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现浇重力式钢筋混凝土挡土墙.docx
《h现浇重力式钢筋混凝土挡土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h现浇重力式钢筋混凝土挡土墙.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h现浇重力式钢筋混凝土挡土墙
现浇重力式钢筋混凝土挡土墙
1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路、城市道路和桥梁现浇钢筋混凝土挡土墙工程施工。
2施工准备
2.1技术准备
1.施工前应核对道路、桥梁设计图纸,测量人员按道路、桥梁的施工中线、高程控制点进行挡土墙平面与高程控制测量及施工测量。
2.完成分项开工报告、混凝土试配、材料报验和审批手续以及业主、监理要求的技术性文件。
3.编制混凝土挡土墙施工方案已经审批,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2.2材料要求
1.水泥:
一般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
水泥进场应有产品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进场后应对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取样复试,其质量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等的规定。
当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3个月时,在使用前必须进行复试,并按复试结果使用。
不同品种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
2.砂:
一般采用中、粗砂。
砂的品种、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的要求,进场后按国家现行标准《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J058)的规定进行取样试验合格。
3.石子:
应采用坚硬的卵石或碎石,应按产地、类别、加工方法和规格等不同情况,按国家现行标准《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J058)的规定分批进行检验,其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的规定。
4.水:
宜采用饮用水。
当采用其他水源时,其水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的规定。
5.钢筋:
钢筋应具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单;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钢筋进场时应抽取试样做力学性能试验,其质量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3013)、《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和《冷轧带肋钢筋》(GB13788)等的规定。
当发现钢筋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现象时,应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分析或其他专项检验。
6.电焊条:
选用的电焊条应与钢筋母材相匹配,进场应有合格证。
7.外加剂:
外加剂应有产品说明书、出厂检验报告及合格证、性能检测报告,有害物含量检测报告应由有相应资质等级的检测部门出具。
进场应取样复试合格,并应检验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
外加剂的质量和应用技术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和《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有关规定。
8.掺合料:
掺合料应有出厂合格证或质量证明书和法定检测单位提供的质量检测报告,进场后应取样复试合格。
掺合料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规定,其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9.预埋件的规格、材质应符合设计要求。
2.3机具设备
1.机械:
混凝土搅拌机、混凝土输送泵(采用泵送时使用)、混凝土搅拌车、卷扬机、切割机、弯曲机、电焊机、汽车吊、翻斗车、磅秤、移动发电机。
