅即予撤消省级达标高中称号。

被降级或撤消省级达标高中称号的学校,自降级或撤消称号之日起3年内不得重新申报省级达标高中或晋级达标。

 

福建省达标高中评估标准(试行)

序号

项目

分值

级别

评估标准

备 注

1

办学

理念

2

一级

二级

三级

学校能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广泛发动师生参与,总结优良的办学传统和办学经验,形成明确、清晰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能通过多种途径广泛宣传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并得到师生、家长和社区的理解和支持;办学理念具有导向性,能对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起积极的引导作用。

查阅有关宣传报道材料,听校长演讲,座谈访问,集体评议。

2

发展

规划

2

一级

根据民主决策的原则,经过充分论证,制订出符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本校实际的发展规划,规划涵盖全面,重点突出,措施有力,近期规划实施情况好/1分;建立对学校发展规划进行评估、调整的机制,定期对学校各方面的发展状况进行研究、分析和调整,并得到当地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和支持/1分。

听校长演讲,座谈访问,查阅学校发展规划。

二级

根据民主决策的原则,经一定程序,制订出符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本校实际的发展规划,规划涵盖全面,重点突出,措施具体/1分;近期规划实施情况较好/1分。

三级

在认真总结经验,正确分析学校内外条件的基础上,经一定程序,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1分;近期规划实施情况较好/1分。

3

办学

行为

2

一级

二级

三级

严格执行国家和省颁的规范办学的有关文件规定;有保障师生安全和身心健康的制度和措施,尊重学生人格,维护师生的合法权益;财务管理制度完备,按省有关规定收费,收费行为规范,并接受社会监督;不单纯以考试成绩或升学率评价教师和学生,不在法定双休日、节假日进行有偿补课或举办集体补习班,教师有偿家教行为得到有效治理;不违规举办各种实验班、特长班,不招收复读生,“择校生”招生严格按省规定的“三限”政策执行。

个别访谈,问卷调查,发现一项违规行为扣1分,扣完为止。

4

校园

文化

2

一级

已形成健康向上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建有多种学生社团,科技创新、体育、艺术等校园文化活动生动活泼,具有广泛性和多样性,育人文化氛围浓厚;校园净化、绿化、美化,文化设施教育性、知识性、艺术性强,形成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校园的整体文明程度高;近三年被评为设区市级以上(含设区市级,下同)“文明学校”或“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学校”。

查阅校园文化活动、学生社团活动记录、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体育和艺术比赛获奖证书,实地考察,座谈访问,集体评议。

二级

已形成健康向上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建有学生社团,科技创新、体育、艺术等校园文化活动生动活泼,育人文化氛围较浓厚;校园净化、绿化、美化,文化设施教育性、知识性、艺术性强,校园的整体文明程度较高;近三年被评为设区市级以上“文明学校”或“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学校”。

三级

已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积极开展科技创新、体育、艺术等校园文化活动,注重营造育人文化氛围;校园净化、绿化、美化,文化设施教育性、知识性较强,校园的整体文明程度较高;近三年被评为县级以上(含县级)“文明学校”或“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学校”。

5

管理

体制

2

一级

校长负责制和教师聘任制度落实;充分发挥党组织的监督保证作用和教代会的作用,学校重大改革和重大问题的决策经教代会讨论通过;校务公开制度落实;学校管理机构设置合理;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健全,并在实践中不断改革完善;制度建设符合课程改革要求,且有学校特色,为师生普遍认可,工作运转畅通、高效;管理手段基本实现现代化。

查阅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教师聘任方案、教代会记录,座谈了解,个别访问,现场核查,网络查询。

二级

实行校长负责制和教师聘任制度;充分发挥党组织的监督保证作用和教代会的作用,学校重大改革和重大问题的决策经教代会讨论通过;校务公开制度落实;规章制度健全,管理机构设置合理,各部门、各岗位职责明确,有行之有效的考核办法和激励措施,制度建设基本符合课程改革要求,计算机成为主要管理手段,工作运转顺畅。

三级

实行校长负责制和教师聘任制度;积极发挥党组织的监督保证作用和教代会的作用,学校重大改革和重大问题的决策经教代会讨论通过;校务公开制度落实;规章制度基本健全,管理机构设置合理,各部门、各岗位职责明确,有行之有效的考核办法和激励措施,计算机成为管理的辅助手段,常规管理到位,工作运转正常。

6

领导

班子

4

一级

校长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在高中学校任教时间不少于10年,并持证上岗,按规定参加提高培训,主持过设区市级以上课题或实验项目研究/1分;领导班子配备齐全,年龄、学科结构合理,均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含本科,下同)和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含中级,下同)/1分;领导班子教育思想端正、认识统一、团结协作,有高度事业心,重视并带头开展课改和教科研工作,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和管理水平/1分;领导班子成员能坚持兼课,并深入教学第一线具体指导工作,群众评议满意率高,在师生中威信高/1分。

