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羽毛球运动损伤.docx
《谈谈羽毛球运动损伤.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谈羽毛球运动损伤.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谈谈羽毛球运动损伤
谈谈羽毛球运动损伤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在当前体育运动发展过程中,羽毛球运动逐渐为国人所熟知,就其实质而言,羽毛球运动基于其对抗性强的特点,使得爱好者在进攻和防守时必须具备直接的快速的反应而具有较为独特的身体素质要求,再加之羽毛球运动严格的规则、激烈的对攻,这使得在羽毛球运动过程中参与者受伤的几率大大增加。
由此来看,针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对于羽毛球运动的开展具有明显的实践意义。
沈雁冰(2009)认为羽毛球爱好者受伤的原因主要是准备活动没做好,而且活动次数可能过多,造成身体疲劳,再就是动作不规范,场地不符合标准,专项力量不到位等等,并提出相应对应的调整措施。
陈高平(2013)认为,作为一项比较普及的体育运动项目,具有多项功能,既具有竞技性、娱乐性,还具有一定的观赏性,因此受到众多爱好者的追捧。
但是,基于运动方式上的错误,很多时候,羽毛球运动爱好者往往受到运动受伤的威胁。
李鹤洲(2006)通过对羽毛球业余爱好者的调查,发现其受伤集中在膝、腰等位置,受伤成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个人体质、健康状况、训练方法、比赛频率等因素。
基于以上原因,羽毛球爱好者应尽量保护好自己,学会科学调理,增加身体柔韧度,并做好辅助训练,努力减少伤病的产生。
整体来看,对于业余羽毛球爱好者来讲,应该积极总结伤病的经验教训,减少兴趣爱好对自身的不好影响,让体育锻炼的积极意义完全发挥出来。
(二)研究目的意义
笔者在充分分析和学习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力图通过理论结合实践的研究方法,以不同的视角进行羽毛球损伤调查研究和理论归纳,得出新的结论、观点和建议。
因此,笔者采用理论归纳与调查实践相融合的研究方法,对国外、国内的羽毛球损伤理论研究现状进行评述,讨论对我国羽毛球损伤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在羽毛球损伤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XXX市羽毛球爱好者的运动受伤情况展开论述,通过羽毛球损伤问卷调查的结果,对相关结论进行调查,对羽毛球运动受伤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研究。
写作过程中,笔者立足于XXX市羽毛球爱好者的运动受伤情况本体研究,首先以引言的形式概述了研究目的、意义、现状等问题,继而又以实例论证的方式分析了XXX市羽毛球爱好者的运动受伤的影响因素,最后则是针对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三)研究方法
本论文主要采用实践调查研究结合理论分析的方法,力图将羽毛球运动理论与运动实践紧密结合,得出有实践指导意义的结论和建议。
首先,通过查找相关外文资料和论文,进行翻译和分析。
在总结前人羽毛球损伤研究经验和不足的基础上,对本文的羽毛球损伤研究进行深入的思考,以期做到事半功倍;
其次,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在对XXX市羽毛球爱好者运动受伤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收集并及时总结事实材料,从而为论文写作奠定了基础;
