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379181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6.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9年秋四川省叙州区第一中学高一期末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客观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主观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提出的经济主题和议题非常契合当前世界的需要,可谓恰逢其‘时’”,知名智库欧亚问題研究所专家汉内斯•德凯泽如此评价。

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各国利益和命运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很多问題不再局限于一国内部,很多挑战也不再是一国之力所能应对。

因此,全球治理体现为一种秩序性追求,核心是如何在制度上摆脱集体行动的困境。

“世界那么大,问題那么多,国际社会期待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中国不能缺席。

”有人注意到,在法国近代的《人权宣言》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合国发布的《人权宣言》中,都引用了《论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论断。

事实上,无论是“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大同理想,还是讲信修睦、善待他人的平和禀性,在中国人的世界观念中,和谐共存是最基本的关犍词。

从“仁者爱人”“民惟邦本”“言必佶,行必果”到“君子喻于义”“和而不同”“出入相友,守望相助”,诸多中国百姓日用而不觉的处世之道,如同一股清流,为完善当前全球治理注入了新内涵,提供了新思路。

于强烈的纷争对抗中寻找共同点,引导各方换位思考,巧妙化解分歧,直到最终达成各方满意的结果——在不少国际观察人士眼中,不管是调解地区争端,还是倡导解决危机,中国人的方法总能“令人耳目一新”。

灵活、务实的解决方案背后,是中国对支配性、排他性思维的坚决摒弃,对和衷共济、合作共赢理念的坚定支持。

从“亚洲命运共同体”到“人类命运共同体”;指出“国家无论大小、强弱、贫富,都应该做和平的维护者和促进者,不能这边搭台、那边拆台,而应该相互补台、好戏连台”;在多个外交场合强调世界上的事情需要各国“商量着办”,主张在国际合作中“要注重利,更要注重义”……中国声音“荡涤着利己、功利的价值取向,弥合着对抗、冲突造成的鸿沟”。

今天的中国,早已是全球各种重大场合的“主人”,有中国与没有中国,世界的风景确实不一样。

从建立亚投行到创设金砖银行,从举办APEC会议到主办二十国集团峰会,针对重大跨国性和全球性挑战日益增多的现状,中国以前所未有的信心和力量,不断为完善全球治理体制机制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同时,中国也用自身经历告诉世界:

一张公平公正的“圆桌”往往更重要。

世界发展不应单峰耸立,更不应有孤岛。

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只有“每一朵浪花有它的精彩”,彼此声浪相助,才能形成滚滚发展的春潮。

中国愿为全球治理搭台铺路,为世界各国和人民谋求实实在在的好处。

(《人民日报:

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了应对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国提出了相关的经济主题和议题,展现了中国智慧。

B.世界各国利益和命运息息相关,各国之间的关系唇亡齿寒,因而中国声音就显得尤为重要。

C.“四海之内皆兄弟”“和而不同”的大同理想和处世之道,其实质是和谐共存的理念。

D.中国百姓日用而不觉的处世之道,是解决当前世界诸多问题的最有效的办法,值得推广。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一段汉内斯.德凯泽的评价,也是后文“中国方案”“中国智慧”的体现。

B.文章第二段指出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关系以及面临的共同问题,是后文立论的基础。

C.两个《人权宣言》都引用《论语》的论断,是为了说明中国智慧已经广泛运用于国际社会。

D.文章结尾,用“浪花”作比,再次重申了世界发展中和衷共济、合作共贏的理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世界各国人民要想获得幸福,拥有和平,仅仅依靠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是不够的。

B.运用“相互补台”“商量着办”的中国智慧就能解决好中东等地区争端和危机,实现和平。

C.“国际合作中要注重利,更重注重义”的中国方案,可能是论语中儒家思想的借鉴。

D.事实证明,经济化全球浪潮中,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机制做出了贡献。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4-6题。

