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定稿经典诵读《论语》下册.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361993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X 页数:66 大小:2.0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word版定稿经典诵读《论语》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完整word版定稿经典诵读《论语》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完整word版定稿经典诵读《论语》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完整word版定稿经典诵读《论语》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完整word版定稿经典诵读《论语》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word版定稿经典诵读《论语》下册.docx

《完整word版定稿经典诵读《论语》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word版定稿经典诵读《论语》下册.docx(6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整word版定稿经典诵读《论语》下册.docx

完整word版定稿经典诵读《论语》下册

《论语》简介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他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

  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讨论。

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

东汉列为“七经”之一,(七经:

《诗》《书》《礼》《易》《春秋》《论语》《孝经》)。

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

《论语》的基本思想也就是孔子的基本思想。

孔子的政治思想是保守的,哲学思想是唯心的。

但是,社会的发展,各种现实的原因,对他也不无影响。

《论语》也记下了他思想中一些有积极意义的东西,例如薄赋敛、举贤才、节用、爱人、使民以时、有教无类、不信鬼神等。

尤其是他的教育经验、学习经验、写作经验、生活经验和诗论,更值得我们重视。

《论语》在文学史上颇有影响。

它的文学性主要是语言富于形象,往往用极简练的言词写出人物的神情语态和性格特征。

《论语》作为孔子及门人的言行集,内容十分广泛,多半涉及人类社会生活问题,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到过重大影响.即使今天处在改革开放、经济腾飞、文化发展的时代大潮中,《论语》中的许多思想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时代价值。

同学们,新学期开始了,让我们一起走进经典诵读。

第一课

论语·里仁(四)

导读:

君子和小人究竟有什么地方是不一样的?

那么,怎样做是君子,小人又是怎样做的?

这篇内容将会给我们答案。

子曰: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字词注解

游:

离家出游,主要指游学、游宦。

方:

方向,方位.

古文今读

孔子说:

“父母在活着时,不要远离家乡,如果非要远走时,一定要留下准确的地址。

 

子曰: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字词注解

惧:

忧惧,担心。

古文今读

孔子说:

“父母的年龄不能不知道.一方面因长寿而欢喜,一方面因年高而担忧。

"

 

拓展阅读

羊羔跪乳

很早以前,一只母羊生了一只小羊羔.羊妈妈非常疼爱小羊,晚上睡觉让它依偎在身边,用身体暖着小羊,让小羊睡得又熟又香.白天吃草,又把小羊带在身边,形影不离.

一次,羊妈妈正在喂小羊吃奶,一只母鸡走过来说:

“羊妈妈,近来你瘦了很多。

吃上的东西都让小羊咂了去。

你看我,从来不管小鸡们的吃喝,全由它们自己去扑闹哩。

”羊妈妈讨厌母鸡的话,就不客气地对它说:

“你多嘴多舌搬弄是非,到头来犯下拧脖子的死罪,还得挨一刀,对你有啥好处?

”气走母鸡后,小羊说:

“妈妈,您对我这样疼爱,我怎样才能报答您的养育之恩呢?

"羊妈妈说:

“我什么也不要你报答,只要你有这一片孝心,妈妈就心满意足了.”小羊听后,不觉下泪,“扑通"跪倒在地,表示难以报答慈母的一片深情。

从此,小羊每次吃奶都是跪着,它知道是妈妈用奶水喂大它的,跪着吃奶是感激妈妈的哺乳之恩.这就是“羊羔跪乳”。

动物都知道感恩,何况我们人呢?

子曰:

“以约失之者,鲜矣。

字词注解

约:

约束,节制.

失:

过失,犯错误.

古文今读

孔子说:

“严于律己,就会少犯错误。

"

子曰: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  

字词注解

讷(nè):

说话迟钝;这里指说话谨慎,。

古文今读

孔子说:

“君子说话应该谨慎,而行动定要敏捷。

 

子曰: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

字词注解

逮(dài):

及,赶上.

