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级联考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582861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83.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级联考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区级联考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区级联考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区级联考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区级联考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区级联考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

《区级联考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级联考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区级联考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

区级联考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区级联考】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2018-2019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测量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误差就是实验操作中的错误

B.对同一物体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C.只要有精密的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正确,就不会产生误差

D.误差和错误都是可以避免的

2.鲁迅的《社戏》中有他乘船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A.山B.船C.河岸D.流水

3.如图所示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5s时,物体通过的路程为2.5m

B.整个20s时间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0.2m/s

C.物体在20s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物体在0~5s时间内的速度比10~20s内的速度大

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C.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在其他介质中大

D.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5.如图所示,小秦改变了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尺子,是为了探究尺子振动的

A.音调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是否有关

B.响度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是否有关

C.响度跟音调是否有关

D.音色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是否有关

6.城市建设和管理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如城市道路两旁植树;穿城而过的高铁两旁建有隔音板;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人需戴耳罩;跳广场舞的大妈要把音量调小一些,这些措施的共同目的是(  )

A.减小噪声污染B.减小大气污染C.绿化美化环境D.减小水污染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在任何情况下都沿直线传播

B.光在空气中一定沿直线传播

C.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空气中快

D.开凿隧道时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

8.太阳光通过树叶间的空隙,在地上形成许多圆形的光斑,这些光斑是

A.太阳的虚像B.太阳的实像C.太阳的影子D.树叶的虚像

9.下图中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的情况,正确的是

A.

B.

C.

D.

10.学校大门旁竖直放置了一块平面镜,小张同学逐渐靠近平面镜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张的像逐渐变大

B.小张的像逐渐变小

C.小张的像大小不变

D.小张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实像

11.下列观察对岸的树木在水中倒影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A.

B.

C.

D.

12.小明在湖边散步时,看到水中的鱼在“白云”中穿梭,下列说法正确的

A.小明看到水中的“白云”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小明看到水中的鱼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小明看到水中的鱼比实际鱼位置要浅

D.小明看到水中的鱼和“白云”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13.现代生活,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下列关于近视眼及其矫正的原理图正确的是

A.

B.

C.

D.

14.蝴蝶研究专家章丽晖在茅山首次发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华虎风蝶,他先用相机拍摄了蝴蝶休憩的照片甲,为了拍摄照片乙,应(  )

A.相机适当靠近蝴蝶,镜头略向外伸

B.相机适当靠近蝴蝶,镜头略向内缩

C.相机适当远离蝴蝶,镜头略向外伸

D.相机适当远离蝴蝶,镜头略向内缩

15.中华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A.“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B.“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

C.“霜叶红于二月花”,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D.“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16.用体温计测量病人甲的体温,示数是38℃,如果该体温计未经甩过就用来测量病人乙的体温,示数也是38℃.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乙的体温一定等于38℃

B.乙的体温不可能等于38℃

C.乙的体温不可能高于38℃

D.乙的体温一定低于38℃

17.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减慢的是(  )

A.给头发吹热风

B.把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

C.将玻璃板上的水滴向周围摊开

D.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

18.下列各组固体中具有一定熔点的一组是

A.冰、铁、铝B.蜡、铝、玻璃

C.蜡、玻璃、沥青D.冰、铁、沥青

19.异丁烷和甲基丙烷作为新的制冷剂,已经代替氟利昂成为电冰箱中新的热量“搬运工”(较多的氟利昂会破坏大气中的臭氧层),当液态制冷剂进入电冰箱的冷冻室后,吸走热量,此时制冷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汽化B.液化C.凝固D.熔化

20.下列说法中的物体,质量和密度都不变的是

A.矿泉水喝掉一半后放入冰箱冻成冰

B.密闭容器内的冰熔化成水

C.一支粉笔被老师用去一半

D.“神七”从地面带入太空的照相机

21.对于公式ρ=m/V理解正确的是

A.ρ与m成正比

B.ρ与V成反比

C.ρ与m成正比,与V成反比

D.同一种物质,ρ与m和V无关

22.三个相同的杯子,分别装有100g的盐水,酒精和水(ρ盐水>ρ水>ρ酒精),比较它们的液面高度,液面最高的是

A.盐水B.酒精C.水D.一样高

23.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ρ甲、ρ乙、ρ丙、ρ水分别代表甲、乙、丙三种物质和水的密度,据图可知

A.ρ甲>ρ乙>ρ丙,且ρ丙>ρ水

B.ρ甲>ρ乙>ρ丙,且ρ丙<ρ水

C.ρ丙>ρ乙>ρ甲,且ρ丙=ρ水

D.ρ乙>ρ甲>ρ丙,且ρ丙>ρ水

24.一块金属的密度为ρ,质量为m,把它分割成二等份,那么每一块的密度和质量分别

A.

