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珂的个性化实验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390064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杨珂的个性化实验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杨珂的个性化实验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杨珂的个性化实验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杨珂的个性化实验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杨珂的个性化实验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杨珂的个性化实验报告.docx

《杨珂的个性化实验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杨珂的个性化实验报告.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杨珂的个性化实验报告.docx

杨珂的个性化实验报告

在口语交际中学生个性化培养的研究

课题研究报告

内容提要:

培养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是课程改革的呼唤。

本课题以新课标的理念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集体动力和动机理论为依据进行研究,力求达到规范和发展口头语言,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习惯的目标。

在口语交际训练中张扬学生个性,形成一生一特色,人人各不同的个性化集体。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以身垂范是基础,启发引导是关键,形式多样是保证,扎实地进行在口语交际中发展学生个性的训练。

通过实验与研究,我们认为口语交际的教学,能够为教学建立充满互动性、开放性的氛围,提高学与教的质量和效率。

多种形式的口语交际课极大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在推进素质教育活动中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口语交际素质教育课程改革建构主义

多元互动动机理论

2008年6月,我开始进行课题《在口语交际中学生个性化培养的研究》的研究。

三年来,我始终把课题研究作为自己工作的重点。

我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作为课题研究的着眼点,按照新课程标准,在教学中边研究、边实践,在教学中开展研究,在研究中深化教学。

以课题研究推进学校新课程改革,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与学生全面发展。

现将课题研究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课题的提出

(一)时代发展的需要

人类已经走进崭新的21世纪,这是一个知识经济社会,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

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使社会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得到了高速发展,形成了多渠道、多形式、灵活开放、自由竞争的态势。

人们学习文化科学知识与劳动技术,交流工作经验与研究成果,乃至自由择业、事业竞争、开展多样文化生活等,都具有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多的渠道与机会,社会交际活动空前广泛、活跃和频繁起来。

因此,口头语言这一最基本、最便捷的交际工具,便担负起了每个人社会交际成败的重任。

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也成为了每个社会人适应现代社会交际最基本的能力需求。

作为培养未来社会人才基础的小学语文教学,理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2000年9月,“口语交际”以全新的面貌出现,正是顺应了这种时代发展的潮流,体现了深刻的思想内涵,意味着观念的更新,同时也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天地。

探讨口语交际教学的规律,总结教师在口语教学改革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对于突破课堂教学经验层次和传统教学方法,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学理念,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素质教育的要求

素质教育的本质是促进全体学生获得全面发展,换句话说,素质教育就是要创造一种适合所有学生的教育。

做到这一点,必须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而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这种模式的研究,可以实现教学内容结构化、动态化、形象化、具体化地表达,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使学生的听说能力在交际实践中协同发展,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课程改革的呼唤

当前,广大教师正在大力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

关注学生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已成为课程改革的重点。

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

课程改革强调创设多种教学情境,克服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倾向;强调学习内容要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要求激发和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强调学生对问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给学生的个性发展留下充分的空间……新课程力图从根本上扭转人们对教学的片面看法,倡导探究性、合作性、开放性的教学行为和学习方式。

在如火如荼的教改大潮中,口语交际教学模式的研究应该是一项很有意义的现实任务。

基于以上认识,我把开展《在口语交际中学生个性化培养的研究》的课题实验,作为自己“以科研促教研”的工作方向。

试图通过实验研究,获得在口语交际方面的一些经验和方法。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 新课标的理念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口语交际的教学活动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

另外,建构主义本来是源自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认为个人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获得相关的帮助,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

这就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就是说,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并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本模式根据教学要求,从学生学习需要出发,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情感体验。

在教学过程中实行乐学论,在培养目标上追求全面发展论。

同时,创设情境属于情境教学的一部分,保加利亚情境教学的倡导者洛扎诺夫认为,学生与情境之间发生种种信息交流,能极大的开发人的潜力。

(二)、集体动力和动机理论

“多元互动”是根据集体动力理论和动机理论,把课堂教学活动看成是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在课堂教学中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

“多元互动”中的“元”即“要素”,指跟学习有关而又能相互作用的各种教学因素,包括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条件与环境等,“互动”是指以和谐教育思想为指导,充分利用各种跟学习有关而又能相互作用的教学因素,促使学生主动地学习与发展,进而达到高质高效的教学效果。

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那些只有教学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交流发生的“教学”是微教学,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

它不仅在理论上超越历史上的“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而且在实践上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新课改的理念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建构主义等理论为我们的课题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本课题研究就是传承优秀的教学模式,整合优秀教师的智慧,实现资源共享,营造教与学的氛围,改善教与学的过程和方式,从而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师生的互动方式。

