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docx
《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
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
摘要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支持对区域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原经济区建设不仅担负着探索“三化”协调发展新路的重任,还要持续巩固提升“三基地、一枢纽”地位,都需要金融的大力支持。
在当前建设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进程中,如何发挥金融支撑区域经济建设的最大作用,通过分析中原经济区的现状,提出了要充分认识金融支持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树立大金融的观念,提出了金融支撑中原经济区建设的策略,以及完善金融支撑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保障机制。
关键词:
中原经济区;区域发展;经济增长;金融支持
Abstract
Financeisthecoreofmoderneconomy;financialsupportforcomprehensive,coordinatedandsustainabledevelopmentofregionaleconomyisofgreatsignificance.Theconstructionofcentralplainseconomicregionundertakesthedutynotonlytoexplorethenewurbanization,newindustrializationandnewagriculturalmodernizationthreecoordinateddevelopment,butalsotoconsolidateandenhancetheimportantpositionofeconomicbasesandtransportationhub,andtheseaimscannotbeachievedwithoutfinancialsupport.Intheconstructionprocess,howthefinanceplaysanindispensibleroleisanimportantissue.Thispaperanalyzesthecurrentsituationofcentralplainseconomicregion,andprovidessuggestionstoestablishaconceptof”comprehensivefinance”,andproposesstrategiesofcentralplainseconomicregionconstructionsupportedbyfinanceandimprovingsecuritymechanismoffinancialsupportingcentralplainseconomicregionconstruction.
KeyWords:
centralplainseconomicregion;financialsupport;
regionaldevelopment;economicgrowth
目录
引言5
一、关于金融支持对区域经济建设重要性的理论分析5
(一)金融支持对区域经济建设的重要性5
(二)金融支持是如何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6
1.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金融支持6
2.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的金融支持7
3.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金融支持7
4.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金融支持7
(三)中原经济区建设过程中,金融支持的作用7
1.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8
2.带动了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8
3.服务水平和创新能力稳步提高9
4.为中原经济区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9
5.金融业发展步入良性轨道9
二、经验借鉴9
(一)政府提供政策保障和资金支持10
(二)引进外资是珠三角金融支持的一大特色10
(三)以金融机构信贷支持为主10
(四)民间资本与信用担保为重要补充11
1.民间金融与珠三角中小企业融资11
2.珠三角信用担保机构与中小企业发展11
三、当前中原经济区建设中金融支持的现状及问题分析11
(一)关于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战略目标11
(二)当前中原经济区建设中金融支持的现状12
1.银行业稳健发展12
2.证券业快速发展13
3.保险业加速发展14
4.金融市场平稳运行14
5.金融生态建设不断深化,信用环境持续改善15
(三)当前中原经济区建设中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15
1.金融发展不能满足经济增长的需要15
2.金融过度依赖间接服务,金融结构有待完善15
3.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16
4.金融创新、金融服务不足16
5.金融信用环境欠佳17
6.金融人才储备不足17
四、对中原经济区建设加强金融支持的措施与建议17
(一)扩大金融总量17
(二)深化金融体系的市场化程度,完善金融结构17
(三)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大力改善金融生态环境18
(四)加快金融产品、金融服务创新18
(五)加强新型金融人才队伍建设18
结束语20
参考文献21
致谢…………………………………………………………………………………………..22
引言
2011年9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原经济区已纳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
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点在河南,河南崛起的关键在中原经济区建设,而金融支持起着决定性作用。