再次,运用统计学原理对收集的材料进行分析比较,择取有价值的材料对已有观点进行进一步探讨修正,充分发掘隐藏在理论之中的对XXX市羽毛球爱好者运动受伤的现状做深入分析,希望对羽毛球运动的健康提供指导论点,同时积极寻求同学、导师的指导,以保障论文写作的正确方向。
二、羽毛球爱好者运动受伤现状调查
(一)研究概述
为切实有效地了解羽毛球爱好者运动受伤现状,笔者在XXX市随机选取不同性别、不同单位的羽毛球爱好者700余人,对他们发放了调查问卷,共发出调查问卷728份,回收有效问卷513份,有效回收率为70%,其中女子羽毛球爱好者256人,占49%,男子羽毛球爱好者257人,约占51%。
如下表:
项目对象
男子羽毛球爱好者
女子羽毛球爱好者
人数
257
256
比例
51%
49%
(二)研究工具
采用《羽毛球爱好者受伤分析调查表》进行调查,内容主要涉及“受伤位置例次及比例、受伤类型例次及比例”等20个问题,根据回答结果理性程度设定四个等级为:
“差(0—5分)、中(6—12分)、良(13—18分)、优(19—23分)”。
(三)研究结果
1、运动受伤呈现“面广、量大”的特点
表一:
羽毛球爱好者全身运动受伤发生位置统计表
位置
例次
所占比例(%)
下肢
180
60
躯干
55
17
上肢
40
13
头面部
30
10
合计
305
100
从表一可以看出:
所选取羽毛球爱好者受伤发生位置共305例次。
下肢受伤180例次,占全身受伤的60%,躯干部受伤55例次,占全身受伤的17%,然后依次是上肢13%与头面部10%。
从上述的分析而言,目前的羽毛球爱好者受伤呈现“受伤位置广、受伤次数多”的特点。
2、运动受伤位置集中
就目前对羽毛球爱好者受伤结果统计显示,羽毛球爱好者运动受伤的位置多集中于躯干部、下肢、上肢、头面部等位置,具体数据见下表:
表二:
羽毛球爱好者全身各位置运动受伤发生情况统计表
位置
例次
所占比例%
位置
例次
所占比例%
膝关节
127
41.10
口腔唇、黏膜
2
0.65
腰部
47
15.21
头颅
1
0.32
踝关节
25
8.09
前额
1
0.32
鼻
13
4.21
眼眶
1
0.32
腓骨
7
2.27
脸部
1
0.32
跖骨
7
2.27
眉弓1
1
0.32
足肌肉肌腱
7
2.27
牙齿
1
0.32
肘关节
6
1.94
耳
1
0.32
颈部
5
1.62
胸椎骨
1
0.32
腕关节
5
1.62
手韧带
1
0.32
眼部
4
1.29
肩胛骨
1
0.32
肩关节
4
1.29
手肌肉
1
0.32
腕骨
4
1.29
指间关节
1
0.32
掌骨
4
1.29
指骨
1
0.32
手肌腱
3
0.97
股骨
1
0.32
(1)下肢受伤
下肢受伤多发于膝关节、腰部、踝关节、足等位置。
具体而言,其中膝关节的受伤130例次,占下肢受伤的70%,膝关节受伤中的半月板50例次,占整个膝关节受伤的40%,其次是前交叉韧带20例次,占17%,然后依次是软骨(10例次,7.87%),内侧副韧带(9例次,7.09%),外侧副韧带(7例,5.51%)和后交叉韧带(4例,3.15%)。
足受伤19例次,占到了10%,其中跖骨受伤和肌肉肌腱腱膜受伤均为8例次,占整个足部受伤的34%,其次是舟状骨和趾骨,均为2例,各占9%。
(2)躯干部受伤
由表二的统计可知:
腰部的受伤50例次,占整个躯干受伤的85%,然后依次是颈部(6例次,9%)和胸部(3例次,4%)。
腰部受伤中,腰椎间盘36例次,占整个腰部发病例次的75%,然后依次是腰椎(7例次,13%)和肌群韧带筋膜(4例次,13%)。
颈部受伤中,颈椎1例次,占整个颈部发病例次的20%。
(3)上肢受伤
由上表可知:
上肢受伤37例次,占全身受伤的11%。
其中,手的受伤13例次,占整个上肢受伤的365%,其次是前臂6例次,占17%,然后依次是肘关节受伤5例次,占到14%,腕关节受伤4例次,占到12%,肩关节受伤3例次,占到9%)。
前臂受伤中,桡骨3例次,占50%,尺骨2例次,占35%。
