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参考资料.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7588451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申论参考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申论参考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申论参考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申论参考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申论参考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申论参考资料.docx

《申论参考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申论参考资料.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申论参考资料.docx

申论参考资料

继往开来扩大开放

——写在加入世贸组织十周年之际

2001年12月11日,在经历15年漫长谈判历程之后,我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以下简称世贸组织)成员,这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今年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10周年。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回顾历史、认真总结经验,对推进新形势下的对外开放、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意义重大。

  一、加入世贸组织十年来,我国抢抓机遇、趋利避害,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

  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下,我国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积极化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认真履行承诺,充分享受权利,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营造开放市场环境,推动国民经济保持又好又快发展。

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全面享受了世贸组织成员各项基本权利,获得了稳定、透明、可预见、非歧视的多边贸易机制保障。

我们紧紧抓住这些有利条件,依托自身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和促进双向投资。

10年来出口规模增长4.9倍,进口增长4.7倍;吸收外资稳居发展中国家首位,对外投资2002年到2010年年均增速接近50%。

开放型经济的迅猛发展,有效促进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产业竞争力明显增强。

10年来,我国制造业进出口总额增长近5倍,汽车、船舶、铁路机车等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成为新的出口增长主体。

在农业领域,我国积极实施一系列强农惠农措施,农业区域布局和农产品进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

主要服务行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全球第三大服务进口国、第四大服务出口国。

  积极引进竞争与合作,微观主体活力不断激发。

加入世贸组织后,随着市场准入程度的扩大,国内市场主体更趋多元。

我们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改组和改造,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着力提高吸收外资的规模与质量。

企业在激烈国际竞争中积极迎接挑战,内在活力得到激发。

进入全球《财富》500强的中国企业,从2001年的12家增加到2010年的54家。

  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

10年来,我国全面履行加入世贸组织承诺,大幅降低关税税率、削减非关税措施,关税总水平由2001年的15.3%降至目前的9.8%,开放了100个服务贸易部门。

我们积极借鉴世贸组织所倡导的统一实施、透明度和公平贸易等基本原则,大规模开展法律法规清理修改工作,加快建立和完善稳定可预见的贸易制度,深入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商业环境更加开放,市场意识和法治精神深入人心。

  多双边经贸合作深入推进,国际地位显著提升。

10年来,我国以积极、务实的态度参与多哈回合谈判,并顺应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潮流,与多个国家或地区签署了自由贸易协议。

截止2010年底,我国已成为日本、韩国、东盟、澳大利亚、南非等国家和地区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和美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

高度重视南南合作,向发展中成员提供力所能及的经济和技术援助。

积极参与国际多边机制建设和改革进程,日益发挥出建设性作用。

  与台港澳地区经贸交流持续发展,“两岸四地”经济关系更加紧密。

两岸双方先后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两岸四地”均成为世贸组织成员,为深化彼此经贸合作往来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近年来,内地与香港、澳门分别签署并实施《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大大拓展了双向投资与经贸合作的发展空间。

两岸签署《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率先在经济领域取得重大进展,对于增进两岸人民福祉、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二、十年发展实践的经验与启示

  10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入世贸组织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经验弥足珍贵。

具体来说,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是坚持遵守承诺与运用规则保护发展自己相结合。

10年来,我们从学习规则、熟悉规则到掌握规则、运用规则,逐渐成长为世贸组织的成熟成员。

在多哈回合谈判中逐步进入核心谈判圈,代表性和话语权得到明显提升。

积极利用世贸组织法律框架提供的贸易救济措施和争端解决机制,维护产业的正当权益。

完善符合世贸规则的产业政策体系,拓展产业的发展空间。

事实证明,遵守规则和履行承诺不仅没有束缚我们加快发展的步伐,相反从体制机制上构建了制度平台,保障了发展权益,促进了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二是坚持扩大开放与把握开放的节奏和力度相结合。

我们坚持积极主动开放的原则,既注重在竞争中加强借鉴与合作,同时对一些敏感产业和领域设置了过渡期和(或)例外条款,为国内产业提供了适度的缓冲空间。

事实证明,加入世贸组织使我国顺应了经济发展客观规律,把握住了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难得机遇,我们抵御经济风险的能力不仅没有降低,反而随着综合实力的提升得到了加强。

  三是坚持参与多边贸易体制与开展区域经济合作相结合。

我们始终把维护和促进多边贸易体制作为参与全球经济竞争与合作的基石,同时务实推动区域、次区域经济合作和自贸区建设,实现了多边、区域、双边齐头并进、互动发展。

事实证明,顺应世界潮流,坚持多边与区域并举的“两条腿走路”策略,使得我们在多哈回合一波三折、区域合作深入发展背景下争取了主动,既坚持了贸易自由化总体方向,又通过灵活安排促进了区域经济融合,拓展了互利合作的广度、深度和维度。