材料一

 数据统计显示,全世界垃圾年均增长速度为8.42%,而中国垃圾增长速度超过了10%。

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累积堆存量已达70亿吨。

目前,全国已有2/3的大中城市陷入垃圾包围之中,且有1/4的城市已没有合适场所堆放垃圾。

 内外广泛采用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有卫生填埋、焚烧发电等。

其中,继传统的卫生填埋之后,考虑到垃圾增量、土地资源紧张、循环利用等因素,不少国家开始加大焚烧发电的规划。

从20世纪70年代起,一些发达国家便着手通过焚烧垃圾来发电。

据统计,目前日本、丹麦、瑞士等国家的生活垃圾焚烧率达到70%—80%。

受技术和工艺制约,焚烧垃圾发电时产生的有毒废气如果得不到有效处理,将严重威胁居民生命健康,这也是居民担忧并导致焚烧厂建设受阻的原因。

另外,垃圾发电原理是将纸张、塑料、菜叶等生活垃圾经过分拣、干燥等工序处理后,进行高温焚烧,将焚烧中产生的热能转化为高温蒸汽,推动汽轮发电机发电,发电所需助燃物量大。

世界上采用垃圾焚烧的城市中约有一半城市没有做到垃圾完全分类。

给垃圾分类是解决垃圾问题的有效手段,也是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的通行做法。

在我国,垃圾分类仍然存在很大困难。

一方面,巨型垃圾场内建筑垃圾与生活垃圾混倒,没有进行必要的分类,使垃圾处理难度加大;另一方面,民间自发的拾荒大军,虽在一定程度上变废品为资源,但大多是无照经营,缺乏规范和检验,使垃圾在捡拾、收集、运输、加工过程中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

(取材于霍文琦《直击城市垃圾之困》)

材料二

 构成“传统垃圾”的物质大多是大自然在自身的漫长演化中产生出来的,来于自然,也容易回到自然,所以传统垃圾即使存在问题,也是局部的、缓慢的;构成现代垃圾的物质则大多是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制造出来的,这些物质在自然界缺少与之对应的微生物,难以降解。

因而,垃圾问题以及与之相关的污染问题、环境问题、生态问题,是科技广泛应用的结果。

 近年来,垃圾问题全面爆发,频频成为新闻头条。

这表明工业文明的惯性过于强大,及时转向生态文明,人类文明或许才能得以延续。

生态文明不可能是工业文明的简单延续,而是超越工业文明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

生态文明的建设要具备两个前提:

一是要对工业文明进行全面批判,二是要从各个传统文明中汲取滋养。

很多非政府环境组织成员联合成立了国际性的“零废弃联盟”,在全球范围内推广“零废弃”理念,以减少垃圾的产生。

(取材于田松《在生态文明形态下解决垃圾痼疾》)

材料三

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起,发达国家为提高综合经济效益、避免环境污染而以生态理念为基础,重新规划产业发展,提出了新型的循环经济发展思路。

垃圾中的大多数成分是可以利用的资源,垃圾减量化的目标应放在综合利用上:

即先把垃圾分类,再将不同类别的垃圾利用起来,形成再生资源。

分开就是资源,混合就是垃圾。

当前严峻的环境危机迫使人们对垃圾处理展开一场更加深入的绿色革命。

用循环经济的思维对垃圾进行综合利用,使垃圾资源化,生产再生产品,才是垃圾处理的必然趋势。

  垃圾危机也可变成商机。

据有关报道,德国一些企业能提供从收集、运输到再利用的服务,营业额丰厚;瑞士环保产业拥有欧洲最先进和最高效的垃圾再循环处理系统,进口国外的垃圾,经回收处理后,赚取高额回报。

这让我们看到垃圾处理的一线曙光。

(取材于赵章元《用循环经济思维处理垃圾》)

4.下列对材料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数据统计显示,中国垃圾增长速度过快,城市生活垃圾累积堆存量极高,不少城市垃圾围城。

