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考试全真模拟测试题附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357871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考试全真模拟测试题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考试全真模拟测试题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考试全真模拟测试题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考试全真模拟测试题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考试全真模拟测试题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考试全真模拟测试题附答案.docx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考试全真模拟测试题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考试全真模拟测试题附答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考试全真模拟测试题附答案.docx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考试全真模拟测试题附答案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考试全真模拟测试题(附答案)

一、填空。

(每空2分,共38分)

1.数学课程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维度。

2.小学数学思维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从(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

3..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4.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

5.时钟报时,5时敲5下,8秒敲完。

那么11时敲11下,(20)秒敲完。

6.北京的故宫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宫殿,占面积约720000平方米,合(72)公顷。

二、判断题。

(每题3分,共24分)

1.“空间与图形”第二学段的内容是图形的认识与测量。

(×)

2.数学活动是指观察、实验、猜想、推理与交流。

(√)

3.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是4厘米,5厘米,9厘米。

(×)

4.小强是2000年2月29日出生的,到今年3月他过了3个生日。

(√)

5.边长为5米的正方形面积和周长相等。

(×)

6.把一根12米长的铁丝剪了3次,平均每段长4米。

(×)

7.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

(×)

8.一个小数先扩大到它的10倍,再缩小到它的,小数点的位置实际没有变化。

(√)

三、单项选择。

(每题3分,共18分)

1.聪聪有5种笔,林林有4种,其中他们有2种笔相同,两人共有(②)种笔。

①11②7③13

2.864÷()的商是两位数,()里应该填(.③)。

①7②8③9

3.一个三角形至少有(②)个锐角。

①1②2③3

4.圆的周长扩大2倍,面积就(②)①扩大2倍②扩大4倍③不变

6.一只鹅的重量相当于2只鸭的重量,3只鸭的重量等于15只鸽子的重量。

一只鹅的重量相当于(②)只鸽子的重量

①5②10③22.5

四、简答题。

(每题5分,共10分)

1.课堂教学设计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答:

(1)主体性原则

(2)目标性原则(3)针对性原则

(4)实践性原则(5)有效性原则(6)整体性原则。

2、九年义务教育的教学目的是什么?

答:

(1)使学生理解掌握数量关系和几何图形的最基础的知识。

(2)使学生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计算的能力,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五、分析理解题。

(每题10分,共20分)

1.阅读下面的教学片断,请你结合本课的教学目标谈谈你的看法。

〔片断回放〕“抛硬币”

(教师演示,学生猜,介绍硬币正反面及操作要领。

师:

抛硬币时你发现了什么?

(生:

有时正面朝上,有时反面朝上。

师:

硬币未落地前,你能确定哪一面朝上吗?

(生:

不能,可能正面朝上,也可能反面朝上。

师:

(每桌发一枚一元硬币)是不是这样呢?

请同桌合作,每人抛10次,一人抛,另一人猜,看你猜对没有。

1.答:

教师在让学生进行“抛硬币”的活动中创设“猜一猜”的情境,课堂看似热闹,实际上这与教学目标是相背离。

课本以“抛硬币“为情境,意在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直观感知,体验哪面朝上是不能确定的;同时,理解因结果的不确定性导致难以每次猜对的道理,进而使学生对不确定现象的感知由模糊到清晰。

显然,把活动的重点放在猜的结果是否正确的指向上,偏离了“感受不确定现象”这一教学目标。

教学时,应将活动的重点转移到记录硬币朝上面的结果上来,使操作与目标并轨。

2.根据以下教学片段,请你对本案例的教学过程作出分析。

教学片段:

1.引入

2.展开

(1)初步感知:

40+56=9656+40=96

观察两个算式,有什么关系?

(交换加数位置,和不变)

(2)鼓励猜测:

是不是所有的加法算式都符合这一规律呢?

