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真题体验阅读理解143页.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480123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191 大小:808.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真题体验阅读理解143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1页
高考语文真题体验阅读理解143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1页
高考语文真题体验阅读理解143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1页
高考语文真题体验阅读理解143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1页
高考语文真题体验阅读理解143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真题体验阅读理解143页.docx

《高考语文真题体验阅读理解143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真题体验阅读理解143页.docx(19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语文真题体验阅读理解143页.docx

高考语文真题体验阅读理解143页

2019高考语文真题体验

文言文阅读

 理解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文言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

[2018·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为太守陈宠功曹,当职割断,不避豪右。

宠风声大行,入为大司农。

和帝问曰:

“在郡何以为理?

”宠顿首谢曰:

“臣任功曹王涣以简贤选能,主簿镡显拾遗补阙,臣奉宣诏书而已。

”帝大悦,涣由此显名。

州举茂才,除温令。

县多奸猾,积为人患。

涣以方略讨击,悉诛之。

境内清夷,商人露宿于道。

其有放牛者,辄云以属稚子,终无侵犯。

在温三年,迁兖州刺史,绳正部郡,风威大行。

后坐考妖言不实论。

岁余,征拜侍御史。

永元十五年,从驾南巡,还为洛阳令。

以平正居身,得宽猛之宜。

其冤嫌久讼,历政所不断,法理所难平者,莫不曲尽情诈,压塞群疑。

又能以谲数发擿奸伏。

京师称叹,以为涣有神算。

元兴元年,病卒。

百姓市道莫不咨嗟。

男女老壮皆相与赋敛,致奠醊以千数。

涣丧西归,道经弘农,民庶皆设盘案于路。

吏问其故,咸言平常持米到洛,为卒司所抄,恒亡其半。

自王君在事,不见侵枉,故来报恩。

其政化怀物如此。

民思其德,为立祠安阳亭西,每食辄弦歌而荐之。

延熹中,桓帝事黄老道,悉毁诸房祀,唯特诏密县存故太傅卓茂庙,洛阳留王涣祠焉。

自涣卒后,连诏三公特选洛阳令,皆不称职。

永和中,以剧令勃海任峻补之。

峻擢用文武吏,皆尽其能,纠剔奸盗,不得旋踵,一岁断狱,不过数十,威风猛于涣,而文理不及之。

峻字叔高,终于太山太守。

(节选自《后汉书·王涣传》)

原味母题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

B.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

C.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

D.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豪右,指旧时的富豪家族、世家大户;汉代以右为尊,所以习惯上称为“豪右”。

B.顿首,即以头叩地而拜,是古代交际礼仪;又常常用于书信、表奏中作为敬辞。

C.茂才,即秀才,东汉时为避光武帝刘秀名讳,改称茂才,后世有时也沿用此名。

D.京师是古代京城的通称,现代则称为首都;“京”“师”单用,旧时均可指国都。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王涣初入仕途,才干受到赏识。

他在太守陈宠手下担任功曹,遇事敢于决断;陈入朝为大司农,回答皇上询问时褒奖他善于简贤选能,王由此得以显名。

B.王涣扫除积弊,境内风清气正。

他担任温县县令,以谋略铲除奸猾之徒,世面清平,商人露宿于道;升任兖州刺史后,又依法整肃下属部门,极有声威。

C.王涣办案严谨,治事宽猛相济。

他对于疑难案件以及法理难平者,探寻本来面目,尽力还以公正;又能够揭发奸隐之事,深受外界称叹,被誉为有神算。

D.王涣政绩卓著,后任难以比肩。

他死于洛阳令任上,皇上下令特选其继任者,均不称职;后来选用任峻,任充分发挥文武属吏才干,仍然忙得无法分身。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民思其德,为立祠安阳亭西,每食辄弦歌而荐之。

译文:

 

(2)一岁断狱,不过数十,威风猛于涣,而文理不及之。

译文:

 

对点子题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晚而改节        节:

志向

B.宠顿首谢曰谢:

谢罪

C.后坐考妖言不实论坐:

因犯……罪

D.恒亡其半亡:

损失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涣以方略讨击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B.悉诛之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C.其冤嫌久讼吾其还也

D.入为大司农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7.与文中“在郡何以为理”一句句式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是寡人之过也

B.沛公安在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今君乃亡赵走燕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

涣丧西归

A.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D.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冤嫌久讼,历政所不断,法理所难平者,莫不曲尽情诈,压塞群疑。

译文:

 

(2)吏问其故,咸言平常持米到洛,为卒司所抄,恒亡其半。

译文:

 

