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数学教学设计汇总.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7521045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55.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数学教学设计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数学教学设计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数学教学设计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数学教学设计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数学教学设计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数学教学设计汇总.docx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数学教学设计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数学教学设计汇总.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数学教学设计汇总.docx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数学教学设计汇总

课题

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

课时续数

独立备课教案

集体备课后的修改

及提优补差措施(手写)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8页例1、例2、例3,以及随后的“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二第1~5题。

教学目标

1.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使学生通过操作和对图形的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初步知道转化的思考方法在研究平行四边形面积时的运用。

3.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探究意识与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难点:

理解平行四边形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剪刀、例题的图形课件

教学设计

1.拿出图1,问:

这是一个不规则的图形,比较复杂(板书:

复杂),但通过观察,你可以把它剪一剪、拼一拼,边成一个学生熟悉的简单图形么?

(学生操作。

)交流:

转化成了一个正方形。

完成板书:

复杂转化成简单(正方形)

比较:

这两个图形面积有变化吗?

为什么?

(没变。

因为格子数没变;或说成纸片没有增加或减少……)

如果要你算出面积,你会先算哪一个?

是多少?

(复习:

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2.拿图2,请你用刚才的方法,也把它剪拼成一个简单的图形。

(学生操作)问:

这回你得到的是一个什么图形?

(板书:

长方形)

算出它的面积。

(复习长方形面积=长×宽)

小结:

通过剪、拼,我们可以把一个较复杂的图形转化成简单的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它们的面积是一样的。

长方形面积等于长乘宽,正方形面积等于边长乘边长。

3.拿图3:

这是一个平行四边形,它的边叫什么?

(底)

分别摸摸它的两组底。

还有什么?

(高)

问:

在现在这个方格纸剪成的平行四边形上,你能找到这组底的几条高?

观察:

你能剪一剪、拼一拼,拼成长方形么?

你有几种剪法?

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交流:

只要沿着它的高剪,都可以拼成长方形。

举不同剪法的例子,让大家观察。

板书:

长方形面积:

长×宽(要求学生对号入座,说出算式)

平行四边形面积呢?

为什么也是7×4=28平方厘米呢?

发现:

平行四边形的底也就是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也就是长方形的宽。

所以可以用底乘高来计算。

字母表示:

用S表示面积,a表示底,h表示高,学生把公式写在书上。

4.补充:

画一个平行四边形(图略)

先画一条底,标8厘米,指名指出它对应的高。

标数据“3厘米”。

问:

它的面积是多少?

标另一条底,4厘米。

问:

它对应的高在哪里?

画出,并标“6厘米”

问:

你还能用第2个算式求出它的面积吗?

比较两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为什么?

问:

能不能8×6或3×4呢?

为什么?

举生活中对应的例子,强调对应。

二、练习:

1.试一试:

一块平行四边形玻璃,底是50厘米,高是70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2.练一练。

要求学生看图后说出各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再写出算式。

交流。

3.练习二

(1)在方格纸上画两个形状不同的平行四边形,使它们的面积与图中长方形的面积相等。

(2)量出下面每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算出它们的面积。

(3)提问:

为什么是“大约”多少平方米?

学生算一算。

(4)学生独立解答,并交流。

(5)先让学生分别算出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

补充:

用2根4厘米、2根2厘米的小棒,先搭一个长方形,再搭一个面积是它一半的平行四边形。

把两个图形分别画下来。

交流(图略):

要求学生把一些数据都要标清楚,养成好习惯。

看图来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三、全课总结:

说说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要注意哪些问题?

