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历史人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579305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39.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州历史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广州历史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广州历史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广州历史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广州历史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州历史人文.docx

《广州历史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州历史人文.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州历史人文.docx

广州历史人文

广州又称“羊城”、“穗城”,既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优秀旅游城市,还是著名的侨乡。

南部优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造就了广州优美的景色、旖旎的风光,也使得广州常年鲜花繁盛,独得“花城”之雅号。

  广州有着2200多年的文明历史,并在近代史上声名显赫,素以名胜古迹众多而闻名。

主要有镇海楼、南越王墓、陈家祠、六榕寺、光孝寺等景点,以及见证了广州近代史的景观:

黄花岗烈士陵园、农民运动讲习所、三元里抗英遗址、黄埔军校旧址等。

白云山、越秀公园、流花湖公园、麓湖等自然景观各具看点,与历史景观共同构成了广州市区丰富多彩的景观群。

  同时,广州还是美食和购物的天堂,老西关里各种别具风味的小吃,遍布市区形形色色的市场,上下九路商业步行街、北京路商业步行街等都让中外游客流连忘返。

  友好城市:

洛杉矶、温哥华、悉尼、里昂、法兰克福、马尼拉、光州等。

饮食文化

  粤菜的形成历史悠久,大量中原移民岭南,使广州饮食文化深受中原影响,早在汉魏时,广州的蛇肴、烤鹅和鱼羹

已有影响;宋末时,宋帝带厨南逃,不少宫廷美食流传到广州民间;鸦片战争后,欧美各国的传教士和商人大量涌入,广州万商云集,为饮食业的发展提供了广泛市场。

粤菜博采中原美食和西餐之长,再吸收广东境内地方菜的优点,正如广州的文化,融汇古今,贯通中西,形成了有别于国内其他地区、独具特色的广州饮食文化,并赢得了“食在广州”的美称,名扬海内外,无数游客慕名而来,品尝美味佳肴,感受这独特的岭南饮食文化。

  如今,“食在广州”呈现饮食与旅游相结合的发展趋势。

酒家饭店的设置与旅游景点发展相配套,重视老字号的保护和建设,与旅游产品整体规划,互相促进;旅游部门每年举办“广州国际美食节”,吸引了八方来客,广泛推介广州饮食文化,把饮食与旅游的有效地结合起来。

  

“羊城”传说

  广州又称“羊城”。

相传周朝时,南海飘来五朵彩色祥云,五仙人骑着五只羊,各携带一串谷穗降临此处,赠谷穗给居民,祝福此地五谷丰登、永无饥荒,留下五羊化为石头。

从此,广州便有“羊城”、“穗城”的美称,“五羊”也成为广州的象征。

今越秀公园建有以此传说为题材的“五羊石像”。

 

旧城更新巧做“减法”古今交融实现“跨越”

广州历史文化名城释放无限魅力

■广东建设报 记者 陈果 通讯员 穗规宣

广州是一座具有22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千年的积淀使得旧城区拥有大量的历史文化遗迹、完整的明清时期城市格局和深厚的产业、文化传统,旧城区是广州历史名城保护的核心地区。

上世纪80至90年代,中国刚刚进入快速城市化的过程,发展经济成为城市发展的重心,当时广州因为强调现代化建设、对历史文化遗产认识不足等原因,有些文物建筑,历史建筑、历史街区没能得到很好的保护,有些重要历史文化资源被湮没在新建筑群中。

近年来,广州市采取政府主导的旧城改造模式,根据“在旧城改造中,要始终把历史文化资源保护放在第一位”的指导思想,逐步摸索出一条通过做好“减法”保护旧城的实践之路。

相比以开发建设“加法”为主的城市新区而言,旧城保护重在做好“减法”,通过“减法”实现保护历史风貌、积极改善人居、优化提升功能的“中调”战略目标。

“减法”着重体现在减去占用和影响重要历史文化遗迹遗址的城市建设内容,亮出历史遗存的生动真实面目和提升其特有的城市历史环境价值。

具体来讲,就是在旧城区逐步外迁部分历史城区人口,降低人口密度;抽疏建筑密度,增加城市绿化,改善人居环境;转变部分土地用途,完善公共服务功能和优化城市功能,焕发旧城区的活力。

从2000年开始,广州适时采取“跨越式”发展模式拉开城市空间布局,促使城市空间结构由单中心向多中心转换,为旧城历史空间格局保护和重要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和展示提供了充分空间。