查阅领导班子档案材料、任职资格培训合格证书、提高培训合格证书、发表的论文、课题研究报告、听课记录、课程表和学历证书、专业技术职务证书、培训证书复印件,座谈了解,问卷调查,见说明1。

二级

校长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在高中学校任教时间不少于8年,并持证上岗,按规定参加提高培训/1分;领导班子配备齐全,年龄、学科结构较合理,均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分;领导班子教育思想端正、认识统一、团结协作,有高度事业心,重视课改和教科研工作,有一定的理论素养和管理水平/1分;领导班子成员能坚持兼课,并深入教学第一线具体指导工作,群众评议满意率较高,在师生中威信较高/1分。

三级

校长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在高中学校任教时间不少于6年,并持证上岗,按规定参加提高培训/1分;领导班子配备齐全,年龄、学科结构基本合理,均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分;领导班子教育思想端正、认识统一、团结协作,事业心、责任感强,重视课改和教科研工作,有一定的理论素养和管理水平/1分;领导班子成员能坚持兼课,并深入教学第一线具体指导工作,群众评议满意率较高,在师生中威信较高/1分。

7

教师

配备

3

一级

学校教职工队伍精干高效,教职工与学生的比例按学校类别不低于省规定编制标准,非教学人员的比例不超过教职工总数的16%/1分;教师队伍学科配套、结构合理;95%以上高中教师取得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证,其中研究生学历或专业硕士学位教师不低于2%/1分;具有中级、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且在聘的教师不低于教师总数的65%,其中高级教师不低于25%/1分。

查阅教职工花明册、教师业务档案,见说明2。

二级

学校教职工与学生的比例按学校类别不低于省规定编制标准,非教学人员的比例不超过教职工总数的16%/1分;教师队伍学科配套、结构合理,能满足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90%以上高中教师取得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证;具有中级、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且在聘的教师不低于教师总数的55%,其中高级教师不低于20%/1分。

三级

学校教职工与学生的比例按学校类别不低于省规定编制标准,非教学人员的比例不超过教职工总数的16%/1分;教师队伍学科基本配套、结构较合理,基本能满足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85%以上高中教师取得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证,具有中级、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且在聘的教师不低于教师总数的45%,其中高级教师不低于15%/2分。

8

教师

素质

3

一级

教师热爱教育事业,为人师表,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理念符合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要求,业务能力强,能熟练掌握所教课程标准内容/1分;四年以上教龄的教师80%以上胜任循环教学,90%以上教师能够承担相关学科的选修、综合实践活动教学,90%以上教师能用多媒体计算机进行教学,每学科有40%以上教师能熟练制作课件/1分;50%的学科有设区市级以上的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优秀教师,能对外开设示范课、观摩课或学术讲座/1分。

查阅近两年教师任课表,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优秀教师的证明复印件,抽查部分教师计算机操作和制作的课件。

二级

教师热爱教育事业,为人师表,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理念符合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要求,业务能力较强,能掌握所教课程标准内容/1分;四年以上教龄的教师70%以上胜任循环教学,85%以上教师能够承担相关学科的选修、综合实践活动教学,80%以上教师能用多媒体计算机进行教学,每学科有30%以上教师能熟练制作课件/1分;40%的学科有设区市级以上的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优秀教师,能对外开设公开课、研究课/1分。

三级

教师热爱教育事业,为人师表,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理念符合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要求,具备教育教学相关的知识和能力/1分;四年以上教龄的教师60%以上胜任循环教学,80%以上教师能够承担相关学科的选修、综合实践活动教学,60%以上教师能用多媒体计算机进行教学,每学科都有教师能熟练制作课件/1分;50%的学科有县(市、区)级以上的骨干教师、优秀教师/1分。

9

教师

专业

发展

2

一级

教师有自我发展目标和计划、自我发展意识强,并能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主动反思、改进和提高;有教师发展性评价方案,已基本形成以教师自评为主,学校领导、同事、家长、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师评价制度,每学年有教师评价报告和改进措施/1分;有面向全体教师的培训培养规划,校本培训主题突出、形式多样;每年用于教师学习、培训的经费(不含交通、住宿费)师均不低于500元;培训效果较好,经培训大多数教师适应新课程要求;重视名师、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的培养和使用,“传、帮、带”形成制度,名师、骨干教师在新课程中起带头和示范作用/1分。

