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版第13单元中国地理高考真题 模拟新题.docx
《课标版第13单元中国地理高考真题 模拟新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标版第13单元中国地理高考真题 模拟新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课标版第13单元中国地理高考真题模拟新题
高考真题
(10年广东卷文综第5,6题)
读“2006年我国水费源、人口、耕地和经济总量区域比重图”(图2),完成1~2题。
1.人口数量最多、经济总量最大的区域是
A.西南区B.西北区C.南方区D.北方区
【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南方区人口数量、GDP占全国的比重均最大,故选C。
2.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经济发展匹配较差的区域是
A.北方区和南方区B.北方区和西南区C.西北区和西南区D.西北区和南方区
【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北方区水资源总量占全国的比重明显偏小,西南区水资源总量占全国的比重明显偏大,故选B。
(10年四川卷文综第1-2题)
图l是2004年河北、甘肃、四川、黑龙江四省能源生产结构图。
读图回答3~4题。
3.与四省能源生产结构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以可再生能源为主
B.清洁能源的比重大
C.不利于减排温室气体
D.有利于降低酸雨危害
4.制约①省进一步开发水能的地理条件,正确的是
A.水能资源蕴藏量小
B.水能资源分布分散
C.水能富集地人口分布稀疏
D.水能富集地地质条件复杂
【答案】3.C4.D
【解析】根据四川的能源生产结构判断①天然气比重在四省中突出,同时拥有煤炭和水电判断为四川,②原油比重占主导地位判断为黑龙江,③煤炭虽占主导地位,但是水电比重在四省中最大判断为甘肃,④原煤占比重最大为河北。
3.原煤、原油、天然气都是非可再生资源A错,只有水电是清洁能源,比重很小B错,原煤、原油、天然气矿物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温室气体C对,煤的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会增加酸雨的危害D错。
4.根据判断结论①为四川,综合比较水能富集地地质条件复杂是正确的。
(10年海南卷地理)
读图3。
完成5~6题。
5.图示城市周围区域发展种植业的制约因素是
A.土壤肥力B.热量
C.水D.光照
【答案】C
6.与同纬度我国东部地区相比,图示城市附近地区
①年太阳辐射总量高②多大风
③水能丰富④森林分布广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答案】A
(10年新课标卷文综第36题)
7.图5示意某区域多年平均降雪量与雪期(从当年初雪日到次年终雪日的天数)的空间分布。
该区域内丘陵区每年因融雪径流造成的土壤侵蚀较为严重。
(1)根据等雪期线的分布,分析沿MN一线的地形分布特点。
【答案】 等雪线在中部地区向北(东北)凸出.表明沿MN一线中部雪期短于东西两侧地区.即东西部气温持续低于0°摄氏的时间较长;中部气温持续低于0°摄氏的时间较短.因此,中部地势较低(为平原),东西地势较高(为山地)(东西高,中间低)。
【解析】考查等值线判读和地形分布特点。
(2)比较甲、乙两地雪期与降雪量的差异,并解释原因。
【答案】 甲地雪期比乙地地雪期短,原因是甲地纬度低于乙地,甲地降雪量比乙地多,主要是因为甲地比乙地距海近,水汽更为充足。
【解析】考查等值线判读并解释原因。
(3)分析位于丘陵区的丙地融雪侵蚀较乙地严重的原因。
【答案】丙地属于丘陵地形,地势低于乙地,融雪径流量大于乙地;丙地比乙地更多受到人类的影响(如林地被毁,过度垦荒等)丙地更易被侵蚀。
【解析】综合考查水土流速(冰雪侵蚀,地形,人为破坏植被,融雪径流量)原因。
(10年江苏卷地理第27题)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l4为青藏高原降水量分布图,图15为青藏高原地形剖面示意圈。
材料二青藏高原一般海拔在4500米以上.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一般在一4℃以下.高原上多山地冰川,是多条大河的发源地,植被以高寒荒漠为主.局部地区有高寒草原。
东南边缘海拔较低的河谷中四季温暖.降水较多。
(1)高原东南部适宜发展河谷农业。
其有利条件是。
高原北部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是.若过度发展可能带来的问题是。
(2)高原北部可开发利用的主要能源是。
东南部水能资源丰富,其原因是。
(3)我国在高原东部建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三江”是指、和澜沧江.建立该保护区的目的是。
【答案】
(1)热量、水分条件好畜牧业生态破坏
(2)太阳能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落差大
(3)长江黄河保护水源地的生态系统
【解析】今年青海玉树地震,一下把人们拉到了青藏高原,该题解题的关键在于能熟悉青藏高原的区域特征,熟悉地形、河流、气候等地理的分布和发展变化。
高原东南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与高原面的河谷农业不同,高原面上由于海拔高,气温低,所以选择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发展种植业,限制因素是热量,这是容易多的知识点。
三江自然保护区中的三江是指黄河、长江、澜沧江,世界自然遗产中的三江并流是指长江、澜沧江、怒江。
模拟新题
(2010四川南充三模)右图为我国沿30°N方向两地理要素分布,读后完成1~2题。
1.要素①和要素②分别可能是
A.年太阳辐射总量和热量B.全年平均气压和平均气温