2.工具:
钢板、小推车、刮杠、水平尺、靠尺、铁锹、振捣器等。
2.4作业条件
1.桥梁主体结构施工完成或路基填筑高程超过挡土墙基础底标高,密实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施工。
2.基底验收合格并办理完隐检手续。
3施工工艺
3.1工艺流程
测量放线→热层施工→基础钢筋制作与安装→支立基础模板→浇筑基础混凝土
→墙体钢筋及预埋件制作与安装→支立墙体模板→浇筑墙体混凝土→养生及拆模
3.2 操作工艺
1.测量放线
根据施工图纸及坐标点测放出挡土墙中心线、基础平面位置线和纵断高程线,做好平面、高程控制点。
2.垫层施工
(1)垫层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振捣密实、抹压平整。
(2)垫层底面不在同一高程时,施工应按先深后浅的顺序进行。
(3)垫层施工完成后,应复核设计高程并按设计图纸和挡墙中线桩弹出墙体轴线、基础尺寸线和钢筋控制线。
3.基础钢筋制作与安装
(1)应按有关规定进行钢筋复验、见证取样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钢筋应按品种规格、批号、分类存放,不得混存。
有严重锈蚀、麻坑、劈裂、夹砂、夹层、油污等钢筋不得使用。
(3)钢筋绑扎前应将垫层清理干净,并用粉笔在垫层上划好主筋、分布筋间距。
按划好的间距,先摆放受力主筋、后放分布筋。
预埋件、预留孔等应及时配合安装。
(4)绑扎钢筋时一般用顺扣或八字扣,除外围两根筋的相交点应全部绑扎外,其余各点可交错绑扎。
(5)在钢筋与模板之间垫好垫块,间距不大于1.5m,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6)垫块一般采用水泥砂浆制成,垫块厚度应与保护层厚度相同,垫块内预埋火烧丝,或用塑料卡来保证保护层厚度。
(7)钢筋连接方法宜采用焊接或机械连接。
(8)在绑扎双层钢筋网片时,应设置足够强度的撑脚,以保证钢筋网片的定位准确。
稳定牢固,在浇筑混凝土时不得松动变形。
(9)钢筋焊接成型时,焊前不得有水锈、油渍;焊缝处不得咬肉、裂纹、夹渣,焊药皮应清除干净。
4.支立基础模板
(1)模板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承受灌筑混凝土的冲击力、混凝土的侧压力。
(2)模板应保证挡土墙设计形状、尺寸及位置准确,并便于拆卸,模板接缝应严密,不得漏浆、错台。
(3)模板脱模剂应涂刷均匀,不得污染钢筋。
(4)轴线、模板线放线完毕,应办理好预检手续。
(5)模板安装后,应检查预留洞口及预埋件位置,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6)模板支撑时,模板下口先做水平支撑,再加斜撑固定。
5.浇筑基础混凝土
(1)混凝土浇筑前,钢筋应隐检验收合格。
模板安装牢固,缝隙平整、严密,杂物应清理干净,积水排除,并办理预检手续。
(2)混凝土配合比应符合设计强度要求。
(3)混凝土浇筑时自由落差一般不大于2m,当大于2m时,应用导管或溜槽输送。
(4)现浇重力式钢筋混凝土挡土墙,应根据挡土墙的具体形式、尺寸确定浇筑方案。
当基础与墙体分期浇筑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基础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以上时方可支搭挡土墙墙体模板。
2)浇筑基础混凝土时,宜在基础内埋设供支搭墙体模板定位连接件。
(5)混凝土振捣
1)基础混凝土宜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当振捣棒以直线行列插人时,移动距离不得超过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倍;若以梅花式行列插人,移动距离不得超过作用半径的1.75倍;振捣时振捣器不得直接放在钢筋上。
2)振捣至混凝土不再下沉,无显著气泡,表面平坦一致,开始浮现水泥浆为度。
若发现表面呈现水层,应分析原因,予以解决。
3)振捣棒宜与模板保持50mm~l00mm净距。
不宜振捣的部位应采用人工振捣。
4)混凝土应分层浇筑,分层厚度不超过300mm。
各层混凝土浇筑不得间断;应在前层混凝土振实尚未初凝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捣实完毕。
振捣次层混凝土时振捣棒应插人前层50mm~100mm。
6.墙体钢筋及预埋件制作与安装要求参照3款有关规定施工。
7.支立墙体模板
(1)按位置线安装墙体模板,模板应支牢固,下口处加扫地方木,占口模内加方木内撑,以防模板在浇筑混凝土时松动、跑模。
(2)按照模板设计方案先拼装好一面的模板并按位置线就位,然后安装拉杆或斜撑,安装套管和穿墙螺栓,穿墙螺栓规格和间距在模板设计中应明确规定。
(3)清扫墙内杂物,再安装另一侧模板,调整支撑至模板垂直后,拧紧对拉螺栓。
(4)模板隔离剂涂刷应均匀,不得污染钢筋。
(5)模板安装完成后,检查扣件、螺栓是否牢固,模板拼缝及下口是否严密,并办理预检手续。
