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教师备课资料.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358739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3.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木兰诗》教师备课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木兰诗》教师备课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木兰诗》教师备课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木兰诗》教师备课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木兰诗》教师备课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木兰诗》教师备课资料.docx

《《木兰诗》教师备课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木兰诗》教师备课资料.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木兰诗》教师备课资料.docx

《木兰诗》教师备课资料

《木兰诗》教学重点

1.反复朗读诗歌,体会诗歌刚健明朗、质朴生动的民歌情味。

《木兰诗》是一首北朝民歌,具有乐府民歌的独特风格,读起来朗朗上口。

反复诵读,感受民歌的情味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一。

2.把握诗歌中人物形象的特点,感受人物的魅力。

《木兰诗》塑造了木兰这一不朽的人物形象,既富有传奇色彩,又真切动人。

诗歌将劳作不已的勤、对父母的孝、对国家的忠、女扮男装的智、征战的勇等优秀的品质集中在木兰身上。

千百年来,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在我国家喻户晓,木兰的形象也一直深受人们喜爱。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品读重点诗句的基础上多角度、立体地赏析人物形象,提高探究性阅读、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木兰诗》课文研读

一、整体把握

《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

开头两段,写木兰决定代父从军。

诗以“唧唧复唧唧”声开篇,写木兰停机叹息,无心织布,不禁令人奇怪,引出一问一答,道出木兰的心事。

木兰之所以“叹息”,是因为天子征兵,父亲在被征之列,父亲既已年老,家中又无长男,于是决定代父从军。

第三段,写木兰准备出征和奔赴战场。

“东市买骏马……”四句排比,写木兰紧张地购买战马和乘马用具;“旦辞爷娘去……”八句以重复的句式,写木兰踏上征途,马不停蹄,日行夜宿,离家越远思亲越切。

这里写木兰从家中出发经黄河到达战地,只用了两天就走完了,夸张地表现了木兰行进的神速、军情的紧迫、心情的急切,使人感到紧张的战争氛围。

其中写“黄河流水鸣溅溅”“燕山胡骑鸣啾啾”之声,还衬托了木兰的思亲之情。

第四段,概写木兰的征战生活。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概括上文“旦辞……”八句的内容,夸张地描写了木兰身跨战马,万里迢迢,奔往战场,飞越一道道关口,一座座高山。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描写木兰在边塞军营的艰苦战斗生活的一个画面:

在夜晚,凛冽的朔风传送着金柝的打更声,寒光映照着身上冰冷的铠甲。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

将士们征战多年,历经一次次残酷的战斗,有的战死,有的归来。

而英勇善战的木兰,则是有幸生存、胜利归来的将士中的一个。

第五段,写木兰还朝辞官。

先写木兰朝见天子,然后写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再说到木兰辞官不就,愿意回到自己的故乡。

“木兰不用尚书郎”而愿“还故乡”,固然是她对家园生活的眷念,但也自有秘密在,即她是女儿身。

天子不知底里,木兰不便明言,颇有戏剧意味。

第六段,写木兰还乡与亲人团聚。

先以父母姊弟各自符合身份、性别、年龄的举动,描写家中的欢乐气氛;再以木兰一连串的行动,写她对故居的亲切感受和对女儿装束的喜爱,一副天然的女儿情态,表现她归来后情不自禁的喜悦;最后作为故事的结局和全诗的高潮,是恢复女儿装束的木兰与伙伴相见的喜剧场面。

第七段,用比喻作结。

以双兔奔跑,难辨雌雄的隐喻,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未被发现的奥秘加以巧妙的解答,妙趣横生而又令人回味。

这首诗塑造了木兰这一不朽的人物形象,既富有传奇色彩,而又真切动人。

木兰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帼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矫健的勇士又是娇美的女儿。

她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不慕高官厚禄而热爱和平生活。

千百年来,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在我国家喻户晓,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

这首诗具有浓郁的民歌特色。

全诗以“木兰是女郎”来构思木兰的传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

繁简安排极具匠心,虽然写的是战争题材,但着墨较多的却是生活场景和儿女情态,富有生活气息。

诗中以人物问答来刻画人物心理,生动细致;以众多的铺陈排比来描述行为情态,神气跃然;以风趣的比喻来收束全诗,令人回味。

这就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二、素养提升

《木兰诗》是一首叙事诗,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境界,理解诗歌所塑造的人物形象。

为保证理解的准确和深入,除关注写了什么,更要关注怎么写的及为什么这样写。

《木兰诗》的作者为了实现其创作目的,在文本的详略上做了精心安排,可谓巧妙之至。

主要表现一为详处极详,如木兰当户织时的心事重重,木兰准备行装时的活动,木兰奔赴战场时的心态,木兰回家后家人的欢乐,木兰恢复女儿装束时的欣喜等内容,都写得细致入微。

二为简处极简,如木兰从军征战多年,但诗中对木兰军旅生涯的描写,对战斗过程的描写,对战争残酷的描写,只用了几句话就交代完了。

为什么要如此安排呢?