  四是坚持寻求自身发展与承担国际责任相结合。

10年来,我国在抓住机遇加快自身发展的同时,还致力于扩大与各方利益的汇合点,量力而行开展对外援助,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等全球性问题中发挥建设性作用,承担与我权利和义务相匹配的国际责任。

事实证明,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并非我国国际地位提升后应对“大国责任论”的被动之举,实属深层次上全面参与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体系并逐步拓展我国利益的内在要求。

  三、对新形势下继续通过开放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的几点思考

  与10年前加入世贸组织时相比,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外环境正面临一系列新变化、新特点。

从国际看,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趋势没有改变,但贸易投资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因素有所增多;世界经济进入低速增长期,各国经济发展模式面临调整;国际产业分工合作更加深化,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和粮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愈益突出;发达经济体和以新兴经济体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实力对比消长,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的利益博弈更加凸显。

从国内看,我国逐步迈进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传统的劳动力等比较优势正在削弱,社会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土地、淡水和能矿等资源的供需矛盾更加突出,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经济总量庞大但创新能力不足,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十分迫切。

  面对这些新变化、新挑战,如何在借鉴改革开放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10年来宝贵经验的基础上,更好地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第一,充分认识开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进一步开放的主动性。

纵观百年来世界各国发展实践和大国崛起历程,一个共同特征是善于利用国际市场和资源,加快自身发展。

开放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各国实现发展繁荣的必由之路,体现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和普遍规律。

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发展实践,是对这一结论的很好诠释。

与10年前相比,当前我国对外开放的基础更加坚实、条件更加成熟。

应坚定对外开放的信心,依托我们已经具备的发展基础和比较优势,推动形成新一轮对外开放的思想共识;在统筹分析各方面利弊得失的基础上,加快形成对外开放的新思维、新举措,牢牢抓住并把握好宝贵的战略机遇期。

  第二,尊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妥善把握和处理好几个关系。

一是开放与创新的关系。

创新根据模式的不同,可分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三者是相互联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其中原始创新为科技创新提供动力源泉,后两者则强调利用别人的原始创新成果,使自己的创新能力借势成长,这本身就蕴含了开放的内涵。

从国际范围看,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结合自身条件消化吸收再创新,是后进国家赶超发达国家的一条必由之路。

因此,开放和创新如同保持经济增长活力的两个车轮,相辅相成。

开放促进创新,创新离不开开放。

  二是开放与安全的关系。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经济相互融合、相互依存加深。

一方面,开放型经济由于与外部环境联系比较紧密,受外部影响可能性相对较大。

同时,开放经济自身调整以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带来的相互制衡作用也大大增强,使得抵御外部风险的回旋余地和抗击能力也更强。

因此,不应将“经济开放度”、“外贸依存度”与“外部依赖度”、“经济风险度”等概念简单等同起来。

应不断增强我们驾驭开放型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加快完善开放条件下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体制机制,在把握机遇发展自己的同时,将开放风险降到最低。

  三是开放与结构调整的关系。

当前,我国正处在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面临加快调整内外需结构等一系列深层次难题。

如何破解这些难题,需要我们清醒认识和客观评估自身的要素禀赋、经济发展阶段和国内外市场竞争条件。

总体来看,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以占世界19%的人口总量,以只有全球平均水平40%的人均耕地面积、全球平均水平约1/4的人均水资源等禀赋条件,全面实现工业化、城市化,这注定是一个离不开全球要素集聚、交换和整合的开放过程。

只有主动有效地统筹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才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大循环,培育我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不断增强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因此,开放本身就是科学发展的题中之义。

  第三,顺应新形势新要求,加快研究提出新时期对外开放的总体思路和战略。

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应进一步扩大市场准入、优化关税结构,促进进出口更加均衡协调发展;稳妥推进金融、医疗、教育、旅游、养老等服务业领域对外开放,在竞争中激发活力,推动产业升级;继续优化对外开放区域布局,协同推动沿海、内陆、沿边开放,实现不同区域错位发展、特色发展和互动发展;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培育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新优势;加快完善对外开放的机制保障,建立开放型经济的外部风险及安全防范机制;努力在多边贸易体制中发挥建设性作用,继续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维护我国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

(作者:

商务部部长陈德铭)

在全国非公有制经济先进典型事迹报告会上的讲话

(2011年12月2日)

贾庆林

今天,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举行全国非公有制经济先进典型事迹报告会,认真学习贯彻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工商联工作的意见精神,很有意义。

首先,我代表中共中央,向这次会议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表示诚挚的问候!

