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各种知识.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502741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儿各种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小儿各种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小儿各种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小儿各种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小儿各种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儿各种知识.docx

《小儿各种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儿各种知识.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儿各种知识.docx

小儿各种知识

10~12月婴儿的生理发育是什么

1.身体的大小

10个月左右

此时期的平均发育,男婴为9.2公斤,女婴绝为8.7公斤,身高男婴约为73.1厘米,女婴约为71.8厘米。

11个月左右

平均发育,男婴体重约为9.3公斤,女婴约为8.9公斤,身体男婴约为74.2厘米,女婴约为73.0厘米。

换句话说,比刚生下来时,体重约增加3倍,身高约增加1.5倍。

12个月左右

刚刚才呱呱坠地的婴儿,现在已经一周岁了,转眼间一年过去了,对母亲而言这却是一个漫长、感慨万千的一年。

到了周岁,就结束婴儿时代,进入幼儿期。

不管是脸孔、体态、都逐渐成形。

周岁的发育情形,男婴平均体重为9.5公斤,女婴为9.1公斤,比刚生下来约增加6公斤,是出生时的近三倍。

身高男婴约为75.4厘米,女婴约为74.2厘米,比生下时约高25厘米,是出生时的1.5倍。

由于手脚变得灵活,运动也较多,反以皮下脂肪逐渐减少。

与婴儿时代比较,身高的增加大于体重的增加,所以体型看起来较细长。

2.牙齿

门牙的两侧已不断长出侧切齿,上下共八颗,只要是比较柔软的食物,都可以咀嚼。

3.大囟开始关闭

大囟(头顶骨与前头骨之间有个空隙,摸起来很柔软)从一生下来,就一直是开着的,随着婴儿的成长会逐渐加大,到了9~10个月会到达最大的限度,然后关闭,在1岁到1岁半之前会完全关闭。

4.体态

刚出生的婴儿身高约为四个头身,换言之,头长约为身高1/4,成人为八个头身,与婴儿比较起来,腿较长。

到了将近周岁时,身高会有4~5个头长,腿已经比较长,感觉上与成人较接近,而且整个体态给人一种安定的感觉。

随着站立的机会增多,平衡的机能也较发达,也能巧妙地取得身体平衡。

所以过去一直是直伸的背部,如今已形成一条柔和的弯曲线,从侧面看,头、胸、腰、脊椎成S型,过去微微隆起的胸部已稍微平坦,体型比较适合直立、步行。

5.运动机能的发展

10个月左右

手了爬行技巧愈加灵活,9个月已经能向前爬的婴儿,到了10个月后,就完全能以手脚爬行,甚至可以爬到任何地方。

会抓着东西站起来,如果眼前有东西,会伸手去拿,也可以一手拿玩具站立。

有些婴儿已经能微微跨出步伐,甚至可以连走几步,但这是因人而异的,即使在正常的生活范围内,快与慢也有半年之差,所以不需过分担心或高兴,只要宝宝的运动机能发育正常即可。

11个月左右

在9~11个月当中,能借助东西站起来的婴儿,不久就可以跨出步伐,但起初只要一离手,就会一屁股坐下来。

渐渐地,在大人的牵引下,足部会变得有力,到了11个月左右,即使放开手,也能站立二三秒钟,这就是独自站立的开始,

这也有个人差异,有些孩子一站起来,就立即跨出两三步,有些则迟迟不敢跨出脚步。

但是只要牵住他的双手,就会向前迈出,也可以推着步行车向前走动。

可以一手支撑物体走路,一手把持玩具,如果丢球给他,他也会灵巧地丢回,当然尚无法丢准目标。

12个月左右

一年来最大的变化,就是可以单独步行,最初当然会很僵硬、不灵活,而且每个人都有差异。

刚开始可以一手攀附步行,一手拿玩具,只要抓住宝宝一只手,就可以跨出步伐,此外,站立时,还会高举双手。

这个时期的幼儿开始学习行走,一般步行的时期是一岁到一岁两个月之间,有1/3的幼儿在周岁前就会步行。

站立后,步行的快慢和幼儿的个性有很大的关系,比较慎重的幼儿,会想得到一点支持,否则不敢站立;有些较活泼的幼儿,不惧跌倒,摇摇举步。

最初步行的方法是蟹行,或是一脚朝前,一脚朝侧,这种情形可能会维持半年,不是异常,渐渐地就可以走得很好。

6.完成走路的准备

有的婴儿满九个月以后就会走路了,当然也有要到12个月、14个月甚至15个月才会走路的,但是,无论到什么时候才会走路,在这三个月期间,婴儿将完成从水平定位到垂直定位的转变过程。

