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原理综合复习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558000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8.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原理综合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安全原理综合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安全原理综合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安全原理综合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安全原理综合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全原理综合复习题.docx

《安全原理综合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原理综合复习题.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全原理综合复习题.docx

安全原理综合复习题

安全原理综合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安全指标

2、本质安全化

3、安全目标管理

4、安全文化

5、重大危险源

二、简答题

1、简述降低事故严重度有那些措施。

2、简述多米诺骨牌理论的内容。

3、我国安全监察机构是如何设置的?

4、安全投资的合理比例如何确定?

可采取哪些方法?

5、简述安全的极向性的含义。

6、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统计范围是什么?

7、简述安全价值与生产价值的关系。

8、我国当前通用的对工伤事故的分类方法一共将其分为多少类?

分别是什么?

9、事故有限性的含义是什么?

10、简述安全科学技术一级学科及其包含的二级学科的内容。

11、为了预测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目前可采取的安全方法主要有哪些?

12、简述人机功能分配的一般原则。

13、何谓安全价值,安全价值包括哪些内容?

三、计算题

一、某钢铁厂1998年平均在籍职工50,000人,年产钢250万吨。

该年度内因工伤事故死亡2人、重伤3人、轻伤120人。

设重伤损失工作日累计为8000日,轻伤损失工作日累计为9000日。

设工人每人每年工作300天,每天工作8小时。

试计算以下伤亡事故统计指标:

千人死亡率,千人重伤率,百万工时伤害率,千人负伤率,伤害严重率,伤害平均严重率,百万吨钢死亡率。

二、某厂前两年内共发生伤亡事故105次,若安全状况不变,试计算来年每月不发生伤亡事故的概率是多少?

每月内发生伤亡事故次数不超过3次的概率是多少?

(提示:

泊松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为

,其中x为伤亡事故次数,λ为该时期内伤亡事故的平均次数。

四、分析题

某小区建筑面积为8000m2,由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开发建设,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总承包。

该工程于2000年12月25日开工,2002年9月2日完工,并于9月9日开始拆除外脚手架及升降机。

9日14时30分左右,机修班组负责人王一带领王二、王三、王四进入施工现场,对升降机进行降层拆迁工作(从17层降至15层)。

王一在一层看护,其余3人到升降机顶进行拆卸工作。

首先拆去了用于防止吊笼坠落的安全钢丝绳。

15时30分,在拆除电控箱的电源线和控制线时,曳引机卷筒的钢丝绳突然在卷筒处断裂,吊笼坠落至15层,撞到垫设的2根钢管。

这两根钢管由于无法承受吊笼的冲击而弯曲,与吊笼一起坠落至楼底。

吊笼内3人经医院抢救无效,先后死亡。

3人在医院的抢救费共5万元,每人抚恤费10万元,公司停工1个月,损失300万元,升降机修复费用100万元。

1、确定这起事故的事故类别。

2、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统计范围是哪些?

这起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是多少?

3、死亡事故的损失工作日数按多少天计算?

这起事故因伤亡造成的总损失工作日数是多少天?

五、论述题

一、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造成的。

试述,应如何防止事故的发生。

二、试论述事故的基本特征。

三、试论述安全的基本特征。

安全原理综合复习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安全指标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一个生产(或生活)系统,在完成其功能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事故损失的可接受水平。

2、本质安全化一般是针对某—个系统(或设施)而言,是表明该系统的安全技术与安全管理水平已达到了本部门当代的基本要求,系统可以较为安全可靠的运行;但并不表该统绝对不会发生事故。

3、安全目标管理是目标管理在安全管理方面的应用,是企业确定在一定时期内应该实现的安全生产总目标,分解展开,落实措施,严格考核,通过组织内部自我控制达到安全生产目的的一种安全管理方法。

4、安全文化是人类在生产、生活、生存活动中,为保护身心安全与健康所创造的有关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5、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规定的一种或一类特定危险物质的单元(或设施)称为重大危险源。

