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每日一练第79套.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548485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6.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每日一练第79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每日一练第79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每日一练第79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每日一练第79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每日一练第79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每日一练第79套.docx

《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每日一练第79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每日一练第79套.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每日一练第79套.docx

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每日一练第79套

2020年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每日一练

考试须知:

1、考试时间:

180分钟。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在单位的名称。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

4、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不要在标封区填写无关的内容。

5、答案与解析在最后。

姓名:

_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共70题)

1.某一测验在多次施测后所得的分数基本稳定或保持一致称为()。

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2.人们总是希望自己能成为某一社会群体中的一员,并被其他成员所认可。

这种动机属于()。

A.工作动机

B.成就动机

C.交往动机

D.生理动机

3.基于某种特定的标准,来评价学生对与教学密切联系的具体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的评价方式称为()。

A.常模参照评价

B.正式评价

C.标准参照评价

D.非正式评价

4.当学习者意识到他不理解课的某一部分时,就会退回去重读困难的段落,放慢速度,这属于元认知策略中的()。

A.谋划策略

B.调节策略

C.监视策略

D.组织策略

5.学习者运用缩简和编歌诀的方法帮助记忆知识的学习策略属于()。

A.组织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复述策略

D.元认知策略

6.自下而上的迁移被称为()

A.正迁移

B.垂直迁移

C.负迁移

D.水平迁移

7.成就动机可区分为力求成功和避免失败两种倾向,力求成功者的成就动机()。

A.高

B.低

C.与避免失败者一样

D.与学习无关

8.()教养模式下的儿童是最成熟的,他们有能力,独立性强,善于控制自己。

A.专制型

B.放纵型

C.民主型

D.集体型

9.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是由于在反复的尝试一错误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

A.能力

B.技能

C.兴趣

D.刺激反应联结

10.下列属于问题解决的是()。

A.漫无目的幻想

B.走路

C.联想

D.发明创造

11.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学习策略称为()。

A.组织策略

B.计划策略

C.复述策略

D.调节策略

12.有利于创造良好课堂气氛的教师领导方式是()

A.权威型

B.放任型

C.民主型

D.专制型

13.以下不属于言语讲解应注意的一项是()

A.言语要简洁、概括与形象化

B.同时讲解动作的结构和具体要求,以及动作包含的基本原则

C.不仅讲解动作的物理特性,也要指导学生注意体验执行动作时的肌肉运动知觉

D.过度的讲解,数量一般应控制在100%~150%

14.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

A.道德认识

B.道德意志

C.道德情感

D.道德行为

15.美国心理学家贾德提出的迁移理论被称为()

A.定势说

B.经验类化说

C.关系转化说

D.共同要素说

16.建构主义者一般认为,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

A.最终答案

B.唯一结论

C.绝对解释

D.不变实质

17.以词汇学习、实物、图片、图表、图形等为内容的学习属于()。

A.概念学习

B.命题学习

C.符号学习

D.并列结构学习

18.个别小学生出现打架、偷窃和撒谎等行为属于()。

A.情绪冲动

B.性格障碍

C.情绪适应困难

D.行为障碍

19.柯尔伯格道德判断发展的最高阶段是()

A.寻求认可取向阶段

B.遵守法规取向阶段

C.社会契约取向阶段

D.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20.评分的绝对标准是,相对标准是其他学生的成绩。

A.课程内容

B.社会议论

C.平时表现

D.学校要求

21.根据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

A.高尚动机与低级动机

B.工作动机与提高动机

C.社会动机与个人动机

D.交往动机与荣誉动机

22.根据内容的社会意义,学习动机可分为高尚的学习动机和。

A.物质性学习动机

B.消极的学习动机

C.间接的学习动机

D.低级的学习动机

23.对于小学生来说,已经懂得自己行为和周围事物的关系,形成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的一种形式。

