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347389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3.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三单元教案.docx

《第三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单元教案.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三单元教案.docx

第三单元教案

第三单元

11.春

朱自清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直至背诵。

2.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3.品味文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语言。

重点难点

1.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直至背诵。

(2)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2.难点:

品味文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语言。

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找出课文中的生字词,查字典,给它们注音、解释,并学会运用。

(1)朗润:

明朗润泽。

(2)润湿:

(土壤、空气等)潮湿而润泽。

(3)酝酿(yùnniàng):

原意是造酒,这里是说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4)卖弄:

炫耀。

(5)应和:

本课指声音相呼应。

(6)宛转:

同“婉转”。

形容声音圆润柔媚。

(7)嘹亮:

(声音)清晰响亮。

(8)黄晕(yùn):

昏黄不明亮。

(9)烘托:

画画的一种方法,从旁边或周围涂抹淡墨或者浅的颜色,使画的主要部分更鲜明,更突出。

这里是“衬托”的意思。

(10)静默:

不出声。

(11)舒活:

舒展,活动。

(12)欣欣然:

欢欢喜喜的样子。

(13)繁花嫩叶;密密地开着的花和嫩绿的叶子。

(14)呼朋引伴:

指招引同类的人。

(15)抖擞精神:

振作精神。

(16)花枝招展:

比喻姿态优美。

招展,迎风摆动。

2.朗读课文,思考课后研讨与练习。

3.就课文不理解处质疑。

二、导入

1.作家作品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

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土。

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

“五四”初年即创作新诗。

后来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转向散文写作,并开始研究中国古典文学。

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

《春》大致写于1928年至1937年,朱自清在写此文时,已经没有初

期创作诗文时的那种淡淡的哀怨的情调,而是鲜明地表现出新鲜的格调和欢乐的情绪。

在大自然中,他发现了美和希望,于是欣喜万状,写下了著名的散文精品《春》,反映了他对美的追求,对光明的向往,表达了他对未来的希望,流露了积极进取的精神。

2.导语。

这篇散文以诗的笔调,描绘了花卉争荣、生机勃勃的春天的图画,赞美、抒唱春的创造力和带给人们以无限希望,从而激励人们在大好春光里辛勤劳作,奋然向前。

这篇作品可以说是一首抒情诗,一幅风景画,是一曲春的赞歌。

三、正课

1.反复诵读课文。

诵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式,特别是学习文学作品,更要在诵读中体会其美感。

诵读可分几个步骤进行:

一是认知性朗读,目的是读准字音,疏通字词。

二是感知性朗读,目的是了解课文内容,对课文有一个整体感知。

三是涵泳性阅读,深入到作品的意境之中,细细地涵泳品味,可采用默读与朗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阅读。

四是声情并茂地朗读,力求传达出作品的意境、风格与美感。

2.探究质疑:

请给文章分段并归纳段意,理清作者的思路。

讨论并归纳:

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

从开头到“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段意:

盼春。

第二部分:

从“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到“有的是希望。

段意:

绘春。

描绘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五个画面。

第三部分:

从“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到完。

段意:

赞春

这三个部分的顺序和作者思想感情的发展是一致的。

春天尚未来临,热切地盼望她的到来;待到她降临人间之后,则尽情地欣赏这美好的大地回春的景象;最后以赞美作结,用三个比喻句颂扬春天,深化题旨。

第二课时

3.探究质疑:

第一自然段写盼春,运用什么修辞手法?

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讨论并归纳:

(1)“盼望着,盼望着”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盼春心切的强烈感情。

(2)“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把物当作人的动作行为来写,这叫拟人。

宣告春天将到的喜悦之情。

4.探究质疑;“一切……”这个自然段是怎样描写春天的?

讨论并归纳:

这个自然段宏观勾勒春天。

先写“一切”画出春的万物苏醒的轮廓,再用“朗润”写春山的光泽;用“涨”写春水涣涣;用“红”写春日暖人。

这三个“起来了”照应“刚睡醒of‘张开了眼”。

为下文细致的描绘张本。

5.探究质疑:

这段话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讨论并归纳:

运用拟人,勾勒出春天的勃勃生机。

6.探究质疑:

春草图中作者怎样描绘小草的?

