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中华传统礼仪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初中组.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358233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0.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生中华传统礼仪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初中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小学生中华传统礼仪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初中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小学生中华传统礼仪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初中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小学生中华传统礼仪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初中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小学生中华传统礼仪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初中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小学生中华传统礼仪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初中组.docx

《中小学生中华传统礼仪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初中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生中华传统礼仪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初中组.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小学生中华传统礼仪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初中组.docx

中小学生中华传统礼仪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初中组

三一文库(XX)/文秘知识/文秘常识

〔中小学生中华传统礼仪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初中组)〕

  中小学生中华传统礼仪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初中组)

  

  问题1:

在行走过程中同样注意人际关系的处理,因此有行走的礼节。

古代常行“趋礼”,下面对“趋礼”描述不正确的是()。

(分数:

3)

  A.地位低的人在地位高的人面前走过时,一定要低头弯腰

  B.要以小步快走的方式对尊者表示礼敬

  C.趋礼应遵循“行不中道”的原则

  D.地位高的人在地位低的人面前,一定要挺胸抬头,目视前方

  问题2:

坐席亦有主次尊卑之分,尊者上坐,卑者末坐。

室内座次以()向为尊,即贵客坐西席上,主人一般在东席上作陪。

(分数:

3)

  A.东

  B.南

  C.西

  D.北

  问题3:

在古代说到与自己有关的人和事物时,也一律采用谦虚的说法。

例如:

称自己的妻子为“贱内”,称自己的朋友为“敝友”,称自己的意见为“愚见、愚计”。

请问“待罪”是指()。

(分数:

3)

  A.自己的官

  B.自己的儿子

  C.自己的罪行

  D.自己的错误

  问题4:

《仪礼》,儒家十三经之一。

是中国()时代一部汉族礼制汇编,共十七篇。

内容记载周代的冠、婚、丧、祭、乡、射、朝、聘等各种礼仪。

(分数:

3)

  A.春秋战国

  B.南北朝

  C.五代十国

  D.东汉

  问题5:

相传在3000多年前的殷周之际,()制礼作乐,就提出了礼治的纲领。

(分数:

3)

  A.周公

  B.姜尚

  C.文王

  D.纣王

  问题6:

“作故人、谢宾客、仙游”是指()。

(分数:

3)

  A.称别人的亲属去世

  B.老朋友

  C.老师

  D.称呼别人的朋友

  问题7:

贤契是指称()。

(分数:

3)

  A.自己的孩子

  B.别人的孩子

  C.自己的学生

  D.别人的学生

  问题8:

内人内子、内助、拙荆是指称()。

(分数:

3)

  A.自己的妻子

  B.自己的家人

  C.自己的妹妹

  D.自己的姐姐

  问题9: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在我国传统道德中也认为礼是人与其他动物相区别的标志。

国家之间讲礼仪是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础,人与人之间讲礼仪是为人立世的基础。

中国古代有“拱手礼”,表示对长者的尊敬,一般来说,男子行拱手礼时应该()。

(分数:

3)

  A.左手握拳在内,右手在外

  B.右手握拳在内,左手在外

  C.两者均可

  D.两者均不可

  问题10:

古汉语中还有一类很突出的词,叫“谦敬副词”。

这些谦敬副词,和尊称、谦称以及委婉语、讳饰语等等,都是我国古代的礼貌语言,体现了我国古代语言美的优良传统,下列哪个词不是“谦敬副词”()。

(分数:

3)

  A.蒙

  B.窃

  C.幸

  D.怜

  问题11: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闻名世界的礼仪之邦,早在先秦就形成了一套完备的礼节仪式和礼仪制度。

传统的说法,把礼划分为()五类,称为五礼。

(分数:

3)

  A.吉、凶、军、宾、嘉

  B.温、良、恭、俭、让

  C.恭、宽、信、敏、惠

  D.天、地、君、亲、师

  问题12:

在古代宴会开始,通常由谁最先举筷,并且尝菜肴的第一口,然后其他人才能举筷吃菜?

()。

(分数:

3)

  A.老人

  B.小孩

  C.孕妇

  D.客人

  问题13:

《论语》是记录孔子的门人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道德行为和民族精神的形成起到过重大影响。

在新文化运动之前的两千多年时间里,一直是中国人的初学必读之书。

《论语》的核心思想可以用下面()的范畴概括。

(分数:

3)

  A.《孝经》

  B.《诗经》

  C.《大学》

  D.《后汉书》

  问题14:

古人在写书信时,在书信开头写收信人的称谓。

称谓之后要缀以表达敬意的词语,例如“台端”“台甫”“大鉴”等,这类词语就是“提称语”。

提称语与称谓有对应的关系。

给父母写信,“膝下”一词用的最多,出于()。

(分数:

3)

  A.《孝经》

  B.《诗经》

  C.《大学》

  D.《后汉书》

  问题15:

男子()岁行加冠礼,重新取一个名号,表示该男子具有了结婚、承担社事务的资格。

(分数:

3)

  A.15

  B.16

  C.18

  D.20

  问题16:

传统婚礼有六道程序,所谓“周公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亲迎等。

(分数:

3)

  A.媒妁

  B.下礼

  C.订婚

  D.请期

  问题17:

寿诞礼,一般在()以后开始举行。

生日那天有庆生仪式,亲友送寿礼致贺。

(分数:

3)

  A.30岁

  B.40岁

  C.50岁

  D.60岁

  问题18:

在较正式宴请礼仪中,我国习惯按()排列席位、座位、座次。

(分数:

3)

  A.年龄

  B.辈分

  C.性别

  D.职务

  问题19:

古代常用敬词有很多,很多沿用至今,先妣是指()。

(分数:

3)

  A.对母亲去世后的用语

  B.对妹妹去世后的用语

  C.对姑姑去世后的用语

  D.对姐姐去世后的用语

  问题20:

在交友的称谓中“刎颈交”是指()。

(分数:

3)

  A.友谊最深的朋友

  B.拘形迹的缺欠或丑陋,结成不分你我的朋友

  C.故旧、旧交、故人,泛指有旧的交情

  D.友谊深挚,可以同生死,共患难

  问题21:

对别人尊重的称呼有很多,“令正”一词是对()尊称。

(分数:

3)

  A.尊称对方的妻子

  B.尊称对方的母亲

  C.称自己的学生

  D.称别人的学生

  问题22:

“杵臼之交”出自()。

(分数:

3)

  A.《后汉书》

  B.《聊斋志异》

  C.《论语》

  D.《孟子》

  问题23:

生命降生仪式称为:

()。

(分数:

3)

  A.洗三

  B.满月

  C.周岁

  D.抓周

  问题24:

陶潜《桃花记》:

“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

”这里的“黄发”也代称()。

(分数:

3)

  A.中年

  B.青年

  C.少年

  D.老年

  问题25:

庾信《伯母李氏墓南铭》:

“夫人年逾耳顺,视听不衰。

”,其中耳顺是指()。

(分数:

3)

  A.20岁

  B.30岁

  C.60岁

  D.50岁

  问题26:

“不学礼,无以立”的古训是()所言。

(分数:

3)

  A.孟子

  B.荀子

  C.孔子

  D.韩非子

  问题27:

礼仪的核心是()为本。

(分数:

3)

  A.自信

  B.尊重

  C.尊老爱幼

  D.自食其力

  问题28:

我国古代礼仪,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为最尊。

(分数:

3)

  A.坐西朝东

  B.坐北朝南

  C.坐南朝北

  D.坐东朝西

  问题29:

“入则孝,出则悌。

”“孝”“悌”分别指善事()。

(分数:

3)

  A.父母祖父母

  B.兄长父母

  C.父母兄长

  D.祖父母兄长

  问题30: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出自()。

(分数:

3)

  A.《孟子》

  B.《论语》

  C.《中庸》

  D.《大学》

  问题31:

下列礼仪不属于军礼的是()。

(分数:

3)

  A.征伐

  B.征税

  C.围捕

  D.营建

  问题32:

中国古代有“五礼”之说,下列不属于“五礼”的是()。

(分数:

3)

  A.吉礼

  B.嘉礼

  C.军礼

  D.酒礼

  问题33: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出自()的这一名句论述了礼仪的重要性。

(分数:

3)

  A.《论语》

  B.《荀子》

  C.《礼记》

  D.《孟子》

  问题34:

()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典章制度和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

它阐述的思想,包括社会、政治、伦理、哲学、宗教等各个方面,其中《大学》《中庸》《礼运》等篇有较丰富的哲学思想。

(分数:

3)

  A.《周礼》

  B.《仪礼》

  C.《礼记》

  D.《论语》

  问题35:

五礼之冠是指()。

(分数:

3)

  A.吉礼

  B.凶礼

  C.军礼

  D.宾礼

  问题36:

中国有敬老习俗,旧时给老年妇女祝寿的时候,往往要送画有()图案的礼物。

(分数:

3)

  A.麻姑

  B.老寿星

  C.王母娘娘

  D.九天玄女

  问题37:

礼的种类纷繁复杂,对于礼的要素大致概括为()。

(分数:

3)

  A.礼法、礼器

  B.辞令、礼容

  C.等差、礼义

  D.ABC都是

  问题38:

()反对行礼以器物仪节为主,强调要以礼义为核心。

他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

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认为玉帛、钟鼓不过是表达礼义的工具。

(分数:

3)

  A.老子

  B.孔子

  C.韩非子

  D.庄子

  问题39:

军礼是师旅操演、征伐之礼。

不包括()。

(分数:

3)

  A.大师之礼(征战)

  B.大均之礼(均土地、征赋税)

  C.大田之礼(定时狩猎)

  D.大修之礼(维修军事)

  问题40:

吉礼的范围很广,不包括()。

(分数:

3)

  A.天神

  B.地祗

  C.人鬼

  D.庆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