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九年级生物中考总复习知识资料汇总 精品.docx
《最新九年级生物中考总复习知识资料汇总 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九年级生物中考总复习知识资料汇总 精品.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九年级生物中考总复习知识资料汇总精品
初
中
生
物
复
生物组wxt
习
要
点
一、七年级上册
1、科学探究
(1)说出科学探究过程一般包括的环节。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2)拟定探究计划:
列出所需要的材料与用具;选出控制变量;设计对照实验。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种子的萌发条件》
(3)描述现象;处理数据;得出结论。
2、生物的特征七上P3~P5
3、生物与环境。
(1)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
(2)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部分:
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真菌
生物之间有捕食、合作、竞争等关系。
非生物部分:
阳光、空气、水、温度等
(3)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等
(4)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
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食物网:
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没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有毒物质也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描写食物链时只能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层消费者结束。
(5)生物圈的范围七上P11~P12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
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6)描述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是多种多样的。
这些生态系统不是各自独立、彼此互不相干的。
生物圈是一个整体。
从非生物因素来说,阳光普照于所有的生态系统,大气在不停地有规律地环流,水和水蒸气也在全球范围内运动。
地球上所有的生态系统都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
从地域关系来说,各类生态系统也是互相关联的。
从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来说,许多微小的生物、花粉、种子,能够随大气运动,到达不同的生态系统。
鱼类的洄游,鸟类的迁徙,会经过不同的生态系统。
人类的活动更没有什么屏障可以相隔,可以把生物带到不同的地方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4、生物体结构层次。
(1)正确使用显微镜。
1、取镜和安放。
(1)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2)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7厘米处,略偏左。
安装好目镜、物镜。
2、对光
(3)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4)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
转动反光镜(光线暗用凹透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
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3、观察(5)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6)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
(7)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再回升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注:
通过显微镜看到的是左右、上下相反的像
(8)实验完毕,把显微镜的外表擦拭干净。
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并将镜筒,缓缓下降到最低处。
最后把显微镜放进镜箱里,送回原处。
(2)细胞是生物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3)区别动物、植物细胞结构。
1、主要不同点动物细胞: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植物细胞: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2、掌握各部分功能。
线粒体和叶绿体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线粒体:
将化学能转化成细胞生活所需能量;叶绿体(只植物有):
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内。
3、细胞中的物质包括分子较小、不含碳的无机物和分子较大、含碳的有机物,燃烧时,烧掉的是有机物,剩下的是无机物。
4、细胞的分裂:
细胞核先分裂成两个(DNA复制加倍),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
(4)动物体的结构层次1、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概念七上P62~P64
2、人体四大组织的名称及功能七上P63人体八大组织的名称七上P64
3、人体的结构层次:
细胞分化成组织,组织构成器官,器官组成系统,系统形成人体。
(5)描述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1、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2、植物的四种主要组织的名称及功能七上P67
