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1.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7492358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46.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弟子规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弟子规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弟子规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弟子规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弟子规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弟子规1.docx

《弟子规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弟子规1.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弟子规1.docx

弟子规1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译文]

  《弟子规》所讲的都是孔子等圣人的训导。

要先孝敬父母,顺从兄长;其次要做事小心,说话诚实,讲究信用。

[小故事]

晏殊是宋代名臣,还是著名的文学家。

  晏殊小时候便有神童之誉。

一次,皇上让他参加御前考试,拿到考题后,他马上请求皇上另出新题,并老老实实地禀报:

“这个题目,我十天前正好练习过,草稿还存在家里,为考出真才实学,请为我出道新试题。

”他这种诚实的态度深得皇上赏识。

考中进士后,晏殊仍然每天闭门读书,刻苦用功。

他如此敦厚,如此好学,颇得世人好评。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译文]

  要对大家有爱心,应该亲近道德品质高尚的人,平时有精力有时间,应该多看书多学习。

[小故事]

  三国时期,有一个叫董遇的人,从小家里很穷,他必须整日为生活而奔波。

但是,他的知识很渊博,人们都很佩服他。

纷纷前来求教,并问他是如何学习的。

董遇听了,告诉他们说:

“学习要利用‘三余’,‘三余’就是三种空余时间。

冬天为一年之余;晚上为一天之余;雨天为平日之余。

“人们听了,恍然大悟,原来董遇只要一有空闲时间,就坐下来读书学习,他是通过利用空闲时间学习提高自己水平的。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译文]

  父母叫你,就应该赶快答应,父母有什么事要你做,不要拖拖拉拉,懒懒散散。

[小故事]

  从前,楚国有个叫孟宗的孝子,对母亲照顾得十分周到。

一年冬天,非常寒冷,孟母突然病了,什么也不想吃,孟宗很着急地问:

“娘,你想吃什么?

”孟母说:

“我只想喝一碗新鲜的笋汤。

”孟宗听完,马上跑到屋后的竹园,四处挖掘,希望能找到竹笋。

可是在冬天,哪里有竹笋呢?

孟宗急得大哭起来。

他的眼泪一滴一滴地掉在雪地上,眼泪融化了雪,地上长出了嫩绿的笋。

他赶紧把挖出来,回家做了一碗笋汤,孟母喝了汤,病就全好了。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译文]

  父母的教诲,一定要恭恭敬敬地听,如果父母责备你,一定是有道理的,所以你要虚心接受。

[小故事]

  孟子小的时候,有一天读书厌倦了,就跑回家里。

这时他母亲正在织布,见他逃学回来,气得拿起剪刀把快织好的一块布割断。

孟子很奇怪,就问母亲为什么发火。

母亲说:

“织布要一线一线地连起来,一断就成不了布,你读书就像我织布,也要天天用功才会有成就,你现在就厌倦了,什么时候才能成为有用之才呢?

”孟子听了十分惭愧,马上回到学堂发奋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有名的大学问家。

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

[译文]

  子女要孝敬父母,冬天要让他们暖和,夏天要让他们凉快;早上要恭恭敬敬地请安,晚上要伺候父母睡下。

[小故事]

  东汉时期,有个叫黄香的孩子,母亲去世后他和父亲相依为命。

黄香虽然很小,但却知道孝敬父亲。

夏天,酷暑难耐,为了使父亲晚上能很快入睡,黄香每晚都先把凉席扇凉,再请父亲去睡;冬天,天寒地冻,黄香每天先钻到父亲冰凉的床上,用身体温热被子后,再扶父亲上床。

黄香小小的年纪,就有这样的孝心,也使他做人、求学上有所成就,后来,他当上了以孝闻名的好官。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译文]

  出门要告诉父母一声,回来也要通报一声,居住的地方要固定,工作也不要随意变动。

[小故事]