二、简答题

1、①对危险因素的能量进行限制或者分散风险②防止能量逸散③加装缓冲能量的装置④避免人身伤亡的措施。

2、海因里希认为伤亡事故的发生是一连串事件,按一定顺序互为因果依次发生的结果。

这些事件有如五块平行摆放的骨牌,第一块倒下后就引起后面的牌连锁式地倒下。

最初提出的事故因果连锁过程包括如下5个因素:

遗传及社会环境、人的缺点、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伤害。

3、我国成立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下设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专司煤矿安全监察执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综合管理全国安全生产工作、履行监督管理职能。

同时,成立了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作为国务院议事协调机构,负责协调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中的重大问题,安全生产委员办公室设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4、保证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所需的安全条件的安全投资消耗量就是安全投资的合理投入量。

根据上述原则,安全经济投资占国民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中的合理比例的确定,应以经济增长率既定目标作为首要的依据。

在实现既定的经济增长率目标的前提下、以政府财政收入来表示的国力大小是确定这一合理比例的上限,而满足经济增长所要求的最低限度的安全条件所需投资总量(或相对量),则是安全投资的下限。

目前安全投资的合理比例的确定,有系统推测法、历史比较法、国际比较法等方法。

5、安全的极向性有三层含义:

①安全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一种“零——无穷大”事件,或者称为“稀少事件”。

即事故或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趋向零),是一种小概率事件,而一旦发生后果却十分严重(趋向无穷大),再有危害事件的作用强度有时很小(趋向零),但具有累积效应。

②“极向性”的第二层含义是:

安全与危险互补,安全性=1—危害性,当安全性趋于极大值时,危险性趋于极小值。

反过来,也是这样。

③第三层含义是从人的角度来考虑,人类从事安全活动总是希望以最小投入获得最大安全。

6、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包括:

人身伤亡所支出的费用,善后处理的费用,财产损失价值,间接经济损失包括:

停产减产损失价值,工作损失价值,资源损失价值,处理环境污染的费用,其他损失费用。

7、生产价值与安全价值的关系可以用公式来表达:

生产价值=生产活动×效益系数×安全系数安全系数=1-(事故损失价值/净产值)。

0≤安全系数≤1,当安全系数=1时,生产过程是绝对安全的,这时的生产效益只随效益系数变化,这种情况极为少见;当安全系数<1时,生产效益不但随效益系数变化,也随安全系数变化;当安全系数=0时,生产过程没有丝毫安全保证,只要生产就会发生事故,会出现负效益。

所以,生产是离不开安全的,二者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8、一共分为20类。

分别是:

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器工具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刺割、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和受压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

9、安全的极向性有三层含义:

①安全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一种“零——无穷大”事件,或者称为”稀少事件”。

即事故或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趋向零),是一种小概率事件,而一旦发生后果却十分严重(趋向无穷大),再有危害事件的作用强度有时很小(趋向零),但具有累积效应。

②“极向性”的第二层含义是:

安全与危险互补,安全性=1—危害性,当安全性趋于极大值时,危险性趋于极小值。

反过来,也是这样。

③第三层含义是从人的角度来考虑,人类从事安全活动总是希望以最小投入获得最大安全。

10、根据国家标准GB/T13745-T1992《学科分类及代码》中,将安全科学技术列为一级学科(代码:

620),该学科体系由5个二级学科和27个三级学科组成,安全科学技术下属的二级学科包括:

安全科学技术基础学科、安全学、安全工程、职业卫生工程、安全管理工程。

11、目前可采取的安全方法主要有:

本质安全化方法、人机匹配法、生产安全管理一体化方法、系统方法、安全教育方法、安全经济方法和高技术系统安全管理方法。

12、根据人机特性的比较,为了充分发挥各自的优点,人机功能合理分配的原则应该是:

笨重的、快速的、持久的、可靠性高的、精度高的、规律性强的、单调的、高阶运算的、操作复杂的、环境条件差的工作,适合机器来做;而研究、创造、决策、指令和程序的编排、检查、维修、故障处理、及应付不测等工作,适合于人来承担。

13、安全价值是一种运用价值工程的理论和方法,依靠集体智慧和有组织的活动,通过对某些安全措施进行安全功能分析,力图用最低的安全寿命周期投资,实现必要的安全功能,从而提高安全价值的安全技术经济方法。

其包括:

降低安全寿命周期投资、安全功能分析、实现必要的安全功能、集体智慧和有组织地实施各项工作。

三、计算题

一、某钢铁厂1998年平均在籍职工50,000人,年产钢250万吨。

该年度内因工伤事故死亡2人、重伤3人、轻伤120人。

设重伤损失工作日累计为8000日,轻伤损失工作日累计为9000日。

设工人每人每年工作300天,每天工作8小时。

试计算以下伤亡事故统计指标:

千人死亡率,千人重伤率,百万工时伤害率,千人负伤率,伤害严重率,伤害平均严重率,百万吨钢死亡率。

解:

千人死亡率

千人重伤率=

百万工时伤害率

千人负伤率

伤害严重率

伤害平均严重率

百万吨钢死亡率

二、某厂前两年内共发生伤亡事故105次,若安全状况不变,试计算来年每月不发生伤亡事故的概率是多少?

每月内发生伤亡事故次数不超过3次的概率是多少?

(提示:

泊松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为

,其中x为伤亡事故次数,λ为该时期内伤亡事故的平均次数。

解:

每月平均伤亡事故次数λ为:

每月不发生伤亡事故的概率为:

每月内发生伤亡事故次数不超过3次的概率为:

四、分析题

1、起重伤害

2、直接经济损失的统计范围包括:

人身伤亡所支出的费用;善后处理费用;财产损失价值。

本次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为:

5+10×3+100=135(万元)

3、死亡事故的损失工作日按6000天计算,本次事故因伤亡造成的损失工作日为:

6000×3=18000(日)

五、论述题

一、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造成的。

试述,应如何防止事故的发生。

回答要点:

为了防止事故的发生,主要应当防止出现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在此基础上充分考虑人和机器的特点,使之在工作中相互匹配。

1、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

首先,要对人员的结构和素质进行分析,找出容易发生事故的人员层次和个人以及最常见的人的不安全行为。

然后,在对人的身体、生理、心理进行检查测验的基础上,合理选配人员。

加强对人的教育、训练和管理,提高生理、心理素质,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安全操作技能,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消除不安全行为。

2、防止物的不安全状态:

应把重点放在提高技术装备的安全化水平上,大力推行本质安全技术。

技术装备安全化水平的提高也有助于改善管理和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

3、人机相互匹配:

根据人和机器的特点,让人员和机器合理地分配任务,实现安全有效地生产。

在进行人、机功能分配时,应该考虑人的准确度、体力、动作的速度及知觉能力四个方面的基本界限,以及机器的性能、维持能力、正常动作能力、判断能力及成本四个方面的基本界限。

人员适合从事要求智力、视力、听力、综合判断力、应变能力及反应能力较高的工作,机器适于承担功率大、速度快、重复性作业及持续作业的任务。

二、试论述事故的基本特征。

事故的特征主要包括:

事故的因果性、事故的偶然性、必然性和规律性,事故的潜在性、再现性和预测性。

(1)事故的因果性

因果,即原因和结果。

因果性即事物之间,一事物是另一事物发生的根据,这是一种关联性。

事故是许多因素互为因果连续发生的结果,一个因素是前一个因素的结果,而又是后一因素的原因。

也就是说,因果关系有继承性,是多层次的。

事故的因果性决定了事故的必然性。

事故是一系列因素互为因果,连续发生的结果。

事故因素及其因果关系的存在决定事故或迟或早必然要发生。

其随机性仅表现在何时、何地、何原因意外事件触发产生而已。

掌握事故的因果关系,砍断事故因素的因果连锁,就消除了事故发生的必然性,就可能防止事故的发生。

(2)事故的偶然性、必然性和规律性

从本质上讲,伤亡事故属于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随机事件。

就一特定事故而言,其发生的时间、地点、状况等均无法预测。

事故是由于客观存在不安全因素,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某些意外情况而发生的,这些意外情况往往是难以预知的。

