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走进中国的传统节日》口语交际习作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小学语文《走进中国的传统节日》口语交际习作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走进中国的传统节日》口语交际习作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语文《走进中国的传统节日》口语交际习作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走进中国的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在实践中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及民风习俗等,思考中国传统节日流传的意义,初步感受祖国悠久的传统文化。
2.能够充分利用多种途径搜集资料,体验交流与协作的快乐。
3.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某一个节日进行习作,并将自己搜集的民俗合理地运用到习作中。
习作要求:
1、可以借助家长的朋友圈打开记忆的闸门,也可以和妈妈或小伙伴一同回忆„„
2、把事情经过写清楚,写具体,写得有趣,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3、通过事情表达节日的美好,旨在突出“记忆深刻”,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事,体现个性化。
二、课前准备:
1、搜集和传统节日有关的民风民俗。
2、师准备范文两篇。
朋友圈,通知几个家长待机。
三、教学重难点
通过表达节日的美好回忆,围绕“记忆”两字,选择印象最深的节日往事,尤其是情节要进行真实、具体、细致地描述,详略得当。
4、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
同学们,学了第二单元你了解了哪些民风民俗?
我们从北京春节的年味十足,到有着悠久历史的藏戏,还有那独特的客家民居和傣族民居。
可以说,这一个单元的学习,让我们收获了很多民风民俗方面的知识,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这个话题,聊一聊、写ー写中国的传统节日。
(二)回味传统节日
传统节日形成,是一个国家历史文化长期积淀簧聚的过程。
下面同学们看一段视频,猜是哪个节日?
除了春节,中国还有哪些传统节日?
让我们一起再重温一下中国的传统节日。
(三)对话传统节日
1、课前,大家搜集了一些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民风民俗资料,下面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推选代表,介绍本组最有特色的民风民俗,怎样介绍才能给全班同学留下深刻的印象。
2、看图猜节日。
(四)习作方案巧指导
1.听了同学们对传统节日的精彩介绍,老师将大家的发言进行了汇点,出示表格。
2、(多媒体展示:
先审题)
先审题
师:
请同学们看题目“我的节日记忆”,想想:
①今天我们要写的是人还是事?
(事)
②什么是记忆?
(多媒体展示)
③题目上有哪些限定的范围?
(只能写节日的事)
④ “我的节日记忆”中要重点表现的是“我”还是“事”?
⑤你怎样理解“记忆”?
我们还可以从多种角度去理解它 :
意义:
节日中的事可能给了你启迪,明白了什么,懂得了什么,甚至是人生的里程碑,是有“意义”。
情感:
节日中的你,天真可爱的,极富情感,对父母的亲情、对伙伴的友情,同样难以忘怀,是一种“情感”。
欢乐:
节日与欢乐应该连在一起。
爱玩、寻开心是你的特点,美食、美衣、玩具、活动,假日,节日的氛围无论哪一样都会令你快乐,给你带来了欢乐。
师:
这样我们就一下子明确文章的中心。
师:
你看通过审题我们很快弄明白了这么多!
(多媒体展示归纳)
师:
我们终于明白了,我们要做的是什么样的房子。
真好!
紧接着,我们就要为做这所“房子”准备材料了。
祝愿我们的房子早日竣工。
(多媒体展示:
找材料)
3、找材料
①我们身边的事情:
出示视频
②教师出示范例2篇
③请妈妈讲讲我们节日中记忆最深刻的事情:
微信连线2到3名学生的妈妈,听一听妈妈们对自己孩子记忆深刻的节日故事。
(五)、动手写提纲。
(六)分享自己的习作
我们分享的方式有很多,QQ空间,微信朋友圈,微博等等很多社交工具可以让我们把自己童年的趣事分享给大家。
板书设计:
走进中国的传统节日
节日里的记忆
审题:
事,我,记忆,传统节日,民风民俗
找材料
组材
《走进中国的传统节日》学情分析
作为六年级的学生虽然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作文修改能力,但是习作还存在着千篇一律和内容空洞的问题,而精选材和细节地刻画一直是学生的一个弱点,因此本次习作指导的重点就定在选材和把内容写具体上。
在进行教学设计以前我还特意让学生在无教师指导的情况下写了一篇以《记忆最深刻的一件事》为命题的写作,发现学生端起架子来写的很多,完全没有学生习作的口吻,针对这一现象,我把“我手写我心”也列入到本次写作的教学重点中去,而且还把家长朋友圈的记录和“听妈妈讲节日的故事”列入到教学环节中。
《走进中国的传统节日》效果分析
从整节课来看教学设计的学习目标已经完成,而且也很好地突破学生写作材料少的缺憾。
在找材料环节,设计了与家长连线,本来是设计了与两到三名学生家长连线,因为时间关系只连线了一位家长,这个在材料的拓展上显得就单薄了一些,但是正是家长的参与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也直接促成了这次写作的成功。
同时这次习作在字数没有做具体要求,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有所收获,各有提高。
《走进中国的传统节日》教材分析
童年,节日,是孩子们充满纯真和情趣的时光,也是令人留恋和难以忘怀的时光。
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学生了解到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民风
民俗,体会到作者是怎样写出民俗特点的。
安排这次口语交际和习
作的训练,一是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调查访问,继续感受和吸收
民俗文化中的智慧和营养;二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本次的口语交际和习作可以整合在一起进行指导。
选择的内
容可以是节日习俗,也可以是富有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
或新颖、别致的民间工艺品;可以是课外阅读时知道的,也可以
是调查访问了解到的或是在别的地方亲眼看到、亲身感受到的。
只要是关于民风民俗的内容,都可以成为本次口语交际和习作的
内容。
围绕着本组专题“口语交际及习作”安排了交流“走进中国的传统节日”和写记忆中的节日等内容。