(三)研究的理论假设

新课程明确提出要实现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实现对知识、能力、态度的有机整合,这体现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

新课程的理念告诉我们,教学不再仅仅是一个传授知识、学习知识的过程,还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建构知识和人生的过程;教学不再是以教师为主导的独角戏,而是师生之间以交流、对话、合作为基础,进行文化传承和创新的特殊交往活动。

根据上述教学实验的理论依据,我对课题实验进行了以下的假设:

在口语交际中培养学生的个性,能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的提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可以带来教学手段的改革、教学方法的丰富,从而保证学生的主体性进一步得到发挥,增加了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真正推进学校的素质教育。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在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口语交际能力比书面语言表达能力起着更直接、更广泛的交往作用。

如:

现在电话交往就远远多于书信交往。

无论人际交流、市场交易、反映情况,还是咨询、洽谈、答问、辩论等,都要求人们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在语言表达中彰显自己的个性与特色将会成为制胜法宝。

在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有意识地引导和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化口语交际能力,有助于迎接以高科技化、社交化、效率化、信息化为特征的现代化生活的挑战,顺应新世纪社会发展的要求。

然而,当前大部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还比较差。

一个班级里,主动积极参与口语交际,具有灵活、机智的听辨能力,与人说话时体态自然大方,语言流畅的学生不到三分之一。

硬性指名参与的同学,有的满脸通红,有的忸忸怩怩,有的含糊不清,还有的更是低头不敢高声说话。

究其原因:

一是教师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没有足够重视、扎实训练;二是教师创设情境少;三是学生锻炼机会少。

日常生活中缺乏观察,没有积累。

因此,没有源源不断的新内容与人交流,自然就存在胆怯心理。

师生往往都是如蜻蜓点水般一带而过。

久而久之,口语交际能力和水平的高低也就不言而喻了。

所以,进行学生个性化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势在必行,这项训练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

进行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是规范和发展口头语言,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习惯,在口语交际训练中张扬学生个性,形成一生一特色,人人各不同的个性化集体。

口语交际课要发展口头语言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就要在学生进行交际的过程中通过师生评议,教师点拨等方式,加以规范或指导。

例如:

学生在口语交际活动中,表达中出现用词不当、语句不完整、语句颠倒重复、语言不顺畅、地方土语等不够规范、不够准确、不够清楚、不够有条理等的情形,教师要引导学生评议纠正,教师还应点评、强调,以引起注意。

在交际活动时,要让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不随便插话,会使用礼貌用语,说话彬彬有礼,文明得体等,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习惯。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一)主要内容

1、集中研讨,分析苏教版教材在小学生“口语交际”训练方面的教学内容,理解和把握教材要点。

2、调查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现状;学生个体差异对“口语交际”能力形成的影响;对实验班级“口语交际”能力进行测评,整体了解制约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发展的不利因素,探究适合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方式。

3、不同形式的“口语交际”训练课,训练方式设计的研究。

通过教材分析、集体备课、研讨,设计不同教学内容的训练方式。

通过课堂教学、听课议学、反思交流等方式进行反复提炼,为在不同学科关注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提供借鉴和经验。

4、各科课堂教学对促进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提高的研究。

通过教师的课堂教学收集、整理在其他学科教学中关注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提高的个案,并进行听课议课、研究讨论、反思交流等形式,探索小学生“口语交际”训练不同学科的教学方法。

5、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评价的研究。

采用个案收集、研讨、交流等方式,探索出评价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基本形式。

6、全面分析,总结各阶段性的研究资料和成果。

通过实验对比进一步论证各阶段的研究成果。

(二)、研究方法简介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是:

教材分析、现状调查、教案研究、课堂教学、评教议学、测评、实验报告、成果展示等方式。

六、课题研究过程

(一)、研究措施

1、以身垂范是基础

国外研究发现,一位一年级的教师如果能向学生做随时随地的口语表达示范,那么他的学生三个月内就会有喜人的成绩,这是因为任何一种技巧的传授,往往从示范开始。

小学生正处于学习运用语言的阶段,虽然他们生活经历少,口语能力较弱,但是他们模仿能力强。

直观形象的示范,能使他们学到甚至悟到一些交际语言、方式和态度。

所以教师在课内外待人处事、谈吐举止都要注意语言规范,讲究文明礼貌,坚持说普通话,在潜移默化中,促使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2、启发引导是关键

在口语交际课上,学生遇到问题,教师虽然不能越俎代庖,但可以通过语言提示、问题探究等手段,启发学生自我解决。

(1)、指导方法,仔细观察。

如教学《找春天》一课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从整体上观察,弄清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在干什么。