手部受伤中,腕骨和掌骨受伤均为6例次,各占整个手部受伤的60%,其次是肌腱5例次,占到40%。
(4)头面部受伤
头面部受伤30例次,占全身受伤的10%。
其中鼻部的受伤14例次,占头面部受伤的45%,眼和下颌关节均为4例,各占11%。
3、受伤类型多样化
从受伤类型来看,主要以骨折、韧带损伤、椎间盘突出症、半月板受伤和关节扭伤最为常见(见表三)。
表三:
羽毛球爱好者运动受伤类型统计表
受伤类型
例次
所占比例%
受伤类型
例次
所占比例%
韧带损伤
58
19.21
关节挫伤
3
0.99
骨折
49
16.23
肌肉受伤
1
0.33
半月板
46
15.23
创伤性关节炎
2
0.66
椎间盘突出
36
11.92
脱位
4
1.32
关节扭伤
27
8.94
肌腱断裂
3
0.99
软骨受伤
11
3.64
腱炎
3
0.99
皮肤挫裂伤
9
2.98
骨挫伤
1
0.33
急性腰扭伤
7
2.32
腰背肌筋膜炎
1
0.33
骨关节病
5
1.66
急性颈扭伤
1
0.33
(1)韧带损伤
韧带损伤59例次,占全身运动受伤的20%。
其中,ACL受伤24例次,占所有关节扭伤的40%,然后依次是踝关节韧带损伤9例次,占到16%,MCL受伤10例次,占到16%,LCL受伤6例次,占到11%。
(2)半月板受伤
半月板受伤47例次,占全身运动受伤的16%。
其中,外侧半月板受伤10例次,占所有半月板受伤的23%,内侧半月板受伤4例次,占7%,右膝半月板受伤27例次,占所有半月板受伤的59%,左膝半月板受伤19例次,占40%。
(3)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盘突出症37例次,占全身运动受伤的12%,其中,腰椎间盘突出症34例,占所有椎间盘突出症的96%,颈椎间盘突出症3例,占4%。
(4)关节扭伤
关节扭伤20例次,占全身运动受伤的6%,其中踝关节扭伤14例次,占所有关节扭伤的67%,然后依次是膝关节扭伤3例次,占到15%,腕关节扭伤3例次,占到18%。
三、XXX市羽毛球爱好者运动受伤原因分析
(一)项目本身的对抗性特点有密切关系
根据观察和了解,造成羽毛球爱好者运动受伤的基本原因主要有:
羽毛球全身各位置都需要活动,上肢要求更高,接、发、救、扣等羽毛球技术动作均要靠上肢去完成。
在羽毛球扣球时,双方之间高度紧张、激烈的争球极易造成上肢的受伤,因为羽毛球所有的挡球动作,都要靠手臂去完成,由于羽毛球回球力量大,往往容易伤及肘和手指。
所以一般情况下,羽毛球运动上肢受伤机会较多。
羽毛球运动中由于扣杀、救球,大力量的运动可引起关节、韧带、肌肉等软组织闭合性受伤。
有些羽毛球动作,比如反手回球幅度要大、力量要强,所以外力稍加阻挡冲击,就会使运动员关节、韧带、肌肉发生超常范围活动而致扭、挫伤。
除了羽毛球爱好者技术动作正确熟练程度、身体素质外,赛前准备活动是否充分,以及羽毛球场地因素,羽毛球项目技术特点也是发生扭、挫伤较多的原因。
其中,还有些因素也会导致羽毛球爱好者出现受伤的情况,像身体过于疲劳,动作不协调而致伤,这类受伤,自身因素是主要的。
(二)羽毛球爱好者准备活动不充分和放松练习不够
其实,体育比赛中,每次比赛或训练前,运动员都必须认真做好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的目的有二:
首先是通过全身各关节肌肉的准备活动加快肌肉血液循环,使四肢肌肉得到充分的供血,有利于四肢肌肉力量的发挥。
同时,通过体温提升,肌肉粘滞性降低,肌肉的弹力增强。
其次是通过专项练习,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使中枢神经系统达到适宜的水平,恢复因休息而减退的运动中需要的中枢神经系统条件反射性联系。
准备活动应包括专项准备活动和一般性准备活动两部分。
一般性准备活动又可分为热身练习(加强心肺活动,提高身体产热能力)和伸展练习。
据统计,有相当多的羽毛球运动员,包括一些优秀运动员都不重视赛前准备活动,特别是一般性准备活动。
