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先争优活动推动基层工作作风建设.docx
《以创先争优活动推动基层工作作风建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创先争优活动推动基层工作作风建设.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以创先争优活动推动基层工作作风建设
以创先争优活动推动基层工作作风建设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应按照中央提出的“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的目标要求,锤炼过硬作风,强化工作本领,塑造我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积极向上、事事争先的良好形象。
一、勤政理事,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创先争优,必须要勤政理事。
只有坚持勤于政务、勤勉尽职、善于理事,做到爱岗敬业、任劳任怨、忠诚服务,永葆工作热情,才能以实际行动为推进西藏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做出应有贡献。
勤政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本质要求。
坚持勤动脑想事、勤用心谋事、勤动手干事,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是我们党员干部的天职。
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要视群众利益高于一切、群众疾苦急于一切、群众呼声先于一切,始终与群众心相连、情相依,同呼吸、共命运,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在群众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时候送去温暖与关爱,努力做到心为民思、身为民劳、行为民动、言为民声。
勤政,既是态度问题,看是不是想干事;也是作风问题,看是不是忠于职守。
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要牢固树立克难制胜、奋发有为的勤政意识,本着对党、对事业、对工作、对群众忠心、真诚的态度,始终坚持锲而不舍、创先争优的强劲势头,立足本职、埋头苦干、不计得失,在其位、谋其事,以勤政理事的赤子之心努力创造出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政绩。
二、细心抓事,始终保持精益求精的严谨态度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应注重细节,从小事做起,做到细心抓事。
我们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应做到细致周密、条理清晰,细心抓小事、细心抓难事、细心抓大事,以注重细节、精益求精的良好作风和严谨态度抓出实效。
小事牵连大事,细节关系全局,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不平凡。
我们应树立精细化管理理念,把细节意识内化为自觉行动,在细节中体现服务水平,在细微处成就服务品质,对所有的细节都严格把关,将所有的问题都周全考虑,不断提高观察细节问题、解决细节问题的能力和本领,做精益求精的执行者、见微知著的力行者。
创先争优应融入到细心抓事的各个方面,做到“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大事抓得准、小事办得好。
我们只有关注细节、把握细节、抓好细节,真正在细节上较真、在细心上动脑,才能把工作做实、做对、做好。
这就要求我们对工作的布置,既应有任务指标,又应有操作方法;既应有时效观念,又应有检查办法。
对上级交待的任务、基层群众反映的问题,应做到事事有记载、完成有时限、件件有落实。
三、快捷办事,始终保持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
创先争优,快捷办事是本质要求。
快捷办事的根本在于雷厉风行。
要树立“任务就是命令、速度就是效益”的思想,当天的事必须当天完成,计划内的工作必须抓紧干,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做到善于抓住时机而不丧失时机,反映灵敏而不能感悟迟钝,谋事早而不能见事迟。
快捷办事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
一是树立责任意识。
始终把立说即办、雷厉风行转化成做好工作的自觉行动,真正做到说干就干、干出成效。
二是增强效率意识。
只有对工作早预测、早计划、早行动,才能出效率、出成果。
要当“马前卒”,不当“马后炮”,真正做到会干难事、敢干新事、能干大事,努力形成一个人人讲效率、个个争上游的浓厚氛围。
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群众都看在眼里。
对亟待解决的问题“立即办”要有行动、对老大难的问题“主动办”要有措施、对普遍性的问题“上门办”要有成效,做到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落实,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推进,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在实践中创造一流业绩。