同时,通过精心的规划设计让一批重要历史文化遗存从拥挤的旧城空间中显现出来,以点带面,从单体保护扩展到对历史环境、区域城市景观的整体提升,充分彰显广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发源地、岭南文化的中心地、中国近代革命策源地、改革开放的前沿地的历史文化魅力。

以“迎亚运”和2010年“广州一大变”为契机,一批旧城区重要景观节点规划顺利实施,以点带面,使广州旧城亮出历史、显出山水、增添活力,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

中国城市规划协会会长、原建设部副部长赵宝江评价“广州的规划建设实现了传统与现代城市风貌的共荣,广州的世界文化名城特色已初步显现”。

据广州市规划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广州市现有500处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16片历史文化保护区、21片内部控制的保护区、几千处登记的文物线索,这些宝贵的历史文化遗存是城市悠久历史和时代变迁的见证。

因此,广州市委书记张广宁曾多次强调:

旧城更新工作要使旧城区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得以保存,绝对不能破坏西关所代表的岭南建筑文化。

做“减法”:

让历史文化遗存重现原真

孙中山大元帅府亮出珍贵历史遗存

1996年孙中山大元帅府被公布为国家重点历史文物保护单位。

然而过去,“孙中山大元帅府过去一直被周边的民居包围,随着珠江南岸的填建,原孙中山所用过的大元帅府码头已不存在,后又建设了江湾桥及其引桥,其正门北侧被江湾桥东引桥阻隔,空间无法与珠江连成一片。

造成许多人都不知道孙中山大元帅府在哪里。

”一位参与大元帅府保护工程的专家告诉记者,鉴此,规划部门于2004年组织编制了《孙中山大元帅府周边及江湾桥头城市设计》,邀请了同济大学、清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高等院校开展城市设计咨询,对大元帅府的保护、滨江广场的建设等做了多轮的方案比较。

规划编制过程中,为打通大元帅府到珠江的开敞绿化空间和视线通廊,同时复原大元帅府的历史环境,提出在江湾桥两侧建设东西两个绿化广场,同时还提出拆除江湾桥东引桥、完善大元帅府前部景观的大胆设想。

由于江湾桥一直承担着重要的交通功能,这个大胆的设想存在较多争议,。

经过多次组织专家到现场调研,客观分析拆除东引桥后对地区交通的影响,提出由南部绕行过桥的疏导交通的方案。

并且进行了封闭引桥、禁行车辆的实际测试等,多轮论证,绝大部分专家均赞成拆除江湾桥东引桥的规划方案,认为拆除东引桥后方能使大元帅府与滨江广场形成整体、开门见江,才能展现大元帅府的历史风貌,完善这一地区的滨水环境。

规划完成后,市建设部门按照规划控制要求开展拆迁、广场建设等工作,加快大元帅府前广场的实施。

据介绍,绿化广场建设工程共拆迁286户居民,拆迁房屋总建筑面积约1.6万平方米,新增绿化面积约1.28万平方米。

江湾大桥东引桥拆除后,使绿化广场与大元帅府旧址连成一体,直通珠江边。

目前,大元帅府每天都有大量的市民和游客进入该广场,该广场已成为游客进入大元帅府参观前的一个憩息空间,也为周边的市民提供了开展晨运、跳舞等活动的场地,得到市民的高度认可,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陈家祠岭南文化广场重现岭南老风情

新羊城八景之一“古祠流芳”的陈家祠代表了浓厚独特的岭南文化,为了更鲜活展现“岭南老风情、广州新风尚”,实现文化建设和迎亚运、旧城改造、宜居城市建设有机结合,2009年6月开展了陈家祠岭南文化广场及周边环境整治工程。

该项目规划将陈家祠与周边绿化广场及拟拆迁地,共同组成占地面积约7万平方米的城市广场,即陈家祠岭南文化广场。

以“印象岭南”为主题的陈家祠岭南文化广场以陈家祠为核心,规划期望通过周边城市广场的扩建和城市空间重组,形成集岭南传统建筑艺术、民间传统工艺展示、群众文化活动集散的城市文化广场,国家5A级景区。

把陈家祠地区建设为面对大众的,以文化展示、旅游参观、商务办公为主导功能的岭南艺术文化中心。

何镜堂院士与孟兆祯院士曾对方案进行多次的把脉和指导,确立了“以陈家祠为核心,青砖古石的新岭南的建筑风格”以及“余荫亲境”的城市“书房”的园林格调。

陈家祠岭南文化广场最终实施方案基本遵循“一园一轴”的规划结构:

