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交通运输信息化.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7576067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0.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交通运输信息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安徽省交通运输信息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安徽省交通运输信息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安徽省交通运输信息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安徽省交通运输信息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交通运输信息化.docx

《安徽省交通运输信息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交通运输信息化.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省交通运输信息化.docx

安徽省交通运输信息化

安徽省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

点击次数:

757来源:

2011/12/22

序 言

信息技术是当前世界创新速度快、通用范围广、应用前景好的高新技术之一。

信息化是党的十七大提出“五化并举”中极为重要的一环,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现实需要和必然选择。

交通运输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性和服务性产业,是信息化应用的重要领域。

为实现交通运输业的跨越式发展,必须充分发挥信息化手段在保证交通基础设施正常运行、满足人民群众便捷出行、保障交通运输安全及加强交通监管和应急处置能力、促进各种运输方式有序衔接、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十二五”时期是安徽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和大有可为的黄金发展期,是全面落实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的重要阶段。

促进全省交通运输信息化全面、快速发展,是新时期安徽交通运输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安徽省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旨在总结回顾“十五”以来安徽交通运输信息化发展状况,分析“十二五”交通运输形势要求和发展趋势,明确交通运输信息化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规划主要建设任务,提出保障措施,以此来指导我省“十二五”期间交通运输信息化工作。

一、信息化发展回顾

“十五”以来,我省交通信息化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三个服务”为出发点,按照“立足应用、需求引导、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原则,推动了行业信息化的广泛应用与技术研究,提高了交通发展中的技术含量,提升了交通各领域的管理水平;以部、省交通信息化示范、试点工程为契机,完善了信息化基础设施,加强了交通动态信息的采集与监控,提高了交通行业的管理与服务水平,推动了我省交通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一)主要成就

1.信息网络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

我省交通通信网络在已有基础上进行了延伸、扩充和升级改造。

省公路局基于运营商SDH线路,组建了公路行业专网,省运管局和省地方海事局利用互联网搭建了行业VPN专网,基本覆盖了省、市、县三级行业管理部门和主要企事业单位,为各业务应用系统提供了安全、可靠的数据传输通道。

同时,以高速公路南、北网IC卡联网改造工程为切入点,完成全省高速公路收费系统联网,实现与长三角区域高速公路电子收费系统联网运营,提高了长三角区域跨省市高速公路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

2.信息化应用程度进一步提高

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在我省交通建设、管理和服务的各领域、各方面。

完成了公路建设管理、养护管理、运政管理、客货运管理、危化品运输管理、客运联网售票、出租车管理、船舶登记管理、船员管理、渡口信息管理、船舶检验管理等一大批业务系统建设,并广泛应用。

以交通运输部示范工程、试点工程为抓手,完成了省级公路交通信息资源整合与服务工程、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和道路运输信息系统联网工程建设,推进了行业信息资源的整合和业务管理系统的融合。

并以此为契机,推进全省路政信息资源整合工作,建立了涵盖路政业务、行政管理、路政决策支持的信息化服务体系,实现了路政执法的电子化,公路管理监管能力明显提升。

根据省行政服务中心要求,完成了路政、运政、水运网上审批系统建设,实现了交通行政许可、审批项目在线受理、并联审批、一站式服务。

根据省政府信息公开的相关要求,建设了交通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交通综合统计信息、协同办公等系统,提高了行业管理服务水平和办公效率。

3.行业监管能力进一步提升

依托交通运输部公路交通信息资源整合与服务示范工程,整合了部分高速公路、收费站、治超站、重要路段、桥梁视频资源,初步完成了省级交通应急指挥中心和省市两级路政监控中心建设;建立了重点营运车辆GPS联网监控平台,实现了对长途班线客车、旅游客车、危险品运输车辆等的监控,全省一、二级客运站实现了视频监控联网。

部分地市建设了出租车GPS监控中心,提供运行轨迹跟踪、营运里程与收入统计、信息发布、报警等服务。

建成了南淝河水上交通管理系统,初步实现了南淝河水域搜救、巡航、监控一体化。

基本建成全省重点港口、码头、渡口视频监控系统和GPS船舶监控系统。

行业安全监管和应急指挥能力进一步提升。

4.行业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

围绕公共服务,对“安徽交通”政府门户网站进行了改版升级,更加突出政务公开、网上审批和办事功能。

建成了交通出行信息服务网站,其出行向导、实时路况、出行参考、交通旅游等栏目的推出较好地满足了公众出行的需要。

开通了运政服务热线96333、高速公路服务热线96566和交通服务热线96369,为公众提供综合信息查询、投诉举报、遇险报警等服务,我省海事部门也开通了水上救助热线12395,使水上交通事故救助工作更为快速、有效。

