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作业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365433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2.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遗传学作业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遗传学作业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遗传学作业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遗传学作业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遗传学作业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遗传学作业答案.docx

《遗传学作业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遗传学作业答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遗传学作业答案.docx

遗传学作业答案

遗传学作业答案

第一次作业

1、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别在哪里?

从遗传学角度来看,这两种分裂各有什么意义?

答: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别列于:

有丝分裂发生在所有正在生长着的组织中从合子阶段开始,继续到个体的整个生活周期无联会,无交叉和互换使姊妹染色体分离的均等分裂每个周期产生两个子细胞,产物的遗传成分相同子细胞的染色体数与母细胞相同;减数分裂只发生在有性繁殖组织中高等生物限于成熟个体,分裂产生四个细胞产物(配子或孢子)产物的遗传成分不同,是父本和母本染色体的不同组合为母细胞的一半。

有丝分裂的遗传意义:

首先:

核内每个染色体,准确地复制分裂为二,为形成的两个子细胞在遗传组成上与母细胞完全一样提供了基础。

其次,复制的各对染色体有规则而均匀地分配到两个子细胞的核中从而使两个子细胞与母细胞具有同样质量和数量的染色体。

减数分裂的遗传学意义:

首先,减数分裂后形成的四个子细胞,发育为雌性细胞或雄性细胞,各具有半数的染色体(n)雌雄性细胞受精结合为合子,受精卵(合子),又恢复为全数的染色体2n。

保证了亲代与子代间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性,为后代的正常发育和性状遗传提供了物质基础,保证了物种相对的稳定性。

其次,各对染色体中的两个成员在后期I分向两极是随机的,即一对染色体的分离与任何另一对染体的分离不发生关联,各个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均可能自由组合在一个子细胞里,n对染色体,就可能有2n种自由组合方式。

2、两对显性基因间的相互作用与修饰中,下列情形下F2的比例分别是:

共上位9:

3:

3:

1;等上位15:

1;隐性上位9:

3:

4;互补效应9:

7;抑制效应13:

3。

(补充内容)3、(谁)摩尔根于1910年创立了连锁定律并证实了基因在染色体上以直线方式排列。

提出了遗传的染色体理论。

4、1951年(谁)BarbaraMcClintock或McClintock(麦克林托克巴巴拉)在玉米中了发现跳跃基因

5、谁提出了一个基因一个酶假说?

BeadleandTatum

3.计算题

h2B=(VF2-(Vp1+Vp2+VF1)/3)/VF2×100%

=34.37/40.35×100%=85.18%

h2N=(2VF2-(VB1+VB2))/VF2×100%

=29.06/40.35×100%=72.02%

 

2.在番茄中,圆形(O)对长形(o)是显性,单一花序(S)对复状花序(s)是显性。

这两对基因是连锁的,现有一杂交Os/oS×os/os,得到下面4种植株:

  圆形、单一花序(OS)23

  长形、单一花序(oS)83

  圆形、复状花序(Os)85

  长形、复状花序(os)19

(1)O—s间的交换值是多少?

(2)根据上一题求得的O—S间的交换值,你预期杂交结果,下一代4种表型的比例如何?

解:

在这一杂交中,圆形、单一花序(OS)和长形、复状花序(os)为重组型,故O—s间的交换值为:

20%

即4种表型的比例为:

圆形、单一花序(51%),圆形、复状花序(24%),

长形、单一花序(24%),长形、复状花序(1%)。

第二次作业

1.什么是同源多倍体和异源多倍体?

请各举一例说明其在育种上的应用。

答:

同源多倍体:

增加的染色体组来自同一物种,一般是由二倍体的染色体直接加倍形成,例如同源三倍体的无子西瓜,是利用它的高度不育性;同源多倍体甜菜含糖量高等;异源多倍体:

增加的染色体组来自不同物种,一般是由不同种属间的杂交种染色体加倍形成的,例如异源八倍体小黑麦;白菜和甘蓝杂交得到的白蓝等。

 

2.写出下列生物的染色体数(条)。

人类体细胞

水稻叶

烟草细胞

豌豆花粉

大麦配子细胞

46

24

48

7

14

(补充)水稻的正常的孢子体组织,染色体数目是12对,问下列各组织的染色体数目是多少条?

