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与交通工程规划设计.ppt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55646 上传时间:2022-11-11 格式:PPT 页数:97 大小:93.2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路与交通工程规划设计.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道路与交通工程规划设计.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道路与交通工程规划设计.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道路与交通工程规划设计.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7页
道路与交通工程规划设计.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道路与交通工程规划设计.ppt

《道路与交通工程规划设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路与交通工程规划设计.ppt(9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道路与交通工程规划设计.ppt

第二章道路与交通工程规划设计(1212学时)学时)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园林道路断面设计第三节道路平面线型设计第四节交叉结点设计第五节园路结构设计第六节园林铺地设计第七节园路施工第一节概述一、园路的作用1、组织空间、引导游览:

把全园分隔成各种不同功能的景区,同时又通过道路,把各个景区联系成一个整体。

园路是游客的导游者(动观)。

2、组织交通(游人、园务):

游客的集散、疏导、运输工作。

3、构成园景:

“因景得路”、“因路得景”。

4、其他功能:

如通风,日照、给排水结合园路考虑功能要求。

二、园路的基本类型和分类1、园路的基本类型路堑型路堤型2、园路的分类

(1)按园林属性不同分:

风景区道路:

A.主干道;B.次干道;C.游览大道;D专用道路。

公园道路(园路):

A.主园路;B.次园路;C.小径;D.专用道。

(2)按路面使用材料的不同分:

整体路面;块料路面;碎料路面;简易路面。

(3)按力学性质的不同分:

柔性路面;刚性路面。

三、布局形式西方园林多为规则式布局,园路笔直宽大,轴线对称,成几何形。

中国园林多以山水为中心,园林也多采用自然式布局,园路讲究含蓄;但在庭园、寺庙园林或在纪念性园林中,多采用规则式布局。

园路的布置应考虑:

1、回环性;2、因景筑路;3、多样性。

园路示例园路示例园路示例园路示例形式形式形式形式园路示例园路示例园路示例园路示例色彩色彩色彩色彩园路示例园路示例园路示例园路示例质感质感质感质感园路示例园路示例园路示例园路示例寓意寓意寓意寓意第二节园林道路断面设计一、道路横断面设计

(一)横断面的组成1、基本概念

(1)道路的横断面就是垂直于道路中心线方向的断面,它关系到交通安全、环境卫生、用地经济、园林景观等。

(2)各部分组成车行道、人行道或路肩、绿带、地上和地下管线(给水、电力、电讯等)共同敷设带(简称共同沟)、排水(雨水、中水、污水)沟道、电力电讯照明电杆、分车导向岛、交通组织标志、信号和人行横道等,见图。

(3)红线指风景园林规划中道路专用地与其它用地的分界线,红线宽度等于道路横断面中各组成部分用地宽度的总和。

机动车道宽度+非机动车道宽度=车行道宽度机动车道宽度=车道数*1条车道宽度=n*(3.54.0m)2、横断面类型

(1)一块板横断面:

即所有机动与非机动车辆都在一条车行道上混合行驶,以路面划线。

(2)两块板横断面:

由路幅中央设置一条分隔带或绿带,将车行道一分为二,此时形成对向车流分道的两条车行道。

但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同向仍然混合行驶。

(3)三块板横断面:

即用两条分隔带或绿带分隔对向车流、分隔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将车行道分成三条车道。

3、风景园林道路的最小参考宽度

(二)道路横断面设计1、车行道设计风景园林交通量小,主要行驶游览观光、交通联系、内部生活供应和园艺操作等车辆。

车速不高,荷载不大,车行道宽主要是由风景园林总体规划布局确定,使用经验表明,每条车道宽采用3.753.5m是恰当的。

带有路肩式的横断面,机动、非机动车都可以灵活借用,错车颇为便利。

2、车行道路拱设计(排水!

)为使道路上地面水,包括园林草坪等地面水迅速排人道路两侧的明沟或雨水口内,道路车行道横断面应做成横向倾斜的坡度。

一般有以下二种形式:

(1)抛物线型路拱:

(2)直线型路拱:

单向直线横坡式凹形双向横坡式凸形双向横坡式3、路拱横坡度的数值规律:

目的是便于排水;路面越光洁,横坡数值越小。

二、道路纵断面设计1、道路纵断面的概念是指车行道中心线的竖向剖面;路的中心线在纵断面上为连续相折的直线;在换坡转折交点处为竖曲线。

2、道路纵断面设计的主要内容

(1)确定路线合适的标高;