8.浇筑墙体混凝土
(1)墙体混凝土浇筑前,在底部接茬处先均匀浇筑15mm-20mm厚与墙体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的减石子混凝土。
(2)混凝土应按规范规定分层浇筑,振捣密实,分层厚度不大于300mm。
混凝土下料点应分散布置。
墙体应连续进行浇筑,每层间隔时间不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
墙体混凝土施工缝宜设在设计伸缩缝处。
(3)预留洞口两侧混凝土浇筑高度应对称均匀浇筑。
振捣棒距洞边300mm以上,防止洞口移位、变形。
(4)混凝土浇筑振捣完毕,将上口甩出的钢筋加以整理,用木抹子按设计标高控制线对墙体上口进行找平。
(5)墙体混凝土的其他施工可参照5款施工。
9.混凝土养生
(1)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h以内加以覆盖和浇水,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有足够的湿润状态,养护期一般不少于7d,可根据空气的湿度、温度和水泥品种及掺用的外加剂的情况,适当延长。
(2)对大体积混凝土挡墙的养护,应根据气候条件采取控温措施,将温度控制在设计要求的范围内。
10.模板拆除
(1)当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以上时,方可拆除侧面模板。
(2)首先逐段松开并拆除拉杆,一次松开长度不宜过大。
不允许以猛烈地敲打和强扭等方法进行。
(3)逐块拆除模板,拆除时注意保护墙体防止损坏。
(4)将模板及支撑拆除后应维修整理,分类妥善存放。
3.3季节性施工
1.雨期施工
(1)混凝土浇筑施工时必须随时准备遮盖挡雨和排出积水,以防雨水浸泡、冲刷,影响混凝土质量。
(2)雨期施工期间,砂石含水率变化较大,要及时测定,并调整施工配合比,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3)混凝土开盘前应了解天气变化情况,尽量避免下雨时浇筑混凝土。
下雨时应对已人模振捣成型的混凝土及时覆盖,防止雨水冲淋。
(4)涂刷水溶性脱模剂的模板,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雨水直接冲刷而脱落流失,影响脱模及混凝土表面质量。
(5)在浇灌混凝土时,若突然遇雨,停歇时间过长,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时,应按施工缝处理。
雨后继续施工时,应先对接合部位进行技术处理后,再进行浇筑。
2.冬期施工
(1)冬期施工的混凝土可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控制水灰比≤0.5,并掺加防冻剂。
(2)混凝土在浇筑前,应清除模板上的冰雪。
当采用泵送混凝土时,泵管应采取保温措施。
(3)混凝土浇筑时在裸露部位表面采用塑料薄膜覆盖并加盖保温被。
对结构边、棱角等易受冻的部位应采取防止混凝土过早冷却的保温措施。
(4)模板和保温层,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其临界强度后方可拆除。
当混凝土表面与外界温差大于15℃时,拆模后的混凝土表面,应采取使其缓慢冷却的临时覆盖措施。
4质量标准
4.1现浇混凝土挡土墙
1.基本要求
(1)预拌混凝土要求生产厂家报分包单位资质、随车提供的预拌混凝土发货单、系列配合比单、碱含量试验和预拌混凝土出厂合格证等。
(2)混凝土强度实测值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3)混凝土应振捣密实、无蜂窝、麻面、露筋等缺陷。
2.实测项目
现浇钢筋混凝土挡土墙检查项目及允许偏差见表1-39。
表1-39现浇钢筋混凝土挡土墙允许偏差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mm)
检验频率
检验方法
范围
点数
1
混凝土匪抗压强度(MPa)
符合设计要求
每台班
1组
见《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
2
长度
±20
每座
1
用钢尺量
3
断面
尺寸
厚度
≥±5
每20延长
1
用钢尺量
高度
≥±5
1
4
垂直度
0.15%H且≯10
每20延长
1
用经纬仪或垂直检测
5
外露面平整度
≤5
每20延长
1
用2m直尺和塞尺量取最大值
6
顶面高程
±5
每20延长
1
用水准仪测量
注:
H为挡墙高度(m)。
3.外观鉴定
(1)混凝土表面的蜂窝、麻面不得超过该面积的0.5%,深度不超过l0mm。
(2)泄水孔坡度向外,无堵塞现象。
(3)沉降缝整齐垂直,上下贯通。
4.2模板
1.基本要求
(1)模板安装支撑牢固,不得有松动、跑模、下沉等现象。
(2)应保证挡土墙设计形状、尺寸及位置准确,并便于拆卸;应按设计要求设置变形缝,变形缝应贯通,缝板应平直,安设牢固。
.
