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江苏省南通市启东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339678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178.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江苏省南通市启东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解析江苏省南通市启东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解析江苏省南通市启东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解析江苏省南通市启东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解析江苏省南通市启东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解析江苏省南通市启东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docx

《解析江苏省南通市启东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析江苏省南通市启东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解析江苏省南通市启东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docx

解析江苏省南通市启东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2020┄2021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启东中学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21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在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下面的哪位科学家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等概念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并首先采用了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从而有力地推进了人类科学的发展( )

A.亚里士多德ﻩB.伽利略C.牛顿D.爱因斯坦

2.北京时间2007年11月6日11时21分34秒,嫦娥一号卫星成功实施了第2次近月制动,进入周期为3.5小时的月球椭圆轨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1时21分34秒是时间

B.3.5小时是时刻

C.在观测卫星绕月运行周期时可将其看成质点

D.卫星绕月球做椭圆运动,这是以月球为参考系来描述的

3.有下列几种情况,请根据所学知识选择对情景的分析和判断正确的说法是(  )

①高速公路上沿直线高速行驶的轿车为避免事故紧急刹车;

②点火后即将升空的火箭;

③太空的空间站在绕地球匀速转动;  

④运动的磁悬浮列车在轨道上高速行驶.

A.因为轿车紧急刹车,速度变化很快,所以加速度很大

B.因为火箭还没运动,所以加速度为零

C.因为空间站速度大小不变,所以加速度为零

D.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因为速度很大,所以加速度也一定很大

4.如图,甲、乙、丙三物体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在t1时刻,三物体比较(  )①v甲=v乙=v丙 ②x甲>x乙>x丙③a丙>a乙>a甲④甲丙之间距离最大⑤甲、乙、丙相遇.

A.只有①②③正确B.只有②③④正确ﻩC.只有①②③④正确D.全正确

5.一辆汽车从车站以初速度为零匀加速直线开去,开出一段时间之后,司机发现一乘客未上车,便紧急刹车做匀减速运动,从启动到停止一共经历t=10s,前进了15m,在此过程中,汽车的最大速度为( )

A.1.5m/sﻩB.3m/sC.4m/sD.无法确定

6.一个小石子从离地某一高度处由静止自由落下,某摄影爱好者恰好拍到了它下落的一段轨迹AB.该爱好者用直尺量出轨迹的长度,如下图所示.已知曝光时间为

,照片中像长度为物体实际长度的

.则小石子出发点离A点约为( )

A.6.5mﻩB.10mC.19mD.45m

7.水平桌面上覆盖有玻璃板,玻璃板上放置一木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受到的弹力是由于木块的弹性形变要恢复造成的,因为玻璃板没有形变

B.木块的重力就是木块对玻璃板的压力

C.木块对玻璃板的压力与玻璃板对木块的支持力从性质上来说都是弹力

D.木块对玻璃板的压力大小等于玻璃板对木块的支持力大小,因此二者合力为零

二、多项选择题:

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25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8.甲、乙两物体同时开始运动,它们的x﹣t图象如图所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物体做曲线运动

B.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

C.当甲、乙两物体两次相遇时,二者的速度大小不相等

D.从第一次相遇到第二次相遇,二者的平均速度相等

 

9.甲物体以速度v0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它运动到某一位置时,该处有另一物体乙开始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去追甲,由上述条件不可求的是(  )

A.乙追上甲时乙的速度

B.乙追上甲时乙走的路程

C.乙从开始起动到追上甲时所用的时间

D.乙的加速度

 

10.弹簧原长为10cm,当挂上一个50g的钩码时,弹簧的长度变为12cm,当在原钩码下再挂一个同样的钩码时,弹簧仍处于弹性限度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取g=10m/s2)( )

A.弹簧长度变为24cmB.弹簧劲度系数为25N/m

C.弹簧伸长了4 cmD.弹簧伸长了2cm

11.如图所示,光滑斜面AE被分成四个相等的部分,一物体由A点从静止释放,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物体到达各点的速率

B.物体到达各点所经历的时间:

C.物体从A到E的平均速度

D.物体通过每一部分时,其速度增量vB﹣vA=vC﹣vB=vD﹣vC=vE﹣vD

 

12.如图所示,质量为M、半径为R的半球形物体A放在水平地面上,通过最高点处的钉子用水平细线拉住一质量为m、半径为r的光滑球B.则()

A.A对地面的压力等于(M+m)gB.A对地面的摩擦力方向向左

C.B对A的压力大小为

mgD.细线对小球的拉力大小为

mg

 

 

三、实验题:

本题共2小题,共计19分.