C.人均GDP和粮食产量D.人口分布密度和城市数量
2.对我国要素①和要素②的分布状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要素①的分布差异主要是由纬度因素影响
B.造成要素①分布出现较大差异的原因是地形和降水
C.要素②分布的差异是因为东部地形平坦土地肥沃
D.要素②分布的差异是由距离海洋远近影响的
【答案】1.A2.B
【解析】在我国沿30°N方向由西向东依次是:
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随着海拔高度的降低,气温逐渐升高,而太阳辐射总量在青藏高原最高,在四川盆地最低,到长江中下游平原又有所升高,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就是沿线的地形起伏和降水多少的变化。
(厦门市2010届高中毕业班适应性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读我国某区域一月和七月气温分布示意图。
完成3~4题。
3.图中①②③④地点中,气温年较差最小的是
A.①B.②C.③D.④
4.造成①②两地气温年较差明显不同的最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D.植被
【答案】3.D4.C
【解析】该图是我国西北的气温分布图,从图中看④气温年差仅为30°C,这在我国西北地区是很少见的,形成这种小的年温差与这里的地形有关。
5.(山东省泰安市2010届高三二模文科综合)读甲、乙两图分别是山东省“水系分布略图”、“部分钢铁工业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描述甲图中A河在山东省境内河段的水文特征,并简述该流域段许多河流没有注入A河的原因。
(2)为建设经济强省,山东省将乙图中①、②两地钢铁企业重组后,在③地建设大型钢铁厂,简述这种变化对该企业发展的影响。
【答案】
(1)有结冰期;汛期较短,流量较小,季节变化大;含沙量高。
黄河此段是地上河,水位较该地区其它河流水位高。
(2)靠近港口(沿海布局)便于原料的输入与产品的输出;有分散到集聚,会获得集聚效益;距区内原料、燃料地较远,运输成本增加。
【解析】甲图中A河是黄河,由于黄河在山东境内是地上河使得该流域段许多河流没有注入黄河;乙图中③地是日照,在此建设大型钢铁企业最大区位优势就是接近输入原料和燃料的港口,可节省运费,降低成本以及由分散到集中会取得规模效益。
(安徽省2010年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试卷(三)文综试题)读我国人口重心的空间变化图。
我国的几何中心位于(103°50′E、36°N)。
回答6~7题。
6.1978年以来,我国的人口重心一直位于几何中心的
A.东南B.西北C.东北D.西南
7.有关我国人口重心变化及其相关叙述正确的有
A.东西方向人口差别减小过快,将导致严重的负面影响。
B.南北方向人几差别逐渐加大,主要是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
C.东西方向人口差别逐渐减小,与自然增长率大小无关
D.南北方向人口差别逐渐加大,会导致南方地区的用工荒
【答案】6.A7.C
【解析】中国的人口重心在32.9°N、113.8°E向32.65°N、113.4°E变化,呈现的是向西南方向变化,这可能给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压力,但这一直位于我国的几何中心的(103°50′E、36°N)东南方向。
8.(河北衡水中学2010届高三五月三模文综试卷)关于图中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基本持平
B.我国石油消费量大约是生产量的2倍
C.我国西气东输工程的气源地主要是西藏和新疆
D.在各种能源构成中生产量大于消费量的是水电、核电和风电
【答案】B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大于生产总量,我国石油的生产量为26781万吨,消费量是53096万吨,我国西气东输工程的气源地没有西藏,水电、核电和风电的消费量大于生产量。
(山东省烟台市高考适应性练习)读我国某区域图,图中箭头为目前正在发生的人口移动现象。
据此完成9题。
9.造成图中人口移动的主要原因是
A.民工流动B.道路建设C.水利工程建设D.输气管道建设
【答案】C
【解析】从图中看该人口迁移分布在从丹江口水库向北到北京的沿线,这正是我国南水北调的中线链路,因此该人口迁移的原因是水利工程建设。
10.(吉林东北师大附中高三年级第五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卷)读下面材料,回答各题。
材料12008年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的空间分布图
材料2环渤海地区企业总部迁移路径示意图
(1)根据材料1,请描述2008年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2,描述生产企业总部迁移的特点。
(3)请说明研发性总部迁出后,对迁出地生产部门的有利影响。
【答案】
(1)东部沿海地区多,西部内陆地区少;多集中于省会、直辖市及其他特大城市。
原因:
高校及科研院所众多,科技发达;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市场广阔;交通便利;发展历史长,基础设施完善,协作条件好;政策优越;信息通达度高。
(2)由低等级城市迁往高等级城市(由小城市迁往大城市)
(3)掌握市场需求信息;提高企业知名度,开拓市场;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与外界的联系。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工业生产中500强企业的空间分布、迁移特点、迁移作用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关键是读图,在图中可以看出我国500强的大企业主要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和省会、直辖市等特大城市,这与这些城市的科技、劳动力素质、交通、市场、基础设施、信息的通达度等密切相关;对于其迁移方向可从图中读出。