在换尿布、换衣服的时候,婴儿已不像以前那么顺从了吧?

有的扭动脖子,有的手脚乱伸乱动,当然偶尔也会协助您换衣服。

7.能够灵活运用双手

手指的动作变得灵活,几乎所有的小孩都会以拇指和食指捏起细小的东西,甚至会捏走掉在地上的残屑,而让母亲感到惊讶,引起母亲的笑声。

随着手指的灵活,对寻找东西也愈感兴趣,此外用餐时总想用手。

喜欢投掷东西,一拿到东西就想丢,如果捡起来给他,又会立刻丢出去,在这种游戏中,手部的机能渐渐变得发达,最好能当他的玩伴。

8.进入幼儿世界

这个阶段的婴幼儿,先从站姿到坐下,由坐姿变成俯卧,慢慢地,他会独自站立,会爬行,到了一周岁左右,就开始想学走路了。

父母最好能够准备安全又宽敞的地方,让宝宝有机会演练自己刚学会的新动作。

宝宝的空间和体积的概念已发展得很好了,妈妈不在身旁也不会嚎啕大哭,玩具滚到床下会去捡,不会因为看不到该物就放弃。

家里的每个角落都成为他搜索的对象,借着爬楼梯和躲猫猫游戏来观察环境。

记忆力也加强不少,前一天玩的游戏仍能记得。

模仿的动作愈来愈多,如穿衣服、喂娃娃吃东西、以肥皂擦身等等,模仿是重要的学习方法。

宝宝的肛门肌肉已能自我控制,此时训练排泄是适当的时机。

在吃东西方面,宝宝会自己吃小饼干,用杯子或汤匙吃东西,可以自己吃完一餐。

这时候的宝宝显示出机灵好动的个性,闯祸的机会也增加许多,家人要特别留心家里的摆设是否会影响到宝宝的行动和安全。

咳嗽不一定是病

秋冬季是儿童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而咳嗽是最常见的症状,因此一听到孩子发出阵阵咳嗽,父母就担心——莫非宝宝又病了?

专家介绍说,引起咳嗽有正常和非正常两种原因,父母一定要辨明究竟,正确对待。

正常情况下,咳嗽仅是孩子正常的生理防御反射,是人体自行清理呼吸道的办法。

如果清晨孩子起床时轻微地咳嗽,这是他在清理前一天晚上积存在呼吸道内的黏液,父母完全不必担心。

3岁以下的幼儿咳嗽反射较差,可能咳嗽时间较长,如果家长急着给孩子服药止咳,痰液不能顺利排出,大量蓄积在气管和支气管内,就会造成气管堵塞,导致孩子窒息。

只有由感冒、支气管炎、咽炎、哮喘、肺结核等疾病引起的咳嗽,才需要有针对性地吃药护理。

吃药不如日常保健

孩子咳嗽的原因复杂,一咳就吃药,很可能因用药不当而引发更严重问题。

因此,专家认为,注意日常保养才是最好的方法。

秋冬天气寒冷,父母首先要鼓励孩子多休息。

睡觉时应用枕头撑起孩子的后背和头部,以防咽喉

黏液滞留喉咙内。

其次,要注意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烟尘刺激孩子的呼吸器官。

如果孩子生病,最好不要洗澡。

因为洗澡会使人体血液循环加快,从而增加咽喉分泌物的产生,更容易引起咳嗽。

平时要注意保暖,尽量不要给孩子吃酸、辣、冷等刺激性食物。

咳嗽时产生的急速气流会带走呼吸道黏膜上的水分,造成缺水,所以秋冬季节还要注意给孩子多喝水,多吃水果。

非正常咳嗽要仔细辨别

专家介绍说,如果孩子的咳嗽猛烈、时间长,就有可能与特定疾患有关。

如果父母能根据一定标准及时判断,带孩子及时求诊,将对孩子健康十分有利。

最严重的是百日咳。

这种咳嗽猛烈而沙哑,每呼吸一次就要连咳数次,在用力吸气时伴有尖锐的声音。

(现在婴儿出生三个月即开始打百白破预防针——)