  聂政是战国时期的一位大侠士,很孝顺自己的母亲。

父亲去世后,他和母亲一起生活。

聂政因为是一个有名的侠士,所以常有人请他出门行侠仗义,打抱不平。

但是,为了不让母亲担心,所以遇到危险的事,聂政总是刻意回避,能在家陪母亲就尽是在家陪母亲。

几年后,聂政的母亲去世了,安葬了母亲后,聂政离开了家,替朋友行侠仗义去了。

这次出门后,因为无牵无挂,聂政再也没有回来,他死在外地了。

事虽小勿擅为茍擅为子道亏

[译文]

  事情即使很小,也不要由着性子胡来,如果胡来的话,你的道德品质就会出毛病。

[小故事]

  三国的时候,刘备临死时,对儿子刘禅不放心,除了把他托付给丞相诸葛亮,还给他写下了一封信来教育他。

信中说: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这是说,不要认为这件事情小,坏事就可以胡作非为,好事就可以不做;只有品德良好才能让人信服。

后来,刘禅在诸葛亮的辅佐下,蜀国还没有大的失误。

诸葛亮死后,刘禅开始宠信宦官,逐渐放纵自己,最终蜀国被曹魏灭掉,刘禅也成了俘虏。

物虽小勿私藏茍私藏亲心伤

[译文]

  东西虽小,也不能偷偷私藏起来;如果私自藏东西,父母会感到伤心。

  [小故事]

  陶侃是东晋有名的贤臣,从小就勤奋好学,人品极好。

陶侃长大后,担任了管理渔业的小官。

这一年,他托人带回家一坛腌鱼孝敬母亲。

没想到,母亲却把鱼原封不动地让人退回去,并且给他写了一封信。

信中说:

“你是国家的官吏,怎么能用公家的东西孝敬母亲呢?

虽然只是一坛腌鱼,但也是为政不廉啊!

”陶侃深深记住了母亲的教导,从此他勤政为民,两袖清风,最终成为了晋朝著名的清官。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译文]

  父母亲所喜欢的东西,要尽力为他们准备好;父母亲所讨厌的东西,要小心为他们拿掉。

  [小故事]

  郯子是古代的一位大孝子,对父母特别孝顺。

父母的年纪大了,身体不好,眼睛也看不见东西了。

郯子听说鹿乳对恢复视力有好处,他决定想方设法取得鹿乳。

郯子来到山上,却无法靠近鹿群。

于是,郯子买了一张鹿皮,披在身上混进了鹿群中。

郯子的耐心获得了回报,终于有一天,他得到了鹿乳。

经过一段时期的治疗,郯子父母的眼疾被治好了,身体也一天天强壮起来。

郯子鹿乳奉亲的故事也传遍了天下。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译文]

  要爱惜身体,遵守道德。

身体有了伤痛,会让父母担心;道德出了毛病,会让父母亲丢丑。

 

  [小故事]

  董卓是东汉末年的军阀,他带领军队来到国都,废掉了皇帝刘辨,另立刘协为傀儡皇帝,并从此独揽朝政。

董卓专权期间,对朝廷中的大臣肆意杀戮,对天下的百姓任意欺凌。

结果,他的暴行引起了人们的愤怒,朝臣王允等人联合起来利用美人计一举将他除掉。

董卓的恶行使其家庭也受到了牵连,连年迈的父母也因此受到株连,当时他的母亲已经90我岁了,也被依法处死。

实在是可悲啊!

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

[译文]

  亲喜欢我,做到孝顺并不难;父母亲不喜欢我,我还是要孝顺他们,这才是最可贵的。

 

  [小故事]

  王祥是晋朝人,他母亲去世后,父亲又取了继母。

继母对王祥很苛刻,但王祥从不忌恨,仍然对她很孝顺。

继母生病了,他总是伺候在旁。

有一年冬天,王祥的继母病了,想吃鲜活的鲤鱼。

大冬天的,哪里能捕鱼呢?

