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辅导教案 331溶液的定义和溶解度与溶解曲线的讲解.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443550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10.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个性化辅导教案 331溶液的定义和溶解度与溶解曲线的讲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个性化辅导教案 331溶液的定义和溶解度与溶解曲线的讲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个性化辅导教案 331溶液的定义和溶解度与溶解曲线的讲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个性化辅导教案 331溶液的定义和溶解度与溶解曲线的讲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个性化辅导教案 331溶液的定义和溶解度与溶解曲线的讲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个性化辅导教案 331溶液的定义和溶解度与溶解曲线的讲解.docx

《个性化辅导教案 331溶液的定义和溶解度与溶解曲线的讲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个性化辅导教案 331溶液的定义和溶解度与溶解曲线的讲解.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个性化辅导教案 331溶液的定义和溶解度与溶解曲线的讲解.docx

个性化辅导教案331溶液的定义和溶解度与溶解曲线的讲解

  龙文教育一对一个性化辅导教案(第12次课)

学生姓名

教师

姓名

授课

日期

  

授课

时段

课题

溶液的定义和溶解度与溶解曲线的讲解。

教学目标

溶液的基本性质的掌握,溶解度的定义及图表的掌握。

理解性掌握溶液的基本题型,熟练性地掌握知识点。

重点难点

重点:

理解性掌握溶解度与溶解曲线表示的意义与性质。

难点:

能够从溶解曲线与质量分数的联系。

授课步骤及教学内容如下:

一:

进行上一次课的基本知识点的回忆,对于学生的具体理解情况进行一个总体的把握,提高学生知识的理解能力。

二:

本次课知识点的讲解重点:

 上课要点:

1:

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区别。

2:

溶解度曲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区别与联系。

三:

进行例题的讲解,深化学生的思维理解程度。

进行巩固训练,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教导处签字:

日期:

年月日

 

课后

评价

1、学生对于本次课的评价○特别满意○满意○一般○差

二、教师评定

1、学生上次作业评价:

○好○较好○一般○差

2、学生本次上课情况评价:

○好○较好○一般○差

学生自评

 

学生签字:

教师

留言

 

教师签字:

家长

意见

 

家长签字:

日期:

年月日

教学讲案

溶液的配制:

1)溶质为固体:

计算、称量、溶解、稀释

溶质为液体:

计算、称量(或量取)、稀释

2)所需仪器:

托盘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药匙、胶头滴管

3)溶解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放热,溶液温度升高例如:

浓硫酸、NaOH等

吸热,溶液温度降低例如:

NH4N03

溶液温度不变化例如:

NaCl

 

3、饱和溶液

降低温度

蒸发溶剂

增加溶质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4、结晶

蒸发溶剂

冷却热的饱和溶液

 

5、质量分数

溶解度:

一种物质溶解到另一种物质中的能力

影响因素

溶解度(S)

溶质的质量分数

意义

表示物质溶解性的度量,受外界温度、压强等影响。

表示溶液中溶质质量的多少,不受外界条件限制。

温度

一定温度下

不一定

溶剂量要求

100克

不一定

溶液是否饱和

一定是饱和溶液

不一定

单位

无单位

关系式

“溶液”知识点小结

1、溶液的特征有均一性和稳定性。

均一性体现在:

各部分的组成、性质、浓度都完全相同。

稳定性体现在:

只要温度不变,水分不蒸发,溶液长期放置溶质不会分离出来。

2、在溶解过程中发生了两种变化,一种是吸收热量;另一种是放出热量。

3、特例:

硝酸铵NH4NO3溶于水时,所形成的溶液温度降低。

NaCl溶于水时,所形成的溶液温度基本不变。

NaOH、浓H2SO4、生石灰CaO溶于水时,所形成的溶液温度升高。

4、关于溶质和溶剂:

①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时,固体、气体是溶质,液体是溶剂。

②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量多的一种是溶剂,量少的一种是溶质。

③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无论水的量有多少,一般都把水做溶剂。

④不指明溶剂的溶液都是水溶液。

⑤物质溶解时,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是溶质。

例如:

氧化钙CaO溶于水时,溶液中的溶质是氢氧化钙,溶剂是水,发生的反应是:

CaO+H2O====Ca(OH)2

再如:

把足量的锌放入一定量的稀硫酸中,所形成溶液的溶质是硫酸锌,溶剂是水,发生的反应是Zn+H2SO4====ZnSO4+H2↑.若是把锌放入过量的稀硫酸中时,那溶质是硫酸锌和硫酸,溶剂是水。

5、有一类化合物,若把它们加到油和水的混合物中,一定程度上能把油脂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存在于水中,而不聚成大的油珠,这与物质溶解在水中是完全不同的。

人们把能促使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形成稳定乳浊液的物质叫做乳化剂。

乳化剂所起的作用叫做乳化作用。

6、高锰酸钾可以溶于水而形成紫红色溶液,所以溶液不都是无色的。

碘在水中几乎不溶解,却可以溶解在汽油或酒精中。

7、溶液中的溶质不一定只有一种,可以是两种,甚至多种。

例如在蔗糖水中加入食盐,形成的混合物依然是溶液。

8、汽油除油污的原理是:

汽油溶解油污而形成溶液。

洗涤剂除油污的原理是:

利用乳化作用使油污形成小液滴,再随水漂走。

 

“溶质的质量分数”知识点小结

1、

溶质的质量分数==

2、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在20℃时将20g氯化钠投入50g水中溶解后,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因为50g水里只能溶解18g溶质就达到了饱和。

3、关于溶液的稀释规律:

稀释前后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不变。

例如:

设某溶液的质量为A,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b%的溶液后,其质量为B,则:

A×a%=B×b%

4、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步骤是计算、称量、量取、溶解,所需要的仪器是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药匙、胶头滴管。

5、注意:

读取量筒内液体的体积时,一定要使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保持水平。

用玻璃棒进行搅拌时,不要让玻璃棒触及烧杯内壁。

6、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分,会析出晶体,但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7、在某温度下,10g某溶质的饱和溶液与20g该溶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相同的。

降低温度、增加溶质。

特例:

氢氧化钙(熟石灰)Ca(OH)2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2、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其含义是:

在20℃时,氯化钠在100g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最多能溶解36g。

3、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例如硝酸钾KNO3。

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例如熟石灰Ca(OH)2。

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例如氯化钠NaCl。

4、硝酸钾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相当大,所以一般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使硝酸钾晶体从溶液中结晶析出。

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的固体溶质,如氯化钠NaCl,一般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得到氯化钠晶体。

5、搅拌不会增大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其只是加快物质的溶解速率,并不能增加一定量的溶剂中固体溶解的质量。

增加溶剂的量的确可以增加固体物质溶解的量,但是溶解度的数值所对应的溶剂质量只能是100g,不断增加溶剂不会影响到100g溶剂中最多所能溶解的物质的质量,即增加溶剂不会影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巩固与提高

1.下列适量物质溶于水后,可以造成溶液温度显著降低的是

A.硝酸铵B.蔗糖C.氯化钠D.浓硫酸

2.已知20℃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

在该温度下将20g硝酸钾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

A.24.0%B.28.6%C.31.6%D.40.0%

3.t℃时,向一支盛有0.1g熟石灰的试管中加入10ml水,充分振荡后静置,试管底部仍有未溶解的白色固体。

对于试管中的上层清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中溶质质量等于0.1gB、溶液是t℃时的饱和溶液

C、升高温度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

4.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杯食盐水,下部分比上部分咸

B.温度一定时,析出硝酸钾晶体的溶液未必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C.物质溶于水时,常使溶液的温度发生改变

D.75%的医用酒精消毒液,溶剂是酒精

5.t℃时,向硝酸钠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后,下列有关该溶液的叙述正确的

A.仍为饱和溶液B.溶质的质量变小是()

C.溶质的溶解度不变D.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6.目前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方法主要是利用海水晒盐,它所利用的物质分离方法是

A.溶解法B.过滤法C.结晶法D.蒸馏法

7.某温度下有一杯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欲使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发生改变,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A.加入一定质量的硝酸钾晶体B.加入少量的水

C.降低温度D.恒温蒸发溶剂

 

8.图3是X、Y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t1℃时X的溶解度大于Y的溶解度

B.t2℃时X的溶解度等于Y的溶解度

C.t3℃时X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时,变为不饱和溶液

D.t4℃时Y的不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变为饱和溶液

 

9.有关溶液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一定是无色的B.溶剂一定是水

C.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D.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10.已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

在此温度下,20g水中最多溶解氯化钠的质量为

A.36gB.3.6gC.7.2gD.10g

11.下列做法能改变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是

A.将氯化铵的饱和溶液降温

B.将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升温

C.把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

D.在蔗糖的饱和溶液中再加少量蔗糖

 

12.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

溶解度曲线图,现有一定温度下的a、b、c的不饱

和溶液,分别通过增加溶质、蒸发溶剂或升高温度

三种方法,均可变成饱和溶液的是

A.a溶液B.b溶液C.c溶液D.a溶液和c溶液

13.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时,不会引起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小的是

A.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B.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

C.氯化钠晶体不纯

D.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溶液溅出

14.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1℃时,取50gA的饱和溶液,将温度升高到t2℃,此时溶液中A的质量分数变大(假设升温时溶剂没有损失)。

B.t1℃,将A、B、C各ag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均相等。

C.t3℃时,取相同质量的A、B、C三种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A,没有晶体析出并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是C。

D.从A与少量C的混合物中提纯A,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典型例题的巩固

一、分散体系

1.有关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溶质和溶剂化合而成的化合物叫溶液

B.溶液是无色透明、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C.冰和水混合在一起,冰是溶质,水是溶剂

D.油脂溶解在汽油中,油脂是溶质,汽油是溶剂

2.水可以用来分散许多物质。

下列物质在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蔗糖B.硝酸钾C.氯化钠D.植物油

3.厨房中的下列物质,与水混合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食盐B.植物油C.白糖D.食醋

4.把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能得到乳浊液的是()