部分地市建立了客运联网售票系统,实现了同城一、二级客运站的联网售票;同时,启动了全省汽车客运站与邮政联网售票推广项目,部分市、县、乡镇等居民能够通过邮政网点购票。

我省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实现与上海、江苏、江西联网,正式向公众发行“徽通卡”。

初步搭建起全省物流信息平台,初步发挥出物流信息平台对资源的配置作用,为推动全省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5.信息化标准与科研进一步加强

发布了《安徽省公路信息化系统开发规范》、《安徽省公路运输管理系统GPS通信协议》、《安徽省公路信息化数据库建设规范》、《安徽省高速公路联网收费暂行技术要求》等地方标准。

积极开展《物联网在交通数据采集中的技术研究》、《安徽省高速公路多路径识别关键技术研究》等一批服务交通信息化的项目研究。

此外,在我省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引导和市场的推动下,我省交通运输企业积极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业务管理和生产经营。

建设了办公自动化、人力资源管理、项目管理、财务管理等企业内部管理系统;根据业务需要建设了工程设计、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客运站管理、运输管理、维修检测、驾培管理、物流综合管理等各种业务系统,极大的提高了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提升了企业的运行效率。

(二)存在的问题

这些年来,我省交通运输信息化工作取得长足进展,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系统开发、技术队伍配备等方面均得到了有力加强,在依托信息化手段提升行业管理与服务能力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交通运输信息化工作仍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不能充分适应我省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需要。

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统筹规划程度不高,重复建设现象严重。

虽然很多交通运输政府主管部门和行业管理部门都制定了相应的信息化规划,但是一些规划没有得到很好地执行。

各部门规划之间缺乏统筹、自成体系,各自建设通信网络、数据库、机房等信息化基础设施,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与运维费用很高,利用率较低,资源大量闲置,造成资源浪费。

2.信息资源开发度低,信息服务水平不高。

现有应用系统和信息资源利用率不高。

大量信息资源和应用成果沉积在各级交通运输政府主管部门和行业管理部门,影响了信息资源的利用、集成与再开发。

提供的信息服务水平和质量不高,功能单一,行业信息资源的价值没有充分体现,信息化规模效益和社会效益没有充分发挥,不能满足行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需求。

3.标准规范体系不健全,应用集成度不高。

尚未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的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

各部门采用自有标准开展应用系统建设,数据共享与交换渠道不畅,严重制约了行业综合性管理与服务系统的集成、融合应用,影响了信息资源的有效集成、利用和再开发,不利于政府部门的科学决策和有效监管。

4.体制机制不健全,管理体系未形成。

虽然出台了一些政策制度,但一些单位信息化建设的全局意识和创新意识不强,工作力度不大,仍然存在管理机构不健全、技术队伍不完善、运行机制不顺畅等问题。

信息化项目需求分析、立项、设计、招投标、建设过程监管、验收、后期运维、效能评估等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科学的管理体系。

二、形势要求与发展趋势

“十二五”期间,作为国民经济基础性产业的交通运输业将以坚持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交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调整交通结构为主攻方向,以建设创新型行业为动力,努力破解交通运输业发展难题,积极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加快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

现代交通运输业要靠信息化来带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

交通运输信息化经过长期的实践与探索,已初步具备全面发展的基础条件。

为了在“十二五”期间取得新突破,必须实现三个方面转变:

一是从注重部门办公自动化、重点业务流程电子化向更加注重提升科学决策水平、公共服务能力和政府效能转变;二是从各自为政和相互封闭的传统模式向更加注重顶层设计、强化总体规划、落实协同机制、实现资源共享的开放模式转变;三是从粗放式、离散式的工程建设模式向集约化、整体化、应用系统平台化建设方向转变。

(一)构建综合运输体系和发展现代物流,需要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多种运输方式的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和服务融合。

构建综合运输体系是新时期交通运输部门的重要任务,也是交通运输实现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有利于充分发挥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组合效率和比较优势,实现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有序衔接和协调运作。

要继续加强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信息的采集、分析,进一步拓展城市公共交通以及航空、铁路、邮政等基础信息的汇集、整合,逐步实现“综合交通一体化、城市交通一体化、区域交通一体化”。

发展现代物流业,是支撑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战略举措,也是拓展交通运输服务领域和功能的重要途径和切入点。

发展现代物流业必须以信息化为抓手,通过搭建数据交换和共享为核心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不断推进物流资源整合,优化物流资源配置,降低运输成本,提高业务协同和服务融合效率。

(二)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机制创新,需要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多部门协同履行职能。