13.如图所示是“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装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弹簧测力计拉细线时,拉力方向必须竖直向下

B.为减小测量误差,F1、F2的大小必须相等

C.为减小测量误差,F1、F2的夹角应为90°

D.在测量同一组数据F1、F2和合力F的过程中,橡皮条结点O的位置不能变化

 

14.(16分)(2015秋•启东市校级期中)

(1)关于打点计时器的使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4V~6V的直流电源

B.在测量物体速度时,先让物体运动,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C.使用的电源频率越高,打点的时间间隔就越小

D.纸带上打的点越密,说明物体运动的越快

(2)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算出小车经过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为了计算加速度,最佳的方法是    

A.根据任意两计数点的速度用公式a=

算出加速度

B.依次算出通过连续两计数点间的加速度,算出平均值作为小车的加速度

C.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象,量取其倾角α,由公式a=tanα求出加速度

D.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象,由图象上相距较远的两点所对应的速度、时间用公式a=

算出加速度

(3)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电源频率为50Hz,如图所示为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记数点,相邻记数点间有4个计时点未标出,设A点为计时起点

①由图判断小车做   直线运动,②相邻记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s,

③BE间的平均速度

=   m/s,④C点的瞬时速度vC=  m/s,

⑤小车的加速度a=  m/s2

 

四、计算题:

本题共4小题,共计55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15.(12分)(2015秋•启东市校级期中)如图所示为某高楼电梯上升的速度﹣时间图象,试求:

(1)在t1=5s、t2=8s时刻的速度;

(2)求出各段的加速度;

(3)画出电梯上升的加速度﹣时间图象.

16.(12分)(2013秋•历城区期末)如图所示,质量为m1=5kg的滑块置于一粗糙的斜面上,用一平行于斜面的大小为30N的力F推滑块,滑块沿斜面向上匀速运动,斜面体质量m2=10kg,且始终静止,取g=10m/s2,求:

(1)斜面对滑块的摩擦力.

(2)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和支持力.

 

17.(15分)(2013•南京模拟)如图所示,航空母舰上的水平起飞跑道长度L=160m.一架质量为m=2.0×104kg的飞机从跑道的始端开始,在大小恒为F=1.2×105N的动力作用下,飞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运动过程中飞机受到的平均阻力大小为Ff=2×104N.飞机可视为质点,取g=10m/s2.求:

(1)飞机在水平跑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2)若航空母舰静止不动,飞机加速到跑道末端时速度大小;

(3)若航空母舰沿飞机起飞的方向以10m/s匀速运动,飞机从始端启动到跑道末端离开.这段时间内航空母舰对地位移大小.

 

18.(16分)(2015秋•启东市校级期中)如图所示,AC和BC两轻绳共同悬挂一质量为8kg的物体,若保持AC绳的方向不变,AC与竖直向上方向的夹角为60°,BC绳的方向与竖直向上方向的夹角为θ且可以改变,(g=10N/kg)试求:

(1)当θ=600且物体平衡时,BC绳上的拉力大小;

(2)θ在0~90°的范围内,物体平衡时BC绳上拉力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2020┄2021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启东中学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21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在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下面的哪位科学家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等概念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并首先采用了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从而有力地推进了人类科学的发展(  )

A.亚里士多德ﻩB.伽利略ﻩC.牛顿ﻩD.爱因斯坦

考点:

物理学史.

专题:

ﻩ常规题型.

分析:

ﻩ亚里士多德用快慢描述物体的运动,牛顿发现了牛顿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爱因斯坦的成就主要在量子力学,如光子说、质能方程、光电效应方程等,伽利略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等概念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并首先采用了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从而有力地推进了人类科学的发展.

解答:

解:

A、亚里士多德认为重的物体下落的快,他用快慢描述物体的运动,故A错误.

B、伽利略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等概念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并首先采用了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从而有力地推进了人类科学的发展.故B正确.

C、牛顿发现了牛顿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故C错误.

D、爱因斯坦的成就主要在量子力学,如光子说、质能方程、光电效应方程等,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积累就能顺利完成此类题目.

