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研究方法》第一章.ppt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43994 上传时间:2022-11-10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2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研究方法》第一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社会研究方法》第一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社会研究方法》第一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社会研究方法》第一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社会研究方法》第一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研究方法》第一章.ppt

《《社会研究方法》第一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研究方法》第一章.ppt(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会研究方法》第一章.ppt

社会研究方法传播学统计分析与方法汇报人:

XXX开头语社会学是一门怎样的学科?

社会学是一门注重调查研究,强调从实际出发认识社会,以实事求是为宗旨的学科。

第一篇:

研究概论第一篇:

研究概论Part1第一篇的目的在于为其他章节的论述打下基础,讨论科学与其它了解事物的方法在本质上和议题上有什么不同。

第一篇的目的是要建构一个社会研究的大框架,而不是具体分析研究设计和实施的细节问题。

第一章:

人类研究与科学第一章:

人类研究与科学Part2关键字真实逻辑传统实证概率因果权威观察个案式方案式通则式归纳演绎定性定量抽象应用第一章:

人类研究与科学Part2从最简单的问题开始地球是圆的?

月球的阴暗面是寒冷的?

维生素C能够预防感冒?

吸烟有害健康?

这这些问题你是如何知道的。

些问题你是如何知道的。

第一章:

人类研究与科学Part2理所当然大多数人所知道的事情其实是约定俗成的或是信仰,很少是个人经验和发现。

理所当然取决于我们是否相信别人说的话,例如:

一个同龄人和你说月球的背面是寒冷的,与一个天文学家和你说月球的背面是寒冷的,我们更相信谁?

人不可能只通过个人经验和发现而知道所有事物,所以必须相信。

第一章:

人类研究与科学Part2理所当然相信第一章:

人类研究与科学Part2寻求真实究竟什么是“真”?

逻辑实证论点特定的标准下特定的标准下方法论方法论第一章:

人类研究与科学Part2一般的人类研究“因”与“果”人类只有通过预测未来环境的能力才能满足概率人类研究的目的在于回答人类研究的目的在于回答“What”、“Why”WhatWhy逻辑实证第一章:

人类研究与科学Part2一般的人类研究What“真”只有少部分是通过个人研究或个人经验得到,大部分来自他人的告知的约定俗成的知识。

这既可能帮助也可能阻碍我们亲手去发掘“真实”。

那么我们的这些知识从何而来?

“传统传统”“权威权威”研究生应该在通过他人告知的约定俗成的知识基础上,通过个人研究研究生应该在通过他人告知的约定俗成的知识基础上,通过个人研究与经验去发现更多的与经验去发现更多的“真实真实”。

第一章:

人类研究与科学Part2“传统”知识是积累的,继承已有的信息和知识体系,正是发展更多知识的起点。

如果在已知的事物寻求新的观点和不同的知识,往往会被认为是“傻子”,甚至,人可能根本不想对已知的事物去做不同的认识。

我们的迷茫:

大多数传统都建立在更早的传统上,若想要推翻传统就需要颠覆传统的传统,这样的逻辑与实证往往是我们难以做到的。

第一章:

人类研究与科学Part2“权威”人终生都是他人新发现和新知识的受惠者;权威也可能帮助与阻碍人们去发掘“真”例如,爱迪生关于天才与汗水和灵感的名言;广告是最擅长滥用权威的;综上,在人类研究这个世界时,传统和权威都是双刃剑,一方面可以当作我们进一步研究的起点;但同时也可能误导我们,让我们误入歧途。

第一章:

人类研究与科学Part2一般的人类研究研究中的错误及解决办法研究中的错误及解决办法What不确切的观察更谨慎的观察What过度概化重复再重复What选择性观察扩大观察的状况What非逻辑推理逻辑推理第一章:

人类研究与科学Part2什么是“真正”的真实?

前现代观点:

真实就是眼见为实前现代观点:

真实就是眼见为实书中关于歪脖子老树的例子书中关于歪脖子老树的例子现代观点:

把差异的存在看成是正当的现代观点:

把差异的存在看成是正当的也就是也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后现代观点:

都是来自自我观点中的想象后现代观点:

都是来自自我观点中的想象不存在外在世界,一切都存在于内在世界中不存在外在世界,一切都存在于内在世界中第一章:

人类研究与科学Part2社会科学的基础科学的两大支柱是逻辑与观察,科学对世界的理解必须言之有理,符合观察。

三大层面:

理论,资料收集,资料分析。

理论处理的是科学的逻辑层面;资料收集处理的是观察层面;资料分析是比较逻辑预期和实际观察,寻找可能的模式。

第一章:

人类研究与科学Part2一般的人类研究理论而非哲学或信仰理论而非哲学或信仰社会科学理论处理是什么,而不是应该如何。

(Whatbe;Shouldbe)重要的是要认识到社会科学必须探究事情真相和了解其原因,这也就意味着科学理论不能建立在价值判断上。

结论只在事先设下的测量标准范围内才有效。

第一章:

人类研究与科学Part2社会规律社会科学理论的最终目的在于寻求社会生活的规律性。

1.大量的正式社会规范造就了高度的规律性;2.除了正式规范以外,还有部分社会规范在无形中让社会行为产生规律性。

三种论点:

微不足道,规律并非百分之百的规律,在规律性中的人只要愿意可以颠覆整个规律。

第一章:

人类研究与科学Part2一般的人类研究微不足道(美军士气研究)微不足道(美军士气研究)研究者会面临两难,一方面,观察得到的结果不合常理,另一方面,“显而易见”的说法得不到事实的支持。

参照群体理论:

一般人评判自己生活的好坏,并不是根据客观的条件,而是和周围的人比较。

很多不言自明的事常常最终被证明是错误的,微不足道不再是阻碍科学研究的正当理由。

第一章:

人类研究与科学Part2一般的人类研究反例(男女收入)反例(男女收入)社会规律代表的是概率模式,通则性的模式并不需要百分之百地反映所有的观察个案。

人为干扰人为干扰已有的社会规律会被某些人有意识的颠覆,但对社会科学并不是很大的挑战,虽然自然科学厘似乎找不到类似的情形。

第一章:

人类研究与科学Part2总体而非个体社会规律反映的就是许多个人聚合的或集体的行为和状况。

我们创造的是关于群体生活而非个体生活的理论。

社会科学理论处理的是集体的而非个体的行为,目的在于解释为什么即使个体行为随着时间改变,集体行为的模式却会如此有规律。

甚至可以说社会科学家不寻求对个体的解释,他们试图了解人类运作的体系,即人类行为原因的解释系统。

系统的元素是变量而不是个体。

第一章:

人类研究与科学Part2一般的人类研究变量语言变量语言社会研究包含了对变量以及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研究。

社会理论是用变量语言写成的,而个体个体之所以涉及研究,只因为他们是变量的介质变量的介质。

变量包含了社会研究者所谓的属性(值)在进行解释和接近科学理论的变量语言核心时,属性和变量之间的关系变得更为复杂。

(教育和偏见)自变量:

给定的,不受质疑的,原因或者决定变量的因素。

因变量:

假定是依赖于或者由其它变量引起的。

因变量所依赖的就是自变量。

第一章:

人类研究与科学Part2社会研究中的一些辩证关系个案式和通则式解释模式;归纳与演绎理论;定性与定量资料;抽象研究和应用研究。

第一章:

人类研究与科学Part2个案式和通则式解释模式个案个案式式顾名思义,局限于一个个案的解释模式顾名思义,局限于一个个案的解释模式通则式通则式即试图解释某一类的情形或事物,而不是某个个案即试图解释某一类的情形或事物,而不是某个个案个案式和通则式都可以对你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理解有所帮助。

通则模个案式和通则式都可以对你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理解有所帮助。

通则模式为你们建立学习习惯提供很好的指南,但个案模式却比较能够说服上司。

式为你们建立学习习惯提供很好的指南,但个案模式却比较能够说服上司。

第一章:

人类研究与科学Part2归纳与演绎理论归纳式的推理归纳归纳是从个别出发以达到一般性,从是从个别出发以达到一般性,从一系列特定的观察中,发现一种一系列特定的观察中,发现一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所有给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所有给定事件的秩序。

定事件的秩序。

从一般到个别,从逻辑或理论上从一般到个别,从逻辑或理论上预期的模式到观察检验预期的模预期的模式到观察检验预期的模式是否存在。

式是否存在。

假设观察经验概括理论演绎演绎第一章:

人类研究与科学Part2定性与定量资料定量化常常使我们的观察更加明确,也比较容易将资料集合、对比或得出结论,而且为统计分析从简单的平均到复杂的公式以及数学模型提供了可能。

定性数据的意义比定量数据更为丰富,另一方面定性数据也附带了纯粹的口头描述的不足。

定性研究比较倾向与个案式解释模式相结合,定量研究容易达到通则式的解释。

第一章:

人类研究与科学Part2抽象研究和应用研究理解与应用:

一方面社会学家着迷于人类社会生活的本质,并驱使去解释它,透过喧嚣的表象去发现其中的意义。

第一章:

人类研究与科学Part2社会研究的伦理自愿参加自愿参加参与者必须处于自愿参与者必须处于自愿对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无害无害保护隐私细节,避免欺骗,为了某些特定的研究目保护隐私细节,避免欺骗,为了某些特定的研究目的,当真的需要欺骗研究对象时,我们还是要衡量的,当真的需要欺骗研究对象时,我们还是要衡量一下研究的潜在价值能否抵消欺骗行为所带来的不一下研究的潜在价值能否抵消欺骗行为所带来的不良后果。

良后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