3、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5、单细胞生
(1)常见单细胞生物:
酵母菌、草履虫、衣藻、眼虫、变形虫等。
(2)草履虫的结构及各部分功能七上P70
(3)赤潮形成的原因:
水体富营养化,单细胞生物大量繁殖。
6、病毒
(1)病毒的种类:
按寄生细胞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噬菌体)
(2)病毒的结构:
有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DNA)组成。
生活:
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
(3)与人类关系:
患病:
流感、肝炎、艾滋病、口蹄疫、鸡瘟等;制疫苗。
7、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1)藻类、苔藓、蕨类三类植物
植物类型
生活环境
形态结构特点
生殖方式
用途
代表植物
藻类
多数生活在水中
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孢子生殖
药用和食用
衣藻、水绵、紫菜、海带
苔藓
生活在阴湿的地面或背阴处
无根,只茎叶的分化,叶只有一层细胞
孢子生殖
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墙藓、葫芦藓
蕨类
生活在阴湿的环境
有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
孢子生殖
形成煤的主要植物
肾蕨、满江红
(2)种子的萌发1、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机构、各部分功能及区别七上P84~P85
2、裸子植物:
种子无果皮包被。
常见裸子植物:
七上P86
被子植物:
种子有果皮包被。
开花、结果是它的基本特征。
果实由果皮和种子组成。
果皮便于种子的传播。
3、描述种子萌发的条件。
环境条件:
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自身条件:
过了休眠期、没过寿命、营养充足、胚未损伤的种子
4、种子萌发的过程:
先吸收水分(运输营养物质的需要),胚根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3)植株的生长:
1、幼根的生长:
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数量和伸长区细胞的长大增大体积
2、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
3、植株发育所需营养:
水、无机盐和有机物。
含氮无机盐:
促进枝叶的生长。
含磷无机盐:
促进果实的生成
含钾无机盐:
促进茎的生长
(4)描述开花和结果的过程。
花的结构:
雄蕊——花药、花丝花瓣
雌蕊——柱头、花柱、子房花萼花托
传粉:
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做传粉。
受精:
花粉落到柱头上后,在柱头上黏液的刺激下开始萌发,长出花粉管。
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
花粉管中的精子随着花粉管的伸长而向下移动,最终进入胚珠内部。
胚珠内有卵细胞,它跟来自花粉管的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花瓣、雄蕊、以及柱头和花柱→凋落
子房→果实子房壁→果皮胚珠→种子珠被→种皮
(5)绿色植物与水循环1、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的原因七上P118
2、水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
根适于吸水的特点:
根尖的成熟区生有大量绒毛。
水是由导管从下往上运输,营养物质由筛管从上往下运输。
筛管在木质部(外),导管在韧皮部(内),中间是形成层,形成层的细胞分裂使植物茎长粗。
3、蒸腾作用:
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气孔由一对保卫细胞组成。
温度越高,蒸腾作用越强;温度越低,蒸腾作用越弱。
蒸腾作用的意义:
带动植物体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和向上运输;降温;调节空气湿度。
(5)描述植物的光合作用。
1、概念七上P130
光能
2、公式:
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
叶绿体(储存能量)
3、举例说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
合理密植、在果树地面铺反光膜
(6)呼吸作用1、概念七上P125
线粒体
2、公式:
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储存能量)
3、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二氧化碳有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
(7)我国植被面临的问题:
人均森林面积少,且利用不合理;草场退化、沙化。
3月12日为全国的植树节。
二、七年级下册
1、人的由来
(1)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主要原因是环境的改变。
(2)说出男性及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男性:
睾丸——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
女性:
卵巢——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胎儿与母体联系的纽带是脐带、胎盘
输卵管——受精的场所
(3)描述人胚胎发育过程:
精子→输卵管(与卵子相会,结合)→受精卵→分裂,发育成胚泡→子宫(植入子宫内膜)→分裂、分化,发育成胚胎→8周后,胎儿(开始呈现人的形态)→40周后,胎儿成熟,分娩。
胎儿生活在子宫的羊水中。
(4)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目的的控制人口增长和提高人口素质;要求是:
晚婚、晚育、少生(控制人口数量的关键)、优生。
2、人体的营养
(1)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六类营养物质:
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