A.自我控制

B.自我意识

C.自我体验

D.道德品质

24.健康的概念是指()。

A.身体健康

B.生理无残疾

C.心理健康

D.身心健康

25.读文章标题,去猜测文中具体内容属于()。

A.头脑风暴训练

B.自我设计训练

C.推测与假设训练

D.发散思维训练

26.如果学生理解了“等边三角形是有三条等边的三角形”与“任何三角形。

只要它们的三条边相等,则它们就是等边三角形”表达的意思是一致的,则说明他进行的是()

A.机械学习

B.有意义学习

C.联结学习

D.尝试错误学习

27.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中期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

A.抑制现象

B.挫折现象

C.高原现象

D.低谷现象

28.以下问题属于无结构问题的是()

A.数学应用题

B.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C.《背影》的作用是谁

D.2008年奥运会主办方是哪个国家

29.提问者要求列举木材的用途。

回答可能是:

桌椅材料、做成艺术品、筷子等等,这种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是()

A.抽象思维

B.联想思维

C.发散思维

D.逻辑思维

30.调节策略属于学习策略的()

A.认知策略

B.提问策略

C.元认知策略

D.资源管理策略

31.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其主要特征之一是()

A.流畅性

B.精确性

C.系统性

D.抽象性

32.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场所是()。

A.学校

B.心理咨询室

C.医院

D.课堂

33.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应该是()。

A.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

B.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

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电视的行为

D.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

34.学过高等数学后有利于初等数学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这属于()

A.顺向正迁移

B.逆向正迁移

C.顺向负迁移

D.逆向负迁移

35.教师在布置课堂练习和家庭作业时,错误的做法是()。

A.课堂练习的布置与教学目标一致

B.练习题的设计富于变化,并有适当的难度

C.教师给学生以适当的帮助

D.只给学生一些知识记忆性的练习

36.在操作技能形成的哪个阶段,动觉控制起主导作用?

()

A.操作定向

B.操作模仿

C.操作整合

D.操作熟练

37.在应用知识的具体情境中进行知识教学的教学策略是()

A.程序教学

B.合作学习

C.情境教学

D.发现教学

38.人借助于骨骼、肌肉实现的,通过学习而形成的符合法则的操作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称为()。

A.心智技能

B.表演技能

C.写作技能

D.操作技能

39.人借助于骨骼、肌肉实现的,通过学习而形成的符合法则的操作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称为()。

A.心智技能

B.表演技能

C.写作技能

D.操作技能

40.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是()。

A.谈话法

B.讨论法

C.讲授法

D.练习法

41.人与人区别的主要方面,也是人格核心的是()。

A.情感

B.意志

C.性格

D.气质

42.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6~11岁的儿童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

A.自主感对羞耻感

B.主动感对内疚感

C.勤奋感对自卑感

D.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43.在心理测验中,智力测验属于()。

A.认知测验

B.人格测验

C.兴趣测验

D.成就测验

44.在信息加工理论中,从初始状态到目标状态的操作叫()。

A.步骤

B.算子

C.序列

D.产生式

45.健康的概念是指()。

A.身体健康

B.生理无残疾

C.心理健康

D.身心健康

46.五年级二班一共有48位学生,小红排名全班第15名,这种评价属于()

A.常模参照评价

B.标准参照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总结性评价

47.对程序教学贡献最大的是()。

A.斯金纳

B.普莱西

C.加涅

D.布鲁纳

48.个人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知识叫()

A.理性知识

B.陈述性知识

C.感性知识

D.程序性知识

49.认知心理学把在头脑中形成问题空间的过程看成是()

A.理解问题

B.发现问题

C.检验假设

D.提出假设

50.短时记忆中的容量单位是()。

A.比特

B.字节

C.组块

D.词

51.创造活动的原动力是()。

A.个性

B.好奇

C.创新

D.努力

52.于1994年受邀在美国教育研究会的专题报告中,精辟地总结了教育心理学十几年来发展成果的心理学家是()。

A.斯金纳

B.奥苏伯尔

C.加涅

D.布鲁纳

53.加涅将学习分为智慧技能等五种类型的依据是()。

A.不同的学习结果

B.学习层次的高低

C.学习情境的简繁

D.学习水平的优劣

54.某一测验在多次施测后所得到的分数的稳定、一致程度是()。

A.信度

B.效度

C.区分度

D.难度

55.教育心理学普遍认为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学》出版于()。

A.1903年

B.1913年

C.1914年

D.1900年

56.通过直接感知要学习的实际事物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即为()