“一轴”主要指保留和延续陈家祠“五间三进”的古建筑群落的轴线,形成陈家祠前区和后区。

前区为绿化广场,后区为博物馆功能的延续,完善和补充陈家祠功能和空间的完整性。

“一园”主要指在原有陈家祠绿化广场的基础上,形成中国古典“园.筑”意向的“岭南园”(空间结构类似北京故宫与中南海)。

增加了公共绿地和活动空间,在原有东侧绿化广场的基础上扩建绿化与城市庆典广场,形成总体绿化面积达3万多平方,4千多平方米的活动平台。

为了做好“减法”,陈家祠岭南文化广场的拆建范围主要包括紧邻陈家祠周边的低矮陈旧的民宅和部分遮挡陈家祠的民用建筑。

据介绍,鉴于陈家祠区域低矮房屋多,拆迁量大,项目投资大的特点,分三期实施。

第一期约3.7万平方米;第二期约为5千平方米;第三期约1.9万平方米。

目前陈家祠前地块拆迁工作及陈家祠广场城市设计的国际竞赛及全部设计深化工作、施工图设计等已完成。

第一、二期工程基本完成。

第三期拆迁工作已经展开,争取明年8月完工。

亚运期间,扩建后的集岭南传统建筑艺术、民间工艺展示、群众文化活动、岭南园林艺术与城市绿化空间为一体的陈家祠岭南文化广场已初具规模。

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广州和其他中国城市一样面临着城市发展中的遗产保护困境———历史与现代性的矛盾:

代表“历史”的文化遗产如何适应现代化的需求?

如何发现和重塑历史遗产与现代化城市相适应的新价值?

做“减法”:

让工业遗产添加新价值和新活力

广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至近现代更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窗口,集中在19世纪末~20世纪40年代建设的一批外国洋行码头和仓库散布在广州珠江后航道,见证了近现代广州对外交往、工业起步的荣辱历史。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历经几十年风雨的码头、仓库、厂房已经退出了生产一线,期待现代化城市赋予其新的功能和使命。

近年来,广州市委市政府系统地启动了对广州独特的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工作,市民、艺术家、企业和政府携手参与工业文化遗产复兴的实践:

减去旧工业码头的工业用途,注入全民可共享的文化娱乐、时尚创意和休闲旅游功能,既保护了工业遗产,也为旧工业区的复兴添加了酵素,为城市带来活力和商机。

珠江后航道近代洋行码头仓库区指洲头咀隧道至鹤洞大桥南两岸的滨江区段,区内保留有20世纪初期的太古仓、大阪仓、日清仓、渣甸仓、美孚仓、龙唛仓、德士古油库等7个洋行码头仓库,同时还有协同和机械厂等近代民族工业遗产。

这些洋行仓库与沙面集中的洋行区具有直接的联系,是广州近现代工业发展的重要见证。

由于历史的原因,海珠区后航道环岛路一直规划控制为40米宽,其规划道路红线穿过大阪仓、太古仓等历史工业建筑,若按照此规划实施,大阪仓、太古仓将被拆迁。

鉴此,规划部门于2002起年陆续开展了多个规划课题,组织设计单位、专家到现场调研,发现了富有特色的太古仓、大阪仓工业码头、龙唛仓、德国教堂、仓库群等历史文化线索,提出了保护建议。

2007年,随着《珠江后航道洋行码头仓库历史遗址保护与利用规划研究》的开展,规划方面会同专家再次进行了全面调研,协助文化部门确定了7个洋行码头仓库和协同和机械厂旧址为文物保护单位,现已列入广州市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

这些调研成果和保护要求也纳入了2008年开展的《白鹅潭地区城市设计及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目前已获规委会通过。

规划体现整体保护理念,定位为“创意廊道”。

采用保护与利用相结合的方式,赋予历史建筑新的生命力,打造多元文化交融的“时空体验走廊”。

使得原有的点状文物逐步向呈带状、面状发展,同时加强了珠江两岸的呼应与对景关系,全面提升珠江两岸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环境品质。

