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影响区域经济布局的因素.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7595085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8.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影响区域经济布局的因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第三章影响区域经济布局的因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第三章影响区域经济布局的因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第三章影响区域经济布局的因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第三章影响区域经济布局的因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三章影响区域经济布局的因素.docx

《第三章影响区域经济布局的因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影响区域经济布局的因素.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三章影响区域经济布局的因素.docx

第三章影响区域经济布局的因素

第三章影响区域经济布局的因素

经济活动布局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这些客观条件主要是自然条件、技术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其中自然条件中的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中的人力资源是创造物质财富的源泉,是经济活动的基本条件。

第一节自然资源特点与经济布局

狭义资源指自然资源,即能为人类利用,形成财富的一切自然物质和能量的总和。

《辞海》中对资源的解释是,“资财的来源,一般指天然的财源”。

广义资源认为,经济上的资源,除自然资源外,还包括劳动力、智力、信息、技术、文化等。

一、自然资源的类型与特点

(一)自然资源的类型

从不同的角度,自然资源可有不同的分类。

1.按物质形态分,自然资源可分为气候资源、生物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旅游资源等。

气候资源。

指有利于人类生产活动和生活需求的气候因素和能量的总称。

如,光照、热量、降水、太阳能和风能等。

特点:

没有外部的固定形态,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有些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如,太阳能、光照等。

利用得当,可创造无穷的财富。

生物资源。

可以被人类利用或具有潜在利用价值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资源的总称。

植物有森林、草等;动物有鸟、兽、鱼、虫等;微生物有细菌、真菌等。

有些是纯自然的,有些是受人类影响形成的。

特点:

按其自然发展规律利用,具有可再生性。

要合理利用,可持续利用。

土地资源。

土地是处于地球陆地表面一定幅度三维空间之内,以土壤、沙砾、岩石、矿物、水、空气、生物等为基本物质要素,处于不同地貌、地质、水文、气候状态,而且受到人类活动持续影响的自然—经济综合体。

特点:

固定性、有限性等。

水资源。

广义:

指地球上的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狭义:

陆地水。

水资源还可分为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

特点:

是一种动态资源,随气候和自然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矿产资源。

埋藏于地壳中或出露于地表的可为人们开采利用的矿物,包括煤、金属、非金属等。

特点:

一是不可再生;二是工业原料。

海洋资源。

一个主权国家的内海、领海、专署经济区和大陆架中的所有资源的总称。

包括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潮汐能、波浪能等。

(巨大宝库,海洋养殖、采矿、发电、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等)

旅游资源。

以自然景观为主的自然资源和部分根植于国土上的人文历史古迹的总称。

如,黄山、庐山、长城、故宫等。

特点:

与社会经济、文化、历史相结合的有机整体。

2.按利用特性分。

可分为:

可更新资源、不可更新资源、流逝性资源。

可更新资源。

又叫可再生资源。

在一定的自然条件和人工管理下,可以不断地得到恢复和再生,甚至可以增长。

但如果开发利用超过了合理的限度,其再生和恢复能力受到破坏,也会枯竭。

可更新资源主要是生物资源、水资源。

不可更新资源。

又叫不可再生资源,可枯竭资源,消耗性资源。

数量是固定的和有限的,会随开发利用而不断减少。

主要是无生命的矿产资源。

如,煤炭、石油、铁矿等。

流逝性资源。

又叫恒定性资源。

指自然产生和流逝,如不能及时开发利用,流逝掉的资源再也不能被利用,只有新产生的资源才可供利用的资源。

如太阳能、风能、水能、潮汐能等。

开发利用的基本原则:

在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下,最大限度的利用。

流逝性资源也可看作是特殊的可更新资源。

生物资源和土壤(自然肥力)资源也具有流逝性资源的性质,但其流逝速度慢,一般不列入。

水资源有些情况是可更新资源,有些情况是流逝性资源。

(二)自然资源的特点

1.自然资源的综合性与整体性

自然界各要素在一定范围内共同组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自然综合体,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只要一个因素发生变化,就会牵连其他要素,甚至整个自然综合体。