因此,掌握事故的原因,可减少事故的概率;掌握事故的原因是防止事故发生的必要条件。

但是,即使完全掌握了事故原因,也不能保证绝对不发生事故。

事故的偶然性还表现在事故是否产生后果(人员伤亡,物质损失),以及后果的大小如何都是难以预测的。

反复发生的同类事故并不一定产生相同的后果。

事故的偶然性决定了要完全杜绝事故发生是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

事故的必然性中包含着规律性。

既为必然,就有规律可循。

必然性来自因果性,深入探查,了解事故因果关系,就町以发现事故发生的客观规律,从而为防止发生事故提供依据。

应用概率理沦,收集尽可能多的事故案例进行统计分析,就可以从总体上找出带有根本性的问题,为宏观安全决策奠定基础,为改进安全工作指明方向,从而做到“预防为主”,实现安全生产的目的。

由于事故或多或少地含有偶然性,因而要完全掌握它的规律非常困难。

但在一定范畴内,用一定的科学仪器或手段却可以找出它的近似规律。

从外部和表面上联系,找到的内部决定性的主要关系却是可能的。

从偶然性中找出必然性,认识事故发生的规律性,变不安全条件为安全条件,把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之中。

这就是防患于未然,预防为主的科学根据。

(3)事故的潜在性、再现性、预测性和复杂性

事故往往是突然发生的。

然而导致事故发生的因素,即“隐患或潜在危险”是早就存在,只是未被发现或未受到重视而已。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旦条件成熟,就会显现而酿成事故,这就是事故的潜在性。

事故一经发生,就成为过去。

时间一去不复返,完全相同的事故不会再次显现。

然而没有真正地了解事故发生的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去消除这些原因,就会再次出现类似的事故。

应当致力于消除这种事故的再现性,这是能够做到的。

人们根据对过去事故所积累的经验和知识,以及对事故规律的队识,并使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可以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预测。

事故预测就是在认识事故发生规律的基础上,充分了解、掌握各种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因素以及它们的因果关系,推断它们发展演变的状况和可能产生的后果。

事故预测的目的在于识别和控制危险,预先采取对策,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事故的发生取决于人、物和环境的关系,具有极大的复杂性。

三、试论述安全的基本特征。

1、安全的必要性和普遍性。

安全是人类生存的必要前提.安全作为人的身心状态从其保障条件是绝对必要的。

实现人的安全又是普遍需要的。

在人类活动的一切领域,人们必须尽力减少失误、降低风险,尽量使物趋向本质安全化。

2、安全的随机性。

安全取决于人、物和人与物的关系协调,如果失调就会出现危害或损坏。

安全状态的存在和维持则间、地点及其动态平衡的方式等都带有随机性。

3、安全的相对性。

安全标准是相对的,安全的内涵引申程度及标准严格程度取决于:

人们的生理和心理承受的范围,科技发展的水平和政治经济状况.社会的伦理道德和安全法学观念,人民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程度等现实条件。

4、安全的局部稳定性。

无条件地追求绝对安全,特别是巨系统的绝对安全是不可能的。

但有条件地实现人的局部安全或追求物的本质安全化,则是可能的、必须的。

5、安全的经济性。

安全科学技术作为第一个产力,不仅可提高生产效率,而且对维护和保障生产安全运转、人的生命和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它作为生产力投入有其馈赠性的经济价值,包括创造的产品本身的安全性能同样含有安全的潜在经济价值,另一方面,安全保障不出现危险、伤害和损坏就等于创造了经济效益。

6、安全的复杂性。

安全与否取决于人、物、环境及其相互关系的协调,实际上形成了人、机、环境运转系统,这是一个自然与社会结合的开放性巨系统。

在安全活动中由于人的主导作用和本质属性,包括人的思维、心理、生理等因素以及人于社会的关系,即人的生物性和社会性,使安全问题具有极大的复杂性。

7、安全的社会性。

安全与社会的稳定直接相关。

无论人为的或自然的灾害,生产中出现的伤亡事故,交通运输中的车祸、空难,家庭中的伤害及火灾,产品对消费者的危害,药物与化学产品对人健康的影响,甚至旅行、娱乐中小的意外伤害等都给国计民生带来心灵上和物质上的危害,成为是影响社会安定的重要因素。

8、安全的潜隐性。

对各类事物的安全本质和运动变化规律的把握程度,总是受人的认识能力和科技水平的局限。

许多产品都还存在许多潜在危害,现今尚且有待人们去做深入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远程网络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