古文今读

孔子说:

“古人不轻易说话,是怕自己说到做不到。

拓展阅读

商鞅立木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

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

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

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

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

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

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

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子曰:

“德不孤,必有邻。

字词注解

邻:

邻居、邻人。

这里指志同道合、品德一致的人。

古文今读

孔子说:

“高尚的人不会孤独,必有志同道合的人和他做伴。

 

子游曰:

“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

字词注解

数(shuò):

屡次,频繁。

斯:

副词,就。

古文今读

子游说:

“在领导面前爱唠叨,就会自取其辱;在朋友面前爱唠叨,就会遭到疏远。

第二课

论语·公冶长

(一)

导读:

在这一篇里,孔子对他的一些学生做了评价,主要是一个老师对学生的勉励和赞赏,同时也表明了孔子评价人的标准。

那个标准是什么呢?

子谓公冶长:

“可妻也。

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

”以其子妻之。

字词注解

公治长:

孔子的学生,齐国人。

妻:

(qì),作动词,把女儿嫁给.

缧绁(léixiè):

捆人的绳子。

古文今读

孔子评论公冶长时说:

“可以把姑娘嫁给他。

虽然坐过牢,但不是他的错。

"孔子把女儿嫁给了他。

 

或曰:

“雍也,仁而不佞。

"子曰:

“焉用佞?

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

不知其仁,焉用佞?

字词注解

雍:

姓冉,名雍,字仲弓。

鲁国人,孔子的弟子.

佞(nìng):

能言善辩,有口才。

口给:

(jǐ),嘴快话多。

古文今读

有人说:

“仲弓有仁德但没口才.”孔子说:

“要口才干什么?

善于

辩驳的人让人讨厌。

我不知道他是否称得上有仁德,要口才干什么?

"

子曰: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从我者,其由与?

”子路闻之喜.子曰:

“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

字词注解

桴(fú):

木筏。

其:

语气助词,表示揣测。

大概,或许。

与:

同“欤",语气词,表示疑问。

材:

同“哉”,语气助词。

古文今译

孔子说:

“理想无法实现了,我准备乘筏漂到海上。

会跟我走的,只有子路吧?

”子路听说后很高兴。

孔子说:

“子路啊,他比我勇敢,但缺乏才能.”

名言赏读

关于理想的诗句:

1.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范晔

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

3。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世上无易事,只怕粗心人。

——袁枚

4。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石玉昆

5.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欧阳修

6.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赖以正书

7。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

8。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荀况

第三课

论语·公冶长

(二)

子谓子贡曰:

“汝与回也,孰愈?

"对曰:

“赐也何敢望回?

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子曰:

“弗如也,吾与汝,弗如也。

"

古文今读

孔子对子贡说:

“你和颜回相比,谁强些?

”子贡说:

“我怎能和他比!

他能闻一知十,我只能闻一知二。

”孔子说:

“你是不如他,我同意你的看法。

 

宰予昼寝。

子曰: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

"子曰:

“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于予与改是。

字词注解

杇(wū):

抹墙,用作动词。

诛:

谴责,指责,责备。

是:

代词,这,次。

古文今读

宰予白天睡觉。

孔子说:

“他象朽木一样无法雕琢,象粪墙一样无法粉刷,我能拿他怎样?

”孔子又说:

“以前我看人,他说什么,我信什么;现在我看人,听他说,再看他做。

因为宰予,我改了过来.” 

趣味阅读

朽木不可雕也

孔子的弟子宰予,言辞美好,说起话来娓娓动听.起初,孔子很喜欢这个弟子,以为他一定很有出息。

可是不久,宰子暴露出懒惰的毛病。

一天,孔子给弟子讲课,发现宰予没有来听课,就派弟子去找。

一会儿,去找的弟子回来报告说,宰予在房里睡大觉。

孔子听了伤感他说:

“腐烂的木头不能雕刻,粪土一样的墙壁不能粉刷.最初我听到别人的话,就相信他的行为一定与他说的一样;现在我听别人的话后,要考察一下他的行为。

就从宰子起,我改变了态度。

点滴启示

同学们,朽木不可雕也这个故事启发我们,要做一个有用之才!

一起来欣赏一下下面的图片.

 

檀木笔架紫檀木插屏

第四课

论语·公冶长(三)

曰:

“吾未见刚者.”或对曰:

“申枨。

”子曰:

“枨也欲,焉得刚?

字词注解

申枨(chéng):

姓申,名枨,字周,孔子的学生。

欲:

欲望多.

古文今读

孔子说:

“我没见过刚直不阿的人。

"有人说:

“申枨就是这样的人."孔子说:

“申枨欲望太多,怎么能做到刚直不阿呢?

