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批评史 读书笔记.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346693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56.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文学批评史 读书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中国文学批评史 读书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中国文学批评史 读书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中国文学批评史 读书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中国文学批评史 读书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文学批评史 读书笔记.docx

《中国文学批评史 读书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文学批评史 读书笔记.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文学批评史 读书笔记.docx

中国文学批评史读书笔记

第一章

先秦文学批评

一、古代经传里保存的文学理论批评资料

美刺说:

出处《诗经》。

美是赞美,刺是讽刺,当时的人已经认识到了文学作品有批判和歌颂两大功能,尤其是认识到文学的批判功能。

这种用诗歌来颂美匡恶的思想,到了汉代《诗大序》中就发展成为“美刺说”。

言志说:

是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对诗歌社会作用的普遍认识。

出处:

《尚书•尧典》原文为: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观志观风说:

出处《左传》《国语》。

实际是与诗言志说和美刺说紧密相连的,是从统治者的角度对前两种学说的解释。

观志就是通过诗歌观察作者的思想感情;观风就是通过诗歌观察民风民情。

三不朽:

在《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中还提出三不朽的说法。

原文是:

太上有立德(德指建立一个民族、一个政权,主要是指治国),其次有立功(立边功和武功),其次有立言(著书立说,指文化学术类的),以其为不朽。

“断章取义”方法:

当时人们赋诗言志的时候,往往不管原诗的内容,只取其某一点的相同或类似。

《礼记、乐记》关于“声音之道,与政通矣”的论述开后世儒家文论的传统

经儒家整理的古代经传中文学观点的基本倾向及他们对后世文论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1、美刺说:

出处《诗经》。

美是赞美,刺是讽刺,当时的人已经认识到了文学作品有批判和歌颂两大功能,尤其是认识到文学的批判功能。

这种用诗歌来颂美匡恶的思想,到了汉代《诗大序》中就发展成为“美刺说”。

表达了当时人对文学社会作用的朴素认识。

2、言志说:

是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对诗歌社会作用的普遍认识。

出处:

《尚书•尧典》原文为: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后世儒家学者特别把“志”解释成与政教有关的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观志观风说:

出处《左传》《国语》。

实际是与诗言志说和美刺说紧密相连的,是从统治者的角度对前两种学说的解释。

观志就是通过诗歌观察作者的思想感情;观风就是通过诗歌观察民风民情。

先秦时代人们对诗歌社会作用的认识:

诗是人民思想感情的抒发,通过诗歌可以宣导民情,补察时政,对统治者起箴规劝谏的作用。

这就是《礼记、乐记》中关于“声音之道,与政通矣”的论述。

这种见解开后世儒家文论的传统。

《左传》中吴公子季札在鲁国听乐观风,他能从诗乐中听出各国民情风俗和周政的盛衰,。

他提倡“中和之美”,这种中和之美的审美理想,逐渐发展成儒家诗乐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

4、在《左传》中提出“三不朽”的观点,其中“立言”就包括文学在内,它的意义重大,但是又在“立德”、“立功”之下。

这一认识成为后世儒家文学价值观的理论基础。

二、儒家的文学观

1、孔子的文学观

“兴观群怨”说:

孔子在谈学诗的重要性时提出“兴观群怨”说。

即诗有启发感染的作用。

诗有认识社会,了解政治得失的作用。

诗在社会生活中有交流感情的作用,诗有讽刺和批评不良的作用。

“文质彬彬”说:

出自《论语。

雍也》。

孔子对文学的形式和内容都很重视。

孔子认为就一个人来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引申到文学作品也是同样。

(质朴胜过文采,就显得粗野,文采胜过质朴,就显得虚浮。

文采和质朴兼备,然后才能成为君子。

孔子的论诗主张:

⑴、孔子的功利主义文学观是前所未有的,它并对后来两千年的文学批评产生影响,在中国形成了一个非常优厚的传统。

⑵、孔子在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上倡导文质合一,先质后文的思想也是后来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主流思想。

它比前此《易经》象辞中所说的“言有物”及“言有序”要具体和系统。

⑶、重视文学的中和之美也是中国传统审美趣味之一。

⑷、兴观群怨所论说的文学的功用比较全面,包括对读者的审美作用,对社会的认识作用,对人的交流团结作用,对泄导人情的作用。

并且也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

儒家文学观与其全部思想体系的关系:

孔子的思想以“仁”为核心,在内称“仁”,在外重视“礼”。

内仁外礼,是孔子思想的全貌。

仁是就是做人的道理,也就是爱或同情心,礼是统治阶级规定的秩序,“礼”还要“乐”来配合。

文学艺术在孔子的心目中,不过是修身明性、弘扬统治阶级教化的工具。

孔子全部的文学观,都是从这样一个基本立场出发的。

翻译简评孔子的“兴观群怨”说、“思无邪‘说。

“兴观群怨”说:

“诗可以兴”是诗有启发感染的作用;“诗可以观”是指诗有认识社会,了解政治得失的作用;“诗可以群”是说诗在社会生活中有交流感情,增强了解的作用;“诗可以怨”是指诗有讽刺和批评不良政治的作用。

“思无邪”:

孔子说: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思无邪’”“思无邪”是孔子删诗的标准。

也是他进行文学批评的标准。

所谓“无邪”,包咸注曰:

“归于正”,就是说《诗三百篇》的思想内容都是符合儒家的政治伦理原则,纯正没有邪念。

这里的“正”和“无邪”固然有其鲜明的阶级内涵,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诗经》的思想内涵是很丰富的,可以看到孔子评价标准还是比较宽容的。

2、孟子的文学观

以意逆志说:

语出《孟子万章上》“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是说诗者不要拘泥于表面文字而损害了对词句内容的理解,也不要拘泥于词句而损害对作者本意的理解,要用自己对作品通篇大意的体会去推测作诗者的本意,这才能正确地理解诗。

孟子这段话对于如何按照文学艺术的特点去正确领会作品的内容是很好的意见,但后世一些儒家经学家把意说是说者的主观之意,这就是导致解说诗篇的主观武断和牵强附会。

“知人论世”、“知言养气”说

知人论世:

语出《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

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正确理解作品的内容还必须对作者的生平思想及其所处的时代有一定的了解,结合这些方面来对作品进行考察,这是较正确的批评方法。

知言养气:

孟子所谓养气是指人的道德,修养功夫,它需要配“义与道”,经过长期的蓄养,才能形成,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所谡浩然之气实际上是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达到一定的境界后形成的一种理直气壮的精神状态。

孟子所谓知言是指辨别言辞的能力。

虽然他本人并没有说明养气和知言二者之间的关系,但后人却可以从中领悟到知言的能力是根植于养气,并进一步从知言联想到立言,人的道德修养思想境界提高了,自然善于辨别倔人言论的实质,并且自己出语高雅,显出大家气象,孟子这一思想,为中国古代文论中传统的为人与作文的关系问题奠定了基础。

3.荀子的文学观与音乐观。

荀子论言词辩说:

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

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

故先引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

夫民有好恶之情,而无喜怒之应则乱,先王其乱,故修其行,正其乐,故天下顺焉。

音乐,是圣人所喜欢的东西,可以用它来使民心和善,它可以深深地感动人,可以改变社会和民俗,所以先王用礼乐来引导人民和睦相处,人民有喜爱的和憎恶的感情,却没有表达喜怒哀乐的途径,就会出现乱子,先王憎恶这种乱子,所以端正人民的品行,矫正人民的音乐而人民因此都归顺他。

荀子在这里特别看重音乐感人至深的魅力和移风易俗、宣导民情的功能。

它主张统治者应积极利用音乐对人民进行教化,使他们更驯服的接受统治。

荀子的这些言论是对儒家诗教、乐教传统的理论概括,对后世中国文学和文学批评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道家的文学观:

三、道家文学观

  1.老子:

老子提倡无功而治,希望回到原始社会的那种生活,因此他反对一切文化艺术并且反对主谈文化学术的圣人,他说为学自益,为道自损,损之又损,以致无为,这些言论对于揭露和批判统治阶级利用虚伪的礼教来欺骗和奴役人民有一定积极意义,但是造成这种情况,并不是学术文化本身的罪过,老子一就地反对知识和文化,颂扬原始社会的蒙昧状态,乃是违背了历史前进方向的反动观点。

有益文艺的思想资料:

(1)、老子认为自然之道是一个浑然的整体,用语言和概念是不能概括和表现的,基于这样的认识,老子在艺术上提倡一种浑然天成的全美境界,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对后来的文论产生积极的影响。