所以,教师应从整体上观照本组的教学内容和编排特点,把理解内容和体会情感、读书与表达、语言积累与语言运用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高年级的学生已具备独立审题的能力,能够按照题目要求,选择事例并把事情过程叙述清楚。
但是,选择趣味性强并把“记忆”写具体是学生习作的难点。
所以指导课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帮助学生打开写作思路,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事。
指导学生合理构思,找到深刻点,知道这部分内容应该重点写。
《走进中国的传统节日》评测练习
根据本次习作的要求,写一段你节日中记忆深刻的一件事,字数不限。
要求:
1、把事情经过写清楚,写具体,详略得当,写得有意义、有情或者有趣,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2、通过事情表达对节日的喜爱,旨在突出“记忆深刻”,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事,体现个性化。
《走进中国的传统节日》课后反思
这节课我没有预讲过,怀着一颗惴惴不安的心录了一节公开课。
期间语言出现几次不当,几个环节也差点失控,比如对这一章民风民俗的了解,很多学生出现蒙圈的状况。
第一次没有试讲录课,我觉得还是比较成功比较满意的。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作品大多是根据自己从实例作文中看到的给陌生人送温暖,坐公交车让座等等别人的生活,并非做到“我手写我心”。
所以在设计时本课时特意针对这一现象进行设计,这次教学设计重点是突破学生即使有材料可写,而且做到“我手写我心”。
为了突破这一教学难点,我特意增加了家长朋友圈与家长微信连线的活动,这样就会极大避免孩子们写别人生活的情况,而且让家长参加进来,增加了家长与孩子的互动,极大促进了孩子们写作的积极性。
本来想多连线几个家长的,没想到这个家长讲的比较多,也挺有指导意义,所以就没有再联线其他人。
出示朋友圈和连线家长,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给这堂课充满了不确定性,比如朋友圈,踩高跷打鼓那一段,视频一播放,就听有同学小声嘀咕:
滕宇凡!
还有关梦瑶。
这是个意外,因为我是从滕宇凡家长朋友圈下载的,只知道有滕宇凡,所以我急中生智,说“听说还有一位在场”。
与家长连线,我只提前告诉她准备的内容,没想到她讲的不但多而且内容丰富,但是从与家长连线的情况看,有家长参与进来的环节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写作的兴趣,也直接避免了孩子抄袭其他作品,从这点看来,这节课的尝试很是很成功的。
《走进中国的传统节日》课标分析
《口语交际习作二》是人教2019课标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最后一个板块。
语文的教学目标不仅是语文学习成绩和分数的提高,它不仅是一门基础学科,它也是我们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工具,读说拼写等等都是掌握语文必要的要求。
六年级语文阶段性目标:
习作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像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学写常见应用文。
(删:
学写读书笔记)
4.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5.习作要有一定速度。
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调整:
不提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原7条,现5条)
口语交际
1.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
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听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
4.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5.能根据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作简单的发言。
6.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
一、现代教学手段技术在语文园地中的使用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可用的设备和仪器也在不断增加尤其是近些年网络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为学习增添许多课堂乐趣。
例如在进行古诗词学习的时候,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同学展示些诗词相关的图片,通过网络搜索关于诗人最全面的相关介绍,这样既使教学的课堂生动有趣,又在唱歌的过程中进行歌词的记忆,这样可以增加同学的记忆效果,达到背诵经典古诗词的效果。
在学习文章的时候,可以将教学内容做成ppt的形式,这是多媒体应用于教学之后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给学生更加深刻的印象,有利于更好地学习知识。
教师还可以播放课文经典段落的相关视频,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达到教学目标。
教师在进行教学口语交际习作的学习时要注意多加运用多媒体。
教师可以将口语交际习作内容做成ppt,也可以搜集相关教学视频进行观看和学习。
用常见的多媒体设备如录音机投影仪和电视可以将语口语交际习作做的更加吸引学生注意力。
多媒体的应用相对减轻了教师备课的压力,让教师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学生教育上,新的教学手段也可以让教师更加有教学的热情和信心。
多媒体使得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
二、在口语交际习作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发出自己的声音
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都是学生听,老师说。
这种模式是存在一定弊端的,这种方式是单调乏味的,在这过程中,学生并没有主动参与接受知识,只是老师一味进行知识的灌输,学生在被动接受知识的情况下就会产生学习效率低下的结果。
因此,让学生在课上一味听是行不通的。
在口语交际习作的教学中,教师应该适当加以引导,学生学到了理解文章的正确的思路,形成思考习惯,长期发展中,学生对课程接受能力加强之后,学生就学会了用自己的语言对课文进行解释和阅读形成自己的思考思路和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