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勤县济民医院护理风险管理及防范措施.ppt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51511 上传时间:2022-11-11 格式:PPT 页数:74 大小:9.1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勤县济民医院护理风险管理及防范措施.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民勤县济民医院护理风险管理及防范措施.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民勤县济民医院护理风险管理及防范措施.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民勤县济民医院护理风险管理及防范措施.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民勤县济民医院护理风险管理及防范措施.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民勤县济民医院护理风险管理及防范措施.ppt

《民勤县济民医院护理风险管理及防范措施.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勤县济民医院护理风险管理及防范措施.ppt(7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民勤县济民医院护理风险管理及防范措施.ppt

护理风险管理及防范措施护理风险管理及防范措施民勤县济民医院赵伯元目录111111护理风险概念产生护理风险的原因护理纠纷概念引发护理纠纷的主要表现护理纠纷防范措施护理纠纷的特点概概念念n护理风险是指医院内患者在护理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n护理风险是一种职业风险,即从事医疗护理服务职业,具有一定的发生频率并由该职业者承受的风险,包括经济风险,法律风险,人身安全风险等1触目惊心的报告触目惊心的报告20142014年中国医师协会的年中国医师协会的显示显示:

1、74.29%的医师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不能受到保护.2、47.3%和13.28%的医师认为当前的执业环境较差和极其恶劣.3、平均每家医院发生医疗纠纷66起,发生患者打砸医院事件5.42起,打伤医师5人.4、单起医疗纠纷最高赔付额139万元,内部协调最高赔付金额60万元,平均每起赔付10.81万元.5、医疗纠纷发生率最高达98.4%,而仅有18%被认定为医疗事故.6、发生医疗纠纷后70%的患者或家属有过激行为,其中43%发展为打砸医院.全国医患纠纷逐年上升全国医患纠纷逐年上升年份年份严重扰乱医疗秩序严重扰乱医疗秩序被打伤医务人员被打伤医务人员财产损失财产损失2012年年5093起起2604人人6709万万2014年年8093起起3735人人12412万万2016年年9831起起5519人人20467万万(110月月)引自引自2017年年2月月4日日健康报健康报产生护理风险的原因产生护理风险的原因*护理人员法律观念淡薄*理论知识欠缺,致使提供的第一手资料不完整,以致延误病情*观察不细致,不到位*违反操作规程*缺乏责任心*不重视护理文书的书写,缺乏随时记录的意识*护患沟通不良,护士未能及时地解答一些病人提出的问题及发现其病情变化,态度冷淡护理风险护理风险护理纠纷护理纠纷1护理纠纷护理纠纷是指在护理服务过程中发生的护患之间的各种矛盾、分歧,包括护理管理、护理技术和护士职业道德等方面的纠纷。

1“病人以性命相托,我们怎能不诚惶诚恐,病人以性命相托,我们怎能不诚惶诚恐,从医从医如临深渊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如履薄冰。

”北京协和医院老前辈张孝骞患者患者是什么?

顾客顾客是什么?

n患者是亲人?

n患者是朋友?

n患者是上帝?

(患者就是上帝,中国的医务人员也这样说,而且他们也是这么做的。

问题在于,他们根本就不信上帝。

)护理纠纷发生因素患者因素患者因素医院因素医院因素社会因素社会因素1、全民法律意识提高快,自我保护意识普遍上升2、由于新闻媒体炒作,制造轰动效应,误导病人和家属。

3、由于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使病人自负药费比例增高4、有关医疗卫生方面的法律尚在逐渐完善过程中1、由于医务人员态度不好,引发纠纷。

2、由于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存在问题引发纠纷3、医院管理不足,引发纠纷。

1、病人对医学知识缺乏了解,对医疗机构期望值过高。

2、病人压力转嫁3、对护理不满意引发纠纷。

4、患者和家属无理取闹引发纠纷。

社会因素社会因素医院因素医院因素患者因素患者因素有钱没钱都得医、有错没错都得赔引起护理纠纷的引起护理纠纷的主要表现主要表现1111111护士服务理念未转变护士服务理念未转变护士综合素质低下护士综合素质低下护士工作责任心不强护士工作责任心不强护士执行医嘱不规范护士执行医嘱不规范护理文书记录不规范护理文书记录不规范告知行为不规范告知行为不规范忽视患者合法权利忽视患者合法权利1一、护士服务理念未转变一、护士服务理念未转变n人们对护士提供的服务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对护士提供的服务要求也越来越高n护理人员相对不足,工作琐碎而繁忙,往往注重执行医嘱,护理人员相对不足,工作琐碎而繁忙,往往注重执行医嘱,而忽略了与患者的沟通、病情的观察和对患者的生活护理、而忽略了与患者的沟通、病情的观察和对患者的生活护理、康复指导等工作康复指导等工作,甚至态度冷淡甚至态度冷淡,说话生硬说话生硬n护理人员对自身应尽的义务认识不够护理人员对自身应尽的义务认识不够,服务理念未转变服务理念未转变n患者的需求得不到重视患者的需求得不到重视n护理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欠缺、法律意识淡薄护理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欠缺、法律意识淡薄案例1:

催费一值班护士在催欠费患者及时缴纳住院费用时对患者说:

“我都告诉你好几次了,你欠款1000多元了,今天无论如何要让你的家人把钱交了,否则我们就停止用药了”。

使得患者情绪低落,家属不满意,引发护理纠纷。

家属将对高额费用的不满转嫁到护士身上。

案例案例2:

讲话随意讲话随意一位肾衰的患者在抢救时,一名护士看了看氧气流量表说“哎呀,氧气什么时候没了?

”患者家属听后立即以“治疗不及时、不连续”向医院投诉。

一名护士在给一个病情危重的病人吸痰时因吸痰器负压小,就说:

“这破玩意儿,早就该淘汰了!

”患者家属以抢救措施不到位为由,诉讼医院延误抢救。

沟通宝典沟通宝典-会说话会说话,说好话说好话二、护士综合素质低下二、护士综合素质低下n临床护士普偏年轻化n护士年资低、学历低n护士对护理基础知识及专科知识不足n护士的操作技能不熟练n护士对新的医疗设备使用不熟悉案例案例:

抢救技术不熟练1)某晚期肿瘤患者痰液梗阻,医生嘱立即吸痰,值班护士由于不熟练新更换的吸痰装置,在为患者吸痰时安装不熟练,吸痰时间延迟。

患者家属以“导致患者死亡的根本原因是关键时刻护士不能及时尽快给患者吸痰,延误抢救”为由向医院提出经济赔偿的诉讼。

2)一老年患者术后留置导尿,由于护士不熟悉三腔导尿管的正确使用方法,在尿管刚进入膀胱而气囊尚在后尿道时即注入气体,充盈的气囊压迫尿道粘膜。

造成损伤,不得已行膀胱切开取出气囊和导尿管。

三、护士工作责任心不强三、护士工作责任心不强n护士对本职工作缺乏责任感,工作消极、拖沓护士对本职工作缺乏责任感,工作消极、拖沓原原因:

因:

1、临床护士大量缺编,护士工作相对责任重大、临床护士大量缺编,护士工作相对责任重大、工作辛苦、工作辛苦、不被重视不被重视2、护士工资低、地位、职称低,使护士的生理和心理长期处、护士工资低、地位、职称低,使护士的生理和心理长期处于疲劳和淡漠状态,从而缺乏工作热情,导致工作被动,易使于疲劳和淡漠状态,从而缺乏工作热情,导致工作被动,易使患者产生不满情绪,最后导致纠纷患者产生不满情绪,最后导致纠纷用错药用错药(包括静脉注射、肌肉注射)占(包括静脉注射、肌肉注射)占50%;50%;违反操作规程违反操作规程占占12%;12%;婴儿护理事故婴儿护理事故占占12%;12%;灌肠操作灌肠操作占占8%;8%;输血事故输血事故占占6%;6%;其他因素占其他因素占12%;12%;据有关资料统计,在据有关资料统计,在护理事故护理事故中:

中:

案例1:

护士夜间未巡房患者睡眠中猝死u患者黄某,于2013年进入某卫生中心接受治疗,某日上午8时30分左右,家属接到该院电话,告知患者黄某在医院突然死亡。

根据检验记录上死者的脚上没有任何针孔的记载,家属判断院方没有对死者进行过静脉输液,并认为病历上的抢救病史是伪造的。

为此,家属起诉至法院,要求医院赔偿抢救费等共计人民币11万余元。

u在审理中,因家属申请,法院委托区医学会对该案做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为不属于医疗事故。

但根据当时医生与家属交涉时的录音来看,护士夜间是在睡觉,未按制度巡房。

u法院审理后认为,医院护理人员未按制度巡房,违反医院规章制度,医院应加强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但与患者的死亡无法律上的因果关系。

最后,法院判决医院补偿家属人民币10万元。

案例2:

违反护理常规造成一级医疗事故n患者,女,76岁。

因咳嗽、憋气及发热2个月就诊。

初步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并发感染,肺心病及肺气肿。

就诊后,护士甲为其静脉输液。

甲为其穿刺完毕后,由于患者的衣袖滑下将止血带盖住,所以忘记解下止血带。

随后甲交由护士乙继续完成医嘱。

乙为其静注药液,并且补液,在整个过程中患者多次提出“手臂疼及滴速太慢”等,乙认为是由于药物刺激静脉所致,6小时后,输完500ml液体,由护士丙取下输液针头,发现局部轻度肿胀,以为少量液体外渗未予处理。