 

2.北京时间2007年11月6日11时21分34秒,嫦娥一号卫星成功实施了第2次近月制动,进入周期为3.5小时的月球椭圆轨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1时21分34秒是时间

B.3.5小时是时刻

C.在观测卫星绕月运行周期时可将其看成质点

D.卫星绕月球做椭圆运动,这是以月球为参考系来描述的

考点:

ﻩ质点的认识;参考系和坐标系.

专题:

ﻩ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

物体可以看成质点的条件是物体的大小体积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产生影响,同一个物体在不同的时候,有时可以看成质点,有时不行,要看研究的是什么问题.

时刻是指某点,时间是一段,参考系的选取是一分析问题的方便而定的.

解答:

ﻩ解:

A、“11时21分34秒”指的是时刻,所以A错误;

B、“3.5小时”指的是时间间隔,所以B错误;

C、研究卫星绕月运行周期时大小可以忽略,可看成质点,所以C正确;

D、卫星绕月球做椭圆运动,这是以月球为参考系来描述的,所以D正确.

故选:

CD.

点评:

ﻩ本题考查了时间、时刻、质点和参考系的概念,对于概念要正确理解,准确把握.

 

3.有下列几种情况,请根据所学知识选择对情景的分析和判断正确的说法是(  )

①高速公路上沿直线高速行驶的轿车为避免事故紧急刹车;

②点火后即将升空的火箭;

③太空的空间站在绕地球匀速转动;   

④运动的磁悬浮列车在轨道上高速行驶.

A.因为轿车紧急刹车,速度变化很快,所以加速度很大

B.因为火箭还没运动,所以加速度为零

C.因为空间站速度大小不变,所以加速度为零

D.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因为速度很大,所以加速度也一定很大

考点:

加速度;速度.

专题:

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

ﻩ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即速度变化快一定是加速度大,速度变化慢一定是加速度小.加速度的大小与速度大小无关系.速度为零,加速度可以不为零;加速度为零,速度可以不为零.

解答:

解:

A、轿车紧急刹车,说明速度变化很快,所以加速度很大.故A正确.

B、火箭点火启动时,初速度是v1为零,但是下一时刻速度v2不为零;因为a=

=

所以加速不为零.故B错误.

C、空间站匀速转动,需要向心力,加速度为向心加速度.故C错误.

D、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速度很大,但是完全可以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加速度也可以为零.故D错误.

故选:

A.

点评:

ﻩ判断加速度的大小依据:

①速度变化快慢 ②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大小.

 

4.如图,甲、乙、丙三物体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在t1时刻,三物体比较( )①v甲=v乙=v丙②x甲>x乙>x丙③a丙>a乙>a甲④甲丙之间距离最大 ⑤甲、乙、丙相遇.

A.只有①②③正确ﻩB.只有②③④正确ﻩC.只有①②③④正确ﻩD.全正确

考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专题:

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

分析:

ﻩ速度﹣时间图象向上倾斜的直线表示匀加速直线运动.斜率大的图线物体的加速度大.在t1时刻,三个物体的速度相同,不一定相遇.根据“面积”表示位移,比较位移大小.因从同一地点出发,根据位移大小分析甲丙距离大小.

解答:

ﻩ解:

①由图看出,在t1时刻,三个物体的速度相同,故①正确.

②速度图象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根据几何知识得知,x甲>x乙>x丙.故②正确.

③v﹣t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斜率大的图线物体的加速度大,则得:

a丙>a乙>a甲.故③正确.

④t1时刻前,甲的速度大于丙的速度,两者距离增大;t1时刻后,两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两者距离减小;故t1时刻甲丙之间距离最大,故④正确.

⑤由于三个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通过的位移不同,所以不可能相遇,故⑤错误.

故选:

C

点评:

本题是速度﹣时间图象问题,关键抓住图象的两个数学意义:

斜率表示加速度,面积表示位移进行分析.

 

5.一辆汽车从车站以初速度为零匀加速直线开去,开出一段时间之后,司机发现一乘客未上车,便紧急刹车做匀减速运动,从启动到停止一共经历t=10s,前进了15m,在此过程中,汽车的最大速度为( )

A.1.5m/sﻩB.3m/sﻩC.4m/sﻩD.无法确定

考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专题:

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

ﻩ汽车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运用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

和位移时间公式x=

即可求解最大速度.

解答:

解:

设汽车的最大速度为vm.

