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第三部分第二单元第二讲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395443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03.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第三部分第二单元第二讲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高考地理第三部分第二单元第二讲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高考地理第三部分第二单元第二讲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高考地理第三部分第二单元第二讲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高考地理第三部分第二单元第二讲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第三部分第二单元第二讲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教案.docx

《高考地理第三部分第二单元第二讲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第三部分第二单元第二讲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教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地理第三部分第二单元第二讲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教案.docx

高考地理第三部分第二单元第二讲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教案

第二讲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

[考试说明] 1.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2.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然性。

一、我国为解决全球性问题提出的行动纲领

1.我国在全球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中责任重大的原因

(1)我国是国际社会的一员。

(2)我国是发展中国家。

(3)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4)我国深受人口、资源、环境等全球性问题的困扰。

2.我国为解决全球性问题提出的行动纲领

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人口战略

1.人口问题

(1)人口众多,人口素质较低;

(2)人口结构不合理;(3)均自然资源占有量

2.人口战略

严格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三、资源战略

1.资源问题

(1)人均资源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2)对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造成资源短缺。

2.资源战略

(1)保护和合理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

(2)依靠科技进步充分挖掘潜力,促使其增值。

(3)建立资源节约型的经济体系。

四、环境战略

实施

原因

发展是指包括经济发展、整个社会以及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共同进步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把国民经济的发展放在首位,各项工作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措施

搞好生态建设,防治环境污染,建立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环境保护体制

五、稳定战略

1.重要性

经济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前提,也是可持续发展的立足点、切入点和归宿点。

2.措施

(1)必须把发展经济摆在首位,作为各项工作的中心。

(2)在保证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增长的前提下,保护自然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坚持社会和经济长期、稳定发展。

一、知识联系串一串

二、核心问题想一想

1.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原因是什么?

 

2.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有哪些?

 

考点

(一) 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学法:

练全悟透·快速通关] 

耕地在国家经济发展建设中具有多种功能,如生态安全维护、国民经济贡献、基本生活保障、粮食安全保障等功能。

读我国1949~2011年耕地功能变化示意图,完成1~2题。

1.1985年后出现的曲线②反映的耕地功能是(  )

A.生态安全维护     B.国民经济贡献

C.基本生活保障D.粮食安全保障

2.引起曲线①功能强度持续上升且跃居首位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人口总数巨大B.现代农业的发展

C.大力开垦荒地D.地理环境的变化

解析:

1.A 2.A 第1题,生态安全维护功能用地是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即环境问题突出时,人们才意识到应该采取的必要措施,一般较晚才会出现此类用地。

第2题,图中曲线①应该是粮食安全保障功能。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人口较少,人地矛盾不突出,故粮食安全保障功能没有得到强化;随着人口不断增加,粮食问题日益突出,故此功能加强。

河西走廊是中国沙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目前河西走廊北部的沙漠加速向南入侵,绿洲沙漠化日趋严重。

如图为河西走廊各种沙丘形成因子分析图,据此完成3~4题。

3.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最有可能发育成流动沙丘的区域是(  )

A.①B.②

C.③D.④

4.造成近些年该地区北部地带沙漠化迅速南侵的主要原因是(  )

A.气温升高,岩石风化增强

B.绿洲地带水源枯竭

C.冬季风势力增强

D.降水减少,雪线升高

解析:

3.D 4.B 第3题,植被覆盖率低,风速大,沙源供给相对较少,沙丘易流动,④地是最可能成为流动沙丘发育的地方。

第4题,由于河西走廊水源来自南部山区,北部位于河流下游,绿洲地带水源枯竭导致河西走廊北部沙漠南侵。

1.庞大的人口压力

2.资源短缺令人担忧

3.深刻的环境危机

考点

(二) 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学法:

研一题·悟一法·通一类]

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

如图所示复合型循环经济基本模式图,读图回答

(1)~(3)题。

(1)图示循环经济模式适合大面积推广的省级行政区是(  )

A.桂         B.粤

C.苏D.新

(2)图中a、b、c、d代表的工业,以下正确的一组是(  )

A.a—纺织工业 b—印染工业

B.a—印染工业 c—食品加工

C.c—饲料加工 d—食品加工

D.b—纺织工业 c—饲料加工

(3)关于图示循环经济模式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所有的废弃物都进入了新的生产环节

