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也》集注解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392517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7.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道之行也》集注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大道之行也》集注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大道之行也》集注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大道之行也》集注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大道之行也》集注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道之行也》集注解析.docx

《《大道之行也》集注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道之行也》集注解析.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道之行也》集注解析.docx

《大道之行也》集注解析

《大道之行也》集注

一、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

仲尼之叹,盖叹鲁也。

1.昔者:

从前,以往,过去。

2.仲尼:

孔子的字。

3.与(yù):

动词,参加,即“与会嘉宾”的“与”。

于:

介词,到。

4.《现代汉语词典》:

“蜡zhà:

古代一种年终祭祀。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蜡zhà:

古代年终合祭百神。

《礼记·郊特牲》:

‘伊耆氏始为蜡,蜡也者,索也。

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

’《礼记·礼运》:

‘昔者仲尼与于蜡宾。

’(蜡宾:

蜡祭的助祭者。

)”

5.宾:

宾客,客人。

王力《古代汉语》:

“宾,指陪祭者。

6.“蜡宾”即蜡祭的陪祭者,“蜡”是“宾”的定语。

介宾短语“于蜡宾”作动词“与”的补语。

7.事:

事情,这里指蜡祭之事。

毕:

动词,结束,完了。

8.《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观:

⑤guàn。

宗庙或宫廷大门外两旁的高建筑物。

《礼记·礼运》:

‘出游于观之上。

’<又>宫廷中高大华丽的楼台。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大王见臣列观。

’(列观:

一般的台观。

)”王力《古代汉语》:

“观,宗庙门外两旁的高建筑物。

又名阙。

9.而:

连词,连接“喟然”和“叹”,表示前后二者之间的修饰关系,可不译。

朱振家《古代汉语》:

“喟然:

叹息的声音。

10.王力《古代汉语》:

“盖,大概。

11.富金壁《王力<古代汉语>注释汇考》:

“张永言谓当读为‘宾事毕’。

宾,傧也,孔子执傧相事。

按,伪《孔子家语·礼运》:

‘孔子为鲁司寇,与于蜡,既,宾事毕,乃出游于观之上。

’正作如此读。

蜡,郑玄注:

‘岁十二月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亦祭宗庙。

’陆德明释文:

‘夏曰清祀,殷曰嘉平,周曰蜡,秦曰腊。

’如此释,初学者方知‘蜡’与《宫之奇谏假道》‘虞不腊矣’之‘腊’为一事。

按:

陈澔《礼记集说》亦读为“与于蜡宾”。

二、言偃在侧曰:

“君子何叹?

”孔子曰:

“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1.言偃:

孔子的弟子,姓言,名偃,字子游。

2.君子:

指孔子。

何叹:

叹何,慨叹什么。

这是一个宾语前置句。

3.《古代汉语词典》:

“道:

①路,道路。

②途径,方法。

《孟子·离娄上》:

‘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

’③规律,道理。

《庄子·养生主》:

‘臣之所好者,道也。

’《荀子·天论》:

‘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

’④学说,主张。

《论语·里仁》:

‘吾道一以贯之。

’《孟子·滕文公上》:

‘陈良,楚产也,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

’<又>技艺。

《论语·子张》:

‘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

’⑤道义,正道。

《战国策·东周策》:

‘夫秦之为无道,欲兴兵临周而求九鼎。

’⑥道家所说的万物之源。

《老子·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辞海》:

“道:

①道路。

②法则,规律。

韩非《解老》:

‘道者,万物之所然也,万理之所稽。

’把道解为万物产生、变化的总规律。

④一定的人生观、世界观、政治主张或思想体系。

《论语·公冶长》: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又《卫灵公》:

‘道不同,不相为谋。

’⑥方法。

《左传·定公五年》:

‘吾未知吴道。

’”

《王力古汉语字典》:

“道:

(一)路,道路。

……引申为水流通行的途径。

……泛指各种通路。

(二)方法,途径。

……又为技艺,技巧。

……(三)道理,规律。

《论语·里仁》:

‘朝闻道,夕死可矣。

’《庄子·养生主》:

引申为正当的手段,道义。

《论语·里仁》:

‘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孟子·公孙丑下》: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又引申为好的政治措施或政治局面。

《论语·卫灵公》:

‘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左传·成公十二年》:

‘天下有道,则公侯能为民干城。

’(四)政治主张或思想体系。

《论语·卫灵公》:

‘道不同,不相为谋。

’《孟子·梁惠王上》:

‘从许子之道,则市贾不二,国中无伪。

’”

郭锡良、唐作藩等《古代汉语》:

“道:

……本义是路。

……再引申为道理、规律。

《庄子·庖丁解牛》:

‘臣之所好者,道也。

’《礼记·礼运》: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由道理、规律再引申出两个意义。

一是封建社会所谓的好的政治措施和政治局面。

《论语·卫灵公》:

‘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

’二是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即思想、学说。

这是体现一定道理的主张。

《论语·里仁》:

‘吾道一以贯之。

’”这是明确地将“道”释为“道理”、“规律”。

郭锡良、李玲璞《古代汉语》本篇注:

“大道:

至善至美的准则,这里指原始社会的那些准则。

行:

实行。

”又,本书《朋党论》一课“词义分析”:

“道:

道字从辵首声,本义是供行走的道路,如《夸父逐日》:

‘道渴而死。

’引申为达到某一目的或完成某一件事所采取的途径、方法,如《论贵粟疏》:

‘为开其资财之道也。

’《商君列传》: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

’又引申为规律,道理,如《天论》:

‘修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

’《秋水》: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又引申为思想学说,政治主张,如《许行》:

‘悦周公、仲尼之道。

’《子路从而后》:

‘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又引申指美好的道德,常与‘德’连用,如《苏秦连横约从》:

‘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

’又引申指符合伦理道德要求的所谓好的政治局面和政治措施,如《大同》: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同一部书,先是将“道”释为“至善至美的准则,这里指原始社会的那些准则”,后又释为“符合伦理道德要求的所谓好的政治局面和政治措施”。

王力《古代汉语》:

“大道,指原始共产社会的那些准则。

行,实行。

”朱振家《古代汉语》:

“大道:

指下文所谈的原始共产社会的那些礼仪准则。

”这是释“道”为“准则”。

《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

“‘大道’,可以理解为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

”“‘大道’,指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或真理,可以有各种各样的解释……”这里先将“道”释为“准则”,后又释为“道理”、“真理”。

《古代汉语词典》:

“大道:

①大路。

《列子·说符》:

‘大道以多歧亡羊。

’②大道理,正理。

《史记·滑稽列传》:

‘优旃者,秦倡侏儒也,善为笑言,然合于大道。

’③理想的治国之道。

《礼记·礼运》: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

《辞海》:

“大道:

①古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礼记·礼运》: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此所谓“政治上的最高理想”,应该即是“封建社会所谓的好的政治局面”。

《辞源》:

“大道:

(一)大道理。

《礼·礼运》: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这是释“道”为“道理”。

综上,“大道之行也”的“道”,或解为“道理”、“真理”、“规律”,或解为“好的政治措施或(和)政治局面”,或解为“准则”。

《现代汉语词典》:

“道理:

①事物的规律:

他在跟孩子们将热胀冷缩的~。

②事情或论点的是非得失的根据;理由;情理:

摆事实,讲~|你的话很有~,我完全同意。

③办法;打算:

怎么办我自有~。

”《古代汉语词典》、《王力古汉语字典》及郭锡良、唐作藩等《古代汉语》和郭锡良、李玲璞《古代汉语》之释“道”,皆有“道理”之义,此“道理”是“事物的规律”之义。

“大道之行也”的“道”若解释为此“道理”,则“道”是指社会的发展规律。

社会的发展规律是客观的,无所谓“行”、“不行”的问题。

作为“体现一定道理”的“思想”、“学说”,倒是可以去“行”。

“大道之行也”的“道”与其解释为此种“道理”,倒不如解释为“思想”、“学说”、“主张”。

又,《新华字典》:

“道:

③道理,正当的事理:

无~|治世不一~。

”《现代汉语词典》:

“道:

③方向;方法;道理:

志同~合|头头是~|以其人之~,还治其人之身|得~多助,失~寡助。

”显然,《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所谓“道理”并非“事物的规律”,而是“事情或论点的是非得失的根据;理由;情理”之义,亦即《古代汉语词典》所谓“⑤道义,正道”、《王力古汉语字典》所谓“正当的手段,道义”。

“大道之行也”的“道”若解释为此“道理”,则所谓“大道”即“大道理”、“非常好的道理”、“最好的理由”、“正义”。

显然,“大道之行也”的“道”不能是此“道理”。

有人释“大道之行也”的“道”为“准则”,然而上述所引诸辞书之释“道”,并无“准则”之义。

《现代汉语词典》:

“准则:

言论、行动等所依据的原则:

行动~|国际关系~。

”“原则:

说话或行事所依据的法则或标准:

~性|~问题|坚持~。

”其实,“准则”就是“原则”,就是“主张”,就是“思想”、“学说”,这里特指政治思想、政治主张,因此“大道”就是至善至美的政治思想、政治主张《古代汉语词典》所谓“理想的治国之道”,亦即理想的政治主张、理想的政治思想。

能解为“好的政治措施或政治局面”的“道”,主要是指“有道”、“无道”的“道”。

这类“道”,实际上就是《古代汉语词典》所谓“⑤道义,正道”,亦即《新华字典》所谓“③道理,正当的事理”。

“有道”就是“符合道义”、“合乎正道”、“合乎情理”,由此引申为有好的政治措施或政治局面。

“有道”可引申为“有好的政治措施或政治局面”,但这不等于“道”就有了“好的政治措施或政治局面”之义。

其次,将“有道”、“无道”的“道”解释为好的政治措施或政治局面,实际上是将它解释为“措施”、“局面”。

显然,即使“道”能解释为“措施”、“局面”,也不能将此二者并列为一个义项。

“措施”亦即“方法”、“途径”,“局面”则应另立一个义项。

综上,“大道之行也”的“道”就是“政治思想”、“政治主张”之义。

《辞海》释“道”,在“一定的人生观、世界观、政治主张或思想体系”这一义项之下所引的例句之一“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所“不行”的“道”是指政治主张或思想体系,因为“政治思想”、“政治主张”是可以“行”的。

4.《新华字典》:

“之:

①助词。

1.表示修饰关系,在形容词、名词或数量词后:

光荣~家|淮河~南|百万~师|三分~一|百万年~前。

2.表示领有、连属等关系,在名词或代词后:

人民~勤劳|余~生活。

3.置于主谓结构之间,使其变成偏正结构:

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②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作宾语:

爱~重~|取~不尽|偶一为~。

③代词,虚指:

久而久~。

④文言代词,这,这个:

~子于归。

⑤往,到:

由京~沪|尔将何~?

《现代汉语词典》:

“之:

<助>②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

中国~大|战斗~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就下,极为自然。

据《新华字典》,“大道之行也”的“之”是助词,“置于主谓结构之间,使其变成偏正结构”,亦即“大道行”本来是一个主谓短语,现在在主谓之间加上一个“之”,主谓短语“大道行”就变成了偏正短语“大道之行”,“大道”是“行”的定语。

为什么要使它变成偏正结构?

按《现代汉语词典》之说是取消它的独立性。

什么叫取消独立性?

所谓取消独立性,是说本来汉语中的一个主谓短语加上一定的语调就可以变成一个句子,若在主谓之间加上一个“之”,这个主谓短语就变成了一个偏正短语,而偏正短语一般情况下即使加上一定的语调也不能变成一个句子,因为不具有独立性了。

为什么要取消一个主谓短语的独立性?

取消独立性的目的是使这个短语作句子中的一个成分,如主语、谓语、宾语、状语等,或作复句中的一个分句。

“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中,“大道之行”就(和“三代之英”一起)作了句子的主语。

在“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之中,“大道之行”是作时间状语,意思是“大道被实行的时候”。

5.郭锡良、李玲璞《古代汉语》:

“与:

介词,连同,跟。

三代:

指夏商周。

英:

杰出人物,这指禹汤文武。

逮:

赶上。

之:

代词,指‘大道之行’与‘三代之英’的时代,否定句中作‘逮’的宾语,前置。

有志焉:

有志于此。

焉:

指示代词兼语气词,于此。

朱振家《古代汉语》:

“之:

指代‘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是‘逮’的宾语。

有志焉:

有志于此,心向往于大道之行和三代之英。

王力《古代汉语》:

“之,代词,指‘大道之行与三代之英’的时代,是‘逮’的宾语。

有志焉,指有志于此。

孔子这句话是说:

大道实行的时代和三代英明之主当政的时代,我都没有赶上,可是我心里向往。

按:

“丘未之逮也”的“之”是“逮”的前置宾语。

这个“之”字指代什么?