生物圈最为明显。

完整的森林系统——乱砍滥伐——鸟兽奔逃——虫害天敌减少——病虫害增加——生长量锐减——继续砍伐——森林被毁——水旱灾害、水土流失、生态平衡破坏。

矿产资源,单一元素的矿床很少,绝大部分矿床是多种矿物同时存在。

要综合找矿,综合评价,综合开发。

这一特性要求:

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要有综合观点、整体观点,瞻前顾后,综合评价,综合开发。

2.自然资源的地域性与分布不平衡性

由于地球本身的运动特点,以及地表各部分的海陆分布、地质地貌、气候环境条件的不同,使各地域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同,形成自然资源不同分区,各区域资源种类、数量、性质不同,空间分布不平衡,如,水、土、林、草、矿等。

此外,自然资源时间分配也不平衡,如,降水。

这一特性要求:

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3.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潜力的无限性

自然资源的有限性。

一是在一定空间和时间范围内,自然资源总量有限。

包括可更新资源和不可更新资源。

二是在一定技术水平下,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和范围有限,如太阳能、潮汐能、海水温差能等。

自然资源潜力的无限性。

恒定性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更新资源利用得当,自我更新;有些不可再生资源,因需要量很小,足够人类利用,如铀;科学技术进步,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无止境。

这一特性要求:

正确认识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无限性的辨证关系,合理开发利用。

4.自然资源的可塑性和演变的不可逆性。

可塑性:

有些自然资源在发展变化过程中,人类可以改变它们,塑造它们(植物种子萌发——开花结果,培育杂交品种)。

不可逆性:

自然资源的演化进程是不可逆的,如森林被毁、草原过牧、酷鱼滥捕,不可能恢复到原来的程度。

(物种灭绝)

这一特性要求:

可塑性:

科学研究,开发新品种、新产品;不可逆性:

科学开发利用,注意保护。

二、自然条件对生产力布局的影响

最早的生产力布局完全以自然资源的地区差异为基础,如根据不同的农业资源条件形成不同的农业生产力布局;工业革命初期,近代工业主要分布在接近煤铁资源产地,现在随着交通的发展运输成本降低,有些工厂远离燃料和原料产地,接近消费区和交通枢纽,但用的燃料、原料仍是其他工业区的自然资源。

现在农业生产绝大部分仍受当地农业自然资源的限制。

人类劳动和自然资源共同构成生产力,共同构成社会财富的源泉。

生产力的布局一定要以自然的可能性为前提,否则不但达不到预期目的,还会给国民经济带来不应有的损失。

优越的区位条件对城市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如鸦片战争后,五口通商的港口中上海脱颖而出成为我国的最大贸易中心和工业城市;改革开放后深圳迅速发展,并成为我国最大的出口城市。

在西部干旱地区,水资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农业布局时要“以水定地”,布局工业时要“以水定厂”,进行城镇规划时要“以水定城”,还要协调区域内及区域间的各种关系,否则生产发展就不可持续。

在山区布局工业,平坦的地形则是决定性条件。

1.自然条件对生产率的影响

劳动生产率受到自然条件如土壤肥力、矿山丰度等的影响。

如中东20世纪70年代每口油井每天采油2000吨,每桶成本6美分,而同期美国每井口产油2.5吨,每桶平均成本1.2美元,相差20倍;我国大庆油田劳动生产率也比资源条件差的油田高10倍。

其他矿山也同样,含量高、易开采的生产率较高。

农业生产更受自然条件的影响。

2.自然条件对产品质量和形式的影响

自然条件是影响产品质量的自然基础。

许多特产,如密云金丝枣、乐陵小枣、山西沁州小米,都有特定的自然环境;新疆哈密瓜、吐鲁番葡萄、库尔勒香梨与当地的大陆性气候条件有关。

1979年全国第三次评酒会,评出的名酒多得益于产区有良好的水质,如青岛啤酒得益于崂山矿泉水,绍兴加饭酒得益于鉴湖之水,白酒如茅台酒、汾酒、泸州老窖特曲、五粮液、古井贡酒、董酒、剑南春、洋河大曲等也都有好水。

3.自然条件对生产地理分工的影响

自然条件的地理差异是生产地理分工的基础。

自然条件对于劳动生产率的大影响必然导致对于生产地理分工的影响。

气候、土壤的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分布差异,使农业生产业出现农产品类型的差异;草原地区以牧业为主,东部地区以大田作物为主;干旱地区以旱地作物生产为主,湿润地区以稻作生产为主。