(2)、老子在阐发其唯心主义认识论时,提出了要改虚极,守静等,虽有消极出世的一面,但同时也包含着在认识道的过程中必须排除一切既有观念干扰的正确一面。

(3)、老子提出了有无相生,难易相成的观点,对后世的文艺创作中虚实相成,巧拙相济的主张也有直接启示,这一具有辨证思想的观点,对后来美学思想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4)、老子主张复归于朴,这种思想虽本质上是违反历史发展进程的,但后人将其应用到文学批评上却成为反对唯美主义和形式主义,反对矫揉造作的思想武器。

  2.庄子

庄子把音乐分为三类:

一是人籁,二是地籁,三是天籁。

认为最上等的是“天籁”,即自然自生、丝毫不受外界影响的自然之声。

联系老子虚无主义的世界观和复古倒退的社会政治理想来看,这种自然天籁的审美理想无疑包含反动性在内的。

然而,作为美学发展史上的一种思想资料,后人用它来强调作品的自然之美,反对雕琢堆砌和矫揉造作却又产生过一些好的作用。

《庄子•天下篇》对庄子思想和文章风格的描述:

以卮言为漫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这是庄子后学对庄子思想和文章的概括,也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最早关于浪漫主义精神论述。

对后世据用浪漫主义精神的创作,产生深远的影响。

《庄子》书中谈技艺的寓言对后世文学批评的启发:

首先,庄子讲的这些寓言告诉我们,客观事物是有其道也就是教存在其间的,人们要驾驭事物,获得精湛的技术,就必须了解和掌握客观事物的道,而不能凭主观意志,胡为蛮干

其次,要掌握“道”达到神化的境界,必须有长期的实践功夫,

再次,要获得高超的技艺,还必须专心致志。

刻苦钻研。

所谓“用志不分,万凝于神。

都是讲必须专一,心无旁骛,才能在技艺上达到熟能生巧,所有这些都是比较合理的,也是适用于文学创作的。

第二章汉代文学批评

一、《诗大序》

“风雅颂”:

诗歌的三种题材。

风是产生于各国地方的诗歌,雅是产生于周朝中央地区的诗歌。

颂是祭祀、赞美祖先的乐歌。

“风雅比兴”这个说法包含两个方面:

一是美刺,其中特别重要的是刺;二是比兴,即“主文而谲谏”、“譬喻不斥言”的表达方式。

“变风变雅”是针对正风正雅而言的。

所谓正风正雅就是“治世之音”;“变风变雅”则是衰世之音,乱世之音。

《诗大序》和《诗谱序》都认为“变风变雅”是西周中衰以后的作品。

《诗大序》概况:

汉代传诗,有鲁人申培,齐人辕固,燕人韩婴,赵人毛苌(齐鲁韩毛)。

毛诗独传。

于305篇的题目下面,各有一段类似题解式的简要文字,简述诗的题旨或述及时代背景与作者,称作《诗序》。

其中,《关雎》的题旨,广泛的吸取了先秦学者及汉代经师对《诗经》的评论,比较全面的阐述了诗歌的特征、诗经的内容、分类、表现方法和社会作用等问题,可以看做《诗经》的总序言,称作《大序》其他的题解均称之为《小序》。

✧一开始阐述了诗歌的性质及产生的原因;它的中心内容是提倡诗歌为统治阶级的政治服务,通过诗乐的感化作用进行政治和道德教育。

✧对诗经的体制进行概括提出“诗有六义。

《诗大序》对诗歌与社会政治关系的论述

它的中心内容是提倡诗歌为统治阶级的政治服务,通过诗乐的感化作用进行政治和道德教育。

两种形式是:

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

“上以风化下”即要求统治者利用诗歌作为推行教化的工具,按照统治阶级的需要和道德规范对臣民进行教育。

“下以风刺上”即孔子所说的怨。

臣民对政治和社会现实有不满,可以利用诗歌作为讽刺工具,对统治者进行劝谏。

具体要求是"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翻译简评《诗大序》之“志之所之”说

《诗大序》不仅继承前人的诗言志说和诗、乐、舞三者密切结合的观点,而且在志字之外加上了情字,指出诗、乐、舞三者的核心在于言志抒情,是对先秦诗论的重大发展。

《诗大序》正是在人们对诗歌特征的认识深入的基础上,将“情”“志”并举,于“言志”之外,加上“情动于中而行于言”又说“吟咏情性”。

这对先秦诗论的重要补充,是有其历史进步意义的。

翻译简评“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说。

“上以风化下”即要求统治者利用诗歌作为推行教化的工具,按照统治阶级的需要和道德规范对臣民进行教育。

“下以风刺上”即孔子所说的怨。

臣民对政治和社会现实有不满,可以利用诗歌作为讽刺工具,对统治者进行劝谏。

具体要求是"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诗大序》则首次明确地提出了讽谏的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论《诗大序》之"诗有六义"说的理论价值和局限性