为了做好保护,规划还特别调整了道路,限制建筑高度,营造整体环境。

规划优化了原来环岛路的道路线型,避让了历史建筑,优化道路断面,同时兼顾了景观和交通的功能。

例如太古仓西侧的道路是经过多次调整后建设而成。

环岛路除了交通和景观功能外,还有效界定了滨江的公共空间界限,方便了规划管理。

例如芳村环岛路以东的滨江地区以历史建筑保护与环境改造为主。

由于历史的原因,大多数滨江用地均为大型工业企业所有,目前还有部分用地还在生产中。

规划通过退二进三,将生产功能逐步外迁,通过整修和重新利用历史建筑和构筑物来复苏长达2公里的工业滨水区,使得滨水岸线逐步向生活化、公共化转变。

沿珠江两岸除了历史保护建筑外,均规划有不小于30米宽的滨江公共绿带。

同时沿江设置有若干个滨水公园、创意广场等特色场所,例如规划中的集装箱广场,利用仓库、码头、吊机、集装箱、大榕树、河道、江岸等构成元素,重组构成不同的主题空间,塑造具有强烈标志性和感染力的场景,在新的城市景观里延续工业文化记忆。

太古仓是广州近现代对外贸易和港口运输历史的重要遗迹,是民国时期外资进入广州港口运输及仓储行业的历史见证。

该地区的太古仓码头已历经了70多年风雨洗礼,是广州近代码头建筑中保留较为完整,旧属英资港口物业中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最具代表性的码头群之一。

在已上报广州市政府审批的《白鹅潭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中,为保护太古仓等工业历史建筑,提出降低太古仓周边地区的建筑容量和开发强度,为今后该地区的建设提供控制指引。

为迎接亚运,恢复海珠区西部老城区后航道地区的活力,发挥该地区港口文化的优势,规划部门在前期控规的基础上审定了《太古仓码头区转型改造整治规划》,业主单位按规划实施该段环岛路及房屋的修缮建设。

共拆除破旧建筑约5000平方米,增加了8600平方米公共绿地和机动车公共停车泊位180个,并对8栋仓库进行建筑立面整治,恢复红砖外墙的历史形态,完成3个T字码头及东侧的环岛路的建设,使该码头区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在我们面前。

太古仓在保留仓库原貌基础上,已成功转型为集文化创意、展贸、观光旅游、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客厅”,成为广州历史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典范之作。

原来负荷过重的旧城在高架路、高楼大厦等现代化建设提高城市运转效率的同时,也让广州旧城逐渐失去了与自然山水的和谐关系,老百姓非常盼望提升旧城生活环境。

2006年,广州市委市政府启动了“中调”战略,2008年又提出了建设“首善之区”的决定,以“生态优先、宜居为重”为总要求,通过抽疏减密、显山露水等一系列措施整体提升城市环境,以绿化、净化、美化和艺术化水平,建设“花园城市”、以人为本的宜居城市。

做“减法”:

让山水和谐营造宜居环境

广州市政府大力投入绿地建设,不仅通过“拆围透绿、拆违建绿”等“见缝插针”方式在密集的旧城中为市民增加绿地,实现每500米半径内市民均可以享受到一处公园或公共绿地,同时还舍弃经济利益,将部分已不合时宜、不符合目前广州建设宜居城市要求的历史征地调整、收回作为公共绿地。

据不完全统计,近年仅在以内环路为核心的地区及二沙岛就有15宗用地,共约28万平方米建设用地调整为公共绿地,减少了约80万平方米的开发建设量,相当于在建筑密集的旧城分散布局了总面积约6个人民公园的公共绿地,抽疏了总约1.8幢西塔的建筑面积。

荔枝湾涌揭盖,重现“水秀花香”的岭南风貌

从传唱千年的名胜荔枝湾到污浊缠身的臭水沟,从葬身盖板之下到揭盖重生,荔枝湾经历了一个凤凰涅槃般的艰辛历程,历史的一页悄然揭过,曾经的绝代风华已然消逝,现在的荔枝湾展开新的篇章,新颜更胜往昔……

重现荔枝湾涌“一湾溪水绿,两岸荔枝红”的西关水乡景色,荔湾区和规划部门组织开展了“荔枝湾文化休闲区”、“逢源大街历史文化街区”的整治保护规划。

规划通过对西关大屋保护区的保护、利用恢复荔枝湾水系旧观,重建岭南园林之冠的“海山仙馆”,将荔湾湖自然园林景观与周边丰富的历史人文景观有机融合,形成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的“广州会客厅”。