考点一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是指依据具体语境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意义。

具体的考查范围包括:

(1)考试大纲规定的120个实词;

(2)语文课本和读本中出现频率较高的340个常用实词;(3)重要文化常识中的实词。

所谓“在文中”,即指在语境中。

实词考查常有语境的限制,语境限制下的实词意义往往是确定的意义,这就需要考生具备依据语境理解和识别实词意义及用法的能力。

考查重点有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单音双音词、通假字、异读字、偏义复词、词类活用等。

其中对一词多义、通假字、偏义复词的考查是重中之重。

从词性上说,主要侧重于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

类型一 通假字

  “通假字”中的“通”是通用之意,“假”是借用之意。

所谓“通假”,就是两字通用或这个字借用为那个字。

它的分类如下:

类别

释义

举例

 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也相通的字,在古代可以写这个,也可以写那个

 

“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中的“知”就是“智”的意思,“知”和“智”这两个字在古代是通用的,现代一般认为“知”通“智”

 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毫不相干的字,古代有时也可以借代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中的“蚤”,本义是跳蚤,它和早晨的“早”读音相同,被借用了“早”的意义。

“早”是本字,“蚤”是“早”的假借字,“蚤”通“早”

古今字

 一个汉字(古字)原有几个意义,后为区别,另造一个新字(今字)来表示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意义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中的“受”是古字,“授”是今字,古今字在意义上一般是有联系的。

 注:

课本为了方便起见,对于通假字和古今字,都用“通”表示

图解技法

  当实词按字面意思理解不通的时候,可以考虑是否出现了通假现象。

但是需要注意不要胡乱代替,因为通假字往往是约定俗成的,所以要注重平时积累。

【针对训练】

1.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秦王还柱而走

    通    ,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通    , 

(3)共其乏困

    通    ,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宣帝即位,久之,渤海左右郡岁饥,盗贼并起,二千石不能禽制。

上选能治者,丞相御史举龚遂可用,上以为渤海太守。

时遂年七十馀,召见,形貌短小,宣帝望见,不副所闻,心内轻焉,谓遂曰:

“渤海废乱,朕甚忧之。

君欲何以息其盗贼,以称朕意?

”遂对曰:

“海濒遐远,不沾圣化,其民困于饥寒而吏不恤,故使陛下赤子盗弄陛下之兵于潢池中耳。

今欲使臣胜之邪,将安之也?

”上闻遂对,甚说,答曰:

“选用贤良,固欲安之也。

(选自《汉书·循吏传第五十九》,有删改)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二千石不能禽制   禽:

通“擒”,捉拿

B.时遂年七十馀,召见召:

通“诏”,皇帝的命令

C.不副所闻副:

相称

D.上闻遂对,甚说说:

通“悦”,高兴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吴既赦越,越王句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曰:

“女忘会稽之耻邪?

”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节选自《史记·越王句践世家第十一》)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1)吴既赦越,越王句践反国  反:

 

(2)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

 

(3)女忘会稽之耻邪女:

 

(4)厚遇宾客,振贫吊死振:

 

类型二 多义词

  多义实词,一直都是文言文阅读考查的重点。

“一词多义”即一个词具有多种含义,乃至属于不同词类。

这种现象在现代汉语中较常见,在以单音词为主的文言文中更是普遍。

一般来说,词的意义有本义、引申义、比喻义之分。

1.本义

  在多义词的诸多义项中,总有一个是最原始、最基本的意义,称之为本义,如“向”的最初意义是“朝北的窗户”,“兵”的最初意义是“兵器”,“走”的最初意义是“跑”,等。

2.引申义

  引申义是从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同基本意义相类似、相对立或相关联。

词义的引申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1)连锁式:

本义和引申义环环相扣,步步延伸开去,因此各引申义与本义之间的联系有密有疏。

例如:

本义:

引申义:

贫寒

 引申义:

恐惧,害怕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大渡桥横铁索寒)

  

(2)辐射式:

词义的引申环绕着一个中心向不同的方向展开,各引申义与本义之间的联系紧密度相同。

例如:

  不难看出词义引申的一般规律是:

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

3.比喻义

  词的比喻义是在比喻的基础上所产生的意义。

因为它使用比喻的手法,使语言风格特殊、色彩鲜明,所以跟引申义并列,成为转义的一种。

例如:

图解技法

【针对训练】

4.下列句子中“道”的含义。

(1)有碑仆道 

(2)何可胜道也哉 

(3)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4)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5)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天保初,清河王岳拜司州牧,闻业(孟业)名行,复召为法曹。