2.实测项目
现浇钢筋混凝土挡土墙基础及墙身模板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40、表1-41的规定。
3.外观鉴定
(1)模板拼缝必须严密不漏浆,模内应清洁。
(2)模板隔离剂涂刷均匀,不得对钢筋造成污染。
表1-40现浇钢筋混凝土挡土墙基础模板允许偏差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mm)
检验频率
检验方法
范围
点数
1
相邻面板表面高差
刨光模板
≤2
20m
2
用钢尺和塞尺量测
不刨光模板
≤4
钢模板
≤2
2
表面
平整度
刨光模板
≤3
20m
2
用2m直尺和塞尺量测
不刨光模板
≤5
钢模板
≤3
3
断面尺寸
宽度
±10
20m
2
用钢尺量
高度
±10
杯槽宽度
+20,0
4
轴线位移
杯槽中心线
≤10
20m
1
用经纬仪测量
5
基础底面高程(支撑面)
+5,—10
20m
1
用水准仪测量
6
预埋件
高程
±5
每个
1
用水准仪测量,
用钢尺量位移
位移
±15
表1-41现浇钢筋混凝土挡土墙模板允许偏差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mm)
检验频率
检验方法
范围
点数
1
相邻面板表面高差
刨光模板钢模板
≤2
每20延米
4
用钢尺量
不刨光模板
≤4
2
表面
平整度
刨光模板钢模板
≤3
4
用2m直尺量
不刨光模板
≤5
3
垂直度
0.1%H且≯6
2
用垂线或经纬仪检测
4
模内尺寸
+3,—5
3
用钢尺量长、宽、高各1点
5
轴线位置
≤10
2
用经纬仪测量纵、横向各1点
6
顶面高程
+2,—5
1
用水准仪测量
注:
表中H为挡土墙高度(mm)。
4.3钢筋成型与安装
1.基本要求
(1)所配置钢筋的级别、钢种、根数、直径、强度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2)绑扎成型,绑丝应扎紧,不得松动、折断、位移,绑丝头应弯回背向模板。
(3)焊缝不得有缺口、咬肉、裂纹、夹渣现象,焊药皮应敲除干净。
(4)绑扎或焊接成型的网片或骨架应稳固,浇筑混凝土时不得松动和变形。
2.实测项目
挡土墙钢筋成型与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42的规定。
表1-42挡土墙钢筋成型与安装允许偏差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mm)
检验频率
检验方法
范围
点数
1
配置两排以上受力筋时钢筋的排距
±5
每10延米
2
用钢尺量较大偏差值
2
受力筋间距
±10
2
用钢尺量较大偏差值
3
箍筋间距
±20
2
5个箍筋间距里一尺,取较大偏差值
4
保护层厚度
±5
2
用钢尺量较大偏差值
3.外观鉴定
(1)钢筋表面无铁锈及焊渣。
(2)多层钢筋网要有足够的钢筋支撑,保证骨架的施工刚度。
5成品保护
5.1现浇混凝土拆模后要及时覆盖并洒水养生,尤其是夏季气温高,防止混凝土表面出现干裂现象。
5.2挡土墙基础及墙体模板,应在混凝土具有保证结构不因拆除模板受损伤的强度后进行。
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标准值75%及其以上时方可拆除侧模。
拆模板时不要硬砸硬撬,损坏混凝土的表面及棱角。
基础底板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25%以上时方可搭设挡土墙墙体模板。
5.3安装模板要轻起轻放,防止碰撞已完混凝土成品。
5.4施工中要有防雨措施,避免混凝土浇筑时、终凝前表面遭雨淋水冲。
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为防止出现漏浆现象,模板的拼缝应结合紧密,拼缝处可用腻子或海绵条进行封堵。
6.2为防止混凝土表面出现气泡、麻面、水波纹等缺陷,混凝土的浇筑应严格按技术交底中的顺序进行,每层浇筑厚度不大于300mm,振捣密实,不漏振、不过振。
6.3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移位时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完好,保证墙体的整体质量。
6.4为保证钢筋施工质量,所用钢筋表面应洁净,应清除浮皮、铁锈、油渍、漆皮、污垢及焊点处的水锈、药皮等。
6.5为防止泄水孔堵塞,应在墙背后填筑反滤材料,反滤材料的级配要按设计要求施工,外包滤布,防止泥土流人。
用含水量较高的粘土回填时,可在墙背设置用渗水材料填筑厚度大于300mm的连续排水层,用以防止泄水孔堵塞。
7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措施