(江苏省盐城市2009—2010学年度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地理)右图为台湾省人口密度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11—13题。
11.造成这种人口分布状况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地形B.气温C.降水D.矿产
12.台湾省目前突出的人口问题是
A.分布不均B.人口基数大C.人口增长快D.老龄人口多
13.目前台湾人口移动的主要方式是
A.由农村到农村B.由农村到城市C.由城市到城市D.由城市到农村
【答案】11.A12.D13.D
【解析】台湾岛西部为地势平坦的平原,人口稠密,而中部作为台湾山脉、东部平原狭窄,人口稀少;由于多年来台湾人口增长缓慢使得人口老龄化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同时在台湾还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14.(吉林市普通中学09—10学年度高三下学期期末文综(三模))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图1中AB两城市日照时数相差约多少小时并对比分析差异原因。
(2)说明图2中MN两地积温差最大不超过多少,并对比分析差异原因。
(3)结合图1和图2,说明图2中①城市的主要职能、城市形态,分析该城市工业形成和发展的有利条件。
【答案】
(1)1000--1200小时左右;冬季受昆明准静止锋的影响,A城在暖空气一侧,风和日丽,日照时间长,B城在冷空气一侧,阴雨连绵,日照时间短。
(2)2000℃;M为四川盆地,海拔低,热量条件好,N为云贵高原,海拔高,热量较低。
(3)钢铁城市;条带式;丰富的煤铁资源、水电丰富、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市场广阔、政策支持。
【解析】根据经纬网和地理事物定位:
图1中AB两城市分别是昆明和贵阳,形成二者之间的日照时数差异主要原因是昆明准静止锋;图2中MN分别是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形成二者之间积温差异的原因是地形;图2中①是攀枝花是我国重要的钢铁城市,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相关内容。
(江苏镇江市2010届高三高考前地理模拟试卷三)读某地区七月平均气温图,回答15~16题。
15.M城气温比周围气温高的原因
A.谷地、地势低B.河流调节作用
C.海拔高,太阳辐射强D.地热资源丰富
16.若图中有大河,请判断大河流向
A.由西向东B.由南向北
C.由北向南D.无法确定
【答案】15.A16.A
【解析】从经纬网确定M城位于雅鲁藏布江谷地,由于地势比周边地区低而气温高;该河流自西向东流。
17.(2010山东德州二模)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湿润系数是指一地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湿润系数越小,则该地干燥程度越明显。
材料二我国部分地区地理要素分布示意图
(1)与周边地区相比A处湿润系数较大,试分析其原因。
(2)试说明B地一月气温的分布特点。
(3)简述C周围地区聚落分布的特征及成因。
材料三2005年C地所处省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重点行业工业总产值构成(%)
工业类型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纺织业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农副食品加工业
比重(%)
46.59
8.54
3.8
29.63
6.99
4.45
(4)结合材料三说明:
该省区工业结构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请你为该省区工业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
(1)A地位于冬季西北风的迎风坡,山地降水多;纬度高,气温低,蒸发较弱
(2)气温由北、东、南三个方向向西升高
(3)在盆地边缘沿交通线、河流、山麓地带分布水源充足;地势平坦;交通便利
(4)资源开采业和原料加工业比重大,轻工业及高技术工业比重低资源丰富,市场狭小,资金、技术力量薄弱加大资金技术的投入,调整工业结构,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积极发展新型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
【解析】本试题综合性较强,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阅读背景材料,从背景材料的湿润系数分概念出发析一个地区湿润系数的大小(降水量与蒸发量);对于该地气温分布、聚落分布特点可读图中气温变化总结;供应结构特点体现的是矿产开采和原料加工业比重大,轻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小,一个区域可持续发展既要存进资源开发又要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
(吉林省实验中学2010年高三年级第九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回答18~19题。
18.关于该区域地形特点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势中间低四周高
B.盆地地形为主