业形貌短小,及谒见,岳心鄙其眇小,笑而不言。

后寻业断决之处,乃谓业曰:

“卿断决之明,可谓有过躯貌之用。

”寻迁东郡守,以宽惠著。

其年,麦一茎五穗,其馀三穗四穗共一茎,合郡人以为政化所感。

(选自《北齐书·列传第三十八》,有删改)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清河王岳拜司州牧   拜:

拜见

B.闻业名行行:

出行

C.业形貌短小形:

形容

D.后寻业断决之处寻:

寻找

(2)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可谓有过躯貌之用用:

才能

B.寻迁东郡守寻:

不久

C.以宽惠著著:

著称

D.合郡人以为政化所感合:

集合

6.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申徽,字世仪,魏郡人也。

性审慎,不妄交游。

元颢入洛,以元邃为东徐州刺史,邃引徽为主簿。

颢败,邃被槛车送洛阳,故吏宾客并委去,唯徽送之。

及邃得免,乃广集宾友,叹徽有古人风。

孝武初,周文(帝)与语,奇之。

周文(帝)察徽沉密有度量,每事信委之,乃为大行台郎中。

时军国草创,幕府务殷,四方书檄皆徽之辞也。

河桥之役,大军不利,近侍之官分散者众,徽独不离左右,魏帝称叹之。

(大统)十年,迁给事黄门侍郎。

频征,(刘彦)不奉诏,又南通吐谷浑,将图叛逆。

周文(帝)难于动众,欲以权略致之,乃以徽为河西大使,密令图彦。

徽轻以五十骑行,既至,止于宾馆。

彦见徽单使,不以为疑。

徽乃遣一人微劝彦归朝,以揣其意,彦不从。

徽又使赞成其住计,彦便从之,遂来至馆。

徽先与瓜州豪右密谋执彦,遂叱而缚之。

彦辞无罪,徽数之曰:

“君无尺寸之功,滥居方岳之重,恃远背诞,不恭贡职,戮辱使人,轻忽诏命。

计君之咎,实不容诛。

但受诏之日,本令相送归阙,所恨不得即申明罚,以谢边远耳。

”于是宣诏慰劳吏人及彦所部,复云大军续至,城内无敢动者。

(有删改)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1)①故吏宾客并委去 

②每事信委之 

③曷不委心任去留 

(2)①徽乃遣一人微劝彦归朝 

②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③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 

(3)①以谢边远耳 

②谢家来贵门 

③阿母谢媒人 

④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类型三 古今异义词

  所谓“古今异义”,就是指文言词语与现代汉语书写相同而意义和用法不同的现象。

这种意义和用法的差异是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出现的。

辨明这些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有助于提高我们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1.词义的扩大

  所谓“词义的扩大”就是说同样的词语在古代的意义窄,而在现代汉语中的意义变宽了。

类别

例句

通感扩大

从部分扩

大到整体

从专指扩

大到通用

【针对训练】

7.下面加点词语的古义和今义。

是女子不好……得更求好女。

(《西门豹治邺》)

古义:

 

今义:

 

2.词义的缩小

  所谓“词义的缩小”,是指同样的词语在古代的词义宽,而在现代汉语中的意义变窄了。

如:

“臭”,古代用来表示好坏气味均可,现在只表示坏的气味。

“让”,古代既可表示辞让、谦让之意,又可表示责备之意,现在只有第一种意义了。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劝学》)中的“金”原来泛指一切金属,现在专指黄金。

【针对训练】

8.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义和今义。

(1)沛公居山东时。

(《鸿门宴》)

古义:

 

今义: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桃花源记》)

古义:

 

今义:

 

(3)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说》)

古义:

 

今义:

 

3.词义转移

  所谓“词义转移”,是指同样的词语在古代是一个方面的意思,到了今天却变成别的方面的意思了。

如: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中的“烈士”,本指有操守、有抱负的人,现在则专指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的人;“置币遗单于”(《苏武传》)中的“币”,古义指“财物”,今义已转移为“钱”。

【针对训练】

9.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义和今义。

(1)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烛之武退秦师》)

古义:

 

今义:

 

(2)秋天漠漠向昏黑。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古义:

 

今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宣王好射,说人之谓己能用强也,其实所用不过三石,以示左右,左右皆引试之,中阙而止,皆曰:

“不下九石,非大王孰能用是?