,mB.

C.ρ,mD.ρ,

二、填空题

25.如图所示刻度尺,此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cm;

26.图中停表的示数是_____秒。

27.某段道路的标志牌如图,它表示:

大型客车最高行驶速度不得超过_____.

28.一名运动员在百米比赛中,起跑速度是6m/s,中途速度12m/s,最后冲刺速度是10m/s,如果他的成绩是10s,则他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m/s。

29.苏州是评弹的发源地.评弹常见的伴奏乐器有三弦、琵琶等.观众可以根据乐器发出声音的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分辨出是哪种乐器;琴师调节琴弦的松紧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30.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某液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入射光线与液面成37°角,如图所示.若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93°,则反射角的大小为_____,折射角的大小为_____.

31.为了公民的安全,公安部门在很多路口安装监控摄像头,如上图所示,它可以拍下作案嫌疑人的现场照片,拍照时摄像头所成的像是_____(选填“缩小的实像”或“缩小的虚像”).

32.如图所示,是小李同学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探究某物质变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第6min时的物体处于_____状态(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该物质在BC段_____(选填“吸收”或“不吸收”)热量。

33.(2016·安徽卷)2021年5月.科学家又发现了9颗位于宜居带(适合生命存在的区域)的行星.若宜居带中某颗行星的质量约为地球的6倍.体积约为地球的8倍,则它的密度与地球的密度之比约为_______(行星与地球均看作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

34.一块质量为20g的冰化成水,质量将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化成水后,水的体积为_______cm3。

35.一个质量为158g的铁球,体积是20cm3,已知铁的密度为7.9g/cm3,则该铁球是_____(填“空心”或“实心”)。

三、作图题

36.如图所示,在图中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三角形ABC在平面镜中的像.

(_________)

37.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在水面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图中给出了反射光线,请画出入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

(______________)

38.在图中画出与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

四、实验题

39.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现律”的实验.

(1)如图甲,小明让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f=___cm.实验前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它们在___(选填“同一直线”或“同一高度”)上.

(2)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占透镜的距离如图乙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实像,生活中利用这个规律制成的光学仪器是_____.(选填“照相机”,“放大镜”或”投影仪”)

(3)如图丙所示,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16cm刻度线处,则人眼在_____(选填“A、B、C”)处能观察到烛焰的像,像是图丙中的_____(选填“1、2、3、4”).

(4)在图乙实验完成之后,小莉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如图丁所示,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了,若想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在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位置的情况下,应将光屏_____凸透镜.(选填“靠近”或“远离”)

40.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

(1)图甲实验装置的组装顺序应为_____(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安装好实验器材后,为缩短实验时间,小强在烧杯中倒人热水,热水中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

(2)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1min记录一冻温度,并绘制了图丙随符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

水的沸点是_____℃,说明当地气_____(填“高于”或“低于”)标准大气压。

(3)小强观察到:

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为图丁中_____图(选填“A”或“B”),移去酒精灯烧杯中的水停止沸腾,说明水沸腾时需要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4)小强同学想提高水的沸点,换用丁火力更大的酒精灯加热,这种做法_____,(选填“可行”或“不可行”)。

41.小王同学到通江溶洞玩耍时,在洞内捡到一个形状奇特且不溶于水的物体,他想知道这个不明物体是由什么材料构成,于是在实验室进行了如下操作:

(1)他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零刻度处,发现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中央的右侧,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调节,直至天平平衡。

(2)在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时,往右盘中加入最小的砝码后,发现指针在分度盘上的位置如图丙所示。

接下来的操作应是_____(填“取出”或“不取出”)最小的砝码,向_____(填“左”或“右”)移动_____(填“游码”或“平衡螺母”)。

(3)当天平平衡时,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时,则此物体的质量为_____g;

(4)在量筒内装有一定量的水,该物体放入前、后的情况如图(乙)所示,则物体的体积是_____cm3,物体的密度是_____g/cm3.参考密度表物质的密度,该物体是由_____构成。

(5)实验中所用细线会对测量结果造成一定误差,导致所测密度值_____(填“偏大”或“偏小”)。

参考密度表

物质

密度(kg/m3)

大理石

(2.5﹣2.8)×103

石膏

(1.6﹣1.9)×103

硬塑料

(1.2﹣1.6)×103

铝合金

4.0×103

 

五、计算题

42.世界上时速最快的真空高温超导磁悬浮直道实验线2021年手底将在四川建成,试验线安装在一条直径4.2m,长140m的特制管道里,测试时可以将单人乘坐的列车模型加速到最大400km/h。

若测试时,用2.8s时间通过140m距离,将列车模型由静止加速至360km/h,(若不考虑列车模型自身的长度)求:

(1)列车模型在加速通过特制管道的过程,平均速度是多少?