通过这样的指导,学生掌握了观察的方法,说的时候,有序可循,在进行其它训练时,也能思路清晰,言之有序,避免看到什么就说什么的现象。

(2)、以问助说,丰富内容。

学生说的时候往往只能把看到的简单地说下来,内容枯燥。

如果教师能提出几个富有提示性的问题就一定可以丰富学生说话的内容。

比如在教学《月亮湾》(苏教版第四册)一课时,许多学生在小组内做导游介绍家乡时,大都能提及家乡的风景、名胜、特产,但仅此而已,所以说出来的风景基本上是“美丽如画”,说出来的名胜基本上是“历史悠久”,特产就是牛忠喜烧饼。

此时教师一句“能说说这些风景名胜、特产的特点及相关传说么?

”便如拨云见日,打破了千篇一律的局面。

(3)、连句成段,连段成篇。

口语交际的训练要体现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特点,先指导学生连贯完整地说一句话,再激发学生用一定的句式把每句话连起来,形成一段话,使思维与语言表达融为一体。

3、形式多样是保证

上口语交际课,一定要互动,让学生有听有说、有评有议,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和语言。

互动的形式有:

(1)、师生互动。

教师既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更是语言交际的参与者。

师生互动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一种相互交流与沟通的方式,是双方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而不是学生在教师的权威下被动地做出反应。

如在教学《买菜》这一口语交际时,教师既可以扮演斤斤计较的买菜者,也可以扮演宽厚大方的买菜者,还可以扮演精明能干的卖菜者,让学生体验到身份、性格的不同,措辞、口气也就不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因此在口语交际中即可尽显学生个人特色,张扬个性。

师生互动要注意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地自主思维,有了自主思维才能有自主的言语活动。

(2)、生生互动。

这是口语交际课的重头戏,生生互动主要有竞争和合作,学生从合作中懂得自尊和尊重他人,获得社会能力和自我调整的能力。

没有课堂上人际间合作能力的培养与训练,若干年后,学生就很难达到社会所要求的合作能力。

口语交际课上,教师可以组织同桌之间、前后座位之间、小组同学之间,用说、问、评、议、比、演等方法,进行讨论、交流、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如《讲报、评报》一课,学生被分成招聘方和应聘方后都能根据各自“角色”,尽情演绎这场“招聘大会”。

(3)、群体间互动。

群体间的互动则对学生的要求更高,因为每个人都是群体的一分子。

在群体中可以培养学生之间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态度及参与意识与交往能力。

在课堂上可采用小组与小组互动的方法,如教师可根据自己班级的特点组织一场“辩论赛”,在“辩论”中,教师可把班中成员分成若干组,用抽签方式决定各组辩题,然后自由准备一段时间,通过初赛、复赛、决赛评出最佳辩论组。

因为是为了小组的荣誉而赛,学生们积极搜集资料,训练口语表达能力,对自己和组内成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渴望依靠集体的努力获得荣誉。

(4)、扩大型互动。

教师有时候可以根据口语交际课内容的需要,请来学校的领导、孩子的家长、热心于教育事业的朋友等参加活动,以扩大学生交际的对象和范围,使学生在与陌生人交往的过程中学会态度自然大方,表达清楚,应对自如,从而扎实地发展口语交际能力。

(二)、课题研究实施的步骤

1、2008.6成立课题组,提出课题,召开专题性研讨会,完成对课题的论证,上交课题申报书,确定四年级七班,八班为实验班,同年级其他班级为对照班。

2、2008.7--8召开课题组研讨会,讨论和研究小学语文“口语交际”部分的教学内容。

3、2008.9召开课题组集中研讨会,制定出《制约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发展因素的问卷调查表》,选取实验班学生,家长和老师,进行问卷调查。

4、2008.10—2010.12课题组根据教学进度,选定教学内容,进行集体备课,每人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教学进度安排研究课,课后进行集体评议,初步摸索出不同年级,不同形式上的训练方式。

5、2011.1—2011.2召开课题研究会,了解研究进程,共同交流,研究体会。

6、2011.3—2011.6对实验班级和对照班级进行口语交际能力测评,比较实验班学生能力发展情况,收集整理各阶段性研究材料,写出实验报告。

七、课题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

通过三年的研究实验,实验班学生和对照班学生比较起来,明显学习热情高,精神愉快、专注,而且持久稳定,学习兴趣浓厚。

学生口语交际情况调查对比统计表

调查内容

实验班

对照班

2008.9

2011.4

2008.9

2011.4

你认为口语交际的作用大吗?

