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生物综合评价检测一.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462700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84.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生物综合评价检测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中考生物综合评价检测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中考生物综合评价检测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中考生物综合评价检测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中考生物综合评价检测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生物综合评价检测一.docx

《中考生物综合评价检测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生物综合评价检测一.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生物综合评价检测一.docx

中考生物综合评价检测一

综合评价检测

(一)

(60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16·遂州学业考)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到处都是不毛之地,而云南的西双版纳却植物繁茂,影响植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

A.阳光  B.空气  C.温度  D.水分

【解析】选D。

沙漠干旱缺水,而水是生物体的主要组成成分,水分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并决定陆生生物的分布。

沙漠到处都是不毛之地,而云南的西双版纳却植物繁茂,因此影响植物分布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水分。

2.(2016·德州学业考)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情况(单位:

千焦),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甲的个体数量一定多于乙的个体数量

B.甲固定的太阳能等于乙、丙的能量之和

C.乙具有的能量越多,则丙获得的能量越少

D.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5%

【解析】选D。

分析能量流动图示可知,第二营养级得到的总能量是200千焦,传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是30千焦,传递效率为15%;甲的个体数量不一定多于乙的个体数量;甲固定的太阳能大部分被呼吸作用消耗,因此,大于乙、丙的能量之和;乙具有的能量越多,则丙获得的能量越多。

【备选习题】

如果一个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构成了一条食物链,某一时间内它们的相对数量关系如图所示。

一段时间后发现乙的数量增加,试分析此时甲、丙、丁的数量变化正确的是 (  )

A.丙、丁的数量增加,甲的数量减少

B.甲、丁的数量增加,丙的数量减少

C.甲、丙的数量增加,丁的数量减少

D.甲、丙、丁的数量都增加

【解析】选A。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平衡。

根据四种生物的数量关系可知,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是丙→甲→乙→丁,乙的数量增加,需要的食物增加,所以甲的数量减少,这时丙由于天敌甲数量减少而数量增加,丁食物充足,所以数量也会增加。

3.要将下图所示显微镜下的视野甲变为视野乙,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

A.换用高倍物镜,再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B.换用高倍物镜,再向左上方移动装片

C.向右上方移动装片,再换用高倍物镜

D.向左下方移动装片,再换用高倍物镜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抓好下列三点:

(1)细胞:

由小到大。

(2)位置:

由边缘到中央。

(3)显微镜下成倒像,装片移动方向与物像移动方向相反。

【解析】选D。

本题考查显微镜成像特点及物与像的移动规律。

由图可知,甲图中的物像偏在视野的左下方,要想移到视野中央,物像需要向右上方移动,由于显微镜成倒像,物与像的移动方向刚好相反,故装片应沿像移动的相反方向移动,即向左下方移动;乙图中的像体积明显大于甲图中的像,可见放大倍数变大,换用了高倍物镜。

4.(2016·青岛模拟)在显微镜的使用中,下列操作与其结果不相符的是 (  )

A.转动转换器——更换目镜

B.转动粗准焦螺旋——较大幅度地升降镜筒

C.转动反光镜——调节视野亮度

D.向左上方移动装片——物像向右下方移动

【解析】选A。

本题考查显微镜的结构、功能及使用方法。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区分目镜和物镜,物镜是通过螺纹固定在转换器上的,转动转换器能更换物镜。

【拓展归纳】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1)最主要的结构:

目镜和物镜,二者合称镜头。

(2)调节物像:

粗准焦螺旋找到物像,细准焦螺旋使之清晰。

(3)调节光线:

光圈和反光镜。

(4)低倍镜和高倍镜成像比较:

①低倍镜视野中数目多、个体小,视野亮;②高倍镜视野中数目少、个体大,视野暗。

5.下列有关显微镜的使用和临时装片制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使用显微镜的方法步骤:

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放置装片→调节粗、细准焦螺旋→观察)