一般说来,作者不惜笔墨描绘的往往都是他所要着力突出的。

这首诗虽以战争为背景刻画人物,但着墨较多的却是生活场景和儿女情态,富有生活气息。

这首诗所要突出的正是对木兰的孝敬父母、勇于担当重任的性格的颂扬,所以,对残酷的战争,一笔带过,而对能够反映美好心灵的内容则不惜笔墨。

另外,这种繁简安排似乎还隐含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祝福,对战争的冷淡和疏远心理。

基于这样的分析,木兰就不再仅仅是一个被贴上了标签的、抽象的“女英雄”形象,她首先是一个有血有肉、关爱双亲、多愁善感、喜欢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普通少女,但当她不得不承担起了“阿爷”应承担的责任时,她又义无反顾地奔赴疆场,立下赫赫战功。

因此,木兰这一形象既有英雄气,更有女儿情。

三、问题探究

1.“唧唧复唧唧”究竟是什么声音?

对此历来说法不一。

大致有三种:

叹息声、织机声、虫鸣声。

(1)叹息声。

有学者对此做如下解读:

“当户而织,说明木兰是一个劳动女性,而不是侯门小姐。

本应该听到她的织布的声音,但听到的却是‘唧唧复唧唧’的叹息声。

一个‘唧唧’就已经说明是在叹息了,又重之以‘复唧唧’,作者还觉得意犹未足,最后又‘唯闻女叹息’,作者这样反复强调,是要告诉我们木兰的忧思之深,木兰是停机长叹,而不是边织边叹。

作者没有写木兰的愁容,也没有写木兰停机长叹的举动,作者只是绘声,通过接连不断的声声叹息,刻画出一个充满忧愁苦闷的木兰女的形象。

”(张燕瑾《繁而有味,简能传神———读〈木兰辞〉》)

(2)织机声。

如果理解为织机声,将有如下情境。

诗歌一开始,就出现不停不息的织机声,人未出场声先闻。

然后才交代这是木兰正在对门而织,一个勤劳的姑娘形象跃然纸上。

但织着织着,有节奏的织机声听不到了,传来的是一阵阵长吁短叹。

这究竟是为什么?

木兰啊,木兰,是什么事儿让你如此发愁呢?

于是转入后面的情节。

这样的理解也是合情合理的。

(3)虫鸣声。

如果将“唧唧”理解为虫声,在我们眼前就会出现这样一幅画面———夜深人静,四下阒无人声,只有虫儿在夜幕中“唧唧”鸣唱。

接着再写木兰姑娘正对门坐在织机旁织布,可是她为什么手握织机不织布,却坐在那儿长吁短叹呢?

四野的虫声与木兰的叹息声交相应和,渲染出一个女孩儿将要做出一个重大决定之前的心境和气氛。

总之,诗无达诂,合乎情理合乎文意即可。

2.“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的问话人是谁?

一说是父母在问,认为只是父亲在问或只是母亲在问的,也属此说。

的确,父母如果

听到女儿的叹息,一定会发出这样关切的询问。

一说是叙事人在问,因为《木兰诗》是口头集体创作的民歌,而民歌是可以配乐歌唱的,歌唱者能以叙事人的身份进行拟问。

这两种说法其实并不矛盾。

在民间讲唱文学中,演唱者往往有叙事人和故事人物的双重身份,叙事人的语言与故事人物的语言有时是相融合一的。

因此,这首诗中的“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以及“女亦无所思……从此替爷征”可视为父母与女儿的问答,也可视为叙事人的拟问拟答。

此外,这首诗中常以第一人称来叙事,既可以看作木兰的自述,也可以看作叙事人的转述。

3.“雄兔脚扑朔”等四句该如何理解?