写写练练

上面的书法字体好漂亮,我也要仿照着写一写,练一练。

 

子贡曰:

“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

"子曰:

“赐也,非尔所及也.”

字词注解

诸:

“之于"的合音。

加:

施加。

尔:

你。

古文今读

子贡说:

“我不愿被迫做自己不愿做的事情,我也不愿强迫别人去做。

”孔子说:

“子贡啊,这不是你能做到的。

子贡曰:

“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古文今读

子贡说:

“老师的文章,可以听得到;老师有关本性和天道的理论,不是光靠听就能理解的。

相关链接

端木赐,复姓端木,字子贡。

他是孔子的得意门生。

且列言语科之优异者。

孔子曾称其为“瑚琏之器”。

他利口巧辞,善于雄辩,且有干济才,办事通达。

相传,孔子病危时,未赶回.子贡觉得对不起老师,别人守墓三年离去,他在墓旁再守三年,共守六年。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字词注解

唯恐:

唯独害怕(担心);只害怕(担心)

古文今读

子路听到一件该做的事,没有做完时,就怕又会听到另一件。

第五课

论语·公冶长(四)

子贡问曰: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子曰: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字词注解

孔文子:

卫国的执政上卿.姓孔,名圉(yǔ),字仲叔,“文”是谥号。

“子"是对他的尊称。

耻:

意动用法,以..。

..。

为耻。

古文今读

子贡问:

“孔文子凭什么获得‘文’的称号?

”孔子说:

“灵敏又好学,向比自己学问差的人请教时,不觉得没面子,所以称为‘文’。

"

成语典故

不耻下问

卫国有个大夫叫孔圉,聪敏好学,非常谦虚。

孔圉后,卫国国君为了让后人学习和发扬他的好学精神,特别赐给他一个“文”的称号.孔子有个学生名叫子贡,也是卫国人,他认为孔圉并不像人们所说的那样好,不应得到那么高的评价。

于是去问孔子:

凭什么赐给孔圉‘文’的称号?

孔子说:

孔圉非常勤奋好学,聪明灵活,而且经常向比自己地位低下的人请教,一点儿也不感到羞耻。

不耻下问:

指不以向学问或职位较低的人请教为耻。

  子谓子产:

“有君子之道四焉:

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字词注解

恭:

恭敬,谦逊。

惠:

恩惠,仁德也。

古文今读

孔子评论子产:

“具有君子的四种品德:

行为谦逊,尊敬上级,关心群众疾苦,用人符合道义.”

 

子曰:

“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

字词注解

晏婴(前578-前500),字平仲,又称晏子.春秋后期齐国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

以生活节俭,谦恭下士著称。

善:

特长,擅长.

古文今读

孔子说:

“晏平仲善于交朋友,交往越久,越受人尊敬。

典故与知识

晏婴排挤孔子

晏婴当时是齐国的国相,辅佐齐景公。

当时孔子还年轻,大概三十五六岁的样子,来齐国访问,和齐景公谈的很投机,谈到关于治国之道,孔子给了八个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齐景公大喜,觉得很有道理。

后来随着多次的交谈,两人关系越来越好,齐景公想给孔子封地加爵,晏婴就劝说齐景公,说孔子是个骄傲狂放的游子,孔子推行的一套周朝的礼乐制度繁琐而不切实际,对齐国来讲只能是空耗财力,无一点益处,齐国要的是国富民强的治国之策,不是这种繁文缛节.齐景公默认了晏婴的看法,就没有再提赏赐孔子的事情了,后来孔子也离开了齐国了。

虽然如此,孔子对晏婴还是毫无芥蒂,且大为尊崇,可见孔子的胸怀之广阔.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

“再,斯可矣。

字词注解

季文子:

鲁国的大夫。

再:

再次,第二次。

古文今读

季文子遇事总要思考三次,然后才行动。

孔子听说后,说:

“要在三思一番,才可以啊。

考考你

下面的这些话是谁说的?

1.孟子名言尽信书,不如无书.()

2.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

3。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

4。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

同学们,你们发现了什么?

为什么古人都爱在名字后面带个“子”啊!