B.在视野中发现有一污点,移动装片,污点随之移动,可以判断污点位于装片上

C.小明想把位于视野右上方的一个细胞移至视野中央,小林告诉他要把装片向左下方移动

D.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步骤:

擦→滴→撕(刮)→展(涂)→盖→染→吸

【解析】选C。

本题考查实验操作能力。

使用显微镜的方法步骤是:

①取镜和安放;②对光;③观察。

显微镜视野中的污点可能位于物镜、目镜或装片上,观察时视野中发现有污点,可以通过移动装片或者更换镜头来判断污点的位置;显微镜下看到的是物体放大的倒像,要使位于视野右上方的一个细胞移至视野中央,需要把装片向右上方移动;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步骤可以简述为:

擦→滴→撕(刮)→展(涂)→盖→染→吸。

6.大豆种子的形成和萌发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受精卵中有遗传物质

B.大豆种子的营养成分主要来自①

C.②表示种子的形成过程

D.大豆种子萌发只需要氧气和适宜的温度

【解析】选A。

本题考查种子的形成及萌发过程。

受精卵中有遗传物质;大豆种子的营养成分主要来自胚中的子叶,珠被发育成种皮;②表示种子的萌发过程,大豆种子的萌发需要自身条件和环境条件。

7.用天竺葵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正确顺序为 (  )

①对天竺葵叶片进行部分遮光处理后放在阳光下照射几小时

②取一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③用清水漂洗叶片后滴加碘液,观察、比较叶片遮光和未遮光部分的颜色

④剪下叶片,去掉遮光物,浸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②①④③D.②④①③

【解析】选C。

本题主要考查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的操作步骤:

暗处理→遮光对照→光下照射→隔水加热→清水漂洗→滴加碘液→清洗碘液→观察。

【互动探究】

(1)步骤②中,为什么要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提示:

为了将叶片内的有机物运走耗尽。

(2)步骤①中,为什么要对叶片进行部分遮光处理?

提示:

设置对照实验,遮光的部位为实验组,未遮光的部位为对照组。

8.下图是绿色植物植株、花、果实、种子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图甲等农作物根吸收的水分是通过根、茎、叶中的导管和筛管运输到植物各处的

B.图甲中的①和③分别是由图丁中的②和③发育而来的

C.图丙中的①和②分别是由图乙中的⑤和⑥发育而来的

D.大豆油是烹调时常用的食用油,它主要来自图丁中的[④]子叶

【解析】选A。

本题综合考查绿色植物的一生。

植物的根部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是沿导管运输到植物体的地上部分的,而叶片制造的有机物则是通过筛管自上而下运输到根等其他器官的。

图甲中的[①]叶和[③]根分别是由图丁中的[②]胚芽和[③]胚根发育而来的。

图丙中的[①]果皮和[②]种子分别是由图乙中的[⑤]子房壁和[⑥]胚珠发育而来的。

大豆油是烹调时常用的食用油,它主要来自图丁中的[④]子叶,因为大豆种子的营养物质贮存在子叶中。

9.下图所示是人体消化系统部分结构,对该图描述错误的是(  )

A.[①]是胆囊,能分泌胆汁

B.[②]是胰管,能收集和输送胰液

C.[③]是胰腺,能分泌胰液

D.[④]是小肠,肠腺能分泌肠液

【解析】选A。

本题考查识图能力。

图中①是胆囊,贮存胆汁,肝脏具有分泌胆汁的作用;②是胰管,能收集和输送胰液;③是胰腺,既属于外分泌腺(分泌胰液),又属于内分泌腺(分泌胰岛素);④是小肠(十二指肠),能够分泌肠液,能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

【拓展归纳】肝脏、胰与肠的关系

(1)肝脏:

通过胆管与十二指肠相连,胆囊位于肝脏的下部,作用是贮存胆汁。

当脂肪性食物进入十二指肠时,胆囊收缩,胆汁经胆管进入十二指肠。

胆管结石的人胆汁流动受阻,不宜吃脂肪性食物。

(2)胰:

通过胰管与十二指肠相连,胰分泌的胰液通过胰管进入十二指肠。

(3)十二指肠:

上与胃相连,是小肠的起始部位,长度相当于十二个手指并在一起的宽度,名称由此得来,此处有胰管和胆管的共同开口。

10.如右下图所示,当膈肌由甲状态向乙状态变化时,人体的呼吸状态及膈肌运动情况分别是 (  )

A.吸气,膈肌舒张

B.呼气,膈肌舒张

C.吸气,膈肌收缩

D.呼气,膈肌收缩

【解析】选C。

本题考查膈肌活动与呼吸的关系。

由图可知,由甲状态到乙状态,膈顶部下降,说明膈肌收缩,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肺随之扩张,肺容积增大,肺内气压减小,气体经呼吸道入肺,完成吸气。

【易错警示】膈肌向下运动是吸气,对应肌肉收缩;膈肌向上运动是呼气,对应肌肉舒张。

11.(2016·广元模拟)以下关于毛细血管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静脉血经肺部毛细血管变成动脉血

B.组织细胞间隙的毛细血管中氧气的浓度大于组织细胞中氧气的浓度

C.肾小球毛细血管中流动的都是静脉血

D.小肠毛细血管流出的静脉血中,营养物质含量增多

【解析】选C。

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使原来含氧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变成含氧多、颜色鲜红的动脉血。

血液流经组织细胞时,血液中的氧气扩散到组织细胞里,组织细胞里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血液里,所以毛细血管里的氧的浓度大于组织细胞中的氧的浓度。

动脉血由入球小动脉流入肾小球后氧气并没有减少,所以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中都是含氧较多的动脉血。

血液流经小肠毛细血管时,由于小肠的吸收功能,血液中的营养物质(或养料)会明显增多,又因在组织的毛细血管处发生气体交换,血液中的氧扩散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血液,使血液变为养料丰富的静脉血。

12.(2016·连云港学业考)下图是人体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示意图。

A、B、C、D表示心脏的4个腔,E、F、G、H表示血管。

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人体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

B.在E、A、B、F内流动的血液是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C.体循环可表示为:

B→F→组织处毛细血管网→H→C

D.肺循环可表示为:

C→D→G→肺部毛细血管网→E→A

【解析】选D。

本题考查血液循环的途径和血液成分的变化。

人体血液循环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可表示为:

左心室(B)→主动脉(F)→组织处毛细血管网→上腔、下腔静脉(H)→右心房(C)。

肺循环可表示为:

右心室(D)→肺动脉(G)→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E)→左心房(A)。

在肺循环过程中,静脉血变成动脉血,肺静脉(E)中为动脉血,所以A、B、F内也是动脉血。

选项D错误。

13.(2016·贵阳模拟)运用你所学知识判断,下列有关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画饼充饥属于人类特有的反射

B.钙和磷是甲状腺激素的重要成分

C.幼年时期缺乏生长激素会患呆小症

D.含羞草受到刺激后叶片合拢属于条件反射

【解析】选A。

本题考查对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认识。

画饼充饥是对抽象的语言文字等作出的条件反射,属于人类特有的反射;甲状腺激素的重要成分是碘;幼年时期缺乏生长激素会患侏儒症;含羞草受到刺激后叶片合拢属于应激性,不属于反射。

14.下图表示人体的消化吸收过程,①~⑤表示消化液(⑤为肠液)。

纵向箭头表示消化液对相应物质的消化作用,a、b、c分别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最终消化产物。

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

A.④和⑤发挥作用的场所都是小肠

B.①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

C.②与③都只含一种酶,但酶种类不同

D.X表示大肠,是a、b、c被吸收的主要场所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抓好图中三大关键。

(1)序号代表能将相应大分子物质消化为可以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消化液;