②生物质发电可满足生产生活用电需求

③改变了农田施肥结构,保护土地资源

④第一、二、三产业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A.①②B.②④

C.①③D.③④

[学审题析题] (在“____”上填关键点)

题号

(1)

(2)

(3)

题干

解读

我国主要

农作物的分布

工业类型

循环经

济的意义

知识

迁移

影响农作物

的区位条件

影响工业的区位条件

循环经济

信息

获取

从图中产业结构上可以看出,该经济模式中既有棉花种植,又有水产养殖,能够满足这个种植条件要求的可能是江苏省

以棉花为原料的工业,应是纺织工业;与纺织工业有产品联系的是印染工业,因此a为纺织工业,b为印染工业。

畜牧养殖业的产品可以为食品工业提供原料,c为食品工业;而花卉加工和食品工业的下脚料可以进行饲料生产,因此d为饲料工业

并非所有的废弃物都进入了新的生产环节;生物质发电也只能满足生产生活部分用电需求

[答案] 

(1)C 

(2)A (3)D

(一)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

1.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控制人口数量,减轻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是协调人地关系的根本措施。

2.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实现循环经济

(1)循环经济的原则与特点:

(2)实行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

①在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中,推行清洁生产。

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通过清洁生产可以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其已成为世界各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所普遍采用的一项基本策略。

②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推行生态农业。

通过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调整原有的生产结构,把粮食生产与多种经济作物的生产相结合,发展种植业与林、牧、副、渔业相结合,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形成生态上和经济上的良性循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适度消费

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适度消费,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要的作用,能促进经济发展和增加就业。

消费具有动力功能,对经济发展具有拉动作用。

(二)分析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1.分析区域区位特征、地理环境特征、人类活动与人地关系等地理环境背景。

2.分析区域发展的优势条件——从区域自然环境、资源条件、交通、科技、市场等方面来进行分析。

3.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限制性因素——从自然灾害、资源短缺、环境问题、基础设施、经济结构、人力资源和对外开放程度等方面来分析。

4.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1)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农业发展;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工业发展;旅游资源——旅游产业发展)。

(2)发展科技,促进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国民经济效益等都依赖科技创新,即要转变经济的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化经营。

(4)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5)促进对外开放。

(6)发展教育,提高人口素质,控制人口规模。

(7)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防治各种环境问题。

(8)科学防御自然灾害,建立防灾减灾体系。

[解题技巧]

循环经济关联图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循环经济关联图通常是运用文字框图和箭头、线条等连接有关的地理事物,表示农业和工业等生产活动中相互联系的结构特征或演变规律的组合图形。

常见的主要有生态农业关联图、清洁生产关联图等。

在循环经济关联图中,地理事物间的逻辑关系较为复杂,关键环节法和代入尝试法是突破此类试题的有效方法。

1.关键环节法

第一,分析题目所给的条件和框图,把握关联图示意的地理事物主体是什么。

第二,在头脑中回想这类地理事物的形成或演变过程,注意找出突破口。

第三,观察图中的箭头指向和已知框中提供的有效信息,理清逻辑关系。

第四,将首先确定的地理事物填入框中,以增添更多的有效信息,加速问题的解决。

第五,将已初步完成的关联图按箭头连接关系,重新理顺一遍,以弥补可能出现的漏洞,确保答案的正确性。

2.代入尝试法

第一,要把握关联图的中心思想,认真理解题意,从中提取有效信息。

第二,根据关联图的核心内容,联系所学知识,对相关环节进行正确、严密的推理、分析、判断。

第三,关联图中若有填空,宜采用先易后难的方法,先把最直接、最容易的完成,剩余得越少就越容易填,填时最好采用试填法。

第四,完成解答后要进行验证,以确保判读的正确性。

   

如图为甜菜制糖废水的末端处理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该过程(  )

A.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

B.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三种效益的和谐统一

C.提高了糖的产量和质量

D.促进了技术的进步和提高

2.应用新流程后该厂附近最适合布局(  )

A.罐头厂B.啤酒厂

C.造纸厂D.养猪场

解析:

1.B 2.D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废弃物可以再利用,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但没有达到零排放,且产生糖与动物饲料,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