(大)

88.78%

98.86%

90.12%

93.56%

你在公共场合能坚持使用普通话吗?

(能)

85.43%

97.65%

82.13%

89.87%

你喜欢在同学面前谈自己的见闻和想法吗?

(喜欢)

45.34%

70.56%

39.77%

50.3%

在别人说话时你能

做到认真倾听吗?

(能)

69.8%

85.34%

70.6%

75.3%

你能抵制不文明的

语言吗?

(能)

85.3%

95.89%

80.5%

86.4%

你喜欢上口语交际课吗?

(喜欢)

70.89%

93.7%

65.66%

78.65%

在口语交际课上你经常发言吗?

(是的)

50.8%

87.6%

48.3%

57.5%

以上数据显示,实验班的孩子越来越喜欢口语交际课了,他们不仅单纯地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在口语交际训练中发展了自己的个性,还形成了让自己终身受益的良好交际习惯。

在三年的实验过程中,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普遍提高,个性得到了极大地发展。

最重要的是,许多学生对口语交际产生了兴趣,进而对语文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语言与文字是触类旁通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孩子对语言文字表现出极大兴趣的时候,他们随之所取得的成绩也是令人欣喜的。

我的学生郭昊明因其在语言艺术方面的出色表现,在第三届中国优秀特长生推选活动中获得“中国优秀特长生”的荣誉称号;学生张夕佳、吴雪怡在第十三届新乡市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读书活动演讲比赛中双双获得一等奖;学生孙佳欣在新乡市教育电视台举办的“精彩童年”我是小小主持人大赛中,“精彩童年”讲故事比赛中均获得一等奖;学生李夏羽飞在迎奥运全国小学生金牌作文大赛中获得金奖;学生吴雪怡在“校信通杯”义务教育法学习宣传征文活动中《“闪亮”的眼睛》一文获得一等奖,学生张啸峪、樊泽华、肖雨萱、韩净宇的作文均在全市中小学生综合素质展示中获奖……历时三年的课题研究,不仅使孩子们受益非浅,还促进了我教学能力的提高和专业化的成长,激活了我潜在的科研意识。

从被动到主动,从单纯模仿到开拓创新,从思路迷茫到逐渐清晰,我们站在教育改革的第一线,体验着成功的快乐,感受着充盈与丰实。

三年来,我的多篇论文获奖,多节优质课获奖,本人还被评为市级教科研先进教师,市级模范班主任,市十佳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市师德先进个人,数十次获得辅导奖……

八、课题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思考

(一)、主要问题

1、在研究中我们发现有些学生在课堂创设的交际情景中“能说会道”,彬彬有理,可在现实生活中还略显拘谨,不能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可见,创设的情境和真实的生活还有一定的差别。

口语交际课堂教学如何才能够真正做到与现实生活一致?

如何使学生将课堂所得口语交际技巧与方法真正内化为一种自身素质,还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

2、口语交际教学在教学中侧重于口头演练,教师布置的一些在生活中交际的作业完全依赖于学生的自觉,往往难于反馈检查。

而且,小学阶段的考试局限于书面考试,有些教师会因为应试心理而忽略轻视口语交际的教学,因此,有必要研究制定小学各年级口语交际评价体系,从而,真正把口语交际教学落到实处。

(二)、收获

通过实验与研究,我们认为口语交际的教学,能够为教学建立充满互动性、开放性的氛围,提高学与教的质量和效率。

在口语交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加深了对新课标的领悟,改变了观念,与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同时也增强了教师的合作意识和科研意识。

口语交际课,带来了新的教学模式的实践,虽然这种实践也存在不足和缺点,但它毕竟改变了教师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这必然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口语交际课,使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进一步得到发挥,个性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

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说得出、想得深、写得出,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口语交际课极大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在推进素质教育活动中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三)、反思

1、由于这一课题仅仅实验了三年的时间,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尚未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还应加强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2、通过这次课题研究,我们深感扎实开展课题实验的不易。

实验教师需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理论修养和业务能力,踏实工作。

3、我们呆在家里搞课题研究,常有坐井观天之感,不知外面是什么形式,非常希望能够走出去,开阔视野,跟上时代的步伐,同时,也渴望能够得到专家的指点与帮助,以期收到更好的研究效果。

总之,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对学生个性化的培养,这一研究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发展学生个性,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摆在我们语文教学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科学、活泼、规范、有序地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势在必行,我们教师在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工作中必须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才能有所作为,开辟出一片崭新的天地!

参考文献:

《‹新课程标准›解读》

《语文课程标准》

《教育中的建构主义》

《新课程的理念与教学》

《现代教育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交规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