讨论并归纳:

(1)用“偷偷”“钻”写春草的情态;

(2)用“嫩嫩的”写春草的质地;

(3)用“绿绿的”写春草的色泽;

(4)用“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写春草的长势。

7.探究质疑:

“钻”和“偷偷地”用得好,说说好在哪里?

讨论并归纳:

“钻”既表现春草冲破土层的挤劲,又用“偷偷地”修饰,形容它不知不觉地出现,生动地表明春草的活力。

8.探究质疑:

“嫩嫩的、绿绿的”是修饰小草的,按正常的语序应该放在“小草”的前边,作者却将它们放在句末,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讨论并归纳:

把它们放在句末,强调小草的质地和颜色的特征。

9.探究质疑:

写春草为什么又写“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讨论并归纳:

通过小孩在草上兴致勃勃地嬉戏侧面衬托春草勃发给人的欢乐。

10.探究质疑: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写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

写人在草上的感受,表达喜爱春草的感情。

11.探究质疑:

作者是怎样描绘春花图的?

讨论并归纳:

(1)“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写花朵多;

(2)“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写花色艳;

(3)“花里带着甜味儿”写花味甜;

(4)“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由眼前的春花,联想到秋实;

(5)写蜂闹蝶舞侧面衬托春花的竞相开放,万紫千红、香味浓郁;

(6)“野花遍地是”写野花的多;“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不仅写出野花的多,而且描绘出闪闪发光轻轻摆动的明丽色彩。

12.探究质疑:

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有什么好处?

讨论并归纳:

(1)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用拟人,写出了春花竞相开放的情景。

(2)“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用比喻、排比,写出了春花争艳、万紫千红的情景。

(3)“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用比喻、拟人,写出野花多、闪闪发光、轻轻摆动的情景。

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把春花描绘得更加生动、形象、具体。

13.探究质疑: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如果把“闹”换成“叫”好不好?

讨论并归纳:

不好。

因为蜜蜂的嗡嗡声音不是从嘴巴里“叫”出来的,而是振动翅膀发出的声音,所以不能用“叫”;而且用“闹”不仅有声响,还呈现出一派喧闹沸腾的热闹景象,一个“闹”字,境界全出。

14.探究质疑:

如果把这段文字分成两层,应怎样分?

各写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

第一层:

从开头到“大小蝴蝶飞来飞去”。

写树上的花(木本的花)。

第二层:

从“野花遍地是”到本段完。

写遍地野花(草本的花)。

四、小结

描写景物要抓住特征,如春草图,抓住春草的情态、质地、色泽、长势来写。

如春花图,则抓住春花的多、艳、甜的特征来写。

还可以运用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描绘景物特点,抒发作者的感情。

五、板书

(一)盼春

(二)绘春

 

(三)赞春。

六、作业

第三课时

一、预习

1.朗读、背诵全文。

2.就课文不理解之处质疑。

二、导入

1.检查朗读、背诵情况。

2.上节课我们探究了春草图和春花图,这节课我们再来探究以下课文。

三、正课

1.探究质疑:

观察景物必须“五官开放”通过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等感受景物的美。

如“春花图”“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是视觉感受;“花里带着甜味儿”是嗅觉感受;“蜜蜂嗡嗡地闹着”是听觉感受;“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则是幻觉。

请分析,“春风图”从哪些感觉写出春风的什么特征?

讨论并归纳:

(1)“‘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从触觉写出春风的温柔;

(2)“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空气里酝酿”从嗅觉写出春风的芳香;

(3)“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成天嘹亮地响着”从视觉、听觉写出春风的和悦。

这段文字从触觉、嗅觉、视觉、听觉等方面,把无形、无味、无色的春风写得有声有味,有情有感。

2.探究质疑:

“春风图”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讨论并归纳:

(1)“吹面不寒杨柳风”运用引用、借代,写出春风的温暖。

(2)“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运用比喻、拟人,写出春风的温柔。

(3)“(鸟儿)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运用拟人,写鸟儿迎春的欢悦。

第四课时

3.探究质疑:

“春雨图”如何抓住春雨的特征来写的?

讨论并归纳:

(1)“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写出春雨的经常;

(2)“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写出春雨的细密;

(3)“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写出春雨的轻盈;

(4)“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写春雨的润物。

4.探究质疑:

“春雨图”按什么顺序描写的?