本文尝试从中原经济区金融支持的现状分析入手,指出当前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同时结合相关区域经济发展与金融支持的成功实践经验,提出了金融支持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对策。
一、关于金融支持对区域经济建设重要性的理论分析
区域金融是指一个国家金融结构运行在空间上的分布状态。
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都是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金融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客观现象,也是一种相对普遍的社会经济现象。
在现代经济中,金融发展济增长是相互推动的,特别是在日益发展的现代区域经济中,金融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区域经济中的金融机构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也日趋明显。
(一)金融支持对区域经济建设的重要性
在现代经济增长中,金融业发挥着越来越巨大的作用,是推动地区经济增长的关键性因素之一。
金融业发展对地区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在正常经济环境下,金融业服务所在地区的经济活动,为地区经济发展融通资金;二是在国家实施重大宏观调控时期,金融业尤其是银行业贯彻执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尤其是货币政策,对地区经济发挥的政策效应。
区域金融是指一个国家金融结构运行在空间上的分布状态。
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都是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金融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客观现象,也是一种相对普遍的社会经济现象。
在现代经济中,金融发展济增长是相互推动的,特别是在日益发展的现代区域经济中,金融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区域经济中的金融机构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也日趋明显。
区域金融作为金融的最主要表现形式,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在金融支持的内涵方面,张玉喜认为,狭义的金融支持是指金融对产业的支持,依靠的是非市场力量,主要体现政府政策导向,而非市场导向,是根据某种特定的目标来运作的一种信贷政策或货币政策。
金融对产业和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可以由市场推动,也可由政府力量调节,因此可分为市场性金融支持和政策性金融支持。
从根本上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增长、产业发展主要依靠市场机制,因此,市场性金融支持是基础性的支持机制,而政策性金融支持是对市场性金融支持的一种利用与引导。
杨圣奎认为,区域金融支持的内涵,是通过一定区域范围内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的发展,为区域发展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的各类金融活动的总和。
在金融支持主体功能区建设方面,王卉彤和石刚提出,要立足不同主体功能区分工不同、发展战略和模式不同,结合政府职能以及财政、金融政策的不同特点,在引导方式和范围上,协调搭配、有机配合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的使用,为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构建一个目标明确、手段多样、现实可行的财政金融支持体系。
张继华和姜旭朝介绍了美国海洋优先发展区的金融支持实践情况。
美国湾区的FOCUS项目对不同海洋优先发展区(PDAs)的资金获取进行区别对待,规划的湾区优先发展区可以申请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规划款项和技术援助,而潜在的优先发展区则只能申请规划款项、技术援助,而不能获取基础建设资金。
(二)金融支持是如何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
金融机构作为经济的核心和金融资源配置中心,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各个环节,均可提供有力支持和发挥重要作用。
1.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金融支持
国内外学者不乏对金融与经济发展方式关系的研究。
美国经济学家肖(Shaw)和格利(Gurley)认为,一个有效率的金融制度是通过金融资产的多样化和金融中介机构的发展促进储蓄与投资的形成、提高投资效率。
金融可为经济增长中的资源配置和结构凋整提供有力的手段。
戈德史密斯(Goldsmith,1969)认为,金融与以产业结构变动为特征的经济增长之间是互相促进、互为因果的关系。
20世纪90年代以后,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的相关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将金融因素视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必要手段及内生性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中国学者伍海华、张旭(2001)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与金融发展三者关系的角度,分析了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变动的促进作用。
金融影响产业结构调整机理:
金融一影响储蓄、投资一影响资金的流量结构一影响生产要素分配结构一影响资金存量结构一一影响产业结构,经济金融化程度越高,传递过程和影响越明显。
杨琳、李建伟(2002)对我国金融结构转变与实体经济结构升级的关联机制进行研究。