(2)若列车模型以360km/h的速度匀速通过该特制实验管道,通过时间是多少秒?

43.学习了用天平和量筒测密度的知识以后,爱学习的小敏想,如果只用天平不用量筒能不能测物体的密度呢;于是她设计并进行了如下操作:

用一个空瓶子,装满水后用天平测出总质量为300g,然后在装满水的瓶子中放人一个小石块,溢出水后测出其总质量为320g,取出石块后,测出剩余的水和瓶子的总质量为290g,(不计取出石块的过程中带走的水),求:

(ρ水=1.0×103kg/m3)

(1)石块的质量是多少?

(2)石块的体积是多少?

(3)石块的密度是多少?

参考答案

1.B

【详解】

A.不遵守操作规程产生的是错误,不是误差,故A错;

B.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故B正确;

C.误差与测量的人、测量工具的精密程度、测量环境有关,因此,任何测量中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努力减小误差,不可能消除误差,故C错;

D.误差不是错误.测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造成的,是不该发生的,是能够避免的,故D错;

故选B.

2.B

【详解】

分析题意可知,题中的研究对象是“山”,它的运动状态是“向船尾跑去了”,即山在“运动”;

A.研究物体运动状态,不能选择研究对象本身为参照物,故A不符合题意;

B.以船为参照物,山相对于船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山是运动的,所以可以选择船为参照物,故B符合题意;

C.以河岸为参照物,山与河岸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山是不动的,因此不能选择河岸为参照物,故C不符合题意;

D.以水为参照物,山与水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C

【解析】

A、由图象知,5s时,物体通过的路程为2.5m,故A正确;B、整个20s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4m,则物体的平均速度为v=

=0.2m/s,故B正确;CD、前5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2.5m,则速度为:

v1=

=0.5m/s,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5~10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不变,即物体处于静止状态;而10~20s物体也是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v2=

=0.15m/s.所以,物体在20s内不是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0~5s时间内的速度比10~20s内的速度大;故C错误,D正确.故选C.

点睛:

(1)根据图象解答;

(2)从图象中找出20s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利用速度公式计算;(3)在路程﹣﹣时间图象中,水平直线表示物体静止,而倾斜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图象分别求出物体在0~5s时间内的速度和10~20s内的速度,然后比较即可.

4.A

【解析】

【详解】

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故A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B.振动的物体都能够发声,但是频率不同,不是所有频率的声音都能听到,故B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声音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一定比在固体中小,故C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高音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故D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A

【解析】

【详解】

尺子发出声音的音调与尺子振动快慢有关。

当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时,振动越慢,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当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时,振动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故探究的是音调与声源振动的频率的关系。

故选:

A。

6.A

【解析】

解:

减弱噪声噪声三种方:

一是在声源处减弱,二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三是在接收处减弱.城市道路两旁植树、穿城而过的高铁两旁建有隔音板能阻断噪声的传播,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人需戴耳罩、跳广场舞的大妈要把音量调小一些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所以这些措施都是为了减小噪声污染.故选A.

点睛:

减弱噪声噪声污染主要从三种方式上来进行:

一是在声源处减弱,二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三是在接收处减弱.

7.D

【解析】

【详解】

A.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在不同的介质中或介质不均匀时会发生偏折,故A错误;

B.光在空气中不一定沿直线传播,跟空气的密度有关,故B错误;

C.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空气中慢,在真空中最快,故C错误;

D.开凿隧道时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故D正确。

故选:

D。

8.B

【解析】

【详解】

太阳光通过树叶间的空隙,在地面上形成许多圆形的光斑,这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圆形光斑是太阳通过小孔所成的实像。

故选B。

9.C

【分析】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知:

像与物是等大的,且关于镜面对称.由此即可突破此题.

【详解】

解:

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等大,又关于镜面对称,所以物体成的像看起来是左右相反的.

A、选项中像与物体左右相同,不是物像对称,不符合题意;

B、选项中物体与像不是关于平面镜对称,因此也不合题意,

C、选项中物体与像大小相等,左右对称,因此符合题意,

D、选项中像是倒立的,所以也不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此题难度不大,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据此进行选择即可.