四、务实做事,始终保持真抓实干的务实精神
创先争优必须在真抓实干中体现,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也必须通过真抓实干来实现。
只有把心思凝聚到干事业上,把精力集中到办实事上,把功夫下到抓落实上,把本领用在促发展上,在工作作风上有新表现,在精神状态上有新面貌,才能在完善发展思路上有真功夫,在细化措施上有真办法,在具体工作上有新建树,在真抓实干中开拓前进。
“实干兴邦,空谈误国”。
务实关键在于实干。
实干出实效,实干出实绩。
真抓实干,就是真心真意地抓、实实在在地干,不搞形式主义,不走表面过场。
真抓,就是抓矛盾、抓问题,不是乱抓;实干,就是克服困难、解决问题,不是蛮干。
我们一切工作都必须紧紧围绕促进西藏发展、维护西藏稳定来展开,勇于说真话、报真情、较真劲,善于出实招、鼓实劲、干实事,真正做到每项工作不说则已、说了就干,不抓则已、抓就抓成,不干则已、干就干好,努力在真抓中实现发展,在实干中实现跨越。
关于企业改制个人心得体会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掀起了一场大规模的企业改制浪潮,国家把许多亏损企业、微利企业、账务状况不好的国有、集体中小企业,象破铜烂铁一样,以低价或零转让的方式,卖给了企业负责人和职工,卸下了沉重的包袱和责任,同时也造就了数百万百万富翁或千万富翁,甚至亿万富翁。
为什么在国家看来象工业垃圾一样的企业,有那么多的企业负责人趋之若骛,争相购买,而且能成就那么多的富翁。
在这里,我们不探讨国家推卸责任的作法,也不探讨国家政策方面的失误以及政府官员管理国家的无能,只探讨这一轮大规模的企业改制谁是最大的受益者。
这就涉及到国家、企业负责人和职工三者的利益了。
首先,我们来看国家。
国家卖掉了企业,收回了部分投资,减轻了负担,同时把职工推给了企业,也推掉了国家本应对职工所担负的责任。
这时的职工成了企业的股东,作为股东就应对自己的投资行为负责,企业盈利还是亏损,能否发出工资,一概与国家无关。
这样看来,国家似乎是企业改制的受益者。
不知大家想过没有,九十年代是企业改制的商潮,也是工人大量下岗、失业的高潮。
以至于进入二十一世纪,国家还不得不花费大量的精力、物力、财力来搞就业、再就业工程,其花费远远大于国家收回的那点财力。
另外,下岗、失业人员带来的不满情绪、家庭离异带来的社会问题,给国家利益带来的损害,就远远不是用金钱能够衡量的了,也远远不是用金钱就能够摆平的了。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美国经济衰退,社会矛盾突出,罢工、罢课现象此起彼伏,以至于美国军队把坦克都开进了大学校园。
经过美国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是,由于经济衰退,企业大量辞退工人,造成了美国人民的不满。
同时,美国人民生活状况的恶化,使离婚率上升,不良少年大量产生又带来了许多的社会问题,再加上越战的影响,使美国政府疲于奔命。
有此教训,后来的美国政府都十分重视就业问题。
结合美国的经验教训,我国现在社会问题复杂,治安状况不好,与企业改制能没有关系吗?
因此,在我看来,无论在政治上还是经济上,企业改制国家不但没有受益,反而受到了很大的损害。
其次,我们来看职工。
我接触过许多改制企业的职工,说实在话,他们对企业改制的热情并不高,只不过他们面对国家强力推行的改制和企业负责人的压力、劝诱毫无办法。
既然国家都可以把作为主人翁的职工抛弃,改制后的企业主为什么就不能呢?
事实证明了职工们的想法是正确的。
改制后,职工成为企业的股东,可是职工手中的那点可怜的股份就象股市上的散民一样,任凭大股东们的蹂躏,在企业发挥不了丝毫的作用,职工(股东)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升反降。
改制前,企业负责人是由上级任命或由职工选举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企业负责人还有所顾忌;改制后,企业成为无主管上级的独立法人,企业主控制了大股,任何人也奈何不了他们,他们可以随意地决定企业和职工(股东)的命运。
有的企业可以长期不召开股东大会,可以长年不给职工长工资甚至拖欠职工的工资,可以以企业亏损的名义不给职工投保。
职工在企业中只能唯唯诺诺,看企业主的脸色行事,职工的心理压力比改制前更大,关系更加紧张。
改制时,国家给了职工一个保护期,但保护期一过,企业主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用人观决定用谁不用谁,在这种情况下,那个职工敢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
除非他做好了失业的准备。
即使你再小心谨慎,保护期过后也不一定能保住自己的饭碗。
几乎所有的企业在保护期满后都会大量的裁减职工或招用农民工以降低费用。
这也就是为什么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出现大量下岗失业工作的原因,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许多改制企业的职工要求退回到改制前的状况。
也许本人孤陋寡闻,见识不多,没有发现改制后蒸蒸日上的企业和心情愉快的职工,遇到的都是些满腹心事、对企业改制不满的落后群众。
不要忘记,这样的落后群众在全国有几千万呀。
既然国家没有受益,职工没有受益,但总得有受益的人吧?
