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MicrosoftWord文档.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7586701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8.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MicrosoftWord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MicrosoftWord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MicrosoftWord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MicrosoftWord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MicrosoftWord文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MicrosoftWord文档.docx

《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MicrosoftWord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MicrosoftWord文档.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MicrosoftWord文档.docx

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MicrosoftWord文档

一、肾上腺素和糖皮质激素的区别?

肾上腺素是肾上腺髓质的主要激素,属于胺类。

肾上腺素(adrenaline,epinephrine,英文大写缩写为:

A或E)是肾上腺髓质的主要激素,其生物合成主要是在髓质铬细胞中首先形成去甲肾上腺素,然后进一步经苯乙胺-N-甲基转移酶(phenylethanolamineN-methyltransferase,PNMT)的作用,使去甲肾上腺素甲基化形成肾上腺素。

由人体分泌出的一种激素。

当人经历某些刺激(例如兴奋,恐惧,紧张等)分泌出这种化学物质,能让人呼吸加快(提供大量氧气),心跳与血液流动加速,瞳孔放大,为身体活动提供更多能量,使反应更加快速。

肾上腺素是一种激素和神经传送体,由肾上腺释放。

肾上腺素的一般使心脏收缩力上升,心脏、肝、和筋骨的血管扩张和皮肤、粘膜的血管收缩,是拯救濒死的人或动物的必备品。

他的药理作用主要是兴奋心脏,对血管血压的影响,扩张支气管,对代谢的影响。

糖皮质激素是肾上腺皮质所分泌的激素,属于甾体类。

他的药理作用主要是抗炎作用,抗免疫作用,抗内毒素作用,抗休克作用,退热作用,提高中枢神经的兴奋性。

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区别?

肾上腺素是心率加快,血管扩张,

去甲肾上腺素使血压增高,血流加速。

当然二者在体内生成的机制也不同,去甲肾上腺素是在n甲基转移酶的作用下甲基化,成为肾上腺素

三、肾上腺素的临床应用有哪些?

用于心脏骤停的抢救和过敏性休克的抢救,也可用于其他过敏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荨麻疹)的治疗。

与局麻药合用有利局部止血和延长药效。

  

在体内过程:

易在碱性肠液、肠粘膜、肝脏内被破坏,故口服无效。

皮下注射因收缩局部血管而吸收缓慢,作用可维持1小时左右。

肌肉注射因扩张骨骼肌血管而吸收较为迅速,作用可维持10~30分钟。

静脉注射立即生效,但作用仅维持数分钟。

在体内可迅速被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摄取被组织中的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和单胺氧化酶(MAO)代谢,经肾排泄,故作用短暂。

药品简介:

  肾上腺素旧称“副肾上腺素”,一般作用是使心脏收缩力上升;心脏、肝、和筋骨的血管扩张和皮肤、粘膜的血管收缩。

在药物上,肾上腺素在心脏停止时用来刺激心脏,或是哮喘时扩张气管。

  肾上腺素能使心肌收缩力加强、兴奋性增高,传导加速,心输出量增多。

对全身各部分血管的作用,不仅有作用强弱的不同,而且还有收缩或舒张的不同。

对皮肤、粘膜和内脏(如肾脏)的血管呈现收缩作用;对冠状动脉和骨骼肌血管呈现扩张作用等。

由于它能对心肌产生正性变时,正性变力,正性变传导作用,因此是一种作用快而强的强心药。

肾上腺素还可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及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

  药用肾上腺素可从家畜肾上腺提取,或人工合成。

理化性质与NA相似。

肾上腺素能激动α和β两类受体,产生较强的α型和β型作用。

  

1、传导系统和窦房结的β1受体,加强心肌收缩性,加速传导,加速心率,提高心肌的兴奋性。

对离体心肌的β作用特征是加速收缩性发展的速率(正性缩率作用,positiveklinotropiceffect)。

由于心肌收缩性增加,心率加快,故心输出量增加。

肾上腺素又能舒张冠状血管,改善心肌的血液供应,且作用迅速,是一个强效的心脏兴奋药。

其不利的一面是提高心肌代谢,使心肌氧耗量增加,加上心肌兴奋性提高,如剂量大或静脉注射快,可引起心律失常,出现期前收缩,甚至引起心室纤颤。

  