这样的活动由于缺乏对从事专项技术工作的肌肉群做认真的热身练习和伸展运动,因此这些肌肉群没有达到所需要求,必然会增加训练中受伤的机会。
许多运动员在羽毛球比赛后,不注意放松练习,有的运动员单纯依赖淋浴来代替整理活动。
这也是导致容易受伤的另一个原因。
放松练习同准备活动一样重要。
羽毛球运动停止后,四肢血液流动减慢,消除代谢产物的过程也随之减慢,而这些运动代谢产物可导致肌肉酸痛、肌肉痉挛、肌肉僵硬、不利于消除肌肉疲劳。
整理活动可加速静脉回流,消除代谢产物,最好包括走,慢跑和一些伸展活动。
(三)运动装备条件不够完备
近几年来,我国对大众体育的发展尤为重视,各种训练场所、器材无所不具。
就羽毛球运动设施来看,XXX市部分区域羽毛球场地器材、运动设施不够完备,特别是非专业羽毛球爱好者的运动场所的选择,很多时候比较随意,有时候场地不平,或跌倒,可能造成漆、踝关节韧带损伤,鞋不符合要求(鞋底过硬、过高)会造成踝关节扭伤;在运动时,不注意自我保护,特别容易受伤。
就目前来看,XXX市羽毛球爱好者人数众多,对羽毛球的室内场地需求较多,但是,场地与器材等条件尚难满足日常运动的需要,这在客观上造成了羽毛球爱好者去寻找场地,增加了受伤的可能性。
(四)羽毛球爱好者竞技状态不良
患病或病后尚未恢复,疲劳或过度疲劳状态,也会增加受伤的机会。
事实证明,疲惫了的羽毛球运动员其力量、精确度下降,甚至运动技术顶尖的运动员在疲劳时进行运动,也会发生技术上的错误,导致受伤。
此外,疲劳影响警觉性和注意力,导致机体反应迟钝,也是造成受伤的原因。
笔者观察到,有的羽毛球运动员平均训练量和强度不够,在激烈和大强度羽毛球比赛时,体力下降严重产生疲劳,判断能力迅速减退,动作反应迟钝不准确,不是和对方相撞,就是被别人撞上受伤。
有的羽毛球爱好者受伤治疗恢复时,没有肌肉力量的练习,关节稳定性没达到羽毛球运动所需要求,结果在重新参加运动和比赛时,容易再次受伤。
四、XXX市羽毛球爱好者运动受伤预防策略
基于XXX市业余羽毛球爱好者的运动损害情况的调查问卷,笔者再对成因做出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性提出以下预防运动损害的策略。
(一)赛前的预防工作
1、掌握正确的动作技能,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
羽毛球运动作为一种开放性群众性运动项目,要求羽毛球爱好者运用合理、规范技术动作进行对抗,这是羽毛球比赛规则要求,同时也能减少、防止不必要运动受伤的发生,建议羽毛球运动员多多参加技术课教学训练,根据自身身体素质特点进行系统训练,建立正确合理的羽毛球运动技术。
笔者建议在运动或参加比赛之前进行运动损伤的预防及一般的治疗培训,使其对羽毛球运动损伤有进一步的认识,知道受伤的起因和危害,引起重视,并注意给羽毛球爱好者传授保护和自我保护的正确方法,提高保护意志,加强对运动训练的医务监督和自我监督,一旦发生受伤能够正确处理,避免因处理不当而产生的后遗症。
2、认真做好准备活动和放松练习
准备活动应包括热身练习、伸展练习(柔韧性练习)和适合从事羽毛球活动的专门练习。
爱好者要善于选择练习形式,指导队友纠正动作、监督安全、观察热身行为等。
因此,准备活动应在相对专业的指导下集体进行。
这方面,应向专业教练学习请教,参与比赛的爱好者之间应该积极做好照应,互相做好监督。
在做自身的准备活动练习时,一定预先避免做示范动作时受伤。
放松活动包括适当的慢跑和静力牵张。
特别应重视静力牵张练习。
应根据运动后的具体情况来选择位置,并由上而下依颈、脊柱、腰、前臂、肩、股内收肌、股四头肌、绳肌、小腿三头肌的顺序进行。
牵张持续1分钟,放松休息30秒,再牵张1分钟。
牵张动作要慢,幅度和力量逐渐增大。
全部牵张程序完成后,运动员相互间再做一些放松按摩。
3、加强核心力量的训练
核心力量训练作为传统的力量训练的补充,兼顾深层稳定肌和表层运动肌在内的力量训练,核心力量训练在于能稳定运动员的脊柱、骨盆,保证正确的身体姿态,提高身体的控制力和平衡,提高运动时由核心向四肢及其他肌群的能量输出。
