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387144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6.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气象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气象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气象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气象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气象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气象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

《气象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象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气象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

气象发展十三五规划

气象发展“十三五”规划

一、十三五”期间我县气象事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

1.“十二五”发展回顾

“十二五”期间,XX县气象局按照县委、县政府“工业强县、农业强县、旅游名县、物流中心、省际边界中心城市”的工作思路,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凝心聚力、开拓创新、扎实苦干,在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方面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气象事业呈现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气象现代化建设成效显著。

全县气象综合探测能力进一步增强,建成了X个自动气象站、XX个乡镇区域自动监测站。

“人工XX防雹工程”成功实施两年,购置了X套火箭作业系统,作业车X辆,实现了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手段和作业规模的升级。

⑴气象工作在XX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十二五”期间,我县天气预报水平,特别是重大灾害性、关键性和转折性天气过程预报准确率明显提高,增强了气象灾害及其发生灾害的预报警报能力。

气象服务领域不断拓宽,先后开展了特种温度观测、高密度分时雨量监测、气象灾害预警等业务服务工作。

目前,我县气象服务已发展到工业、农业、商业、交通、建筑、林业、水利、环保、国土、电力、保险、消防等各行各业,渗透到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防灾减灾做出了积极贡献。

气象服务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

⑵气象科技不断发展,人才培养力度明显加大。

通过实施“科技兴气象”战略,进一步完善了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增强了气象科技创新能力,科研项目的规模、档次有了较大提高。

“人才强业”战略稳步实施,人才队伍建设步伐加快,培养本科生X名(含在读),大专生X名,有X人获得中级专业技术职称,人才培养工作得到明显加强,人才结构和素质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和提高。

⑶气象法制建设和依法管理工作取得新进展。

全县气象依法行政工作得到进一步规范,气象行政审批项目进入行政服务中心。

气象行业规划、行业政策、行业监督和行业管理进一步加强,气象事业步入依法建设和发展的轨道。

⑷精神文明建设硕果累累。

县气象局先后荣获中国气象局“局务公开先进单位”、“县抗洪抢险先进单位”、“全省人工增雨作业先进单位”,“市气象部门综合目标管理红旗单位”等称号。

2.“十二五”期间,XX气象事业的发展还面临着一些问题需要逐步解决。

气象业务服务能力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

气象监测网络设备老化、中尺度气象监测站点的项目太少,特别是对突发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能力明显不足;气象预报预测准确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公共气象服务体系不健全,气象灾害预警预报信息发布、气象灾情收集渠道不畅,突发公共事件的气象应急响应能力不强。

高层次人才依然缺乏、业务与科研的结合有待加强。

现有人才队伍结构、专业不尽合理,掌握现代化装备和技术的高素质人才不足,与事业发展的要求差距明显。

科研成果向业务的转化能力不强,业务需求对科研的拉动效应体现得不够。

公共财政投入与事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

台站基础设施、科技开发、重大技术装备投资较弱,制约了气象事业的持续发展。

气象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

气候资源开发、气象灾害防御等方面建章立制工作进展缓慢,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气候变化影响未得到足够重视。

3.机遇和挑战

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承前启后阶段,党的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谋划了“十三五”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蓝图,XX气象事业将迎来黄金的发展期。

⑴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对气象事业发展提出了新需求。

要抓住发展的有利时机、找准发展的切入点,紧紧围绕发展深化改革,加快XX气象事业发展,不断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丰富气象服务产品,为政府决策和防灾减灾提供客观、科学的依据,减轻气象灾害影响,合理开发利用气象资源,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

⑵政府职能转变对气象事业提出了新要求。

政府职能转变要求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在继续加强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职能的同时,更加重视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特别要加快建立健全各种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

气象部门作为开展公共服务的部门,在处置突发事件、启动应急响应、提供公共服务方面,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

⑶全社会对气候变化的高度关注为气象事业发展提供了新动力。

气候变化与国家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紧密联系在一起,气候突变对国家安全可能带来的重大影响引起了人类社会的特别关注。

因此,加强研究气候变化的事实、成因及其对我县的影响,并提出适应对策,提高气候变化监测水平和预测能力已成为当务之急。

⑷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气象事业发展提供了新手段。

卫星、雷达以及信息网络等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在气象领域的应用,为XX气象事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手段。

二、“十三五”期间我县气象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落实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成果,扎实推进业务技术体制改革,适应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新需求,坚持公共气象的发展方向,大力提升气象信息对国家安全的保障能力,大力提升气象资源对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

全面实施科技兴气象、拓展领域和人才强业战略,建设“一流装备、一流技术、一流人才、一流台站”,确保“一流服务”,努力为XX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2.基本原则

