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心理学提纲self.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544123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心理学提纲self.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基础心理学提纲self.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基础心理学提纲self.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基础心理学提纲self.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基础心理学提纲self.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础心理学提纲self.docx

《基础心理学提纲self.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心理学提纲self.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础心理学提纲self.docx

基础心理学提纲self

一、名词解释

1.经典性条件反射

一个原本不能引起某种无条件反射的中性刺激物,由于总是伴随某个能引起无条件反射的刺激物出现,重复多次后,该中性刺激物也能引起无条件反射,这种反射称为经典性条件反射。

2.意识

意识是指人以感觉、知觉、记忆和思维等心理活动过程为基础的系统整体地对自己身心状态与外界环境变化的觉知。

3.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指人对自身以及对自己与客观环境关系的觉察与认识。

4.注意:

注意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5.感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6.知觉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7.观察

观察是指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是知觉的高级形式。

8.观察力

观察力是指有目的、主动地观察客观事物并善于正确发现事物各种典型特征的知觉能力。

9.记忆:

记忆是指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

10.思维

思维是指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的与间接的反映,它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

11.概念

概念是指人脑反映客观事物本质特征或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思维活动的最基本单位。

12.问题解决

问题解决是指问题解决者寻找操作系列以达到预定目标的心理活动过程。

13.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指以新颖独特的方法解决问题,并产生首创的、具有社会价值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

14.表象:

表象是指人脑对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的反映。

15.想象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是一种以表象为内容的特殊形式的思维活动。

16.情绪

情绪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现实的主观反映。

17.动机

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活动,使活动朝着某个目标产生行为的内在动力。

18.需要

需要是个体真实存在的或主观感受到的某种必要物的缺失,它是人脑对生理需求和社会需求的反映。

19.意志行动(也叫意志)

意志行动是有目的的行动,它有发生、发展和完成的过程。

20.气质

气质是指一个人典型和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它不以人的活动目的和内容为转移。

21.性格

性格是指个体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的个性心理特征。

22.能力

能力是指能够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即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心理特征。

23.一般能力

一般能力又称为智力,是指大多数活动所共同需要的能力,是在各种活动中共同具有的最基本能力,它适用于广泛的活动范围,而且符合多种活动的要求,以保证个体容易、有效地掌握知识与技能。

24.创造能力

创造能力是指在创造性活动中产生出具有社会价值的、独特的、新颖的思想和事物的能力。

25.智商

智商是个体的智力年龄与实际年龄的比率,即“比率智商”。

(26.错觉)

错觉是指人在某种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必然产生的、具有某种固定倾向、不符合事物本身特征和受到歪曲的知觉。

(27.智龄)比纳首次用心理年龄,即智龄表示儿童智力水平。

(28.人格)

人格是指区别于他人,并在不同环境中表现出来的一贯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

(29.无意注意)

不随意注意也叫无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30.认知能力)

认知能力是指个体接收、加工、存储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是个体得以顺利完成各项活动任务的最重要的心理条件。

(31.定势)

定势又称为心向,是指人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

定势是个体按照某种比较固定的方式去解决问题的一种心理倾向。

(32.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是指个体在完成某种任务时力图取得成功的动机。

二、简答题

1.根据记忆的内容,记忆有哪些类型?

根据记忆力内容,记忆有形象记忆、情景记忆、语义记忆、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五种类型。

2.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A.生物遗传因素在性格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B.家庭因素在性格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a.父母的教养态度;

b.家庭氛围和父母的榜样;

c.学校教育在性格形成和发展中额作用。

3.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有哪几个阶段?

A.发现问题;

B.明确问题;

C.提出假设;

D.检查假设。

4.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主要内容?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把需要分为由低至高的五种层次的需要: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后来补充了认知需要和审美需要。

认为需要作为人的基本动力,越是低层次的需要,越为大多数人所拥有,当低层次需要的满足后,高一层次的需要才会产生,真正能产生高层次需要的人比较少。

(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低层次没有满足不会向高层次发展,越低层次需要激发动机力量越大。

5.能力、知识和技能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A.能力、知识和技能属于不同的范畴。

能力是个体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相联系的个性心理特征,是经常、稳定地表现出来,属于个性心理范畴;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是人对客观事物和现象的特征、联系与关系的反映,人类已积累的知识经验既是社会财富,又是个体心理活动,特别是思维活动的结果,是心理活动的对象与内容之一,属于人的心理活动过程的范畴;技能是个体在所获得的知识的基础上,运用某种活动方式,属于心理活动方式的范畴。

