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法、隔离法的使用技巧
(1)不能把整体法和隔离法对立起来,而应该将两者结合起来.解题时,从具体问题的实际情况出发,灵活选取研究对象,恰当地选择使用整体法和隔离法.
(2)当系统有相同的加速度时,可依据所求力的情况确定选用整体法还是隔离法.若所求的力为外力则用整体法,若所求的力为内力则用隔离法.但在具体应用时,绝大多数情况是将两种方法相结合应用:
求外力时,一般先隔离后整体;求内力时,一般先整体后隔离.先隔离或先整体的目的都是求解共同的加速度.
突破
动力学临界、极值问题
1.当物体的运动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时必然有一个转折点,这个转折点所对应的状态叫做临界状态;在临界状态时必须满足的条件叫做临界条件,用变化的观点正确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运动状态变化情况,同时抓住满足临界值的条件是求解此类问题的关键.
2.临界或极值条件的标志
(1)有些题目中有“刚好”、“恰好”、“正好”等字眼,明显表明题述的过程存在着临界点.
(2)若题目中有“取值范围”、“多长时间”、“多大距离”等词语,表明题述的过程存在着“起止点”,而这些起止点往往就是临界状态.
(3)若题目中有“最大”、“最小”、“至多”、“至少”等字眼,表明题述的过程存在着极值,这个极值点往往是临界点.
考向1 临界问题的分析方法
[典例4] 如图所示,一弹簧一端固定在倾角为θ=37°的光滑①固定斜面的底端,另一端拴住质量为m1=4kg的物体P,Q为一质量为m2=8kg的物体,弹簧的质量不计,劲度系数k=600N/m,系统处于静止状态②.现给Q施加一个方向沿斜面向上的力F,使它从静止③开始沿斜面向上做匀加速④运动,已知在前0.2s时间内,F为变力,0.2s以后F为恒力⑤,已知sin37°=0.6,cos37°=0.8,取g=10m/s2.求力F的最大值与最小值⑥.
[解题指导]
关键词
理解
①
无滑动摩擦力
②
可求出弹簧的压缩量
③④
初速度为零,加速度恒定
⑤
经过0.2s,P和Q恰好分离
⑥
t=0时拉力最小,分离后拉力最大
[解析] 设开始时弹簧的压缩量为x0,由平衡条件得
(m1+m2)gsinθ=kx0
代入数据解得x0=0.12m
因前0.2s时间内F为变力,之后为恒力,则0.2s时刻两物体分离,此时P、Q之间的弹力为零,设此时弹簧的压缩量为x1
对物体P,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kx1-m1gsinθ=m1a
前0.2s时间内两物体的位移
x0-x1=
at2
联立解得a=3m/s2
对两物体受力分析知,开始运动时拉力最小,分离时拉力最大
Fmin=(m1+m2)a=36N
对Q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得
Fmax-m2gsinθ=m2a
解得Fmax=m2(gsinθ+a)=72N.
[答案] 72N 36N
考向2 极值问题的分析方法
[典例5] 如图甲所示,木板与水平地面间的夹角θ可以随意改变,当θ=30°时,可视为质点的一小物块恰好能沿着木板匀速下滑.如图乙所示,若让该小物块从木板的底端以大小恒定的初速率v0沿木板向上运动,随着θ的改变,小物块沿木板向上滑行的距离x将发生变化,重力加速度为g.
甲 乙
(1)求小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2)当θ角满足什么条件时,小物块沿木板向上滑行的距离最小,并求出此最小值.
[解析]
(1)当θ=30°时,小物块处于平衡状态,对小物块受力分析并根据平衡条件有mgsinθ=μmgcosθ
解得:
μ=tanθ=
.
(2)当θ角变化时,设沿斜面向上为正方向,小物块的加速度为a,则:
-mgsinθ-μmgcosθ=ma
小物块的位移x满足:
0-v
=2ax
则:
x=
=
当θ+
=
,即θ=
时,x有最小值
将μ=
代入得,x的最小值为xmin=
.
[答案]
(1)
(2)θ=60°
动力学中的典型临界条件
(1)接触与脱离的临界条件:
两物体相接触或脱离,临界条件是弹力FN=0.
(2)相对滑动的临界条件:
两物体相接触且处于相对静止时,常存在着静摩擦力,则相对滑动的临界条件是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
(3)绳子断裂与松弛的临界条件:
绳子所能承受的张力是有限度的,绳子断与不断的临界条件是绳中张力等于它所能承受的最大张力,绳子松弛的临界条件是FT=0.