在匀加速阶段初速度为0,末速度为vm,则匀加速阶段的平均速度:

位移:

;

在匀减速阶段初速度为vm,末速度为0,则匀减速阶段的平均速度:

,位移:

x2=

;

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总位移为x=x1+x2=

(t1+t2)=

t

所以汽车的最大速度:

vm=

m/s=3m/s

故选:

B.

点评:

本题巧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可以简化解题过程.也可以作出v﹣t图象,根据“面积”等于位移求解.

6.一个小石子从离地某一高度处由静止自由落下,某摄影爱好者恰好拍到了它下落的一段轨迹AB.该爱好者用直尺量出轨迹的长度,如下图所示.已知曝光时间为

照片中像长度为物体实际长度的

.则小石子出发点离A点约为()

A.6.5mﻩB.10mﻩC.19mD.45m

考点:

自由落体运动.

专题:

ﻩ自由落体运动专题.

分析:

照片中线长2cm,故实际长度为2m,物体做匀加速度直线运动,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根据运动学公式求出2m位移上的初速度,然后对从释放到A点过程运用运动学公式求解出发点与A点的间距.

解答:

解:

对于AB段,有

解得

对于从出发点到A点过程,有

解得

故选C.

点评:

本题是运动学公式运用问题,要知道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特殊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7.水平桌面上覆盖有玻璃板,玻璃板上放置一木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受到的弹力是由于木块的弹性形变要恢复造成的,因为玻璃板没有形变

B.木块的重力就是木块对玻璃板的压力

C.木块对玻璃板的压力与玻璃板对木块的支持力从性质上来说都是弹力

D.木块对玻璃板的压力大小等于玻璃板对木块的支持力大小,因此二者合力为零

考点:

物体的弹性和弹力;弹性形变和范性形变;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专题:

ﻩ受力分析方法专题.

分析:

ﻩ物体间的弹力是由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要恢复原状时产生的力.平衡力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而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解答:

ﻩ解:

A、木块受到的弹力是由于施力物体玻璃的微小形变要恢复造成的,故A错误;

B、木块的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木块对玻璃板的压力施力物体是木块,故重力和压力不是同一个力,故B错误;

C、木块对玻璃板的压力与玻璃板对木块的支持力从性质上来说都是弹力,故C正确

D、木块对玻璃板的压力与玻璃板对木块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等值、反向、共线,都是弹力,故D错误;

故选:

C.

点评:

ﻩ考查弹力产生的原因,及平衡力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区别.注意本题中的压力与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但不是同一个力.

二、多项选择题:

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25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8.甲、乙两物体同时开始运动,它们的x﹣t图象如图所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物体做曲线运动

B.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

C.当甲、乙两物体两次相遇时,二者的速度大小不相等

D.从第一次相遇到第二次相遇,二者的平均速度相等

考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专题:

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

分析:

ﻩ位移图象的斜率等于物体的速度,根据速度的正负分析乙物体速度的方向,确定乙做什么运动.由图读出t=0时刻两物体的位置.位移图象的交点表示两物体相遇,根据斜率大小分析速度关系.分析两物体间的距离与它们速度大小的关系,判断什么条件两者距离最大.

解答:

ﻩ解:

A、由图看出,乙图线的斜率都大于零,说明乙始终沿正方向运动,乙物体做直线运动.故A错误.

B、t=0时刻乙物体从正方向上距原点x0处开始运动,甲物体从原点出发开始运动,所以甲、乙两物体不是从同一地点出发.故B错误.

C、两物体的位移图线有两个交点,表示它们两次到达同一位置,相遇两次.由图看出,交点处两图线的斜率不同,二者的速度大小不相等.故C正确.

D、从第一次相遇到第二次相遇,二者通过的位移相等,则两者的平均速度相等,故D正确.

故选:

CD.

点评:

ﻩ本题要理解位移图象交点的物理意义表示两物体相遇.根据斜率表示速度,要能分析两物体的运动情况.

 

9.甲物体以速度v0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它运动到某一位置时,该处有另一物体乙开始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去追甲,由上述条件不可求的是()

A.乙追上甲时乙的速度

B.乙追上甲时乙走的路程

C.乙从开始起动到追上甲时所用的时间

D.乙的加速度

考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专题:

ﻩ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

作出甲乙两物体的速度时间图线,通过图象法分析可求出的量.