但王祥还是来到了河边,河上已经结冰了。

为了能捉到活鱼,王祥竟然脱掉衣服卧在冰上用体温化开冰捕鱼。

真巧,两条鲤鱼一跃而出。

他不知有多高兴。

王祥的孝行感动了继母,以后,继母对他也格外关心起来。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译文]

  母亲有过错,要耐心劝说,让他们改正;规劝时要和颜悦色,说话要轻声细语。

 [小故事]

 春秋时,有个叫孙元觉的孩子,十分孝顺长辈,可他的父亲对祖父极不孝顺。

有一天,父亲要把病弱的祖父扔到深山里去。

孙觉元哭着跪倒在父亲面前,恳求他不要这样做。

可是父亲却哄骗他:

“爷爷年老了,年老不死会变成妖怪的。

”来到了山里,父亲把爷爷放下就要离开。

孙元觉一声不吭地背起抬爷爷的竹筐,父亲不明白他的意思,孙元觉说:

“等到你老了,就能用上它了。

”父亲一听,大吃一惊,最终改变了主意,又把爷爷接回了家。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译文]

  你的劝说父母听不进去,那就等父母高兴时再劝,要哭叫着规劝;父母生气了,抽打你一顿,也要毫无怨言。

 

  [小故事]

 闵子骞小时候经常受继母的虐待。

有一年冬天,闵子骞兄弟俩随父亲外出。

一跃上,闵子骞一个劲地喊冷,弟弟却直说热。

父亲见子骞穿的棉衣比小儿子的还要厚,以为子骞撒谎,就用鞭子打他。

鞭子把棉衣抽破了,露出了散乱的芦花,父亲明白了真相,要把继母赶走。

闵子骞哀求父亲说:

“现在只有我一人受冻,母亲走了,我们兄弟三人都会孤单。

”父亲最终打消了赶走继母的念头。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译文]

  父母亲病了,吃的药要自己先尝,看看是不是太苦、太烫;父母亲病倒在床上,要日夜护理,不离开他们的身边。

 

  [小故事]

  汉朝时,汉文帝虽然贵为皇帝,却很孝顺自己母亲。

每天不管公务多忙,他都要去母亲房间请安。

有一次,文帝的母亲病了,汉文帝日夜精心服侍,一步也不曾离开母亲床前,从未睡过一个安稳觉。

而且每天母亲吃药时,他都要亲口尝尝,唯恐太苦、太烫。

人们常说:

“久病床前无孝子。

但汉文帝侍奉母亲却长达三年之久,他的故事被传为千古佳话。

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

[译文]

  父母死了,要守丧三年。

有孝心的,提起父母会难过哭泣。

三年中,夫妻不同居,不喝酒吃肉。

 

  [小故事]

  蔡邕小时候非常孝顺母亲。

母亲得病长卧不起,蔡邕心中非常难过,总是在母亲床前殷勤服侍,而且为母亲洗马桶不厌其烦。

看到母亲将不久于人世,蔡邕无心学习了,连衣服也不换洗,整天坐在母亲床前,直到她永远闭上了眼睛。

埋葬母亲之后,蔡邕哭倒于坟前不愿回家。

一帝做事的仆人见此情境,莫不潸然涕泣。

之后,他叫仆人在坟墓旁搭个小房子,他住在那里,继续守墓,以表爱母之心。

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译文]

  办理丧事要尽到礼节,祭拜要真心诚意;对待死去的父母,要像活着的时候一样。

 

  [小故事]

  湖北有一个城市叫孝感。

这个城市的名字来历还有一段故事呢!