2、血管肾上腺素主要作用于小动脉及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因为这些小血管壁的肾上腺素受体密度高;而静脉和大动脉的肾上腺素受体密度低,故作用较弱。

此外,体内各部位血管的肾上腺素受体的种类和密度各不相同,所以肾上腺素对各部位血管的效应也不一致,以皮肤粘膜血管收缩为最强烈;内脏血管,尤其是肾血管,也显著收缩;对脑和肺血管收缩作用十分微弱,有时由于血压升高而被动地舒张;骨骼肌血管的β2受体占优势,故呈舒张作用;也能舒张冠状血管,机制见去甲肾上腺素。

  

3、血压在皮下注射治疗量(0.5~1mg)或低浓度静脉滴注(每分钟滴入10μg)时,由于心脏兴奋,心输出量增加,故收缩压升高(图10-2);由于骨骼肌血管舒张作用对血压的影响,抵消或超过了皮肤粘膜血管收缩作用的影响,故舒张压不变或下降;此时身体各部位血液重新分配,使更适合于紧急状态下机体能量供应的需要。

较大剂量静脉注射时,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升高。

此外,肾上腺素尚能作用于邻肾小球细胞(juxtaglomerularcells)的β1受体,促进肾素的分泌。

  

4.肾上腺素能激动支气管平滑肌的β2受体,发挥强大舒张作用。

并能抑制肥大细胞释放过敏性物质如组胺等,还可使支气管粘膜血管收缩,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有利于消除支气管粘膜水肿。

  

5、代谢能提高机体代谢,治疗量下,可使耗氧量升高20%~30%,在人体,由于α受体和β2受体的激动都可能致肝糖原分解,而肾上腺素兼具α、β作用,故其升高血糖作用较去甲肾上腺素显著。

此外,肾上腺素尚具降低外周组织对葡萄糖摄取的作用。

肾上腺素还能激活甘油三酯酶加速脂肪分解,使血液中游离脂肪酸升高。

作用与用途:

  该品直接作用于肾上腺素能α、β受体,产生强烈快速而短暂的兴奋α和β型效应,对心脏β1-受体的兴奋,可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

同时作用于骨骼肌β2-受体,使血管扩张,降低周围血管阻力而减低舒张压。

兴奋β2-受体可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扩张支气管,解除支气管痉挛;对α-受体兴奋,可使皮肤、粘膜血管及内脏小血管收缩。

临床主要用于心脏骤停、支气管哮喘、过敏性休克,也可治疗荨麻疹、枯草热及鼻粘膜或齿龈出血。

四、去甲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INN名称:

Norepinephrine,也称Noradrenaline,缩写NE或NA),旧称“正肾上腺素”,学名1-(3,4-二羟苯基)-2-氨基乙醇,是肾上腺素去掉N-甲基后形成的物质,在化学结构上也属于儿茶酚胺。

它既是一种神经递质,主要由交感节后神经元和脑内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合成和分泌,是后者释放的主要递质,也是一种激素,由肾上腺髓质合成和分泌,但含量较少。

循环血液中的去甲肾上腺素主要来自肾上腺髓质。

功用作用:

主要激动α受体,对β1受体激动作用很弱,对β2受体几乎无作用,具有很强的血管收缩作用,使全身小动脉与小静脉都收缩(但冠状血管扩张),外周阻力增高,血压上升。

兴奋心脏及抑制平滑肌的作用都比肾上腺素弱。

临床上主要利用它的升压作用,静滴用于各种休克(但出血性休克禁用),以提高血压,保证对重要器官(如脑)的血液供应。

使用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可引起血管持续强烈收缩,使组织缺氧情况加重。

应用酚妥拉明以对抗过分强烈的血管收缩作用,常能改善休克时的组织血液供应。

肾上腺素是α、β受体的激动药,用药时会因为缩血管效应而使血压升高。

酚妥拉明是α受体阻断药,可选择性地阻断与血管收缩有关的α受体,而与血管舒张有关的β受体未被阻断,所以用了肾上腺素后立即用酚妥拉明会出现血压下降,称作肾上腺素的反转效应。