7.1环境管理措施
1.施工垃圾要分类处理、封闭清运,防止遗洒、污染环境。
2.在邻近居民区施工作业时,要采取低噪声振捣棒,混凝土拌合设备要搭设防护棚,减少噪声扰民。
同时在施工中,采用声级计定期对操作机具进行噪声量监测。
3.混凝土罐车退场前,要在指定地点清洗料斗,防止遗洒和污物外流。
7.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措施
1.所有进人工地人员必须戴安全帽。
2.上班前应根据施工项目进行安全交底,安全员每天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工地电线按有关规定架设。
电闸箱内开关及电器必须完整无损,具有良好的防漏电保护装置,接线正确。
各类接触装置灵敏可靠,绝缘良好,无灰、无杂物、固定牢固。
4.基槽两侧安装护栏。
防护栏杆用架子管搭设,高1.2m,上下两道横杆。
5.钢筋及混凝土吊装作业时,由专人指挥,吊臂下不得站人,非施工人员不得进人吊装作业现场。
6.混凝土振捣过程中,振捣器应由两人(一人操作振捣器,一人持振捣棒)操作,操作人员必须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
附加公文一篇,不需要的朋友可以下载后编辑删除,谢谢(关于进一步加快精准扶贫工作意见)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市委扶贫工作文件精神,根据《关于扎实推进扶贫攻坚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快精准扶贫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结合我乡实际情况,经乡党委、政府研究确定,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工作目标
总体目标:
“立下愚公志,打好攻坚战”,从今年起决战三年,实现全乡基本消除农村绝对贫困现象,实现有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全面脱贫、无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全面保障,不让一个贫困群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掉队。
总体要求:
贫困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幅高于全县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以上,遏制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和贫困代际传递;贫困村基本公共服务主要指标接近全县平均水平;实现扶贫对象“两不愁三保障”(即:
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
年度任务:
2015-2017年全乡共减少农村贫困人口844人,贫困发生率降至3%以下。
二、精准识别
(一)核准对象。
对已经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以收入为依据再一次进行核实,逐村逐户摸底排查和精确复核,核实后的名单要进行张榜公示,对不符合政策条件的坚决予以排除,确保扶贫对象的真实性、精准度。
建立精准识别责任承诺制,上报立卡的贫困户登记表必须经村小组长、挂组村干部、挂点乡干部、乡领导签字确认,并作出承诺,如扶贫对象不符合政策条件愿承担行政和法律责任,确保贫困户识别精准。
(二)分类扶持。
通过精准识别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分为黄卡户、红卡户和蓝卡户三类,第一类为黄卡户,是指有劳动能力,家庭经济收入在贫困线边缘的贫困户;第二类为红卡户,是指有一定的劳动能力,家庭贫困程度比较深的贫困户;第三类为蓝卡户,是指年老体弱或因病因残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和五保户。
优先扶持黄卡户,集中攻坚扶持红卡户脱贫,对蓝卡户则通过保障扶贫来保障其基本生活。
(三)挂图作业。
根据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分三年制定脱贫规划。
乡里将根据各村情况对每年精准脱贫任务落实到户到人,建立台账,并用图表标注清楚,挂图作业,脱贫一户销号一户,做到“贫困在库,脱贫出库”。
三、精准施策