古时候,有个叫董永的人,他是一个穷人家的孩子,母亲去世后和父亲相依为命。

后来父亲也不幸去世了,由于家里穷,董永连埋葬父亲的费用也凑不出来。

为了埋葬父亲,他只好把自己典押给有钱人家当佣工。

董永的孝行感动了天上的九天仙女,她偷偷来到人间,帮助董永还清了债务,还做了他的妻子。

后来人们便把仙女下凡的地方称作了“孝感”。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译文]

  做哥哥的要爱护弟弟,做弟弟的尊重哥哥;兄弟之间和睦相处,这其中包含了孝道。

 

  [小故事]

  孔融是东汉时人,他有六个兄弟,数他最小,据说他四岁时,就懂得谦让。

有一天,父亲请他们兄弟几个吃梨,哥哥们都一下子拥到了桌子边,只有孔融静静地在一旁等着。

父亲让孔融先挑,孔融走到筐边,拿了个最小的梨。

父亲问:

“你为什么拿最小的?

”孔融说:

“大的应该给哥哥们吃,我最小,当然吃小的。

”父亲连连点头称赞。

长大后,孔融仍然保持谦让的高尚品德,成了深爱百姓爱戴的好官。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译文]

  把财物看轻了,相互间的怨恨从哪里产生呢?

说话相互忍让了,愤恨自然就消除了。

 

  [小故事]

  卜式是西汉时期著名的贤士,他家有两兄弟。

他对自己的弟弟很好,照顾得很周到。

父母去世后,兄弟两人分家,卜式把家中的财产都让给了弟弟,自己只要了一百多头羊。

十几年过去了,卜式的羊群繁殖到了上千头,他买了房屋,置办了土地。

这时弟弟却因经营不善而破产了,于是卜式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的财产分了一半给弟弟。

卜式的行为感动了弟弟和所有的人,大家都说他是个重亲情、不爱财的君子。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译文]

  对待长辈应懂得礼让。

吃饭时让长辈先动筷子,就坐时让长辈先入座,走路时让长辈先行,晚辈随后。

 

  [小故事]

  信陵君是战国时期四大公子之一,他是个敬老爱贤的人。

有一次,他听说有一个看城门的老人侯赢怀念有贤德,就十分郑重到地前去请教。

他亲自驾着车,把车上尊贵的位子空出来留给侯嬴。

侯嬴早就知道信陵君的名声,但为了考验他,当信陵君去接他的时候,侯嬴故意装出傲慢的样子,但越是这样,信陵君对他越恭敬。

侯嬴见状,知道信陵君的敬老是真心的,于是痛快地做了他的门客。

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译文]

  长辈呼唤人时,如果你听到了,应马上帮他呼叫;如果要叫的人不在,而你能做长辈吩咐的事,就应该前去照应。

 

  [小故事]

  杜环是明朝的一名官员,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一位可怜的母亲,他的儿子不知下落,她去找自己的亲戚,结果谁也不愿照顾她。

万般无奈,这位母亲只好到处寻找自己的儿子。

杜环得知后,决定先赡养这位老妇人,并代老妇人寻找她儿子的下落。

后来,这位母亲的儿子虽然找到了,但他并没有接走他的母亲。

而杜环则一直赡养着这位老妇人,对她很孝敬,就像对自己的母亲一样。

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

[译文]

  有事情叫长辈,不能直接称呼他们的名字,长辈见多识广,在他们面前,要多听他们说话,不要夸耀自己的才能。

 

  [小故事]

  齐国宰相晏婴有位车夫叫吕成,他依仗主人的权势非常骄傲自大。

有一次吕成回到家中妻子表示要离开他。

吕成很吃惊地问:

“我为宰相赶车,多体面啊!

不愁吃穿,你为什么要离开我呢?

”妻子说:

“你还知道自己是个车夫啊,你看晏大人虽然贵为宰相,但从没有像你那样的招摇和炫耀……”听完妻子的批评,吕成很惭愧。

从此一改前非,后来在晏子的推荐下,吕成当上了大夫。

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

[译文]

  路上遇见长辈,应当迅速向前鞠躬问好;长辈没有和你说话时,要退在旁边恭敬站立,不要多嘴。

 

  [小故事]

  张良是刘邦的主要谋士,年轻时非常尊敬长辈。

有一天,他在一座桥上散步,一位白发老人坐在桥头上,见张良走过来,故意把脚上的草鞋甩到桥下,然后对张良说:

“小伙子,给我把鞋拣上来。

”张良有点生气,但见老汉年纪大,就照办了。

但老汉并没有用手接鞋,而是把脚伸过来,张良默默地给老人家穿上鞋子,老人笑了。

原来,他是著名的学者黄石公,后来他把神奇的兵书传授了张良。

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馀

[译文]

  遇到长辈时,如果骑着马要立即下马,乘车的要下车;长辈过去后,还须站立在一旁目送一百多步。

 

  [小故事]

  唐朝人陈玄奘八岁的时候,父亲给他讲《孝经》:

“曾子听老师讲书,总是恭恭敬敬地站着,老师叫他坐着听,他说站着听是对老师的尊敬。

”父亲抬头看玄奘,他已离开座位站着了。

父亲叫他坐下听讲,他说:

“曾子听老师讲书还站着,我听父亲讲书怎么敢坐着听呢?

”父亲称赞儿子学以致用,说他将来一定会有出息的。

果然陈玄奘二十八岁时,从京城出发,到天竺取经,成为了唐代著名的佛教学者。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

[译文]

  假如长辈站着,做小辈的就不要自以为是地坐下来;长辈坐下后,招呼你坐下你才可以坐下。

 

  [小故事]

  张释之是汉朝著名的大臣,他非常尊重长辈。

有一次,朝廷举行朝会,许多达官贵人都前来参加,场面十分热闹。

这时有位叫王生的老人对张释之说:

“我袜子的带子松开了,给我绑是吧。

”张释之二话没说,很坦然地跪下来,在众目睽睽之下恭恭敬敬地给这位老人绑好袜子。

张释之身为高官,能具有礼贤下士,敬老尊贤的美德,群臣无不称赞,从此他的威信就更高了。

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译文]

  在长辈前说话时,声音要放低一些,但低得让人听不见,却是不合适的。

 

  [小故事]

  孟尝军田文出生时就不讨父亲田婴喜欢,因为他出生在五月五日,当时的迷信说法是:

他将会长得高过大门,会克父母,决不能养活他。

田文五岁那年,他恳求母亲带他去见父亲,见了父亲,田文走上前磕了头,然后说:

“父亲,人是活的,门是死的,孩儿将来如果长得高过家里的大门,只要将大门改高一尺不就行了吗?

”父亲大喜过望,他一把抱起了田文。

后来田文果然不负父亲的期望,成为了战国历史上著名的有影响的人物。

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

[译文]

  去见长辈的时候,要快步上前,告退时要放慢步子;长辈问你话时,要站起来回答,眼睛要看着长辈,不要东张西望。

 

  [小故事]

  张苍是汉朝的丞相,他是一个非常尊敬长辈的人,在他年轻的时候,曾经得到过王陵的许多照顾。

后来张苍当官后,为了感谢王陵,常常像对待父亲一样照顾他。

王陵死后,他的老母还健在。

虽然当时张苍已是丞相,公务很忙,但他总是抽空去照顾王陵的母亲,甚至亲自伺候王母吃饭。

张苍贵为丞相,能这样谨慎地照顾长辈,足见中华民族尊老美德的源远流长。

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译文]

  对待自己的叔叔伯伯,应该像对待自己的父亲一样;对待兄长辈的亲友,也应像对待自己的兄长一样。

 

  [小故事]

  北宋时,福建有一位名叫林默的女子,她的父亲、哥哥都是船夫。

有一次出海,父亲和哥哥的船遇到了海难,经过林默和大家的努力,父亲得救了,但哥哥却再也没有回来。

后来,林默为了避免更多的人遭遇哥哥那样的悲剧,于是经常冒着危险去救助那些过往的船只。

由于操劳过度,年仅28岁,林默就过早地去世了。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林默,便在沿海地方主,专门修建了祠堂,并称她为“海神妈祖”。

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

[译文]

  早上要早点起来,晚上要晚些上床;人的一生很短,转眼就老了,应该珍惜年轻时的光阴。

[小故事]