产业结构升级需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主进行质的改进,亟须金融业做出相应的变革,以满足经济结构优化和经济发展对金融服务提出的更高需求。
范方志、张立军(2003)对地区金融结构转变与产业结构升级,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发现各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与金融结构转变或金融深化程度提高以及经济增长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中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巨大主要在于各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的差距和产业结构的不同,由此导致地区经济增长的差异;相对于东部地区,应大力推动中西部地区金融结构转换速度以促进当地产业结构升级。
金融活动通过影响资金分配,进而影响其他生产要素的分配,间接作用于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调整中企业须具备取得金融支持所需的条件,同时金融须具备支持产业结构调整所需的条件,金融才能更好地支持产业结构调整。
金融具有产业范围选择功能,金融通过使产业结构高级化与合理化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
2.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的金融支持
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经验表明,在工业化中后期开始,服务业便异军突起,逐渐成长为主导产业部门。
越是到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技术创新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而从事技术创新具有风险性,对于创新项目的分散投资决策,将降低风险并提高在创新活动上的投资,所以有利于风险分散的金融系统可以加快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
银行部门可以通过产业多样化的投资分散风险;保险公司可以对高风险、高收益的新兴产业提供保险,以降低其创业者的风险;证券公司可以通过风险社会化转移风险,而以风险投资基金为代表的风险投资机构,将以能更好适应技术进步投融资的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推进产业技术结构的升级调整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金融业还通过提供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业务,解决产业结构调整中资源特别是人力资源闲置可能产生的社会动荡,以保证产业结构调整的稳步推进。
3.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金融支持
西方对广义经济发展的定义,还包括提高社会福利,促进社会和谐,促进就业、效率和公平的均衡等层面,与我国提倡的保障和改善民生异曲同工。
促进就业是民生普惠的一项重要内容,需要宏观经济的持续发展、结构的持续改善,也依赖于微观中小企业的发展、就业增长点的培育。
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支持,需要金融机构提供大力的资金支持。
随着国家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政策实施,消费金融也是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金融机构需要通过金融服务和产品的设计和创新,不断提升和丰富其服务内涵。
4.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金融支持
20世纪70年代,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问题日渐凸显。
金融部门理应成为生态文明、绿色金融的践行者、推动者和创新者。
事实上,环境保护政策成为西方金融机构融资决策13益重要的考虑因素。
越来越多的西方金融机构采取了IFC的赤道原则和UNEPFI的负责任的投资原则。
除了国际通用原则外,还结合赤道原则、世界银行的污染预防与削减手册、OECD共同指南等相关规定,制定了融资环境保护的内部操作指南。
并且,西方金融机构为加强对融资环境保护管理,相应进行了业务改革和机构改革,比如将环境管理纳入风险管理体系,成立环境管理或可持续发展部门等。
(三)中原经济区建设过程中,金融支持的作用
金融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和持续推动力”,不仅在资本形成过程中有着重要的联合功能,还对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结构调整作用。
良好金融发展对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
金融可以通过促进储蓄总量的增加来筹集资本;通过提高资本形成的速率和规模来促进资金的重组和分配,进而提高资金的使用率;通过提高资本配置效率、影响储蓄率等,通过提高储蓄率和储蓄一投资的转化比率来增加投资,而投资的增加则可以使生产扩大、产出增加,进而提高了生产效率,在满足融资需求的同时,可以激励资金对高新技术产业的供给,推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可以通过金融的纽带作用,引导和带动其它要素流动,实现资源的合理高效配置。
下面以河南省为例来说明金融业大力支持河南经济增长。
自建设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河南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总量持续增长,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极大地促进了河南经济的发展。
具体表现在:
1.信贷持续增长且保持较高增速,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2009年到2012年,河南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年底余额分别达到13437.43亿元、15871.32亿元、17506.24亿元、20304.09亿元,整体呈逐渐增长趋势。