A.言语直观

B.模象直观

C.实物直观

D.行为直观

57.先行组织者技术一般用于()。

A.发现学习

B.接受学习

C.合作学习

D.掌握学习

58.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称为()。

A.需要

B.动机

C.强化

D.诱因

59.一般说来,由()支配下的行为更具有持久性。

A.交往动机

B.外在动机

C.内在动机

D.无意识动机

60.在应用知识的具体情景中进行知识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这是指()

A.发现学习

B.情境教学

C.合作学习

D.程序教学

61.学习效率和动机水平之间存在()。

A.线性关系

B.U型关系

C.倒U型关系

D.平行关系

62.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是给学习者提供()

A.图表

B.新知识

C.认知框架

D.以上都对

63.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是由低到高依次排成一定的层次,其需要有()

A.三种

B.四种

C.五种

D.六种

64.下面四个成语或俗语中哪一句是典型的正迁移现象?

()

A.举一反三

B.聪明过人

C.思维敏捷

D.物以类聚

65.桑代克的学习理论被称为()。

A.尝试一错误说

B.认知一发现理论

C.联结一认知理论

D.有意义接受学习论

66.以下不涉及问题解决过程的学说有()。

A.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

B.苛勒的顿悟说

C.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

D.杜威的分阶段说

67.小章原来认为“教学心理”就是研究知识掌握和技能形成的,后来要让他认识到“认识策略”的学习也是教学心理研究的内容之一,这是()。

A.并列结合学习

B.类属学习

C.下位学习

D.上位学习

68.学校情境中的问题解决主要是通过()实现的。

A.定势

B.讲解

C.启发

D.迁移

69.创造性思维的三个主要特点是()。

A.独创性、流畅性、新颖性

B.独创性、流畅性、变通性

C.流畅性、变通性、新颖性

D.流畅性、灵活性、变通性

70.某儿童特别害怕猫,心理老师让她看猫的图片,谈论猫,再让她远远观看关在笼中的猫,让她靠近笼中的猫,最后让她摸猫,抱起猫,从而消除对猫的恐惧反应。

这个案例中采用的心理辅导方法是()。

A.自我控制法

B.系统脱敏法

C.特定性训练

D.强化法

单选题答案:

1:

A2:

C3:

C4:

B5:

B6:

B7:

B

8:

C9:

D10:

D11:

A12:

C13:

D14:

A

15:

B16:

A17:

C18:

D19:

D20:

A21:

A

22:

D23:

B24:

D25:

C26:

B27:

C28:

B

29:

C30:

C31:

A32:

A33:

D34:

B35:

D

36:

D37:

C38:

D39:

D40:

A41:

C42:

C

43:

A44:

B45:

D46:

A47:

A48:

B49:

A

50:

C51:

B52:

D53:

A54:

A55:

A56:

C

57:

B58:

D59:

C60:

B61:

C62:

C63:

C

64:

A65:

A66:

C67:

C68:

D69:

B70:

B

单选题相关解析:

1:

信度是指一个测验在经过多次施测之后,所得的分数基本稳定或保持一致,指测量的一致性。

2:

交往动机是指个体愿意归属于某一团体,喜欢与人交往,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友谊、支持、合作与赞赏。

3:

标准参照评价是基于某种特定的标准,来评价学生对与教学密切联系的具体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的评价方式。

4:

元认知调节是根据对认知活动结果的检查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并及时修正、调整认知策略。

5:

这是记忆术的一种方式,属精细加工策略。

6:

垂直迁移又称纵向迁移,指处于不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垂直迁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下而上的迁移,二是自上而下的迁移。