(2)字母a、b、c表示消化后的最终产物。

(3)X是能吸收a、b、c的场所。

【解析】选A。

本题考查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分析题干中的图示可知,①只能分解淀粉,说明此液体为唾液,可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②只能作用于蛋白质,故是胃液;③只能作用于脂肪,是胆汁,不含消化酶;④⑤对三大营养物质都有消化作用,因此是胰液和肠液,已知⑤是肠液,故④是胰液。

a、b、c是淀粉、蛋白质、脂肪的消化终产物,分别是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X表示小肠,是吸收的主要场所。

15.(2016·威海模拟)流感、流感病人、流感病人的飞沫、流感病毒分别属

于 (  )

①传染源 ②病原体 ③传播途径 ④传染病

⑤易感人群

A.④③①②      B.②⑤①④

C.④⑤③②D.④①③②

【解析】选D。

本题考查传染病的有关知识。

流感能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属于传染病;流感病人能够散播病原体,属于传染源;流感病毒通过病人的飞沫传播,流感病人的飞沫属于传播途径;流感病毒是引起人体生病的病原微生物,属于病原体。

16.下图为尿液形成流程图,其中甲、乙表示结构,a、b表示液体。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肾小球、甲和乙共同构成肾单位

B.a、b表示的液体分别为原尿和尿液

C.若用药物麻痹正常人的乙处,则b中会有大分子蛋白质

D.血液流经肾脏后,动脉血变为静脉血,尿素减少

【解析】选C。

本题考查尿液的形成过程。

图示中甲为肾小囊,乙为肾小管,二者和肾小球一起构成肾单位;肾小囊中的液体为原尿,肾小管流出的液体为尿液;用药物麻痹正常人的乙处,则b中不会有大分子蛋白质,因为正常人肾小管中没有大分子蛋白质;血液流经肾脏后,由于经过了滤过、重吸收和气体交换,动脉血变为静脉血,尿素减少。

17.(2016·广州模拟)青少年要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保持身心的健康成长。

下列行为习惯你不认同的是 (  )

A.外出旅行携带小药箱

B.饭后马上去操场踢足球

C.同班同学获校运动会跳远冠军后,立即向他祝贺

D.女孩月经期间不喝凉水,不做剧烈运动

【解析】选B。

饭后马上进行体育活动会使人体的血液主要流向运动系统,而流经消化系统的血液减少,从而影响消化系统功能的正常进行,因此,饭后不能马上进行体育活动。

A、C、D三项有利于身心健康。

18.若在清澈且水草茂盛的溪流中仔细寻找,我们可能会发现水螅和涡虫。

二者共同点是 (  )

A.有口无肛门

B.身体呈辐射对称

C.背腹扁平

D.由内外两层细胞构成

【解析】选A。

水螅属于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身体呈辐射对称,由内外两层细胞构成;涡虫属于扁形动物,有口无肛门,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由三层细胞构成。

【拓展归纳】水螅的生活环境

水螅生活在水流缓慢、清澈而且富有水草的小河或池塘中。

它经常附着在水草上,以水蚤等小动物为食。

若水质受到污染,水螅则不能生活,根据这点可判断水质的优劣。

19.(2016·黄冈模拟)下列对甲、乙两幅曲线图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若图甲中曲线表示南瓜雌花中子房发育随时间的变化,子房体积出现bc段变化可能是没有完成传粉和受精

B.若图甲曲线表示人体在平静呼吸时肺容积的变化,bc段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处于舒张状态

C.若图乙中y表示正常人肾单位中葡萄糖含量的变化,则AB段表示肾小管

D.若图乙中y表示消化道中蛋白质的含量变化,则AB段表示小肠

【解析】选D。

本题考查应用知识分析曲线的能力。

雌花中子房会随着花的生长而生长,如果雌花没有完成传粉和受精,子房将停止生长并逐渐萎缩,符合图甲曲线;若图甲曲线表示人体呼吸时肺容积的变化,bc段肺容积变小,表示呼气,此时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处于舒张状态;若图乙中y表示正常人肾单位中葡萄糖含量的变化,经过肾小管时,葡萄糖被全部重吸收,含量逐渐变少,符合图乙曲线;若图乙中y表示蛋白质的含量变化,消化蛋白质的部位有胃和小肠。