10.C

【解析】

【详解】

小张同学逐渐靠近平面镜的过程中,其大小不变,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物像大小相等,故小张的像大小不变,故AB错误;C正确。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知,小张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故D错误;

故选:

C。

11.A

【详解】

树木在水中倒影,是因为来自岸上树木的光线斜射到水面上发生反射,反射光线进入眼睛,所以才能观察到对岸的树木在水中的倒影,故选A。

12.C

【解析】

【详解】

(1)当光遇到水面时会发生反射,此时水面相当于一平面镜,白云就是通过水面成虚像,出现在水面上的,因此看到的白云是光的反射现象,故AB错误;

(2)人看到水中的鱼是由于光线从水中通过折射进入空气,再进入人的眼睛的,因此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虚像,比鱼实际位置偏高;故C正确,D错误。

故选:

C。

13.B

【详解】

在以上四个选项中,A选项中图的入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该图表示了近视眼的成像情况;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的会聚点前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以前会聚一下,因此佩戴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来矫正,即B选项中图能正确表示近视眼的矫正情况;

C选项图的入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后方,所以该图表示了远视眼的成像情况;远视眼是因为晶状体焦距太长,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的会聚点前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以前会聚一下,因此带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来矫正.即D选项图能正确表示远视眼的矫正情况,综上所述B符合题意。

14.A

【详解】

比较甲、乙两图,乙的像更大.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为了拍摄照片乙,应减小物距,相机适当靠近蝴蝶,同时增大像距,镜头略向外伸,故A正确为答案.

【点睛】

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工作的.

15.A

【分析】

(1)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2)物态变化中吸热的有:

熔化、汽化和升华;放热的有:

凝固、液化和凝华.

【详解】

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A正确;雾是悬浮在空气中的小水珠,水水蒸气液化形成的,需要放热B.错误;C.“霜叶红于二月花”,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故C错误;D.“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故D错误.故选A.

【点睛】

此题考查了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生活、自然现象.

16.C

【详解】

病人甲的体温是38℃,由于体温计的液泡上方有一段很细的缩口,在离开人体读数时,体温计液柱不会下降,所以读数仍会是38℃;用没有甩过的读数停留在38℃的体温计测量乙的体温时,若乙的体温低于或等于38℃,体温计液柱不变化,仍为38℃;若乙的体温高于38℃,液柱会上升,示数大于38℃;所以,测量乙的体温,示数也是38℃时,病人乙的温度可能等于或低于38℃,不可能高于38℃,故C正确.

故选C.

17.B

【解析】

解:

A、给头发吹热风,加快了空气流动,提高了温度,所以加快了水份的蒸发;B、把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使周围的空气流动变慢,减慢了酒精的蒸发;C、将玻璃板上的水滴向周围摊开,增大了液体表面积,可以加快水份的蒸发;D、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既加快了空气流动,又提高了温度,加快了蒸发.故选B.

点睛:

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有三个:

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上方空气的流动速度.从这三个方面来分析选择项中提到的措施,从而可以得到答案.

18.A

【详解】

A冰、铁、铝都是晶体,都有固定的熔点,故A符合题意;

B.蜡和玻璃是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铝是晶体,有熔点,故B不符合题意;

C..蜡、玻璃、沥青都是非晶体,都没有固定的熔点,故C不符合题意;

D.沥青是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冰和铁是晶体,有固定的熔点,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9.A

【解析】

液态的制冷剂在吸收热量的情况下可以发生的状态变化是汽化,故选A.

20.D

【解析】

A、把矿泉水喝掉一半后,放入冰箱冷冻成冰,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减少,所以质量减小,水结成冰,物质也改变了,密度也变了.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密闭容器内的冰熔化成水,所含物质的多少没变,即质量没变,但是物质变了,密度变了.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一支粉笔被老师用去一半,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减少,所以质量减小了,但是这种物质没变,所以密度没改变.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被“神七”从地面代入太空的照相机,所含物质的多少和物质都没变,所以质量和密度都没改变.故本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

21.D

【解析】

【详解】

每种物质都有它确定的密度,对于同种物质来说,密度是不变的,而它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所以正确答案是D.

故答案为:

D

22.B

【解析】

【详解】

由v=

可得,已知水、酒精、盐水的质量均为100g,又分别注入完全相同的三个杯子里,所以密度小的液面高;酒精的密度小,故酒精的液面高.

故选B.

23.B

【解析】

试题分析:

如图当甲、乙、丙三种物质的体积均为20cm3时,它们的质量由大到小分别是甲、乙、丙,由

可知ρ甲>ρ乙>ρ丙,其中乙的质量为20g,密度

是水,所以ρ丙<ρ水故选B

【考点定位】密度

24.D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密度和质量的概念。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随物体质量的改变而改变。

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把物体分割成二等份后,每一块的质量变为

故选:

D。

25.0.1

【解析】

【详解】

由图知:

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26.218.4

【解析】

【详解】

由图知:

在停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在“3”和“4”之间,偏向“4”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3min;在停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指针在38.4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38.4s,即停表的读数为218.4s.

故答案为:

218.4.

27.80km/h

【解析】

【详解】

标志牌上速度的单位是km/h,因此大型客车最高行驶速度不得超过80km/h.

28.10

【解析】

【详解】

由题意知,运动员跑过的路程s=100m,全程所用的时间t=10s.所以此运动员在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v=

=

=10m/s.

29.音色音调

【详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