板书设计

课题

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练习课

课时续数

独立备课教案

集体备课后的修改

及提优补差措施(手写)

教学内容补充内容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并能熟练地加以运用。

教学重、难点

能熟练运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并能举一反三。

教学准备教学光盘

教学设计

一、谈话: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1.第1题:

在方格纸上画两个形状不同的平行四边形,使它们的面积都与图中长方形的面积相等。

(1)同桌说说解题思路:

了解一要知道长方形的面积,才能知道所画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二可利用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只要使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长方形的长相等,平行四边形的高和长方形的宽相等即可。

(2)讨论明确:

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高的乘积应等于15。

所以,在方格纸上画平行四边形时,它的底与高应分别为5和3,3和5,15和1,1和15

2.第2题:

量出下面每个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高,算出它们的面积。

巡视时提醒学生在测量时一定要注意底和高必须是对应的一组。

提示明确:

测量结果和实际结果上下1毫米是允许的,是正常的误差,否则就是无效数据,因此测量数据时要细心。

3.第3题:

有一块近似平行四边形的菜地,这块菜地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

(1)一人板演,其余自己练习。

(2)集体讲评,并讨论这样计算出来的数据是否精确。

通过讨论明确:

用图中标出的数据计算出来的面积是近似值。

这种近似的测量和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经常用到。

同时这里的约不是要求我们求结果的近似数,而是为了表达更正确。

4.第4题:

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停车场,底是63米,高是25米。

平均每辆车占地15平方米,这个停车场可停车多少辆?

一人板演,其余自己练习,评讲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

5.第5题:

用细木条钉成一个长方形框,长12厘米,宽7厘米。

它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

如果把它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它的周长变化了没有?

面积呢?

你能说说这是为什么吗?

(1)同桌操作:

同桌两人分别准备一样大小的长方形框架。

操作时,一个长方形不动,另一个长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

通过观察、讨论:

A把长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后,周长怎样,面积怎样。

B拉成的平行四边形越是怎样,它的高就怎样,面积会怎样?

(2)交流明理:

通过演示使学生认识到:

木条围成的长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后,周长没有变,但面积变了,拉出的平行四边形越是显得扁平,说明它的高就越短,从而面积也就越小。

二、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情况谈谈自己的感受。

 

板书设计

 

课题

三角形的面积

课时续数

独立备课教案

集体备课后的修改

及提优补差措施(手写)

教学内容第9~10页例4、例5,完成随后的“试一试”“练一练”和练习二第6~9题。

教学目标

1.是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讨论分析,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能应用公式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测量、填表、讨论、推理等数学活动过程,初步体会图形转化的意义和价值,培养空间观念,发展初步的逻辑思维。

3.使学生在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活动中,进一步增强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初步感受“变”与“不变”的辩证思想。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难点:

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教学光盘

教学设计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情境引入,感受联系。

(课件出示),一块种红枫,一块种桂花。

你认为可以怎样平均分呢?

(课件展示三种分法)①(沿宽分)②(沿长分)③(沿对角线分)

最终学校选择了第3种方案。

你有什么办法说明这二块绿地大小一样?

请同学们算一算:

这一块花坛的面积是多少呢?

(10×4÷2)

2.启发猜想,揭示课题。

谈话:

,猜一猜:

它的面积怎样求呢?

(底和高乘积的一半)

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1.实践活动:

(1)拼摆:

课前你们从书上第115页上剪下了6个三角形。

在小组中开展活动,把学具三角形拼一拼,摆一摆,你会发现什么?

A.学生拼摆每种形状的三角形

B.展示拼摆交流情况(三种情况:

请学生在黑板上拼摆)

C.结论:

任何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都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2)填表

将例5中的表格填一填。

从中你又发现什么?

(3)讨论:

初步得出三角形面积计算方法。

2.深化理解

出示例4的方格图及其中的平行四边形,请你说出涂色三角形的面积各是多少平方厘米?

学生口答,交流想法。

3.归纳小结

(1)说说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怎样求三角形的面积?

(2)用字母表示三角形面积计算的公式(完整板书:

s=a×h÷2)

(3)反思:

为什么求三角形面积算出底和高的乘积后还要除以2?

4.反馈练习P10练一练

①第1题。

学生独立解答,说想法。

②第2题。

强调:

为什么除以2?

三、应用公式,解决问题

1.教学“试一试”。

你们认识这些交通警示标志吗?

(课件出示)做一块这样的标志牌,面积是多少呢?

独立解答,交流想法。

2.拓宽补充1:

现在做2块这样的标志牌,面积又是多少呢?