(2)设计各路段的纵坡及坡长;(3)保证视距要求,选择竖曲线半径,配置曲线计算施工高度等。

3、道路纵断面线型设计的要求

(1)线型平顺,保证行车安全和设计车速。

(2)路基稳定,工程量小,清除过大的纵坡和过多的折点。

(3)保证与相交的道路、广场、街坊、沿路建筑物和出人口有平顺的衔接。

(4)保证路两侧的街坊或草坪及路面水的通畅排泄,必要时还得辅以锯齿形边沟设计,以解决纵坡过于平坦(i纵3)问题。

(5)纵断面控制点(如相交道路、铁路、桥梁、最高洪水位、地下建筑物等)必须与道路平面控制点一起加以考虑。

4、道路最大与最小纵坡及竖曲线的确定

(1)最大纵坡imax由机动车的动力特性和我国交通工具及事故的国情分析出发,最大纵坡值宜取imax8。

非机动车的上坡能力取决于人力,由北京市政设计部门对人力平板三轮车行驶观察分析,道路纵坡以2为宜,最大不得超过3。

(2)最小纵坡imin为便于地面水的排除与地下管线的埋置,道路纵坡宜安排具有最小纵坡35。

(3)坡长限制机动车:

为行车的安全与经济,当道路纵坡大于5时,需要对坡长进行限制。

非机动车:

(4)竖曲线路线纵坡转折处,应设竖曲线,以使行车平顺和驾驶员纵向视线不受阻碍。

5、纵断面设计图确定设计线,设计竖向线,计算填挖高度,定桥涵,护岸,挡(护)土墙位置,绘制纵断面设计图等工作。

绘制纵断面设计全图:

第三节道路平面线型设计一、平面线型设计的基本内容与要求1、平曲线:

为保证汽车行驶的平顺安全,设计时在折线段需要插入曲线,以缓和行车方向的突然改变,这曲线就叫平曲线。

2、基本内容:

确定道路在平面上的位置,由勘测资料和道路性质等级要求,以及风景景观之需,定出道路中心线的位置,确定直线段,选用平曲线半径,合理解决曲直线的衔接,恰当地设置超高、加宽路段,保证安全视距、绘出道路平面设计图。

3、总的要求:

平顺、直捷、经济以及艺术景观要求下的必要曲折。

二、平曲线设计1、平曲线要素2、车辆行驶对弯道半径要求当车辆行驶在弯道上,受离心力C的作用:

(1)车辆在外侧行驶:

R=V2/127(-i0)

(2)车辆在内侧行驶:

R=V2/127(+i0)(3)总式:

R=V2/127(i0)(4)由以上公式可知:

弯道半径(R):

(1)与车辆行驶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2)与横向稳定系数及横坡i0之和或差成反比。

直线:

距离最短,线形易于选定、经济和快速的特点,过长的曲线容易引起司机疲劳,景观单调曲线:

结合地形和障碍物,曲线可以自然地表明道路方向的变化。

对于司机丰富景观,诱导视线,减少疲劳。

最小半径:

式中。

路面横向摩擦系数。

水泥、沥青、泥结碎石路面。

值分别为0.30、0.24、0.18。

三、曲线的衔接曲线的衔接:

是指两条相邻近的曲线相接。

同向曲线:

相邻曲线直接同向衔接;反向曲线:

相邻曲线直接反向衔接;断背曲线:

相邻曲线间插入直线段。

2、道路平曲线设计步骤

(1)试定平面设计线

(2)选择并计算平曲线(3)编排路线桩号(4)绘制平面图第四节交叉结点设计一、基本要求有两个方面1、组织好交通,保证相交道路上行车安全平顺,游人散集通畅和安全。

2、进行竖向设计,保证交叉结点范围内地面水的迅速排除。

二、道路交叉结点的形式三、道路交叉结点转弯处的缘石半径主干道20-50m.次干道10-15m。

住宅,园林路6-9m个别困难地段可采用5m。

第五节园路的结构设计一、园路的结构1、一般由面层、结合层、基层和附属工程三部分组成。

2、典型的园路结构图式:

3、路面各层的作用和设计要求

(1)面层:

直接承受人流,车辆和大气因素如烈日、严冬、风、雨、雪等的破坏。

面层设计时要坚固、平稳、耐磨耗、具有一定的粗糙度、少尘埃、便于清扫。

(2)基层(结构层):

一般在土基之上,起承重作用。

一方面支承由面层传下来的荷载,另一方面把此荷载传给土基。

基层不直接接受车辆和气候因素的作用,对材料的要求比面层低。

(3)结合层:

在采用块料铺筑面层时,在面层和基层之间,为了结合和找平而设置的一层。

一般用3-5cm的粗砂、水泥砂浆或白灰砂浆即可。

(4)垫层:

在路基排水不良或有冻胀、翻浆的路线上。

为了排水、隔温、防冻的需要。

用煤渣土、石灰土等筑成。

在园林中可以用加强基层的办法,而不另设此层。

(5)路基:

路基是路面的基础,它不仅为路面提供一个平整的基面,承受路面传下来的荷载;也是保证路面强度和稳定性的重要条件之一。

因此对保证路面的使用寿命具有重大意义。

4、附属工程

(1)道牙:

一般分为立道牙和平道牙二种形式

(2)明沟和雨水井:

是为收集路面雨水而建的构筑物。

在园林中常用砖块砌成。

(3)台阶、礓嚓、蹬道(4)种植池在路边或广场上栽种植物,一般应留种植池。

最小尺寸要求:

矩形1.2m*1.8m;正方形1.5m*1.5m5、园路的常见“病害”及其原因

(1)裂缝与凹陷破坏的主要原因:

强度不足,在路面荷载超过土基的承载力时造成的。

(2)啃边由于雨水的侵蚀和车辆行驶时对路面边缘的啃食作用,使之损坏,并从边缘起向中心发展。

(3)翻浆在季节性冰冻地区,地下水位高。

特别是对于粉砂性土基,冬季气温下降,水分在路面下形成冰粒,体积增大,路面就会出现隆起现象,到春季上层冻土融化,而下层尚未融化,这样使土基变成湿软的橡皮状,路而承载力下降,这时如果车辆通过时。

路面下陷,邻近部分隆起。

并将泥土从裂缝中挤山来,使路面破坏。

二、园路的结构设计原则1、就地取材园路修建的经费,在整个公园建设投资中占有很大的比例。

为厂节省资金,在园路修建设计时应尽量使用当地材料、建筑废料、工业废渣等。

2、面层要薄,基础要强,基土要稳定(薄面、强基、稳基土)三、常见典型路面结构参考1、沥青路面(黑色路面、柔性路面)30-50厚沥青细粒层50-80厚沥青中粒层120-150厚沥青粗粒层200-300厚5%碎石水泥稳定层素土夯实(弱基另行处理)2、水泥路面(刚性路面)120-250厚C20-25砼层200-300厚5%碎石水泥稳定层素土夯实(弱基另行处理)第六节园林铺地设计一、园林铺地的概念是路面铺装的扩大,包括广场(含休息岛)、庭院等场地的铺装。

二、地面铺装的类型根据铺装的材质可以分为:

(1)卵石嵌砌路面;

(2)砖砌铺装;(3)石材铺装;(4)预制砌块等。

三、地面铺装的手法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常常采用流线性、拼图、色彩、材质搭配等手法,为使用者提供活动的场所或者引导行人通达某个既定的地点。

地面铺装设计主要包括以下二个方面:

1、平面图案、纹样设计(衬托景色和美化环境);2、空间设计(空间语言和感受)。

地地面面铺铺装装常常用用材材料料第七节园路施工一、放线按路面设计的中线,在地面上留20-50m放一中心桩,在弯道的曲线上应在曲头、曲中和曲尾各放一中心桩,并在各中心桩上写明桩号,再以中心桩为准,根据路面宽度定边桩,最后放出路面的平曲线。

二、准备路槽按设计路面的宽度,每侧放出20cm挖槽,路槽的深度应等于路面的厚度,槽底应有2%-3%的横坡度。

路槽做好后,在槽底上洒水,使它潮湿,然后用蛙式跳夯夯2-3遍,路槽平整度允许误差不大于2cm。

三、铺筑基层根据设计要求准备铺筑的材料,在铺筑时应注意对于灰土基层,一般实厚为15cm,虚铺厚度,由于土壤情况不同而为21-24cm。

对于炉灰土,虚铺厚度为压实厚度的160%,即压实15cm,虚铺厚度为24cm。

四、结合层的铺筑一般用25号水泥、白灰、砂混合砂浆或1:

3白灰砂浆。

砂浆摊铺宽度应大于铺装面10cm左右,已拌好的砂浆应当日用完。

也可以用3-5cm的粗砂均匀摊铺而成。

五、面层的铺筑面层铺筑时铺砖应轻轻放平,用橡胶锤敲打稳定,不得损伤砖的边角;如发现结合不平时应拿起铺砖重新用砂浆找齐,严禁向砖底填塞砂浆或支垫碎砖块等。

采用橡胶带做伸缩缝时,应将橡胶带平正直顺紧靠方砖。

铺好砖后应沿线检查平整度,发现方砖有移动现象时,应立即修整,最后用干砂掺入1:

10的水泥,拌合均匀将砖缝灌注饱满,并在砖面泼水,使砂灰混合料下沉填实。

六、道牙道牙基础宜与路床同时填挖辗压,以保证有整体的均匀密实度。

结合层用1:

3白灰砂浆2cm。

安道牙要平稳牢固,后用100号水泥砂浆勾缝,道牙背后应用白灰土穷实,其宽度50cm,厚度15cm,密实度在90%以上即可。

小型手扶振动压路机小型手扶振动压路机本章结束,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