讨论并归纳:

从静景到动态,从物到人,由近到远。

5.探究质疑:

“春雨图”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讨论并归纳:

(1)“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用博喻、排比,写出春雨多、细、密的特征。

(2)“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用拟人烘托出乡村的安静而和平。

6.探究质疑:

文章怎样描写“迎春图”?

讨论并归纳:

由景及人,从天上的风筝写到地上的孩子;蜗居在屋子里一冬的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

春到人欢,舒活舒活筋骨,抖搂抖搂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

春天充满着希望,因为“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7.探究质疑:

文章引用“一年之计在于春”这个俗语有什么好处?

讨论并归纳:

引用俗语启迪人们:

抓紧春光努力工作,奋发向上。

体现了文章的主旨。

8.探究质疑:

末尾三段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起什么作用?

讨论并归纳:

运用LC喻,赞美春天蓬勃的生命力,强调它的“新”“美”“力”。

9.探究质疑:

这三个比喻各自成段,看看它们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

讨论并归纳:

结尾三个句子,不仅比喻巧,意义深,而且分行排列,先后有序。

这三句顺序从“娃娃”到“小姑娘”到“青年”,形象地点明了春天的成长进程。

所以顺序不能颠倒。

10.探究质疑:

你还能用别的比喻赞美春天吗?

讨论并归纳:

可各抒己见。

四、小结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12.济南的冬天

老舍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抓住景物的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

3.品味文章生动形象的语言。

重点难点

1.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景物的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

2.难点:

品味文章生动形象的语言。

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找出课文中的生字词,查字典,给它们注音、解释,并学会运用。

(1)响晴:

(天空)晴朗无云。

(2)温晴:

本课指天气极为晴朗、明亮、温和。

(3)安适:

安静而舒适。

(4)肌肤:

肌肉皮肤。

(5)出奇:

特别、不寻常。

(6)秀气:

清秀、小巧玲珑。

(7)绿萍:

植物名,又叫满江红,叶子浮出水面,春季绿色,夏季红褐色,可作鱼类及家畜的饲料,也可作水田的肥料,并可供药用。

(8)水藻(zǎo):

生长在水里的藻类植物。

(9)贮蓄(zhù):

存放、积存。

(10)澄清(chéng):

本课指清亮,透明。

(11)空灵:

美妙无穷而不可捉摸。

(12)髻(jì):

在头顶或脑后挽束起来的头发。

(13)镶(xiāng):

把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或围在另一物体的边缘。

(14)水墨画:

指纯用水墨不着色的国画。

(15)蓝汪汪:

形容蓝得发亮。

2.朗读课文,思考课后研讨与练习。

二、导入

1.作家作品简介。

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

生于北京一个城市贫民家庭。

1918年师范毕业后,曾任北京十七小学校长、天津南开中学语文教员。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开始用白话创作。

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并进行文学创作。

1929年离英回国,先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

1937年,他的代表作《骆驼样子》问世,被译成十几种文字,产生较大的国际影响。

抗战爆发后,他在周恩来的直接关怀和帮助下,从事抗战文学活动。

1946年赴美讲学。

1949年回国后,任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文联副主席、全国作协副主席、北京市人民委员会委员、市文联主席等职。

由于他的勤奋创作,解放后写了20多个剧本,被誉为文艺队伍中的劳动模范。

1966年去世,终年67岁。

老舍1930年前后来到山东,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7年之久,对山东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山东被称为他的“第二故乡”。

据老舍夫人胡絮青回忆,老舍生前“常常怀念的是从婚后到抗战爆发,在山东度过的那几年”。

《济南的冬天》是老舍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成的。

原为一系列直接描写济南风景名胜的长篇散文《一些印象》中的第五节(第一节《济南的马车}、第二节《济南伪洋车》、第三节《济南的大葱》、第四节《济南的秋天》、第六节《齐大的校园》、第七节是全文的结语),发表在《齐大月刊》欧一卷第六期(1931年4月出版)。

此文虽系节选,但能独立成篇。

2.导语。

老舍对济南的山山水水一往情深,在他眼中,冬天的济南一切都是美的,一切都是可爱的,真是一方宝地,一个理想的境界。

当我们探究课文时,当一幅幅画面浮现在你的脑海里时,你将进入那片美的天地。

三、正课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本文布局谋篇,层次井然,请给文章分段,并归纳段意。

讨论并归纳:

按描写的不同景物,可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写济南的冬天“温晴”的天气特点。

第二部分:

第2、3、4自然段。

写济南冬天的山景。

第一层:

写阳光朗照下的山景。

第二层:

写雪后的山景。

第三层:

写城外远山。

第三部分:

第5自然段。

写济南冬天的水色。

第二课时

3.探究质疑:

第一段作者怎样写出济南冬天“温晴”的天气特点?