查阅继续教育证书、教师发展性评价方案及评价报告、教师培训培养规划、校本培训记录、财务报表、账册等,座谈了解。

二级

教师有自我发展目标和计划、自我发展意识较强,并能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主动反思、改进和提高;有教师发展性评价方案,已基本形成以教师自评为主,学校领导、同事、家长、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师评价制度,每学年有教师评价报告和改进措施/1分;有面向全体教师的培训培养规划,校本培训主题突出、形式多样;每年用于教师学习、培训的经费(不含交通、住宿费)师均不低于300元;培训效果较好,经培训大多数教师适应新课程要求;重视名师、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的培养和使用,“传、帮、带”形成制度,名师、骨干教师在新课程中起带头和示范作用/1分。

三级

教师有自我发展目标和计划,并能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反思、改进和提高;有教师发展性评价方案,内容包括师德、教育观念、教育教学能力、反思与自我发展等方面,每学年有教师评价报告和改进措施/1分;学校能有计划地安排全体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和新课程培训,并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校本培训,每年用于教师学习、培训的经费(不含交通、住宿费)师均不低于200元,教师整体素质和水平得到提高;重视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的培养和使用,“传、帮、带”形成制度,骨干教师在新课程中起带头和示范作用/1分。

10

课程

管理

2

一级

成立学校课程委员会,并能根据国家课程方案和学校办学理念制订学校课程发展规划;教师、学生、家长能有效地参与学校课程建设,包括制订课程开设计划、开发校本课程、开发课程资源等;学校课程委员会制订课程实施评价方案,每学年对学校课程实施情况进行评价、分析、总结,促进课程不断完善/1分;全面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开足开齐规定的课程,课程设置合理,能提供门类多样的、基本满足学生需要的选修课程,有丰富的课程资源,形成有本校特色的学校课程体系/1分。

查阅学校课程发展规划、课程实施评价方案、课程表,实地考察、个别访谈。

二级

成立学校课程委员会,并能根据国家课程方案和学校办学理念制订学校课程发展规划;教师、学生、家长能参与学校课程建设,包括制订课程开设计划、开发校本课程、开发课程资源等;学校课程委员会制订课程实施评价方案,每学年对学校课程实施情况进行评价、分析、总结,促进课程不断完善/1分;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开足开齐规定的课程,课程设置合理,选修课程能基本满足学生的需要,充分利用和挖掘校内外课程资源,形成有本校特色的学校课程体系/1分。

三级

成立学校课程委员会,有学校课程发展规划和基本的课程开发、评价、完善制度/1分;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开足开齐规定的课程,课程设置合理,选修课程能基本满足学生的需要,多渠道开发校内外课程资源,形成有本校特色的学校课程体系/1分。

11

德育

工作

4

一级

二级

三级

认真贯彻各项德育政策法规和文件,有明确的学校德育工作目标和计划,有健全的德育工作管理体制和高效的运行机制/1分;德育工作队伍稳定,班主任责任和待遇落实,德育培训工作扎实有效/1分;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和各项工作之中,有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措施,效果好,能针对本校实际开展德育课题研究,有成果/1分;学校、家庭和社会相结合的育人工作有措施、有成效,能充分开发、整合和利用各类教育资源,德育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针对性强,受学生欢迎/1分。

查阅学校工作计划和总结、德育工作制度、德育研究课题、德育活动记录,座谈了解。

12

教学

常规

4

一级

教学常规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教学管理制度适应新课程要求,各类教学档案、资料健全,管理规范/2分;建立规范的学生选课指导和学分管理制度,坚持以生为本组织学生进行选课,逐步完善行政班与教学班相结合的有效教学管理模式/1分;学科模块考核工作严格认真,学分认定程序严格,建立网络查询系统,方便师生和家长查询/1分。

查阅教学常规管理规定、教学管理制度、课程表,抽查教师教案、听课笔记、学生作业、试卷,随堂听课,网络查询,座谈了解。

二级

教学管理制度适应新课程要求,学生选课指导和学分管理制度规范/1分;抓好教学常规工作,对备课、课堂教学、作业布置与批改、辅导、实验、信息技术应用、模块考核、学分认定以及指导综合实践活动等教学环节有明确要求,并认真实施,严格检查,形成制度/2分;各类教学档案、资料基本健全,管理较规范/1分。

三级

教学管理制度适应新课程要求,学生选课指导和学分管理制度规范/1分;重视抓好教学常规工作,对备课、课堂教学、作业布置与批改、辅导、实验、信息技术应用、模块考核、学分认定以及指导综合实践活动等教学环节有明确要求,并认真实施,定期检查,形成制度/2分;各类教学档案、资料基本健全,管理较规范/1分。

13

课堂

教学

4

一级

教学目标明确,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关注学生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