(3)合理验证:

学生举例来说明猜测。

(4)汇报交流:

47+36=36+47128+235=235+128456+243=243+456

879+654=654+8793408+7098=7098+3048

(5)抽象概括:

师:

这样的算式能列举完吗?

生(齐):

不能。

师:

那有没有办法写个自已喜欢的一般形式,把这种关系表达出来呢?

生1:

水+汗=汗+水

生2:

桌子+椅子=椅子+桌子

生3:

人+电视机=电视机+人。

(教师一一点头默许。

生4:

□+▲=▲+□。

生5:

a+b=b+a

……

3.抽象

师:

在加法里,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叫加法交换律。

答:

教师通过设计“猜测—列举—验证—概括”的教学环节,引领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探索中采取不完全归纳提炼形式来突破教学的重难点,特别是在引导学生用富有个性的符号化方式来抽象加法交换律的一般形式中着力体现数学的简洁美,是本课教学的一大亮点。

不足之处:

教师在鼓励学生用富有个性化方式来抽象加法交换律的一般形式过程中,发生了“顾此失彼”的现象。

片断中学生用“水+汗=汗+水”等来表达加法交换律的一般形式的时候,学生列举的这些表达形式,从表面上看,是切合加法交换律的一般形式,但从加法交换律的本质上来却又违背了“和不变”(即量的守恒)。

所以,片段中的“水+汗=汗+水”的表达形式,从数学加减法的意义上看,它们难以完全满足加法交换律量的守恒这一本质属性。

六、解答题。

(每题5分,共15分)

1.同学们到公园划船,如果每条船坐6人,还多16人;如果每条船坐8人,还差4人。

那么船有多少条?

同学有多少人?

解:

船数(16+4)÷(8-6)=10(条)

人数6×10+16=76(人)

答:

船有10条,同学有76人。

2.某商品按20%的利润定价,然后又按九折卖出,共得利润88元。

这件商品的成本是多少元?

解:

88÷〔(1+20%)×90%-1〕

=88÷8%

=1100(元)

答:

这件商品的成本是1100元。

3.有一条大白鲨鱼头长3米,身长等于头长加尾长,尾长等于头长加身长的一半,这条大白鲨鱼全长是多少米?

.解:

设鲨鱼的身长为X米。

X-3=3+X÷2

X=12

尾巴:

12-3=9(米)

全长:

3+12+9=24(米)

答:

这条大白鲨鱼全长24米。

为了能帮助广大小学生朋友们提高数学成绩和数学思维能力,查字典数学网特地为大家整理了2014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考试测试题,希望能够切实的帮到大家,同时祝大家学业进步!

 

一、单项选择题

1.“统计与概率”的教学设计,一定要注重内容的时代性,所选()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是学生有能力感受的现实,不能离学生太远。

【C】A.方法B.概念C.素材D.原理

2.在“统计与概率”教学设计实践活动时应该考虑学生的()和年龄特征,注意活动的组织形式,使活动能深深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实践活动的作用。

【A】A.已有认知水平B.热情C.兴趣D.干劲

3.设计统计与概率的实践活动时应该考虑学生的(),注意活动的组织形式。

【C】A.品质B.意志C.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D.上进心

4.“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学习,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调查、设计等学习活动,经历提出问题、明确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

【A】A.解决问题B.修改问题C.研究对策D.征求方案

5.实践与综合应用作为一种探索性的学习活动,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主要通过为学生创设启发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来实现。

【B】A.多做题目B.经历探索过程C.科学研究D.勤于训练

二、多项选择题

1.“统计与概率”与人们的()密切相关。

【AB】

A.日常工作B.社会生活C.生活习惯D.生活态度

2.义务教育阶段应当使学生熟悉统计与概率的基本思想方法,从而使他们逐步形成。

【BCD】A.空间观念B.形成统计观念C.尊重事实的态度D.用数据说话的态度

3.常用的收集数据的方法包括()等。

【ABC】

A.计数B.测量C.实验D.计算

4.《标准》设置了“实践与综合应用”这一领域,把()等内容以交织、融合在一起的形式呈现。

【ABC】A.数与代数B.空间与图形C.统计与概率D.算术

5.()将成为实践与综合应用的主要学习方式。

【BCD】A.模仿和记忆B.动手实践C.自主探索D.合作交流

三、判断题

1.新的小学数学课程中统计学习的重点是根据已知数据解决提出的问题。

(×)