静脉穿刺9小时后,家属为患者做局部热敷时发现止血带还未取下,于是立即取下并报告护士乙,乙查看后未报告医生。

止血带松解4h后,护士乙发现患者右前臂有2个22cm水疱,误认为是热敷引起的烫伤,仍未做报告和处理。

又过6h后,患者前臂高度肿胀,水疱增多而且手背发紫,护士乙才报告医生和院长。

院长组织会诊决定转上级医院,因未联系到救护车暂行对症处理。

2天后,患者右前臂远端2/3已呈紫色,遂往上级医院。

转院后第3天才行右上臂中下1/3截肢术。

术后1周死亡。

n经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结论为一级医疗责任事故。

n处理:

护士甲给予行政降职处分;护士乙给予行政记过处分;院长给予行政警告处分;将本次事故通报本地区各县医院;免去患者全部住院费,并给家属一次性补偿50万元。

案例3:

实习护士违规独立操作输液n5月26日,省律协民事业务委员会委员、2005年度全国“十大律师名人”宋中清律师代理原告高秀云诉兖矿集团有限公司第二医院因输入变质(含絮状物)药物奥迪金致使老人陷入亚植物状态一案,被邹城市人民法院一审判决医院赔偿残疾赔偿金、护理费、医疗费、伙食补助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各项损失133139.28元。

损害发生的直接原因是实习护士违规独立操作输液,违反“三查七对”诊疗常规。

案例4:

护士观察到位了吗?

如某尿毒症患者住进医院。

入院1周后患者出现恶心、头晕。

医嘱:

冬眠灵1号2ml肌肉注射。

护士于当天下午执行了医嘱。

晚8时左右,病人症状仍末缓解。

再次用冬眠灵l号2毫升肌肉注射,以后病人入睡。

夜间护士曾一次次巡视病房,均以为病人是正常入睡,并末走近床边听听呼吸,摸摸脉搏。

次晨6时该护士去病房发药时,才发现病人口唇、面部及四肢青紫,牙关紧闭、心跳、呼吸全无。

案例5:

左臂手术加压包扎、石膏固定致缺血性挛缩患者何某,21岁,男性。

诊断为左尺骨上端纤维异样增殖症。

于5月21日上午4时手术。

手术历时1小时,术毕以超8字形绷带加压包扎止血,并以前臂石膏托屈肘位固定。

手术前医嘱抬高患肢未能高于心脏,当日下午4时手术医生查房发现病员指端轻度肿胀,嘱护士以枕垫高患肢。

晚20点,患者上肢疼痛剧烈,值班护士予以颅痛定90毫克内服,疼痛不减。

同房病友告诉医生,医嘱注杜冷丁50毫克。

次日0时45分病人自己走到护士站诉疼痛难忍,护士才给病人松了石膏托上的绷带。

7时30分发现患者肢端冰冷,桡动脉消失,感觉、运动功能丧失,乃紧急打开绷带行深肌膜切开减压。

因为时已晚,未能恢复手臂功能而残废。

如我院的大隐静脉曲张术后病人-。

原因分析:

1.手术前医嘱抬高患肢应高于心脏,才有利于消除或减轻患肢的肿胀程度;2.晚20:

00点,患者上肢疼痛剧烈,值班护士应查明原因,而不是一味给予止疼药止疼;3.疼痛不减,医生应查明原因,不能机械的认为是手术所致疼痛,而又给予止疼针止疼;4.患者疼痛一直未减轻,护士及医生应高度警惕发生了骨筋膜室综合症,而医生、忽视疏忽了这一点,导致医疗事故的发生。

措施:

严密观察血循环和神经,包好石膏后,患肢抬高,以利于静脉回流,注意观察肢体远端颜色、温度、感觉和运动,如有疼痛、苍白、冰冷、发绀、麻木时,要警惕石膏过紧,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防止发生骨筋膜室综合症。

何为骨筋膜室综合症:

两种原因可引起骨筋膜室综合症,一是骨筋膜内肿胀、出血、压力增高,此种常见于前臂或小腿骨折;另一种是肢体包扎过紧,尤其石膏包扎。

预防方法为石膏包扎不要过紧,密切观察,及时发现,迅速减压。

案例6:

床档安装不妥,致重症病人坠床骨折患者,男性,77岁。

诊断为

(1)脑血栓形成后遗症,左侧偏瘫;

(2)柯兴氏综合征;(3)高血压病。

入院后,给予二级护理,留陪人。

某日晚,陪人上好床档后离去。

医护人员查房时,见病人安静卧床,并已上床档,未再进行检查床档安装是否稳妥,2小时后,护士再巡视病房时,发现病人已坠床。

患者自诉右肩有压痛,经X线照片检查为右肱骨外髁骨折。

经骨科会诊,给予小夹板固定,消炎止痛等治疗,1月余治愈出院。

原因分析:

1.患者为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应留家属或护工24小时陪护,住院时医生、护士未向患者及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