针对贫困村和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分清类别,分类施策,强化措施,扎实推进各项扶贫政策落实到实处。
在抓好贫困村公共设施和服务方面的建设同时要抓好对贫困户的帮扶,做到精准施策。
(一)推进基础设施扶贫
1.对“十三五”扶持贫困村25户以上的所有自然村,由规划所牵头负责进行村庄建设规划。
2.重点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着力解决贫困群众最需要、最期盼的交通、电力、水利、就医就学等方面“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让贫困群众享受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
到2015年完成2个贫困村25户以上自然村水泥路建设,确保到2016年底新一轮贫困村中25户以上自然村全部通水泥路;在调查摸底和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确保到2016底全面完成农村贫困户土坯房和危旧住房的改造任务;灌溉渠系建设和小山塘除险加固改造主要倾向贫困村,提高灌溉能力,到2017底基本解决贫困村农村居民饮水安全和生产用水困难问题;每年安排贫困村至少一个“一事一议”项目,以帮助解决路、桥、水等问题。
(二)推进产业扶贫
1.培育壮大特色富民产业。
大力发展高产油茶、白莲、等特色种植业和特色养殖业,鼓励支持贫困户依据当地资源禀赋发展“一村一品”富民特色产业。
为贫困户发展种养业优先立项和优先提供苗木和种苗。
每年通过产业扶持贫困户50户以上,到2020年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每户都有一个长效增收的主业。
乡财政筹集资金,重点打造空坑——XX扶贫产业带,带动全乡贫困群众发展扶贫产业。
2.筹集精准扶贫到户资金。
县乡筹集精准帮扶到户资金,对贫困户发展产业给予奖补,或提供小额贷款担保、贴息、补助农业保险,以及提供信息、技术、服务等。
县财政每年从产业扶贫资金中,切出一半以上用于精准扶贫到户,发展了扶贫产业的贫困户,经验收合格后每户获得一次性扶持资金5000元,按规划分批实施,5年内全覆盖;另外切除部分资金,用于贫困户精准扶贫发展产业贷款贴息。
3.积极探索“四位一体”的产业扶贫新模式。
指导贫困村选择一个适合当地发展的高效产业;组建一个支撑有力的合作组织;设立一个产业贷款风险补偿金,为条件成熟的贫困村安排20万元产业扶贫专项资金,作为贫困户产业发展贷款风险补偿金,由合作商业银行按1:
8放贷;创建一个部门配合的帮扶机制,县委农工部、县农业局、县林业局、县蔬菜局等相关部门在贫困村产业选择、合作社组建、技术培训推广、市场开发等方面会给予大力支持,共同推进。
4.创新产业发展服务体系。
鼓励贫困农户以土(林)地经营权作价入股方式,参与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农场和联户经营等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对贫困户创办的家庭农场和有贫困户参与的合作社,县财政将重点给予资金扶持。
广泛推行“千村万户老乡工程”,力争2-3年覆盖黄卡、红卡贫困户,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
(三)推进搬迁扶贫
1.正确引导。
对地处边远、生存和发展条件较差、就地扶贫难以奏效的贫困户,坚持群众自愿、规模适度、梯度安置的原则,稳步推进贫困人口向县城工业园、县城次中心、中心圩镇或中心村有序搬迁转移。
2.整合资源。
积极整合资源支持搬迁移民集中安置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搬迁移民集中安置点的道路、通水、通电、学校、幼儿园、卫生所、文化等公共设施。
3.扶持政策叠加。
搬迁移民户可同时享受搬迁移民扶贫补助和农村危旧房、土坯房改造补助,对特别困难的搬迁户,进一步提高建房补助标准,动员和引导社会力量“一对一”帮扶;搬迁移民户除享受移民安置各项扶持政策外,迁出地的土地、山林、水面等承包经营权不变;帮助其解决后续发展问题,实现稳得住、奔小康能致富。
(四)落实智力扶贫政策
1.优先支持贫困村发展教育。
加强贫困村学校规划,优先立项解决贫困村薄弱学校改造,同步实现标准化和现代远程教育,新招聘的老师优先安排到贫困村小学任教,每年安排优秀小学教师到贫困村小学轮流支教,让贫困村的小学生能就近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优先支持贫困村利用闲置校舍改建公办幼儿园、村小增设附属幼儿班、学前教育巡回支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