第一,应该先明确这是一个生动的比喻。

前两句写将兔子提耳悬空时,雄兔和雌兔外在行为举止区别很大,一眼就可以区分;而当兔子一起奔跑时,就难以分辨出性别了。

以此比喻在日常生活中男女性别特征明显,而在战场厮杀时,要分出男女就十分困难了。

第二,应该进一步思考作者为什么要用这样一个比喻句结束全诗。

首先,这个比喻十分形象地解释了“火伴”们的惊讶,同时也是对读者必然产生的疑问做出一个合情合理的解答。

其次,可以将这四句话看作是木兰对“火伴”的回答。

从这四句俏皮风趣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到木兰富有机趣智慧而又充满自豪的神态表情,还有什么能比这四句话更有趣巧妙呢?

真是个锦心绣口的木兰姑娘!

再次,用雄兔雌兔来比喻人之男女,恰是民歌语言运用的特点。

这一机巧的比喻,使全诗为之增色,锦上添花。

此外,这四句诗被认为是吟唱者即叙事人对木兰的赞词,这种说法与将其视为木兰对“火伴”的回答的看法并不矛盾。

《木兰诗》练习说明

思考探究

一 《木兰诗》是一首叙事诗,叙述了一个传奇的故事。

梳理课文的故事情节,看哪些地方叙述得详细,哪些地方简略。

这样处理好在哪里?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通过梳理故事情节整体把握诗歌内容,通过分析诗歌巧妙的详略安排,更全面、深入地把握人物形象和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

参考答案:

参见“课文研读”中“素养提升”部分相关内容。

二 《木兰诗》富有北方民歌特色,风格刚健质朴。

如诗中多以口语化的问答刻画人物心理,以铺陈排比描述行为情态,最后以风趣的比喻收束全诗。

从课文中找出一二例,说说你的感受,并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注意体会其韵律、节奏。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认识课文的民歌特色,并通过朗读加以体悟。

参考答案:

参见“课文研读”中“整体把握”部分相关内容。

三 千百年来,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

读完课文后,你认为原因是什么?

木兰的哪些品格最让你感动?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认识木兰的形象,读出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参考答案:

认识木兰的形象要注意两点。

一是人物的传奇色彩,二是人格的丰富性。

答案可参考“整体把握”最后两段的内容。

积累拓展

四 理解下列诗句,注意上下句的意思是相互交错、补充的。

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3.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4.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认识互文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达效果。

互文,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方法。

古文中对它的解释是:

“参互成文,含而见文。

”具体地说,它是这样一种表现形式:

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

即上下文义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地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我们理解互文时,要瞻前顾后,不能偏执任何一端,把它割裂开来理解。

参考答案:

1.到东市买了骏马,去西市买了鞍鞯,往南市买了辔头,从北市买了长鞭。

这四句的意思是到各处街市备办鞍马等战具,不是一处地方买一样东西。

2.将军身经百战生存无几,壮士(木兰)战斗十年胜利归来。

这两句的意思是将士们征战多年,经历很多战斗,许多人战死沙场,木兰等幸存者胜利归来。

3.打开我东屋的门,坐在我西屋的床上。

这两句的意思是每间房子都要开了门进去看看,不是开了东阁的门而不进去,然后转到西阁的床上去坐着。

4.对着窗户梳理美丽的头发,对着镜子贴上好看的花黄。

这两句的意思是当着窗户,对着镜子,先理云鬓,后贴花黄。

五 背诵这首诗。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诵读、积累古诗文。

《木兰诗》教学建议

一、总体建议

1.教学时间:

2课时。

2.本文是一首北朝民歌,节奏感强,音韵和谐,要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读诗方法,读出不同情节所表现出的情绪变化。

朗读的方式要多样,通过方式的不断变化增强学生的朗读兴趣。

3.诗歌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学体裁,要求作者用凝练的语言、跳跃的诗句塑造形象、叙述事件、表达感情,因此诗句与诗句之间,甚至同一诗句相邻的两个词语之间,都有情节、画面或感情上的“空白”。

因此要完整而深入地理解诗歌,进入诗境,就必须通过丰富、生动的联想和想象填补这些“空白”。

在本课的教学中可引导学生结合诗句展开联想和想象,以补充诗歌留下的“空白”。

如可让学生想象木兰停机叹息时的心境,设想木兰奔赴前线途中的心情,描述木兰还乡后与亲人团聚的画面,等等。

4.注意引导学生体会诗中复沓、排比、比喻、夸张、互文等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

例如,“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以及木兰购鞍马东南西北都跑遍等,都起着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的作用。

全诗大半是类似的复沓、铺排式的语句。

运用这种手法,使这首诗的人物刻画、感情意蕴、音韵节奏等都具有浓郁的民歌情味,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二、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1:

看木兰的英雄气概。

(1)进入正课之前,大家来说一说你心目中的英雄。

用词语概括这些英雄共同具有的特点。

岳飞、关羽、武松等。

保家卫国、会打仗、很勇敢……

(2)那在你心目中木兰是不是英雄呢?