 

(1)胚乳;

(2)花粉管的管核;(3)叶;(4)根端;(5)种子的胚;

答;

(1)36;

(2)12;(3)24;(4)24;(5)24;

人类细胞

水稻

洋葱

雄蜜蜂精子

大麦

46

24

16

16

14

豌豆

人类的精子

水稻胚乳

玉米花粉

小麦叶

蜜蜂雌()雄()

14

23

36

10

42

蜜蜂雌(32)雄(16)

3.同源三倍体在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联会与分离是怎样的?

如某生物体含有3n个染色体,最终产生可育配子的比率是多少?

答:

同源三倍体在减数分裂前期或形成一个三价体,或形成一个二价体和一个单价体,无论何种配对方式,最后都是一条染色体走向一极,另两条走向一极。

最终形成可育配子的比率为(1/2)n-1。

 

4.试论述孟德尔植物杂交试验成功的因素是什么?

答:

(1)选用适当的研究材料:

豌豆:

自花授粉,闭花授粉(天然纯合的纯种);相对性状差异明显;(从22个初选性状中)选择7个单位性状正好分别位于7对同源染色体上;易于种植和进行人工授粉(杂交)操作,豆粒成熟后留在豆荚中,便于计数。

(2)严格的试验方法与正确的试验结果统计与分析方法:

试验方法:

有目的的试验设计、足够大的试验群体等;统计分析方法:

按系谱进行考察记载、进行归类统计并计算其类型间的比例(坚实的数理科学基础)。

(3)独特的思维方式:

由简到繁、先易后难,高度的抽象思维能力,“假设—推理—论证”科学思维方法的充分应用。

第三次作业

思考题:

试说明有关植物雄性不育的“三系”之间的关系?

答:

植物雄性不育的“三系”有以下关系:

①在一个隔离区内,不育系与保持系相间种植,不育系接受保持系的花粉,所结种子为不育系种子,保持系自交所结种子为保持系种子;②在另一个隔离区内,不育系与恢复相间种植,不育系接受恢复系的花粉结出雄性可育的用于生产的杂交种,而恢复系自交所结种子为恢复系种子。

1、简述显性突变与隐性突变的表现与检出特点,并用图解表示。

答:

显性突变的表现隐性突变的表现

M0ddDD

M1DdDd

M2DDDdddDDDddd

M3DDDDDddddd

 

2、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别在哪里?

从遗传学角度来看,这两种分裂各有什么意义?

3、试比较F′、F+、F-和Hfr的关系。

答:

F+指含有F因子且F因子游离于宿主染色体外的细菌;F-指不含有F因子的细菌;Hfr指F因子已整合到宿主染色体上的菌株;F΄指带有宿主染色体基因的F因子。

其中F′、F+和Hfr均可接合F-菌株,只是F′带有原来宿主的染色体基因,可高效转移所带宿主的染色体基因,并使F-菌株变为F+菌株;Hfr可高效转移宿主的染色体基因组,但很难让F-菌株变为F+菌株;F+转移宿主的染色体基因的频率最低,但能使F-菌株变为F+菌株。

4、哺乳动物中,雌雄比例大致接近1∶1,怎样解释?

答:

以人类为例。

人类男性性染色体XY,女性性染色体为XX。

男性可产生含X和Y染色体的两类数目相等的配子,而女性只产生一种含X染色体的配子。

精卵配子结合后产生含XY和XX两类比例相同的合子,分别发育成男性和女性。

因此,男女性比近于1:

1。

 

5、计算题

(1).根据下表数据,试计算水稻穗子长度的广义遗传率和狭义遗传率。

世代

调查株数

平均数

方差

标准差

P1

60

6.632

0.665

0.816

P2

62

16.802

3.561

1.887

F1

83

12.116

2.309

1.519

F2

230

12.888

5.074

2.252

B1

65

7.107

3.280

1.811

B2

63

7.389

2.920

1.709

答:

广义遗传率为57%;狭义遗传率为77.8%)

 

(2).在番茄中,圆形(O)对长形(o)是显性,单一花序(S)对复状花序(s)是显性。

这两对基因是连锁的,现有一杂交Os/oS×os/os,得到下面4种植株:

  圆形、单一花序(OS)23

  长形、单一花序(oS)83

  圆形、复状花序(Os)85

  长形、复状花序(os)19

(1)O—s间的交换值是多少?

(2)根据上一题求得的O—S间的交换值,你预期杂交结果,下一代4种表型的比例如何?