朱振家《古代汉语》认为是“指代‘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郭锡良、李玲璞《古代汉语》认为是“‘大道之行’与‘三代之英’的时代”,王力《古代汉语》认为是“‘大道之行与三代之英’的时代”。

“‘大道之行’与‘三代之英’的时代”的说法有歧义,“时代”的定语可能是“三代之英”,也可能是“‘大道之行’与‘三代之英’”,若是后者,则与王力《古代汉语》的注释一致。

问题是,即使是后者,也仍然有歧义,它可能说的是一个“时代”——这个“时代”既是“大道之行”的时代,同时也是“三代之英”的时代;也可能是两个“时代”,即“大道之行”的时代和“三代之英”的时代。

到底是几个“时代”?

初中课本《语文》(八年级上册)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说:

“从孔子回答言偃的话来看,‘大道之行’先于‘三代之英’。

”这明显是认为所谓“‘大道之行与三代之英’的时代”,是指的两个时代。

王梦欧《礼记今注今译》:

“盖‘大道之行’,指尧舜以上大同的时代;‘三代之英’,指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等小康之治。

合两种不同的时代,故用‘与’字。

既然如此,“与”字就该是是连词。

可是就一般情况而言,连词“与”所连接的前一项之后是不加语气助词“也”的。

这个“也”一般情况下应认为是用于主语之后的语气助词,所以这个“与”又应该看成为介词,郭锡良、李玲璞《古代汉语》即认为是介词。

若是介词,“与三代之英”就是一个介宾短语。

本句中能被这个介宾短语所修饰的词语只能是“逮”。

所以,这个句子应该看成是一个倒装句,正常语序应为“大道之行也,丘与三代之英未之逮也”。

意思是“大道得以实行的时代,我连同三代之英们并没有赶上”。

从下文看,所谓“三代之英”是指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甚至还包括周成王、周公。

6.志:

志向,志愿。

焉:

兼词,于是,于此。

有志焉:

有志于此,对此有志,对大道之行这样的时代有志愿。

亦即心里向往这样的时代。

萧泰芳《王力<古代汉语>注释商榷》:

“此‘志’当解为‘史籍’之义。

王梦欧《礼记今注今译》:

“志,《家语》作‘记’字。

旧说以为记事之书。

《集说》以为志愿,有此志愿而不及见太平盛世,所以喟然而叹。

今从前说。

按:

因有“焉”字于句尾,故此“志”以解为“志愿”为当。

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1.郭锡良、李玲璞《古代汉语》:

“大道实行的时代,天下是属于公共的。

”“天下为家:

天下成为私家的。

朱振家《古代汉语》:

“天下是公共的。

”“天下为家:

天下成了私家的。

王力《古代汉语》:

“天下成为公共的。

”“天下为家,天下成为私家的。

萧泰芳《王力<古代汉语>注释商榷》:

“‘天下成为公共的’,语势很不顺畅。

此‘为’字当训为‘属于’义。

‘天下为公’意即‘天下属于公众’。

下文‘天下为家’被注为‘天下成为私家的’,其实也当解为‘天下属于私家’。

‘属于’与‘成为’,其语意是有区别的。

《战国策·秦策一》:

‘代、上党,不战而已为秦矣。

’姚宏注:

‘为,犹属也。

’《汉书·项籍传》:

‘割荥阳以西为汉。

’这都是‘为’训为‘属’义的例证。

“天下为公”和下文“天下为家”相对,因而两个“为”应该相同,都是“属于”之义。

《古代汉语词典》:

“公:

①公家。

与‘私’相对。

《诗经·豳风·七月》:

‘言私其豵,献豜于公。

’”“家:

②家庭。

《荀子·儒效》:

‘四海之内若一家,通达之属莫不从服,夫是之谓人师。

’④家财,家产。

《庄子·列御寇》:

‘朱泙漫学屠龙于支离益,单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

’(单:

通‘殚’。

尽。

)”“天下为家”的“家”是“家财”、“家产”之义,“天下为公”的“公”本是“公家”之义,这里借指公家的财产,即公共的财产。

2.《辞源》:

“选:

(一)选择。

《礼·礼运》: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与:

1.yǔ:

(九)意通‘举’。

2.选拔。

《礼·礼运》: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贤:

①有道德有才能的人。

《荀子·王制》:

‘尚贤使能。

’(尚:

崇尚,尊重。

)②尊重,赏识。

《礼记·礼运》:

‘以贤勇知,以功为己。

’”

3.《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能:

①能力,才能。

《荀子·王制》:

‘无能不官,无功不赏。

’<引>有能力。

诸葛亮《出师表》:

‘先帝称之曰能。

’<又>有能力的人。

《孟子·公孙丑上》:

‘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

’②有能力做到,能够。

《论语·先进》:

‘非曰能之,愿学焉。

’”

4.《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讲:

①研讨,商讨。

《国语·鲁语上》:

‘夫仁者讲功,而智者处物。

’<引>练习。

《国语·周语上》:

‘三时务农,而一时讲武。

’<引>讲究,讲求。

《礼记·礼运》: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

5.王力《古代汉语》:

“脩睦,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它达到和睦。

”郭锡良、李玲璞《古代汉语》:

“脩睦:

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它达到和睦。

脩:

通‘修’,修葺,调整。

”朱振家《古代汉语》:

“脩睦:

增进和睦。

脩:

通‘修’,增进,加强。

”初中课本:

“讲信修睦:

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王力古汉语字典》:

“修:

(一)修饰,修理。

……引申为修养身心。

《书·皋陶谟》:

‘慎厥身修。

’又为培养品德。

《论语·述而》: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

’”按:

“修睦”的“修”即“培养(品德)”之义,谓“培养(能与人)和睦(相处的品德)”。

四、“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1.故:

连词,所以,因此。

2.独:

副词,只,仅仅。

3.郭锡良、李玲璞《古代汉语》:

“因此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

第一个‘亲’和‘子’是名词用作意动,意思是‘把……当做亲(父母)’、‘把……当做子(子女)’,按现代汉语习惯可译为‘敬爱’、‘疼爱’。

朱振家《古代汉语》:

“前一个‘亲’和‘子’都用为动词,可理解为‘以其亲为亲’、‘以其子为子’,即‘把自己的双亲作为双亲’、‘把自己的子女作为子女’。

子:

包括男女孩子。

王力《古代汉语》:

“第一个‘亲’和第一个‘子’都用如动词,是‘以……为亲’和‘以……为子’的意思。

上述三种《古代汉语》教材都认为“亲”、“子”属于名词的意动用法。

所谓名词的意动用法,也有人称之为处动用法。

《文言今译学》:

“一般书上,还谈到名词的意动用法。

我们认为,这实际上不是具有意谓性的意动用法,而是具有处置性的处动用法。

”“处动关系,就是动词对宾语含有‘处置性’,表示对待宾语的一种态度。

处动词一般由名词充当。

朱振家《古代汉语》(下册):

“处动用法是从传统的意动用法中分出来的。

意动用法和处动用法有相同点:

都可以用‘以……为……’的形式理解。

但‘以……为……’这一语言形式基本上表达两类内容:

一是表示对兼语的认识,一是表示对兼语的处置或对待。

在这一点上恰好与分别意动用法、处动用法相对应。

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

“以:

[动]用,拿。

文言词。

b)以…为…。

等于‘把…作为…’或‘认为…是…’。

”相当于“认为…是…”的“以……为……”对应于意动用法,相当于“把…作为…”的“以……为……”对应于处动用法。

总之,不论是否将名词的意动用法称为处动用法,必须看到名词的意动用法和形容词的而意动用法是有区别的,虽然两者都可以以为“以……为……”,但前者是相当于“把…作为…”的“以……为……”,后者是相当于“认为…是…”的“以……为……”。

萧泰芳《王力<古代汉语>注释商榷》:

“注文的意思是将这里的‘亲’与‘子’视为名词的意动用法。

‘以……为亲’就是‘以其亲为亲’,‘以……为子’就是‘以其子为子’。

如果把这两个句子译成白话,就成了‘把自己的父母当做父母’、‘把自己的子女当做子女’。

如此表达,显得十分笨拙。

其实,这里的‘亲’与‘子’本来就是动词,在具体的语境中,其含义都是读者可以体味出来的,用所谓‘名词的意动用法’的定义去套解,反而不能准确体现原文的本意。

在古文注释工作中,因受‘词类活用’说的干扰,造成注译不准的情况是相当普遍的。

‘亲其亲’意即‘爱戴自己的父母’,第一个‘亲’可直训为‘爱’义。

《孟子滕文公上》:

‘夫夷子信以为人之亲其兄之子,为若亲其邻之赤子乎?