第2题,图中的产品之一动物饲料没有被利用,因而可在该厂附近建设养猪场。

(2016·江苏高考)图1、图2为我国南方某山区立体农业系统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双选)

图1          图2

3.关于该山区立体农业系统叙述正确的是(  )

A.山上河谷养种鱼,便于捕捞

B.村寨秧田育鱼苗,便于管理

C.山腰梯田种水稻,适宜机械化耕种

D.稻田蓄水养成鱼,可以获得更多饵料

4.该农业生产系统的特点是(  )

A.商品率高,受市场影响显著

B.专业化程度高,利于安排农事活动

C.注重资源循环利用,降低生产成本

D.减少农药使用,农产品绿色无污染

解析:

3.BD 4.CD 第3题,由图可知,山上河谷主要是养种鱼,因此与捕捞联系不大;村寨秧田育鱼苗,在进行农田活动的同时便于管理鱼苗;山腰梯田种水稻,由于梯田面积较小,因此不适宜机械化耕种;稻田蓄水养成鱼,通过水稻生产可以获得较多的鱼类饵料。

第4题,由图可知,该农业生产活动主要是满足自身需要,投放市场量较少,因此商品率较低,受市场影响较小;种水稻和养鱼同时进行,并没有体现合理安排农事活动;鱼和农户产生的废弃物为稻田提供肥料,水稻稻花可以作为鱼类的饵料,体现资源的循环利用,降低了生产成本;梯田为鱼提供水、浮游生物等,同时减少水稻病虫害的发生,从而减少农药使用,农产品绿色无污染。

[锁定命题热点——备考超人一步]

[热点关注]

1.聚焦“循环农业”、关注我国生态农业发展,利用景观图、示意图等图文资料,考查考生对生态农业模式的特点的理解与应用,是本部分应关注的命题形式。

2.建设“生态工业园”、推行清洁生产、延长产业链、发展循环经济是目前我国工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一项重要措施。

此内容既涉及工业区位因素分析,又涉及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因及意义,是目前高考考查重点和命题新趋向。

多以循环经济关联图或资源型地区可持续发展措施为背景材料命题。

                 

[热点押题]

1.循环农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途径之一。

下图示意某循环农业模式,读图回答

(1)~

(2)题。

(1)最适宜该模式的是(  )

A.河套平原     B.黄淮平原

C.辽东丘陵D.闽浙丘陵

(2)循环农业对建设美丽乡村的主要作用是(  )

①提高经济效益 ②加快城镇发展 ③提供清洁能源

④促进民居集中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②④

解析:

(1)D 

(2)B 第

(1)题,甘蔗、水稻的生长都需要高温多雨的环境,一般分布在我国水热条件较好的南方地区。

(2)题,发展循环农业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与城镇化、人口迁移关系不大,所以②④错误。

2.由于特殊的地质条件,含铝矿物和煤炭同时沉积形成高铝煤炭资源,内蒙古准格尔煤田就属于高铝煤炭产地。

读高铝煤炭资源循环经济产业链示意图,完成

(1)~

(2)题。

(1)图示产业链中电解铝厂建立的优势条件主要是(  )

A.原料丰富

B.科技发达

C.市场广阔

D.交通便利

(2)建立该循环经济产业链的主要意义是(  )

A.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B.实现资源综合利用

C.降低运费和劳动力的成本

D.实现粉尘和酸性气体的零排放

解析:

(1)A 

(2)B 第

(1)题,读图可知,电解铝厂发展的区位优势是原料丰富。

(2)题,循环经济主要的目的是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但仍会有污染物的排放。

[解读热点素材——认知多人一点]

1.循环农业

循环农业,是指在农作系统中推进各种农业资源往复多层与高效流动的活动,以此实现节能减排与增收的目的,促进现代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通俗地讲,循环农业就是运用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和物质多层次利用技术,实现较少废弃物的生产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农业生产方式。

循环农业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农作方式,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只有不断输入技术、信息、资金,使之成为充满活力的系统工程,才能更好地推进农村资源循环利用和现代农业持续发展。

2.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是贯彻污染预防原则,通过在设计、原料选择、生产等各个环节实行全过程控制,从源头减少污染物的产生,促进资源循环利用,从而达到控制污染、保护环境的目的。