2.“统计与概率”的教学中所提供的材料,学生越是不熟悉,学生就越会感兴趣。

(×)

3.组织学生进行统计活动时,要尽量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要让学生成为统计活动的真正主人。

(√)

4.为了体现统计与概率教学过程性的原则,在情境设上不一定要做到连贯。

(×)

5.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关键是要让学生多做题目。

(×)

6.“实践与综合应用”学习领域的设置,有利于学生体会数学的文化价值和应用价值。

(√)

四、填空题1.“统计与概率”的教学设计,一定要注重内容的时代性,所选素材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是学生有能力感受的现实,不能离学生太远。

2.在“统计与概率”教学设计实践活动时应该考虑学生的已有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注意活动的组织形式,使活动能深深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实践活动的作用。

3.“实践与综合应用”的设置反映了数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要求,对于促进数学课程改革和数学课程内容的改革有积极的意义,对于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有重要的作用,为学生提供了进行实践性、探究性和研究性学习的课程渠道。

4.实践与综合应用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树立正确的数学观。

5.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出发,从学生身边的现实背景中提炼,符合实践与综合应用的现实性特点。

五、问答题

1.“统计与概率”教学实施中如何注意内容选择的现实性?

答:

“统计与概率”的教学设计,一定要注重内容的时代性,所选素材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是学生有能力感受的现实,不能离学生太远。

2.如何把握“统计与概率”教学中的“度”?

答:

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应该仔细分析课程标准和教材,深入了解学生认知的现实状况,把握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对统计与概率教学的不同要求,不能过多地加深学习的难度,使学生产生厌恶感。

课堂上如果学生提出了超出目标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又是大部分孩子难以理解的,就应该鼓励学生把它放在“问题银行”里,在学习了更多的知识以后再来解决,而不能被学生的问题牵着走,影响了大多数孩子的学习。

低年级学生开始学习“统计”,既要让学生感觉要解决的问题是有挑战性的,还要让学生能利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眼前的问题,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实践与综合应用”综合性特点反映在什么地方?

答:

实践与综合应用作为一个学习领域,并不是在其他数学知识领域之外增加新的知识,而是强调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首先,要促使学生通过这一领域的学习,加深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其他数学知识领域的理解,体会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进而从整体上认识数学、体验数学、应用数学。

其次,实践与综合应用中要解决的现实数学问题往往交织着多科学的知识与方法,因此,实践与综合应用的综合性还常常表现为多学科的综合。

4.“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是为实现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服务,同时,根据这一领域的特点,其教学目标又在哪几个方面有所侧重?

(P120)

答:

“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是为实现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服务,同时,根据这一领域的特点,其教学目标又在以下几方面有所侧重:

①在知识与技能方面。

强调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知识领域的综合应用和整体把握;②在数学思考方面,强调经历探索过程,发展思维能力;③在解决问题方面,强调经历提出、理解、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形成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发展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④在情感与态度方面,强调体会数学与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普遍存在和广泛应用,树立正确的数学价值观。

5.“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中选取什么样的主题和素材有较强趣味性、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P125)

答:

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内容应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选择有较强趣味性、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题和素材。

一般来说,贴近学生生活现实的题材能让学生感到熟悉和亲近,对完成任务比较有信心;游戏性题材有较强的愉悦功能,对学生有比较大的吸引力;设计和制作类的活动任务性比较突出,能激发学生的挑战欲望。

这些内容都能比较有效地引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动机。

但同时也应注意,要将学生兴趣引向更深层次的探索实践活动,要有明确的活动目标,要有数学味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