⑴需求牵引、科技推动。

根据我县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国家安全、可持续发展对气象事业提出的新需求,立足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性事业单位的基本定位,实施“科技兴气象”战略,加强气象科技创新和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提高气象现代化建设水平。

⑵开放合作、和谐发展。

加强开放与合作,集成相关部门的人才、技术、资源优势,形成多部门有机配合和共享的综合网络体系。

做好本规划与XX县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以及相关行业发展规划的衔接,促进国家气象事业、地方气象事业的集约化协调发展。

⑶统筹规划、突出重点。

兼顾气象事业的整体发展,结合我县气象工作的阶段任务和长远发展目标,处理好需要与可能的关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分清主次、突出重点,抓住主要矛盾,解决突出问题,利用有限资源、有限时间,实现有限目标。

⑷注重内涵、提高效益。

重视发挥现代化建设的效益,结合实际情况,控制建设规模,加强系统内涵建设,不单纯追求建设规模、速度和设备水平,更重要的是实现建设速度、规模、质量和效益的统一。

三、“十三五”期间我县气象事业发展的主要目标

1.总体目标

“十三五”期间,我县气象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气象事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全面贯彻“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理念,以提高预报准确率为核心,大力提升XX气象事业为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服务能力、保障能力和支撑能力。

到“十三五”末,暴雨短期预报准确率在现有基础上提高5%~10%;强对流天气短时预报准确率在现有基础上提高5%;气象灾害预信息公众覆盖率达100%。

2.发展多轨道、研究型业务

建立并完善天气、气候、农业与生态气象、人工影响天气、雷电等多轨道气象业务体系,增强业务服务能力。

形成科技创新促进业务发展的研究型业务,实现科研和业务的有机结合,明显提升气象科技水平和气象业务的科技含量。

⑴天气业务。

建立各类天气及相关灾害的短时预警和预报业务系统,加强精细数值预报产品的应用工作,建立各类天气及相关灾害的中短期预警和预报业务系统。

⑵农业与生态气象业务。

建立适用于全县农业与生态气象业务系统,开展农业生产气象保障服务;利用卫星遥感、GIS技术,建立农业与生态气象监测评估系统,开展作物产量预报及年景评估开展重大农业与生态气象灾害定量监测评估与防御对策服务。

⑶人工影响天气业务。

进一步加强防雹、抗旱功能性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系统建设;配合省、市气象局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外场科学试验研究和效果评估;完善人影预警及作业指挥系统。

3.构建集约化、开放式业务功能平台

建立资源高度共享、相互支撑的业务功能平台,优化业务布局,调整业务组织结构,形成开放式业务体系,实现气象业务集约化发展。

⑴公共气象服务平台。

公共气象服务包括决策、公众和专业气象服务。

完善和规范决策服务产品系列,推进决策服务向直接提供决策建议转变,增强决策气象服务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及时性。

按照“不漏一处,不存死角”和“无所不在,无微不至”的服务理念,丰富公众气象服务产品,提高精细化服务水平。

适应专业、行业需求,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大力发展农业、水利、国土、卫生、交通、旅游等专业气象服务。

充分发挥部门技术、人才和资源优势,进一步发展科技服务。

①决策气象服务。

为县委、县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防汛抗旱、农业生产、灾害防御、社会安全等方面的决策服务,开展重大社会活动和重大工程建设气象保障服务。

完善重大气象灾害、气象次生灾害监测预警预报体系,建立和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气象服务预案,加强气象灾害防御的管理。

加强空中云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实现人工增雨以抗旱为主向增加水资源和抗旱并重的转变。

②公众气象服务。

加强和发展包括天气、气候、农业与生态气象、人工影响天气、雷电等公众气象服务产品,提高个性化、精细化服务能力。

创新服务方式,建立畅通的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渠道,为公众特别是易受气象灾害影响的农村和城市弱势群体提供及时的公共气象服务,最大限度地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影响。

完善气象新闻发布和气象服务公众评价制度。

进一步健全农村气象灾害应急队伍。

③专业气象服务。

进一步拓展专业气象服务领域,加强与工业、农业、商业、交通、建筑、林业、水利、环保、电力、保险、消防等行业的合作,开展有针对性的服务。

开展气象灾害风险性评估和灾害鉴证。

开展作物引种、农产品储运和农业保险的气象服务。

推进风能和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工作。

建立气象实时监测系统,开展能见度、路(水)面状况等预服务。

积极为公路、交通部门提供气象资料和技术支持。

⑵一体化综合观测平台

按照“一站多能”、“一网多用”的目标,构建我县范围内的国家气象基准站和区域气象监测站,形成区域天气观测网。

①地面常规观测。

建成适应气象预报服务需要,布局合理、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地面气象站网;依照气象业务技术体制改革的要求,逐步实现气象观测要素的全面自动化,拓展雷电监测、土壤墒情监测和生态气象观测业务,为我县“三农”提供强有力的气象保障服务。