20.生物的结构总是与其功能相适应,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小肠内表面具有许多小肠绒毛,可增加吸收的面积

B.根尖的成熟区长有大量根毛,可增加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面积

C.毛细血管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物质交换

D.刚毛起固定作用,使蚯蚓得以快速运动

【解析】选D。

蚯蚓依靠肌肉及体表的刚毛的配合而完成慢慢蠕动。

A、B、C三项正确。

21.(2016·广州模拟)浪费食物可耻,“光盘”行动光荣。

把剩饭菜打包放进冰箱不容易腐败变质的主要原因是 (  )

A.没空气,细菌、真菌缺氧死亡

B.没空气,细菌、真菌无法繁殖

C.温度低,营养物质分解慢

D.温度低,细菌、真菌生长繁殖慢

【解析】选D。

本题考查食品保存技术。

食物的腐败变质是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引起的,冰箱内温度低,可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延长食品的保存时间。

22.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每条染色体上有多种DNA分子

B.染色体由DNA和基因组成

C.一个DNA分子上只有一个基因

D.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解析】选D。

一条染色体上一般有一个DNA分子,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易错警示】误把DNA上的片段叫基因

DNA分子上的片段,有的不含有遗传信息,只起连接作用,有的包含遗传信息,只有包含遗传信息的片段才叫基因。

23.(2016·太原模拟)下表中的选项,不能用下图表示的是(  )

选项

1

2

3

4

A

B

细胞

细胞核

染色体

DNA

C

肾脏

肾单位

肾小球

肾小管

D

动物

无脊椎动物

节肢动物

昆虫

【解析】选C。

题图表示1的范围最大,2的范围次之,4的范围最小。

选项A中1“目”的范围最大,2“科”的范围次之,3“属”的范围次于科,4“种”的范围最小;选项B中1“细胞”最大,细胞内有细胞核,细胞核内有染色体,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所以B选项符合题意;选项C中的肾小球和肾小管是同一层级的结构,二者和肾小囊共同构成肾单位,所以选项C不符合题意;选项D中动物包含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有很多类群,其中节肢动物是无脊椎动物中最大的类群,昆虫是节肢动物中的一个类群。

24.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米勒的实验为生命诞生提供了有力证据

B.科学家发现,越简单、越低等的化石总是出现在越近的地层里

C.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直接的证据

D.生物进化遵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规律

【解析】选C。

米勒的实验证明了从无机物到有机物在原始地球条件下能够实现;化石在地层中出现有一定的规律,越是早期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最直接的证据;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与体型大小无关。

【拓展归纳】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特点

  特点

地层  

结构

进化程度

生活环境

古老地层

简单

低等

水生生物为主

晚近地层

复杂

高等

陆生生物为主

注:

最古老的地层中没有生物化石,说明地球上最初没有生命。

25.右下图为某生物体细胞中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示意图,对该图叙述正确的

是 (  )

A.如果A来自父方,则B来自母方

B.该个体既可表现A的性状,也可表现a的性状

C.基因a和b控制的性状不能在后代中表现

D.B、b、A、a各自储存着不同的遗传信息

【解析】选D。

本题考查基因的遗传。

在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成对的染色体是在受精卵形成时,通过遗传获得的,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如A、a这对基因,分别来自父母双方,B、b这对基因分别来自父母双方;在相对性状的遗传中,如果有显性基因存在,则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不表现,但隐性基因还会遗传下去,如果后代一对基因同时是隐性基因,则表现出隐性性状;不论是显性基因还是隐性基因,都储存着相应的遗传信息,并控制着相应的生物性状。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50分)

26.(14分)烟台市是“全国绿化模范城”。

全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2.5%,人均占有绿地20.5平方米,空气质量常年达到国家一级标准,这主要得益于昆嵛山等周边环境的生态效益。