至2012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1970.43亿元,比年初增加5195.69亿元,增长19.41%,增速比上年提高4.23个百分点;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0304.09亿元,比年初增加2653.18亿元,增长15.04%,增速比上年提高4.78个百分点。
2011年,有11家公司实现IPO,募集资金89.07亿元。
截至2011年底,全省已有99家境内外上市公司,发行股票100只,募集资金总额达1034.03亿元年末,境内市场流通股总市值2520.82亿元。
截至2012年7月,有1家公司挂牌上市,募集资金31.99亿元。
全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839.8亿元。
其中:
财产险保费收入163.3亿元,人身险保费收入676.5亿元。
全年赔付171.1亿元。
其中:
财产险赔付80.5亿元,人身赔付90.6亿元。
2.贷款投向重点突出,有效带动了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
河南银行业围绕促进老工业基地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积极调整优化信贷结构。
(1)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基本得到满足。
中小企业信贷服务机制不断完善,扶持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小微企业贷款全年增速大幅高于全部贷款平均增速。
2012年末,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566.99亿元,比年初增加817.77亿元,增速29.75%,高出全部贷款增速14.72个百分点。
(2)农业贷款稳步增加。
涉农贷款全年总体实现“两个不低于”目标。
2012年末,全省银行业机构涉农贷款余额8298.07亿元,比年初增加1188.33亿元,增长16.71%,增速高于全部贷款增速1.68个百分点,增量同比多增163.24亿元,总体实现涉农贷款“两个不低于”的要求,有效地促进了“三农”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经营理念不断转变,金融服务水平和创新能力稳步提高。
在经营理念上,逐步由原来的“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变,由过去单层面市场营销向多层面市场挖掘转变,力求金融服务既能满足大众客户的一般金融需求,又能为高端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深度服务。
在产品设置上,省内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分支机构开办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做到与总行、其他省份分支行同步,基本反映了总行业务的全貌。
地方法人机构开办新业务的速度明显加快,呈现出后发优势。
在服务创新上,开办了多种服务于中小企业和农村的服务产品,满足客户的需求。
在履行社会责任上,由过去单纯追求经营效益向力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转变,在积极投身各种社会公益事业的同时,通过开办助学贷款业务,帮助困难学生完成学业。
特别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辖内金融机构通过加大信贷有效投放,积极帮助暂时遇到困难的企业走出困境,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4.机构网点布局逐步优化,为支持中原经济区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河南
金融业历经发展,已形成以大型商业银行为主体,其它各类银行机构并存的网络
体系。
截至2012年底,河南全省银行类金融机构网点11953家(含分支机构),从业人员183537人。
这些银行机构遍布全省38个市区(省辖市和县级市)、88个县,近5年来,随着以客户为导向的营销策略在金融业的兴起,银行机构更加重视网点布局所发挥的重要作用,通过新设、合并、升格等方式,逐步调整优化机构网点,使银行机构在网点、服务上更加贴近客户。
银行机构对网点、电子银行、自助银行和自助设备的战略布局不仅为自身创造了良好的经营业绩,为辽宁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贡献。
5.经营效益显著提升,金融业发展步入良性轨道。
振兴战略实施以来,河南金融业不断提升经营管理能力,壮大经营实力,为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截至2012年末,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总额达39186.13亿元,比年初增加6626.90亿元,增长20.35%,增速比上年提高5.41个百分点;本外币负债总额37949.44亿元,比年初增加6382.45亿元,增长20.22%,增速比上年提高5.86个百分点。
通过深化改革、消化历史包袱,银行机构资产质量明显改善,整体盈利能力不断提高。
不良贷款总体保持“双降”。
2012年末,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444.55亿元,比年初减少223.48亿元,不良贷款率2.19%,比年初下降1.6个百分点。
二、经验借鉴
下面以珠三角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支持模式进行相关分,以便从中获得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经验。
为了解决珠三角中小企业的资金问题、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金融支持是关键。
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支持是指在特定的经济和金融市场环境中,金融机构和其他资金主体通过一些具体的金融活动来满足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
(一)政府提供政策保障和资金支持
在珠三角中小企业的发展初期,珠三角政府主导区域经济的发展。
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珠三角各级政府主动出面招商引资,并根据本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外商投资、加快对外开放的地方性政策和法规,在外资投向上也进行了引导。