②地基遥感探测。

充分利用省、市雷达综合业务应用系统,实现对中小尺度天气及暴雨雨量、雨区的定点、定量预警功能。

⑶信息共享平台

建设功能齐全、技术先进、性能优越、安全可靠、高度自动化的气象通信网络系统;建成现代化的气象信息服务系统,实现全社会的气象信息共享;建立气象技术装备的现代化保障系统,为气象业务的连续可靠运行提供技术支持。

①通信网络。

完成气象专用网从低速宽带网络向高速宽带网络的过渡、从简单应用向综合应用的过渡。

②信息共享。

构建气象信息实时采集处理系统,建成以数据库为核心的气象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信息管理的自动化和规范化;实现气象、水利(水文)、国土资源、地震、生态、环境等相关行业间的信息共享。

③装备保障。

充分利用省、市气象装备运行全网监控系统,以达到对网络故障诊断和指导维修提高故障诊断能力。

⑷气象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

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加大气象科技创新投入,形成良好的气象科技创新人文与政策环境,以业务骨干的培养、引进、使用为重点,加强培训工作,改善队伍总体结构,提高整体素质,培养业务科技带头人,为我县气象事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四、“十三五”期间我县气象事业发展的建设重点

1.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应急工程项目

⑴建设背景。

XX是气象灾害多发的地区。

连续性暴雨造成的局地内涝或较大范围洪涝几乎年年都有,而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也时有发生。

XXXX年XX河流域特大洪水,XXXX年XX河流域特大洪涝,XXXX年XX山区泥石流,XXXX年低温冰冻。

所有这些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的威胁,制约着XX经济的快速发展。

XX县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应急工程项目是以多年来气象现代化建设成果为基础,以建设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为目标,通过提升气象监测预警能力与防洪保安气象保障能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更好的气象服务,符合国家《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要求,符合国家的应急需求和政策,符合国家气象事业和地方气象事业的发展方向,有利于XX的长治久安和可持续发展。

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障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应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日益增多的必然需求,是落实“公共气象、安全气象和资源气象”战略发展思路的必然要求,更是防灾减灾、保障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⑵建设目标。

坚持以人为本,面向构建和谐社会的需求,按照一体化、集约化原则,依靠科学进步与技术创新,通过加强我县气象灾害预警业务体系的建设,完善气象监测网,开发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提高暴雨和强对流天气的预报准确率,构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建立由监测、预警、发布、保障等系统有机组成、相互协调、快速响应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系统,实现灾害监测“超前一小时”、灾害预警“提前一小时”、警报发布“覆盖最后一公里”,预警时效全面提速“一分钟到农村、两分钟到乡镇电子显示屏、十分钟到所有手机用户”,最大限度减少人民生命财产损失,为防灾减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气象保障服务。

“十三五”末期,暴雨短期预报准确率要在现有的基础上提高5%~10%,强对流天气短时预报准确率要在现有的基础上提高5%,使我县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预报、服务及其影响评估能力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⑶建设内容。

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应急工程项目,由综合监测网、气象灾害预警业务系统、防灾减灾气象服务系统、气象应急业务服务系统五部分组成。

①综合监测网。

综合监测网可以实时获取全县范围内高时空分辨率的大气状态信息,掌握天气系统的演变特征,监视暴雨和强对流天气发生发展的演变过程。

综合监测网将在现有大气探测设备的基础上,建设DVB-S卫星地面接收站X个,配备车载流动式小型雷达。

②气象灾害预警业务系统。

气象灾害预警业务系统在市级制定气象灾害预警、预报和服务规范及标准的基础上,建立业务流程、开发业务平台,在气象信息综合处理系统的支持下,实现对暴雨和强对流天气的短时临近预警和短期落区预报。

本系统所需开发建设的子系统强对流天气监测与短时预警子系统、暴雨监测与预警子系统。

③防灾减灾气象服务系统。

防灾减灾气象服务系统收集分析气象灾情监测预警信息,开展气象灾害影响评估,加工制作气象决策服务、气象灾害预警的可视化产品,在现有的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电话等传播手段的基础上,建立户外气象信息显示屏预警信息发布渠道,为全社会提供及时的气象灾害预警服务。