人体的运动是通过肌肉产生的收缩力带动肢体位移而完成的,在关节周围的肌肉和肌腱又是关节稳定的动力性因素,是预防韧带损伤的第一道防线。
有力的肌肉,不仅能防止其本身受伤,保护关节的稳定,而且也是完成复杂的手球动作所必需的。
因此,加强肌肉力量练习,是预防受伤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还要加大对膝关节、腰部、踝关节、鼻、腓骨和跖骨等常见的运动受伤位置的预防性训练,以提高其自我防护能力。
(二)赛中的预防工作
1、调节与控制情绪,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
情绪状态的不稳定,特别是焦虑状态的变化,是导致运动受伤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选手要注意防止因情绪波动而发生受伤,情绪的调节可以采用诸如放松和身呼吸等方法,在比赛进行的过程中,如果出现某些因素造成选手情绪波动时,教练和队友应帮助其处理与调节情绪。
2、注意控制运动负荷,防止因运动疲劳而发生受伤
运动负荷量过大往往是引起运动受伤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羽毛球爱好者要注意控制训练过程中的运动量,运动过量不仅引起运动疲劳,而且常常会引起运动受伤,包括陈旧性受伤和新伤,因此,参与运动的人员都要注意运动负荷量的控制。
3、排除环境因素干扰
环境因素也是引发运动受伤的一个重要方面,环境因素间接地作用与运动员,或者是干扰了动作的进行,或者是阻止了比赛双方的交流,还有的是引发了比赛方的消极情绪体验。
注意消除环境中的消极因素,避免出现不可预计的消极结果。
同时要提高爱好者对准备活动重要性的认识,准备活动量应根据教学、训练和比赛内容,以及学生个体情况和气象条件而定。
(三)比赛后的预防工作
加强医务监督和训练场地安全检查,对羽毛球爱好者应定期进行体格检查,比赛时要进行补充检查,以便及早发现隐患,采取措施。
根据中医骨伤理论三期<早、中、后>辩证施治进行。
对受伤早期以中药外敷消肿止痛为主;加压局部外固定。
对受伤中期以中药外敷活血化淤、行气止痛配合手法治疗为主;对受伤后期以功能锻炼为主,增强肌肉韧带弹性,增强肌肉力量。
一定作好运动前的防护准备,加强医务监督对容易受伤的位置或已有受伤位置加强防护。
在训练场馆和比赛场地应有专门的,对羽毛球运动比较熟悉的医生进行医务监督。
(四)做好场外的工作
当前,国家正在推进全民健身运动,全体国民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提升,对业余生活、对强身健体越来越重视,各种体育健身项目更是得到了人民群众喜爱。
这种情况下,国家层面应该不断推进体育设施建设,抓好场外体育设施的建设管理工作,为群众的健身提供有利条件。
像羽毛球运动场所的建设,虽然羽毛球场馆建设花费较大,但是一次性投资,收益却也是长久的,政府可以采用建设管理分离的方式方法,既保障了群众的建设需求,也让体育场馆能够得到维护,是个多赢的路径。
五、结语
膝关节、腰部、踝关节、手腕是羽毛球项目常见的运动受伤位置,韧带损伤、骨折、关节扭伤是羽毛球项目常见的运动受伤类型。
基于此,就应该在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入手,做好羽毛球运动在运动受伤方面的预防工作。
当然,如前文论述,这种预防应基于自身因素、训练因素与队友因素,只有团结合作,掌握运动技巧,增强心理辅导,增加体能训练强度,让训练比赛的损害降到最低。
XXX市业余羽毛球运动的发展动力十足,一方面源于市委市政府的全力支持,另一方面源于市民们的运动热情。
对于羽毛球运动来讲,这两方面因素都应发挥应有的作用,达到既推动运动发展,又有利于市民身心健康的双赢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