司马光是宋朝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后来人们又称他司马温公。

温公小时候聪明过人,被誉为神童,但他并不骄傲,学习十分勤奋。

为了每天能早起读书,他让人用圆木做了一个枕头。

用这个枕头睡觉,很不舒服,头只要一转动就会滑下来,这样司马光就会惊醒,起来读书。

后来,这个枕头被称为“警枕”。

司马光如此勤奋好学,从而使得他学识渊博,事业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温公警枕”的故事也成了后人学习的榜样。

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译文]

  清晨起床后,必须洗脸漱口;上了厕所后,要把手洗干净。

应该养成这种良好的卫生习惯。

 [小故事]

 王安石是宋朝最有名的宰相之一,不过他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不讲究衣着的卫生,他不爱洗澡,不爱换洗衣服,弄得人总是脏兮兮的。

有一次,皇帝召见王安石和几位大臣一起商议大事。

谈话间,一只虱子从王安石的衣领里爬出来,爬到了他的脸上。

皇帝看到后,偷偷地笑了,可王安石一点也不知道。

后来,这件事成为了人们的笑谈。

王安石是一位大政治家,介他的仪表真是糟糕,我们千万不要学他。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

[译文]

  帽子要戴正,纽扣要系好,袜子和鞋子也都要穿得服帖。

 

  [小故事]

  孔子的学生子路是一个非常讲究仪表的人。

这一年,卫国发生了内乱,正在国外的子路听说经后,急忙往回赶。

有人劝他:

“现在国中十分危险,回去了很可能遭受灾祸。

”子路说:

“拿了国家的傣禄,就不能躲避祸难。

”进城以后,子路竭力帮助国君平叛,但还是因寡不敌众,被敌人的武士击中,帽子上的缨带也被割断了。

子路知道自己难逃一死,立即停止搏斗,说:

“君子虽死,但不能让帽子脱落而失礼。

”于是从容地系好帽带子而死。

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

[译文]

  放置帽子和衣服,要有固定的地方,不可以到处乱丢,以致于弄乱弄脏。

 [小故事]

 张九龄是唐朝著名的诗人,也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

张九龄容貌清秀,平时总是衣帽整洁。

走在跃上,总显得风度潇洒,与众不同,总能赢得路人的目光。

并且每当朝廷重要的朝会时,在众人中间,他也是很显眼的,连皇帝对他的举止都赞赏不已,凡是张九龄在,那里的气氛就会格外愉快,大家都乐意同他这位衣帽整洁而且又有风度的人在一走说笑、玩乐和探讨学问。

张九龄的注重仪表给他带来了好人缘。

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

[译文]

  穿衣服贵在整洁,不在华丽;有职位的人要穿得符合身份,平常的人要穿得和家境相符,这就叫做“得体”。

 

  [小故事]

  嵇绍是西晋有名的贤士。

一天,他去求见齐王时,齐王正和董艾等人在宫中闲聊。

见了嵇绍,董艾就对齐王说:

“嵇绍善丝竹,今天可让他弹一曲让大伙儿乐乐。

”齐王也正有此意,忙命人抬来乐器请嵇绍演奏,嵇绍不愿意,庄重地说:

“我今天穿着整齐的朝服来见您,您怎能让我做乐工的事呢?

您是主持政事的君王,更应该讲究礼仪,端正秩序。

”齐王和董艾等人听了此话都很惭愧。

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

[译文]

  饮食不要挑挑拣拣,偏食会营养不良;吃东西也要适可而止,饮食过量会损伤脾胃。

 

  [小故事]

  宗悫是南北朝时期的人,年轻时很不得志,而他的同乡虞业有权有势,特别富有。

每当虞业请客人的时候,总是几十道菜,酒菜摆得有一丈见方。

然而,他招待宗悫时,只给他吃杂粮煮的饭。

但宗悫只是照样吃饭,从不因为饭菜差而发脾气。

他胸有大志,把主要精力都用在了学习上。

后来,宗悫做了豫州太守,但他并不忌恨虞业,反而认为虞业有才而请他做的部下,宗悫把过去受辱的事看得很开,具有宽厚的胸怀,真是了不起。

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

[译文]