本系统所需开发建设的子系统包括公众预警信息发布平台、气象灾害联防子系统、气象灾情收集上报子系统、气象灾害决策服务子系统、气象灾害公众预警子系统、洪涝灾害面积估算子系统、决策服务产品可视化制作子系统。

④气象应急业务服务系统。

气象应急业务服务系统根据气象灾害应急气象服务预案,完善分级响应程序、综合协调体系和应急处置方案。

依托综合监测网,实现对气象灾害发生区域的现场气象观测,并根据观测结果和其他信息,为应急指挥提供科学依据。

建立应急气象服务全程追踪机制,开展应急气象服务效果调查和评估,配备现场气象应急服务车一台,进一步提高现场应急气象服务水平。

2.雷电灾害监测预警及防护项目

⑴建设背景

雷电灾害是“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公布的影响人类活动的严重灾害之一。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微电子器件和信息技术的应用日渐普及,因雷电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逐年增大。

我县雷暴年平均日数达XX天,最多年份超过XX天。

雷击事故每年都有发生,并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雷电的发生和特性与局地的地形特征、气候特征密切相关,全球气候变化也对雷电频数有重要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防雷减灾管理办法》、《XX省雷电防御条例》等法规就雷电灾害防御工作对各级气象主管机构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随着对雷电灾害防御的需求不断增长,单纯的技术性防御措施已不能满足雷电灾害防御工作的需要,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气象部门围绕管理、研究、技术服务、监测预警等各个环节来提升雷电灾害监测预警和防护能力。

⑵建设目标

通过对全县范围雷电活动状况开展及时有效的监测,制作雷电灾害的短时预警和短期预报服务产品,为全社会提供雷电预警预报服务。

通过项目实施,对全县雷电灾害的实时定位水平误差将小于500米,可对重大雷电事件进行逐级警报,准确发布雷电要素逐日预报、周报。

通过提高雷电防护业务技术含量与管理水平,增强为全社会雷电防御工作服务的能力。

⑶建设内容

项目主要由雷电监测网、雷电灾害预警预报业务平台及雷电防护业务能力三项建设内容组成。

①雷电监测网。

依托“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应急”项目,利用覆盖全省的二维闪电定位网,连续实时地监测全县范围雷电活动的时间、空间和强度等信息。

②雷电灾害预警预报业务平台。

建立雷电灾害预警预报业务平台。

通过雷电预警预报技术和方法的开发,利用雷电监测产品以及卫星、雷达等观测资料,对雷电活动区域移动趋势、不同时段雷电发生概率、雷电灾害等级等进行预警预报,制作并提供雷电灾害临近预报、雷暴落区及强度短时预报。

充分利用气象灾害预警预报发布方式和渠道,在每年的雷雨季节,实时或定时向社会公众和特定对象发布雷电灾害预警预报信息。

③雷电防护业务能力建设。

根据我县气候及防雷安全装置现状,做好雷击灾害区划,并对公共设施、人员密集场所、化学危险品及易燃易爆场所等雷电防护重点单位和地区进行雷电防护安全风险评估,同时开展雷电事故调查取证、分析与鉴定工作。

建立雷电防护业务信息管理系统。

对常规年度防雷检测、建筑设计防雷审核和验收、雷电灾害鉴定、数据资料查询等实施信息化管理,形成规范的雷电防护业务运行机制。

台站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3.空中云水资源开发利用项目

⑴建设背景

XX县降雨时空不均,水资源结构性、季节性紧缺,人均、亩均水资源比较低,水资源也分布不均。

我县空中存在大量的未开发的水资源,降水潜力十分巨大。

研究表明,即使在干旱年份,空中水资源的增雨潜力也很巨大。

“十二五”期间省气象局和常德市政府共同投资开展了“常德市空中云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的建设。

基本建成云水资源监测预警系统和市级作业决策指挥中心,有力提高了全市空中云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决策指挥能力,增强了人影作业科技水平,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但是,该项目中硬件建设相对薄弱,专项资金到位率低,建设任务远没有完成,作业能力尤显不足。

通过加强空中云水资源开发利用基地的建设,进一步提高空中云水资源开发利用能力,为XX生态建设提供一流服务。

⑵建设目标

在“空中云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建设基础上,针对不同季节空中云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需求,进一步完善云水资源监测系统和指挥系统,实现人工增雨以抗旱为主向增加水资源和抗旱并重的转变。

⑶建设内容

项目依托“十二五”期间实施的“XX生产人工防雹工程”和本规划“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应急工程项目”,完善云水资源监测和县级作业指挥系统。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