独立解答,交流想法。

①8×7÷2×2②8×7(你是怎样想的?

3.拓展补充2:

生活中还有一种也是三角形的交通警示牌,大小如下图:

 

你们能帮着算一算面积是多少?

(只列式不计算)

列式是:

3×4÷2为什么不用2.5分米?

你明白了什么?

四、总结全课,巩固练习

1.这节课我们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你有什么收获?

2.想一想,下面说法对不对?

为什么?

(1)三角形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

(2)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20平方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是40平方米。

()

3.练习二第6题。

直接写出得数。

4.练习二第7题提问:

哪几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5.课内作业。

练习三第8、9题。

五、延伸拓展,发展思维

通过剪、拼,能把一个三角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吗?

有兴趣的课后试试。

板书设计

课题

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的计算练习课

课时续数

独立备课教案

集体备课后的修改

及提优补差措施(手写)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13页练习二第10~17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充分感知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取决于两个因素:

底和高。

2.理解三角形的面积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关系:

三角形面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3.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正确地合理地熟练地应用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不同图形的面积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进一步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的概念,能较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难点:

沟通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准备教学光盘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共同研究了什么?

我们是怎样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

板书: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提问:

用字母怎么表示?

板书:

S=ah÷2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

二、学习探究:

1.(学会正确寻找对应的底和高。

出示三个三角形(一个直角三角形,一个锐角三角形,一个钝角三角形,但都没有数据也没有画高。

问:

你们觉得这三个三角形的面积哪个大?

为什么?

要计算它们的面积,你需要哪些数据?

再出示高。

问:

你能指出对应的底和高吗?

指名上台指一指。

你是怎样迅速找到对应的底和高的?

(对应的底和高应互相垂直)

练习:

一个直角三角形,三条边分别长3厘米、4厘米和5厘米。

这个三个角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

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斜边最长,两条较短的直角边就是一组对应的底和高。

小结:

应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面积时,一定要注意找到对应的底的高。

3.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关系。

(1)先出示4个三角形:

图1:

底3厘米高4厘米图2:

底4厘米高4厘米

图3:

底2厘米高4厘米图4:

底4厘米高3厘米

问:

这四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吗?

为什么?

如果不一样大,哪个三角形的面积最大?

同桌讨论。

(2)全班交流。

(3)问:

那为什么这两个三角形底不一样长,高也不一样长,面积为什么相等呢?

(底和高的积一样大)

小结:

三角形的面积大小取决于两个因素:

底和高,如果底相等,则看高的大小;如果高相等,则看底的大小;如果底和高都不一样,则要看底和高的积是否一样大。

(4)再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

图5:

底3厘米,高4厘米

问:

上面哪几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为什么?

问:

为什么图1的面积是图5的一半?

小结:

三角形的面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的一半。

问:

为什么图4的面积也是图5的一半呢?

它们可不是等底等高?

明确:

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如果底乘高的积一样大,那么三角形的面积就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4.练习二第11题。

你能在方格纸上画出3个面积都是9平方厘米且形状不同的三角形吗?

要求画好后计算证明。

追问:

如果老师要求你们画的底都是6cm,高都是3cm,你能画出几个形状不同的三角形?

学生尝试着画,不断鼓励:

底定下来不动,上面的顶点可以画左面一点吗?

再左面一点行吗?

再左面一点?

……往右面一点呢?

……

三、综合应用:

1.第10题。

让学生独立计算。

2.第12题。

可以先让学生指一指每个图形的底和高分别在什么位置,在测量计算,以突出底和高的对应关系。

3.第13题,学生读题,自己解决。

4.第14题。

提问:

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可以看作它的一组什么?

5.第15题。

测量红领巾高时,可以启发学生把红领巾对折后再测量。

6.第16题。

要使学生认识到:

涂色三角形与它所在的平行四边形等底等高,所以每个涂色三角形的面积都是它所在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7.第17题。

让学生读题,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

提问: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你是怎么计算的?

是怎么想的?