 

第六课

论语·公冶长(五)

子曰:

“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

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字词注解

宁武子:

卫国大夫,姓宁名俞。

知:

同“智"。

古文今读

孔子说:

“宁武子这人,国家太平时,就聪明,国家混乱时,就愚笨。

他的聪明可以学得来,他的愚笨别人学不来。

"

 

子曰:

“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字词注解

伯夷、叔齐:

是商末孤竹君的两个儿子。

恶:

嫌隙,仇恨。

希:

同“稀”,稀少。

古文今读

孔子说:

“伯夷、叔齐不记仇,因此怨恨他们的人就很少.”

 

子曰:

“孰谓微生高直?

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

字词注解

微生高:

姓微生,名高,春秋时鲁国人,孔子弟子.

醯(xī):

醋。

古文今读

孔子说:

“谁说微生直爽?

有人向他要醋,他家没有时,却到邻居家要来给人。

 

子曰:

“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字词注解

左丘明,姓丘,名明。

春秋末期鲁国史官.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军事家。

晚年双目失明,著有史书巨著《左氏春秋》(又称《左传》)和《国语》。

匿:

隐藏起来,不让人知道.

古文今读

孔子说:

“甜言蜜语、满脸堆笑、点头哈腰,左丘明认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心怀怨恨跟人交朋友,左丘明认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

趣味链接

下列关于人的妙喻:

1.人云亦云的人,没有自己的主见。

——应声虫

2.替人受过的人。

——替罪羊

3。

粗心马虎的人。

—-马大哈

4.甘心当奴才的人.——哈巴狗

5。

忘恩负义的人。

——白眼狼

第七课

论语·公冶长(六)

颜渊、季路侍。

子曰:

“盍各言尔志?

"子路曰:

“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

“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

“愿闻子之志.”子曰: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

字词注解

敝:

损坏。

盍(hé):

何不.

伐:

夸耀。

施:

表白。

古文今读

颜渊、季路侍奉时。

孔子说:

“为什么不说说各人的愿望呢?

”子路说:

“愿将车马和裘衣和朋友共用,坏了也不遗憾。

”颜渊说:

“但愿能做到不夸耀优点、不宣扬功劳。

”子路说:

“您的愿望呢?

”孔子说:

“但愿老人能享受安乐,少儿能得到关怀,朋友能够信任我。

子曰:

“已矣乎!

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

古文今读

孔子说:

“这个社会完了!

我没见过明知有错而能自我批评的人。

成长启示

孔子在这一篇里感叹,人有了过失不去反省自己,而是掩饰、推诿,不能检讨自己,做自我批评。

他认为这种做法是错误的,人要有承认错误的勇气和自我批评的意识,才会进步。

第八课 

论语·雍也

(一)

导读:

孔子认为,人的智力是有区别的,那么教授他们的知识也应该有所区别.这就是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对我国教育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曰:

“雍也,可使南面。

字词注解

南面:

指君主,因为坐北朝南为尊.

古文今读

孔子说:

“仲弓可以当君主。

哀公问:

“弟子孰为好学?

”孔子对曰:

“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

不贰过。

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

字词注解

颜渊:

死于鲁哀公十四年,年近三十一岁.

贰:

重复。

古文今读

哀公问:

“您的学生中谁好学?

”孔子答:

“有个叫颜回的好学,不对人发怒,不重复犯错。

不幸短命死了,现在却没有,没听说过谁好学.”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

子曰:

“与之釜。

”请益。

曰:

“与之庾。

"冉子与之粟五秉。

子曰:

“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

君子周急不继富。

"

字词注解

釜(fǔ):

约100斤。

栗:

小米。

庾(yǔ):

约40斤。

秉:

约2000斤。

古文今读

子华出国当大使,冉子请孔子拿点米给子华的母亲.孔子说:

“给一百斤。

”冉子说:

“给多点吧。

“加四十斤。

”冉子给了两千斤。

孔子说:

“子华在齐国,坐豪华车,穿名牌衣,我已听说了。

君子应该只救济穷人,而不应该给富人添富。

小法官

请你来当法官判断以下说法,对的画笑脸,错的画哭脸。

1.吴大妈的五个子女认为养不养母亲是自己家里的事情,外人无权插手,即使妇联也管不着。

()

2。

吴大妈的五个子女在接受了教育后表示愿意孝敬母亲。

但是子女们只是每个月定期给母亲寄生活费,从来不过问老人的生活、身体状况,更别说探望母亲,帮老人家做些家务。

()

第九课 

论语·雍也

(二)

子曰:

“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馀,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字词注解

仁:

仁道。

三月:

指较长的时间。

古文今读

孔子说:

“颜回能做到三个月心中不违反仁道;其他人,只能十天半个月而已。

"

词语拓展

表示恒心和毅力的词语:

海枯石烂坚持不渝锲而不舍雷打不动木人石心

破釜沉舟锲而不舍誓死不二心坚石穿心如铁石

 

季康子问:

“仲由可使从政也与?