“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诗有六义”说既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又有儒家政教观的局限性。

1、关于“六义”的解释是比较合乎事实的,但是也有过于强调教化意义之嫌,容易导致从政教观点出发对诗篇内容的曲解。

2、其次是对美刺作用的强调。

认为风雅中都有美刺。

由于《诗经》中刺诗较多。

因此启发后人运用诗歌作为批判黑暗现实和不良政治的武器,表现出积极意义。

但是另一方面把诗歌的美刺作用理解的过于僵化,没有注意诗三百题材内容的多样性和社会作用的多方面性,从而导致对诗篇主图和内容牵强附会的解释,这个问题在《小序》中尤为突出。

3、诗歌风格的“主文而谲谏”、“譬喻不斥言”的表达方式。

这为封建文人排斥风格粗犷、富有战斗精神的作品提供理论依据。

4、关于变风变雅的说明。

是针对正风正雅而言的。

所谓正风正雅就是“治世之音”;“变风变雅”则是衰世之音,乱世之音。

“变风变雅”之说指出时代政治兴衰与诗歌内容的密切关系,由于政治情况的不同而决定诗歌内容的美刺,这一个观点也是合理的。

(二)司马迁的文学思想

简论司马迁“发愤著书”说的思想内涵及其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影响

“发愤著书”出自《史记·太公自述》和《报任少卿书》司马迁认为,包括《诗经》在内的古代优秀著作,大多是前辈圣贤的意有所郁洁不得通其道的情况下,为了“遂志之思”把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流传后世,才发愤从事著述的。

体现了司马迁以自己手中的笔为武器,同黑暗现实斗争的不屈精神,他这一主张指示生活在黑暗社会的进步文人,当政治上遭到困厄,壮志难酬的时候,可以通过著书立说来抒发心中的愤懑,宣传自己的主张寄希望于来者,这对封建时代许多遭到迫害打击的志士仁人无疑是巨大的激励和鼓舞。

对后世文学观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丽”是赋的共同特点。

“则”指合乎儒家思想的规范,具体说是体现了《诗经》风雅的精神。

符合这一精神的辞赋是屈原的作品。

“淫”是烦滥放荡,也就是不能起到儒家教化的作用。

将这样的作品称之为“辞人之赋”

扬雄的“明道、徵圣、宗经”论

扬雄本儒家思想而论文,在其后期有进一步的发展。

她一方面批判汉赋,另一方面又继孟荀之后高倡明道、征圣、崇经之说。

扬雄对文质关系的主张。

反对过度的文饰,他主张华实相符、事辞相称。

而对于质文二者,扬雄更重质。

文质应该是一致的,有文不等于有质,只有质才是最重要的。

扬雄的“心声心画”说及其对后世文论的影响

这里说明言语、抒发是人内心世界的表现,通过他们可以了解人的思想感情和道德品格。

这一说法对对中国文学思想史上传统的“文如其人”的观点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四)王充《论衡》的文学观)

《论衡》的写作宗旨及基本文学主张

1、高举尚用的旗帜,反对那些徒具形式、缺乏内容的作品。

2、论作家内在的品质与其作品风貌的关系,

3、重质但是也不忽视文

4、反摹拟,重独创

5、语言应明白晓畅,通俗易懂

6、论夸张。

在《语增》《儒增》中否定夸张,而在《艺增》又加以肯定和解释。

这反映了他在对夸张问题认识上存在的矛盾。

第三章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

(一)理解:

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繁荣的原因1、政治上的动荡引起文人新的追求,汉末农民战争打破贵族豪强的统治。

2、学术思想的更新引起文人对人生价值,人生道路的重新思想。

3、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给这些文人精心著文提供了物质基础。

4、追求不朽的魏晋文学繁荣的潜在的心理动机。

(二)曹丕《典论.论文》

理解:

《典论.论文》的主要内容。

曹丕论文学批评的态度。

曹丕在文中批评了两种错误的文学批评态度:

一是“文人相轻”“各以所长,相轻所短”“谙于自见,谓己为贤”二是“贵远贱近,向声背实”他认为正确的态度是“审己以度人”,进行公正的实事求是的文学评论。

这是十分中肯的。

翻译并简评“文以气为主”说

“文以气为主”说:

这里的气在作者方面是指他的气质才情,形诸作品,便成为作品的风格。

曹丕认为作品风格的形成主要决定于作家的才性,并且是天然生成,不可改变的。

这里忽略了作家生活实践和学习锻炼等所起的重大作用,显然是片面的,但是他提出这一观点的主旨,是在论证文章成就不同,风格各异的客观依据,进而反对文人相轻的陋习,又有一定的合理性。

《典论.论文》在文学批评史上的贡献与主要不足

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篇开新风气的作品。

主要贡献:

1、开篇就提出文学批评的态度问题。

2、提出了著名的“文以气为主”说

3、提出了本同末异,四科八体之说

4、在文章末尾提出了文学价值论。

局限和不足之处:

这一时期的文论偏重形式和风格等方面;表现出了一定的形式主义的倾向。

他的阶级地位决定了它只把当作娱乐升平的玩物,是使个人声名不朽的工具。

讲文学价值是闭口不谈文学对社会生活的反映,不讲兴观群怨,谈作家个性与作品风格的关系时,只注重天赋气质的影响,而不讲文学风格同作家的社会实践、文艺修养的关系,这种脱离社会、背对现实的文学主张,是一个上层贵族文人区于狭小生活天地的必然产物。

(三)陆机《文赋》

《文赋》有关文学形式和创作技巧的论述

是一篇用赋体写成文学论文,既有理论意义又有文学价值。

创作技巧是:

妥善处理好物、意、言的关系。

意称物,文逮意。

《文赋》的主要思想内容。

《文赋》中的思想以道家思想为主。

在言意关系上,他主张言不尽意;在创作心理上,主张虚静;在陶炼文思时主张顺应自然天机。

陆机论文学风格。

陆机对文学的风格问题做了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他指出文学风格的多样性的根本原因在于“体有万殊,物无一量”即文体的多样性和客观世界的多样性。

他还认为文学风格除受文体的制约外,还取决于作品所反映的客观内容,既作品的题材因素。

评"诗缘情而绮靡"说。

陆机的诗靡说正是在时代的风气影响下,总结人们对诗歌的新认识而铸成的新语,它要求诗歌必须抒发感情,而语言文学精美,特别强调诗歌的感情因素,陆机的这一点从积极方面来说是摆脱了儒家思想传统,要求表现出诗歌的特征,但它片面强调感情,情而绮靡,容易使之忽视诗歌的社会内容助长浮艳诗风。

《文赋》创作构思论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贡献。

1、创作构思是一种飞驰想像,凭虚构象的艺术思维活动。

2、文学创作中的构思具有形象思维的特点。

3、从艺术的创造形象这个要求出发,特别强调反模拟、重独创。

4、还对创造构思中的灵感现象作了生动的描绘。

说出了文学创作中思维活动的特殊规律,划清了文学与非文学创作的界限,建立了以艺术构思为中心的文学创作论。

陆机的创作构思论推动了具有独立意义的美文学的发展,在中国文学思想史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刘勰的成就也正是站在陆机的肩膀上取得的。

陆机的开辟之功,不可泯灭。

(四)南朝文笔说与声律论

“文笔说”。

六朝时代把文章区别为有韵之文和无韵之笔两类。

“永明声病说”:

南朝永明年间,王融,谢眺,沈钧等作家主张诗文创作,要分别平上入去四声,避免平头,上尾,蜂腰,鹤腰等八种声韵不谐的病犯,后人称为永明声病说。

  

(五)裴子野、萧子显与萧统的文学观

裴子野对南朝文风的批判。

裴子野对当时文风的批判,有切中时弊的一面,但是他过分强调六艺、章句之学,提倡王化礼义之说,又表现出恪守儒家传统观念的局限。

萧子显对文学特点与新变的论述。

1、文学作品是作家思想感情的艺术表现,而且明确提出了“神思”是文学创作的规律。

2、他指出因循守旧必然使人厌烦,只有变革和创新才能造就足以取代和发展前人文学成就的一代雄文。

萧统《文选序》的主要内容。

文学作品的体制和形式是不断演变和发展的;它认为文学题旨由简趋繁,语言由质朴趋于华丽,是文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入选文章上,选《汉书》不选《史记》,表现对辞赋骈文及音律辞采的偏重。