’赵岐注:

‘亲,爱也。

夫夷子以为人爱兄子与爱邻人之子等耶?

’……这都是‘亲’用为‘爱’义的例证。

……‘子其子’意即‘慈爱自己的子女’,第一个‘子’亦可直训为‘爱’义。

《礼记·中庸》:

‘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

’郑玄注:

‘子,犹爱也。

’孔颖达疏:

‘言爱民如子。

’《玉篇》:

‘子,爱也。

’……这都是‘子’用为‘爱’义的例证。

……”

这是认为不论是将“亲”、“子”视为意动用法还是处动用法,都是不很准确的。

此说甚当。

假如将“亲”、“子”视为意动用法还是处动用法,“不独亲其亲”就是“不只是把自己的父母作为父母”,这言外之意是还要把别人的父母作为父母;而“不独子其子”就是“不只是把自己的子女作为子女”,言外之意是还要把别人的子女作为子女。

这显然是不妥当的。

孔子的意思只是说要像爱自己的父母那样爱别人的父母,要像爱自己的子女那样爱别人的子女。

所以“亲”、“子”都可以解释为“爱”,或前者解释为“敬爱”,把“子”解释为“疼爱”。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亲:

③爱,亲爱。

《孟子·梁惠王下》:

‘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

’《后汉书·寇洵传》:

‘久为吏人所亲。

’”《古代汉语词典》:

“子:

孩子,子嗣。

……<引>慈爱。

《礼记·礼运》: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战国策·秦策一》:

‘今欲并天下,凌万乘,詘敌国,制海内,子元元,臣诸侯,非兵不可。

’(元元:

百姓。

)”

4.《现代汉语词典》:

“老:

②老年人(多用作尊称):

徐~|敬~院|扶~携幼。

”“幼:

②小孩儿:

扶~携幼。

”据《现代汉语词典》,“老”、“幼”都是名词,但“壮”没有“壮年人”之类的意思。

《古代汉语词典》:

“壮:

成年,壮年。

《左传·僖公三十年》: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据此,古代“壮”也没有没有“壮年人”之类的意思,因此应该认为文中的“壮”是“成年”、“壮年”之义,这里借指成年人、壮年人。

5.朱振家《古代汉语》:

“有所终:

有善终,指正常死亡。

王力《古代汉语》:

“有所终,等于说有善终。

所,代词。

下面三个‘所’字同。

郭锡良、李玲璞《古代汉语》:

“有所终:

指善终。

所:

指示代词(下面三个‘所’字同),指代善终的条件。

“有所终”到底是“有善终”还是“善终”?

《现代汉语词典》:

“终:

②指人死。

”“善终:

<动>①指人因衰老而死亡,不是死于意外的灾祸。

”“所终”是“所”字短语,属于名词短语,故可作“有”的宾语;而“善终”是动词,“有善终”的说法讲不通。

比较而言,“有所终”只有可能解释为“善终”。

如上所述,“善终”是“指人因衰老而死亡,不是死于意外的灾祸”,则“老有所终”即“老年人得以善终”,亦即老年人都能正常死亡。

这显然是不合适的。

因为即使非“大道之行”的时代,一般的老年人也大都可以正常死亡。

总之,“有所终”即使解为“善终”也是不可以的。

朱振家《古代汉语》:

“有所用:

有用处,指对社会集体有贡献。

”“有所长:

有成长的条件。

郭锡良、李玲璞《古代汉语》:

“有所用:

有用他们的地方。

即充分施展其才能。

”“有所长:

有使他们成长的条件或措施。

”“有所养:

指有供养他们的措施。

王力《古代汉语》:

“有所用,等于说有用处。

”“有所长,等于说有使他们成长的各种措施。

”“有所养,等于说有供养。

“有所用”解为“有用处”、“有用”、“有用他们的地方”都是正确的。

“有所长”解为“有成长的条件”、“有使他们成长的各种措施”、“有使他们成长的条件或措施”也都是正确的。

“有所养”不可解为“有供养”,理由同“有所终”之解为“有善终”。

“有所终”到底怎么解释?

为什么“有所用”、“有所长”可以作如上的解释?

为什么“有所养”可解为“有供养他们的措施”?

这一切得从“所”字说起。

像“所见”、“所想”、“索爱”之类的短语叫“所”字短语。

“所”字短语中的“所”,有人视为助词(如《现代汉语词典》),但也有人视为代词。

为什么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