(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7:

成就动机可区分为力求成功和避免失败两种倾向。

力求成功者的成就动机相对比较低。

8:

鲍姆宁将父母教养方式分为专制型、放纵型、民主型三种教养模式,其中民主型下的儿童最成熟。

9:

桑代克依据小猫“迷箱”实验,提出在尝试一错误过程中,形成稳定的刺激一反应联结。

10:

问题解决具有目的性、认知性、序列性,符合这三个特点的就是问题解决。

11:

学习的组织策略是指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策略。

12:

教师的领导方式分为集权型、民主型和放任型三种类型。

这三种不同的领导方式会使学生产生不同的行为反应,从而形成不同的课堂气氛,其中民主型的课堂气氛最佳。

13:

ABC均为言语讲解应该特别注意的,只有D项不属于,讲解应尽可能概括,练习的时候应过度学习。

14:

道德认识是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

道德认识的结果是获得有关的道德观念、形成道德信念。

道德认识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

(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15:

美国心理学家贾德提出的经验类化说迁移理论强调概括化的经验或原理在迁移中的作用。

(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16:

本题考察第三章建构主义者理论特征。

建构主义者一般认为,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

17:

符号学习不仅包括词汇学习,也包括非语言符号的学习。

18:

说谎、偷窃和欺骗等行为都属于行为障碍。

19:

这一阶段的人根据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去判断是非善恶,超越现实规范的约束。

即以良心、正义、公平、尊严、人权等最一般的原则为标准去进行道德判断,行为完全自律。

20:

本题考察第十四章教学评价结果的处理与报告。

评分时必须以一定的比较标准为依据,评分的标准可分为绝对标准和相对标准两种。

绝对标准是以学生所学的课程内容为依据,学生的分数和其他同学的回答情况没有关系。

而且绝对标准强调,由于不同学生的学习起点和背景情况有差异,所以他们的学习结果也是不可比较的,它对应的评价方式是标准参照评价。

21:

根据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高尚动机与低级动机。

高尚的学习动机的核心是利他主义,学生把当前的学习同国家和社会的利益联系在一起。

低级的学习动机的核心是利己的、自我中心的,学习动机只来源于自己眼前的利益。

(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22:

本题考察第四章学习动机分类,根据内容的社会意义,学习动机可分为高尚的学习动机和低级的学习动机。

23:

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的一种形式,是主体对自己思想、愿望、行为和个性特点的判断和评价。

它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产物。

24:

健康归结为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两方面的内容。

25:

推测与假设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对事物的敏感性,并促使学生深入思考,灵活应对。

26:

所谓意义学习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等边三角形是有三条等边的三角形”和“任何三角形。

只要它们的三条边相等,则它们就是等边三角形”两者之间存在着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所以是有意义学习。

(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27:

在学习的初期,学习效果也较明显,但过了一个阶段,学习效果降低,甚至逐步减退,并出现性情易急躁烦闷,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高原现象”。

在成长曲线上表现为保持一定水平而不上升,或者有所下降,但在突破“高原现象”之后,又可以看到曲线继续上升。

28:

无结构问题即已知条件与要达到的目标都比较含糊,问题情境不明确,各种影响因素不确定,不易找出解答线索的问题。

29:

发散思维是沿不同的方向去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从不同角度列举木材的用途,应为发散思维,故选C。

30:

调节策略属于元认知策略。

31:

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其主要特征有三个:

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

(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32:

学校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场所。

33:

强化物应当及时出现在被强化行为之后。

34:

从“有利于”一词可以判断出属于正迁移,因为高等数学的学习在初等数学学习之后发生的,属于后学习的知识对先学习的知识的影响,属于逆向迁移。

综合起来属于逆向正迁移。

(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35:

教师布置作业时应注重考查学生多方面的知识。

36:

操作熟练阶段,动觉控制增强,不需要视觉的专门控制和有意识的活动。

37:

定义:

情境教学指在应用知识的具体情境中进行知识教学的教学策略。

(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38:

题干是对操作技能的解释。

39:

题干是对操作技能的解释。

40:

谈话法也称启发式谈话法,是老师为传授新知识而进行的谈话。

一般是由教师根据教学目的提出一系列前后连贯而又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依据已有的经验和知识,或根据对眼前事物的观察,进行积极的思考做}_}j正确的回答,借以获得新知识。

41:

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不同性格特征的社会价值是不一样的。

42:

由人格的发展阶段可知,6~11岁是勤奋感对自卑感。

43:

略。

44:

把一种问题状态转变成另一种问题状态的操作称为“算子”;算法式是指把能达到目标的所有可能的选择都找出来,试遍所有可能,总会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45:

健康归结为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两方面的内容。

46:

常模参照评价是指评价是以学生所在团体中的平均成绩为参照标准(即所谓的常模),根据其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或名次)来报告评价结果。

小红的成绩在全班进行排名,属于这种评价方式。

(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47:

程序教学的创始者通常被认为是教学机器的发明人普莱西。

但对程序教学贡献最大的却是斯金纳。

48:

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个人能够用言语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

这类知识主要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可用来区别和辨别事物。

目前学校教学传授的主要是这类知识。

(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49:

认知心理学家将理解问题看做是在头脑中形成问题空间的过程,问题空间是个体对一个问题所达到的全部认识状态,包括问题的起始状态、目标状态以及由前者过渡到后者的各中间状态和有关的操作。

(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50:

短时记忆的容量是7±2,短时记忆中的容量单位是组块(信息的组织或再编码)。

组块是指若干较小单位联合而成熟悉的、较大单位的信息体。

51:

好奇是创造活动的原动力。

52:

1994年布鲁纳接受美国教育研究会特邀作了专题报告,报告中对教育心理学十几年的发展成果作了高度概括。

53:

美国心理学家加涅根据不同的学习结果,将学习分为五种类型。

54:

题干是对信度的名词解释。

55: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56:

定义:

实物直观即通过直接感知要学习的实际事物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

例如,观察各种实物、演示各种实验、到工厂进行参观访问。

(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57:

奥苏伯尔认为,影响接受学习的关键因素是认知结构中适当起固定作用的观念的可利用性。

因此,他提出了“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

58:

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称为诱因。

59:

根据动机产生的源泉不同分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内在动机是由个体的内部需要所引起的动机。

由内在动机支配下行为更持久。

60:

定义:

情境教学指在应用知识的具体情景中进行知识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

(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61:

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它们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

62:

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

这种引导性材料的实质是提供了一个认知框架。

(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63:

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安全需求(Safety

needs)、爱和归属感(Love

and

belonging)、尊重(Esteem)

和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

在自我实现需求之后,还有自我超越需求(Self-Transcendence

needs),但通常不作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必要的层次,大多数会将自我超越合并至自我实现需求当中。

64:

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的积极促进作用。

65:

桑代克的学习理论被称为尝试一错误说。

66:

桑代克认为问题解决就是不断尝试,使错误逐渐减少的过程;苛勒认为问题解决是一个顿悟的过程;杜威认为问题解决是分阶段、循序渐进的。

67:

下位学习包括两种形式:

派生类属学习和相关类属学习,题于描述的是相关类属学习。

68:

学校情境中的问题解决主要是通过迁移实现的。

69:

创造性思维的三个主要特点是独创性、流畅性和变通性。

70:

系统脱敏法主要是诱导求治者缓慢地暴露出焦虑、恐惧的情境,并通过心理的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焦虑情绪,从而达到消除焦虑或恐惧的目的。

如果一个刺激所引起的焦虑或恐怖状态在求治者所能忍受的范围之内,经过多次反复的呈现,他便不再会对该刺激感到焦虑和恐怖,就进行下一步的深层次刺激,进而逐步消除恐惧,治疗目标也就达到了。

这就是系统脱敏法的治疗原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信息与通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