B.能力和知识、技能具有不同的概括水平。

能力是对人的认知活动与行为方式较高水平的概括;知识是对客观事物或现象的本质属性、联系与关系的抽象概括和体系化;技能是对动作方式或操作程序的具体概括。

C.能力和知识、技能的发展水平不同,即三者动作不同步。

相对来说,知识的获得要快些,技能需要有个练习过程,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比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要晚。

尽管能力、知识和技能之间存在着区别,但它们是相辅相成的。

能力是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技能的形成与发展将有助于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技能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中间环节;知识掌握也要以能力为前提,能力是掌握知识的内在条件和可能性;同时,知识和能力是掌握技能的前提,它们制约着技能形成与掌握的快慢、深浅、难易、灵活性和巩固程度。

6.阿诺得(Arnold)─拉扎勒斯(Lazarus)的认知评价情绪理论的主要观点有哪些?

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得提出情绪与人对事情或事物的评估有关,人的认知过程会左右对情绪的解释和反应。

当人把知觉对象评估为有益时,就会产生趋近的体验和生理变化的模式;当人把知觉对象评估为有害时,则会产生回避的体验和生理变化的模式;当人把知觉对象评估为与己无关时,就会产生漠然的体验而予以忽视。

拉扎勒斯强调,个人所持有的先前观点、具有的知识经验是左右自己体验的主要因素。

由于社会文化背景的显著差异,个人的情绪感受和反应具有显著差异。

7.教师应该如何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概念?

A.要以感性材料作为概念掌握的基础;

B.合理利用学生过去的知识与经验;

C.要充分利用变式;

D.要用正确语言表述;

E.形成概念体系,并运用于实践之中。

8.影响成就动机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A.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文化条件对个体成就动机的高低有一定的影响;

B.童年所受的家庭教育会影响个体成就动机的高低;

C.教师的言行在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成就动机方面有重要影响;

D.学生的学业成绩与其成就动机一般情况下有正相关;

E.个体的成败经验对成就动机有较大影响;

F.个人对学习和工作的态度与认识也会影响其成就动机。

9.有哪些因素会引起人的不随意注意(也叫无意注意)?

A.刺激物本身的特点:

a.刺激物的强度;b.刺激物的新异性;

c.刺激物的运动变化;d.刺激物的对比性。

B.人本身的状态:

a.需要和兴趣;b.情绪情感;

c.个人期待;d.有机体状态。

10.什么是注意?

注意具有哪些功能?

注意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功能:

A.注意的选择功能;

B.注意的保持功能;

C.注意的调节和监督功能。

11.格式塔学派研究了制约整体知觉的因素,他们总结出的知觉组织原则有哪些?

A.相似原则;B.接近原则;C.闭合原则;D.连续原则。

12.有哪些学习记忆的方式方法可以用来减少遗忘?

A.记忆术:

a.定点记忆法;b.联想法;c.PQ4R法。

B.正确复习:

a.及时复习;b.合理分配复习时间与内容,分散于集中复习相结合;c.复习方式的多样化;d.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e.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f.掌握复习的“量”。

13.简要回答瑟斯顿智力群因素理论的主要内容?

7个不同的因素群:

语词流畅(W)、语词理解(V)、空间能力(S)、知觉速度(P)、计算能力(N)、推理能力(R)和记忆能力(M)。

14.什么是观察?

观察有哪些特征?

观察是指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是知觉的高级形式。

特征:

A.观察的目的性;B.观察的客观性;C.观察的精细性;D.观察的敏捷性。

15.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观念,托兰斯向教师提出的五个建议是什么?

A.尊重学生提出的任何幼稚甚至荒唐的问题;

B.欣赏学生表示出的具有想象力与创造性的观念;

C.多夸奖学生提出的意见;

D.避免对学生所做的事情给予否定的价值判断;

E.对学生的意见有所批评时应解释理由。

16.什么是多动症?

如何辨识小学生的多动症?

多动是患儿比较明显的外部表现,但根据国际精神类症状诊断标准,多动症儿童必须要具有注意涣散、冲动任性和活动过多三个明显特征,本质上是注意力缺陷,注意力难以集中,做什么事情都半途而废,难以集中思想从事需要比较长的时间集中注意的事情,即使做游戏、看动画片也不例外。

周围环境中的任何视听刺激都会分散他们的注意,并频繁地从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往往想到什么就做什么,坐立不安,在教室里也难以保持一刻安静,脾气暴躁,容易兴奋冲动,情绪变化快,做事不顾后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实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