”宣王悦之。

然则宣王用不过三石,而终身自以为九石。

三石,实也;九石,名也。

宣王悦其名而丧其实。

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其实所用不过三石   其实:

他实际上

B.左右皆引试之左右:

侍从

C.然则宣王用不过三石不过:

只是

D.而终身自以为九石以为:

认为

4.感情色彩变化

  有些词语在应用过程中,感情色彩逐渐发生了变化,这往往与它们的意思的改变有关。

如:

“卑鄙”原指地位低、见识浅,是中性词;现在表示品德低下,含贬义。

“谤”古义指议论、批评他人的过失,如“能谤讥于市朝”(《邹忌讽齐王纳谏》);“谤”今义有“恶意中伤”的意思。

【针对训练】

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义和今义。

(1)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

(《孔雀东南飞》)

古义:

 

今义:

 

(2)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曹刿论战》)

古义:

 

今义:

 

(3)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念奴娇·赤壁怀古》)

古义:

 

今义:

 

5.名称说法的演变

  有些时候古文中用某词表示某一意思,但现代汉语中已不再使用该词,而是换用别的词语表示了。

如:

“目”现在已换用“眼睛”,“寡”现在已换用“少”,“足”现在已换用“脚”。

【针对训练】

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义和今义。

(1)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

(《战国策》)

古义:

 

今义:

 

(2)愿为市鞍马。

(《木兰诗》)

古义:

 

今义:

 

(3)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孔雀东南飞》)

古义:

 

今义:

 

  由于词语在发展过程中,词义或扩大,或缩小,或转移,所以我们在阅读文言文时,必须注意古今异义词,以免理解时产生偏差。

【针对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周经,字伯常,刑部尚书瑄子也。

天顺四年进士。

改庶吉士,授检讨。

成化中,历侍读、中允,侍孝宗于东宫。

经刚介方正,好强谏,虽重忤旨不恤。

宦官、贵戚皆惮而疾之。

太监李广死,帝得朝臣与馈遗簿籍,大怒。

科道因劾诸臣交通状,有及经者。

经上疏曰:

“昨科道劾廷臣奔竞李广,阑入臣名。

虽蒙恩不问,实含伤忍痛,无以自明。

夫人奔竞李广,冀其进言左右,图宠眷耳。

陛下试思广在时,曾言及臣否。

且交结馈遗簿籍具在,乞检曾否有臣姓名。

更严鞫广家人,臣但有寸金、尺帛,即治臣交结之罪,斩首市曹,以为奔竞无耻之戒。

若无干涉,亦乞为臣洗雪,庶得展布四体,终事圣明。

若令含污忍垢,即死填沟壑,目且不瞑。

”帝慰答之。

弘治十三年,星变,自陈乞休。

报许,赐敕驰驿,加太子太保,以侣钟代。

(选自《明史·列传第七十一》,有删改)

(1)改庶吉士,授检讨    检讨:

 

(2)经刚介方正方正:

  

(3)宦官、贵戚皆惮而疾之疾:

  

(4)科道因劾诸臣交通状交通:

  

(5)昨科道劾廷臣奔竞李广竞:

  

(6)臣但有寸金、尺帛但:

  

(7)以为奔竞无耻之戒以为:

  

(8)若无干涉,亦乞为臣洗雪干涉:

  

(9)报许,赐敕驰驿报:

  

类型四 偏义复词和同义复词

类型

释义

偏义

复词

 古汉语中有少量的双音节词,偏义复词是其中特殊的一类。

这类词由两个意义相近、相关或相反的语素构成,而在特定的语境中,其词义却偏在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起陪衬作用。

不了解这类词的特点,就会产生误解。

为避免误解,要紧扣语境加以揣摩

语素意

义相反

 “契阔谈,心念旧恩”(曹操《短歌行》)中“契阔”的“契”是“投合”,“阔”是“疏远”,在这里是偏用“契”的意义。

“契阔谈”意为“久别重逢,欢饮畅谈”

语素意

义相关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国家”是偏义复词,此处只取“国”之意

同义

复词

 同义复词,是指构成合成词的两个语素的意义相同。

如“根本”中“根”“本”都是指“植物长在土里的部分”,“谤讥”中“谤”“讥”都是“批评”的意思

区分点

 需要注意的是:

同义词连用与偏义复词很相似,而考生要善于把二者区分开来。

同义词连用时,其中的每一个实词的意义都有所保留;而偏义复词,是在某一语境下,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失去了,如“无毛羽以御寒暑”(《汉书·刑法志》)与“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两个句子相比较,前一句中的“寒暑”是偏义复词,偏在“寒”义;后一句中的“寒暑”是两个单音节词,兼有“寒”“暑”的意思,是两词连用

图解技法

【针对训练】

指出下列句子中的偏义复词(同义复词),并写出类型及解释。

(1)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诸葛亮《出师表》)

词语及类型:

  

释义:

  