矿产资源的地理分布不同,使资源加工企业出现地域差异。

4.自然条件对生产力布局的间接影响

自然条件对生产力布局的间接影响,一方面通过对某一部门经济活动的影响,再间接对其他经济活动产生影响,如气候对南方甘蔗生产产生影响,从而通过原料供应影响到蔗糖工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是通过对上层建筑的影响再对经济生活产生间接影响,如伊斯兰教发源地阿拉伯半岛气候干旱,经济以牧羊业为主,没有养猪的习惯。

在那里起源的伊斯兰教制定了不吃猪肉的教规,这就对伊斯兰教分布地区的农业结构、畜牧业结构产生影响。

5.自然条件对不同经济部门的影响

自然条件对不同经济部门有不同的影响,其中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和矿业受影响最大。

由于自然资源存在地域性差异,许多产品有强烈的地域性限制,如石油、咖啡、可可等。

单个自然因子对不同经济部门的影响也不同,如土地,对于耕作主要考虑肥力,对于建筑则要考虑工程地质条件。

气候对各经济部门的影响程度不同,其顺序大致为:

①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②运输业,特别是航海,受风暴、冰冻影响;③建筑业,影响施工费用和建筑材料消耗量;④矿业,特别是露天采矿;⑤旅游业,风光明媚的气

候是发展旅游业的重要前提;⑤加工工业,天气晴朗利于长年露天作业。

三、自然资源评价

(一)自然资源评价的概念与基本内容

是在自然资源调查的基础上,根据自然资源种类、数量、质量和分布等状况,针对产业布局发展的需要,评价自然资源的优劣,分析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条件及开发利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可进行综合性评价,也可进行单项评价。

自然资源评价的基本内容

1.资源的品种与数量。

总量、人均占有量、分布密度。

2.资源的质量特征。

可按照一定标准划分等级。

3.资源的时空分布和组合特征。

空间分布,对生产力和产业布局有影响。

时间分布,合理、有效开发利用。

组合特征,综合开发利用。

4.资源开发利用的条件。

包括市场、交通、人力、资金、技术等方面条件。

5.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益评价。

经济、社会、生态效益评价。

如,开发某河水资源修建大型水库,经济效益:

灌溉、发电、航运、水产;社会效益:

就业、防洪、抗旱;生态效益:

水生生物变迁、地下水升降、水库上下游生态环境变化等。

(二)地区自然资源优势评价

1.什么是地区自然资源优势

所谓优势,是指客观存在的对发展生产和经济所具有的优越条件或有利因素。

地区自然资源优势就是在一定地区范围内所存在的对发展农业生产有明显的优越条件,其开发利用能够形成显著经济效益的各种自然资源。

如拥有丰富的耕地、森林、草场、水域、野生动植物等资源。

2.地区自然资源优势的基本特征

1)数量多和/或质量好。

2)开发利用成本低,效益高。

优势是比较而言的,地区资源是否真正具有优势,还应从经济角度去衡量。

利用优势资源生产出的产品的成本和个别价格应低于其他地区或平均水平。

(原料、燃料成本+进入生产的运费+生产费用+销售、流通费用+平均利润<平均价格)效益高:

在保证生态和社会效益的前提下,经济效益高。

3.地区自然资源优势类型

1)自然优势与经济优势。

自然优势:

客观存在的各种自然资源优势。

经济优势:

利用自然资源生产产品,在市场上实现的经济效益优势。

自然优势≠经济优势

2)暂时优势与长远优势。

暂时优势:

已经形成的,在短时间内存在的优势。

长远优势:

能保持旺盛生机,长期存在的优势。

二者可相互转化,主要受人类活动影响。

如乱砍滥伐、草场过牧、酷鱼滥捕等,会使长远优势变为暂时优势。

3)现实优势与潜在优势。

现实优势:

优势处于显现状态,可以充分利用的优势;潜在优势:

处于潜伏状态,须具备相应条件才能利用的优势。

潜在优势只有转化为现实优势才能发展生产,具有经济价值。

这种转化须具备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条件,应注意引进与合作。

4)单项优势与多项优势。

单项优势:

个别资源项目优势;多项优势:

多种资源优势,能形成综合优势。

注意专业化生产与综合开发经营,促进单项优势向综合优势转化。

地区自然资源评价的重要意义:

促进地区经济,特别是市场经济发展;合理、有效利用当地自然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扩大对外开放、交往与合作。

第二节社会经济条件与经济布局

社会经济条件包括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历史条件等方面。

一、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影响

资本主义社会以私有制为主体,实行市场经济,生产力的布局主要通过市场调节,根据有利于投资者的情形进行。

社会主义是生产资料公有制,特别是在实行计划经济的时期,可以通过计划利用全国各地区的财力、物力和自然资源,调动各地人民的积极性,合理调整生产力布局,促进各地区经济全面高涨。

过去几十年,我国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进行空前规模的经济建设,大规模兴修公路铁路、水利工程,各省区普遍建立了很多钢铁厂、发电厂、机械厂、纺织厂,许多基础建设对我国的长期发展有影响。

但也有很多产业是根据各种社会需要建立的,经济效益并不见得都很好。

改革开放后允许多种所有制存在,农业和各种产业发展也是百花齐放,投资者根据各自的利益配置生产力。

由于具有区位优势及政策倾斜的影响,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加快,形成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不同的经济水平。

为缩小东西差距,实现共同致富的社会主义目标,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的构想,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制定倾斜政策吸引投资,促进经济发展。

二、上层建筑对生产力布局的影响

上层建筑包括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军队、警察、法庭等政治上层建筑和政治观点、法律观点、道德、哲学、宗教、艺术等意识形态上层建筑,其各部分对生产力布局都有直接或间接影响。

宗教观念对经济布局有很大的影响。

伊斯兰教地区很少养猪。

我国1997年全国乡村人均生产猪近40公斤,内蒙古多于48公斤,而西北的新疆、青海、甘肃、宁夏各省区均不足20公斤。

印度教认为牛是神圣的,因而印度牛头数多,老弱牛尤多。

国家可通过关税、价格、税收、贷款等政策来调节国内生产力布局。

如英国19世纪通过“谷物律”保护谷物市场,使其免受欧洲大陆竞争从而使农场主获利;日本提高国内稻米价格,减少进口,保护国内种稻积极性;香港建立免税港是其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

国家可通过对经济的干预,进行区域开发及规划,如我国的特区建设和西部开发等。

国家还可通过制定劳动政策、工资政策影响生产力的布局,如基层浮动工资补贴、不同企业的税率差别等。

战争对经济布局也有很大的影响。

首先战争使人口和经济受到损失。

海湾战争及其后的经济制裁,对伊拉克经济产生很大的抑制作用,尽管有肥沃的土地,生产也难得到发展。

战争还加速生产力的再分配,促进企业向安全区转移,客观上推动生产力平衡布局。

抗战时期我国不少工厂、学校迁到云南、四川,对开发我国内地的经济和文化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六七十年代我国“备战备荒”,大搞三线建设,许多重要工厂分散建到山区、内地甚至山洞中,给中西部地区带来了新的技术,促进了内地的发展,但全国总的经济建设因效益不高而受到影响。

三、历史条件对生产力布局的影响

历史继承性是生产力布局的基本特征之一。

生产力布局不是凭空而成,而是由历史上生产力布局逐渐调整演变而来。

历史上形成的生产力是今后生产力布局的出发点,各地区应在原有的生产力布局基础上调整新的布局。

瑞典的特殊钢生产具有世界声誉,不锈钢、高速工具钢、锯片、刀片、弹簧钢都有名牌产品。

主要得益于历史上是钢铁生产大国。

18世纪盛行木炭炼钢,瑞典有丰富的森林和优质铁矿,铁产量占欧洲的三分之一。

木炭炼钢含硫、磷少,产量、质量好。

有些地方工业形成已与当前的资源不协调。

这些工业建立在以往资源的基础上,现在资源已耗尽或不能满足需要。

如对世纪50年代辽宁是我国煤炭工业的主要基地,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重工业基地。

随着工业的发展,现在能源供应已不足,需要从外地运输补充。

四、经济地理位置对生产力布局的影响

地理位置主要有三种类型:

一是天文位置,即某一事物的经纬度;二是自然地理位置,即某一事物对山、河、海、湖等自然条件的地理关系;三是政治经济地理位置,即某一事物对人类历史过程中经过人们活动创造的条件的地理位置。

经济地理位置是一个历史范畴,它可随时间不断变化。

一城一地的兴衰,原因复杂,经济地理变化是一个重要因素。

城市受战争或自然灾害毁损后,只要经济地理有利,还可恢复;但如经济地理不利,即使无天灾人祸也会衰落。

如汉口和朱仙镇都是宋代名镇,现在一共一衰;原来正定是冀中经济中心,石家庄是无名小村,石太铁路建成后石家庄逐渐发展,现成为河北省最大的工业城市,正定反而成为卫星城。

哈尔滨、郑州、株州等的发展都与铁路交通促进经济地理位置改变有关。

经济地理变化有两个趋势:

一是经济地理位置差异性扩大。

以前交通落后,各地相差不大,交通工具改变后,交通枢纽所在城市位置变得更好,而交通不便使一些地方相对而言经济地理位置恶化。

二是也有差异性缩小的趋势。

因为交通进一步发达,可以通到每个地方,电话和互联网也迅速发展,运行和获得信息的时间缩短。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交通、通讯进一步发达,后一个趋势更为明显。

第三节技术条件与经济布局

一、技术改进对生产力布局的影响

技术改进可削弱原料或燃料产地对生产力布局的影响。

表现为四个方面:

1.不断开拓资源的利用领域,变害为利,变废为宝,改变自然资源的经济意义。

由于技术进步,人们可开来更深层的矿产资源,如可开采6000米深的石油和天然气,10000米深的海底资源。

以往矿产资源储量按品位界限或可开采深度计算,技术提高后品位较低、埋藏较深的资源也可利用,总储量可增加很多。

技术提高后还可使以往不能利用的资源种类变为可利用,如甲烷和水的混合物——可燃冰,是比天燃气含热量更多的优质燃料,在一定压力下的海底形成,储量很大,目前还没有很好的开采利用技术,但总有一天会被人们利用。

2.改进运输设备,扩大运输能力,加快运输速度,减少距离对生产力布局的影响。

生产力布局要解决生产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矛盾。

技术发展后,这种矛盾会得到缓解,使以往无法克服的障碍得以消除。

如运输从人挑肩扛、畜力运输发展到汽车、火车和飞机,道路由土路、柏油路到高速公路,铁路由单线、复线到高速铁路、磁悬浮铁路,各种交通工具本身的技术改进、功能提高,都使运输速度加快,成本不断降低。

从经济角度看距离不断缩短。

3.原料和燃料质量提高,产品的消耗定额降低,加工深度提高。

新的选矿技术可获得高品位的精矿;石油运输比煤容易,使用石油作为燃料与用煤作燃料对燃料产地的依赖性减小;使用核能作能源比用煤作能源所需重量减小1000万倍,因而以核电为燃料的工业几乎不受燃料产地的限制。

技术进步使原材料消耗减小等。

4.改变农业地理布局和分工。

农业技术包括农艺技术和农业技术装备两个方面,它们对农业地理分布都有影响。

农艺技术把生物学、遗传学、生态学、生理学、微生物学、农业气象学、农业化学、信息科学等的研究成果用于农业生产,采用改良土壤、引种与育种、植物保护、水利、施肥、田间管理等措施提高农业生产力。

由于杂交水稻的育成,提高了水稻产量,粮食满足后可将土地用于种植其他经济作物;玉米、马铃薯是高产作物,从国外引入后在我国广泛种植,现我国已成为生产大国。

抗寒、早熟、高产玉米品种的育成,使其栽培北界可北移,能种植在热量条件更差的地方。

地膜覆盖技术的应用,为新疆棉花的高产和大面积扩展提供了前提,也降低了热量、水分不足地区的作物生产风险。

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农用卡车等农业机械的应用,为农业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创造了条件。

二、技术对经济结构的影响

在技术对生产力布局的影响中,对经济结构的间接影响最重要。

研究各种经济结构特征是经济地理学的重要课题。

1.技术对产业部门构成的影响

工业和农业,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都是最基本的经济部门。

它们之间的结构关系是区域内的基本部门结构关系。

随着经济的发展,基本部门结构有明显的规律性:

农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逐步下降,农业人口在全部人口中的比重逐步下降;工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逐步上升,工业人口在全部人口中的比重逐步上升,上升到一定极限后缓缓下降;非物质生产部门人口和产值比重上升。

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第一产业比重减小,第二产业比重增长后又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发达国家第一产业构成比重低,第三产业构成比重高,如美国、英国等,且第一和第二产业下降,第三产业上升平稳;发展中国家第一产业也在减少,但第二产业构成比重还在上升或变动不明显,第三产业表现为上升趋势,如中国、印度等,但印度软件产业发展很快,第三产业比重上升比中国平稳。

2.技术进步对产业内部结构的影响

技术进步推动工业向精密化、合成化、知识密集化方向发展,推动工业不断调整内部结构。

电子工业由电子管收音机发展到晶体管收音机,由黑白电视发展到彩色电视乃至数字电视;计算机技术发展尤快,不断更新换代。

电子工业在工业部门中的比重增大。

随着技术进步,世界能源结构发生很大的变化。

工业革命前能源主要来源于柴薪,现在已转为矿物燃料和电。

除一些落后国家和地区的农村仍用柴薪与秸秆为燃料外,煤、石油、天然气、核能和水、电共同支持能源需要。

由于污染严重,发达国家用煤作能源的比重下降。

农业内部结构变化是种植业比重下降,畜牧业比重上升。

在交通运输业内部,有管道运输、汽车运输、内河运输、海上运输、铁路运输和航空运输等。

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航空运输发展最快。

四、高新技术形成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化势在必行。

如信息技术产业(因特网、计算机、软件、微电子等)、生物技术(新医药、农业、轻化工)、新材料以及纳米技术、空间技术、海洋技术、新能源技术等,具有节能、节约材料。

产品附加值高、知识密集等特征,可用较少的劳动和材料获得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

其对生产力布局主要有如下影响:

1.部门结构迅速变化,电子工业和信息工业的地位显著提高。

电子工业成为发展最快的工业部门,信息部门成为发展最快的部门,如电脑公司、电讯公司、广播电视新闻公司、出版公司、软件公司等。

此外,银行、证券公司、咨询公司、保险公司等部门借助信息技术发展也很快。

2.改变传统的部门分工与生产地理分工界限,出现新的生产地理分工格局。

如工厂化动植物生产可在沙漠上进行,工业区位指向市场,对原料产地的依赖减小。

3.改变传统的区域观念,建立新的立体区域观念。

海洋包含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海洋工程的兴起使海洋中的潜在资源转化为可利用的资源,如可燃冰的开采利用、提炼铀、开采石油和天然气等。

通过航空航天技术、空间技术充分利用空间资源,如航天育种,应用卫星进行通讯,利用卫星进行地面遥感监测和精确农业管理等。

4出现一批新兴科学、技术、生产、生活中心。

各国都在建立新兴工业中心,我国也进行了新工业园区的建设。

新兴工业中心的特点是科学、技术。

生产、生活紧密结合,如瑞士巴塞尔生物工程中心、日本筑波科学城、美国旧金山东南的硅谷、台湾新竹科学园区、印度班加罗尔、剑桥大学城等。

我国建有深圳科技工业园、北京市新技术开发试验区等5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99年国务院又批准加快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地域结构上有两类:

一是大城市边缘;二是由若干中小城市形成的经济区域。

第四节人口分布与经济布局

一、人口数量与增长速度对经济布局的影响

一个国家的人口多少和人口密度并不能对生产力布局和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人口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主要看人口数量与物质资料的结合是否相适应。

当人口超过经济或资源承载力时会使社会发展变缓。

对生产布局的影响:

一是影响生产规模和开发程度。

人口是国力象征之一,生产力发展和布局需要一定的劳动力资源。

充足的劳动力资源有助于自然资源的开发与生产规模的扩大。

二是作为生产力的劳动人口对生产部门构成和水平有影响。

劳动力作为生产力有数量即劳动力比重和质量即科技文化教育水平与技术熟练程度。

劳动人口数量多有利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劳动人口素质高有助于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人口少需要发展机械化。

我国东南部人口密度高,因而农业有精耕细作和多熟种植的传统,宜发展需要劳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兵器核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