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并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糖类、脂肪、蛋白质
水:
约占体重60%-70%
无机盐:
钙——儿童缺钙易患佝偻病(鸡胸、X形或O形腿),牛奶、
中老年人,易患骨质疏松症。
磷——厌食、贫血、肌无力、骨痛
铁——缺铁性贫血(乏力、头晕)动物肝脏、菠菜
碘——地方性甲状腺肿、儿童的智力和体格发育出现障碍海带、紫菜、碘盐
锌——生长发育不良、味沉发生障碍
维生素:
维生素A——皮肤干燥,夜盲症,干眼症鱼肝油、动物肝脏
维生素B1——神经炎,脚气病,消化不良,食欲不振
维生素C——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牙龈出血桔子
维生素D——佝偻病、骨质疏松症牛奶等
(2)消化和吸收
1、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道:
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十二指肠)→大肠→肛门
消化腺:
唾液腺——唾液淀粉酶肝脏——胆汁(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
胰——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胃腺和肠腺在消化道内
2、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消化的概念七下P31
食物的消化是通过多种消化酶的作用而进行的。
从口腔开始,口腔的唾液淀粉酶将淀粉转化成麦芽糖,胃中的胃液初步消化蛋白质,小肠中有肠液、胰液、胆汁,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
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淀粉分解成葡萄糖。
3、人体的呼吸:
(1)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
呼吸道有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组成,是气体进出的通道,对进入肺的气体变得温暖、湿润、清洁。
肺由肺泡组成,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壁、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
(2)呼气:
膈肌舒张,胸腔上下径增大,肋间肌舒张,胸腔前后径增大,胸腔气压大于外界气压。
吸气则相反。
(3)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
血液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4、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1)血液的组成
血液的组成
形态
数量
功能
血细胞
红细胞
较小,红色,两面凹的圆饼状,无细胞核
多
血红蛋白可以携氧(在含氧高的地方与氧气结合,在含氧低的地方与氧气分离)
白细胞
较大,有细胞核
少
吞噬病菌
血小板
无细胞核
多
有加速凝血和止血的作用
血浆
淡黄色透明液体
多
运输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物质和人体产生的废物
(2)血管
血管名称
概念
分布
管壁特点
管腔大小
血流速度
功能
静脉
静脉是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
身体的各部分
较薄
大
较慢
将血液送回心脏
动脉
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送回身体各部分的血管。
厚
较大
快
将血液送到身体各部分
毛细血管
毛细血管是连通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血管。
最薄
最小
最慢
物质交换
毛细血管处的物质交换:
组织细胞把二氧化碳、其他废物给组织血液,血液把氧气、养料给组织细胞。
(3)心脏的结构P68心脏的工作示意图P69
(4)描述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
体循环:
左心室主动脉全身毛细血管网体静脉右心房
肺循环:
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
(5)动脉血、静脉血的概念P71循环途径中的动、静脉血情况
(6)输血和血型血型的发现者:
奥地利兰德斯纳。
输血的原则:
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否则,可能出现凝集反应。
ABO血型输血关系表P76。
一人一次失血1200~1500毫升有生命危险,失血400毫升以下不会影响健康。
5、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1)排遗与排泄的区别P80
(2)泌尿系统的组成:
肾脏(产生尿液)、输尿管、膀胱(暂存尿液)、尿道
(3)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
(4)尿液的形成包含过滤和重吸收两个过程。
具体:
P82文字及图。
6、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1)眼球的结构外膜角膜(无色透明,可以透光)
巩膜(白色,坚固保护眼球的内部结构)
眼球壁脉络膜
中膜睫状肌(控制晶状体的收缩)
虹膜(有色素,中央的小孔叫瞳孔)
内膜视网膜(有许多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能感受光刺激)晶状体
内容物玻璃体
房水
(2)瞳孔:
调节进入眼球光线强弱;晶状体的作用:
折射光线、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3)视觉的形成:
P90近视、远视形成的原因及矫正:
P91
(4)耳的结构P93听觉的形成P94
(5)神经系统的组成大脑(感觉、运动、语言等生命活动的功能)
脑小脑(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
中枢神经系统脑干(可调节身体基本生命活动)
脊髓
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
脊神经
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具有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的作用。