第四次作业

1、试以乳糖操纵子为例简要说明原核类基因表达的调控

答:

原核类基因表达的调控主要是在转录水平上,以JacobMonod1961的操纵子学说进行解释。

乳糖操纵子的3个结构基因分别为半乳糖苷酶lacZ,半乳糖苷透膜酶lacY和乙酰转移酶lacA。

说明调节基因R,启动基因P和操纵基因O三者的作用关系:

当诱导物不存在时,调节基因产生的阻遏物跟操纵基因结合,RNA聚合酶与启动基因的结合受到干扰,结构基因停止转录。

当诱导物存在时,诱导物跟阻遏物结合,操纵基因开放,RNA聚合酶结合到启动基因上,3个结构基因作为一个单位转录,乳糖代谢所需要的3种酶合成。

2、水稻中有芒对无芒是显性,抗稻瘟病是显性,它们的控制基因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且都是单基因控制,现以有芒抗病的纯合品种和无芒感病的纯合品种杂交,希望得到稳定的无芒抗病品系,问:

(1)所需的表现型在第几代开始出现?

占多大比例?

到第几代才能予以肯定?

(2)希望在F3获得100个无芒抗病的稳定株系,F2最少应种多少株?

F2最少应选多少株?

答:

(1)、F2出现,占3/16,F3才能予以肯定。

(2)、F2最少应种1600株,F2最少应选300株。

3、蚕豆的体细胞是12个染色体,也就是6对同源染色体(6个来自父本,6个来自母本)。

在减数分裂时,来自父本的6个染色体同时进入一个配子的概率应为多少?

答:

因为在减数分裂时,来自父本或母本的某一条染色体进入某个配子的概率是1/2,则6个完全来自父本或母本的染色体同时进入一个配子的概率应为(1/2)6=1/64。

4、在杂合体ABD/abd中,基因排列顺序是A-B-D,假定A-B间的重组值为20%,B-D间的重组值为10%。

如符合系数为0时,该杂合体产生的配子类型和各类配子的比例如何?

答:

产生的配子类型有:

ABDabdAbdaBDABdabDAbDaBd

符合系数=0时,的配子比例:

353510105500

5、在番茄中,基因O、P、S位于第二染色体上。

这3对基因均杂合的个体与三隐性个体测交,结果如下:

(1)这3个基因在第2染色体上的顺序如何?

(2)这些基因间的遗传距离是多少?

(3)符合系数是多少?

测交后代表现型

测交后代个体数

+ + +

73

+ +  s

348

+  p +

2

+  p  s

96

o  + +

110

o  +  s

2

o   p +

306

o   p  s

63

 合计

1000

答:

(1)++s和op+为亲本型,+p+和o+s为双交换型,o的相对位置发生了变化,说明基因o的位置位于p和s之间,即3个基因的顺序为:

pos.

(2)o与s之间的重组率为

o与p之间的重组率为

s与p之间的重组率为

(3)实际双交换率为

理论双交换率为0.14×0.21=0.0294

符合系数为

0.136

6、何谓“纯系学说”?

为什么说“纯系”是相对的?

答:

约翰逊把这种自花授粉的一个植株的自交后代称为纯系。

严格自花授粉作物,由基因型纯合的个体自交产生的后代群体的基因型也是纯合的。

在一个自花授粉植物的天然混杂群体中,通过选择可以分离出许多纯系,在混杂群体中进行选择是有效的;纯系间的显著差异是稳定遗传的;纯系内的差异是不遗传的,因而选择是无效的。

但是,所谓纯系学也是相对的。

首先,纯系概念是建立在单一性状基础上的,若从生物整体来看,完全纯合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其次,自然界中绝对的自花授粉也几乎是没有的,由于种种影响因素,总会出现某种天然杂交,导致基因重组。

另外,自发突变也会改变基因的纯合。

故此,所谓“纯”只是相对的、局部的和暂时的,对于非自交繁殖的动物更是如此。

补充:

孟德尔分离比例实现的条件有哪些?

答:

研究的生物体必须是二倍体(体内染色体成对存在),并且所研究的相对性状差异明显。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形成的各种配子数目相等,或接近相等;不同类型的配子具有同等的生活力;受精时各种雌雄配子均能以均等的机会相互自由结合。

受精后不同基因型的合子及由合子发育的个体具有同样或大致同样的存活率。

显性是完全的,也就是说C对c是完全显性的。

孟德尔遗传分析方法的特点:

答:

严格选材:

从豆科植物中选择了自花授粉且是闭花授粉的豌豆作为杂交试验的材料。

精心设计:

1)、采取单因子分析法。

2)、定量分析法。

3)、首创了测交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