A.硝酸钾B.氯化钠C.植物油D.蔗糖

5.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A.牛奶B.碘酒C.蒸馏水D.石灰乳

6.在下列调味剂中分别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白糖B.黄酒C.味精D.麻油

7.厨房中的物质可与水混合形成的是溶液的是()

A、蔗糖B、植物油C、淀粉D、冰块

8.厨房中的下列物质与水混合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白糖B.白醋C.食盐D.大豆油

9.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A.生理盐水B.“雪碧”汽水C.碘酒D.泥水

10.将下列物质分别放入足量的水中,搅拌后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硝酸钾B.硫酸铜C.粉笔灰D.食用油

11.将水样通过一定操作得到蒸馏水,把下列物质分别加入适量蒸馏水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填标号);

A.食盐B.花生油C.硫酸铜D.面粉

12.碘是紫黑色晶体,可以溶解在汽油中,形成紫红色溶液。

碘的汽油溶液中,溶质是,溶剂是

二、饱和溶液、溶解性、溶解度、溶质质量分数

1.要使某固体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一定可行的方法是()

A.升高温度B.降低温度C.增加溶质D.增加压强

2.下列方法中,能够使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大的是()

A.增加水的质量B.增加硝酸钾的质量C.升高水的温度D.搅拌

3.小明用50℃的水泡了一杯蔗糖水,充分搅拌后,发现杯子底部还有部分蔗糖不能溶解。

已知蔗糖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下列能使杯底的蔗糖继续溶解的方法是()

A.把蔗糖水放入冰箱B.给蔗糖水加热

C.往蔗糖水里继续加蔗糖D.把蔗糖水放在通风处

4.炎热的夏天,打开冰镇可乐的瓶盖,有大量的气泡产生,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气体是二氧化碳B.瓶内气压减小使该气体的溶解度变小

C.温度升高使该气体的溶解度变小D.剩余可乐是该气体的不饱和溶液

5.与物质的溶解性无关的是()

A.溶剂的量B.溶剂的性质C.溶质的性质D.温度

6.某溶液将达到饱和,要使其转变成饱和溶液,最可靠的方法是()

A.加热蒸发B.增加溶质C.降低温度D.升高温度

7.在一定温度下,某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

A.浓溶液B.稀溶液

C.不能再溶解溶质的溶液D.不能再溶解该溶质的溶液

8.在200C时,向某氯化钠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钠固体,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溶质质量一定增加B.溶液质量一定增加

C.溶液质量百分比浓度一定变大D.溶剂质量一定不变

9.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你回答:

(1)t1℃时,甲的溶解度(填“>”、“<”或“=”)乙的溶解度;

(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是

(3)甲中含有少量乙,要提纯甲,可采用的方法是;

40

(4)t2℃时,分别取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均刚好配制

成饱和溶液(甲、乙完全溶解),所需水的质量关系

20

是甲(填“>”、“<”或“=”)乙。

(5)t1℃时,将15g乙物质溶解在50g水中,充分溶解后,

析出晶体(无结晶水)g。

10.小明在家做蔗糖溶于水的实验时,观察到如右图现象。

请填空:

(1)右图是蔗糖溶解度曲线,图中A点表示意义是。

(2)30℃时,向100g水中加入80g蔗糖,充分混合后所得溶液

质量是g。

(3)曲线上满足B点溶液处于不饱和状态,

可采用方法,使得溶液处在曲线的C点上。

 

11.某养殖户需配制1000克2%的氢氧化钠溶液对禽舍用具进行消毒。

(1)配制时需称取氢氧化钠_____克。

(2)用烧杯或表面皿为容器,在天平上称取氢氧化钠固体,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12.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所示,据图回答:

(1)3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

(2)50℃时,乙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精确到0.1%)

(3)50℃时,将20克乙物质分散到40克水中,可配得溶液质量是克;

(4)5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10℃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

 

13.A、B、C三种固体都不含结晶水,如图是其溶解度曲线示意图,试回答:

(1)10℃时,B物质的溶解度____A物质的溶解度;

(填“>”或“=”或“<”);

(2)将40℃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10℃时,无晶体析

出的是_____。

(3)60℃时,A、B两种物质_____(填“能”或“不能”)形成

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饱和溶液;

(4)70℃时,将A物质充分溶解于100g水中,可得到A物质的

饱和溶液______g。

 

14.固体物质A和B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

请回答:

(1)S(A)>S(B)的温度范围是;

(2)从A的饱和溶液中提取A,应采用的方法是

(填写编号);

Ⅰ.冷却结晶Ⅱ.蒸发溶剂Ⅲ.过滤

(3)60℃时105gB的饱和溶液中含g固体B。

15.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

(填写序号,下同)。

(2)若要将C的饱和的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3)将t2℃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降低到t1℃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小关系是_。

(4)t1℃时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质量是______g。

16.某同学通过测定不同温度下NaCl和KNO3的溶解度,

绘制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

请回答:

NaCl

(1)a点的意义是。

(2)S(NaCl)>S(KNO3)的温度范围是。

③60℃时105g饱和KNO3溶液中含gKNO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交通运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