为更好保护旧城风貌与历史建筑,规划对该地区从建筑总量、人口密度、交通流量全方位进行控制,实现“红线避让紫线”的旧城保护原则。

为保护骑楼街的原有尺度,取消原规划对龙津西路的拓宽,维持泮路原规划道路红线宽度。

为了提升该地区人居环境,提升土地利用价值,延续广州西关文化特色与历史风貌,规划一方面对历史遗存集中地区,采取保护与更新的方式,尽可能恢复历史原貌,并通过引入与街区历史底蕴相符合的特色商业。

另一方面,对于危破旧房集中片区,采取拆除建绿或者拆除重建的方式进行改造。

改造后的功能主要考虑引进高端服务业、文化产业以及增加绿地及公共服务设施,通过引入多样化服务功能,引入多样化人群,带动荔枝湾周边进行循序渐进式自我更新与发展。

据介绍,荔枝湾地块现状存在约17公顷左右的危破旧房和违章建筑用地,规划将拆除违章加建以及危破旧建筑。

为做好“减法”,规划建筑量比现状减少9.6万平方米,建筑毛密度减少13.4%,毛容积率减少0.16。

建筑拆除整理后的用地主要用于公益性设施及公共绿地、广场建设之用。

改造完成后,该地块将成为以开放性公园及河涌为景观核心,以周边丰富多样的西关历史建筑为亮点,并点缀以小型绿地广场的活力街区。

经一年多的艰苦努力,荔枝湾文化休闲区的第一期环境整治工作已经完成。

荔枝湾的建设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并引起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广州市委书记张广宁、市长万庆良多次亲临现场视察、指导项目建设。

2010年10月30日,省委书记汪洋亲临荔枝湾视察指导,对工程给予高度评价。

他在考察广州市亚运人居坏境整治工作情况的讲话中谈到:

“把荔枝湾涌的盖揭开,同样需要敢想、敢创新。

”“大家这种干事创业的精神状态、工作作风、工作理念非常值得称道。

”目前,荔枝湾的建设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收到很好的社会和环境效益。

荔枝湾已成为广州市最能体现历史文化街区风貌的特色旅游新亮点。

经规划委员会审议,一批建设用地调整、收回作为城市公共绿地

广州市规划委员会是市政府进行城市规划决策的议事机构,在进行规划审议过程中一直强调旧城更新要做好“减法”。

一位经常参加市规委会审议的专家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

“做减法确实不容易,涉及到各方利益,这就是考验规划师的智慧和勇气”。

经广州市规划委员会审议,广州市将一批建设用地调整、收回作为城市公共绿地。

越华路与广仁路交界处西南角(越秀区政府东侧)的用地,原拟建1幢30层,建筑面积42000平方米的商业、办公楼工程,后该工程因各种原因停止了建设。

“非典”期间,为改善周边环境,越秀区政府将改烂尾地临时整治成绿化公园,对周边环境质量的改善有很大作用,市民也十分认同。

为维持这一良好环境,规划、建设、国土等部门前后花了3年多进行协调,并经过广州市规划委员会两次审议表决,将该地块调整为永久公共绿地,政府也投入2亿左右的经济赔偿。

在寸土寸金的地段收回开发用地作为绿地也充分体现了广州市政府提升旧城品质,建设宜居城市的决心。

由于历史的原因,二沙岛地区在1987年的规划中着重开发建设,其中央绿轴和岛东端主要规划为商务办公、酒店及娱乐用地,拟建设银行、高星级酒店、轮渡码头、花园别墅等项目。

为改善广州大桥桥头两侧景观风貌,在1999年“一年一小变”时期将二沙岛原准备开发的用地改作临时绿地,后来社会反映良好,经调整规划,更改为永久绿地。

这一调整奠定了二沙岛作为生态绿岛的基调,避免了在这一区位重要、环境景观效果影响广泛的生态绿岛上的大规模开发建设。

广州培育世界文化名城的战略思考

作者:

广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来源:

南方日报网络版添加日期:

11年04月26日

      ●大家对世界级的文化名城都有一种共同的感受,就是这个城市的文化遗产、文化人、文化活动具有世界知名度、影响力,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参与其文化活动、感受其文化氛围、享受其文化服务、惊叹其文化创作、吸收其文化营养、传播其文化价值。

      ●广州是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被誉为岭南文化中心地、古代海上丝路发源地、近现代民主革命策源地、改革开放前沿地,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