①作业能力建设

A、作业装备。

购买五套人工增雨火箭系统。

配备两台车载人工增雨火箭发射车。

建设五个标准化作业炮点。

配备车载流动式小型雷达,小型测雨雷达,观测直径120KM,可探测区域内降水云层的方位、强度、含水量、移动方向及发生、发展、消亡过程。

应用于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系统的监测预报,能提高暴雨和强对流天气的监测预警能力。

特别是与火箭、高炮配合进行人工消雹和人工增雨作业能力减少盲目作业,提高作业效果。

B、冰雹预警系统。

利用雷达和卫星遥感资料分析冰雹发生发展机制,建立冰雹预警系统。

C、作业效果评估系统。

利用自动雨量站网、微波辐射计、多普勒天气雷达等监测产品建设作业效果评估系统。

②完善云水资源监测和县级作业指挥系统

A、完善云水资源监测系统。

在“十二五”“空中云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和“十三五”“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应急工程项目”建成的监测系统基础上,增加建设一套土壤墒情自动监测系统,加强空中云水资源和干旱监测能力。

B、完善县级作业指挥系统。

在“空中云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市级决策指挥系统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微波辐射计、新一代天气雷达、闪电定位系统等新建装备的监测产品,进一步完善县级作业指挥系统。

4.城镇人居环境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服务系统

⑴建设背景。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全球气候变暖的事实,城镇人居环境日趋恶化。

主要表现为:

一是企业用工需要,外来人口增多,使人口密度加大;二是随着县、镇两级各类工业园区的崛起,工业污染的日趋加重;三是气候变暖,重大气象灾害增多。

四是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化集聚式建设正拉开序幕,人居环境正引起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因此,加强城镇人居环境和极端天气气候文件的监测和预警,主动采取防范措施,对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⑵建设目标。

气候是人类活动最重要的环境条件。

在全县范围内选择X个镇(区)所在地安装自动气象站,监测极端天气和气候变化。

空气质量优劣直接关乎人们的身体健康。

分区域建立空气质量监测站。

研究和发布城镇气象要素预报,特别是各种气象灾害预报。

研究和发布城镇空气质量预报。

根据季节、气候和空气质量变化,研制和发布人性化的服务产品,例如:

晨练指数、晒衣指数、紫外线强度、穿衣指数、上下班天气、花粉浓度等。

⑶建设内容。

①建立X个自动环境监测站。

在XX镇、XX镇、XX镇、XX镇、XX水库库区、XX、XX开发区分别建立自动环境监测站。

监测大气悬浮颗粒,负离子浓度,CO、CO2浓度,酸雨,空气花粉密度等变化。

②研制和发布气象与环境变化预报服务产品。

研究和发布全县主要城镇精细化的气象预报和突发性气象预报。

研究和发布全县主要城镇空气质量预报。

研究和发布城镇居民日常工作与生活所需求的服务产品。

③建设气象与环境信息发布载体。

一是在全县各大主要城镇或社区安装电子显示屏,无偿字母游动气象与环境信息;二是建立短信发送平台和电话外呼服务。

④投资估算和进度安排。

建立X个自动环境监测站需要XXX万元;服务产品研制需要XX万元;信息发布载体需要XX万元。

总需投资XXX万元。

2016年到2018年完成气象与环境监测系统建设;2019年完成项目技术研究,并投入试用和完善;2020年完成信息发布载体建设。

5.台站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⑴建设背景

根据中国气象局业务技术体制改革和《未来十年全国基层气象台站建设标准》对基层台站建设的要求,统筹资源配置,积极争取社会多方支持。

坚持近期目标与远景目标相一致的原则,立足现在着眼长远,确保基层气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坚持能力建设与形象建设并举的原则,既重视基础业务服务和现代化能力建设,同时将形象建设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丰富气象事业的科技内涵,提升气象部门的科技形象。

⑵建设目标

要按照中国气象事业发展“一流装备、一流技术、一流人才、一流台站”的要求,推进XX县局院落环境改造,改善办公条件工作,建设具有先进水平的气象现代化体系,为XX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一流的气象服务。

XX县气象局要紧紧抓住中国气象局加强基层台站一流建设的契机,通过2-3年的努力,使台站建设在全省率先达到“四个一流”的标准。

⑶建设内容

①建设优美的工作环境。

制定台站建设规划。

台站建设整体规划遵循可持续发展和“高起点、高质量、高品位、高效益”的原则,并符合当地城市园林建设的要求,格调高雅,环境优美,个性突出,绿化、美化、亮化,因地制宜,体现部门特色。

②建设满足不同需求的公共气象服务平台。

建成气象预报服务平台,具备信息产品生成、质量评定、监控管理、可视化会商等功能,对上级指导产品获取及时,资料采集准确,预报产品加工处理集成化程度高,信息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