那就只有企业主了。
再次,我们来看企业主。
企业改制后,企业主会通过各种办法增加自己的股份而挤压职工股东的股份以达到控股的目的,这样才能控制企业、控制职工,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到每个职工的头上,才能把改制时国家给企业的优惠政策转化为个人利益。
改制前,作为企业的负责人,他们不满上级主管部门对自己的控制,因此在企业中才有“婆婆”一说。
改制后,企业主从“媳妇”一跃而成为职工的“婆婆”,他们不仅继承了“婆婆”们的一贯作风和作派,更有变本加厉之势。
十年媳妇熬成婆的企业主们,感到了“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的快感和幸福。
现在他们可以大胆地说:
这个企业是我的,我就要说了算;我想给谁长工资就给谁长工资,想长多少就长多少;我想用谁就用谁,一切都要看我高兴不高兴。
这时的企业主可以把大量的资金抽调出去,为自己的
儿子成立新的企业,可以把大量的业务转移到自己亲戚的企业中,可以人为的造成企业亏损而长期不给股东分红,可以多年不给职工长工资而让自己的工资高于职工十几倍甚至几十倍,可以十几年不召开股东大会,可以随意地购买高档住宅和高档汽车,可以肆意地花天酒地、享受企业改制带来的美好生活,总之,一切都可以随心所欲。
据我接触到的改制企业,董事会、监事会、党组织和工会只不过是陪衬,发挥不了什么作用,一切工作都要看企业主高不高兴,对他有没有利。
企业主们的幸福,有些政府官员都羡慕不已,因此才有了官员傍大款的现象出现。
企业主没有上级的管辖,没有众多的限制,不用在官场上装出一付正人君子的假象,也不用年年进行考核,只要不被税务局抓住,他们的生活就象《智取威虎山》中扬子荣唱得那样:
美好的日子万年长。
不难看出,企业改制的最大受益者是那些把国有资产或集体资产化为己有的企业主们,他们合理合法的得到了利益而把职工或问题依然推给了国家,他们和政府官员一样体会不到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
加强农村基层干部作风建设的思考
农村基层干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骨干力量,担负着把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实到农村,带领群众致富的重要职责。
农村基层干部要履行职责,必须有良好的作风作保证。
从总体上看,农村干部作风的主流是好的。
但是,也必须清醒地看到部分农村基层干部在思想作风、学风、领导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等方面,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影响党群干群关系、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问题。
有的习惯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思维方式,工作上因循守旧缺乏敢闯、敢试的开拓创新精神,少数干部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家长制、一言堂作风严重,个别人利用手中的权力,贪占集体财物,办事不公道,优亲厚友,违反财经纪律等等。
针对上述问题,必须把加强农村基层干部作风建设摆上重要位置,加大工作力度,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抓,使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作风尽快得到明显转变,当前应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深化教育培训,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整体素质。
加强农村基层干部作风建设教育是基础。
重点抓好四个方面的教育培训:
1、加强政治理论教育培训。
要系统地对农村基层干部进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在农村的政策、党和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为群众服务的自觉性。
组织农村基层干部进行“当初入党为什么,现在为党干什么,一生给党留什么”的大讨论进一步增强农村基层干部的公仆意识和宗旨观念,从而提高农村基层干部加强自身作风建设的自觉性。
2、加强经营知识和实用技术的教育培训,提高科技知识能力。
一要根据产业结构布局,确定培训的重点;二要结合农村季节及时进行农作物栽培、水果保花结果和病虫害防治、畜牧水产的养殖和防病治病的短期技术培训,通过培训教育增强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
3、加强市场经济知识的教育培训。
要组织有关职能部门不定期地对农村基层干部进行产品加工、保鲜、贮藏和市场营销知识培训,帮助他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高他们的业务知识和营销管理水平。