在推动乡镇企业发展上,多数企业是由各级政府参与创办或支持的,地方政府通过直接投资或由地方政府提供担保获取银行贷款。
在珠三角政府的放权改革后,珠三角各级政府切实加强规范政府的管理和服
务,陆续成立相关部门,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政策保证,并
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财政资金支持:
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加大了投入力度;加大对民营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积极推动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设。
(二)引进外资是珠三角金融支持的一大特色
广东充分利用中央给予的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充分发挥华侨众多的人文优势、毗邻港澳的地理优势,抓住有利时机,成功地吸收了大量资金,促进了本区域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外商投资对广东经济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它有效地弥补了广东生产、建设资金的严重不足,及时、有效地缓解了由于中央投资有限、省内资金短缺对经济发展造成的严重制约,加速了经济发展的步伐,促进了广东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外资对珠三角中小企业的支持,突出的表现在中小企业发展初期。
在珠三角经济起步阶段,工业化的早期,资金缺乏,珠三角中小企业通过承接香港产业链条的转移,建立起“前店后厂”式的分工模式,充分利用港澳台中小资本,结合本地的劳动力资源和土地资源优势,建立大量的“三来一补”和“三资”中小企业,发展加工贸易业务,成为企业获取营运资金的一个重要渠道,更深层次的在于珠三角加工利润费的不断积累沉淀,增强了生产厂商自身的实力。
(三)以金融机构信贷支持为主
除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外,股份制商业银行也纷纷在广东设立了分支机构,由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商行、农村信用社、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组成的金融服务网络遍布广东城乡,为广东经济提供了强大的金融支持。
除此之外,外资金融机构也纷纷抢滩登陆,以花旗银行、香港汇丰银行为代表,分别在珠三角经济发达区设立分行或代表处,其规范化、国际化运作对广东金融业尽快实现与国际接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股份制商业银行重视零售业务的发展,通过增设营业网点、并购地方金融机构、建立策略联盟等方法,争夺国有商业银行的传统优势业务;农村信用社、城市商业银行等地方性金融机构通过改革、重组,经营活力和市场竞争力将进一步提高,在农村和城市与国有商业银行展开更激烈的竞争。
珠江三角洲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为地方经济的高速增长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首先珠三角中小金融机构将服务对象主要定位于服务中小企业,由于二者规模相互适应,相互间信息了解,再加上良好的地缘、人缘关系,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为区域内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较多的支持。
二是完善中小企业信贷管理体制,如成立了专职审贷的授信审批部、推行信贷主审查人制度等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是积极创新适应中小企业发展的信贷产品,拓宽融资渠道,对中小企业提供差异化的金融服务:
(四)民间资本与信用担保为重要补充
1.民间金融与珠三角中小企业融资
民间金融是指游离于经国家有权机关依法批准设立的金融机构之外的所有以盈利为目的的个人与个人、个人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资金筹借活动。
在正规金融制度供给缺位时,民间金融的存在和发展适应了中小企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珠三角民间金融按照组织化和专业化程度可分为民间借贷(包括私人借贷、集资和企业间借贷等)和民营金融(包括各种民间金融中介机构的信用活动)两种形式(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课题组2002),前者是民间金融的初级形式,后者则属于民间金融的高级形式,交易活动的组织性、专业性和连续性更强,交易量更大,风险管理能力也更强。
民间融资市场已经成为珠三角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金融支持手段(在创业期尤其显得重要),构成了银行信贷体系的有益补充。
2.珠三角信用担保机构与中小企业发展
针对中小企业因为信用不足出现的融资难的普遍现象,广东省建立了专业化的信用机构——信用担保机构作为第三方保证人来参与企业间的交易,通过降低银行所面临的信贷风险和企业所面临的贷款条件(如利率和抵押要求等),促使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能够得到顺利的满足。
近年来,广东省积极推动信用担保机构的发展,并呈现出较快的发展速度。
信用担保机构的担保品种,已从最初单一的中小企业短期流动资金贷款担保,扩大到个人创业贷款担保、上市融资(直接融资)担保、工程履约担保、再担保等。
这种以个贷担保方式为中小企业融资的做法,既解决了民营企业创业发展的融资需求,又使企业法人因有限责任而带来的担保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三、当前中原经济区建设中金融支持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关于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战略目标
中原地处中国的心脏腹地、黄河中下游,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