最常见的是感冒引起的咳嗽。

孩子咳中带痰,但没伴随急促的呼吸,可能是普通感冒。

如果孩子由喉部发出略显嘶哑的声音,有时干咳,有时带痰,则可能是因流感引起的。

另外,孩子接触花粉等异物就咳嗽,极可能是哮喘。

咳嗽时呼吸短促、微弱,多半是细支气管炎。

进食后出现气喘及持续、沙哑的咳嗽,可能是反流性食道炎。

若孩子不小心呛了东西,也会突然猛烈咳嗽,此时应尽力让孩子咳出异物,或向医生求助。

咳嗽是小儿常见症状之一,是一种保护性反射机理,通过咳嗽能将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或异物排出体外。

引起咳嗽的原因众多,应该从1.起病:

2.咳嗽频繁的时间:

3.咳嗽的性质:

4.咳嗽的音调:

5.咳出痰的性质:

6.咳嗽的伴随症状等方面来分析,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

“对症”治疗,服些一般的“止咳”药水是不解决问题的。

必须在针对疾病原因的“对因”治疗基础上,配合一些“止咳”药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病因

1.呼吸道急慢性感染(咽炎、喉炎、支气管炎、百日咳、肺炎、结核等)

2.胸腔内炎症(花生、黄豆、瓜子、玩具、钮扣、牛奶、鱼肝油)

3.呼吸道受压(支气管淋巴结肿大、胸腔积液、心脏扩大、心包积液、纵膈肿瘤)

4.过敏性疾病(支气管哮喘)

伴随的症状

1.胸痛(胸膜炎、大叶性肺炎、自发性气胸、急性化脓性心包炎)

2.气急(哮喘、急性喉炎、呼吸道异物、气胸、肺水肿)

3.呕吐(百日咳、慢性咽炎)

病程

1.起病

突然起病:

异物吸入、急性喉炎、慢性支气管炎、肺炎

缓慢起病:

肺结核、支气管扩张、附近器官压迫肺部

2.咳嗽频繁的时间

晨起多咳:

支气管扩张

夜咳为主:

百日咳、支气管哮喘、晚上盖被太多咽干而咳

进食时咳:

异物吸入、食管气管瘘(新生儿)

3.咳嗽性质

干咳为主:

呼吸道感染早期、异物吸入、刺激性气体吸入、晚上盖被太多

痉挛性阵咳:

百日咳、异物吸入、哮喘

4.咳嗽的音调

破竹样咳嗽:

急性喉炎、喉白喉

有痰声:

支气管炎、肺炎恢复期、慢性支气管炎

伴哮喘:

哮喘性支气管炎、哮喘

双咳声:

支气管淋巴结核炎

咳声短促:

胸膜炎、肺炎累及胸膜

5.痰的性质

脓样痰:

细菌性感染

白色痰:

病毒性感染、支气管哮喘

痰中带血:

支气管扩张、百日咳

铁锈色痰:

大叶性肺炎

不要一咳嗽就用抗生素

很多人咳嗽缠绵老是停不了,正是因为“医不得其法”,要对咳嗽“对症下药”就要弄清其病理,不能一咳嗽就想到用抗生素。

从病理上而言,人体的咳嗽分为急性咳嗽和慢性咳嗽两种,急性咳嗽70%~80%都由病毒引起,也就是常见的感冒导致咳嗽,除此之外还会有声音嘶哑、喉痒、疼痛、咯痰等症状。