B.基于垃圾增量、土地资源紧张、循环利用等方面的思考,一些发达国家通过焚烧垃圾来发电。

C.焚烧垃圾发电对技术要求很高,产生的有毒废气威胁居民生命健康,是发达国家的无奈选择。

D.在发达国家通行的垃圾分类法,出于种种原因在我国存在着很大的困难,并不能够很好地实施。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工业文明造成垃圾问题全面爆发,超越工业文明的新的文明状态——生态文明或许可以使人类文明得以延续。

B.很多政府联手成立了“零废弃联盟”,在全球范围内推广“零废弃”理念,批判工业文明,减少垃圾的产生。

C.垃圾减量化的目标应放在综合利用上:

即先把垃圾分类,再将不同类别的垃圾利用起来,形成再生资源。

在我国,垃圾分类仍然存在很大困难。

D.德国一些企业能提供从收集、运输到再利用的服务,营业额丰厚;瑞士环保产业把回收的垃圾经再循环处理系统处理后,赚取高额回报。

垃圾危机也可变成商机。

6.请结合三则材料,简要概述解决城市垃圾之困的主要办法。

(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手艺

孙如静

老罗头从县城回来了。

前些日子,他总觉得日子过得不太顺心,像是缺少些什么东西。

按理来说,儿子当上了副县长,儿媳妇刚生了一个大胖小子,日子一天天好过了,可自己为什么总是乐不起来呢?

一天,他无意中看到家里有一个漏水的盆子,他举起盆子,一线阳光透过小孔落在他昏暗的眼睛里,多么熟悉的动作,多么熟悉的感觉啊。

老罗头终于明白自己为什么总是乐不起来了,他怀念自己的手艺——补锅。

晚上,老罗头连夜收拾包袱,他恨不得长出翅膀飞回老家。

终于回到老房子,老物件还在,老罗头简单地收拾一下,中午时分,就在门口架起了火炉,抽起大风箱,清清嗓子大声喊,“补锅啰——,补锅啰——”。

这两嗓子把隔壁的长河老爷子喊出来了,老爷子一看到老罗头,顿时脸上乐开了花。

来到老罗头的小摊前,咣当一声,好家伙,几个盘子,一个水壶,两口铝锅,全撂了下来。

老爷子笑着说,老伙计,你不在的这几年,我把家里漏水的锅碗瓢盆都攒起来了,就等着你的大风箱再抽气了。

一声老伙计,让老罗头听着心里暖暖的。

老罗头使劲地抽了抽大风箱,火炉伸出长长的舌头,火舌欢快地舔着黑黑的锅底,老罗头将碎的铁锅片放进一只小小的坩蜗,再把坩埚埋进火炉中间,等了许久,铁锅片熔化成红通通的铁水,他迅速舀出铁水,倒在一块柔软的、圆圆的毡子上,晃了几圈,铁水就变成了一粒圆圆的金属球,然后把金属球对准盘子的漏洞,轻轻一挤,用力一压,漏洞瞬间消失了。

接下来是进一步验证,用补好的盘子舀上半勺水,高高举起,“看,滴水不漏!

”老罗头得意地说。

长河老爷子说“老罗头,几年不见,看来你的手艺还够火候哦。

”老罗头拍拍胸脯说:

“功夫在这里,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不能丢啊!

老罗头每天从大清早坐到傍晚,路人就像一阵风一样从他眼前飘过。

除了长河老爷子和几个老伙计偶尔来陪他说说话以外,几乎没有人在他小摊上停留。

当年老罗头的手艺可是个绝活啊,多少人想拜师学艺呢。

看着满脸愁容的老罗头,长河老爷子叹了口气说:

“现在人家都用电饭锅、高压锅、电磁炉了,那些家用电器五花八门的,哪还用得着我们那个年代的大铁锅啊。

哎,也只有我们这些老家伙们喜欢那股烟火味了。

”这番感慨让老罗头心里有了郁结,没两天,竟然病倒了。

这下可把他的儿子急坏了,心想,老头子不跟着自己好好享福,一个人跑回老家瞎折腾,把自己折腾到医院来了。

住了几天医院,找不到病因,却也不见好转。

最后,还是长河老爷子说了一句:

“你爸这是心病,心病还要心药医啊。

”儿子吩咐一声,手下人立刻到镇上各家各户,到废品收购站去搜索,去收购,很快给老罗头找来了活。

听说有人找他补锅,老罗头腾的一下从病床上坐起来,病全好了。

一只小火炉,一个大风箱,老罗头的补锅小摊又开张了。

原以为一切恢复了平静。

没想到有好事者在闲聊中提到,老罗头补的锅都是他儿子高价收购来的。

偏偏这些闲聊又被老罗头听到了。

这消息如同晴天霹雳,一阵急火攻心,老罗彻底倒下了。

老罗头临终前,给儿子留下一句话,不要把我放到那些坛子罐子里,要把我放到补好的锅里,那里暖和。

7.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对老罗头补锅的过程描写详实、细腻,这既表明了老罗头技艺的娴熟,又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

B.听了长河老爷子对时代的感慨,老罗头心有郁结并病倒,可见老罗头执着念旧,无法面对自己的手艺将逐渐被淘汰的现状。

C.从当年“多少人想拜师学艺”到如今“几乎没有人在他的小摊前停留”,鲜明的对比,巨大的落差,表明了时代变迁的必然。

D.儿子收购铁锅为老罗头治病本是尽孝,却由于好事者的闲聊,老罗头急火攻心一命呜呼,小说借此表明了人言可畏。

8.文章写儿子收购铁锅为老罗头治病这一情节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作答。

(6分)

9.小说以“手艺”命名有什么好处?

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崔郾,字广略,姿仪伟秀,人望而慕之,然不可狎也。

中进士第,补集贤校书郎。

累迁吏部员外郎,下不敢欺,每拟吏,亲挟格,褒黜必当,寒远无留才。

三迁谏议大夫。

穆宗立,荒于游畋,内酣荡,昕曙不能朝。

郾进曰:

“十一圣①之功德,四海之大,万国之众,其治其乱,系于陛下。

自山以东百城,地千里,昨日得之,今日失之。

西望戎垒,距宗庙十舍,百姓憔悴,畜积无有。

愿陛下亲政事以幸天下。

”帝动容慰谢,迁给事中。

敬宗嗣位,拜翰林侍讲学士,旋进中书舍人,谢曰:

“陛下使臣待讲,历半岁,不一问经义。

臣无功,不足副厚恩。

”帝惭曰:

“朕少间当请益。

”高釴适在旁,因言:

“陛下乐善而无所咨询,天下之人不知有向儒意。

”帝重咎谢,咸赐锦、币。

郾与高重类《六经》要言为十篇,上之,以便观省。

迁礼部侍郎,出为虢州观察使。

先是,上供财乏,则夺吏奉助输,岁率八十万。

郾曰:

“吏不能赡私,安暇恤民?

吾不能独治,安得自封?

”即以府常费代之。

又诏赋粟输太仓者,岁数万石,民困于输,则又辇而致之河。

郾乃旁流为大敖②受粟,窦而注诸艚。

民悦,忘输之劳。

改鄂、岳等州观察使。

自蔡人叛,鄂、岳常苦兵,江湖盗贼显行。

郾修治铠仗,造蒙冲,驶追穷蹑,上下千里,岁中悉捕平。

又观察浙西,迁检校礼部尚书,卒于宫。

赠吏部尚书,谥曰德。

郾不藏资,有辄周给亲旧,为治其昏丧。

居家怡然,不训子弟,子弟自化。

室处痺漏,无步庑,至霖淖,则客盖而屐以就外位。

治虢以宽,经月不答一人。

及莅鄂,则严法峻诛,一不贷。

或问其故曰陕土瘠而民劳吾抚之不暇犹恐其扰鄂土沃民剽杂以夷俗非用威莫能治政所以贵知变者也闻者服焉。

(节选自《新唐书·崔郾传》)

(注释)①十一圣:

穆宗之前的十一个皇帝。

②敖:

通“廒”,储存粮食的仓库。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或问其故曰/陕土瘠而民劳/吾抚之/不暇犹恐其扰鄂/土沃民剽/杂以夷俗/非用威莫能治/政所以贵知变者也/

