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一化学同步苏教版必修2学案专题1 第一单元 第二课时 元素周期表及其应用.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548298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71.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一化学同步苏教版必修2学案专题1 第一单元 第二课时 元素周期表及其应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学年高一化学同步苏教版必修2学案专题1 第一单元 第二课时 元素周期表及其应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学年高一化学同步苏教版必修2学案专题1 第一单元 第二课时 元素周期表及其应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学年高一化学同步苏教版必修2学案专题1 第一单元 第二课时 元素周期表及其应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学年高一化学同步苏教版必修2学案专题1 第一单元 第二课时 元素周期表及其应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一化学同步苏教版必修2学案专题1 第一单元 第二课时 元素周期表及其应用.docx

《学年高一化学同步苏教版必修2学案专题1 第一单元 第二课时 元素周期表及其应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一化学同步苏教版必修2学案专题1 第一单元 第二课时 元素周期表及其应用.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一化学同步苏教版必修2学案专题1 第一单元 第二课时 元素周期表及其应用.docx

学年高一化学同步苏教版必修2学案专题1第一单元第二课时元素周期表及其应用

第二课时

元素周期表及其应用

[课标要求]

1.知道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历程。

2.能说出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以及周期、族的概念。

3.能根据原子序数确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4.会比较同周期、同主族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强弱,知道元素周期表金属元素区和非金属元素区的划分。

5.明确元素“位—构—性”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其在元素推断中的应用。

6.感受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在科研和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1.元素周期表结构的几个数据:

(1)7个周期,各周期的元素种数分别为2,8,8,18,18,32;

(2)18个纵行,16个族(7个主族,7个副族,1个第Ⅷ族,1个零族)。

2.元素周期表中的几个关系:

(1)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2)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最高正化合价=8-|最低负价|

3.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1)同周期,自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原子半径减小;

(2)同主族,自上而下,元素的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减弱,原子或离子半径增大。

4.

(1)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既有金属性,又有非金属性,可寻找半导体材料。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

2.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周期

①个数:

元素周期表中有7个周期。

②特点:

每一周期中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

③分类:

短周期:

包括1、2、3周期。

长周期:

包括4、5、6、7周期。

(2)族

①个数:

元素周期表中有18个纵行,但只有16个族。

②特点:

元素周期表中主族元素的族序数等于其最外层电子数。

③分类:

[特别提醒]

(1)第Ⅷ族和0族既不属于主族,也不属于副族,因此在写族序数时不能加A或B。

(2)元素种数最多的是第ⅢB族,因为ⅢB族包括镧系元素和锕系元素。

(3)同周期ⅡA与ⅢA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之差可能为1(2、3周期)、11(4、5周期)、25(6、7周期)。

1.元素周期表中为什么把C、N、O、F、Ne等元素编排在同一周期?

元素周期表中共有多少个周期?

1~6周期中各含有多少种元素?

提示:

C、N、O、F、Ne等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等,都有两个电子层,故编排在第2周期;元素周期表中共有7个周期;1~6周期中所含的元素种数分别为2、8、8、18、18、32。

2.为什么把F、Cl、Br、I等元素编排在元素周期表的同一主族?

元素周期表中共有多少个族?

提示:

F、Cl、Br、I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都有7个电子,故编排在第ⅦA族;元素周期表中共有16个族,分别为7个主族,7个副族,1个Ⅷ族和0族。

3.原子序数为34的元素处于元素周期表中何种位置?