1.[动力学图象问题]以相同初速度将两个物体同时竖直向上抛出并开始计时,一个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可以忽略,另一个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与物体速率成正比,下列用虚线和实线描述两物体运动的速率—时间图象可能正确的是( )
答案:
D 解析:
在速率—时间图象中,斜率的绝对值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所受空气阻力可忽略的物体,其只受重力作用,加速度不变,图线为图中虚线;不可忽略空气阻力的物体,其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与速率成正比,为变力,图线为图中实线,对受空气阻力作用的物体分析知,其上升过程中速率越来越小,则其所受阻力越来越小,合力越来越小,加速度越来越小,当其到达最高点时速率为零,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其从最高点下落过程中,速率越来越大,阻力越来越大,合力越来越小,加速度越来越小,若其在落地前阻力已经等于重力,则其最后阶段做匀速运动,故选D.
2.[动力学图象问题]如图所示,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竖直放置,下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质量为m的小球,从离弹簧上端高h处自由下落,接触弹簧后继续向下运动.观察小球从开始下落到第一次运动至最低点的过程,下列关于小球的速度v或加速度a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答案:
A 解析:
小球接触弹簧开始,合力向下,向下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运动到某个位置时,重力等于弹簧弹力,合力为零,加速度为零,速度最大,然后重力小于弹力,合力方向向上,向下做加速度逐渐增大的减速运动,运动到最低点时,速度为零,加速度最大,根据对称性可知,到达最低点时加速度大于g,且加速度a随时间t的变化为非线性变化,故A正确,B、C、D错误.
3.[连接体问题](多选)如图所示,质量为m1和m2的两物块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用轻质弹簧将两物块连接在一起.当用水平力F作用在m1上时,两物块均以加速度a做匀加速运动,此时,弹簧伸长量为x;若用水平力F′作用在m1上时,两物块均以加速度a′=2a做匀加速运动,此时弹簧伸长量为x′.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F′=2FB.x′=2x
C.F′>2FD.x′<2x
答案:
AB 解析:
取m1和m2为一整体,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F=(m1+m2)a.弹簧的弹力FT=
=kx.当两物块的加速度增为原来的2倍,拉力F增为原来的2倍,FT增为原来的2倍,弹簧的伸长量也增为原来的2倍,故A、B正确.
4.[连接体问题]如图所示,有材料相同的P、Q两物块通过轻绳相连,并在拉力F作用下沿斜面向上运动,轻绳与拉力F的方向均平行于斜面.当拉力F一定时,Q受到绳的拉力( )
A.与斜面倾角θ有关
B.与动摩擦因数有关
C.与系统运动状态有关
D.仅与两物块质量有关
答案:
D 解析:
设P、Q的质量分别为m1、m2,Q受到绳的拉力大小为FT,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整体分析,有F-(m1+m2)gsinθ-μ(m1+m2)gcosθ=(m1+m2)a;对Q分析:
有FT-m2gsinθ-μm2gcosθ=m2a,解得FT=
F,可见Q受到绳的拉力FT与斜面倾角θ、动摩擦因数μ和系统运动状态均无关,仅与两物块质量和F有关,选项D正确.
5.[临界、极值问题]倾角为θ=45°、外表面光滑的楔形滑块M放在水平面AB上,滑块M的顶端O处固定一细线,细线的另一端拴一小球,已知小球的质量为m=
kg,当滑块M以a=2g的加速度向右运动时,则细线拉力的大小为(取g=10m/s2)( )
A.10NB.5N
C.
ND.
N
答案:
A 解析:
当滑块向右运动的加速度较小时,滑块对于小球存在支持力;当滑块向右运动的加速度较大时,小球将脱离斜面而“飘”起来.因此,本题存在一个临界条件:
当滑块向右运动的加速度为某一临界值时,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恰好为零,此时小球受到两个力:
重力和细线的拉力(如图1所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Tcosθ=ma0
FTsinθ-mg=0
其中θ=45°
解得a0=g
图1 图2
则知当滑块向右运动的加速度a=2g时,小球已“飘”起来了,此时小球受力如图2所示,则有
F′Tcosα=m·2g
F′Tsinα-mg=0
解得F′T=
mg=
×
×10N=10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