五、总结:

板书设计

课题

梯形的面积

课时续数

独立备课教案

集体备课后的修改

及提优补差措施(手写)

教学内容第14~15页例6、例7,完成随后的“试一试”“练一练”和练习三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填表、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探索并掌握梯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地计算梯形的面积,并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培养学生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转化”的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渗透认识从实践中来和事物之间是联系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转化”的思想推导梯形面积公式,运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

运用多种方法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

教学准备教学光盘,剪下后的梯形

教学设计

一、复习引新、激活思维:

我们今天将要研究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二、合作探究、验证新知:

1.教学列6,谈话:

你能想办法求出这个梯形的面积吗?

出示例6的梯形

(1)引导:

你能用不同的方法把梯形转化成已经能够计算的面积的图形吗?

(2)学生动手操作并讨论交流。

(3)提问:

你是怎么做的?

2.教学例7。

引导:

你们每个人都剪了6个梯形,在选择两个梯形时要注意什么呢?

明确:

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才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引导:

任何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吗?

拿出课前准备的梯形先拼一拼,再求出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和每个梯形的面积,填写下面的表格。

2.小组合作、测量比较

测量数据计算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一个梯形的面积并填表。

3.独立思考、小组讨论

要求学生先单独思考,然后将自己思考的情况在小组里交流。

(1)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和两个梯形什么关系?

(2)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梯形的上底下底什么关系?

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和梯形的高有什么关系?

每个梯形的面积和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3)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怎样求梯形的面积?

4.学生汇报、验证新知

得出以下结论:

这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无论是直角梯形、等腰梯形、还是一般的梯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用字母表示梯形面积公式:

S=(a+b)×h÷2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1.完成试一试。

提问:

你打算应用什么面积公式?

让学生根绝公式列式计算。

2.练一练。

引导:

这个梯形与它所在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关系?

明确:

因为这里的平行四边形是由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的,所以每个梯形的面积都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3.练习三的第1题。

(1)让学生先在小组里说说怎样找出面积相等的梯形。

(2)师生共同讨论得出:

直角梯形中与上、下底垂直的那条腰的长度就是梯形的高。

根据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由于这4个梯形的高相等,只要比较它们的商、下底的和是否相等。

这几个梯形中,除左起第3个梯形之外,其余的面积都是相等的。

4.练习三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交流:

为什么要乘2?

5.练习三第3题

分析题意,搞清楚零件的横截面积是指图中的哪个部分,是什么形状,图中标出的条件又有哪些。

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分别进行计算。

6.谈话:

实际生活中也有很多关于梯形面积的运用,你会吗?

解决实际问题:

用篱笆围成一个养鸭场(如右图),一面靠墙,另三面围篱笆,共长50米.养鸭场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启发:

50米的篱笆包括3条边,其中一条14米的边是什么?

可以求出另外两条边的和又是什么?

四、总结归纳,内化知识

板书设计

 

课题

梯形面积的计算练习课

课时续数

独立备课教案

集体备课后的修改

及提优补差措施(手写)

教学内容教科书练习三第4~9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熟练计算不同梯形的面积。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进一步理解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能灵活运用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难点:

能熟练、灵活运用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教学光盘

教学设计

一、复习、回忆

提问:

梯形的面积推导过程和计算公式分别是怎样的?

同桌说说梯形的面积推导过程及计算公式

二、谈话,明确本节课的任务

三、练习

1.判断

平行四边形面积是梯形面积的2倍。

()

两个面积相等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形()

梯形面积也可以用(上底+下底)÷2×高来表示()

2.选择

下面梯形的面积计算正确的列式是()

A(4+7)×3÷2

B(3+7)×4÷2

C(4+7)×3

下面梯形的面积计算正确的列式是()

A(8+7)×6÷2

B(3+6)×9÷2

C(3+9)×6÷2

下面梯形的面积计算正确的列式是()

A(3+4)×6÷2

B(3+6)×7÷2

C(3+6)×4÷2

3.通过刚才的练习,可以看出同学们对梯形的面积计算已经初步掌握,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下这几个图形的面积怎么列式呢?