“十二五”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推进责任政府、服务政府、法治政府和阳光政府建设的关键时期。

围绕政府使命,有效控制投资规模,节约国家投资,以效能为中心推进跨部门、跨区域协调与合作,以集约为前提推动全省交通信息化基础设施统一建设,以开放为宗旨推动全省交通数据资源整合与共享。

通过整合管理资源,创新管理模式,建立信息资源高度集成、部门协同的新型交通运输业务系统。

以信息化手段促进解决政府各部门共同面对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全面提升政府科学决策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确保政务目标的实现。

(三)提高安全监管和应急处置能力,需要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监测预警和应急指挥体系建设。

“十二五”期间,我省交通运输将实施“11611”战略规划目标,交通基础设施和运输装备仍将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公路网总里程达到16.5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将达到4200公里,力争4500公里,基本建成“四纵八横”的高速公路骨干网;国省干线一级公路达到3500公里;高等级航道里程达到1500公里,港口吞吐能力达到5亿吨;民用机场总数达到7个。

交通基础设施和运输装备规模总量不断扩大,运输量不断增加,交通运输管理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需要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交通基础设施和运输装备的运行效率和安全监管水平。

交通运输行业面临的安全形势依然严峻,恶劣天气、重特大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任务更加严重。

必须利用信息化手段整合资源,建立我省跨部门、跨区域、平战结合的交通运输应急指挥体系,提高监测预警、应急通信保障能力和应急决策分析水平。

(四)打造服务型交通运输行业,需要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公众服务质量。

建设服务型交通运输行业,实现安全、便捷、经济、舒适的交通出行,是交通运输业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面临的又一重大挑战。

改善公众出行服务质量,提供与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相适应的多样化、高品质、多层次的交通运输服务,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

为此,需要利用信息化手段创新服务模式,需要按照统一的信息采集标准,以信息资源深度融合为基础,以出行服务信息高度集成为目标,构建统一、权威的交通运输信息共享与发布平台,为全社会提供及时、准确、便捷、集成的出行服务信息。

(五)实现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必须利用信息化手段推动交通运输产业结构调整和交通运输发展方式转变。

“十二五”期间交通运输行业仍处于大建设、大发展时期,在发展方式上从重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向重建设、养护、管理、运输的统筹协调转变。

在发展内容上,运用信息化手段,改造和提升交通运输传统产业,提高交通基础设施、交通运输装备、交通运输管理、交通运输服务的现代化水平和运营效能,推动交通信息化与交通工业化“两化”深度融合。

要把节能减排作为交通信息化和交通工业化融合的切入点,形成低消耗、可循环、低排放、可持续的交通运输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

把“智慧交通”、“绿色交通”作为推动交通信息化和交通工业化长期努力方向,推动云计算、物联网、北斗卫星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深度应用,实现交通运输快速、安全、绿色、可持续发展。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交通运输部《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为指导,以《安徽省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为依据,确定“十二五”时期安徽交通运输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思想为:

抓住全省交通运输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黄金发展期”,紧紧围绕我省现代交通运输“11611”发展战略的总体要求,以安全应急、行业监管、公共服务为核心,加快全省信息化基础设施平台的建立和完善,加强信息资源综合利用,推进应用系统平台化建设;通过重点建设工程和创新应用与示范工程的带动作用,促进全省交通运输信息化的协调发展,提升安全应急、行业监管和公共服务水平,发挥信息化对现代交通运输业的支撑、服务、改造和引领作用。

(二)基本原则

1.统筹规划,深化应用。

以我省交通运输行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准确把握“十二五”期间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趋势,省交通运输厅加强对全省交通运输信息化统一规划,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行业管理部门依据省厅发展规划,针对各自需要进行分解细化。

交通运输信息化工作应在规划指导下统筹安排,深化应用。

2.分类指导,稳步推进。

加强对不同类型的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分类指导。

重点建设工程以省厅为主导,市县(区)、行业管理部门共同参与;创新应用与示范工程采用省市共建、行业管理部门参与的模式;深化应用工程以市县(区)、行业管理部门建设为主。

明确信息化建设的管理目标和服务目标,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信息化建设,实现信息技术在交通运输信息化领域的深度渗透与融合。

3.共享协同,提升服务。

坚持“以人为本”,在安全应急、行业监管和公众服务等方面,实现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改变资源分散、部门封锁和条块分割的状况,充分发挥信息资源共享、综合应用的合力效益,提升交通运输信息化服务能力和水平,使交通运输信息化发展成果惠及全民。

4.创新管理,注重实效。

改进信息化建设管理和运营的传统模式,创新信息化建设和运营的管理手段。

完善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管理制度体系以及安全保障体系,建立信息化建设效能评价和信息化应用考核机制,确保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效益。