B.或问其故/曰/陕土瘠而民劳/吾抚之不暇/犹恐其扰/鄂土沃民剽/杂以夷俗/非用威莫能治/政所以贵知变者也/

C.或问其故/曰/陕土瘠而民劳/吾抚之不暇/犹恐其扰鄂/土沃民剽/杂以夷俗/非用威莫能治政/所以贵知变者也/

D.或问其故曰/陕土瘠而民劳/吾抚之/不暇犹恐其扰/鄂土沃民剽/杂以夷俗/非用威莫能治政/所以贵知变者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舍,古时行军以三十里为一舍,如退避三舍;军队住一宿也叫舍。

B.《六经》,指《诗经》《尚书》《礼记》《论语》《周易》和《春秋》六部经书。

C.礼部,古代的官署,隋唐起为六部之一,掌管礼仪、祭祀、学校等事宜。

D.赠,古代皇帝给已死的官吏及其亲属加封。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崔郾忠于职守,严格要求官员。

他在吏部任职,亲自考查官员,注重选拔人才;在虢州为官,对下属官吏不赡养父母、不体恤百姓的行为给予了严厉批评。

B.崔郾为人耿直,善于劝谏皇帝。

他从祖上基业、国家安危和百姓生计的角度直谏穆宗勤于朝政,后委婉劝谏敬宗习读儒家经典,他的建议都被采纳。

C.崔郾推行善政,体恤百姓疾苦。

他在虢州修建粮仓和运粮通道,免去了百姓长途运粮之苦;在鄂州、岳州整治军务,消除了老百姓所受的盗匪之患。

D.崔郾居室简陋,关心亲朋故友。

他的房屋低湿,又没有走廊,客人在雨天只能站在屋外;他不积蓄钱财,经常周济亲朋好友,供他们办理婚丧大事。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陛下使臣侍讲,历半岁不一问经义。

臣无功,不足副厚恩。

(2)治虢以宽,经月不笞一人。

及莅鄂,则严法峻诛,一不贷。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14-15小题。

送李录事兄归襄邓

刘长卿

十年多难与君同,几处移家逐转蓬。

白首相逢征战后,青春已过乱离中。

行人杳杳看西月,归马萧萧向北风。

汉水楚云千万里,天涯此别恨无穷。

14.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第一句叙述了十年间自己的境遇与朋友李录事相同,均是人生艰难,从而将深沉的感慨寓于其中,令人伤感。

B.首联第二句中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用遇风飞转的蓬草形象写出自己漂泊无定的生活,隐含着羁旅中漂泊不定的苦味。

C.颈联中“归马”照应题目中朋友归襄邓之事,“杳杳”“萧萧”两个叠音词使音节产生了音乐美,渲染了欢快的气氛。

D.尾联写两人分别后相距千万里,所以离别的时候有无尽的伤感,照应了题中的“送”,惜别之意尽显。

15.全诗抒发了哪些思想感情?

请简要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___________,子无良媒,___________,秋以为期。

(《诗经·氓》)

(2)还顾望旧乡,___________。

(《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

(3)___________,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

唯有杜康。

(曹操《短歌行》)

(4)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___________,天下归心。

(曹操《短歌行》)

(5)___________,池鱼思故渊。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毋庸多言,经济发展、社会包容开放,包括审美在内的价值取向日趋多元。

这是一个大国民族该有的样子,自古如此。

遥想大唐盛世,伴随着大漠风沙驼铃悠扬,自从胡人带来与古老中华民族不同的西域的审美,并没有被盛唐子民一棒子打死,也没有因此被骂得狗血淋头,的宏大气量造就长安千年不朽的传奇。

威仪并未因浓妆艳抹而减损一分,自信并未因奇装异服而消减一厘。

社会发展带来了生活的,也带来许多“不那么美好”的事情:

广泛的竞争带来践踏信任的,“别人家孩子”无处不在的进步让人时常陷入焦虑,个别人欲望膨胀带来的罪恶被无限放大,让人和人之间时常保持戒心……中国在经济快速腾飞的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负面情绪。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望体现在哪儿?