(2)昼夜勤作息。

(《孔雀东南飞》)

词语及类型:

  

释义:

  

(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司马迁《鸿门宴》)

词语及类型:

  

释义:

  

(4)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陶渊明《桃花源记》)

词语及类型:

  

释义:

  

(5)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

(《孔雀东南飞》)

词语及类型:

  

释义:

  

(6)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寡人之于国也》)

词语及类型:

  

释义:

  

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元载,凤翔岐山人也。

内侍鱼朝恩负恃权宠,不与载协,载常惮之。

大历四年冬,乘间密奏朝恩专权不轨,请除之。

朝恩骄横,天下咸怒,上亦知之,及闻载奏,适会于心。

五年三月,朝恩伏法。

载谓己有除恶之功,是非前贤,以为文武才略,莫己之若。

译文:

   

技法9 推断文言实词五法

  正确把握文言实词的含义不仅是我们解读文言文内涵的关键,而且是每年高考文言文考查的重点之一。

对文言实词的复习,除了平时注意积累,加强对一些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多义词、偏义复词的识记之外,还需要掌握一些推断实词意义的技法。

以下几种方法可供参考。

1.因文定义法

  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都只能有一个意义,因此考生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义项。

这是在推断词义时最为常用的一种方法,即把自己认为的意思代入具体语境中看句意是否通顺。

代入后,如果句意通顺,那么可能就是正确的,反之必是错误的。

【技法小练】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吴履,字德基,兰溪人。

少受业于闻人梦吉,通《春秋》诸史。

李文忠镇浙东,聘为郡学正。

久之,举于朝,授南康丞。

南康俗悍,谓丞儒也,易之。

居数月,

发奸伏如老狱吏,则皆大惊,相率敛迹。

履乃改崇宽大,与民休息。

知县周以中巡视田野,为部民所詈。

捕之不获,怒,尽絷其乡邻。

履阅狱问故,立释之,乃白以中。

以中益怒,曰:

“丞慢我。

”履曰:

“犯公者一人耳,其邻何罪?

今絷者众,而捕未已,急且有变,奈何?

”以中意乃解。

邑有淫祠,每祀辄有蛇出户,民指为神。

履缚巫责之,沉神像于江,淫祠遂绝。

为丞六年,百姓爱之。

(1)南康俗悍,谓丞儒也,易之     易:

  

(2)知县周以中巡视田野,为部民所詈詈:

  

(3)以中益怒,曰:

“丞慢我。

”慢:

  

(4)履缚巫责之,沉神像于江责:

  

2.联想迁移法

类型

释义

联想课

本法

 尽管高考题目对考生来说是陌生的,但所考查的知识点均源于课内,考生应善于把考题与教材联系起来,找到命题的“本真源头”,从而提高答题效率。

有的文言实词的意义与课文中的意义完全相同,有的甚至连其所在句子的句式都相同。

如2015年山东卷中“军皆定次,将乃就舍”句,要判断“次”的意思,可联系课文《陈涉世家》“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句中的“次”,意为“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即临时驻扎”

联想

成语法

 成语大都是古代汉语中的词直接流传下来或由某个故事概括而成的。

成语中个别字词的解法就是古汉语中相应词的解法,所以在解释中碰到不懂的字词,不妨联想一些包含此字词的成语,问题有时便能迎刃而解。

如“喻”,可以从成语“家喻户晓”中的“喻”知其是“明白”之意

【技法小练】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常梦锡,字孟图,扶风人,或曰京兆万年人也。

岐王李茂贞不贵文士,故其俗以狗马驰射博弈为豪。

梦锡少独好学,善属文,累为秦陇诸州从事。

梦锡重厚方雅,多识故事,数言朝廷因杨氏霸国之旧,尚法律,任俗吏,人主亲决细事,烦碎失大体。

宜修复旧典,以示后代。

烈祖纳其言。

元宗在东宫有过失,梦锡尽言规正,无所挠,始虽不悦,终以谏直多之。

及即位,首召见慰勉,欲用为翰林学士以自近。

(1)故其俗以狗马驰射博弈为豪 豪:

  

(2)梦锡少独好学,善属文属文:

  

(3)梦锡重厚方雅,多识故事故事:

  

(4)数言朝廷因杨氏霸国之旧因:

  

(5)宜修复旧典,以示后代宜:

  

(6)梦锡尽言规正,无所挠挠:

  

3.位置定性推断法

  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相比,在词义上差别很大,但句子的语法结构基本上还是一致的。

除了特殊句式倒装句外,文言文中的句子也是按“主+状+谓+定+宾”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自我管理与提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