提示:

稀有气体Kr(36号元素)处于元素周期表中第4周期0族,故34号元素处于第4周期ⅥA族。

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周期(即横行)

类别

周期序数

起止元素

包括元素种数

核外电

子层数

短周期

1

1H~2He

2

1

2

3Li~10Ne

8

2

3

11Na~18Ar

8

3

长周期

4

19K~36Kr

18

4

5

37Rb~54Xe

18

5

6

55Cs~86Rn

32

6

7

87Fr~

26(未满)

7

(2)族(18个纵行,16个族)

族的分类

族的构成

纵行序数

族的表示方法

族的数目

主族

短周期+长周期

1,2,13~17

ⅠA,ⅡA,ⅢA~ⅦA

7

副族

长周期

3~7,11,12

ⅢB~ⅦB,ⅠB,ⅡB

7

Ⅷ族

长周期

8,9,10

1

0族

短周期+长周期

18

0

1

2.元素周期表的记忆口诀

横行叫周期,现有一至七,四长三个短。

纵行称作族,共有十六族,一八依次现①,一零再一遍②。

一纵一个族,Ⅷ族搞特殊,三行算一族,占去8、9、10。

镧系与锕系,蜗居不如意,十五挤着住,都属ⅢB族。

说明:

①指ⅠA、ⅡA、ⅢB、ⅣB、ⅤB、ⅥB、ⅦB、Ⅷ共8个族依次排列。

②指ⅠB、ⅡB、ⅢA、ⅣA、ⅤA、ⅥA、ⅦA、0共8个族依次排列。

1.我国的纳米基础研究能力已跻身于世界前列,如曾作为我国几年前十大科技成果之一的RN就是一种合成纳米材料,已知该化合物的Rn+核外有28个电子,则R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  )

A.第3周期ⅤA族     B.第4周期ⅢA族

C.第5周期ⅢA族D.第4周期ⅤA族

解析:

选B 由Rn+核外有28个电子,又因为纳米材料化学式为RN,因而n=3,所以R原子核外共有31个电子,R元素处于第4周期ⅢA族。

2.填写下列空白。

(1)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种类最多的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种类最多的周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元素周期表中全为金属元素的主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元素周期表中全为非金属元素的主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元素周期表中常温下单质固、液、气三态都有的族:

__________________;

(6)铝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种类最多的族是ⅢB族(含有镧系元素和锕系元素),元素种类最多的周期是第6周期(32种);7个主族中,只有ⅡA族全为金属元素,ⅦA族全为非金属元素,且ⅦA族单质中F2、Cl2为气体,Br2为液体,I2为固体;铝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3周期ⅢA族。

答案:

(1)ⅢB族 

(2)第6周期 (3)ⅡA族

(4)ⅦA族 (5)ⅦA族 (6)第3周期ⅢA族

[方法技巧]

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判断方法

1.0族元素及其信息

0族元素

He

Ne

Ar

Kr

Xe

Rn

周期数

1

2

3

4

5

6

原子序数

2

10

18

36

54

86

2.根据原子序数判断元素位置的方法

(1)比大小定周期

比较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与0族元素的序数大小,找出与其相邻近的0族元素,那么该元素就和序数大的0族元素处于同一周期。

(2)求差值定族数

①若某元素原子序数比相应的0族元素多1或2,则该元素应处在0族元素所在周期的下一个周期的ⅠA族或ⅡA族。

②若比相应的0族元素少1~5时,则应处在同周期的ⅦA~ⅢA族。

③若相差其他数,则由相应差数找出相应的族。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1.同一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2.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3.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区及性质递变规律

(1)请填写出图中序号所示内容:

①增强 ②减弱 ③增强 ④增强 ⑤Al ⑥Si ⑦金属 ⑧非金属

(2)分界线附近元素的性质:

既表现金属元素的性质,又表现非金属元素的性质。

4.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1)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

①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确定其结构。

如铅(Pb)位于第6周期第ⅣA族,则可推知铅(Pb)有6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4个。

②由元素的位置比较元素的性质递变。

如同主族元素性质的比较,同周期元素性质的

比较。

(2)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推测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3)指导新元素的发现及预测它们的原子结构和性质。

(4)指导其他与化学相关的科学技术。

①在元素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线附近元素可以找到半导体材料。

②在过渡元素中寻找催化剂和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

1.根据周期表中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递变规律分析,什么元素的金属性最强(放射性元素除外)?

什么元素的非金属性最强?

它们分别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什么位置?

提示:

铯的金属性最强,氟的非金属性最强;分别位于周期表的第6周期ⅠA族和第2周期ⅦA族。

2.依据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区,判断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有何性质?