注意事项

(1)抢救时长时间持续使用本品或其他血管收缩药,重要器官如心、肾等将因毛细血管灌注不良而受不良影响,甚至导致不可逆性休克,须注意。

(2)高血压、动脉硬化、无尿病人忌用。

(3)本品遇光即渐变色,应避光贮存,如注射液呈棕色或有沉淀,即不宜再用。

(4)不宜与偏碱性药物如磺胺嘧啶钠、氨茶碱等配伍注射,以免失效;在碱性溶液中如与含铁离子杂质的药物(如谷氨酸钠、乳酸钠等)相遇,则变紫色,并降低升压作用。

(5)浓度高时,滴注以前应对受压部位(如臀部)采取措施,减轻压迫(如垫棉垫)。

(6)用药当中须随时测量血压,调整给药速度,使血压保持在正常范围内。

(7)其他参见肾上腺素。

五、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又名“肾上腺皮质激素”,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一类甾体激素,也可由化学方法人工合成。

由于可用于一般的抗生素或消炎药所不及的病症,如SARS、败血症等,具有调节糖、脂肪、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和代谢的作用,还具有抗炎作用,称其为“糖皮质激素”是因为其调节糖类代谢的活性最早为人们所认识。

药理作用

大剂量或高浓度时产生如下药理作用作用。

1、抗炎作用:

GCS有快速、强大而非特异性的抗炎作用。

对各种炎症均有效。

在炎症初期,GCS抑制毛细血管扩张,减轻渗出和水肿,又抑制白血细胞的浸润和吞噬,而减轻炎症症状。

在炎症后期,抑制毛细血管和纤维母细胞的增生,延缓肉芽组织的生成。

而减轻疤痕和粘连等炎症后遗症。

但须注意,糖皮质激素在抑制炎症、减轻症状的同时,也降低了机体的防御功能,必须同时应用足量有效的抗菌药物,以防炎症扩散和原有病情恶化。

抗炎作用机制:

GCS扩散进入胞浆内,并与GR—Hsp结合。

同时Hsp被分离。

GCS和GR复合物进入细胞核,与靶基因启动子序列的GRE结合,增加抗炎细胞因子基因转录,与nGRE结合。

抑制致炎因子的基因转录,而产生抗炎作用。

1)诱导抗炎因子的合成。

⑴诱导脂皮素的合成,抑制PA2活性而减少PGs和LTs的生成。

⑵诱导ACE合成,促进缓激肽降解和增加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

⑶诱导炎症蛋白质的合成。

而抑制白细胞炎症蛋白酶的生成。

⑷诱导IL-10的合成,而抑制Mφ分泌IL-1,IL-2,IL-8,TNF等致炎因子。

2)抑制炎性因子的合成。

⑴抑制ILs(IL-1,IL-3,IL-2,IL-5,IL-6,IL-8)及TNFα.GM-CSF的合成分泌。

⑵抑制MΦ中NOS的活性而减少炎性因子NO的合成。

⑶基因转录水平上抑制ELAM-1和ICAM-1等粘附分子的表达。

3)诱导炎性细胞的凋亡。

4)收缩血管并抑制蛋白水解酶的释放。

5)抑制单核细胞、中性白细胞和MΦ向炎症部们的募集和吞噬功能。

2、免疫抑制作用:

GCS抑制MΦ对抗原的吞噬和处理;促进淋巴细胞的破坏和解体,促其移出血管而减少循环中淋巴细胞数量;小剂量时主要抑制细胞免疫;大剂量时抑制浆细胞和抗体生成而抑制体液免疫功能。

3、抗休克作用:

1)抑制某些炎症因子的产生,减轻全身炎症反应及组织损伤

2)稳定溶酶体膜,减心肌抑制因子(MDF)的生成,加强心肌收缩力。

3)抗毒作用,GCS本身为应激激素,可大大提高机体对细菌内毒素的耐受能力,而保护机体渡过危险期而赢得抢救时间。

但对细菌外毒素无效。

4)解热作用:

GCS可直接抑制体温调节中枢,降低其对致热原的敏感性,又能稳定溶酶体膜而减少内热原的释放,而对严重感染,如败血症、脑膜炎等具有良好退热和改善症状作用。

5)降低血管对某些缩血管活性物质的敏感性,使微循环血流动力学恢复正常,改善休克。

4、其它作用

1)与造血系统:

GCS刺激骨髓造血功能。

使红细胞、Hb、血小板增多,能使中性白细胞数量增多,但却抑制其功能。

使单核,嗜酸性和嗜碱性细胞减少。

对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者。

可使淋巴组织萎缩。

减少淋巴细胞数。

但对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者。

则促进淋巴组织增生而增加淋巴细胞数。

2)CNS:

GCS兴奋CNS。

出现兴奋、激动、失眠、欣快等,可诱发精神病和癫痫。

3)消化系统:

GCS促进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抑制黏液的分泌,可诱发或加重溃疡病。

4)骨骼:

长期大量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引起骨质疏松。

5)影响激素水平,特别是生长激素水平

[体内过程]GCS口服注射均易吸收。

药物BPCR达90%,药物在肝中代谢,主要为C4-5双键还原为单键和C3酮基还原为羟基。

而后与葡萄糖醛酸或硫酸结合经尿排泄。

值得注意的是,可的松和泼尼松需在肝进行氢化为氢化可的松和泼尼松龙(氢化泼尼松)后方能生效。

故肝功低下时宜直接使用氢化可的松和氢化泼尼松。

另外,肝药酶诱导剂可加速GCS的代谢而减弱其作用。

5、抗毒作用

糖皮质激素能提高机体对细菌内毒素的耐受性,即有良好的退热作用,又有明显的缓解毒血症的作用。

但不能中和内毒素,也不能破坏内毒素,对外毒素亦无作用。

4临床应用

1、替代疗法

用于急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和肾上腺次全切除术后的补充替代疗法。

2、严重急性感染或炎症

1)严重急性感染,对细菌性严重急性感染在应用足量有效抗菌药物的同时。

配伍GCS,利用其抗炎、抗毒作用,可缓解症状,帮助病人度过危险期。

对病毒性感染,一般不用GCS,水痘和带状疱疹患者用后可加剧。

但对重度肝炎、腮腺炎、麻疹和乙脑患者用后可缓解症状。

2)防止炎症后遗症、对脑膜炎、心包炎、关节炎及烧伤等。

用GCS后可减轻疤痕与粘连、减轻炎症后遗症。

对虹膜炎、角膜炎、视网膜炎、除上述作用外,尚可产生消炎止痛作用。

3、呼吸疾病

支气管哮喘是由单纯气道平滑肌功能性过度痉挛深化为种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的理论。

此种炎症是由多种炎性细胞如肥细胞、嗜酸粒细胞、T淋巴细胞参与的。

其主要的作用有:

抑制花生四烯酸的代谢,减少白三烯和列腺素的合成;促使小血管收缩,增高其内皮的紧密度,减少血管渗漏;抑制炎症细胞的定向移动;活化并提高呼吸道平滑肌β受体的反应性;阻止细胞因子生成;抑制组胺酸脱羧酶,减少组胺的形成等。

但不同激素使用疗效差异有显著性。

通过以上对照结论表明甲强龙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临床观察引起水钠潴留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素轴(HPA)抑制等不良反应轻。

地塞米松虽在临床广泛应用但起效慢,因在体内由肝脏转化为泼尼松后起效,且半衰期长对HPA抑制作用强而持久,对糖代谢的影响大。

故两者比较甲强龙因起效快、半衰期适中、抗炎作用强、疗效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4、自身免疫性和过敏性疾病