(三)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

统筹推进全省交通运输信息化基础设施平台的改造完善,建立覆盖全省的交通运输安全畅通和应急处置体系,进一步提升交通运输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水平与综合利用效益,进一步提高行业协同监管能力与公共服务水平,在推进综合运输发展、发展现代交通物流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加快建立完善信息化保障体系,全面带动现代化交通运输的安全、高效、快速和绿色发展。

具体目标:

1.统筹改造和完善全省交通运输信息化基础设施平台

----依托现有高速公路骨干通信网络,建立覆盖全省交通运输行业的通信网络,满足跨区域、跨部门的信息通信需求。

----建立以省级及子行业基础数据为核心的、以子行业监管数据为重点的全省共享数据库,覆盖省市两级公路、水路运输、道路运输、城市公交、民航、邮政、从业人员和企业的核心基础数据及监管数据。

----建立覆盖全省公路、水路、城市交通的地理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实现安徽省交通运输地理信息的整合和综合利用。

2.建立覆盖全省的交通运输安全畅通和应急处置体系

----建立健全公路、水路路网运行监测、协调管理和应急处置系统,提高全省路网安全性能、服务水平、应急处置能力。

----建立健全超限超载综合治理信息系统,将各治超站点、各治超相关部门通过联网方式进行信息共享和联合行动,保护公路网建养成果,保障道路交通运输安全。

----建立健全重点营运车辆、船舶的实时监测监控系统,发挥综合监测,联合治理的效益,确保营运安全规范。

对“两客一危”车辆、“四客一危”船舶进行综合监测治理。

----建立健全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诱导系统,通过宣传引导,促进高速公路行车安全,倡导文明交通行为。

----积极推进城市交通运行状态和突发事件监测监控系统建设,支撑应急保障、综合调度及动态监控等应用。

3.提升交通运输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水平与综合利用效益

----深化和完善各业务领域管理应用及各业务领域服务应用。

----建立全省交通运输数据管理平台,完善信息资源共享与更新机制,实现省市、跨区域、跨行业的信息交换与共享,全面改善数据质量,提升数据服务水平,满足各类应用需求,实现管理决策需要。

面向行业协同监管的综合利用:

----基于目前各部门的行政执法系统,健全统一规范的交通综合行政执法系统,提高执法效能,规范执法程序,加速政府职能转变。

----基本建成全省交通运输建设和运输市场信用信息服务系统,形成政府监管、企业自律、社会监督的信用管理和服务体系。

----建设全省交通运输经济运行监测预警与决策分析系统,实现对交通基础设施和运输市场的运行状态、发展态势等的综合分析。

----建设“数字港口”,“数字航道”,“电子海事”等系统,全面提升港航、海事信息化管理水平。

----深化和完善交通工程质量监督和造价管理系统,为交通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的科学管理提供支持。

----建设高速公路收费运营管理和高速公路交通基础设施资产管理系统,进一步提升高速公路信息化管理水平。

面向公共服务的综合利用:

----建设服务范围涵盖公路、运管、海事、高速公路、城市交通等交通运输各子行业的全省统一的交通运输综合服务热线和服务网站。

----积极开展全省交通一卡通工程建设,实现安徽交通卡跨区域和跨部门的综合应用,推进与各类服务提供商的服务对接。

4.创新发展,示范推动,顺应现代化交通运输发展趋势

----研究推动云计算在我省交通运输数据中心的应用,提高信息资源利用水平。

----推动物联网、北斗卫星等技术在交通运输行业的应用,开展城市客运智能化工程,提高交通运输行业的运营效能,降低排放,打造绿色交通。

----开展城市综合客运枢纽信息服务,推动综合运输发展。

开展多式联运信息服务,区域物流公共信息服务等建设。

5.建立完善全省信息化保障体系

----梳理建立信息化管理制度体系,保证信息化建设有序、规范开展。

加快制定完善交通信息化建设与运维等各项管理制度,在信息化运行管理机制方面取得实效,增强我省交通运输信息化可持续发展能力。

----依据安徽交通运输信息化标准规范框架,完成基础性、通用性标准和专用技术标准的制定。

----全面提升安徽交通运输信息安全防范能力,加强安全认证、安全规范制度、信息系统等级保护、信息安全防控技术措施等方面建设,确保我省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安全可靠。