  刚才,10位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作了生动感人的事迹报告,听后深受鼓舞、倍感振奋。

这10位同志的先进事迹,既有致力自主创新的艰辛探索,又有“走出去”的成功实践;既有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典型经验,又有积极回馈社会的感人之举。

这些都集中展示了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爱国敬业、诚信守法、贡献社会的可贵品质,生动诠释了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时代精神。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推动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

目前,我国私营企业已达900多万家,个体工商户已超过3600万户。

非公有制经济固定资产投资已经超过全国的50%,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经超过一半,税收贡献不断增长,出口贸易占到全国的60%,还提供了80%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和90%以上的新增就业岗位,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伴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不断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队伍日益扩大,他们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坚持致富思源、富而思进,在发展企业的同时造福人民、回报社会,为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发展社会公益事业、促进社会和谐作出了重要贡献。

  实践证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促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国家繁荣富强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是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是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持久动力,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促进“两个健康”,作为一条长期方针,必须始终坚持;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必须坚决贯彻。

  当前,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面临着许多有利条件和难得机遇。

党中央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方针,积极营造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体制环境。

“十二五”规划对促进非公有制经济转型升级、加快发展作出全面部署,国务院相继出台了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以及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特别是近期制定了一系列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决定开展深化增值税制度改革试点,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政策保障,增添了强劲动力。

但也要清醒地看到,世界经济形势依然复杂多变,一些主要经济体增速下降,欧洲主权债务问题持续恶化,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明显增多,国际市场需求疲软,我国出口增速回落。

受多重因素影响,实体经济面临的困难增大,部分小型、微型企业经营困难,“融资难”、“经营难”等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

希望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认真学习中共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统一思想和行动,突出科学发展的主题,落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坚定信心、抓住机遇、应对挑战,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作出新的贡献。

  第一,树立共同理想信念,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集中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改革开放以来,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党和国家政策的指引下,不畏困难、艰苦创业,不断壮大企业实力,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增添了蓬勃的生机活力。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成功源于坚定的信仰和艰苦的实践,源于伟大的改革开放事业,源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创新完善。

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要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性和巨大优越性,深刻认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进一步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要坚持以爱国报国为己任,把自身发展与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结合起来,在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体现价值,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业中贡献力量。

  第二,切实做强做优企业,努力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

做强做优企业,既是推动经济发展、全面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也是非公有制企业强筋壮骨、赢得优势的根本途径。

从这次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来看,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品牌、积极进行结构优化升级的企业,往往受国际市场波动的影响较小,保持长期持续发展的动力较强。

全国工商联发布的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分析报告显示,民营企业500强中有65.2%的企业采取了优化产品结构措施,开发高附加值的产品,332家企业拥有自主品牌,244家企业的收入全部来自自主品牌。

同时,还有62.8%的企业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180家进入节能环保、149家进入新材料、128家进入新能源产业。

广大非公有制企业要继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力求突破更多重要关键技术,获得更多自主知识产权,培育更多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发展后劲的自主品牌,加快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要抓住国家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契机,积极投身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努力推动我国在世界产业结构调整中赢得先机。

  这里,我还要特别谈到,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当前国际投资、并购等领域相对宽松。

要抓住机遇,积极参与国家实施“走出去”战略,稳步开展跨国并购与合作,不断开拓国际市场,在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中努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化经营水平。

只要用好机遇、策略得当,注意防范风险,非公有制企业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中是完全可以有所作为的。

  第三,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着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既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

只有致富不忘国家、致富不忘社会、致富不忘人民,做到先富帮后富,才能更好地体现自身价值,实现企业更好发展。

“十一五”期间,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积极参与光彩事业,共实施项目6425个,到位资金978.86亿元,安排就业292.03万人,培训230.33万人,带动786.63万人脱贫致富。

在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时,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心系灾区人民,踊跃捐款捐物,仅在汶川特大地震中就捐款捐物达62.4亿元,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要继续积极投身西部大开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通过“同心”工程、感恩行动、光彩事业等活动,推进连片特困地区发展和脱贫致富步伐,促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

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踊跃投身公益慈善事业,积极捐款捐物、兴资办学,推动困难群众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一个重要方面。

广大非公有制企业要切实履行服务和管理员工的责任,积极构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企业文化,全力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以企业内部的和谐稳定促进和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第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良好形象。

企业生存发展,归根到底取决于经营管理人员的素质,取决于企业自身的良好形象。

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国际国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坚持自强自律、提高自身素质,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尤为迫切。

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要准确把握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新动态,努力学习现代经济、科技、管理和法律等各方面的知识,努力增强科学决策和市场应变能力。

要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自觉培养和加强法治观念,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守信用、讲信誉、重信义,推动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行为道德规范,努力成为受人尊重的企业家,充分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良好精神风貌。