工业是推行清洁生产的主战场,为确保顺利完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各项目标任务,必须在工业领域进一步加大清洁生产推行力度,全面提升清洁生产水平。

我国的清洁生产在促进节能减排上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冶金、有色、化工、建材、轻工、纺织等重点行业的清洁生产审核工作有序推进,实施了一批清洁生产技术改造项目,有效提高了企业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大幅削减了污染物产生量。

在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带动下,工业领域清洁生产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总体看,我国清洁生产仍处于起步阶段,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一是对清洁生产认识的高度不够。

二是清洁生产没有全面展开。

三是清洁生产科技开发投入不够,重金属污染减量、有毒有害原料替代和主要污染物削减等领域缺乏先进有效的技术。

四是政策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完善。

[课时跟踪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2019·扬州模拟)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曾拥有亚洲第一大造纸企业,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环保、水源、原料(林木)等问题。

引进山东泉林纸业后,依托创新技术构建了新型生产模式,如图所示。

读图,完成1~2题。

1.该造纸企业(  )

A.布局由原料指向型逐渐变为市场指向型

B.能耗成本在总成本中所占的比重最大

C.产品的技术含量高且更新速度较快

D.布局应考虑远离水源地及河流的上游

2.该生产模式(  )

A.污水处理后又用于生产,增加了能源供给

B.秸秆造纸减少了林木采伐,利于生态保护

C.废液提取制造有机肥还田,减轻大气污染

D.延长纸品加工产业链,带动印刷产业发展

解析:

1.D 2.B 第1题,造纸企业的原料为秸秆清洁制浆,靠近原料产地秸秆基地,为原料指向型;说明能耗成本在总成本中所占的比重并不是最大;产品的技术含量较低,会产生废液,布局应考虑远离水源地及河流的上游。

第2题,据图分析可知,该生产模式造纸企业的原料为秸秆清洁制浆,秸秆造纸减少了林木采伐,利于生态保护。

读我国可持续发展类型区划分示意图,回答3~4题。

3.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的可持续发展处于良好状态,主要原因是(  )

A.资源环境状况较好  B.资源与环境水平相对落后

C.经济发达,技术水平高D.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西藏环境质量比较差,交通不便,可持续发展能力弱

B.四川能源缺乏,能源保障程度很低,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

C.青海交通不发达,严重制约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

D.山西矿产资源短缺,污染较严重,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

解析:

3.C 4.C 第3题,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经济发达,技术水平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强。

第4题,青海省具有一定的资源优势,但交通不发达,严重制约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西藏交通不便,但环境质量好;四川水能资源丰富,能源保障程度高;山西煤炭资源丰富。

(2019·苏州模拟)福建省龙井生态农业是集英国贵妃鸡、美国七彩山鸡、竹鼠等特色珍禽养殖;百香果、红心蜜柚等名优水果种植;熟食深加工、动物标本工艺品加工;农家乐餐饮、休闲为一体的现代化生态农业园。

下图是龙井生态链种养循环图。

读图,完成5~6题。

5.该农业生态园废弃物再利用体现在(  )

①食品加工的废弃物和秸秆、粪便用于生产沼气 ②养殖黄粉虫作为贵妃鸡、孔雀等珍禽的饲料 ③在红心蜜柚等水果林地中套种黑麦草、玉米草等牧草 ④珍禽的皮毛制作观赏标本

A.①④B.②③

C.②④D.③④

6.该农业生态园的主要生态效益有(  )

①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②使用沼气能源,减少植被破坏 ③使用有机肥料,减少化肥使用 ④果草套种、提高土地利用率 ⑤促进餐饮、旅游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A.①②③B.③④⑤

C.①④⑤D.②③④

解析:

5.A 6.D 第5题,题目要求回答的是废弃物再利用,②③项没有体现废弃物的再利用,①④项为正确项。

第6题,注意题目要求回答的是“生态效益”,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为经济效益。

(2019·如东检测)下图是我国某地毛竹经济产业链示意图。

据此完成7~8题。

7.M处可能是(  )

A.竹材造纸厂B.竹纤维提取厂

C.动物饲料厂D.动物养殖场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该产业链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 ②该地可能位于黑龙江省 ③该产业链可增强土壤肥力 ④该产业链无“三废”排出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③④