听老师诵读一遍课文,请找出直接表现木兰是英雄的相关语句。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行军)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行军)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宿营)

将军百战死(非正面描写,概括性很强的叙述),壮士十年归(凯旋)。

明确:

打了“十年”,经历了上百回战斗,不少将士都牺牲了,从侧面表现了木兰的英雄气概。

作者想不想写木兰浴血奋战?

她在战争中的英勇是全诗的重点还是“轻点”?

教学环节2:

看木兰的女儿情态。

《木兰诗》写英雄却不写英雄如何英勇善战、不写英勇场面,那么这首诗写了些什么呢?

请同学们听老师示范朗读《木兰诗》,然后同学们自由朗读并思考这首诗写了木兰的哪些品格特点。

(乖巧、懂事、勇敢、恋家、不慕名利、爱红装、爱亲人……)

好,把我们的视线再次回到“英雄”这个词上来。

木兰是个女性,我们称她“英雄”,那么木兰作为女英雄与那些男性英雄是不是一样的呢?

她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

《木兰诗》会告诉你答案。

在分析这个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抓住一个字———“女”。

如果将“会打仗、勇敢、保家卫国”总结为英雄气概,那么便可将“乖巧、恋家、爱红装”概括为女儿情态。

这首诗很明显突出木兰的女儿情态。

可以解释这样安排的唯一理由就是木兰是一个女英雄,女英雄有自己独特的特点,试想不爱红装的木兰还会不会可爱呢?

教学环节3:

木兰是个怎样的英雄?

请同学们结合木兰的英雄气概和女儿情态说说现在你心中的木兰是个怎样的英雄。

总结:

到此,木兰的形象已经在我们心中立起来了,她不仅是一个金戈铁马的战士,更是一个云鬓花黄的少女。

木兰主动承担的责任,不仅仅是家庭的而且是国家的。

为国而战,立了大功,做出了卓绝的贡献,却并不在乎,甚至没有表现出成就感,这和一般以男性为主人公的作品中光宗耀祖、富贵还乡的炫耀恰恰相反。

她拒绝了“尚书郎”的封赏,除了一匹快马以外,别无他求。

她要回到故乡,享受平民家庭的欢乐。

这个英雄的内涵,从承担“家”的重担开始,到为国立功,最后又回到家庭,享受亲情的欢乐。

整个就是一种非英雄的姿态。

这是个没有英雄感的平民英雄,是英雄与非英雄的统一。

更为深刻的是,她不但恢复了平民百姓的身份,而且恢复了女性的身份。

这个英雄的内涵不单纯是没有英雄感的平民英雄,更深邃的内涵是不忘女性本来面貌的女英雄。

(节选自刘易《〈木兰诗〉教学设计》,《文学教学》2016年第1期)

《木兰诗》资料链接

一、关于乐府诗

继《诗经》《楚辞》之后,在汉魏六朝文学史上出现一种能够配乐歌唱的新诗体,叫作“乐府”,它曾大放异彩,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负责制谱度曲,训练乐工,采辑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时演唱,并可以观察风土人情,考见政治得失。

我国的采诗制度有着悠久的历史,《夏书·胤征》已有采诗的记录。

流传至今的《诗经》,当初就要算是一部官方颁布并为社会认可的标准选本。

春秋以后,礼崩乐坏,征战不休,采诗制度无法贯彻。

到了秦代,统一时间短,百废待兴,虽然已有乐府官署之名,但仍然没有采诗之实。

汉承秦制,经济凋敝,乐府机关也只能习常肄旧,无所增更,勉强维持而已。

经过六七十年的休养生息,到汉武帝时,国力变得大为雄厚,乃扩大乐府的规模,采诗夜诵。

到东汉,采诗成为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光武帝曾“广求民瘼,观纳风谣”,和帝则派遣使者“微服单行,各至州县,观采风谣”。