  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我们党坚定不移的方针。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认真贯彻落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指导、管理和服务,营造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

要进一步完善小型、微型企业社会服务体系,支持企业特别是吸纳就业和科技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发展,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使民间资本有信心、有条件专注于实业发展。

各级统战部门要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统战工作和工商联工作的理论研究、政策指导和工作协调,做好代表人士的发现、培养、使用和管理工作。

各级工商联要加强自身建设,积极为非公有制企业提供创业辅导、信息咨询、金融支持、法律帮助,努力在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中发挥更大作用。

同志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正在蓬勃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前景广阔,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大有可为。

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学习先进典型,争当先进典型,共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破解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

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宏伟目标。

实现这个目标,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文化产业发展方式。

加快转变文化产业发展方式,需要研究破解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

  跨地区、跨行业协调推进问题

  在现代社会,文化与经济日益融为一体。

由于长期受到地区、行业等行政区隔的影响,我国文化产业不仅自身的发展受到一定限制,而且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渗透、支撑和驱动功能难以充分发挥。

因此,各地区、各行业在制定实施文化改革发展规划时,应着眼于合作发展、联合发展,打破地区、行业间管理服务各自为政的局面,改变文化发展一体化落后于经济发展一体化的局面,按照文化价值链“大循环”的要求,促进形成文化产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上下游产业产品的依存关系、市场消费的互通有无,实现各地区、各行业文化产业在差异化发展中的共同发展繁荣。

同时应当看到,现代文化产业发展已冲破了自身“内发展”、“内循环”的传统模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动力来源,而文化产业发展也迫切需要传媒、科技、金融等行业的介入和支撑,因而,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与国民经济各行业发展的横贯纵通已成为必然趋势。

  实现文化产业发展跨地区、跨行业协调推进,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创新文化建设体制机制。

主要包括:

坚持整体性、协调性和专项性“三位一体”的原则,加快形成各种社会资源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相互交叉、融合的运行结构;按照体系完备、全面统一、形成合力的目标,建立覆盖面广、系统性强、整体联动的管理服务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协调机制建设,让多方力量共同参与、互相协同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常态。

  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不足问题

  “山寨文化”的出现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它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文化产业创新创造意识与动力的缺失。

目前,文化产业的创新创造已经落后于经济社会的总体发展,制约着文化产业以至经济社会的发展。

培养创新创造意识和动力,成为文化产业乃至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和当务之急。

实现由“中国制造”、“中国加工”向“中国创造”、“中国品牌”的跨越,需要突出强调创新意识、创造思维,把创新创造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在主导力、主驱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强化创新创造在文化产品与服务价值链上的高端地位,提升文化创新创造活动的质量和效益。

  推动文化创新创造,需要重点认识和把握以下几点:

一是将传统文化优势充分挖掘出来,特别是提升和拓展传统文化产业在手工、半手工生产创制上的独特价值和高端化发展能力;二是与科技、新媒体结合起来,努力实现科技、新媒体与文化产业发展的有机对接,做到满足需求、有的放矢、务求实效;三是将文化产业的无形资产进行“量化”和“固化”,在形成产权、版权的条件下,进入金融评估体系,使之成为可以运作的有形资本;四是重视经纪、中介等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搭建完整、系统的文化资源资本评估、交易、投入、租赁等服务平台,推动文化创新创造成果产业化。

  文化产业主体发育的“生态环境”问题

  为文化产业主体发育创造有利的“生态环境”,是文化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条件,是提供多样、丰富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重要条件,是文化与经济更好融合的重要条件。

形成有利于文化产业主体发育的“生态环境”,首先应注意“公有制为主体”的要义并不是要形成文化生产与服务的垄断,这反而会阻碍公有制文化主体的创新发展;其次应明确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和相关法律制度规范下,多种所有制文化主体的发展应该是全开放、全方位的,强化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第三应注重把握公有制为主体与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辩证关系,根据不同区域、不同发展条件来认识和处理二者的关系。

  精神文化产品生产的主体划分,主要不是按行业而是按产品与服务的市场需求来进行的。

能否认识到这一点,关系到能否制定科学的文化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及其实施效果。

大体上讲,文化产业主体培育和发展有四个方面的定位:

一是精品、高端产品的生产主体,它是原创力、科技力、品牌力、传播力的集合体,需要优势文化资源的进入和整合;二是大众文化产品的生产主体,其主导价值取向是流行、时尚、娱乐、多样以及大众化与个性化相兼顾,大众文化市场消费需求在文化资源配置中具有导向作用;三是社区文化、乡(镇)村文化产品的生产主体,它在倡导主流价值观、主流行为规范、主流审美观的条件下,着力于群众自主、自发、自娱的文化创新创造,使文化活动能够深入群众内心,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