  年龄还小的时候,不要像大人那样喝酒;喝酒醉倒,样子是最难看的。

 

  [小故事]

  三国的时候,魏国的太傅钟繇有两个聪明的儿子,一个叫钟毓,一个叫钟会。

一天,钟繇见哥俩在玩喝酒的游戏,他装着没见着不吱声。

只见钟毓先起身施礼,然后举杯一饮而尽;而钟会举起杯一饮而尽,并不曾行礼。

后来钟繇问儿子:

“喝酒为什么要施礼?

”钟毓说:

“饮酒是礼仪之一,所以要施礼再喝酒。

”钟繇又问:

“喝酒为什么不施礼?

”钟会回答说:

“偷酒喝不合乎礼,再施礼就是自欺欺人。

”钟繇听了不禁笑起来,不能不点头称是。

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

[译文]

  走路要不慌不忙,站立要姿势端正,作揖时要弯腰,让身体成一弯形,尽可能表示出你的恭敬。

 

  [小故事]

  唐玄宗在勤政楼设宴,宴会结束后,兵部侍郎卢绚以为皇帝已经回宫,便平稳地骑马走在楼下。

卢绚容貌清秀、温文尔雅。

走在路上,总是风度翩翩,仪表俊逸,与众不同。

仍然在楼上垂帘观看的皇帝被他的风度吸引了,忙问左右近臣:

“这人是谁?

”近臣便把卢绚的姓名告诉了皇帝。

皇帝连连称赞他含蓄宽容、风度不凡。

不过,也正是这一句赞美之词使卢绚遭到了奸臣李林甫的陷害。

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

[译文]

  不要踏在门槛上,不要用一条腿支撑身体斜靠着;不要伸开两条腿坐在地上,更不要摇动胯,否则你就显得没有教养了。

 

  [小故事]

  李白有一次在宫中喝醉了,竟然伸出了脚,让坐在身旁的高力士给他脱靴子。

高力士一时不知所措,只得给李白脱下靴子。

但这件事让他耿耿于怀。

终于有一首李白送给杨贵妃的诗,被他抓住了把柄,他挑拨杨贵妃,说李白在诗中故意侮辱杨贵妃,杨贵妃信了高力士的话,也对李白恼怒起来。

后来,玄宗几次想任命李白官职,都被杨贵妃阻止了。

李白哪里会想到,酒后的不拘小节竟会引来如此后果。

缓揭廉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

 [译文]

  掀起帘子的时候,动作要轻,尽是不要发出响声;转弯的地方,行动幅度要大,不要碰着东西的棱角,否则就会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小故事]

  春秋时,卫献公想回国恢复王位,他便去请当时掌握卫国朝政的贵族宁喜帮忙。

宁喜得知此事时正在下棋,他想也没想就很爽快地答应了。

太叔文子知道此事后说:

“帮助一个国君复位是一件大事,而宁喜全家是九代当朝高官的家族,他对待重立君王的事却这么不慎重。

”果然,卫献公登位后不思回报,反而因为宁喜是前朝重臣,而把他全族诛杀了。

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

[译文]

  拿着空的用具,就像拿着盛满东西的用具一样,小心翼翼;走进空房间,也要像主人在家那样谨慎,不要乱走乱动。

 

  [小故事]

  杨震是东汉时的名士,人称“关西孔子”。

他做官后,十分清廉,从不受别人的贿赂。

有一次,杨震过山东时,他的学生王密正在这里做县令。

夜里,王密带着十斤黄金来见杨震,他坚决不要。

王密说:

“半夜里是没有人会知道这件事的。

”杨震却说:

“天知道,地知道,你知道,我知道,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

”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企业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