(6)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1)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刺激,做出有规律性的反应叫反射。
(2)反射的种类:
简单的反射——生来就有的,如:
缩手、眨眼、排尿、膝跳等反射。
复杂的反射——人类通过生活经验的积累,逐步形成的,如:
语言、文字等反射。
(3)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7、激素调节外分泌腺:
有导管唾液腺、汗腺
(1)分泌腺体
内分泌腺:
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垂体、甲状腺、胸腺、胰岛和性腺
(2)激素:
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身体有特殊调节作用的微量化学物质。
(3)常见内分泌腺和激素
内分泌腺
分泌激素
作用
症状
甲状腺
甲状腺激素
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呆小症、甲亢、地方性甲状腺肥大
垂体
生长激素
促进骨的发育,调节生长发育。
侏儒症、巨人症和肢端肥大症
胰岛
胰岛素
调节糖代谢,降低血糖浓度。
糖尿病、低血糖症状
地方性甲状腺肿:
缺碘
(4)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的关系:
影响
激素调节神经调节
控制
三、八年级上册
1、各种环境中的生物:
(1)、水生动物:
鱼类:
靠尾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游泳,前进的动力是尾部的摆动,胸鳍、腹鳍和背鳍维持鱼的平衡,尾鳍决定运动的方向;鳃是鱼的呼吸器官,鳃丝密布毛细血管,可吸收溶解在水中的氧气。
卵生。
变温动物。
腔肠动物:
有口无肛门。
如:
海葵、海蜇、珊瑚虫等
软体动物:
身体柔软靠贝壳来保护。
如:
章鱼、乌贼、河蚌、田螺等
甲壳动物:
体表长有较硬的甲。
如:
虾、蟹、水蚤等
(2)、陆地生活的动物:
陆生动物对环境的适应P13
蚯蚓:
1、生活在富含腐殖质的湿润的土壤中。
2、以植物枯叶、朽根等为食。
3、通过肌肉和刚毛的配合使身体蠕动;身体分节使躯体的运动更灵活。
4、靠可以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来呼吸。
5、是环节动物,此类还有沙蚕、水蛭等
兔:
1、前肢短,后肢长,便于跳跃。
2、门齿(切断食物)、臼齿(磨碎食物)发达,无犬齿(撕裂食物),盲肠发达,与植食性相适应。
3、体表被毛,用肺呼吸,心脏结构、血液循环与人一样,是恒温动物。
4、胎生、哺乳,是哺乳动物。
陆生动物生活的基本环境条件:
足够的食物、水分、隐蔽地。
大熊猫濒危原因。
(3)、空中飞行的动物:
鸟:
1、有发达的气囊,减轻体重,双重呼吸。
2、消化系统发达,直肠短,食物残渣很快排出。
3、胸骨呈龙骨突,便于着生发达的胸肌。
4、身体成流线型,翅膀羽毛重叠排列,心脏发达。
5、体温高而恒定,卵生。
昆虫:
1、特征:
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翅和足都生在胸部,胸部发达的肌肉附着在外骨骼上。
2、外骨骼的作用:
支持、保护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3、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会飞的。
飞行扩大活动范围,有利于觅食、繁殖。
节肢动物:
1、特征:
身体由许多体节组成,体表由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2、如:
所有昆虫、蜘蛛、蜈蚣、虾、蟹等
两栖动物:
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用皮肤辅助呼吸。
如:
青蛙、蟾蜍等。
(4)、动物按有无脊柱,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
动物已知150万种,其中哺乳动物4000多种,鸟类9000多种,昆虫100万多种。
2、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1)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就是动物的行为。
(2)列举动物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飞行、游泳、爬行、行走、奔跑
(3)描述动物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
脊椎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
骨骼(包括骨和骨连接)、骨骼肌。
关节包括关节头、关节窝、关节软骨、关节囊和关节腔。
骨骼肌由肌腱和肌腹组成,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
一组肌肉附着在两块不同的骨上。
骨骼肌只能牵引骨而不能推开骨,与骨相连的总是两组肌肉配合的。
运动就是骨在肌肉的牵引下绕关节活动,要有多个系统参与。
(4)区别动物的先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先天性行为:
动物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所控制的行为(本能行为)。
如蜜蜂采蜜、蚂蚁筑巢、蜘蛛织网、鸟类迁徙等
学习行为:
不是生来就有的,是动物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后天性)。
如鲸的顶球、转圈和跳跃等表演。
动物行为有攻击行为、防御行为、储食行为、繁殖行为和社群行为。
(4)举例动物的社会行为:
社会行为的特征P37(三个)
白蚁,内部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
P37
群体中的信息交流方式有动作、声音、气味等。
蝶蛾类昆虫可用性外激素通讯。
由于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的存在,生物与环境才成为统一的整体。
3、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在自然界的作用P45
生态平衡的概念P45
生物反应器:
利用生物做生产车间,生产人类所需的物质,具有成本低、效率高、设备简单、减少污染等优点。
仿生:
飞机——鸟的飞翔薄壳技术——乌龟的背甲雷达——蝙蝠的回声定位
荧光灯——萤火虫的发光原理宇航服——长颈鹿的脖子
4、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
(1)细菌:
细菌菌落与真菌菌落的区别(形状、大小)P55