此种风尚,在南北朝皆相沿袭。

萧梁时,社会上已经把“乐府”从官署的名称转变而为诗体。

刘勰《文心雕龙》于《明诗》之外,另有《乐府》专章。

昭明《文选》、徐陵《玉台新咏》也都开辟了《乐府》专栏。

其中既有文人诗歌,又有民间歌诗,亦即凡是合过乐能够歌唱的歌诗,统统称为“乐府”。

在这两类诗歌中,民间歌诗是精华所在,并且文人诗歌还是在民间歌诗的甘露滋润下萌发并壮大起来的,所以我们对民间歌诗应给以高度重视。

北朝于战乱间隙所奉行的采诗制度,与两汉一脉相承。

保存在郭茂倩《乐府诗集·梁鼓角横吹曲》中的北朝乐府民歌,有的是用汉语创作,有的则为译文,虽然只有六七十首,却内容深刻,题材广泛,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富有与南方大相异趣的粗犷豪放的气概,呈现出另外一种风情民俗的画卷。

由于北方各族统治者长期混战,反映战争的题材就要多些,有描写战争和徭役带给人民苦难的,有歌颂剽悍的尚武精神的。

特别是《木兰诗》,满怀激情地赞美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是个传奇人物,与《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一起,被誉为乐府民歌中的“双璧”。

汉魏六朝乐府是中国文学史上一朵奇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直接影响了我国诗坛的面貌。

它不仅开拓出了五言诗的新领域,而且对七言诗、歌行体以至律绝,都起了桥梁的作用。

(节选自《汉魏六朝乐府观止》,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二、《木兰诗》简介(曹道衡)

北朝长篇叙事民歌。

它的产生年代及作者,从宋代起,就有不同记载和争议。

始见于《文苑英华》,题为《木兰歌》,以为唐代韦元甫所作。

《古文苑》题为《木兰诗》,以为“唐人诗”。

宋代程大昌《演繁露》据诗中“可汗大点兵”语,认为木兰“生世非隋即唐”;而南宋严羽《沧浪诗话》则认为“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之类,“已似太白,必非汉魏人诗”。

此后,历代都有人持“隋、唐人作”之说,但宋代黄庭坚已指出此诗并非韦元甫所作,而是韦“得于民间”(《题乐府〈木兰诗〉后》)。

《乐府诗集》列入《梁鼓角横吹曲》,亦题《木兰诗》,云是“古辞”,并引陈释智匠《古今乐录》说:

“木兰,不知名。

”按《旧唐书·韦元甫传》载,韦曾任浙西观察使、淮南节度使等职(黄庭坚谓韦任朔方节度使,误)。

又据《旧唐书·音乐志》所载,可知梁代和北朝乐府歌曲中都存有“燕、魏之际鲜卑歌”,且多“可汗之辞”。

因此,《木兰诗》原先也可能是一首鲜卑歌。

流传江南,译为汉语,曾入梁代乐府,后又散落民间,而到唐代为韦元甫重新发现,并拟作《木兰歌》一首(《文苑英华》)。

至于“朔气”二句这样的对偶诗句,齐、梁诗中已经习见,自是文人加工痕迹。

所以现代学者大多认为《木兰诗》产生于北魏,创作于民间。

《木兰诗》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做官,但求回家团聚的故事。

诗中热情赞扬了这位奇女子勤劳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热情,英勇战斗的精神,以及端庄从容的风姿。

它不仅反映出北方游牧民族普遍的尚武风气,更主要的是表现了北方人民憎恶长期割据战乱,渴望过和平、安定生活的意愿。

它对木兰的讴歌,显然也冲击了封建社会重男轻女的偏见。

它“事奇诗奇”(沈德潜《古诗源》),富有浪漫色彩,风格也比较刚健古朴,基本上保持了民歌特色。

诗中用拟问作答来刻画心理活动,细致深刻;用铺张排比来描述行为情态,神气跃然;而运用精练的口语,不仅道出一个女子口吻,也增强了叙事的气氛,更显民歌的本色。

它代表了北朝乐府民歌杰出的成就。

《木兰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对后世都有深远影响。

宋代乐史《太平寰宇记》载,黄州黄冈县(今湖北黄冈)有木兰山、木兰乡、木兰庙,并引杜牧《木兰庙》为证。

其后,据地方志所载,在今安徽亳州、河南商丘、河北完县等地,都曾立庙奉祀木兰,反映出《木兰诗》的深刻影响。

直到今天,舞台银幕上的木兰形象仍然激励人们的爱国情操。

同时,早在韦元甫拟作之前,杜甫《草堂》诗抒写迁居草堂的欢欣情景,已明显汲取了《木兰诗》描述全家欢迎木兰归来的表现手法。

至于元稹《估客乐》“出门求火伴,入户辞父兄”,以及白居易《戏题木兰花》“怪得独饶脂粉态,木兰曾作女郎来”,都可见出《木兰诗》在中唐已脍炙人口。

(选自《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年版)