讨论并归纳:

通过三组对比来写。

(1)北平的寒——济南的暖

北平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

(2)伦敦的暗——济南的明

伦敦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

(3)热带的热——济南的温

热带地方的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济南有温晴的天气。

4.探究质疑:

运用对比手法写有什么好处?

讨论并归纳:

通过三组对比,突出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由“奇迹”、“怪事”、“害怕”引出赞誉“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文章紧紧抓住这一天气特点,描绘济南冬天的景色。

5.探究质疑:

“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改为“没有风的”行不行?

为什么?

讨论并归纳:

没有风声并不等于没有风,只是风很小而已。

如果改为“没有风”则不符合情况。

可见作者用词十分准确。

四、小结

文章一开头,就紧紧抓住济南冬天“温晴”这一天气特点,赞誉济南是个“宝地”,这是贯串全文的主线,下文描绘的济南冬天独有的美景,都是与此相联系的。

第三课时

一、预习

1.朗读课文。

2.就课文不理解之处质疑。

二、导入

写景文章要学会分析抓住景物的什么特征写的,是怎样描写景物的,为什么要这样写的。

这样分析才能懂得文章主旨,对自己今后写作也会有收益。

三、正课

1.朗读课文。

要求正确、流利、要有感情地朗读。

2.探究质疑:

文章第1段写济南冬天温晴的天气,第2段怎样转入写阳光朗照下的山景?

讨论并归纳:

用过渡句“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转到写冬天的山。

3.探究质疑:

济南的山有什么特点?

讨论并归纳:

小山把整个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写出济南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

4.探究质疑:

作者怎样写出阳光朗照下的小山特别可爱?

讨论并归纳:

(1)用拟人手法:

“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用“晒”“睡”“醒”一连串相关的动词,烘托出舒适温暖的环境。

(2)用比喻、拟人手法: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用“小摇篮”比喻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用“看护者”比喻四周的小山,加上温存体贴的抚慰,写出这一圈小山的特别可爱。

(3)从人们的感受写:

“面上含笑”“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还写了人们的幻想。

不仅描绘人们的笑容,更突出人们舒适温馨的感受。

5.探究质疑:

第3自然段,作者按怎样的顺序描写雪后的山景?

讨论并归纳:

按照空间顺序,从山上、山尖至山坡、山腰,有层次地写出秀美的山景。

6.探究质疑: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雪后山景“妙”在何处?

讨论并归纳:

(1)妙在雪光、雪色:

“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松的翠与雪的白相映成趣;“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如洗的蓝天与似银的白雪相映生辉;“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白雪与暗黄的草色,组成彩色的美景。

(2)妙在雪态:

“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以动写静,写出动人的形态;“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把薄雪比喻成害羞的少女,写出雪的情态。

7.探究质疑:

这段文字用哪些修辞手法写雪后的山景?

讨论并归纳:

(1)比喻:

用“日本看护妇”比喻雪光;用“花衣”比喻雪色。

(2)比喻拟人:

“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写出动人的雪态。

第四课时

8.探究质疑:

第4自然段,怎样写城外的远山?

讨论并归纳:

用城内的“狭窄”映衬城外的“宽敞”,用两个“卧”字,传神、形象地照应了上文“暖和安适地睡着”。

用“唐代名手画的小水墨画”比喻城外的远山。

三笔两笔就勾画了济南冬天城外远山的特点。

9.探究质疑:

第5自然段,写济南冬天的水有什么特点?

讨论并归纳:

(1)水的绿;作者通过描写绿萍的绿、水藻的绿、水面柳影的绿,衬托出水的绿。

由水的绿联想到绿的精神,联想到春意盎然的生机。

(2)水的清、亮:

作者描写澄清的河水,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10.探究质疑:

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有什么好处?