四、主要任务

(一)重点建设工程

1.信息化基础设施工程

(1)全省交通通信专网

规划和建设全省交通通信“一张网”,以“骨干先行、多级接入、多种方式”为建设思路,利用已有的高速公路通信网络资源、省电子政务外网资源、有线和无线等公共通信网络资源,统一规划和建设省、市、县三级架构,覆盖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行业管理部门等的交通通信专网,包含骨干网、接入网、无线通信网、卫星通信网等组成部分,承载交通运输行业的行业监督、公共服务和安全应急的业务系统数据传输,为安徽省交通运输行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提供有力的通信网络支撑保障。

(2)全省交通运输统一共享数据库

规划和建设全省交通运输“一个库”,以“多源采集、集中部署、分级应用”为建设思路,在省级交通数据中心部署以行业基础数据为核心的、行业监管数据为重点的共享数据库。

着力加强全行业信息化发展的统筹协调力度,扭转数据条块分割、各自为战的局面,形成行业发展合力。

加快推进行业核心基础数据和监管数据的采集,完善数据资源的更新与共享机制,实现跨区域、跨部门的信息交换。

建成完整的覆盖省市两级公路、水路运输、道路运输、城市公交、民航、邮政、从业人员和企业的核心基础数据及监管数据共享库。

积极开展省级交通运输数据中心建设,在行业业务系统建设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分级应用的模式。

(3)全省交通运输地理信息基础平台

规划和建设全省交通“一张图”,以“数据共享、集成管理、分类应用”为建设思路,建成具有高性能、高可靠性、技术先进、综合统一的全省地理信息基础平台,为安徽省交通运输行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安徽省交通运输地理信息基础平台建立行业统一的地理信息数据库,形成科学、有效的数据采集和更新维护机制,实现数据的整合与关联。

在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基础上,建立地理信息共享与交换平台,建设相应的标准和规范体系,保障系统的建设和实施。

各交通运输业务可以充分利用交通运输地理信息基础平台,并结合自身业务特点,构建相关的业务应用系统,从而实现安徽省交通运输地理信息的整合和综合利用。

2.交通安全畅通与应急处置工程

(1)公路网管理与应急处置系统

加快建立健全公路网运行监测、协调管理和应急处置平台,完善对高速公路、干线公路重要路段、大型桥梁、隧道、大型互通立交、收费站、治超站、服务区等重点监控目标运行状况的日常监测与监控,强化预测预警及评估,及时发布路况、气象、交通管制和疏导分流等信息,提高公路网安全性能、服务水平以及应急处置能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便捷的出行服务。

(2)高速公路交通应急管理系统

积极推进高速公路交通诱导系统建设,通过车载终端、电台及电视台、互联网、外场诱导显示设备,及时向公众发布高速公路通行状况及各类交通信息,并进行交通法规、交通知识的宣传,有效引导车辆通行或分流,促进高速公路行车安全,倡导文明交通行为。

(3)水路管理与应急处置系统

完善水上交通、航道管理和港口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整合现有各种水上交通动态监控资源,建立健全“两干三支”等重要内河航道的船舶交通、通航环境、航道变迁、港航设施、水域污染、水文气象等状态的实时监测和安全预警信息系统,及时发布航行通(警)告、航道通告(通电)等信息,合理调度船舶通行,避免船舶交通事故发生,并为水上人命救助、通航水域清障、船舶污染防治、船舶消防等应急抢险提供信息支撑。

(4)重点营运车辆和船舶动态监测监控系统

建立健全重点营运车辆和船舶的实时监测监控系统,重点对“两客一危”车辆、重点营运货车进行实时动态监控,重点对“四客一危”船舶的安全技术状态和运行状况进行跟踪监测;建立公路水路危险品运输全程联网监管系统,加强源头管理,强化过程控制,打击非法营运,实现跨区域、跨部门信息共享和联防联控。

(5)城市交通运行状态与突发事件监测监控系统

积极推进城市客运(换乘)枢纽、公共汽车、出租汽车、轨道交通日常运行状态和突发事件监测监控系统建设,支撑应急保障、综合调度及动态监控等应用。

(6)超限超载综合治理系统

建立健全超限超载综合治理信息系统,将各治超站点、各治超相关部门通过联网方式进行信息共享和联合行动,同时与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交通运输部相关信息系统对接实现相关信息报送,在路警联动综合管理平台下实现源头治超、路面治超和高速公路治超的跨区域跨部门的联合行动,节省治超工作中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最大限度杜绝和打击非法超限超载运输行为,开创信息化综合治超的新局面,保护公路网建养成果,保障道路交通运输安全。

3.交通行业监管工程

(1)综合行政执法系统

建设统一、规范的交通综合行政执法系统,涵盖路政、运政、海事等部门的行政执法业务,实现综合行政执法的基础信息维护、协查通报、执法资格管理、案件处理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