”子曰:

“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

”曰:

“赐也可使从政也与?

”曰:

“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

”曰:

“求也可使从政也与?

"曰:

“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

字词注解

何有:

有什么困难?

没问题。

古文今读

季康子问:

“可以让仲由当官吗?

”孔子说:

“仲由果断,当好官没问题!

"问:

“可以让子贡当官吗?

”答:

“子贡精明,当好官没问题!

”问:

“可以让冉求当官吗?

”说:

“冉求多才多艺,当好官没问题!

"

第十课

论语·雍也(三)

伯牛有疾。

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

“亡之,命矣夫!

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

字词注解

牖(yǒu):

窗户.

夫:

语气词,表示感叹.

古文今读

伯牛生病。

孔子去探问,从窗口握着他的手,说:

“快要死了,

命该如此吗?

这样的人竟然会得这样的病!

这样的人竟然会得这样的病!

 

子曰:

“贤哉,回也!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字词注解

箪(dān):

饭筒。

古文今读

孔子说:

“颜回真贤德!

一篮饭,一瓢水,在陋巷,人人都愁闷,他却乐在其中。

颜回真贤德!

知识链接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廉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

“何陋之有?

淡泊名利的诗句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李白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杨慎

欣赏一下哦:

 

 

第十一课

论语·雍也(四)

冉求曰:

“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

”子曰:

“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汝画。

"

字词注解

冉求,孔子弟子,以政事见称,多才多艺,尤擅长理财。

画:

停止。

说:

同“悦”,喜欢,爱慕。

古文今读

冉求说:

“我不是不喜欢您的学说,而是能力不足。

”孔子说:

“如果是能力不足的话,会半道而废,现在你还没开始,就不想前进了。

 

测一测

论语中有许多字是通假字,如:

不亦说乎:

“说"“悦”的古字,愉悦,高兴.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说:

读音()通()意思()

②诲女知之乎!

女:

读音()通()意思()

③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

读音()通()意思()

④“学而不思则罔”。

罔:

读音()通()意思()

⑤毋为小人儒。

毋:

读音()通()意思()

 

子谓子夏曰:

“汝为君子儒,毋为小人儒。

字词注解

儒:

读书人。

毋:

同“无”。

古文今读

孔子对子夏说:

“你要做君子式的学者,不要做小人式的学者。

"

 

子游为武城宰。

子曰:

“汝得人焉尔乎?

"曰:

“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字词注解

焉:

在那里。

偃:

子游的名。

古文今读

子游为武城市长.孔子说:

“你在那得到了人才吗?

“有个叫澹台灭明的人,一贯走正道,没有公事,从不到我家里来。

第十二课

论语·雍也(五)

子曰: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字词注解

文质彬彬:

既文雅又朴实。

史:

言词华丽。

古文今读

孔子说:

“一个人如果他的品质胜过文采就会粗野,文采胜过品质就会浮华.既有文采,又有朴实,才是君子。

 

子曰:

“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字词注解

直:

正直,无私.

罔:

欺骗,不正直。

古文今读

孔子说:

“人正直,才能生活幸福;不正直的人有时也能生活平安,那只是侥幸逃过了灾难而已.”

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字词注解

乐:

喜欢,很愿意。

知者:

即智者。

古文今读

孔子说:

“知道学习不如喜欢学习,喜欢学习不如以学习为快乐。

"

 

子曰: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字词注解

语:

说,讨论,研究。

古文今读

孔子说:

“中上等天赋的人,可以同他研究高深的学问;中下等天赋的人,不可以同他讨论高深的学问。

"

励志名言

1。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张衡

2.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韩愈

3。

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卡莱尔

4。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华罗庚

5。

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爱迪生

6.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真心英雄》

第十三课

论语·雍也(六)

子曰: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字词注解

智者:

明智的人。

仁者:

仁慈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