讨论并归纳:

(1)拟人:

“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把水藻、水和垂柳都人格化了,表现出济南冬天的无限生机和在冬天里孕育着的朦胧春意。

(2)比喻:

“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突出水的清亮的特征。

11.探究质疑:

本文的写景抒情有什么特点?

讨论并归纳:

情景交融是本文写作的一个特点。

文章在描写济南的冬景时,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1)直抒胸臆。

如开头通过三组对比,赞誉“济南真得算个宝地”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又显得情真意切。

(2)创造意境,流露深情。

如“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

”“这是张小水墨画”。

在优美的意境中,表达作者赞美的深情。

(3)虚实结合,展开想象,抒发热爱之情。

如“请闭上眼睛想:

一个老城……这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户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了一道银边”等,不但描绘了眼前的景物,还通过想像写景,饱含作者的喜爱之情。

12.探究质疑:

篇末用“这就是济南的冬天”作结,有什么好处?

讨论并归纳:

结束语抒发了作者对“冬天”这个特定时令里的济南的总的观感。

意思是:

这温暖如春、秀丽如画、天明水净的蓝水晶的世界,就是冬天的济南啊!

这样结尾,既和开头“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相呼应,又点了题,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给人以回味的余地。

四、小结

本文布局谋篇层次井然,以“济南的冬天”作标题,表明所写时间、地点的范围,接着文章开头一段,写济南冬天温晴的天气,通过三组对比,赞誉济南是个“宝地”,这是贯串全文的主线。

再接着写济南冬天的山景和水景,篇末以一句简明有力而又耐人寻味的话结束全文。

文章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写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动贴切,情景交融。

从语言上看,作者不愧为语言大师,在词语的选用上十分讲究。

五、作业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

 

《夏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感受夏天的特点及文章的语言魅力。

  2.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对比、比较的写法。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2.感受文章的语言魅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一组“荷塘风光”图片。

师:

欣赏完这一组如诗如画的荷花图片,老师的脑海里浮现出一首古诗,它的作者是宋代的大诗人杨万里,同学们一定也知道,告诉老师,是哪首诗?

(生齐答《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出示诗歌视频,学生随录音齐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师:

那么那位同学告诉我,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地方,什么季节(西湖,夏天)

     刚才我们欣赏的是清新,柔和,恬静的南国之夏,那么,北方的夏天又是怎样的呢?

现在,让我们走进梁衡的《夏感》,体会他笔下这紧张,热烈,急促的北方之夏吧(板书课题)

二、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一位朗读水平较高的同学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做两件事:

1.认真听读,以字词,句读,情感三方面为评判标准,点评朗读;2.概括每段段意。

• 夏天总体特点

• 夏天的自然景物

• 夏天的色彩

• 夏天的旋律

• 对夏天的情感态度

三.研读课文

了解了文章的大致内容,下面,我们一起走进第一自然段,看看作者是怎样概括北方夏天的特点的?

1.齐读第一自然段,多媒体显示问题:

• 第一自然段中哪几个词写出了夏天的特点?

• 从全文看,第一自然段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 紧张,热烈,急促(板书)

• 总领全文。

由此,分析文章结构是总——分——总。

2.指明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多媒体显示问题:

• 本段选择了哪些富有特征性季节性的自然景观?

• 第二自然段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提示:

找出本段中心句)

• 第二自然段中,夏天是突然到来的?

还是有个过程?

请找出相关的词语。

• 学生回答:

草,树,蝉,阳光,远处的山,天上的云,麦浪。

• 出示相对应自然景物图片,让学生形象感知具有特征性季节性的景物

• 师引导学生研读本段写法(对比手法,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3. 朗读第三自然段,多媒体显示问题:

第二自然段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写出了夏天缓缓而来的过程,那么第三自然段又是如何描绘夏天的色彩呢?

演示一组农作物图片:

高粱——赤红,玉米——金黄。

让学生对夏天的色彩有直观的感觉。

• 师引导学生仿照第二段的方法,研读本段写法(对比手法,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4.朗读第四自然段(要求读出“紧张急促”的感觉)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教育学心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