C.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
D.山高谷深
19.该地区以农产品为原料,最适宜发展的工业为
A.甘蔗榨糖工业B.玉米深加工
C.鲜切花加工D.有色冶金
【答案】18.D19.A
【解析】从经纬网看这是四川盆地,以及结合等高线分布可确定这里没有山高谷深的特点;四川盆地是我国重要的甘蔗产区最适宜发展甘蔗榨糖工业的发展。
20.(山东省青岛市2010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三模)文科综合)读“西藏经济结构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说明西藏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
(2)从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西藏发展清洁能源的自然优势及成因。
【答案】
(1)第一产业比重大幅下降,第三产业快速上升,第二产业比重稳步上升,产业结构趋于合理。
(2)位于板块交界处,地热能丰富;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能丰富;风力大,风能丰富;沼气原料丰富,可发展沼气。
【解析】对于西藏产业结构的变化可以从图中读出,而分析西藏发展清洁能源的自然优势及成因可以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藏丰富的太阳能、水能、和地热及成因。
21.(山东省烟台市2010年高三年级诊断性测试地理)烟台某企业组团于2009年8月到下图所示地区考查,请结合所学地理知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团成员于15日上午9时从北京机场起飞,到B城需飞行14小时,飞机到达B城市时,当地时间为________日_________时(区时)。
(2)出发前,从网上查到图中所示的天气系统正在向正东方向运动,该天气系统过境B城时的天气状况为__________,过境后B城市的风向为_________风。
(3)A河是世界上水运最发达的河流,试分析其原因。
(4)C城市与烟台自然带相同,但气候类型不同,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太阳辐射B.大气环流C.下垫面D.人类活动
【答案】
(1)15日16时
(2)阴雨西北风
(3)自然原因:
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降水均匀;地形平坦,水流平稳
人文原因:
河流流经地区经济发达,客货运量大(4)B
【解析】从图中看该地是西欧,B城位于西一区,由此进行相关的时间计算;图中天气系统为一气旋,由此分析该天气系统过境前后的天气变化;A河是莱茵河,要从自然和人文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其水运发达的原因;C城市是温带海洋性气候,烟台是温带季风气候,形成二者差异的原因是大气环流形式。
22.(江苏省启东中学2010届高三考前辅导训练地理)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被誉为“聚宝盆”的柴达木盆地,目前已查明的矿产资源有:
石油、天然气、煤炭、铁、铅锌、铜、钾盐、钠盐、镁盐等39种,其矿产资源占全国矿产资源潜在总值的16.4%。
2010年3月15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和青海省人民政府编制的《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总体规划)。
该试验区面积达25.6万平方公里。
材料二:
柴达木盆地示意图。
材料三:
某循环产业生产流程模式图。
(1)柴达木盆地降水少的原因有________。
(2)材料三中的循环产业生产模式的主要优点有________。
(3)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发展的条件是。
(4)请针对柴达木盆地主要的生态环境同题,提出合理化建议____。
【答案】
(1)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水汽难以到达盆地地形,四周山脉阻挡了水汽的进入
(2)促进资源综合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减轻环境污染;增加就业机会,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
(3)有利:
矿产资源总量丰富、种类多,适合大规模整体开发;土地面积大。
不利:
科技水平较低;基础设施较为落后;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水资源较为贫乏。
(4)合理利用水资源;保护和恢复植被;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生活用能;控制人口增长;制订完善相应的法律;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解析】本题考查柴达木盆地气候、发展循环经济的条件及意义的相关内容。
柴达木盆地由于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外加周围高山的阻挡,使得海洋水其难以达到,降水少,气候干旱;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增加就业,石像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效益的协调统一,而作为柴达木盆地发展循环经济,具有资源、土地、政策等方面的优势,也有着科技、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水资源匮乏等的劣势;这一地区经济发展要注意合理利用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