(只列式不计算)练一练第2题。

学生做在自己作业本上,请3名同学板演。

4.第5题

(1)量出下面每个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算出它们的面积。

先找一找梯形的上、下底和高再量出上下底和高

(2)明确右边图形是直角梯形,可以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

直角梯形中与上、下底垂直的那条腰的长度就是梯形的高。

(3)独立作业后集体核对。

5.第6题

出示:

一块白菜地的形状是梯形。

它的上底是9米,下底是12米,高是18米。

如果平均每棵白菜占地9平方分米,这块地里一共有白菜多少棵?

提醒学生要注意两个问题:

(1)统一单位;

(2)讲清楚数量关系。

明确题意后独立作业,集体交流。

6.第7题

(1)分析题意,搞清楚水渠和拦水坝的横截面积分别是指图中的哪个部分,分别是什么形状,图中标出的条件又有哪些。

(2)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分别进行计算。

四、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适当的进行补充和强化(完成剩余的4、8、9题并结合补充习题)。

板书设计

 

课题

认识公顷

课时续数

独立备课教案

集体备课后的修改

及提优补差措施(手写)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6页例8及相应的“练一练”,练习三第10~13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计算得到1公顷=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并能用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从小到大,层层递进,先通过与各种用平方米作单位的土地的对比,再通过一些文字信息,感知1公顷的应用,从不同角度加深对1公顷土地面积大小的感受。

3.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能进行单位换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联系实际,通过与生活中一些面积的对比及阅读文字信息,感知1公顷的实际大小。

难点:

联系实际,通过对比和阅读,从不同角度感知1公顷的大小。

教学准备光盘

教学设计

一、公顷的引入

1.引导:

让我们来一起欣赏一组图片,一边看,一边读读下面的文字。

2.启发:

从这些图中,我们读到什么相同的数学名词?

(板书:

公顷)

这里公顷表示什么?

(板书:

面积单位)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公顷。

(板书课题)

二、认识公顷与应用。

1.教学例8,认识1公顷的含义

提出要求:

请同学们翻开书16页,读一读,算一算,填一填。

学生自主计算,同桌之间互相交流。

问:

通过阅读,你了解了什么?

学生回答

问:

通过计算,你又知道了什么?

学生回答(1公顷=10000平方米)

问:

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学生回答

(板书:

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公顷)

引导:

1公顷等于10000平方米,那2公顷呢?

30000平方米呢?

2.运用进率进行换算

(1)完成练习三第10题。

问:

你是怎么填的?

你又是怎么想的呢?

学生回答

(2)完成练一练问:

你是怎么算的?

学生回答

(3)完成练习三第11题。

你是怎么做的?

这道题我们要注意些什么?

(4)完成练习三第12题。

先让学生在作业纸上完成计算。

(5)完成练习三第13题。

提醒学生先把1公顷换算成10000平方米。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三、感受1公顷的大小。

(根据学生汇报,板书:

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问:

你想通过什么方法来理解1公顷的大小呢?

学生回答

说明:

我们也可以像前面那样采用比较的方法。

但是,1公顷比较大,为了方便比较,我们可以选择100平方米作为参照。

1.在对比中感受1公顷的大小

在阅读中,我们知道,大约28名同学手拉手围成一个正方形,面积大约是100平方米。

现在,老师想邀请28名同学现场进行展示。

研究表明:

人的身高一般等于手臂伸直后的臂展,这些同学的身高都在1米4到1米5之间,那么这个正方形的边长大约是(10米),围成正方形的面积大约就是(100平方米)。

问:

多少个这样的正方形面积大约是1公顷?

学生回答

问:

将这个正方形与阶梯教室比较,估一估,阶梯教室的面积大约是多少?

明确:

面积大约是200平方米。

引导:

想一想,1公顷的大小大约相当于多少个这样的阶梯教室?

学生

问:

1公顷有多大?

明确:

大约是17个小操场这么大。

问:

1公顷有多大?

明确:

一公顷大约有3个大操场面积这么大。

2.在文字信息中感受1公顷的大小

刚才我们通过对比初步感受了1公顷的大小,下面我们在一些文字信息中继续感受1公顷的大小。

老师也带来了一些数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中医中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