1)自身免疫性疾病:

GCS对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多种自身免疫病均可缓解症状。

对器官移植术后应用,可抑制排斥反应。

2) 过敏性疾病:

GCS对荨麻疹、枯草热、过敏性鼻炎等过敏性疾病均可缓解症状。

但不能根治。

5、治疗休克:

对感染中毒性休克效果最好。

其次为过敏性休克,对心原性休克和低血容量性休克也有效。

6、血液系统疾病:

对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疗效较好。

对再障、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症、过敏性紫癜等也能明显缓解,但需长期大剂量用药。

7、 皮肤病:

对牛皮癣、湿疹、接触性皮炎,可局部外用,但对天疱疮和剥脱性皮炎等严重皮肤病则需全身给药。

8、 恶性肿瘤:

恶性淋巴瘤、晚期乳腺癌、前列癌等均有效。

9、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常见的白血病之一

由糖皮质激素组成的方案是临床上常用的化疗方案,但是应用哪一种糖皮质激素最好尚存争议。

有研究认为应用地塞米松的疗效好于强的松,因能透过血脑屏障可以防治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防止白血病复发,其所治疗的患者持续缓解时间延长。

不良反应

1、长期大量应用引起的不良反应。

1)皮质功能亢进综合征。

满月脸、水牛背、高血压、多毛、糖尿、皮肤变薄等。

为GCS使代谢紊乱所致。

2)诱发或加重感染。

主要原因为激素降低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

3)诱发或加重溃疡病。

4)诱发高血压和动脉硬化。

5) 骨质疏松、肌肉萎缩、伤口愈合延缓。

6)诱发精神病和癫痫。

7)抑制儿童生长发育。

8)其他:

负氮平衡,食欲增加,低血钙,高血糖倾向,消化性溃烂,欣快。

9)股骨头坏死(在非典治疗中,北京登记在案的有300名患者,因在非典治疗中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而从此丧失

劳动能力)。

2、 停药反应

1)肾上腺皮质萎缩或功能不全。

长期用药者减量过快或突然停药,可引起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当久用GCS后,可致皮质萎缩。

突然停药后,如遇到应激状态,可因体内缺乏GCS而引发肾上腺危象发生。

2) 反跳现象与停药症状。

10生理来源和分泌调节

糖皮质激素是由肾上腺皮质最中层束状带分泌的一种代谢调节激素。

体内糖皮质激素的分泌主要受下丘脑-垂体前叶-肾上腺皮质轴调节。

由下丘脑分泌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进入垂体前叶,促进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分泌,ACTH则可以促进皮质醇的分泌。

反过来糖皮质激素在血液中浓度的增加又可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前叶对CRH和ACTH的分泌从而减少糖皮质激素的分泌,ACTH含量的增加也会抑制下丘脑分泌CRH,这是一个负反馈的过程,保证了体内糖皮质激素含量的平衡。

内源性糖皮质激素的分泌有昼夜节律性,午夜时含量最低,清晨时含量最高。

此外机体在应激状态下,内源性糖皮质激素的分泌量会激增到平时的10倍左右。

11糖皮质激素平喘的作用

糖皮质激素药物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其抗炎机制可能为:

抑制花生四烯酸的代谢、阻止炎性细胞的趋化和激活稳定白细胞溶酶体膜、抑制白三烯和前列腺状素的生成、减少渗出、提高腺苷酸环化酶等方面的作用,是目前作用最强的平喘药。

常用的有泼尼松、地塞米松、倍氯米松等,但口服或注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而且严重,为减少此弊,近年来提倡以局部气雾吸入方式用药。

如倍氯米松气雾剂,局部抗炎作用比地塞米松强数百倍,基本上不表现吸收作用,可明显降低全身的不良反应,并有良好的平喘作用。

最新推出的布地奈德气雾剂,是目前局部作用最强、副作用最小的平喘药。

目前认为,对中度及重度哮瑞应首先及时、主动地使用此类皮质激素抗炎剂,吸入肾上腺皮质激素已入选国际性药物治疗哮喘指南,作为控制支气管哮喘的一线药物。

需要提醒的是:

肾上腺皮质激素虽有较强抗炎作用,可以解除支气管痉挛,但起效慢。

对于急性哮喘,可合用支气管扩张药物以及时控制症状。

12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

⒈非甾体消炎镇痛药可加强糖皮质激素的致溃疡作用。

⒉可增强对乙酰氨基酚的肝毒性。

⒊氨鲁米特(aminoglutethimide)能抑制肾上腺皮质功能,加速地塞米松的代谢,使其半哀期缩短2倍。

⒋与两性霉素B或碳酸酐酶抑制剂合用时,可加重低钾血症,应注意血钾和心脏功能变化.长期与碳酸酐酶抑制剂合用,易发生低血钙和骨质疏松。

⒌与蛋白质同化激素合用,可增加水肿的发生率,使痤疮加重。

⒍与制酸药合用,可减少强的松或地塞米松的吸收。

⒎与抗胆碱能药(如阿托品)长期合用,可致眼压增高。

⒏三环类抗抑郁药可使糖皮质激素引起的精神症状加重。

⒐与降糖药如胰岛素合用时,因可使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应适当调整降糖药剂量。

⒑ 甲状腺激素可使糖皮质激素的代谢清除率增加,故甲状腺激素或抗甲状腺药与糖皮质激素合用时,应适当调整后者的剂量。

⒒与避孕药或雌激素制剂合用,可加强糖皮质激素的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

⒓与强心苷合用,可增加洋地黄毒性及心律紊乱的发生。

⒔与排钾利尿药合用,可致严重低血钾,并由于水钠潴留而减弱利尿药的排钠利尿作用。

⒕与麻黄碱合用,可增强糖皮质激素的代谢清除。

⒖与免疫抑制剂合用,可增加感染的危险性,并可能诱发淋巴瘤或其他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

⒗糖皮质激素,尤其是强的松龙可增加异烟肼在肝脏代谢和排泄,降低异烟肼的血药浓度和疗效。

⒘糖皮质激素可促进美西律在体内代谢,降低血药浓度。

⒙与水杨酸盐合用,可减少血浆水杨酸盐的浓度。

⒚与生长激素合用,可抑制后者的促生长作用。

 

药理作用

大剂量或高浓度时产生如下药理作用作用。

1、抗炎作用:

GCS有快速、强大而非特异性的抗炎作用。

对各种炎症均有效。

在炎症初期,GCS抑制毛细血管扩张,减轻渗出和水肿,又抑制白血细胞的浸润和吞噬,而减轻炎症症状。

在炎症后期,抑制毛细血管和纤维母细胞的增生,延缓肉芽组织的生成。

而减轻疤痕和粘连等炎症后遗症。

但须注意,糖皮质激素在抑制炎症、减轻症状的同时,也降低了机体的防御功能,必须同时应用足量有效的抗菌药物,以防炎症扩散和原有病情恶化。

抗炎作用机制:

GCS扩散进入胞浆内,并与GR—Hsp结合。

同时Hsp被分离。

GCS和GR复合物进入细胞核,与靶基因启动子序列的GRE结合,增加抗炎细胞因子基因转录,与nGRE结合。

抑制致炎因子的基因转录,而产生抗炎作用。

1)诱导抗炎因子的合成。

⑴诱导脂皮素的合成,抑制PA2活性而减少PGs和LTs的生成。

⑵诱导ACE合成,促进缓激肽降解和增加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

⑶诱导炎症蛋白质的合成。

而抑制白细胞炎症蛋白酶的生成。

⑷诱导IL-10的合成,而抑制Mφ分泌IL-1,IL-2,IL-8,TNF等致炎因子。

2)抑制炎性因子的合成。

⑴抑制ILs(IL-1,IL-3,IL-2,IL-5,IL-6,IL-8)及TNFα.GM-CSF的合成分泌。

⑵抑制MΦ中NOS的活性而减少炎性因子NO的合成。

⑶基因转录水平上抑制ELAM-1和ICAM-1等粘附分子的表达。

3)诱导炎性细胞的凋亡。

4)收缩血管并抑制蛋白水解酶的释放。

5)抑制单核细胞、中性白细胞和MΦ向炎症部们的募集和吞噬功能。

2、免疫抑制作用:

GCS抑制MΦ对抗原的吞噬和处理;促进淋巴细胞的破坏和解体,促其移出血管而减少循环中淋巴细胞数量;小剂量时主要抑制细胞免疫;大剂量时抑制浆细胞和抗体生成而抑制体液免疫功能。

3、抗休克作用:

1)抑制某些炎症因子的产生,减轻全身炎症反应及组织损伤

2)稳定溶酶体膜,减心肌抑制因子(MDF)的生成,加强心肌收缩力。

3)抗毒作用,GCS本身为应激激素,可大大提高机体对细菌内毒素的耐受能力,而保护机体渡过危险期而赢得抢救时间。

但对细菌外毒素无效。

4)解热作用:

GCS可直接抑制体温调节中枢,降低其对致热原的敏感性,又能稳定溶酶体膜而减少内热原的释放,而对严重感染,如败血症、脑膜炎等具有良好退热和改善症状作用。

5)降低血管对某些缩血管活性物质的敏感性,使微循环血流动力学恢复正常,改善休克。

4、其它作用

1)与造血系统:

GCS刺激骨髓造血功能。

使红细胞、Hb、血小板增多,能使中性白细胞数量增多,但却抑制其功能。

使单核,嗜酸性和嗜碱性细胞减少。

对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者。

可使淋巴组织萎缩。

减少淋巴细胞数。

但对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者。

则促进淋巴组织增生而增加淋巴细胞数。

2)CNS:

GCS兴奋CNS。

出现兴奋、激动、失眠、欣快等,可诱发精神病和癫痫。

3)消化系统:

GCS促进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抑制黏液的分泌,可诱发或加重溃疡病。

4)骨骼:

长期大量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引起骨质疏松。

5)影响激素水平,特别是生长激素水平

[体内过程]GCS口服注射均易吸收。

药物BPCR达90%,药物在肝中代谢,主要为C4-5双键还原为单键和C3酮基还原为羟基。

而后与葡萄糖醛酸或硫酸结合经尿排泄。

值得注意的是,可的松和泼尼松需在肝进行氢化为氢化可的松和泼尼松龙(氢化泼尼松)后方能生效。

故肝功低下时宜直接使用氢化可的松和氢化泼尼松。

另外,肝药酶诱导剂可加速GCS的代谢而减弱其作用。

5、抗毒作用

糖皮质激素能提高机体对细菌内毒素的耐受性,即有良好的退热作用,又有明显的缓解毒血症的作用。

但不能中和内毒素,也不能破坏内毒素,对外毒素亦无作用。

4临床应用

1、替代疗法

用于急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和肾上腺次全切除术后的补充替代疗法。

2、严重急性感染或炎症

1)严重急性感染,对细菌性严重急性感染在应用足量有效抗菌药物的同时。

配伍GCS,利用其抗炎、抗毒作用,可缓解症状,帮助病人度过危险期。

对病毒性感染,一般不用GCS,水痘和带状疱疹患者用后可加剧。

但对重度肝炎、腮腺炎、麻疹和乙脑患者用后可缓解症状。

2)防止炎症后遗症、对脑膜炎、心包炎、关节炎及烧伤等。

用GCS后可减轻疤痕与粘连、减轻炎症后遗症。

对虹膜炎、角膜炎、视网膜炎、除上述作用外,尚可产生消炎止痛作用。

3、呼吸疾病

支气管哮喘是由单纯气道平滑肌功能性过度痉挛深化为种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的理论。

此种炎症是由多种炎性细胞如肥细胞、嗜酸粒细胞、T淋巴细胞参与的。

其主要的作用有:

抑制花生四烯酸的代谢,减少白三烯和列腺素的合成;促使小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