(),追捧极致美、纯粹美的价值取向恰恰体现了这种寄托。

喜欢“娘炮”,本质上和若干年前追捧《心灵鸡汤》,人人订阅《读者》一个样。

但今天,更应该支持和提倡的是阳刚和血气。

扭扭捏捏的精致男人能否带来危机意识让大家存疑,阳刚和血性,直面危机更能给人以的信心。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伴随着大漠风沙驼铃悠扬,胡人从西域带来不同于中华民族古老的审美,他们并没有被盛唐子民一棍子打死。

B.伴随着大漠风沙驼铃悠扬,胡人从西域带来的与中华民族不同的审美,并没有被盛唐子民一棍子打死。

C.伴随着大漠风沙驼铃悠扬,胡人带来与古老中华民族不同的西域审美,他们并没有被盛唐子民一棍子打死。

D.伴随着大漠风沙驼铃悠扬,胡人自西域带来与古老中华民族不同的审美,他们并没有被盛唐子民一棍子打死。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海纳百川日新月异钩心斗角非我莫属

B.兼容并蓄突飞猛进尔虞我诈非我莫属

C.海纳百川日新月异尔虞我诈舍我其谁

D.兼容并蓄突飞猛进钩心斗角舍我其谁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一方面是需要改变现实的“不美好”,另一方面是内心需要“美好”来寄托

B.体现在内心需要“美好”来寄托,也体现在需要改变现实的“不美好”

C.体现在需要改变现实的“不美好”,也体现在内心需要“美好”来寄托

D.体现在需要改变现实的“不美好”,另一方面是需要寄托内心的“美好”

20.下面是承德中学文学社社长给该校校长写的一封信,其中有五处在表达上不妥当,请找出

来并改正。

(5分)

尊敬的程校长:

您好!

我是敝校星云文学社的社长,我社想出版一本名为《放飞梦想》的书。

这本书收录了我社同学的102篇大作,是我们文学社成员智慧的结晶。

请您在抽出时间拜读,为这本书写一篇序言。

您是著名的教育家,能得到您的鼎力相助,我社一定会蓬荜生辉。

希望您能同意,在此敬谢不敏!

祝您工作顺利!

承德中学星云文学社

2018年5月6日

(1)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

21.你读过下列文学作品吗?

请梳理你的阅读记忆,填写下列表格。

(6分)

作家姓名 

 作品名称 

 作品的思想精髓 (主题)

  《雷雨》

 ②

 ③

《高老头》

 ④

 ⑤

《哈姆雷特》

 ⑥

四、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埃尔温.薛定愕,奥地利人,是193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他小时候表现出过人的才智,不仅喜欢数学、物理,也喜欢古代语言和德国诗歌,还热衷于徒步和登山。

他的母亲担心他的精力过于分散,其父亲却说:

“没关系,喜欢什么就去学什么吧。

”虽然最终他将重心放在量子力学上,但是他广博的知识,让他从另一个次元上拓展了思路和眼界。

请根据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9年秋四川省叙州区第一中学高一期末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答案

1.C2.C3.B4.C5.B

6.①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焚烧发电,变废为宝;

②建立生态文明,倡导“零废弃”理念,减少垃圾产生;

③用循环经济模式处理垃圾问题,使垃圾资源化。

7.D

8.①表现儿子的孝顺②凸显老罗头嗜手艺如生命的形象。

③推动了老罗头在儿子收购铁锅后病好这一情节的发展,同时为老罗头得知真相而倒下埋下伏笔,使文章更有波澜。

9.①凸显人物形象。

老罗头是民间手艺人,手艺是他一生的寄托,技艺高超、坚守手艺是老罗头最大的特点。

②统领全文(或:

以“手艺”为线索),使情节更加集中。

小说主要围绕老罗头补锅手艺在时代变迁中受到冷落的现实展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