由于引起这种咳嗽的是病毒而非细菌,盲目使用抗生素自然没有多少疗效。

肺炎致咳嗽会相伴终身

急性咳嗽的另一种病因是由咽部的细菌引起,主要是指链球菌,这种咳嗽可以用抗生素治疗,但是往往很多人在使用时都凭自己经验,家里有什么“先锋”、“红霉素”、“头孢”等抓过来就用,用了不见效又赶紧换一种———服用抗生素如果不规范,不但达不到疗效,久而久之还会产生耐药性,自然会出现咳嗽久治不愈的情况。

慢性咳嗽是咳嗽的另一种情形,这种咳嗽多是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病人的“专利”,他们的咳嗽发作有季节性特征,一般每年都要发作2~3次。

近日这种变化较大的天气就是其发作高峰期,这种病人如果因为自己咳声不绝而盲目使用抗生素治疗,只会使自己的体质更为虚弱,寒热夹杂,令病情更趋复杂。

至于因罹患肺炎、肺痨、肺癌等严重病而引起的咳嗽,咳嗽作为其中一种病征,自然无法彻底治愈。

不过要指出的是,部分人会出现“肺热咳”,这种咳嗽未必伴有浑身骨痛、发烧、忽冷忽热等感冒病征;而会有口干、口苦、喉咙痛、痰涎黄稠等“燥热”征象。

肺热之所以会咳嗽,全因机体热盛,黏膜组织充血,令细菌有机可乘。

这种咳嗽如果不是病人肺功能受损,可以用清热的方法缓解。

此外,有心脏疾患的人如慢性心功能不全、二尖瓣脱垂等原发性心脏病,也会出现慢性咳嗽症状,但他们通常伴有气促、胸闷、心慌等症状,这种咳嗽同样只是其一种病征,因此就真的有可能相伴终身,那就不是单纯治疗咳嗽的问题了。

小孩咳嗽更易“缠绵”

相对而言小孩和老人容易出现咳嗽缠绵的情况。

处在发育阶段的小孩肌肤柔弱,抵抗外邪的能力较差,又不懂得照顾自己以适应外界气温的变化,因此本来就容易被风寒、风热、风燥所侵袭,引起外感咳嗽。

同时,他们胃肠薄弱,易被乳食及生冷食品和油腻、煎炸的食物所伤,导致消化功能失调,内生痰浊,阻塞气道而引起咳嗽。

得上咳嗽后,孩子的适应能力低,免疫系统又没建立好,如果不加以及时而正确的诊治,让其“缠绵”难去,就很容易使孩子落下呼吸系统疾病。

一般而言,持续的干咳症状如果得不到遏止而加剧,就会演变成“湿咳”,诱发肺部疾病、支气管扩张及心脏瓣膜等疾病。

因此不能忽视咳嗽久治不愈的情况,应尽快接受医生适当的诊治。

此外,还须留意有无伴有胸痛、头痛、腹痛或发烧等症状。

分清咳嗽类型,中医治疗咳嗽

对于久咳未愈的病人,应该从病因治疗着手,中医一般以辨证法先诊断患者是属于哪一类型的咳嗽。

目前中医根据咳嗽的不同表征,将咳嗽分为5种类型:

一、风寒咳嗽:

症状:

周身肌肉酸痛、畏寒怕冷、喉痛、吐白色痰,伴有头痛、流清涕及发烧等,治疗上多使用驱风解表的办法,可服用杏苏散治疗。

二、风热咳嗽:

症状:

发烧、口干、鼻塞、吐黄痰且吐痰不爽、喉痛。

治疗上重疏风清热,可用桑菊治疗。

三、燥火咳嗽:

症状:

干咳、少痰、唇及咽喉干燥。

可用清燥救肺汤来清燥润肺。

四、痰湿咳嗽:

症状:

痰多黏稠,喉中呼噜作响,可能出现胸闷、呼吸急促等症状。

治疗重健脾燥湿,可服用二陈汤治疗。

五、体虚咳嗽:

症状:

咳嗽时发时止,面目苍白、两颧发红、提气不上或手足发烧,有时痰中带血或咯血。

治疗重补益肺气,可选用补肺汤治疗。

小儿感冒和咳嗽

上呼吸道感染(俗称感冒)注意事项

上呼吸道感染俗称感冒,百分之九十以上是由病毒引起,发烧持续起伏一至七天,其它症状如咳嗽、流鼻涕、鼻塞,大多在一至二周内逐渐痊愈。

治疗感冒的药物主要在减轻症状,并不能缩短病程。

感冒期间要注意有无以下并发症:

(一)中耳炎:

高烧不退(超过三天以上)、耳朵痛、幼儿烦躁、搔抓耳朵。

(二)鼻窦炎:

流鼻涕超过十天没有改善迹象,且黄绿色的浓稠鼻涕伴随咳嗽、严重鼻塞、头痛。

(三)肺炎:

高烧不退且咳嗽加剧、呼吸急促、食欲减退。

(四)脑膜炎:

颈部僵硬、剧烈头痛、呕吐、怕光、、持续高烧、甚至意识不轻。

一般感冒不需使用抗生素,只需多喝水、多休息,在感冒流行时减少出入公共场所。

若有咳嗽、有痰、流鼻涕、鼻塞则可依不同症状给予药物治疗以减轻不适。

感冒病毒最易经由鼻咽腔分泌物传染,预防的最佳方法就是要多洗手,不要共享毛巾。

下呼吸道感染

下呼吸道感染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部分患儿活动后会出现气喘、呼吸困难等症状。

伴随症状有:

哭闹不安、喝水进食呕吐、嗜睡不宜唤醒、面色口唇发绀等。

小儿下呼吸道感染好发于秋冬季节,因此在这个时期要加强体格锻炼,经常参加户外活动,增强肌体耐寒能力;注意营养合理搭配,婴幼儿期及时添加辅食,防止营养不良及佝偻病;预防呼吸道反复感染,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及传染病病人。

小儿得了下呼吸道感染后,要及时上医院用抗生素治疗。

吃些有营养易消化食物,多喝水,注意补充维生素。

对烦躁不安或伴有高热者给予镇静及降温治疗。

感冒咳嗽宜吃点什么

小儿若脾胃虚饮食不节,过食生冷、辛热香辣,多食肥甘厚味都可伤及脾胃,脾胃伤,不能消化食物,水谷精微不能输转而聚液为痰,上储于肺便可引起咳嗽。

小儿要如何注意饮食呢?

风寒犯肺咳嗽

表现为起病较急,咳嗽,痰白清稀,流清涕,鼻堵喷嚏,头痛身痛,怕冷,身微热。

宜食辛味温热性的食品,如生姜、白葱、豆豉等。

忌食生冷寒凉,包括1.各种冰制饮料;2.属寒凉性质的瓜果像西瓜、梨、香蕉、猕猴桃等;3.酸味、涩味的食物如醋、酸白菜、泡菜、山楂、乌梅、酸柑橘、白果、藕节及未成熟的柿子、海棠等。

风热犯肺咳嗽

表现为流黄浊涕,咳嗽吐黄色稠粘痰,伴有发热汗出,咽干痛痒,口渴喜饮。

宜食辛凉清淡食品,以疏散风邪,清热解毒止咳,如菊花、茶叶、白菜、白萝卜、甜梨、甜橙等。

忌食包括:

1.酸、涩食品。

如醋、酸菜、酸梨、酸橘、酸葡萄、酸李子、柠檬、山楂及柿子、石榴、橄榄等果品;2.辛热食物如大葱、姜、辣椒、大蒜、韭菜、茴香、芥菜等蔬菜及龙眼肉、大枣、栗子、核桃仁、杏等果品;3.肥甘厚味。

痰热蕴肺

表现为咳嗽痰多,痰黄稠粘难以咳出,甚至喘促气急,喉中痰鸣,鼻扇发青或痰中带血,并伴有发热,面赤唇红,口渴烦急,大便干燥,小便色黄,舌苔黄,舌质红,脉数。

宜食辛凉或甘寒、苦寒之食物,如竹笋、西瓜、荸荠、甘蔗等。

忌食厚味油腻,尤忌辛辣食品,如大葱、姜、蒜、茴香、辣椒、花椒、肉桂、巧克力、咖啡、可可粉以及烟、酒类。

继续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韩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