4、加强法规知识的培训。
当前,农村基层干部忽略法律法规的学习,相当一部分人成了法盲,不履行法律赋予的义务,不依法行政,违法犯罪时有发生,因此,必须有针对性地对农村基层干部加强宪法、行政法、民事法律、刑事法律等的教育,让他们学法知法、懂法,提高依法行政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二、建立和完善有关制度,从制度上保证农村基层干部联系群众
要把农村基层干部联系群众的主要制度化、规范化,保证持之以恒、行之有效。
要在坚持过去已有的制度的基层上,研究制定一些督促农村基层干部联系群众的制度,如镇推行行政服务向基层延伸3+1工作模式,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执政为民服务宗旨,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服务机制和科学便捷的为民服务办事制度,建立农村基层干部走访群众,定期接访制度,为群众办实事制度,农村干部扶贫帮困制度、联系群众考核制度等,积极探索新渠道和新机制,建立行政服务向农村基层延伸,探索建立村(居)委为民服务全程代办室,不断拓展密切联系群众的广度和深度,了解群众“所急、所盼、所难”扎扎实实地解决好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
三、加大监督力度,保证农村基层干部正确行使权力。
加强农村基层干部作风建设,还要强化以下几方面的监督。
一是农村经济活动的监督实行公开招投标,防止“暗箱操作”。
二是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情况的监督。
三是以财务为重点的政务、村务、社务公开情况的监督。
同时要与质询听证相结合,接受群众的监督。
四、抓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带头转变作风。
以上带下,以下促上,要求领导干部要带头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调查研究、了解民情、解决实际问题,为广大农村基层干部转变作风作出表率。
领导干部切实做到“三带头”:
(一)带头解放思想。
领导干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只有切实加强作风建设,才能永葆创新活力,取得领导工作的主动权。
领导干部思想解放的程度在很大程序上影响着本地区、本部门思想解放的程度,因此领导干部既要带头解放思想,又要创造解放思想的宽松环境;既要在发展思路上打破传统,又要在发展措施上取得突破。
要以全新的观念来制定全机关报的发展思路,以超常的发展措施赢得经济社会的超常发展。
(二)带头真抓实干。
真抓实干是检验作风建设的一把尺子。
领导干部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坚持深入基层摸情况,深入分析添措施,深入一线办实事,用自己深入扎实的工作作风带动本部门、本单位干部群众、整体推进各项工作。
具体地讲,就是要做到布置工作、解决问题和检查督促“三落实”。
(
三)带头廉洁自律。
带头执行党风廉政的各项规定,时时遵章守纪,处处以身作则,以共产党员的人生观、价值观对待事业和生活,以党员干部的高风亮节和人格力量影响,带动广大群众。
同时要教育和管好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
五、抓考评奖励,健全加强农村基层干部作风建设的激励约束机制。
上级党组织每年要对下级党组织加强作风建设进行考评,对干部作风建设抓得好、行动快、措施硬、效果好的单位党组织进行通报表扬,行动慢的单位党组织给予通过批评,对重视不够,落实不力的支部书记予以免职或降职调整处理,要制定详细的考评办法,对加强农村基层干部作风建设进行评比,好的表彰差的限期整改,以至作出辞退处理。
在工作中要把加强农村基层干部作风建设的着力点和落实脚点放在密切联系群众,促进经济发展,确保社会稳定上,注重“三个结合”。
一是把加强农村基层干部作风建设同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结合起来,帮助农村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等实际问题,争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二是把加强农村基层干部作风建设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开展专项治理。
向群众公开收费标准、举报电话和查处办法。
三是把农村基层干部作风建设同镇、村增收节支结合起来,镇要巩固机构改革成果,减少非生产性开支,强化财务监管,严格执行规范津补贴的有关规定,村要减少村干部职数,提倡村干部兼任社干部确保农村基层干部作风建设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