如何在元素周期表中寻找半导体材料?

提示:

既表现出金属性又表现出非金属性。

在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线附近寻找半导体材料,如硅、锗等。

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比较项目

同周期(左→右)

同主族(上→下)

原子结构

核电荷数

小→大

小→大

电子层结构

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加

电子层数增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原子半径

逐渐减小(0族除外)

逐渐增大

元素性质

失电子能力

逐渐减弱

逐渐增强

得电子能力

逐渐增强

逐渐减弱

金属性

逐渐减弱

逐渐增强

非金属性

逐渐增强

逐渐减弱

主要化合价

最高正价由+1→+7,非金属元素负价-4→-1,负价=主族序数-8

最高正价数和负价数均相同,最高正价数=主族族序数

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

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碱性

酸性逐渐增强,碱性逐渐减弱

酸性逐渐减弱,碱性逐渐增强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还原性

稳定性逐渐增强,还原性逐渐减弱

稳定性逐渐减弱,还原性逐渐增强

1.卤素(ⅦA)是最活泼的一族非金属元素,下列关于卤族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卤素单质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7

B.卤族元素的单质只有氧化性

C.从F到I,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能力依次减弱,原子的得电子能力依次减弱

D.卤素单质与H2化合的难易程度为F2<Cl2<Br2<I2

解析:

选C 卤素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而不是单质最外层有7个电子,A项错误;氯、溴、碘元素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B项错误;氟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卤族元素,C项正确;单质与H2化合的难易程度为F2>Cl2>Br2>I2,D项错误。

2.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Li、Na、K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多

B.第2周期元素从Li到F,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C.因为Na比K容易失去电子,所以Na比K的还原性强

D.O与S为同主族元素,且O比S的非金属性强

解析:

选C 在元素周期表中,根据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知,第2周期从Li到F,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根据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知,O的非金属性比S强,K的还原性比Na强。

元素周期表中“位、构、性”关系的应用

1.元素“位、构、性”的关系

(1)原子结构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①核外电子层数=周期序数。

②最外层电子数=主族序数=主族元素最高正化合价数(O、F除外)。

③质子数=原子序数=原子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

(2)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3)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①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性;同主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递变性、差异性。

②处在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分界线附近的元素,既能表现出一定的金属性,又能表现出一定的非金属性。

如Al和Si,它们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H2:

2Al+2NaOH+2H2O===2NaAlO2+3H2↑,

Si+2NaOH+H2O===Na2SiO3+2H2↑。

2.“位、构、性”三者关系的应用

(1)比较同主族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碱性、氢化物的稳定性等。

(2)比较同周期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3)比较不同周期、不同主族元素的性质时,要找出参照物。

(4)推断或预测未知元素的某些性质。

1.(全国丙卷)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X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X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中最大的,W与Y同族,Z与X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水溶液呈中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简单离子半径:

W<X<Z

B.W与X形成的化合物溶于水后溶液呈碱性

C.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

W<Y

D.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

Y>Z

解析:

选B 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中最大的,则X为Na元素;Z与X(Na)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水溶液呈中性,则Z为Cl元素;因W与X的简单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且W与Y同族,则W可能为N(或O)元素、Y可能为P(或S)元素。

A项,Na+与N3-(或O2-)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故离子半径:

Na+<N3-(或O2-)<Cl-。

B项,W与X形成的化合物Na2O、Na2O2(或Na3N)溶于水后的溶液均为NaOH溶液(或NaOH和NH3的混合溶液),呈碱性。

C项,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越强,故热稳定性:

W>Y。

D项,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HClO4是最强的无机酸。

2.W、X、Y、Z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W的气态氢化物可与其最高价含氧酸反应生成盐,由此可知(  )

W

X

Y

Z

A.X、Y、Z中最简单氢化物稳定性最弱的是Y

B.Z元素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一定强于Y

C.X元素形成的单核阴离子还原性大于Y

D.Z元素单质在化学反应中只表现氧化性

解析:

选A 由题意知W为N元素,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可推得:

X为O,Y为S,Z为Cl。

B项应描述为Z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一定强于Y,B错误;X对应单核阴离子O2-的还原性小于Y2-(S2-),C错误;Cl2在化学变化中可以表现氧化性也可表现还原性,D错误。

[三级训练·节节过关]                                     

1.关于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分布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周期表中的主族都有非金属元素

B.周期表中的主族都有金属元素

C.周期表中的金属元素都位于长周期

D.周期表中的非金属元素都位于主族和0族

解析:

选D A项,如第ⅡA族,全部是金属元素,错误;B项,如第ⅦA族,全部是非金属元素,错误;C项,如Na、Mg、Al都位于短周期,错误;D项,正确。

2.元素周期表是一座开放的“元素大厦”,“元素大厦”尚未客满。

若发现119号元素,请在“元素大厦”中安排好它的“房间”(  )

A.第7周期0族       B.第8周期第ⅠA族

C.第6周期第ⅡA族D.第7周期第ⅦA族

解析:

选B 第7周期排满,零族元素是118号元素,所以若发现119号元素,则应该在第8周期第ⅠA族。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2周期元素从C到F,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B.第3周期元素从Na到Cl,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C.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逐渐增强

D.LiOH、NaOH、KOH的碱性逐渐增强

解析:

选D 同周期,随原子序数的增大,非金属性增强,则第2周期元素从C到F,非金属性逐渐增强,A项错误;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在减小,则第3周期元素从Na到Cl,原子半径逐渐减小,B项错误;非金属性F>Cl>Br>I,则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逐渐减弱,C项错误;金属性K>Na>Li,则LiOH、NaOH、KOH的碱性逐渐增强,D项正确。

4.X、Y、Z是短周期的三种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表所示:

X

Y

Z

请回答:

(1)X元素的名称是________。

(2)Y元素的原子序数是________,它所在的周期数是________。

(3)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短周期为1至3周期,故X为第1周期的氦元素,Y为第2周期的氟元素,Z为第3周期、第ⅥA族的硫元素。

答案:

(1)氦 

(2)9 2 (3)第3周期第ⅥA族

5.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某一化学元素。

表中所列元素中:

(1)属于短周期元素的有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2)属于主族元素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3)c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周期______族。

(4)k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周期________族。

解析:

第1、2、3周期为短周期,故b、h、j、a、c、f、i、l、m为短周期元素。

b、a为第ⅠA族,c、d为第ⅡA族,f为第ⅢA族,h、g为第ⅣA族,i为第ⅤA族;j、k为第ⅥA族,l为第ⅦA族。

c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3周期、第ⅡA族;k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4周期、第ⅥA族。

答案:

(1)a、b、c、f、h、i、j、l、m

(2)a、b、c、d、f、g、h、i、j、k、l

(3)第3 第ⅡA (4)第4 第ⅥA

1.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同一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的差不可能为10

B.同周期第ⅡA族与第Ⅲ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差值一定是1

C.催化剂一般在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线处寻找

D.过渡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

解析:

选D A项,同一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差可能为10,如H元素与Na元素,错误;B项,短周期第ⅡA族与第ⅢA族相邻,若为长周期原子序数差不一定是1,如第4周期,相差11,错误;C项,在过渡金属中寻找催化剂和耐高温、耐腐蚀合金元素,错误;D项,过渡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正确。

2.下列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是(  )

A.F         B.Cl

C.BrD.I

解析:

选A 同一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故选A。

3.某元素的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它的核外电子排布为

,此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A.第2周期零族B.第3周期ⅡA族

C.第2周期ⅥA族D.第3周期ⅢA族

解析:

选B 由题意知,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为

,所以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第3周期ⅡA族,故B正确。

4.下列性质递变规律错误的是(  )

A.金属性:

K>Na>Li

B.氧化性:

F2>Cl2>Br2

C.还原性:

I->Br->Cl-

D.酸性:

HClO>H2SO4>H3PO4

解析:

选D D项,HClO为弱酸,而H2SO4为强酸,故D错。

5.元素的原子结构决定其性质和周期表中的位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元素的最高化合价

B.多电子原子中,在离核较近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较高

C.P、S、Cl得电子能力和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均依次增强

D.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属于过渡元素

解析:

选C O无最高正价,F和稀有气体元素没有正价,A错误;多电子原子中,能量低的电子在离核较近的区域内运动,B错误;P、S、Cl的非金属性依次增强,得电子能力与最高价含氧酸(H3PO4、H2SO4、HClO4)的酸性均依次增强,C正确;过渡元素是第3纵行到第12纵行的元素,包括了七个副族与第Ⅷ族,D错误。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碱性:

NaOH<Mg(OH)2<Al(OH)3

B.ⅠA、ⅡA族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C.非金属性:

F>Cl>Br>I,则酸性HF>HCl>HBr>HI

D.氟元素为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氟无正价

解析:

选D 由于金属性:

Na>Mg>Al,故碱性:

NaOH>Mg(OH)2>Al(OH)3,A错误;ⅠA族中的氢元素为非金属元素,B错误;元素非金属性强,可说明其最高价含氧酸酸性强,C错误。

7.短周期元素A、B、C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B、C两元素所在族序数之和是A元素所在族序数的二倍,B、C两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是A元素原子序数的4倍,则A、B、C依次是(  )

A.Be、Na、AlB.C、Al、P

C.O、P、ClD.B、Mg、Si

解析:

选C 设空格处元素为X,其原子序数为x,则据题意知A、B、C原子序数的关系:

(x-1)+(x+1)=(x-8)×4,解得x=16,所以A、B、C分别为氧、磷、氯。

 8.短周期主族元素X、Y、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下列推论合理的是(  )

X

Y

Z

A.若Z的核电荷数是Y的两倍,则X为碳元素

B.若X、Y、Z的单质常温下都是气体,则Y为氧元素

C.若X、Y、Z都是非金属元素,则它们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都显酸性

D.若X、Y、Z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25,则它们都是非金属元素

解析:

选D 若Z的核电荷数是Y的两倍,Z是硫元素,Y是氧元素,X是氮元素,A错误;常温下O2、F2、Cl2都是气体,故Y是氟,B错误;如果X、Y、Z分别为O、F、Cl,O的氢化物H2O显中性,C错误;设X、Y、Z的原子序数为y-1、y、y+8,则(y-1)+y+(y+8)=25,则y=6,故三者分别为B、C、Si,D正确。

9.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根据表中列出的10种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族

周期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2

N

O

F

Ne

3

Na

Mg

Al

Si

S

Cl

(1)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________;

(2)Ne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

(3)N和O中,原子半径较小的是________;

(4)H2S和HCl中,热稳定性较强的是________;

(5)MgO和Al2O3中,属于两性氧化物的是________;

(6)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________(填化学式)。

解析:

(1)同周期从左向右非金属性增强(稀有气体除外),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因此非金属性最强的是F;

(2)Ne是10号元素,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3)同周期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减小,N和O中,半径较小的是O;(4)非金属性越强,其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根据

(1)的分析,非金属性Cl>S,即HCl比H2S稳定;(5)属于两性氧化物的是Al2O3,MgO是碱性氧化物;(6)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根据同周期从左向右金属性减弱,Na的金属性最强,即碱性最强的是NaOH。

答案:

(1)F(或氟) 

(2)

 (3)O (4)HCl

(5)Al2O3 (6)NaOH

10.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所示,其中Z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总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

X

Y

Z

W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Z位于周期表中第________周期________族。

(2)这些元素的氢化物中,水溶液碱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3)X和W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较强的是__________(写化学式)。

(4)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解析:

由于第1周期只有2种元素,根据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确定Z只能是第3周期的元素,假设其最外层电子数为x,则有2+8+x=3x,解得x=5,即Z为磷元素,据此可以判断出W是硫、Y是氮、X是碳。

(1)磷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3周期ⅤA族。

(2)NH3的水溶液碱性最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