(六)钟嵘《诗品》

在汉魏以来的作家中,钟嵘筛选出三个代表,分别是建安之杰曹植;太康之英陆机;元嘉之雄谢灵运。

在这三代主帅中,体现了钟嵘对文质的最高要求。

《诗品》对五言诗重要诗人风格特色及承传关系的论述。

以曹植为例,评价最高,所谓“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披文质。

”在建安文人中,刘桢以风力胜,王粲以辞采胜,未如曹植般达到风力与丹采兼胜。

太康文人陆机也因为二者并胜,有大家风范而获好评

《诗品》概况及其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地位。

1、《诗品》作者钟嵘,。

书中评述了自汉魏至齐梁的五言诗人共122位,另有无名氏所做的古诗,分为上中下三品,共三卷。

正文前有《诗品序》,提出一些比较原则性的看法,并对当代不良诗风进行了批评。

它是现存我国最早的一部诗论专著。

钟嵘对宋齐文风的批评。

对齐梁时代风靡一时的声律说,进行了尖锐的批评。

主张诗歌既然不是为了配乐歌唱,也就不必讲究声律。

对当时文坛刻意追求声律的风气来看有积极意义,但是毕竟存在忽视声律在诗歌发展中贡献弊端。

(七)颜之推的文学观

颜之推对文章内容形式的论述。

文章当以理致为心肾,气调为筋骨,事义为皮肤,华丽为冠冕

《颜氏家训•文章篇》的主要观点。

要求文章经世致用,反对浮华空泛之文。

颜之推的基本文学主张。

文章与学术不同。

文章的内容与形式,思想与艺术的关系。

虽然强调作品的内容,但同时也很重视艺术形式。

艺术形式要求平易通达。

在创作态度上,颜之推谆谆告诫自己的子孙要严肃认真,谨慎从事。

第四章刘勰的《文心雕龙》

(一)《文心雕龙》概况及刘勰的写作宗旨

《文心雕龙》全书概况及刘勰写作本书的动机

《文》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部成体系的文学理论专著。

从《明诗》至《书记》文体论二十篇,系统论述了各种文章的性质,历史发展和写作要点,既是文体风格与写作认,也可以看作是简要的分体文学史,下编二十四篇是在广泛研究各种文体作品及大量作家创作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一些基本的文学理论问题。

其中自《神思》至《总术》十九篇。

再加上《物色》共二十一篇,讨论了有关创作的各方面问题:

从创作构思,艺术风格,继承革新,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等重大原则问题到具体的写作方法,《时序》《才略》两篇是文学史和作家论,扼要评述了历代文学发展概况和著名作家的特点与风格。

《知音》和《程器》两篇,则讨论了文学批评方面的重要问题,全书最后一篇《序志》介绍了作者写作本书的动机宗旨和全书结构。

用刘自己在全书序《诗志》篇中表达来说那就是“救弊”补偏和立身扬名。

首先所谓救弊就是要矫正六朝时代江南的文风,其次补偏是补前人文论之偏缺,其三,刘勰是为了立身扬名,通过文的写作使自己立身扬名,通过《文》的写作能使自己进入仕途,使自己能赢得不朽的名作。

(二)《文心雕龙》的基本思想

刘勰的“原道、征圣、宗经”论

“原道、征圣、宗经”论本是儒家文论的传统观念,刘勰一方面接过这面大旗,另一方面加进了许多附和他当时的时代精神的新内容。

他把原本在“道”的“原道、征圣、宗经"论改造成重点在文的新的理论主张。

他的“本乎道”重点不是要求文章去阐发儒家的义理,而是要求文章遵循万物自然有文,文需自然流美的法则,他所说的“师乎经”、“体乎经”固然包含以圣人和儒家经典为文章内容规范的意义,但是更主要趋势在文章风格与写法上以圣人和经书为千古文章的祖师和楷模。

他要用“原道、征圣、宗经”论去矫正当时浮靡的文风。

原道、征圣、宗经的文学本质论:

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以明道。

(《原道》)道在《文心》中的两重性,一指道家之道,即自然与自然之道;二是《易》系辞中的道,即天、天命;所以刘勰的道包括了自然与名教两方面。

政化贵文,文辞为功,圣人修身贵文。

(《征圣》)指从圣人作文研习典正、体要、雅丽。

  

经乃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具典范性。

(《宗经》)《易》惟谈天,《书》实记言,《诗》主言志,《礼》以立体,《春秋》辨理,所以五经乃文府源泉。

“往者虽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