解析:

7.C 8.B 第7题,据图分析可知,笋制品厂、手工厂、竹炭厂的下脚料提供给M,所以M处可能是动物饲料厂。

第8题,直接据图分析可知,该产业链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可增强土壤肥力,可能还会有“三废”排出。

该产业链的原料主要是毛竹,主要产地位于我国南方,不可能是黑龙江省。

二、双项选择题

(2019·徐州考前模拟)下图为环渤海地区人居环境质量图。

读图,完成9~10题。

9.关于人居环境质量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居环境综合指数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

B.沿海的城市人居环境指数普遍高于内陆城市

C.人口密度大的地区人居环境质量高

D.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率与人居环境质量呈正相关

10.提升人居环境质量的措施,说法正确的是(  )

A.控制大城市人口规模,有利于提高人居环境水平

B.中小城市要培育发展传统产业、加大公共基础设施投入

C.疏解北京等大城市的职能,促进人居环境改善

D.加大土地利用,可以营造更宜居、更和谐的人居环境

解析:

9.AB 10.AC 第9题,直接据图分析可知,人口密度大的地区人居环境质量较差;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率与人居环境质量并不是呈正相关。

第10题,控制大城市人口规模,有利于提高人居环境水平;疏解北京等大城市的职能,可以促进人居环境改善。

(2018·南通扬州泰州模拟)《人民日报》2017年3月3日报道,湖北阳光凯迪新能源集团大力发展生物质能产业取得良好效益。

如图为蕲春县清水河村秸秆不同利用方式示意图。

读图完成11~12题。

11.下列省(区)中,适宜推广该秸秆利用方式的有(  )

A.藏B.新

C.湘D.皖

12.推广新型秸秆利用方式的意义主要是(  )

A.优化农村产业结构B.解决农业污染问题

C.提高农田土壤肥力D.增加农村就业岗位

解析:

11.CD 12.AD 第11题,种植业发达、秸秆资源丰富的省区,适宜推广该秸秆利用方式。

第12题,推广新型秸秆利用方式可以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村就业岗位。

由于利用秸秆进行发电,不如秸秆还田对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肥力的作用大,也无法解决化肥和农药带来的农业环境污染问题。

三、综合题

13.(2018·南通调研)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晴隆县是贵州典型的石漠化地区,这里沟壑纵横,山上石头与野草伴生,几乎没有高大乔木,复杂的地质条件形成了丰富的矿产资源。

材料二 如图为晴隆县地形图。

(1)简述晴隆县的自然地理特征。

(2)分析导致晴隆县石漠化严重的主要人为原因。

(3)为加快该县脱贫致富步伐,可采取哪些措施?

解析:

(1)题,自然地理特征应从气候、地形、土壤、植被、水文五个方面进行针对性描述。

(2)题,人口问题是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

过度增长的人口会给环境、资源造成压力;该地属于农业区,过度开垦、过度樵采问题明显;过度开矿造成水土流失,加剧石漠化。

第(3)题,根据设问可以推测是分析该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包括对环境的保护和经济的发展两个方面。

针对石漠化,要恢复植被,保持水土;针对过度开垦,需要退耕还林还草;喀斯特地区地表水缺乏,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要有对应措施;因地制宜发展立体农业、生态农业和特色旅游业等。

答案:

(1)以高原、山地为主;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喀斯特地貌广布;径流量大;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或植被稀疏);土层薄。

(任答五点即可)

(2)人口增长过快;过度垦殖;过度樵采;过度开矿。

(3)退耕还林还草;发展立体农业;开发利用水能资源;农矿产品的综合开发;大力发展旅游业;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任答四点即可)

14.(2018·无锡测试)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据统计,散布在北京城郊的各种新旧垃圾填埋场已达4000余座,形成了“垃圾包围城市”的阵势。

位于北京西北郊的阿苏卫卫生填埋场是北京市第一座、也是最大的垃圾填埋场。

材料二 如图为经济与环境关系模式图。

(1)判断阿苏卫卫生填埋场的位置是否合理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图中所示“经济与环境关系模式图”是否合理________,若经济按此模式发展下去,环境质量、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三方面将发生的变化有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缓解市区人口和工业过于集中所引起的城市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有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中国建设和谐社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