(1)昆嵛山物种丰富,有赤松、栎树、刺槐、鹅掌楸等1170多种植物。

据此可知昆嵛山属于________________生态系统,植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_______。

(2)昆嵛山的野生动物多达1161种,形成了复杂的食物关系。

下图所示的食物网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即可);如果灰喜鹊被大量捕杀,是否会造成松毛虫暴发式的增多和鹰的大量减少?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素有“天然氧吧”之称的昆嵛山生态系统创造了良好的生态效益。

大量木材的积累,是树木进行____________的结果,不但有效维持了____________平衡,而且改善了周围地区的空气质量,体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1)昆嵛山树木种类多,是典型的森林生态系统,其中的植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2)图中最长的食物链有六个营养级,分别是:

栎树→叶蝉→蜘蛛→灰喜鹊→蛇→鹰和赤松→松毛虫→蜘蛛→灰喜鹊→蛇→鹰。

若灰喜鹊被大量捕杀,不会造成松毛虫暴发式的增多和鹰的大量减少,因为生态系统中形成了复杂的食物网,能维持各种生物的数量的稳定。

(3)大量木材的积累,是树木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果,树木不但维持了生物圈的碳—氧平衡,而且改善了周围地区的空气质量,体现了生物能影响环境。

答案:

(1)森林 生产者

(2)赤松→松毛虫→蜘蛛→灰喜鹊→蛇→鹰或栎树→叶蝉→蜘蛛→灰喜鹊→蛇→鹰 不会;生态系统已形成了复杂的食物网,松毛虫和鹰处在多条食物链中

(3)光合作用 碳-氧 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27.(8分)你仔细观察过山坡灌丛、园边宅旁的牵牛花吗?

牵牛花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其花朵硕大,花色丰富,极具观赏价值。

同时,其种子可入药。

近几年我国对牵牛花的栽培量与生理研究较多。

请分析回答:

(1)牵牛花的生殖方式是____________,这是其花色丰富的主要原因。

牵牛花的茎中无形成层,这对其茎生长产生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

(2)右上图曲线为科研人员对牵牛花进行某项研究的结果,他们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还发现,牵牛花细胞中二氧化碳含量会影响其花瓣颜色。

比如,有种牵牛花清晨为红色,上午随着光照不断增强,花色慢慢加深,最后变为紫色,由此可推测该种牵牛花颜色与细胞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牵牛花通常在清晨开放,到中午时分就凋谢了,每朵花开放的时间只有几个钟头。

日本研究人员以基因为操作对象,利用生物技术处理使某种粉色牵牛花连续开放了24个小时。

研究人员所用的生物技术是____________。

(5)人工种植牵牛花时,一般在4月末播种,过早或过晚播种都会影响发芽率,其原因是____________;若想探究光是否影响牵牛花种子的萌发,请简要写出你的实验思路:

  __。

【解析】

(1)牵牛花用种子繁殖后代,属于有性生殖。

牵牛花的茎中无形成层,因此,其茎生长到一定程度后不能再加粗。

(2)从题图中可见,横轴表示每天的日照时间,纵轴表示开花率,曲线表示开花率与日照长短的关系,说明研究人员的目的是研究光照时间对牵牛花开花的影响。

(3)随光照的增强,细胞内二氧化碳的含量降低,牵牛花的花色加深,说明牵牛花的花色与二氧化碳的关系是:

细胞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越低,花色越深。

(4)牵牛花开放时间的延长与转入了新的基因有关,这种技术称为转基因技术或基因工程技术。

(5)过早或过晚播种牵牛花都会影响其发芽率,说明牵牛花的发芽率与温度条件有密切的关系。

若要研究光对牵牛花种子萌发的影响,应将相同的牵牛花种子平均分成两等份,一份放在黑暗条件下,一份给予光照,其他影响种子萌发的条件都相同且适宜,观察两组种子的萌发情况,并做好记录。

答案:

(1)有性生殖 生长到一定程度时不能再横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