三、古人评点《木兰诗》

1.《木兰词》云: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此乃信口道出,似不经意者,其古朴自然,繁而不乱。

若一言了问答,一市买鞍马,则简而无味,殆非乐府家数。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绝似太白五言近体,但少结句尔。

能于古调中突出几句律调,自不减文姬笔力。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此结最着题,又出奇语。

若缺此四句,使六朝诸公补之,未必能道此。

(谢榛《四溟诗话》)

2.《木兰歌》是晋人拟古乐府,故高者上逼汉魏,平者下兆齐、梁。

如“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尚协东京遗响;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齐、梁艳语宛然。

又“出门看火伴”等句,虽甚朴野,实自六朝声口,非两汉也。

(胡应麟《诗薮》)

四、《木兰诗》中几个有争议的问题

1.起兴手法

北朝民歌《折杨柳》中有一首,前面六句是“敕敕何力力,女子当窗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

问女何所忆?

”《木兰诗》开头六句用的就是《折杨柳》这六句。

古代民歌往往用同样的起兴、比喻,有的词句相近甚至相同(《诗经》中民歌就不乏其例),因为口耳相传,词句相同,容易记忆。

这不是抄袭,因为题材、内容可以完全不同。

《木兰诗》的开头,很可能也是“敕敕何力力”,经后人改为“唧唧复唧唧”的。

“敕敕何力力”没有什么具体意义,像“呀呵嗨”“呀唯子哟”一样,是表声的字。

(石声淮《关于〈木兰诗〉》,《语文教学与研究》1979年第1期)

2.“可汗”与“天子”“可汗”是古代西北民族对君主的称呼,“天子”是封建社会汉族对君主的称呼。

可是在这首诗中“可汗”却成了“天子”的同义词,不能再按照《广韵》中所谓“蕃王称”的本义了。

这只能看作在《木兰诗》时代汉语里已有了外来语的成分。

否则木兰去时是应“可汗”之征,而归来却受“天子”之赏,那不是前后矛盾了吗?

(康苏《从教学角度谈〈木兰诗〉的一些问题》,《山东师院学报》1978年第6期)

3.“十二”是虚数

“军书十二卷”“同行十二年”与“壮士十年归”———这三句中的两个“十二”与一个“十”字都是虚数。

习惯上这类数字都表示多的意思。

“同行十二年”与“壮士十年归”两句中的“十二年”与“十年”都是说十多年的意思,如作实数理解,前后便矛盾不可解了。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旨在强调木兰的父亲这次非出征不可。

清人汪中作了一篇《释三九》,提出了三、九等虚数的用法法则,把前人有关数字问题的考证与争论都搞清楚了。

(康苏《从教学角度谈〈木兰诗〉的一些问题》,《山东师院学报》1978年第6期)

4.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东市买骏马”等句中的“东、南、西、北”便都是虚位而非实指。

这里只是夸张地来形容木兰出发前做准备的紧迫情况,照实来讲反而不合情理。

下文的“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的“东”和“西”也是虚位,照实来讲就不通了。

这些方位词的连用,很多是为了造成某种气氛,而非实指。

这种“虚位”也和上面所谈的“虚数”一样,是古汉语中的一种习惯上的法则。

(康苏《从教学角度谈〈木兰诗〉的一些问题》,《山东师院学报》1978年第6期)

5.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当窗”和“对镜”是互文。

“理云鬓”和“帖花黄”同是当窗对镜来做的。

这种用法在古代诗歌中,特别是在古代格律诗中是常见的。

如唐王昌龄诗中的“秦时明月汉时关”就是一例。

(康苏《从教学角度谈〈木兰诗〉的一些问题》,《山东师院学报》1978年第6期)“帖花黄”是北魏妇女的面饰。

有两说:

一说“元魏时民间妇女不得施粉黛;自非宫人,皆黄眉黑妆。

故《木兰诗》中有‘对镜帖花黄’之句。

”(《谷山笔尘》)另一说,将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公务员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