将广州历史文化资源与旅游业发展深度对接,把“魅力广州”建设成为国际著名的文化旅游胜地。

      建设文化强市、培育世界文化名城,是广州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重要抓手。

什么是世界文化名城,目前学界没有统一的定义,但大家对世界级的文化名城都有一种共同的感受,就是这个城市的文化遗产、文化人、文化活动具有世界知名度、影响力,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参与其文化活动、感受其文化氛围、享受其文化服务、惊叹其文化创作、吸收其文化营养、传播其文化价值。

2010年,广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元,财政总收入达3348亿元。

无论是历史文化底蕴、经济发展总量,还是文化创新能力,广州都对建设文化强市、培育世界文化名城抱有充分的自信。

亚运刚刚闭幕,广州就制定了《广州建设文化强市培育世界文化名城规划纲要(2011-2020年)》,为后亚运时代的广州文化发展绘就了蓝图。

      塑造世界文化名城的精神品格

      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独具特质的精神品格,是一座城市的历史传统、文化底蕴、时代风貌和价值追求的综合体现。

置身那些举世闻名的文化城市,我们都会感受到其扑面而来的精神气质,比如雅典的理性深沉,罗马的英勇伟大,巴黎的博爱优雅,纽约的自由包容,等等。

面向未来,提高市民精神文化素质,培育现代城市人文精神,构建共有精神家园,是广州培育世界文化名城的应有之义。

      开放兼容的岭南文化品质,铸就了“敢为人先、奋发向上、团结友爱、自强不息”的广州人精神。

精彩绝伦的2010年广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敢想会干为人民、和谐包容共分享”的广州亚运精神,成为广州建设文化强市、培育世界文化名城的强大精神动力。

作为城市的主体和主人,市民的文化气质与道德素养是城市精神的主要体现。

我们要从广州城市历史文化的传统品格出发,大力弘扬广州亚运精神,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铸造文化广州的城市精神之魂。

良好的公共文化服务与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是培育世界文化名城的最佳手段。

广州将继续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大力推动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实施,不断增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以惠民、便民为出发点提供质优价廉的文化服务。

要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继续开展水环境、空气环境、交通环境及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巩固“天更蓝、水更清、路更畅、房更靓、城更美”的城市大变成果,建设平安广州,倾力打造宜居城乡的和谐家园、首善之区。

      保护世界文化名城的历史文脉

      世界文化名城是人类文明史上重要活动的开展地、重大事件的发生地、重量级人物的活动地。

举凡当今文化名城,无不极力注重保护其历史文化资源,展示其文化底蕴,凸显其文化特征。

借鉴世界文化名城的成功经验,广州要继续深入挖掘、全面整合历史文化资源,将文化与旅游融合对接,构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利用体系,凸显广州历史文化名城特色。

      广州是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被誉为岭南文化中心地、古代海上丝路发源地、近现代民主革命策源地、改革开放前沿地,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

站在亚运城市的新起点上,广州将采取整体保护的思路,擦亮历史文化名城品牌,着力保护好广州“山、水、城、田、海”的自然格局;保护好云山、珠水及大小河涌自然景观,保护好根植于岭南文化的历史村镇、民居祠堂、特色街巷以及传统城市格局;按照“一城(历史城区)、二带(城市传统轴线和珠江两岸景观带)、多区(多片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框架,整体保护古城区;保护、利用和开发好亚运景观遗存,使亚运城市成为广州城市形象的显著标识之一。

      作为中国古代海上丝路发源地、“中国第一展———广交会”所在地、近现代重要工商业城市,最能体现广州城市文化个性的就是商贸文化。

培育世界文化名城,必须深入挖掘广州商贸文化内涵,融合现代广州的时尚消费与文化活力,彰显广州“千年商都”文化特色。

以黄埔古港、南海神庙、镇海楼和十三行为核心,提升改造特色商业街区。

恢复“老字号”等商贸文化符号,凸显“食在广州”等文化品牌,配合广州国际商贸中心建设,展现广州历史与现代、人文与自然交相辉映的都市气息。

将广州历史文化资源与旅游业发展深度对接,深化旅游资源整合,把“魅力广州”建设成为国际著名的文化旅游胜地。

      提高世界文化名城的创新能力

      刚刚出炉的国家“十二五”规划,正式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今后5—10年,广州将大力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继续优化文化产业布局,持续提高城市文化创新能力,力争到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