解答:

解:

甲乙两物体的速度时间图线如图,

乙追上甲时位移相等,从图象上看出,此时的速度为2v0.从图象可以看出无法求出追及的时间,以及乙的加速度和甲、乙的位移.故A可以求出,B、C、D不能求出.

本题选择不能求出的,故选:

BCD.

点评:

本题从速度时间图线入手解决比较简单直观,速度时间图线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图线与时间轴所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

 

10.弹簧原长为10cm,当挂上一个50g的钩码时,弹簧的长度变为12cm,当在原钩码下再挂一个同样的钩码时,弹簧仍处于弹性限度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取g=10m/s2)( )

A.弹簧长度变为24cmﻩB.弹簧劲度系数为25N/m

C.弹簧伸长了4cmﻩD.弹簧伸长了2cm

考点:

胡克定律.

分析:

当弹簧挂上50g的钩码时,弹簧的弹力F1=0.5N,伸长的长度x1=2cm.当在原钩码下再挂一个同样的钩码时,弹簧的弹力F2=1N,根据胡克定律求出弹簧伸长的长度,再求出弹簧长度.

解答:

ﻩ解:

由题F1=mg=0.5N,x1=2cm,F2=1N,根据胡克定律F=kx得K=

=25N/m

F1:

F2=x1:

x2

代入解得x2=4cm,即弹簧伸长了4cm

所以弹簧此时的长度为10cm+4cm=14cm;故BC正确

故选:

BC.

点评:

ﻩ本题考查胡克定律应用的基本能力,公式F=kx中,x是弹簧伸长或压缩的长度,不是弹簧的长度.

11.如图所示,光滑斜面AE被分成四个相等的部分,一物体由A点从静止释放,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到达各点的速率

B.物体到达各点所经历的时间:

C.物体从A到E的平均速度

D.物体通过每一部分时,其速度增量vB﹣vA=vC﹣vB=vD﹣vC=vE﹣vD

考点:

ﻩ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

专题:

ﻩ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

ﻩ本题是同一个匀加速直线运动中不同位置的速度、时间等物理量的比较,根据选项中需要比较的物理量选择正确的公式把物理量表示出来,再进行比较.

解答:

解:

A、根据运动学公式v2﹣v02=2ax得:

物体由A点从静止释放,所以v2=2ax

所以物体到达各点的速率之比vB:

vC:

vD:

vE=1:

:

2,故A正确;

B、根据运动学公式x=v0t+

得:

t=

物体到达各点经历的时间tB:

tC:

tD:

tE=1:

2

,故B正确;

C、由于vE=2vB

物体从A到E的平均速度v=

=vB

故C正确;

D、vB:

vC:

vD:

vE=1:

:

:

2,物体通过每一部分时其速度增量不等,故D错误.

故选ABC.

点评:

本题对运动学公式要求较高,要求学生对所有的运动学公式不仅要熟悉而且要熟练,要灵活,基本方法就是平时多练并且尽可能尝试一题多解.

 

12.如图所示,质量为M、半径为R的半球形物体A放在水平地面上,通过最高点处的钉子用水平细线拉住一质量为m、半径为r的光滑球B.则(  )

A.A对地面的压力等于(M+m)gﻩB.A对地面的摩擦力方向向左

C.B对A的压力大小为

mgD.细线对小球的拉力大小为

mg

考点:

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

专题:

ﻩ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

分析:

先对整体受力分析,然后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分析AB选项,再隔离B物体受力分析后根据平衡条件分析CD选项.

解答:

ﻩ解:

AB、对AB整体受力分析,受重力和支持力,相对地面无相对滑动趋势,故不受摩擦力,根据平衡条件,支持力等于整体的重力,为(M+m)g;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整体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整体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故对地面的压力等于(M+m)g,故A正确,B错误;

CD、对小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根据平衡条件,有:

F=

,T=mgtanθ

其中cosθ=

,tanθ=

故:

F=

T=mg

故C正确,D错误;

故选:

AC.

点评:

ﻩ本题关键是采用整体法和隔离法,受力分析后根据平衡条件列式分析.

三、实验题:

本题共2小题,共计19分.

13.如图所示是“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装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弹簧测力计拉细线时,拉力方向必须竖直向下

B.为减小测量误差,F1、F2的大小必须相等

C.为减小测量误差,F1、F2的夹角应为90°

D.在测量同一组数据F1、F2和合力F的过程中,橡皮条结点O的位置不能变化

考点: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广告传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