细菌的培养步骤:
制作培养基、高温消毒、接种、培养。
细菌的生活条件:
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有的还有特殊条件。
细菌的发现者:
列文·虎克。
微生物学之父:
巴斯德。
细菌的结构: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DNA,有的有鞭毛和荚膜。
生活方式:
异养。
生殖方式为分裂生殖。
芽孢是休眠体。
(2)真菌:
细胞有成型的细胞核。
孢子繁殖。
青霉和曲霉的区别。
酵母菌、木耳、蘑菇、灵芝、霉菌等是真菌。
生活方式是异养。
(3)在生物圈的作用:
、在自然界的作用P66
、食品制作:
酵母菌——分解食物中的糖类,产生酒精、二氧化碳,制馒头、包子、面包等。
乳酸菌——将葡萄糖转化成乳酸。
制酸奶、泡菜等。
酿酒——酒曲。
、食品的腐败原因:
由于细菌和真菌在食品中生长、繁殖活动引起的。
防腐:
脱水法、腌制法、烟熏法、真空包装、冷冻法、罐藏法、巴斯德消毒法等。
、抗生素P74细菌净化环境:
厌痒菌将有机物分解产生甲烷。
好痒菌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5、生物多样性及保护:
(1)植物分类比较形态结构,被子植物中,花、果实、种子是重要依据。
动物分类比较形态结构、生理功能。
(2)分类单位:
界、门、纲、目、科、属、种。
基本单位:
种。
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生物类别越多,生物间的相似程度越低、亲缘关系越远;分类单位越小,则相反。
(3)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一个物种是一个基因库)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种类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
我国是裸子植物的故乡。
苔藓、蕨类、种子植物居世界第三位。
(4)我国的特有珍稀动植物P94
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
滥砍乱伐、滥捕乱杀、环境污染、外来物种的入侵等。
最有效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四、八年级下册
第七单元
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一、植物的生殖
1.有性生殖:
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例如:
种子繁殖(通过开花、传粉并结出果实,由果实中的种子来繁殖后代。
)(胚珠中的卵细胞与花粉中的精子结合成受精卵→胚→种子)
2.无性生殖:
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
例:
扦插,嫁接,压条,组织培养
3.嫁接的关键:
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
二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1.完全变态:
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虫与成体的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卵→幼虫→蛹→成虫。
举例:
家蚕、蜜蜂、蝶、蛾、蝇、蚊
2.不完全变态:
卵→若虫→成虫。
举例:
蝗虫、蝉、蟋蟀、蝼蛄、螳螂
三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1.变态发育:
卵→蝌蚪→幼蛙→成蛙
2.特点:
卵生,体外受精。
四、鸟的生殖和发育
1.过程:
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几个阶段。
2.特点:
卵生体内受精
3.鸟卵的结构:
一个卵黄就是一个卵细胞。
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
卵壳和壳膜——保护作用,卵白——营养和保护作用,卵黄——营养作用。
胚盘——胚胎发育的场所。
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遗传:
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
•变异:
是指子代和亲代个体间的差异。
一、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1生物的性状:
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征、行为方式.
2相对性状:
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3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例:
转基因超级鼠和小鼠。
4生物遗传下来的是基因而不是性状。
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1.基因:
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
2.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
3.染色体:
细胞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4.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传递。
精子和卵细胞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
•每一种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
•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
三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1.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
杂交一代中表现的是显性性状。
2.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
dd显性性状基因组称为:
DD或Dd
3.我国婚姻法规定:
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
4.如果一个家族中曾经有过某种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